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习题.doc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习题.doc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习题.doc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习题.doc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n, l , m, m 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 ;;;

1

(B) 3,0, 1, 1 (C) 2,2,2, 1 (D) 2,1,0, 1

2 2 2 2 2

2.某元素 +3 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Ar ]3d 6;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 s区(B) p 区(C) d 区(D) ds 区3.氢原子的 4 s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 个峰(B)2 个峰(C)3 个峰(D)1 个峰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 离子键(B) 共价键(C)配位键(D)氢键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sp3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 CS2(B) BF3(C) SiH4(D) OF2 6.等性sp3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 H2O(B) CCl4(C) NH3(D) NCl3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 H2O(B) NH3(C) NH4(D) H2S 8.将 0.10mol dm3的 KI 和 0.15mol dm3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 NaCl (B) MgSO 4 (C) AlCl 3 (D) K 3 [ Fe(CN )6 ]

.现有两种溶液;一为

1.5g 尿素 [ CO( NH 2 ) 2 ]溶于 200g H 2 O 中;另一为 4

2.75g 9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 1000g H 2 O 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 { 已知 M [ CO( NH 2 ) 2 ]=60.05 g mol 1 } (A)300 g mol 1

(B)342 g mol 1

(C)280 g mol 1

(D)400 g mol 1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 电离作用(B) 选择性吸附作用(C)水合离子现象(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

(A) 温度 T

(B) 压强 P

(C)热 Q (D)焓 H

12.已知反应 H 2 O 2 (l ) H 2 O (l ) 1 O 2 (g ) 的 r H m 98kJ

mol 1

2

反应 H 2O(l ) H 2 O( g) 的 r H m

44.0kJ mol 1

则反应 2H 2O 2 (l ) 2H 2 O (g ) O 2 ( g) 的 r

H

m

(A) -54 kJ mol 1 (B) -108 kJ mol 1 (C) -142 kJ mol 1 (D)142 kJ mol 1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 不变

(B) 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 NO ( g) CO (g)

1

N 2

(g) CO 2

( g) 的 r

H

m

373.0kJ

mol

1

;若要提高

2

NO( g) 和 CO( g)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高温低压 (B) 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15.已知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k 0.35 min 1 ;则此反应是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2 / 31

(A) 由最慢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B)由最快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

(C)各步基元反应速度之和(D) 无法确定的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1.29 号铜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__。

2.的熔点低于是因为前者分子存在分子内氢键;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

3.已知水的凝固点为 273.15K ;水的凝固点下降常数 K f 1.86K kg mol 1;则质量摩尔浓度 b B 0.1mol kg 1 的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是-0.186℃。

4.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 ____0______。

5.体系对环境做功 267kJ ;同时传递 73 kJ 的热量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值

为-340kJ 。

6.已知反应FeO (s)CO( g) Fe(s)CO 2 ( g) 的 K c=0.5(1273 K);若起始时CO和 CO2的浓度分别为0.05 mol dm3和 0.01mol dm3;则反应物 CO 的平衡

度为0.04 mol dm3;生成物CO2的平衡浓度为0.02 mol dm3;

反应物 CO 的转化率是20%。

三、计算题

1.25℃时; 1 dm3溶液中含有 5.00 g 蛋清蛋白质;其渗透压为0.298kPa ;求蛋清

蛋白质的分子量。

π=cRT

0.298 5.00 8.314 298

M 1

M=4.16 × 10

4

2.某反应的速度常数在600 K 时;k 10.75dm3 mol 1s 1;700 K时;

k220dm 3 mol 1 s 1。求:该反应(1)活化能Ea;(2)在650K时的速度常数。

第二卷

选择题

1.在第二周期的主族元素里;第一电离能I1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O > N > C(B) N > O > C(C) N > C > O(D) C > O > N 2.决定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量子数是

(A) n (B) n, l (C) n, l , m (D) n, l , m, m s 3.可以解释钾原子轨道能量E3 d E4 s的是

(A) 洪特规则(B) 保里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D)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4.下列分子中;键和键均存在的是

(A) N2 (B) H2O (C) BF3 (D) NH4Cl 5.下列哪一组同时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

(A) 苯与四氯化碳(B)氦与水(C)甲醇与水(D) 溴化氢气体6.在下列分子中;哪个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A) Br2(B) CO2(C) H2(D) CH3F 7.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 Na2S(B) HCl(C) Na2SO4(D) MgO 8.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溶剂之后;形成的稀溶液与溶剂相比

(A) 沸点降低(B)熔点升高(C)蒸气压降低(D) 蒸气压升高9.丁铎尔效应是由于入射光线射到胶体粒子上产生的下列哪种作用造成的?(A) 透射(B)反射(C)散射(D) 吸收

10.浓HCl 含 HCl 37%;密度为 1.19g cm3;则其质量摩尔浓度b B为[已知M =36.46g mol

1 ]

(A)16 mol kg1(B)12 mol kg1(C)18 mol kg1(D)14 mol kg1 11.相同温度下;下列哪个反应的熵增量最大?

