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论述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编音乐编

第1章概述

第2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第3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音乐体裁

第5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

第二编戏剧编

第1章概述

第2章戏剧的特性

第3章戏剧的审美特征

第4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第5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三编戏曲编

第1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

第2章中国戏曲史

第3章戏曲声腔剧种

第4章戏曲文学

第5章戏曲音乐

第6章戏曲表演

第7章戏曲舞台美术

第四编电影编

第1章电影基本概念

第2章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

第5章中外电影名家名作

第五编广播电视艺术编

第1章概说

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

第4章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

第六编舞蹈编

第1章舞蹈的定义

第2章舞蹈的起源

第3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

第4章舞蹈基础知识

第七编美术编

第1章概述

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

第3章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

第5章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

第八编艺术设计编

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

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

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旋律[中传2014年研]

答:旋律是一种音乐的曲调,它是由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按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进行系列。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首先由旋律表现出来,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又称音高线)和节奏。

2现代派戏剧[中传2014年研]

答:现代派戏剧又称现代主义戏剧,是指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现代派戏剧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并没有统一的主张,而是由众多流派共同组成的,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现代派戏剧的象征性、反理性、批判性特征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绘画、电影、诗歌的艺术形式都有波及。

3喜剧[中传2014年研]

答: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古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喜剧通常描写不如我们的人物。”这意味着喜剧是通过

描写人的缺点和性格缺陷来激发或通过共鸣来满足人欢乐的需要。此外,喜剧的讽刺功能常常使它成为尖锐的时代和社会的批判武器。喜剧本身在长期发展中有很多变化或变种,包括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荒诞喜剧与闹剧等。

4连台本戏[中传2014年研]

答:连台本戏是戏曲编剧与表演的一种特殊形态,即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演出具有独立性,类似于电视连续剧。北宋末年,汴京中元节有连演七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清宫大戏如《升平宝筏》《鼎峙春秋》等都是长达240出的长篇大戏;近代,辛亥革命时期,上海的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等的“新舞台”,以及欧阳予倩、周信芳等,都曾编演过连台本戏。20世纪初年上海流行连台本戏,如《西游记》《封神榜》《狸猫换太子》等,少者几本连演数日,多者几十本连演数月。剧情连贯,有文有武,通俗易懂,多用机关布景,但是也夹杂一些荒诞的内容和庸俗的噱头。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消失,近年有整理演出者。

5新浪潮[中传2014年研]

答:“新浪潮”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理论核心是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他们对法国商业电影的平庸和虚假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倡在电影创作中展现导演的个人风格,鼓吹“作者论”的创作方法,有以下特征:①制片技术与方法的革命,提出了导演中心制;②确立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③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作出贡献,采用实景拍摄和现场即兴的导演、表演风

格,出现了戈达尔的“跳接”,影响重大。代表作有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新浪潮”使得世界电影艺术在60年代出现了革命性变革。

6社会问题剧[中传2014年研]

答: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创作的揭露社会问题的戏剧。通过人物的论争,这些戏剧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婚姻、道德、法律、妇女、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自私自利的丑恶本性以及婚姻的不合理现象。虽然剧作家没有在结尾提供恰当的解决方法,但因为所涉及问题的重大,剧中人物思想的尖锐对立,这些戏剧呈现出浓厚的探索精神和犀利的批判色彩。通过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将戏剧舞台用作讨论社会问题的讲坛,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扩展到戏剧领域,冲击了当时西方舞台上流行的虚幻庸俗的戏剧,指明了戏剧发展的新方向,推进了现代戏剧的革新。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魔》《人民公敌》等。

7现代芭蕾[中传2014年研]

答:现代芭蕾舞是一种流行的舞蹈形式。现在的人们对古典芭蕾舞与现代芭蕾舞的认识,一般都是以20世纪初发生的现代艺术潮流对芭蕾的影响为分界线的,在此之前的芭蕾都是遵循芭蕾原有的城市规范也风格特征,都认为是古典芭蕾。而现在产生的许多芭蕾作品,在选择题材上就和以往的芭蕾有一些区别,并且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从其他类似的舞蹈种类当中吸取或者借鉴了舞蹈词语和表现手法,形成了区别古典芭蕾的风格,这就是现代芭蕾。

