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燃烧复习

燃料燃烧复习

燃料燃烧复习
燃料燃烧复习

燃料燃烧与器具

一、解释概念:

1、干燥基:是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即以除去全部水分的干燥燃料作为分析基准。

2、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分析基准,也即对进场原煤或炉前应用燃料取样,以他的质量作为100%计算其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

3、理论空气量:1Kg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又无过剩氧存在时所需的空气量,成为理论空气量。单位m3/kg。

4、低位发热量:是在高位发热量中扣除全部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后的发热量。

5、理论烟气量:燃料燃烧后生成烟气。如供给燃料以理论空气量,燃料又达到完全燃烧,烟气中只含有co2,so2,水蒸气及氮四种气体,这是烟气所具有的体积称为理论烟气量,单位m3/kg。

6、高位发热量: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它包括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水蒸气的汽化潜热,也即所有水蒸气全部凝结为水。

7、闪点:当空气中的蒸汽浓度大到遇到着火点小火焰能使其发生闪火现象时,这时的油温就叫做油的闪点。

8、挥发分:失去水分的干燥基煤样至于绝缘空气的环境中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煤中有机质分解而析出的气态物质称为挥发物,其百分数含量即为挥发分。

9、恩氏粘度:是一种粘度,它是以200ml实验燃料油在温度为t摄氏度时,从恩氏粘度计标准容器中流出时间Tt与200ml温度为20度的蒸馏水从同一粘度计标准容器中流出时间T20之比值,用Et表示。

10、理论燃烧温度:是燃料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他表明某种成分的燃料在某一燃烧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T理=(Q低+Q空+Q燃—-Q分)/(Vn*c严)

11、支链反应: 即参加反应的一个活化中心可以产生两个或更多的活化中心,其反应速度是极快的,以致可以导致爆炸。(燃烧反应属于链锁反应中的支链反应吧)

12、直链反应:链反应的一种,在链传递过程中若一个旧的链载体消失只导致产生一个新的链载体,称为直链反应。

13、着火:使混合物整个容积同时达到某一温度,超过该温度,混合物便自动地、不再需要外界作用而着火达到燃烧状态,这种过程就叫自然着火或着火。

14、点火:在冷混合物中,用一个不大的点热源,在某一局部地方点火,先引起局部着火燃烧,然后也自动的向其他地方传播,最终使整个混合物都达到招火燃烧,这叫做被迫着火或强制着火,简称点火。

15、沸腾炉:燃料在炉室中完全被空气流所“流化”,形成一种类似于液体沸腾状态燃烧的炉子,又名流化床路。

16、层燃炉:燃料被层铺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炉子,也叫火床炉。

17、室燃炉:燃料随空气流进入炉室呈悬浮状燃烧的炉子,又名悬燃炉。

18、有焰燃烧:如果煤气和空气在燃烧装臵中不预先进行混合,而是分别将他们送进燃烧室中,并在燃烧室中边混合边燃烧,这时火焰较长,并有鲜明的轮廓,故名有焰燃烧。有焰燃烧属于扩散燃烧。

19、无焰燃烧:如果煤气和空气事先在燃烧装臵中混合均匀,则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着火和燃烧反应速度,没有明显的火焰轮廓,是为无焰燃烧。无焰燃烧属于动力燃烧。

20、半无焰燃烧:如果燃烧之前只有部分空气与煤气混合,则叫办无焰燃烧。

21、动力燃烧:τ混《τ热+τ化时,燃烧过程进行的速度将主要的不是受混合速度的限制,而是受可燃混合物的加热和化学反应速度的限制。这类燃烧过程叫动力燃烧。

22、扩散燃烧:τ混》τ热+τ化时,燃烧过程将主要受混合速度的限制,这类燃烧过程叫扩散燃烧。

23、过度燃烧: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燃烧过程属于中间燃烧。

标准煤:规定低位发热量为29310KJ/kg的煤为标准煤

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热损失最小的过量空气系数被称为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绘图时q2、q3和q4曲线叠加时最低点就是所求值。

燃烧反应过渡区:燃烧反应既决定于化学反应动力因素(温度和反应特性)又决定于氧扩散因素影响的区域。

二、填空题:

1、根据挥发分的多少,可将分煤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为: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3、原油的加工方法主要是:分馏法、裂解法。

4、过量空气系数n>1时,完全燃烧时,烟气的成分为:O2、N2、CO2、SO2、水蒸气。

5、发生自然着火的条件是Q1 > Q2 ,其中Q1是反应发热的速度、

Q2是散热速度。

6、根据煤气与空气在燃烧前的混合情况,可将煤气燃烧方法分为三种:有焰燃烧法、无焰燃烧法、半无焰燃烧法。

1、列举三种油燃烧器:机械雾化式油燃烧器、蒸汽雾化油燃烧器、转杯式雾化油燃烧器、空气雾化式油燃烧器。

2、手烧炉的燃烧特点有:双面引火、燃烧具有周期性。

3、根据所含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可将原油分为:石蜡基原油、烯基原油、中间基原油、芳香基原油。

4、煤的灰熔点与灰分的组成、及炉内的气氛(周围介质的性质)有关。

5、过量完全n>1,不完全燃烧时烟气的成分为:CO、CO2、SO2、N2、水蒸气、CH4 。

6、烟气所分析结果的用途有:烟气量的计算、烟气中CO含量的计算、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

