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奥数 分数大小比较

五年级奥数 分数大小比较

五年级奥数 分数大小比较
五年级奥数 分数大小比较

4、分数大小比较

一、填空题:

1、把下列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32 97 1511 1813 12

7 > > > >

2、这里有五个分数:

73,136,2912,3715,67

30

,如果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最中间的一个分数是 。

3、试比较

11111111111和11111

1111

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4、对下列各组的两个分数,找出一个大小介于它们之间,且分母小于10的分数。

(1) 167 , 227

(2) 215 , 23

6

5、试比较443322.0112233.0和887766.0223344

.0两个分数的大小。

6、有10个分数,已知其中的六个分数是:

175,72,103,4314,31

,257。如果把这10个分数从小到大排列第6个是7

2

,那么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

列第3个分数是 。

7、比较下列两个分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3333333316666666 55555555

27777778

8、比较下列两个分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2222222111111110 88888887

44444443

二、解答题: 9、把4342,8785,128125三个分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10、下列六个分数算式中,哪一个答数最小?它的答数是多少?

509111+ , 499121+ , 489

131+

, 479141+ , 469151+ , 45

9

161+

11、编号为1、2、3号的三只蚂蚁分别举起重量为

127115克,333302克,488

439

克的重物。那么金牌应发给几号蚂蚁,为什么?

12、问1009987654321????? 与10

1

相比,哪一个更大,为什么?

4、 分数大小比较 解答

一、填空题:

1、 97 > 1511 > 1813 > 32 > 12

7

通分之后这几个分数是180120,180140,180132,180130,180

105

2、 7

3

把这五个分数通分之后可以得到:(通分子)14060,13060,14560,148

60

13460。从中可以看出14060(7

3)这个分数从大小看居中。 3、11111111111>11111

1111

写出这两个分数的倒数进行比较大小:1111111011111111111= <1111

1

10

111111111= 一个的倒数越大,其本身反而小。所以原来的分数大小关系是:11111111111>11111

1111

4、 (1)31 (2)41

(1) 介于167 ,227的分数有21

7

符合条件。约分后为31。

(2)通分后(通分子)得到两个分数: 12630, 115

30

。介于两个分数之间符合

题意的分数有4

1

12030=。

5、 443322.0112233.0 > 887766

.0223344

.0

把第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后得到分数886644

.0224466

.0,与第二个分数比

较,分子比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大,而分母比第二个分数的分母小,从中可以判定: 443322.0112233.0 > 887766

.0223344

.0

6、10

3

把这几个分数化成小数后进行比较

175=0.29411……,72=0.285714…,103=0.3,43

14

=0.32558……,31=0.333……,

257=0.28。把这几个分数从大到小排列为: 31、4314、103、17

5

、72、257。72按从大到小排位于第5个,则按从小到大排位于第六个,而题目中恰好是如此要求

的,则前六个分数排列是31、4314、103、175

、72、257。那么按照从大到小的顺

序进行排列第3个分数是10

3

7、 3333333316666666

<5555555527777778

3333333316666666这一个分数小于21(333333335

.16666666)

而5555555527777778这一个分数大于21(555555555.27777777). 所以3333333316666666<21<5555555527777778

8、 2222222111111110 < 88888887

44444443

把这两个分数写成倒数形后比较大小: (11111110121111111022222221=) > (44444443

124444444388888887=) 一个分数的倒数越大,反而越小.则这二个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2222222111111110 < 8888888744444443

二、解答题:

9、 87

85>4342>128125

把三个分数写成倒数形式得: 42114243=,85218587= ,1253

1

125128= 把这三个分数通分之后进行比较:(通分子)

(1)(2556185218587==)<(2)(2526142114243==)<(3)(250

6

1

12531125128==) 一个分数的倒数越大,反而越小.则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87