8环境艺术[中传2014年研]

答:环境艺术又称环境设计,是指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也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和生态艺术。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该定义指出,环境艺术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特征。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围。

9东海黄公[中传2014年研;苏州大学2011年研]

答:东海黄公是指汉代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百戏节目。表现的是东海黄公因酗酒而法术失灵被咬死的故事。东海黄公能制服蛇虎,但老年酗酒,法术失灵。东海有白虎出现,黄公前去灭虎,结果被虎咬死。这个节目以两个角色表现矛盾冲突,故事完整。人物有红缯束发的特定装扮,台词为祈祷,道具是赤金刀。同时有“立兴云雾,坐成山河”的虚拟表演。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10踏摇娘[西安工程2016年研;首都师大2015年研;南京师大2011年研]答:踏摇娘又作“踏谣娘”,是唐代最有影响的著名民间乐舞之一,源于北齐河朔民间,后进入宫廷。表现苏某酗酒,酒醉后殴打妻子,苏妻貌美善歌,挨打后将满腹委屈向邻里倾诉。苏妻哭诉时,且步且歌,不断摇动身体,故谓之“踏摇娘”。踏摇娘最初的表演是男扮女装,有帮腔“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这

一节目有故事,有人物装扮,有歌唱,有舞蹈,有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11大面[沈阳师大2014年研]

答:大面指盛行于唐代的假面舞蹈,又称“兰陵王”“代面”。唐《教坊记》记载,北齐时兰陵王长恭,勇武过人,但是容貌俊秀,不足以威慑敌人,就戴上木雕的狰狞面具出战,常常获胜。北齐人将此事编为舞蹈,配以歌曲,称《兰陵王入阵曲》。表演时,扮兰陵王者,戴面具、“衣紫、腰金,执鞭”。

12意境[南艺2016年研]

答: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于唐代。

13临川四梦[杭州师大2013年研]

答:临川四梦是指《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是临川人,“临川”遂为先生的别号。汤显祖的一位同时代人王思任,在概括“临川四梦”的“立言神旨”时说:“《邯郸》,

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应该说,这个评论颇有见地。临川四梦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14南戏[西安工程2016年研;福建师大2011年研;中传2009年研]

相关试题:温州杂剧[首都师大2015年研]

答:南戏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戏文”等,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北宋与南宋之交,温州戏曲艺人首创的扮演大规模故事的戏曲样式。其故事来源于民间说唱,可以表现复杂的情节。其曲调是民间流行的唐宋词曲调和村坊小曲、里巷歌谣等,不协宫调,随口可歌。其首创剧目是《赵贞女》《王魁》。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外、末、贴等。南宋末年,温州杂剧已传播到京城临安和福建、江西等地。从南宋以至元代,南戏是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品种,出现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著名剧作。元代末年,瑞安人高则诚在民间流传的《赵贞女》戏文的基础上,整理写定了南戏杰作《琵琶记》。南戏剧本今知有二百余种,多已散失。

15悲剧[中传2013年研]