(A) 2SO3( g) 2SO2 (g ) O2 ( g) (B) CO2( g) C (s, 石墨 ) O 2 (g)

(C) 2NH3(g ) 3H 2 ( g) N 2 (g ) (D)CaSO4 2H 2O (s) CaSO4 (s) 2H 2 O(l ) 12.某反应在 298 K 及 1.01 ×105 Pa 时正反应能自发进行;高温时;逆反应能自发

进行;说明该反应正向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 H 0, S 0 (B) H 0, S 0 (C) H 0, S 0 (D) H 0, S 0 13.反应 A( g)+B(g)=C(g)为简单反应。当 A 、B 的起始浓度都是 0.20 mol dm 3

时;反应速率为 8× 10-4

mol dm 3

s

1 ;如、的起始浓度都是

0.60mol dm

3 时;

A B

其反应速率 / mol dm

3

s 1将是

(A)8 ×10-4 (B)2.4×10-3 (C)7.2×10-3 (D)1.6×10-3 14.某温度时;反应N2( g ) 3H2(g) 2NH 3 (g )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K 1;则相同

温度时;反应 NH 3 ( g ) 1

N 2 ( g)

3

H 2 (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2 为

2 2

1

K 1 (B) 1

K 1

1

(A) (C) K1 (D)

2 2 K 1

15.A=B+C 是吸热的可逆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记为 E f ;逆反应的活化能记为 E r;那么

(A) E f<E r(B) E f>E r(C) E f = E r(D)2 E f = E r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逐渐 减小

;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

2.在酒石酸锑钾溶液中滴加饱和 H 2 S 溶液;可制得 Sb 2 S 3 溶胶;反应过程如下:

2KSb(C 4 H 4 O 6 ) 2 3H 2 S 2H

Sb 2 S 3 4C 4 H 6 O 6 2K ; H 2 S HS H ;

Sb 2 S 3 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 Sb 2S 3)m ·n HS - ·(n-x) H+]

x-

xH +

其电泳方向为 正极 。

3.30℃时纯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4239.7Pa 。含有 1000g 水和 0.6mol 蔗糖的溶液在

该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是

4194.4 Pa

。[已知 M (H 2 O ) 18.02 g mol 1 ]

4.298 K 且为标准态时; 在敞口容器中; 3mol 氢气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

态水并放出 858kJ 的热量;则

f H m [ H 2 O(l )] =

-286 kJ.mol

-1

5.某化学平衡反应

r H m 0kJ mol 1 ;温度升高时;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应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加快 。

三、计算题

1.已知反应 Ag 2 O(s)

2 Ag( s)

1

O 2 ( g) ;相关热力学数据如下表。

2

Ag 2 O( s)

Ag( s)

O 2 (g )

f H m (298.15K ) / kJ mol

1

-30.6 0 0 S m (298.15K ) / J mol 1 K 1

121.7

42.72

205

根据计算回答:在标准状态下 (1) 298.15K 时;该反应能否自发; (2) Ag 2 O (s) 分

解的最低温度。

>0

>0

∴在标准状态下 (1) 298.15K 时;该反应能否自发 (不能 )

Ag 2O( s) 分解的最低温度。

第三卷

一、选择题

1.原子核外 M 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和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元素数目分别为

( A ) 8 和 8 ( B) 8 和 18 ( C) 18 和 8 (D ) 18 和 18

2.某 +3 价阳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d5;它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 A ) 0 ( B) 2 ( C) 4 (D ) 5

3.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A ) P ( B) N ( C) O (D )Al

4.在第二周期的主族元素里;第一电离能I1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 O > N > C ( B) N > O > C ( C) N > C > O (D ) C > O > N 5.下列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而无诱导力和取向力的是

( A ) CH 3CH 2OH 和 H2 O ( B) NH 3和 H2 O

( C) He 和 O2 ( D) N2和 H 2O

6.下列关于 BF3分子与 NH 3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杂化类型不同;分子的空间构型相( B)杂化类型不同;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

( C)杂化类型相同;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 D)杂化类型相同;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

7.下列物质中;沸点最低的是

(A ) H2O ( B) H 2S ( C) H 2Se (D )H 2Te 8.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 A )有饱和性、无方向性(B)有饱和性、有方向性

( C)无饱和性、无方向性(D)无饱和性、有方向性

9.将 10.4g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250g 水中;该溶液的沸点为100.70℃;则该溶质的式