85>4342>128125 10、 答数最小的一组是469151+,它的答数是690

181

从111到121减少了12111?,从509到49

9增加了50499?,9121191???>50499?显而易见减少的多,从121到131减少了13121?,从499到489增加了48499

?,还是

减少的多,┄┄直到151到161减少了16151?,从469到459增加了46459?,

16

151

?<9464599÷?÷,这时是增加的多了,从中可以看出最小的一组是46

9151+,它的

答数是

690

181

11、 2号

编号为1的蚂蚁重量为

127115

克=0.9055118……克 编号为2的蚂蚁重量为333302

克=0.90690……克

编号为3的蚂蚁重量为488

439

克=0.899590……克。

比较大小后2号蚂蚁举起的重量最重,那么金牌应发给2号。

12、 10

1

更大。

设A=1009987654321????? ,B=99

98

98765432?????

因为A 组相对应的每一个分数都比B 组的分数小,(如:3

2

21 )那么A 〈B ,

而A ×B=1009987654321????? ×999898765432????? =1001

则A 〈101,B 〉10

1

年龄问题(五年级)

年龄问题 例1、佳佳4岁时,妈妈32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佳佳的5倍,妈妈今年多少岁? 试一试 孙子8岁时,爷爷64岁,今年爷爷的年龄正好是孙子的5倍,爷爷今年多少岁? 例2、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5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0岁,爸爸和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试一试 今年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2倍,3年前,姐姐和妹妹的年龄和是12岁,姐姐和妹妹今年各多少岁? 例3、晶晶3年前的年龄等于萌萌4年后的年龄,晶晶4年后与萌萌5年前的年龄和是28岁。晶晶和萌萌今年各是多少岁? 试一试 云云15年后的年龄等于妈妈11年前的年龄,云云20年后与妈妈10年前的年龄和是50岁。云云和妈妈今年各是多少岁?

例4、张阿姨对乐乐说:“我11年前的岁数和你4年后的岁数相同,6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6倍。”乐乐和张阿姨今年各多少岁? 试一试 哥哥对弟弟说:“我3年前的岁数和你1年后的岁数相同,7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5倍。”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 例5、今年笑笑的年龄是微微的4倍,6年后,笑笑的年龄是微微的2倍。笑笑和微微今年各多少岁? 试一试 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2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妈妈和女儿今年各多少岁? 例6、小明一家,小明的爸爸比妈妈大3岁,今年全家年龄总和是72岁,10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是45岁,今年全家三人各多少岁? 试一试 全家父母子三人,父亲比母亲大2岁,今年全家年龄总和是91岁,15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是50岁,今年全家三人各多少岁?

巩固练习 1、果果5岁时,爸爸32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果果的4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今年奶奶的年龄是孙女的10倍,6年前,奶奶和孙女的年龄和是65岁,奶奶和孙女今年各多少岁? 3、爸爸2年前的年龄等于妈妈1年后的年龄,妈妈2年后与爸爸3年前的年龄和是76岁。妈妈和爸爸今年各是多少岁? 4、李老师对小明说:“我18年前的岁数和你6年后的岁数相同,2年后,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3倍。”李老师和小明今年各多少岁? 5、今年小红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3年前小红的年龄是小明的9倍,小红和小明今年各多少岁? 6、小明一家有他的孪生妹妹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组成,其中他的父亲比母亲大4岁,今年全家年龄总和是96岁,10年前这个家的年龄总和是60岁,今年全家三人各多少岁?