答: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起源于古希腊,由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特征是:深刻的戏剧冲突,主人公进行斗争,历经磨难最后牺牲毁灭,悲剧行动发展对主人公造成悲惨结果,对主人公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审美价值和理想给以肯定。悲剧代表作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艺术设计概论_李砚祖_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得意义就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得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就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得创造性活动。设计就是构想与解决问题得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得得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得定义:工业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得就是决定工业产品得造型质量,不但就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就是结构与功能得关系,宁从生产与使用者得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得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得本质内涵与发展趋向: 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瞧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得需求得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得资源,一方面就是工业方面得材料,一方面就是设计师本身 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得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得工作就是起协调与衔接作用得,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 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就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得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得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得表现: 1,国民经济得发展与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得观念得到社会得确认与政府得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得基础上形成更大得对工业设计得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得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与较高水平得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得提高。 3,改革开放得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得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得设计经验与方法,形成民族得设计特色。 陶器得制作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得伟大创举,陶器得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与瓷。 彩陶: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得器物。与灰陶相得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得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得就是青瓷,白瓷就是将青瓷原料中得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 彩瓷包括两部分:一就是各种高温得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就是彩色花瓷。青铜:就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得合金, 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得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得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就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与青铜礼器;二就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得技术积累期。商晚期与西周早期就是青铜工艺发展得高峰时期。现存最大得青铜鼎就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就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得具有弹性得漆层进行装饰得一种工艺,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复习资料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计 划(设想)等义。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 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 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 意念”,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牛津大辞典》: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 作为动词的“Design”: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意相近。 阿尔切:设计是围绕图表的求解活动。“设计”作为动词是指人们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作为名词,指人们对事物设想规划、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赫伯特-西蒙:凡是以现成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计。 构思、推敲;建筑、园林的设计与构造。 (1)蔡元培最先提出。1920年《美术的起源》。 (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张德容在《美术生活》上指出:“所谓工艺美术,即 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 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3)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即对日 常生活用品进行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与寻常的简易粗笨的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配套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在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设计”相似的概念是“_______”。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及建筑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一直为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 【答案】经营 【解析】“经营”与“造物”都是古代汉语中与“设计”相似的概念,如《诗经·小雅·北山》中就有“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样的诗句。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______、指南针和_______。 【答案】印刷术;火药 【解析】造纸术是由东汉蔡伦发明并改进的古代重要技术之一。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始于道家炼丹术。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的雕版印刷,经宋代毕昇改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又称“司南”,始于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1953年,德国建立了______,这是战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培养科学型的设计师。 【答案】乌尔姆设计学院 【解析】乌尔姆设计学院于1955年正式招生,被称为“新包豪斯”。学院旨在通过建

立一个基于社会学、符号学和政治参与的新设计科学来弘扬包豪斯人道主义精神,反思现代工业社会中美学和设计的社会意义。 4.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置、杂交、选择、去伪存真、劣败优胜,得出最佳设计思考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 【答案】对比设计方法 【解析】对比设计方法是设计程序中的一种重要实践方法,是指通过综合、移置、杂交现有的大量设计现象,去劣存优,得出最佳创意性设计方案的过程。 5.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_______。 【答案】金字塔 【解析】古埃及国王又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被视为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最伟大的建筑杰作,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6.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高迪,他设计的______以怪异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侵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有动感。但在他一生所有的设计当中,最重要的而且最终没有完成的是_______。 【答案】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 【解析】米拉公寓建于1906~1912年间,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圣家族大教堂是高迪的毕生代表作,教堂主体以自然为灵感,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生风格,是自然建筑的典型代表。