量为( K b=0.512K .

kg

.

mol -1)

( A ) 40.33(B)34.03(C)33.04(D)30.43

10.室温时; 0.1 mol .

dm-3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是

( A ) 248kPa(B)248Pa(C)25kPa(D)2.5kPa 11.下列反应中;△H ≈△ U 的是

( A ) 2Cr (s)+ 3

O2( g)= Cr 2O3( s)(B)CO(g)+

1

O2(g)=CO2(g)

2 2

( C) 2NH 3( g)= 3H2( g) + N 2( g)(D)C(s)+ O2(g)=CO2( g)

( A )高温自发;低温非自发( B)高温非自发;低温自发( C)任何温度均自发( D)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13.已知可逆反应: O3( g)+ NO( g)O2( g)+ NO 2( g);△r H m =-193.8 kJ .

mol -1;

正反应活化能E f为 10.7 kJ.mol -1;则逆反应活化能 E r/kJ .mol -1为

( A ) 204.5 ( B) -183.1 ( C) 183.1 (D ) -204.5

二、填空题

1

2

4

1

s

2

2

s

2

2

p

6

3

s

2

3

6

3 d 5

4 s 1

_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

周期、第

ⅥB

;位于

d

区。2 .

由F e C l 3 水解可制备F e ( O H ) 3 溶胶;

其胶团结构式

[ ( F e ( O H ) 3 ) m ? n

F e O +

? ( n - x ) C l -

] x +

? x

C l

;其电泳方向为

负极

。3 .在恒温、恒压且不做有用功的条

;一个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r G m

<

0 。4 .某简单反应A ( a q ) + 2

a q ) = D ( a q ) + E ( a q ) ;当A 、B 浓度均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时;则反应速度

8

三、计算题

1.有两种溶液;一为 1.5g 尿素( M=60.06g .

mol-1)溶于 200g 水中;另一为42.8g 某难挥发的

非电解质溶于 1000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试求该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

M=342.7

第四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组量子数中;哪一组是不合理的(按n; l; m; m s的顺序)?

( A ) 3; 2; 0; + 21 (B ) 2;2; -1; - 21 ( C) 4; 1; 0; - 21

2.氢原子的 4s 状态的几率的径向分布图中有几个峰?

( A ) 2 ( B) 3 ( C) 4

3.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激发态的是

(A ) 1s22s12p1(B)1s22s2(C)1s22s22p63s2

4.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 A ) NF 3 (B ) H2S ( C) CHCl 3

5. N2分子中存在

( A ) 1 个σ键和 2 个π键( B) 3 个σ

(D) 3; 1;-1; + 12

(D) 1

(D) 1s22s22p63s23p6

(D) CS2

6.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A ) N2 (B ) CO ( C) NF 3 ( D) CH 4

7. CO2分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是

( A ) sp3不等性杂化、角形( B) sp2杂化、平面三角形

( C) sp 杂化、直线形( D) 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形

8.溶胶的光学性质是指

( A )电渗(B )布朗运动( C)电泳( D)丁铎尔效应9.下列相同浓度的电解质中;对Sb2S3溶胶的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A ) NaCl ( B )MgSO 4 ( C) AlCl 3 ( D) K 3[Fe(CN) 6] 10.下列相同浓度的稀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 HAc 水溶液( B) NaCl 水溶液

( C)蔗糖水溶液( D)葡萄糖水溶液

11.合成氨反应有以下不同写法;则△G1与△ G2 的关系为

( 1)N 2( g)+ 3H 2( g) = 2NH 3( g)△ G1

( 2)1

( g)+ 3 ( g)= NH ( g)△ G

2 2

N 2 H2 3

2

( A )△ G1 2 1 2 1 △G 2 1 2

=△ G 2 ( C)△ G=

=△ G ( B)△ G 2 ( D)△G =2△G 12. 2mol 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483.6kJ 的热。则 H2O(g) 的△f H m为

( A ) 483.6kJ .

mol -1 ( B) -483.6kJ

.

mol -1 ( C) 241.8kJ

.

mol -1 ( D) -241.8kJ

.

mol -1

13.某反应的速度常数k=1.0× 10-4mol .l -1.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是