小学奥数10分数大小比较

1.8分数大小比较 1.8.1母同看子法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例如: 1.8.2子同看母法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例如: 1.8.3与1比较法 1.8.4半比法 1.8.5等差比较法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比各自的分母小相同的数,分子、分母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例如: 如果两个分数是假分数,而且分子、分母的差分别相同,那么,分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小。

1.8.6相减比较法 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比另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大,可把分子的差做分子、分母的差做分母,得到一个新的分数。若新分数比原来分数中的任意一个分数大,则原来的两个分数中分母大的那个分数较大。例如: 1.8.7同加比较法 如果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小。例如: 如果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小。例如: 1.8.8同减比较法 如果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小。例如: 如果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大。例如: 1.8.9化成整数比较 用两个分母分别去乘两个分数,将分数化成整数,整数大的原分数较大。例如:

1.8.10化成小数比较 1.8.11化一个分数为整数比较 1.8.12两数相减比较法 两个分数直接相减,所得之差大于0,则被减数大于减数。例如: 1.8.13两数相除比较法

1.8.14倒数比较法 倒数小的分数大。例如: 1.8.15化为百分数比较 1.8.16分别除以一个数比较 1.8.17分别加上一个数比较 1.8.18分别减去一个数比较 1.8.19由规律比较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复习资料

初级奥数模拟试卷 平均数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五个人进行投篮比赛,分别投中3次、6次、6次、10次、10次,平均每人投中多少次。() A、5 B、6 C、7 D、8 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饮料。倒入的饮料高度不同,分别是4厘米,6厘米,6厘米,8厘 米,那么这要使这四杯饮料的高度一样,应该是多高。() A、6厘米 B、8厘米 C、7厘米 D、4厘米 3、甲、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乙、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7岁,那么丙比甲大几 岁。() A、8 B、7 C、6 D、5 4、已知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45,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36,去掉的数是多少。 () A、60 B、79 C、80 D、81 5、有5个数的平均值为4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0,平均值为50,这个数是多少。() A、20 B、10 C、50 D、30 6、刘丹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95分。那么她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A、90 B、85 C、95 D、80 7、糖果店把3千克白糖,3千克的麦芽糖,4千克的水果糖混合成什景糖。已知白糖每千克 4.50元,麦芽糖每千克4.10元,水果糖每千克7.50元,那么什景糖每千克多少元。() A、5.57 B、5.58 C、55.8 D、5.56 8、某学校一次奥数测试,有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女生3人,平均成绩是92 分,那么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A、93 B、95 C、94 D、80.8 9、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

图书多少本。() A、36 B、37 C、38 D、39 10、小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是80分,自然科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 绩提高了2分,那么他的自然科学成绩是多少分。() A、87 B、88 C、89 D、9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一列数是401,398,400,403,399,396,402,402,404,403,399,396,398, 398,405,401,400,402,403,400那么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2、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同学的平均分是70分,男生比女生多______人。 3、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60,甲数是80,乙数与丙数相同,那么乙数是_____。 4、小华期末语文考87分,英语考89分,要三门成绩平均分达到90分,数学至少要考______分。 5、小明和小红一起带着同样多的钱去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铅笔,他们用全部的钱买了铅笔,小明买了8只,小红买了4只,回去后小明给了小红6元,每支铅笔______元。 6、7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3个数是______。 7、如果4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8岁,4个人中没有小于14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___岁。 8、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86,92,100,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9、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______米。 10、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 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小李的语文成绩是95分,数学成绩是92分,英语成绩是87分,他三门的平均分是92。 () 2、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 动的数原来是5。() 3、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明明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 果明明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6人。()

五年级奥数找规律

找规律 知识点一、数列和数组存在的规律 解题方法:从相邻的差找规律、间隔数的规律、前若干数之和等于后数、几倍加几(或减几)、中间数的若干倍等于前后两数之和等。 例题1 找出下列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0、3、9、18、( )、( )…… 步骤 由上表可知它们的差分别是3、6、9……即按照3的1倍、2倍、3倍、4倍、5倍??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所以应填30、45。 引申 1、 找出下列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1、5、25、125、( )…… 2、 找出下列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 1、4、7、10、( )、16…… 例题2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3,5)、(7,13)、(9,17)、(6, )、( ,19) 提示:括号里第一个数的2倍减1是第二个数 引申 1、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2、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3、 按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数。 例题3 找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 1、2、4、7、11、( )、( )、……( ) 思考:先仔细观察这列数,第一个数是1,第二个数是1+1=2,第三个数是1+1+2=4,第四个数是1+1+2+3=7,第五个数是1+1+2+3+4=11,…那么第n 个数是1+1+2+3+…+(n-1),根据规律可得答案。 由上面的规律可得第6个数是1+1+2+3+4+5=16,第7个数1+1+2+3+4+5+6=22,第43个数是1+1+2+3+4+5+6+…+42=904。 引申 1、 先观察,再按规律填数。 1、4、9、16、( )、( )、…、( ) 2、 先观察,再按规律填数。 2、4、6、8、( )、( )、…( )、…( ) 例题4 根据下面数列中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第43个 第100个 第20个 第61个