李砚祖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和瓷。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一是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二是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的技术积累期。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现存最大的青铜鼎是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雕漆:又称刻漆,是利用漆多次涂后所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漆层进行装饰的一种工艺,唐三彩:至汉代时出现了一种低温釉陶, “唐三彩”既是在这种低温釉陶上发展起来的。唐三彩主要用作“冥器”,流行西安和洛阳,盛期是唐开元,天宝年间。釉下彩:即其纹饰是绘在经素烧的胚胎上,绘饰后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成,其纹饰在透明釉下,所以称之为釉下彩。主要品种是青花釉。青花:青花是釉下彩中的主要品种,其特点是白瓷胎上用含金属钴的青料绘饰纹样或图画,烧成后纹饰成蓝色。它的特点是结构满密,层次多而分明,搭配有序,风格整一。明式家具:明代是中国家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其设计和制造的家具独特的风格而被称为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依使用功能大致分为五类:1椅凳 2桌椅 3床榻 4柜架 5其它。杨耀认为明式家具的显著特点是: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2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实牢固;3精于选材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4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着点睛的作用;5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 西方设计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设计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史称“巴洛克”,“罗可可”时期,以浪漫风格为特征。“巴洛克”一词愿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标新立异,活泼浪漫,造形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罗可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风格,它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影响:巴洛克,罗可可的设计风格最终走向浮华虚饰,其登峰造极的发展似乎暗示了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生产方式从手工向大机器的深刻转变,也导致了新的设计思想和方式的产生。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在汽车设计中实现了标准化,经济化的思想,同时也使简洁的功能美学得以实现。 在设计史上19世纪最具历史性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展会的主要场所是当时采用钢铁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宫”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莫里斯的美术装饰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从事设计,组织生产的公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广泛涉足各设计领域,但其最关心的是染织品的设计,他的这类设计多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题材。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越来越大,并积聚了相当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形成了一场有声势的艺术工艺运动。受其影响,不少艺术家,设计师纷纷建立自己的艺术和设计公司或组织,如1882年成立的“世纪行会”1884年成立的“艺术工作者行会”1888年成立的“手工艺行会”等. “新艺术运动”:这是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众多艺术领域。从设计而言,新艺术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注重艺术设计形式的运动,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新艺术运动曾风靡欧洲,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主张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该经过设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只致力于创作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比利时设计师们以“人民的艺术”为口号,为大众开展设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凡德威尔德,另一位大师是维克多霍塔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霍塔旅馆”布鲁塞尔是经典作品。巴黎和小城南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集中地,最著名的有萨穆尔宾创建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等。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第一二阶段由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担任校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重点讲义

(1)指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行为的活动。 (2)广告,即广而告之,以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六、染织与服装设计 第3节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 一、概述 2、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3、产品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我国处于改造和建设时期,仿造为主,企业家认识不足。但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 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 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 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4、环境艺术设计 5、染织服装设计 课后习题 1.你怎样界定设计的含义及范畴?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核心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设计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政方针上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方案等,只要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畴划、策划,都可以说是设计,根据不同对象,范畴大致分为五大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2.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实践,你有何评价? 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我国处于改造和建设时期,仿造为主,企业家认识不足。但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国民经济发展和政府重视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3.有关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状态的思考? 4. 列出2~3个设计的定义并加以辨析。 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Design must become an innovative, highly creative, cross-disciplinary tool responsive to the true needs of men.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超精华版

“设计”(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1964年国际工业设计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宁从生产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西方现代设计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向: 1,完整性原则,一件产品不仅好看好用,而且必须具有完整性 2,变化原则,设计要了解人的需求的改变,并通过设计来不断地满足。 3,设计的资源,一方面是工业方面的材料,一方面是设计师本身 4,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的需求。 5,服务原则,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是起协调和衔接作用的,它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为人设计,为人服务。 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坏境设计 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织品与服饰设计。 平面设计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发展最快、成绩最好的领域。产品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不平的标志。 中国工业设计良性发展的表现: 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陶器的产生为标志。“陶瓷”包括陶和瓷。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与灰陶相的比,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彩陶的常见物以用器为主,其装饰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 中国陶瓷一般分为:青瓷,白瓷,彩瓷。最早创烧成功的是青瓷,白瓷是将青瓷原料中的成分进行淘洗清除,使瓷胎变白; 彩瓷包括两部分:一是各种高温的单色釉瓷,乳红釉,蓝釉等;二是彩色花瓷。青铜:是由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 青铜器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复习资料

【笔记名称:】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复习资料 【笔记截取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部分知识提要与学习任务 设计或设计艺术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语之一。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兼具前沿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导论从设计艺术学科概念的确立、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现状、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解读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 关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相关问题,大家应该熟悉和掌握,历年考题中经常涉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同时,大家也要熟知人类设计艺术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设计艺术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其他到最终走向独立的发展历程。其中会涉及“设计艺术学独立”,“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学研究现状中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等特定概念的阐释,历年考题中多次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请大家特别注意。另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演变这类知识点,考题中多以填空题、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同样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 ※ 第二部分相关知识点、考点及侧重点分析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计划(设想)等义。因此,“Design”一词的根 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 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 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 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艺术设计概论 李砚祖 复习资料doc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 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复习资料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 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 “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 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计划(设想)等义。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牛津大辞典》: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 作为动词的“Design”: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意相近。 阿尔切:设计是围绕图表的求解活动。“设计”作为动词是指人们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作为名词,指人们对事物设想规划、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赫伯特-西蒙:凡是以现成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计。 “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指绘画开始时的设计、构思、推敲;建筑、园林的设计与构造。 “工艺美术”: (1)蔡元培最先提出。1920年《美术的起源》。 (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张德容在《美术生活》上指 出:“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 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3)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即对 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与寻常的简易粗笨的工艺品相对。 (4)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二、设计的意义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课后题