( A ) 0(B)1(C)2(D)3

二、填空题

1

O

F

2

子O 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不等性s

p 3

杂化

;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V 型

。2 .某封闭体系从环境吸收了2 0 0 k J 热;同时对外做功1 0 k J

分析化学期中考试考试题答案

分析化学期中考试考试题答案 一、 填空题每填空1分,共32分) 1. 根据测量原理分类,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 定量分析过程通常包括(取样);(试样的分解);(待测组分测定);(结果计 算)。 3. 用沉淀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0.5982,0.6000,0.6046, 0.5986,0.6024。则平均结果为(0.6009 );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为(-5.7x10-3 );相对误差为(-0.94% );中位数为(0.6006 );平均偏差为(2.1x10-3 );相对平均偏差为(0.35% )。 4. 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各应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 213.64+4.402+0.3244 (五 )位; (2)0.1000 x (25.00-1.52)x 246.47/(1.000x1000)(四)位;(3)pH=0.03求H+浓度(两 )位。 5.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随机)误差。(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 随机误差 );(2)分析用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系统误差 ); 6. 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可用Na 2CO 3或硼砂(Na 2B 4O 7 10H 2O )为基准物质,若Na 2CO 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若硼砂结晶水部分失水,则测定结果(偏低 );(以上两项填无影响、偏高、偏低)。若两者均保存妥当,不存在上述问题,则选(硼砂 )作为基准物质更好,原因为(HCL 与两者均按1:2计量比进行反应,硼砂摩尔质量大,称量时相对误差小 )。 7. 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分析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要求分析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些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8. 浓度为c (mol/L )H 2C 2O 4溶液的电荷平衡方程:([H+]=[OH -]+[ HC 2O 4-]+2[C 2O 42-]) 9.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 -的共轭酸是(H2O ),HAc 的共轭酸是(H2Ac+)。 10.某溶液含有M 和N 离子,且K MY ?K NY 。lgK`MY 先随溶液pH 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αY (H )减小)。 然后当pH 增加时,lgK`MY 保持在某一定值(N 在此条件下不水解),这是因为(αY (N ) >αY (H ),lgK`MY 的大小由αY (N ) 决定,与αY (H )无关)。 11. 一般分析实验室对日常生产流程中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检查控制的分析方法为(例行)分析。不同企业部门对产品质量和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请权威的分析测试部门进行裁判的分析称为(仲裁)分析。 12. 在滴定中指示剂颜色的那一点成为(滴定终点)。(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吻合, 由此造成的分析误差成为(终点误差)。 13. 试样的采集是指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原始试样在经加工处理后用于分析,其分析结果被视作反映原始物料的实际情况。因此所采集试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扬州大学期末考试军事理论重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知识点】 1.国防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 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要素:一是国防的主体即国家;二是国防的对象即入侵外敌及武装颠覆;三是国防的目的即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国防的手段即 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防类型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可以归纳 为四种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日本,韩国,北约中28 个国家)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 2.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国防法规的概念及其特性。 国防法规的概念: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特性:(一)调整对象的军事性(二)司法适用的优先性(三)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和国防动员法 5.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的三种形式。 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7.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时间: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8.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三种形式。 ㈠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获得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㈡义务:兵役义务(三种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义务、保护国防设施义务、保护国防密码义务、协助国防活动义务。 9.国防建设的概念。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国防建设的概念: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是国 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成就:(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三)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10.国防政策的概念。新时期中国国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内容。 国防政策的概念: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动准则。 国防目标任务的主要内容:(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二)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三)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1.武装力量的概念。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武装力量的概念: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化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化学类专业及院校介绍 1.化学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就业方向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院校 [北京]清华大学[广东]中山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河南]郑州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江苏]苏州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湖南]湖南大学 [重庆]西南大学[山东]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山东]青岛科技大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广州大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陕西]西北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辽宁]辽宁大学 [安徽]安徽大学[四川]西南石油大学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C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尔吸光系数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 吸光度A 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射比T 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 透射比T 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2.某NaOH 和Na 2CO 3混合液,用HCl 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 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 2(mL),则V 1与V 2的关系是:( ) (A) V 1 = V 2 (B) V 1 = 2V 2 (C) 2V 2 = V 2 (D) V 1> V 2 3.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 (A) (B) (C) (D) 4.已知二甲酚橙(XO )金属指示剂在pH <时为黄色,pH>时为红色,Zn 2+-XO 配合物为红色,滴定Zn 2+的最高酸度为pH=,最低酸度为pH=,问用EDTA 滴定Zn 2+时,应控制的酸度范围是( )。 (A)pH=~ (B)pH< (C)pH=~ (D)pH> 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 时,透射比为T 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 (A) T 0/ 2 (B) 2T 0 (C) (lg T 0)/2 (D) 2lg T 0 6.配制含锰mL 的KMnO 4溶液,需取L KMnO 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M KMnO4=,M Mn =] ( ) (A) (B) (C) (D) 7.用重量法测定磷肥中P 2O 5的含量时,称量形式是(NH 4)3PO 412H 2O ,化学因数F 的正确表达式是:( ) (A)P 2O 5 / 2(NH 4)3PO 412H 2O (B) P 2O 5 / (NH 4)3PO 412H 2O (C)2(NH 4)3PO 412H 2O / P 2O 5 (D)2P 2O 5 / (NH 4)3PO 412H 2O 8.Fe 3+ 与 Sn 2+ 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 )为:(E Fe3+/Fe2+= V ,E Sn4+/Sn2+= V)