五年级下册小学奥数试题-年龄问题应用题苏教版部分例题含答案

应用题:“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 “年龄问题”的基本规律是:不管时间如何变化,两人的年龄的差总是不变的,抓住“年龄差”是解答年龄问题的关键。分析时,可借助线段图分析,结合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分析方法,灵活解题。 1、爸爸今年42岁,女儿今年1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 分析:要求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首先应求出那时女儿的年龄是多少?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女儿的年龄是1倍,爸爸比女儿多5-1=4 (倍),年龄多42-10=32 (岁),对应,可求出1 倍是多少,即女儿当时的年龄。解:( 42-10 )÷( 5-1 )=32÷4=8 (岁) 10-8=2 (年) 答:2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 2、父亲今年比儿子大36岁,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几岁?分析:父亲今年比儿子大36岁,5年后仍然大36岁。父亲年龄是儿子的4倍,说明儿子的年龄是1倍,父亲比儿子大4-1=3 (倍),可求出1倍是多少岁,即5年后儿子的年龄,那么,现在几岁可求出。 解: 36÷( 4-1 )=36÷3=12 (岁) 12-5=7 (岁) 答:今年儿子7岁。 3、今年母女年龄和是45岁,5年后母亲的年龄正好是女儿的4倍,今年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 分析:今年母女年龄和是45岁,五年后母女年龄和是45+5×2=55 (岁),母亲年龄是女儿的4倍,女儿年龄是1倍,母女年龄和的倍数是4+1=5 (倍),对应,可求出5年后女儿的年龄,今年她们的年龄可求。 解:( 45+5×2 )÷( 4+1 )=55÷5=11 (岁) 11-5=6 ( 岁) 45-6=39 (岁) 答:妈妈今年39岁,女儿6岁。 4、今年甲、乙、丙三人的年龄和为60岁,3年后甲比乙大6岁,丙比乙小3岁,三年后甲、乙、丙三人各几岁? 分析:如图: 甲|--------------------------------------------------------| 乙|-----------------------------------------| 6岁 丙|----------------------------------| 3岁 三年后,三人年龄和是60+3×3=69 (岁),但三人的年龄差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三人年龄和中减6加3,刚好等于3个乙的年龄。 解: ( 60+3×3 -6+3 )÷3=66÷3=22 (岁) 22+6=28 (岁)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例题一: 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练习二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 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例题二 :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练习二: 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 植树多少棵? 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例题三: 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厘米? 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三: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 是多少厘米? 例题四: 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 分,最低分是86,其余 5 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这一组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 厘米,最近的跳了144 厘米,其余 6 名同学都跳了148 厘米。这一组同学平均跳了多少厘米? 练习四 3、一组学生测量身高,最高的是150 厘米,最矮的是136 厘米,其余 4 名同学都为143 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 2 人得了最高分 90 分, 1 人得了最低分 70 分,其余 5 名同学都 得了 78 分。这组同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小学五年级奥数_找规律