艺术设计概论课后题 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它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品质是对环境的密切关注。中心任务是通过环境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共处互益的环境。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心所在。 产品设计:即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它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 平面设计(装潢设计):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二维的设计。 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与现代印刷技术的结合。 装潢:原指中国古代书画卷轴的装裱,后来成为一种包含包装、商标、广告、装裱等工艺在内的设计门类。装潢设计是产品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通过宣传与促销服务,体现出装潢本身强烈的实用的目的。 广告: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的活动。 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也可以将其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意匠:是指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词。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工艺美术: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个词的是蔡元培。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经过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 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目的是决定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不是瓷器)。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产地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称为西窑,洛阳称为东窑。一般作明器,也有作为生活器皿的。 陶和瓷的区别: 1)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2)瓷器的制作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 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十分协调、优美。青花既简朴而又华美,既繁复而又统一,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点,在陶瓷工艺品种,青花是自元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 “司母戊大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世界少见的珍品,是商代晚期典型的作品。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司母戊鼎形制雄伟,具有浑厚,庄重,瑰丽的艺术风格。鼎是一种烹饪器,又作为祭祀用,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实用品,也是权利的象征。 青铜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为“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过夏、商、周三代。 明式家具:明代设计和制造的家具形成独特的风格被称为“明式家具”。也被视为中外家具 1设计的典范。明式家具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单的优质家具。 罗可可艺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设计风格称为“洛可可”,它是“巴洛克”风格的延续与变异,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和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笔记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 李砚祖

第一章导论 (1)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 (7)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33) 第四章设计与科学技术 (40) 第五章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 (45) 第六章设计的哲学 (47) 第七章设计与文化 (54) 第八章设计师与设计 (55) 第九章走向未来的设计 (62)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由文字(标志)和插图等基本构成要素组成。 2.平面设计是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组成的,是 现代艺术中的构成主义的拓展和延伸。 3.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按设计性质划分,工业设计可以 分为式样设计、(形式设计)和(概念设计)。 4.产品设计以(产品的功能)作为决定性核心要素,同时涉及产品 的造物和产品的物质技术条件等基本要素。 5.最早在1922年,著名书籍设计师(德威金斯)首先提出了“视觉传 达设计师”这一名称。 6.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合理的(生存)或使用方式。 7.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时,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 系,使其和谐统一。 8.公共标志设计属于(环境设计)。 9.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二、名词解释 1.工业设计 1)工业设计是经过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以后的产物,以区 别于手工业时期的手工设计。工业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

当中。 2)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 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由此可见,一般理解的、狭义的工业设计,是指对所有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 3)其核心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 理、装饰诸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工业设计是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2.环境艺术设计 1)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是工业化的发展引起 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以后才逐渐产生的设计概念,是三类设计中最新的设计类型概念。 2)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 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其中人是环境设计的主题和服务目标,人类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 3)当代人的环境需求,表现为回归自然、尊重文化、高享受和高情 感的多元性、自娱性与个性化倾向。当代环境设计,理当以当代人的环境需求为设计创作的指导方向,为人类创造出物质与精神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第一节艺术与设计艺术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 ( 1) 18 世纪以前, 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或是综合质的界定, 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 特别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 这种技能包括美得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在内。( 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 ( 2) 现在的艺术, 主要是指纯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既有精神性的产品, 也包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产品。 二、艺术: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重要) 纯艺术: ( 1) 艺术的纯化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离。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 2) 具体指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着重体现精神性同时又具有欣赏和教育功能的那部分艺术领域。 实用艺术: ( 1) 主要体现为艺术物质性功能, 即实用功能。生活是实用设计艺术的基础, 实用艺术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一般造物的区别在于其审美性、艺术性。

