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学习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学习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

SDFD-07B-01

1管理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采用

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科学地进行检修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防止设备“过修”或“欠修”,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神东电力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

3执行程序与管理规范

设备点检管理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

定业务流程和定点检要求。

定点:科学地分析以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

的项目和内容。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温度、压

力、振动、流量、间隙、电流、电压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定人:按区域、设备、人员素质要求,明确设备的点检员。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点检周期进行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五感”

(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定量:采用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工作程序,包括点检结果处理程序。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

统总结。

设备点检分工原则

一般按锅炉、汽机、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热控、化学、除灰、燃料、脱硫脱

硝等专业划分。

一个专业里各点检员的分工一般按设备或系统原理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即一个点检员主要负责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一类设备,这样有利于专业化点检。

技术监督中涉及的检查、测试、分析、总结等工作应是点检工作的内容,点检人员应熟悉和掌握。

点检人员的配置

每专业设专职点检长1名,点检员原则上按照每台机组主专业(135MV及以

上机组)配置不得少于1名。

点检人员的职责:

专业点检员是设备的唯一主人,负责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负责设备的专业点

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精度和性能测试以及制定消缺、检修、改造项

目的内容、措施、计划、材料、工时、费用等,监督实施并验收,成为设备管

理真正的责任主体。

日常点检(巡检)由运行人员与检修维护负责。

定修管理

设备定修管理策略

从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检修成本、电能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将系统和设备分成A、B、C三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

A类设备

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网、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为主的检修方式,结合点检结果,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

B类设备

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时,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安全性、可用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以及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比较长的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C类设备

是指在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以事后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

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优先、检修计划优先、定期维护工作优先、维修资源优先、故障管理优先原则。

设备定修计划应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内容应包括项目、工期、费用、工时、材料等。

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

在具体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时还应考虑:制造厂技术文件规定,已投运的同类型机组的实际经验、机组运行数据分析结果和状态监测提供的诊断结

论、技术监督检查结果、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等综合因素。

定修工作应按项目下达工作任务单,重大定修项目执行“检修文件包”。工作任务单的内容要包括检修工艺步骤、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点、安全技术措施、工时、材料和备件以及主要的工器具的使用等。对于已建立检修作业文件包的定修项目,在工作任务单中可以不重复下达有关内容,但需在有关栏目中注明。

对于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点检员除在工作任务单上标明外,还要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三方”或“两方”确认。

在定修工作中,对跨工序、跨部门的作业应执行“工序服从”(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设备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调管理权)原则,及时协调专业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

实施点检定修制的基本和要求

建立点检定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

检修技术标准

规定设备各部位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方法,是设备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的依据。由设备技术部专业主管编制,

《检修技术标准》应明确设备各部位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方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审批并下发执行;

点检标准

规定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检查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和管理值,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由设备技术部专业主管组织运行部、检修部共同编制,《点检标准》应明确规定

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检查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和管理值。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审批并下发执行;

设备保养维护标准

规定设备的定期试验、试运、润滑周期,是设备良好润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包括给油脂标准、缺陷管理标准、定期工作标准、设备的“四保持”(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标准。

(1)《给油脂标准》规定设备的给油脂的部位、给油脂周期、方法、数量和油脂的品种、规格等。由设备技术部专业主管负责根据相关资料编制《设备的给油脂标准》,该标准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审批并下发执行;

(2)《缺陷管理标准》按《设备缺陷管理标准》实施细则执行;

(3)《定期工作标准》主要规定定期检查试验、定期测试、定期紧固、定期清扫等定期工作的项目、周期、工作标准、工作方法、主要工器具等。由设备技术部负责组织,设备技术部、运行部、检修维护部专业主管编制,《定期工作标准》经设备技术部经理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审批并下发执行;

(4)设备的“四保持”标准可以溶入设备的点检标准、缺陷管理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

作业标准

是对设备检修施工的规定,是点检员确定检修工艺、工时、费用的基础,是承

担检修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作业的依据。由检修维护部专业主管编制,

并由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审批并下发执行。

明确专业点检与运行及检修维护日常点检的工作界限

运行人员按照本岗位《点检标准》的要求,负责全厂设备、设施的日常点检(巡检),是设备良否点检的责任人。主要负责基于振动、温度、压力、流量、绝缘等标准值的点检和设备异常或故障现象(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的登录,按要求进行运行岗位分析。在机组起停过程中和辅助设备投运阶段以及变工况时要增加点检次数,扩大点检范围,确保设备缺陷和系统异常早发现,早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检修维护部维护人员按照本岗位《点检标准》的要求,对A、B类设备进行良否点检,重点做好C类设备的日常点检。在机组启停机过程中跟踪检查,对新投运和检修后试用的设备要增加点检次数和点检项目,对系统变工况运行和与季节有关的设备要重点点检。检修维护部专业主管配合设备技术部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定期试验和技术诊断,定期分析点检数据,提出本部门管辖设备的维修、改造建议;设备技术部专业点检员按照本岗位《点检标准》的要求,对A、B、C类设备进行专业点检、倾向点检,参与设备的精密点检、定期测试和技术诊断工作,组织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点检长负责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和定期测试,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诊断,分析技术监督测试数据,开展设备劣化倾向管理。提出本单位本专业设备的定修时间、定修项目建议;

设备点检管理要实行A、B角制。对每台(件)设备都要明确点检责任人,该责任人即为A角。为了确保每台(件)设备时时有人管,还要明确当设备的A

角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设备的B角。点检人员在

担任某些设备A角的同时,还担任另一些设备的B角。设备的A、B角应互相交流。开展点检定修工作的初期,采用以机组年度计划检修为主,设备定修管理为辅的检修模式,并逐步结合点检工作对年度检修计划进行调整。

加强检修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逐步使检修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符合客观实际。

检修文件包中的工序卡部分可使用检修技术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但其内容应符合点检定修管理的要求。

在设备管理职能上实行策划层与检修作业层的分离(点检员为设备管理策划

层,维护检修人员为作业层),确立以点检员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体系,确立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真正的责任主体。

依照第条原则确定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方法。

根据各专业点检员的工作特点,配备相应的点检工具和简单仪器、仪表。

配备能满足点检定修工作需要的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管理应用软件。

点检定修业务流程和有关标准应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P、DC、A)循环进行,做好实绩记录,不断调整、完善、优化,逐步趋向状态检修。

4责任体系

本标准的执行主体为公司下属各发电单位。

本标准的相关部门为神东电力公司生产部

公司生产部经理

对本标准执行情况的评价意见做出处理;

督促设备主管推进本标准在下属单位的贯彻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