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读两个两个故事与大家共勉:

<故事一>有一位秀才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做了三个梦:①高墙上种白菜②头戴斗笠手打伞③与女人背靠背睡觉。第二天,他找到一位算卦先生为他解梦,先生说你做的这三个梦不好啊!(①白搭②凉快③啥也没得到)。秀才很沮丧,不想在去赶考了,于是打包准备回返,却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得知情况为他解梦,说这三个梦好啊!(①高中②双保险③翻身就是),于是秀才信心倍增,几天后果真高中。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故事二>饥荒年代,一只小老鼠在拼命奔波觅食中,不小心掉入米缸。它高兴极了,于是整天在米缸里,吃饱了睡,睡醒了吃,终于有一天,米缸没了米,小老鼠还在等待天下会掉下来馅饼,最后的结局:小老鼠饿死在米缸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于现状是最可怕。满足于现状就没有未来。

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勇敢参与改革实践,否则将跟不上时代节奏。

但是,对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的接受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中年教师来说,传统理念、传统教材、传统教学方式已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改变习惯,驶入一个全新的轨道,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需要反思、需要学习、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提高,所以,谈一下课程改革、教材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为什么要改革,课程要改、教材要改、授课方式要改┉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事例: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一段>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二段>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好象都易如反掌似的。

<三段>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四段>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明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一段>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二段>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三段>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四段>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

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抛在后面。25年过去了(截止2004年),美国所谓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没有实现。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不能单纯地用是否获得诺贝尔奖来评价我们的教育制度,但这个事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哪儿出错了?实际上,我们自己都有亲身的体会,我们做得最辛苦,学生辛苦,老师也辛苦,每天的投入尤其是身心的投入不可谓不多,但是我们的产出呢?我们的效果呢?一位专家感慨地说:“不改行吗?”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而我们的学校可能更看重一种,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想象力、创造力,个性化)

要想使预言不再出错,要想使每个孩子都有好的前程,改革势在必行,不是为了我们不再辛苦,辛苦看来还是必须的,而是通过辛苦能够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更能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因此,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的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一)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经济与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知识、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知识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的材料、工具、资本,知识、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因此,二十一世纪主要依赖人的高度文化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一系列数据和事实都可以证明,我们在国际科技和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实力还不强,(国家高薪从国外聘请高级技工、鸡西职教中心、十六中、外语学校等)要培养出更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必须改革。

(二)客观形势的变化发展来看

正如课程标准的前言所说:“我国已进入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是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私营经济出现并急剧发展起来。全国现有私营企业近150万家,个体工商户3100多万户,从业人员13000万人。他们活跃了城乡经济、满足了社会多方面需求、增加了就业。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必然出现代表不同经济成分的思想和声音。过去青少年教育依靠的思想和舆论的单一状况消失,那么,在如何学会在多种声音中判断是非,如何接受主旋律教育方面,高中学生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组织形式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外,还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有各种正式的群众组织、社会团体,也有名目繁多的非正式组织。如同乡会、各种沙龙,也有带有宗教色彩和怀有一定政治意图的组织,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社团总数已达20多万个。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活跃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但是对于众多类型的组织如何加强管理、提供服务,如何评价他们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和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