( 2) 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次要艺术”、”小艺术”, 主要功能是实用于生活的某一方面, 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既包括现代大机器工业的产品设计, 又包括了手工生产的实用工艺品, 这些产品必须是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一般将建筑装饰, 产品设计等都包括在内。 ( 3) 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 从性质上论属实用艺术, 其评价和确定的标准只有一个, 即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 现在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是毫无疑义的。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 (这样的内容, 倾向于能力题, 考研考察较多) (重要) ( 1) 从历史上来说, 在18 世纪以前, 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自17 世纪以后, 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 标志着纯艺术自身体系开始确立。 ( 2)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存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者都被概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 即都是艺术的一部分, 但因二者本身的特性及功能, 社会作用的不同, 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以, 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性, 但不是高低贵贱的关系。 ( 3) 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设计艺术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具体绘画、雕塑、书法等, 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设计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 主要功能是实用功能。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第一节艺术与设计艺术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 (1)18世纪以前,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或是综合质的界定,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包括美得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在内。(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 (2)现在的艺术,主要是指纯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有精神性的产品,也包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产品。 二、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重要) 纯艺术: (1)艺术的纯化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离。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2)具体指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着重体现精神性同时又具有欣赏和教育功能的那部分艺术领域。 实用艺术: (1)主要体现为艺术物质性功能,即实用功能。生活是实用设计艺术的基础,实用艺术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一般造物的区别在于其审美性、艺术性。 (2)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次要艺术”、“小艺术”,主要功能是实用于生活的某一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既包括现代大机器工业的产品设计,又包括了手工生产的实用工艺品,这些产品必须是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一般将建筑装饰,产品设计等都包括在内。 (3)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从性质上论属实用艺术,其评价和确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现在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是毫无疑义的。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这样的内容,倾向于能力题,考研考察较多)(重要)(1)从历史上来说,在18世纪以前,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自17世纪以后,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标志着纯艺术自身体系开始确立。 (2)纯艺术与设计艺术存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者都被概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即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但因二者本身的特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同,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以,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性,但不是高低贵贱的关系。 (3)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设计艺术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具体绘画、雕塑、书法等,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设计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功能。 (4)从艺术本质上看,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艺术本质的一面,而设计艺术既有艺术的一面又有非艺术的一面,它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一个中介环节。 (5)设计艺术是纯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艺术之根是源于实用、装饰的风格,实用艺术是艺术的本源,即纯艺术是从设计艺术中产生的。 设计艺术: (1)设计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是为实用艺术而设计的。 (2)它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 (3)设计艺术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 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艺术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 艺术设计与工业机械设计的区别:(重要) (1)艺术设计解决的是人和物的问题,即“界面设计”。 (2)工业机械设计解决的是物与物的关系。 美感: (1)美感是人类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和创造逐渐发生和形成的。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整理