找规律 1、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0,14,(),22,26 (7)33,28,23,(),13,(),3 (8)55,49,43,(),31,(),19 (9)3,6,12,(),48,(),192 (10)2,6,18,(),162,() (11)128,64,32,(),8,(),2 (12)19,3,17,3,15,3,(),(),11,3 (13)1,2,4,7,(),16,22 (14)3,6,9,12,(),18,21 2、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3、有一串很长的珠子,它是按照5颗红珠、3颗白珠、4颗黄珠、2颗绿珠的顺序重复排列的。问:第1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前200颗珠子中有多少颗红珠? 4、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按照5盏红灯、再接4盏蓝灯、再接3盏黄灯,然后又是5盏红灯、4盏蓝灯、3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1)第100盏灯是什么颜色? (2)前150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灯? 5、有一串数,任何相邻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25。已知第1个数是3,第6个数是6,第11个数是7。问:这串数中第24个数是几?前77个数的和是多少?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 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 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1)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2)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3)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4)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5)重要结论: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 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 数比较大. (6)放缩法 【例1】 (1)比较以下小数,找到最大的数:1.1211.1211.121.121211.12????,,,, . (2)比较以下5个数,排列大小:351,0.42,,1.667,73?? . 分析:(1)题目中存在循环小数,将所有小数位数补至相同的位数,如下所示: 1.12112112 l 1.121000000 1.121212121 1.121210000 1.120000000 于是可以得出结果,1.12??是最大的数.对于循环小数的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将其展 开,从中获得足够的信息,然后按照小数比较原则判断,不处理而一味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 (2)题目中出现了整数、小数、假分数,可以先把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小于1的数, 一部分为大于等于1的数,然后两部分内部比较,无须两部分间重复比较. ① 小于l 部分为0.42??和 37,将小数展开,并把37 化为分数得:0.42424,0.42857,显然,37>0.42??; ② 另一部分中,有整数、小数、假分数,先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21 3 ,比较三数整数部分,发现都为1,然后比较其他部分:213=1.666666…<1.667,所以得到1<213 <1.667. 即得:0.42??<37<1<213<1.667 . 这类问题将整数、循环小数、真分数、假分数等混合比较,一般以1为边界分为两部分 处理,避免重复判断。 【例2】 解答下列题目: (1)把下列分数用“<”号连接起来:10121520601719233337 、、、、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专题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把一堆物品分给几个人,或者把几个人的物品集中起来再按照一定数量分给他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数问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移多补少,或者用总人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来解答。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练习一: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 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练习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练习三: 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四: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小学四,五年级奥数找规律讲解与答案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7)30,2,26,2,22,2,(),(),14,2

小学奥数五年级年龄问题应用题【三篇】

小学奥数五年级年龄问题应用题【三篇】 【篇一】 1、光头爸爸对光头强说:"4年前我的年龄是你年龄的3倍."光头强对光头爸爸说:"8年后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光头强今年______岁。 2、老树、大树、小树聊天,老树说:"小树生长多少天,大树就生长了多少周;小树生长了多少月,我就生长了多少年。我们加起来一共1000岁。"请问,它们今年分别多少岁? 3、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年龄之和是64岁,甲21岁时,乙17岁;今年甲18岁,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问丁今年的年龄? 答案 1、光头爸爸对光头强说:"4年前我的年龄是你年龄的3倍."光头强对光头爸爸说:"8年后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光头强今年______岁。 解:以4年前光头强的年龄为"1"倍数,则4年前光头爸爸的年龄为"3"倍数 8年后光头强的年龄为("1"+12)岁,光头爸爸的为("3"+12)岁=2×("1"+12)岁; 所以"1"=12岁,所以,光头强今年12+4=16岁。 考点:年龄问题中的"变倍问题" 2、老树、大树、小树聊天,老树说:"小树生长多少天,大树就生长了多少周;小树生长了多少月,我就生长了多少年。我们加起来一共1000岁。"请问,它们今年分别多少岁? 解:由题意知,大树年龄是小树年龄的7倍,老树的年龄是小树年龄的12倍,这题就转化为了一个和倍问题。以小树的年龄作为"1"