扬州大学期末考试气象学名词解释

气象学解释题 昼夜形成的原因:1、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太阳光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表面积3、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的倾斜角【太阳高度角在变化各地获得的热量也在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角度越大热量越多昼越长】 天空的蔚蓝色:当天空晴朗时,大多数质点比较小时,发生了一种有选择性的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更容易被散射,使得天空呈现蔚蓝色 阴天的乳白色:阴天或有雾时,大气质点较大时,发生了一种无选择的,同程度的粗粒散射【阳光是复合光,看起来是白色的】 秋冬耕制过的地块易有霜出现:粗糙不平的下垫面比平滑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要大,地面温度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了霜 气旋多阴雨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气旋中的气流在逆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向中心辐合,产生上升运动,空气绝热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多晴好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反气旋中的气流在顺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产生下沉运动,空气绝热增温,致使反气旋氛围内的广大区域无云或少云,多晴朗天气。 【补充】 碰并增长(吞并现象):云滴在大气的上升、下降及乱流混合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并合并成较大云滴的过程。【名词解释同时在出现在降水的形成过程中】 洋流:指大规模的海水的定向流动 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称为暖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偏暖,气温年变幅小,降水略多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称为寒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寒冷,气温年变幅大,干燥,降水少 盆地气候年较差大,趋于严酷 高山气候年较差小,趋于温和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原因:气流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压饱和】 中国气候: (1)季风气候明显表现在: 1、风向的转换上: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夏季风渐进3~6月北进,7~8月控制我国(盛行) 冬季风突进9~10月南下,11~12月控制我国(盛行) 2、气温上的反映:我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大 3、降水上的反映:1、雨季起止日期与夏季风的进退日期保持一致 2、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夏季为多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2)大陆性强: 1、大陆度(K):【名词解释和公式不说了……】K>=50为大陆性气候,K越大大陆性越强;K<50为海洋性气候,K越小海洋性越强 2、我国大陆度的分布:我国除东南沿海狭窄地带外,绝大部分地区的K值均>=50,新疆、内蒙、东北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3)温较差异大 1、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大

