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室工作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进入治疗室必须着装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二、各种药品、物品分类放置,定期检查。严格区分无菌与有菌物品存放区,并有明显标志。

三、进行各项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注射青霉素类、动物血清类、碘剂等易致敏药物使用前应询问过敏史,按规定做过敏试验。

四、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治疗器具做到一人一次一用一消毒,室内每日消毒一次(有特殊感染时追加消毒一次),每日彻底清扫、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并有报告存档。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要求毁型消毒处理。

五、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要弃于医用垃圾袋内,并由专门人员送至医用垃圾站统一处理。

六、室内无过期物品,各种器具及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无菌容器、溶液按规定时间更换。

七、定期检查各种治疗包及无菌物品有效期,失效期的重新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八、毒、麻、限药品、贵重物品应加锁专人保管,各种物品严格交接班。

九、治疗室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经护士长同意,办理借用手续,并及时收回。

一、严格执行换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换药室必须由专人负责。进入换药室要穿戴工作服、帽子,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工作态度要严肃认真,动作轻柔,以减轻患者痛苦及恐惧感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换药时做到一人一碗二钳,一份无菌物品,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不得在换药室换药,应在隔离室处理,换下的敷料焚烧处理。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状态,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

三、每次换药完毕,敷料分类倒入污物桶,不得随意乱扔,用过的器械和换药碗分别泡入消毒液中,并将其他物品放回原位。污桶应及时擦洗并消毒,一次性换药包,应按一次性物品毁型消毒要求处理。

四、室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应标明开启日、失效期,过期或潮湿者应重新消毒。

五、一切换药物品须保持无菌。开包后未用完的换药碗、钳、盘、镊、敷料等由容器取出后不可再放回原处;放无菌敷料罐每周消毒灭菌二次。干燥无菌持物钳(镊)及筒开包后有效期为4小时,干无菌纱布、棉球、纱条、棉签的容器打开后有效期为24小时。

六、保持室内整齐、清洁,桌椅、地面每天擦拭消毒两次并通风,空气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每次不少于60分钟,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一次,并有记录,报告单留存备查。

七、严格执行管理制度,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八、换药室检查床要保持清洁,床上用物(大单、枕套等)应每日更换。被污染时,随时更换。

重症、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危重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下不得占用。

二、一切抢救物品、药品、器械、敷料均需放在指定的位置,并有明显的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天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无过期药品。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三天重新消毒。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一次,大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遵照各种疾病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小结。

一、合理布局,工作时间护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手法轻巧,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注射药物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即:查药的澄明度、药物有效期、配伍禁忌;对病员姓名、对药名、对剂量(超大剂量时医师另有注明)、对用法、对时间、对病历、对过敏药物是否已做过敏试验。

三、严格观察注射后病员的病情变化,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后,需留病员观察十分钟,如发生注射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意外,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抢救措施。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使用,器械每周高压灭菌一次,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五、抢救药品要定点放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室内空气、地面每天消毒两次,可采用药物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每月空气细菌培养和护理人员双手细菌培养一次,必须符合要求并有检验报告单,设登记本并留存监测报告。

七、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一、凡因病情需要留观察者,必须由医师开观察医嘱,值班护士安排床位,办理手续后入观察室。

二、留观察病员需建立观察病历,按规定格式填写。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嘱和常规护理工作,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写好病程记录。

三、急诊值班医师每日查房一次,重病员随时诊查。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治疗计划。

四、值班护理人员,要随时主动巡视病员,各班医护人员认真做好床前交接班,写好交接班报告。

五、保持观察室内的环境整洁、舒适、肃静、安全。每床限陪伴一人,室内禁止吸烟,观察床的被褥要定期更换。加强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

六、停止观察或住院治疗的病员,医师要开医嘱,护士整理好病历,办理出室手续,对病员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