倍量,则大树的年龄为7倍量,老树的年龄为12倍量,又年龄和为1000岁。 所以,小树的年龄为:1000÷(1+7+12)=50(岁),大树:350岁;老树:600岁。 考点:年龄问题趣题 3、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年龄之和是64岁,甲21岁时,乙17岁;今年甲18岁,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问丁今年的年龄? 解:由"甲岁时,乙岁"能够推知甲比乙大岁,所以当甲岁时,乙就是岁.因为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年龄之和是岁,甲岁,乙岁,故丙和丁的年龄和就是(岁).因为丙的年龄是丁的倍,剩下的问题是个和倍问题.以丁的年龄作为倍量,丙的年龄就是倍量,从而两个人的年龄和岁,就是倍量,所以倍量的大小即丁的年龄是:(岁). 考点:和倍型年龄问题 【篇二】 答案 【篇三】 小马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年龄时您就33岁啦。”妈妈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三岁。”求小马今年年龄。 年龄差是:(33-3)÷3=10(岁) 小马今年:10+3=13(岁) 妈妈今年:13+10=23(岁) 大象对小鹿说:“我像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恰好是我的一半,而你长到我这么大时,我俩年龄之和是42岁。”求大象和小鹿现在的年龄。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规律》优秀教案附点评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探索规律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用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代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小竞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出示两组电话号码,A: B:女生记A组,男生记B组,时间三秒钟,看谁先记住。 交流反馈:男生认为女生的号码好记,有规律。追问:有什么规律呢?(1234 1234)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师:为庆祝国庆节,校园门口摆上了鲜花、挂上了彩灯、插上了彩旗。(边叙述边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摆放得漂亮吗? 2、师: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让学生一边指着图一边说。) 3、师:正因为摆放整齐有序,而且还蕴涵着数学规律,所以才显得这么漂亮.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4、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也很好。其实,找到了这些物体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点击:1 2 3 4 5 6 7 8)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点击:9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点击:10红色.然后9、10消失)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可以猜一猜. 猜测一定正确吗?还得做什么?(验证) 怎么验证呢?是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大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五年级年龄问题奥数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 知识点 来源: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个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包括大小,倍数等. 或者,开始知道两个人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和差倍问题求解两个人或者多个人的年龄。 1.解题方法: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2.年龄问题的类型: 1.转化为和差问题的年龄问题; 2.转化为和倍问题的年龄问题; 3.转化为差倍问题的年龄问题. 4.这类问题也可以用画图法来解决。 3.易错点:年龄问题里面不变的是年龄差,不是年龄的倍数,找准年龄差,再去考虑和倍, 差倍的问题。 典型例题 例1、小明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明读初中时,妈妈比小明大多少岁?

【练习1】今年姐姐13岁,弟弟今年10岁,当姐弟年龄之和达101岁时,姐姐是多少岁? 【练习2】姐姐、妹妹二人的年龄和是33岁,四年后姐姐比妹妹大5岁.那么今年姐姐______岁,妹妹______岁?(答案格式:数字中间请用一个空格隔开(从前到后)) 【练习3】小明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______岁,妈妈______岁?(答案格式:数字中间请用一个空格隔开(从前到后)) 例2、小明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多少年之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2倍?1. 明明比爸爸小28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明明今年多少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练习4】爸爸比小强大30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今年小强多少岁? 【练习5】父亲比儿子大27岁,4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那么儿子今年多少岁? 例3、5年前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和是40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练习6】父子俩今年的年龄和是48岁,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父亲今年______岁,儿子今年______岁?(答案格式:数字中间请用一个空格隔开(从前到后)) 【练习7】3年前,妈妈与女儿的年龄和是46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妈妈______岁,女儿______岁?(答案格式:数字中间请用一个空格隔开(从前到后))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