扬州大学基因工程期末试题复习要点整理

基因工程期末试题复习要点整理 基因工程是70年代出现的一门科学,是生物学最具生命力和最引人注目的前沿科学之一,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代表,是生命科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基因工程概述、重组DNA基本技术及原理、基因克隆、基因的分离及鉴定、基因工程的表达系统、基因工程的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了解该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生物学教学、生物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或进一步的研究生学习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及专业基础。扬州大学试题纸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基因: 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2. 定位克隆: 获取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信息,然后采用各种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 3. 融合基因: 是指应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的一类具有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新型基因。 4. 转化子: 导入外源DNA后获得了新遗传标志的细菌细胞或其他受体细胞,又称重组体。 5. 人工接头: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一个或数个特定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和切割序列的双股平端DNA短序列。 6. RT-PCR: 是指以mRNA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第一链为模板进行的PCR。 7. ORF : 起始于AUG、止于UAA、UGA、UAG的连续的密码子区域,是潜在的编码区。 8. MCS: 指载体上人工合成的含有紧密排列的多种限制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的DNA片段。 9. gene targeting : 基因工程中利用活细胞染色体DNA可与外源DNA的同源性DNA序列发生重组的性质,来进行定点修饰改造染色体上某一目的基因的技术 10. 5’RACE: 是一种通过PCR进行cDNA末端快速克隆的技术,是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后用PCR技术扩增出某个特异位点到5’端之间未知序列的方法。 四、简答题:共4题,共20分。 1.简述获得目的基因常用的几种方法。(5分)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分析化学教研室复核人:分析化学教研室 姓名:学院级班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项共32分) ()1.某试样含有约5%的硫(质量分数),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然后沉淀为硫酸钡, 若要求在一台感量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硫酸钡的质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1%,至少应称 取试样的质量为 A. 0.27g B. 1.54g C. 0.55g D. 15g ()2.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 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3.今有0.20mol·L-1二元弱酸H2B溶液30mL,加入0.20mol·L-1NaOH溶液15mL 时的pH=4.70;当加入30mLNaOH时,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7.20,则H2B的pK a2是A. 9.70 B. 9.30 C. 9.40 D. 9.00 ()4.用0.2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mol·L-1草酸(pK a1=1.22,pK a2=4.19)和 0.10mol·L-1酒石酸(pK a1=3.04,pK a2=4.37)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 A. 1 B. 2 C. 3 D. 4 ()5.计算0.080mol·L-1二氯乙酸和0.12mol·L-1二氯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值。(已知 二氯乙酸的K a=5.0×10-2) A. 1.48 B. 1.68 C. 1.20 D. 1.91 ()6.为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铁、铝离子干扰的方法中,正确 的一种是 A. 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 C. 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 D. 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7.在络合滴定M离子时,常利用掩蔽剂(如A)来掩蔽干扰离子N,其掩蔽效果 取决于下列哪一项? A. lgc M sp K MY—lgc N sp K NY B. lgαN(A) C. lgc M sp K MY D. lgαM(A) ()8.在pH=10.0时,用0.010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20.00mL0.010mol·L-1Ca2+溶液,其突跃范围为(已知lgK CaY=10.96,pH=10.0时lgαY(H)=0.45) A. 5.30~7.50 B. 5.30~7.96 C. 5.30~10.51 D. 6.40~10.51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 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A (260J48Y )试题(A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未填 入表中则不计分): 1. OH -的共轭酸是 (A) H + (B) H 2O (C) H 3O + (D) O 2- 2.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3. 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A) CH 4(l) + 2O 2(g)? →?CO 2(g) + 2H 2O(g) (B)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g) (C)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l) (D) CH 4(g) +2 3O 2(g)?→?CO(g) + 2H 2O(l) 4. EDTA 相当于一个六元酸,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所形成的多个环为 (A) 五元环 (B) 六元环 (C) 四元环 (D) 不成环 5.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叙述是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6. 0.100 mol·kg -1 KCl 溶液在稍高于 -0.372℃时结冰,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水的K f = 1.86 K·kg·mol -1) (A) KCl 未完全缔合 (B) 离子互吸 (C) 离子互斥 (D) 溶液蒸气压下降 7. 已知 Zn(s) +21O 2(g) = ZnO(s) m r H ? 1 = -351.5 kJ·mol -1 Hg(l) +21O 2(g) = HgO(s,红) m r H ? 2 = -90.8 kJ· mol -1 则 Zn(s) + HgO(s,红) = ZnO(s) + Hg(l) 的 m r H ?为(kJ· mol -1) (A) 442.3 (B) 260.7 (C) -260.7 (D) -442.3 8. 有一原电池: Pt│Fe 3+(1 mol·dm -3),Fe 2+(1 mol·dm -3)‖C e 4+(1 mol·dm -3),Ce 3+(1 mol·dm -3)│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9. 电池反应:H 2(g,100kPa) + 2AgCl(s)?→? 2HCl(aq) + 2Ag(s) E = 0.220 V,当电池的电动势为0.358 V 时,电池溶液的pH 为 (A) 2 H p E E - (B) 059 .0220 .0358.0- (C) 059 .02220 .0358.0?- (D) 0 10. 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并失去 10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11. 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 2(g) + Cl 2(g) = 2HCl(aq)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Zn + Ni 2+ = Zn 2+ + Ni (D) Cu + Br 2 = Cu 2+ + 2Br -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 分:_______________ (卷面共有44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 一、选择(16小题,共26分) (1)称取钢样2.000 g,充分燃烧后产生的SO2通入50.00 mol 0.01000 mol/L NaOH溶液中吸收,过量的NaOH用0.01000 mol/L HCl溶液返滴定至酚酞终点,消耗30.00 mL,则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 ( ) [A r(S)=32.06, H2SO3的p K a1=1.89,p K a2=7.20] (A) 0.16 (B) 0.32 (C) 0.08 (D) 0.64 (2)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 K2Cr2O7 (B) Na2S2O3 (C) Zn (D) H2C2O4·2H2O (3)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是 ( ) A 用左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 B用左手捏稍高于玻璃珠的近旁 C 用左手捏玻璃珠上面的橡皮管 D用右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 (4)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标定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 ) A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发现滴定管挂水珠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50ml,实际用量约为60ml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 D 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 (5) HPO42-的共轭碱是 ( ) (A) H2PO4- (B) H3PO4 (C) PO43- (D) OH- (6)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0.1mol/LHCl-0.1mol/L H3PO4混合液,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 ( ) (A) 1 (B) 2 (C) 3 (D) 4 (7)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0.1 mol/L HF (p K a = 3.18) (B) 0.1 mol/L HCN (p K a = 9.21) (C) 0.1 mol/L NaAc [p K a(HAc) = 4.74] (D) 0.1 mol/L NH4Cl [p K b(NH3) = 4.75] [1分](8)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 ) (A) αY(H)-pH 曲线 (B) pM-pH 曲线 (C) lg K'(MY)-pH 曲线 (D) lgαY(H)-pH 曲线 (9)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 (A) 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B)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卷

