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铁夹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 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4. 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

间后取出导管,用盖玻片盖住瓶口,共收集三集气瓶二氧化碳;

5. 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马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论:碳酸钙(CaC(O +盐酸(HCI)T氯化钙(CaCl2)+水(HHO) +二氧化碳(CQ)

附: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

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答:不能。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阶梯蜡烛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 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

2. 将集气瓶口的盖玻片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和呼吸; 2. 二氧化碳不可燃;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Q2 +氢氧化钙[Ca(QH)2]>碳酸钙(CaCQ3 + 水(H2Q)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

实验药品: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将二氧化碳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石蕊试液从原来的紫色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水(H0)碳酸(H2CG)

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实验器材:变成红色的石蕊试液、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实验步骤:将变成红色的石蕊试液倒入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实验结论:而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文字表达式:碳酸(HCO)——L二氧化碳(CO)+水(H0)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X)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了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非二氧化碳。

四、实验小结:这次的实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个实验,在和伙伴合作的过程当中发现配合不够默契,经常出现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这也是由于对实验的提前预习不够而造成的。而这次实验也充分说明了平时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今后学习化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操作。下次实验之前应该吸取本次实验的经验教训,好好预习并准备实验,不要在实际实验的时候浪费时间。不过总体来说,还算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