第一讲小升初·竞赛中的分数问题知识导航 在分数式的计算应用问题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题型。 ①和(差)倍问题。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差),和约分过后的结果,求原分数。 ②变化类。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差)的关系,再告诉分子或分母变化后的结果,求原分数。” ③因数分解类。具体表现为“已知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求原分数的可能值。” ④中间分数计算类。具体表现为“已知某分数在两个分数之间,求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的最小值。” …… 精典例题 例1:一个分数约分后是3 7 ,若约分前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0,那么约分前的分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想一想:约分后是错误!,你可以想到什么?你有几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友情提示:从方程与算术两个角度来思考。) 模仿练习 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是40,约分后是\f(3,5) ,那么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例2: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9,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错误!,这个分数是多少?(2006年成都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3/16 思路点拨 想一想: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实际是分数中谁发生了变化?想明白后,再结合例1方法来思考一下,相信你能自己解答的! 模仿练习

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37,若分子减去1,分数值是1 2 ,原分数是多少?(2007年成都外 国语学校小语种数学试卷) 例3: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 思路点拨 想一想:满足什么条件的分数才是最简真分数?再想一想对“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信息又应该怎样去理解? 模仿练习 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多少?(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年“德瑞杯”知识竞赛数学试题) 学以致用 A级 1.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是错误!,这个原分数是多少?(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 2.将分数错误!的分子增加77后,如果要求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为多少?(2010年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6年级衔接班试题2) 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2010,约成最简分数后是\f(7,60) ,这个分数是多少?(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年5升6招生数学试题) B级 4.某分数分子分母的和为23,若分母增加17,此分数值为错误!,原分数为多少?(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德瑞教育发展基金会”2010年奖学金测试数学A卷)

五年级奥数-分数大小的比较

龍腾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 LTJYsxsrl003 学员编号:LTJY003年级:六年级课时数:3 学员: 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仁龙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2015.01.14 教务长签名及日期 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 授课时间:2015.01.15 备课时间:2015.01.02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2.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理解分数单位; 3. 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4. 加深对分数意义和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会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5. 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6. 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掌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7.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8. 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 重点、难点重点: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掌握分数的基本的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最简分数的概念; 难点: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理解分数的基本的性质.;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考点及考试要求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容 【新授课知识讲解】 1.分数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的读法 读分数时,应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3.分数的写法 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母,再划分数线,最后写分子.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被除数÷除数﹦

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B)

六、平均数问题(B) 年级 ______班_____ 姓名 _____得分_____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 2.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 3.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小朋友. 4.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 5.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里. 6.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7.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3.8元,每袋______元. 8.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6寸照片洗三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平均每人需______元. 9.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________亩. 10.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小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 二、分析解答题: 11.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六英寸照片.洗3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那么平均每人需元. 1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 1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14.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3分钟.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答案——————————————————————

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 一、填空题 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 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 6. . 7.找一下规律,从. 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 确定方法?

那么 应变为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二、解答题 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1) (2) (3) (4) (5) 12.有一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2、3 、4、5、6、,有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13. 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 1 2 6 1 3 4 ① ③

———————————————答案—————————————————————— 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 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 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 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 90. 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 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 90,所以第1幅图中的三角形应向上,阴影部分在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小学奥数教程:年龄问题(三)计算题

1. 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 2. 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 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 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 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个人的年龄增加量是不变的; 3.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年龄与和差倍分问题综合 【例 1】 王刚、李强和小莉、小芳是两对夫妻,四人的年龄和为132,丈夫都比妻子大5岁,李强比小芳大6 岁.小莉( )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3年级,初赛 【解析】 通过丈夫都比妻子大5岁,李强比小芳大6岁.知道李强和小莉才是夫妻,那么小莉比李强小5岁, 王刚和小芳是夫妻,小芳比李强小6岁,小芳又比王刚小5岁,可见王刚比李强小1岁,画图如下: 我们可以先求出李强的年龄:(132+1+6+5)÷4=36(岁),那么小莉的年龄是:36-5=31(岁)。 【答案】小莉31岁。 【例 2】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例题精讲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6-1-8.年龄问题(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