揚州大學普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最新版)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s m m l n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2,2,1 (B)21 ,1,0,3- (C)21 ,2,2,2 (D)2 1 ,0,1,2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3][d Ar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A)s 区 (B)p 区 (C)d 区 (D)ds 区 3.氢原子的4s 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1个峰 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3sp 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2CS (B)3BF (C)4SiH (D)2OF 6.等性3sp 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O H 2 (B)4CCl (C)3NH (D)3NCl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O H 2 (B)3NH (C)+4NH (D)S H 2

8.将0.103-?dm mol 的KI 和0.153-?dm mol 的3AgNO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 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NaCl (B)4MgSO (C)3AlCl (D)])([63CN Fe K 9.现有两种溶液,一为1.5g 尿素[22)(NH CO ]溶于200g O H 2中,另一为42.75g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1000g O H 2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已知M [22)(NH CO ]=60.051-?mol g } (A)3001-?mol g (B)3421-?mol g (C)2801-?mol g (D)4001-?mol g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离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水合离子现象 (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A)温度T (B)压强P (C)热Q (D)焓H 12.已知反应)(2 1)()(2222g O l O H l O H +=的198-O ?-=?mol kJ H m r 反应)()(22g O H l O H =的10.44-O ?=?mol kJ H m r 则反应)()(2)(22222g O g O H l O H +=的为O ?m r H (A) -54 1-?mol kJ (B) -1081-?mol kJ (C) -1421-?mol kJ (D)1421-?mol kJ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2 1)()(22g CO g N g CO g NO += +的10.373-O ?-=?mol kJ H m r ,若要提高 )(g NO 和)(g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扬州大学物理期末考试 2015

学院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装----------------------订--------------------线---------------------------------------

4、如图所示,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当单缝向上移动时,屏上衍射图样( )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不动; D 、无法确定。 O 5、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且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则穿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 为( ) A 、420I ; B 、40I ; C 、20I ; D 、2 20 I 6、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强越大,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 B 、光的波长越大,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 C 、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 D 、光子与电子的作用时间越长,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 二、 填空题(共15分,每题3分): 1、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带有电荷Q 。若规定该球面上的电势值为零,则无限远处的电势将等于_______ _ ___。 2、无极分子电介质的极化是一种__________极化,有极分子电介质的极化是一种__________极化。 3、导线ABCD 如图所示,载有电流I ,其中BC 段为半径为R 的半圆,O 为其圆心,AB 、CD 沿直径方向,载流导线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其方向为 。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

《分析化学》A考试试卷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 i(mol/L) NH 4 H2P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i(mol/L)NaAc+ c 2(mol/L)H 3B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____ ,透射比。 3.准确度用表示,精密度用表示。 4.二元弱酸H2B,已知 pH = 1.92 时,SH2B = &B-; pH = 6.22 时SH B-=侖2-,贝U H2B 的 pK ai = ,pK a2= 。 5.已知;::(Fe3+/Fe2+)=0.68V , ;::(Ce4+/Ce3+)=1.44V ,则在 1mol/L H2SO4 溶液中用 0.1000 mol/L Ce4+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为,电位突跃范围是。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 色由 __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___ 。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贝U 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8.滴定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禾口 __ 。9」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 曲线称谓 _________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符号_______ 表示。 11.已知Zn ( NH3) 42+的各级累积形成常数log 3— log 仅分别为2.3、4.6、7.0和9.0,则 它们的第四级形成常数 logK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光光度法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相对误差一般