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人类的设计是从石器开始的。艺术设计的历史是一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史。 一、陶瓷艺术设计彩陶: (1)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2)彩陶在制作上趋于精致,陶土一般经过淘洗,成型后的陶胚坯采用磨光的工艺,并采用红、褐等色进行绘饰,因地区、装饰有所差异。 ( 3)中国现今发现较早的彩陶距今6000 年。 陶与瓷: (1)陶器的制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外一种物质的伟大创举。 (2)以陶器的产生为标志,人类结束了上百年的狩猎生活而开始农耕和定居。 (3)陶瓷包括陶和瓷两种相互区别的品种,陶器的材料是粘土,烧造温度低,一般在1200 °C 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瓷器的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造温度在1200 C以上,表面有釉。 补充:唐三彩( 简单了解) 唐代最具特色的陶瓷器还数被称为“唐三彩”的三彩釉陶器。它主要采用黄、绿、白三 色釉料,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造成淋漓变化、绚丽华滋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远销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各地。制作地点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 唐三彩,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的。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o 左右焙烧。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青瓷: ( 1 )东汉时青瓷烧造成功。 ( 2)青在元前指绿色,元后指蓝色。 ( 3)青瓷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瓷器。 补充:(识记,能叙述即可)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经历了漫长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半瓷质陶器,瓷质陶器远在殷商时代己经出现,至汉代渐趋成熟.原始瓷器施有釉料,釉色青黄,故称“原始青瓷”。到了六朝,青瓷己经完全成熟取代了铜器和漆器的地位。 六朝的青瓷产地以浙江地区为中心,并且逐渐形成“南秀北雄”的不同风格,正式奠定了南北瓷器两大体系。六朝青瓷以青瓷鸡头壶和仰覆莲花尊最负盛名。 到了唐代,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白瓷以北方河北的“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 之说。唐代瓷器装饰以花卉纹为主,装饰方法繁多。其中釉下彩是先在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创性的一步。 青瓷以汝窑、官窑、钧窑、耀州窑和龙泉窑成就最高。 “南青北白”: ( 1)隋唐时代,中国陶瓷产生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 2)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和方邢窑的白瓷两大体系和窑厂。 ( 3)越窑的“千峰翠色”。 六大窑系: 北方的定窑、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青白窑系。 釉下彩: (1)元代最著名的产品是青花和釉里红,这两种瓷器都属于釉下彩。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导论 设计或艺术设计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之一。对于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而言,设计是无处不在、无所不需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增长,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一、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中国汉语“设计”一词的多义使用与“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几乎遥相呼应,两者都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增添新的涵义。 (一)中国汉语“设计”的一词多义 1“设计”的基本内涵 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设计”一词几乎综合和包容了“设”与“计”的所有含义,从而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 (1)“设”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有安排、建立、构筑、陈列、假使等含义,由此复合成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设计等词; (2)“计”在汉语中动词名词兼用,名词有如计谋、诡计,动词如计算、计议、计划等,计议、计划诸词又有名词的词性,因此,“计”作为动词有计划、策划、筹划、计算、审核等意。 2“设计”的古典意义 (1)“计谋” 汉语中的“设计”最早的含义是“计谋”。到了元代“设计”被解释为“设下计谋”。明末“设计”的意思为谋划事情,出主意。在近现代“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2)“意匠” 在文学艺术方面,“意匠”一词与设计同义,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3作为与“Design”对译的词的意义 (1)在中国“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凡是在日常生活器具的制造上加以美术设计的,都可以将其称为工艺美术。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设想等义。 (二)“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 1从词本身上看 “Design”为复合词,由词根“sign”和前缀“de”组成,在英语中“sign”具有方案、计划、标记、构想等语义,着重标识已成的状态;“de”则含有实施、制作等的动态语义,强调组合、重复、肯定、否定等动作行为。因此“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它是指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2从词源上看 “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Designara”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3本质含义及限定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 第一节艺术与设计艺术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 (1)18 世纪以前,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或是综合质的界定,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包括美得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在内。(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 (2)现在的艺术,主要是指纯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有精神性的产品,也包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产品。 二、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重要) 纯艺术: (1)艺术的纯化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离。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 (2)具体指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着重体现精神性同时又具有欣赏和教育功能的那部分艺术领域。 实用艺术: (1)主要体现为艺术物质性功能,即实用功能。生活是实用设计艺术的基础,实用艺术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一般造物的区别在于其审美性、艺术性。 (2)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次要艺术”、“小艺术”,主要功能是实用于生活的某一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既包括现代大机器工业的产品设计,又包括了手工生产的实用工艺品,这些产品必须是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一般将建筑装饰,产品设计等都包括在内。 (3)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从性质上论属实用艺术,其评价和确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现在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是毫无疑义的。 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这样的内容,倾向于能力题,考研考察较多) (重要) (1)从历史上来说,在18 世纪以前,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自17 世纪以后,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标志着纯艺术自身体系开始确立。 (2)纯艺术与设计艺术存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者都被概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即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但因二者本身的特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同,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以,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性,但不是高低贵贱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