最新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最新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s m m l n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2,2,1 (B)2 1 ,1,0,3- (C)2 1 ,2,2,2 (D)2 1 ,0,1,2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3][d Ar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A)s 区 (B)p 区 (C)d 区 (D)ds 区 3.氢原子的4s 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1个峰 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3sp 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2CS (B)3BF (C)4SiH (D)2OF 6.等性3sp 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O H 2 (B)4CCl (C)3NH (D)3NCl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O H 2 (B)3NH (C)+4NH (D)S H 2 8.将0.103-?dm mol 的KI 和0.153-?dm mol 的3AgNO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 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NaCl (B)4MgSO (C)3AlCl (D)])([63CN Fe K 9.现有两种溶液,一为1.5g 尿素[22)(NH CO ]溶于200g O H 2中,另一为42.75g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1000g O H 2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已知M [22)(NH CO ]=60.051-?mol g } (A)3001-?mol g (B)3421-?mol g (C)2801-?mol g (D)4001-?mol g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离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水合离子现象 (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A)温度T (B)压强P (C)热Q (D)焓H 12.已知反应)(2 1)()(2222g O l O H l O H +=的198-O ?-=?mol kJ H m r 反应)()(22g O H l O H =的10.44-O ?=?mol kJ H m r 则反应)()(2)(22222g O g O H l O H +=的为O ?m r H (A) -54 1-?mol kJ (B) -1081-?mol kJ (C) -1421-?mol kJ (D)1421-?mol kJ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2 1)()(22g CO g N g CO g NO += +的10.373-O ?-=?mol kJ H m r ,若要提高 )(g NO 和)(g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15.已知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1min 35.0-=k ,则此反应是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16.一个复杂反应的速度是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试题(A)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可以用下列中哪些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2. 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 ) A Na2S2O3 B Na2SO3 C FeSO4·7H2O D Na2C2O4 3.已知某标准NaOH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少量CO2,用此溶液标定HCl溶液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则对所标定的H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是()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难预测 4. 0.05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 位是[已知此条件时 ? ' (Fe3+/Fe2+)= 0.68 V, ? ' (Sn4+/Sn2+)= 0.14 V] ( ) 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 5.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 ) A 0.1mol/L HAc B 0.1mol/L NH4Ac C 0.1mol/L NaAc D 0.1mol/L NH4Cl 6.当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若CM=10CN,TE=0.1%,pM=0.2,则要求lgK为…( ) A 5 B 6 C 4 D 7 7. (1) 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 Fe2+溶液(2) 用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 Fe2+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 A 一样大 B (1)>(2) 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 8采用BaSO4重量法测Ba2+时,洗涤沉淀用的洗涤剂是() A 稀H2SO4 B 稀HCl C 冷水 D 乙醇 9 pH=4时有莫尔法滴定含量,将使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忽高忽低 D 无影响 10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 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的() A.氢离子浓度(mol/L下同)相等; B. H2SO4和HAc溶液的浓度相等; C. H2SO4浓度为HAc溶液浓度的1/2; 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 11.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pKa2=6.3 pKa3=11.6 H2In HIn2- In3- 紫红蓝橙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 ) A pH < 6.3 B pH > 11.6 C pH = 6.3~11.6 D pH = 6.3±1 12.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13.副反应系数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 B. M与L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 D.[M]=[L] 14在EDTA配位滴定中,如不存在共存离子,则Y的副反应系数αY和δY分布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A. αY<δY B.αY=δY C.αY=δY–1 D.不能确定 15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至少应()A.0.09V B.0.18V C.0.24V D.0.27V

扬州大学供配电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供配电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电力用户配电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电网额定电压,二次侧额定电压高于二次电网额定电压5%~10% ,主要补偿线路电压损失。 2.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高5% ,用于补偿线路电压损失。 3.在我国电力系统中,110kV以上高压系统,为降低绝缘要求,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1kV以下的低压配电系统,考虑到单相用户的使用,中性点通常为直接接地方式。 4.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线电压,但线电压大小及对称性不变,三相电气设备可继续工作2小时。 5. 10kV供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不变,三相电气设备继续工作。但流过故障点的接地电流数值较大时,就会在接地点间产生断续电弧引起过电压,损害另外一相绝缘,可能发展成为两相短路故障。因此该系统应当装设绝缘监测装置,必要时还可装设单相接地保护。 6.在中性点不接地的10kV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要求必须按线电压电压考虑。若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规定,会产生稳态电弧致使电网出现过电压,危及电气设备安全,此时应采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7.电力用户10kV供电系统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220/380V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以利于有利于单相供电设备。 8. 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单相接地时供电的连续工作及绝缘等因素。 9.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容电流对称,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当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线间电压不变,而非故障相对地 ,故障相电容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 10.安全、可靠、经济、优质是对用户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 11.根据规范,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电源供电,二级负荷一般应由两路电源供电,三级负荷一般由一路电源供电。 二、简答题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一相接地时有何特点P7 2.低压TN系统与TT系统有何异同P10-P12 3.什么是低压TN系统TN系统有几种形式P10 4.什么是低压配电TN-S系统作图示意。P11 第二章自测题 一、填空题 1.计算电流是指线路中持续时间30分钟的最大负荷电流,而尖峰电流是指线路中持续时间1~2s 的最大负荷电流。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各元件应采用计算电流,而整定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则采用尖峰电流。 2.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分为三种: 高压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和分散就地补偿。由于电力负荷的变动性,低压并联电容器组的投切方式一般采用低压集中补偿

新版扬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5)化学(无机、有机)或(644)高等数学(农) (830)生态学

参考书目: 635化学(无机、有机):《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董元彦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有机化学》(第二版)汪世新主编,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644高等数学(农):《高等数学》(第二版)蒋兴国、吴延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宗序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线性代数》(第二版)陈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830生态学:《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分值比较小,但是若较难的话则可能花费半小时时间,一开始做有可能打乱做题节奏。这是我最顺手的做题顺序,也有同学先写作文,再按顺序做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