6、根据油雾化方式不同,可将油烧嘴分为:油压式烧嘴、转杯式烧嘴、气体介质雾化油烧嘴、喷气式油烧嘴。

7燃料的可燃质包括什么?(碳、氢、硫。)

4液体和固体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中的水蒸汽可能来源是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

,燃料中H的完全燃烧,燃料中水分形成的水蒸气,燃用重油且用蒸汽雾化时带入炉内。

12、烟气中的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空气)的氮和(燃料)中的氮。

14、燃料的活化能越高,即E越大,对燃料的着火越(不利)。

15、其它条件不变,随着压力增加,则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25、用灰锥法测定灰熔点时,当锥弯至锥底或萎缩成球时的温度被称为(熔化)。

26、对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电耗和金属磨耗)之和为最小的煤粉细度称为(经济细度)。

三、简答题:

1、链条炉的燃烧持点是什么?改善链条炉燃烧的措施有哪些?

答:特点:单面引火;燃烧过程的区段性

措施:a、分区配风。b、改变炉拱的形状。c、布设介质为空气或蒸汽的二次风。

2、简述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浓度、压力的关系。

W=W(C,T)=K0C n exp(-E/RT)

3、根据火焰传播理论,提高工程中可燃烧预混气的燃烧速度,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使用层流燃烧前沿传播速度U L大的可燃预混气;提高紊流强度;提高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4、说明NO X的生成量与哪些困素有关,如何减少其产生量?

5、烟气分析有什么作用?气体分析方程

(1+β)RO/2+(0.605+β)CO/+O/2=21有什么作用?

答:根据烟气分析所得结果和燃料的元素分析成分,可以计算出运行锅炉的烟气量、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和过量空气系数。

6、收到基换算为干燥基的换算数是什么?100/(100-Mar)

1、简述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

答:T理=(Q低+Q空+Q燃—-Q分)/(Vn*c严)Q低——燃料发热量,Q空——空气带入的物理热。Q燃——然俩奥带入的物理热,Q分燃烧产物中某些气体在高温下分解反应消耗的热量,c产——燃烧产物的平均比热。

3、鼓泡床沸腾炉燃烧的优点是什么?

循环硫化床炉燃烧的优点是什么?

鼓泡流化床炉不但结构简单,煤种适应性广,锅炉金属耗量大为下降,而且可以在炉内添加石灰石或白云石一类脱硫装臵,大幅降低SO2的含量,又燃烧温度低,燃烧中NO x生产量

少,有利于保护环境。循环流化炉是一种接近于气力输送的炉子,颅内气流速度较高,床内气固两相混合十分强烈,传热传质良好,能达到均匀的温度和快速燃烧反应。可有效抑制NOx的产生和排放。

4、正常火焰传播速度U L=

根据该式说明影响传播速度的因素。

5、简述碳的燃烧机理。并说明CO和CO2的生成量的变化

6、简述手烧炉燃烧的周期性。

2、煤粉炉的二次风与链条炉二次风有何不同?

二次风作用不在于补给空气,主要在于加强对烟气的扰动混合

3、煤进入炉膛燃烧到烧完经历那三个阶段?

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燃烧阶段,燃烬阶段。

4、表示灰渣熔融特性的三个温度是什么?

变形温度t1、软化温度t2、熔化温度t3;

4、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主要采用的分析基准包括: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

1为什么燃料成分要用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四种基来表示?一般各用在什么情况下?

2.固定碳、焦炭和煤的含碳量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3.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各分析成分在燃烧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4什么叫煤的发热量?如何测定?为什么工程计算中用煤的低位发热量作为计算依据?

5.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怎样计算?过量空气系数怎样计算?各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如何?

6.

6.每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理论空气量和生成的理论烟气量,二者哪个数值大?为什么?

1.工业锅炉有哪几种燃烧方式?各种燃烧方式中包括哪些种燃烧设备?

2.

2.煤的燃烧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要使煤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3.简述链条炉的工作特点;炉拱起何作用?

链条炉炉拱作用:改变自燃料层上升的气流方向,使可燃气体与空气得以良好混合,为可燃气体燃尽创造条件;同时,还有加速新入炉煤着火燃烧的作用。

4.为什么链条炉要分区送风?三种燃烧方式是什么?

6、何谓理论烟气量,它同实际烟气量在成分上有何区别?

答:供给理论空气量燃料完全燃烧时的烟气量称为理论烟气量,与实际烟气量的区别主要

是烟气中没有剩余氧气。

7、什么是标准煤,为什么要引出标准煤的概念?

答:低位发热量为7000kcal/kg(29310kj/kg)的煤称为标准煤;引出标准煤的概念主要是便于燃用不同燃料的机组对运行水平进行比较。

固定碳和煤的含碳量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因为固定碳不包含挥发分中的碳

13、何谓烟气露点?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烟气中硫酸蒸汽凝结时的温度称为烟气露点。影响烟露点的因素有:

1. 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2. 燃料特性

3. 积灰或堵灰

4. 过量空气系数

5. 炉膛出口温度

14、煤中的硫有哪三种存在形式?在燃烧中这三种形式的作用有何不同?

有机硫(与C、H、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可燃硫S r

硫黄铁矿硫(FeS2)

硫酸盐硫S ly(CaSO4、MgSO4、FeSO4等)—属于灰分

试分析煤灰中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数量对灰熔点有何影响?

碱性氧化物↑灰熔点↓酸性氧化物↑灰熔点↑

四、画图题(10分)

画出手烧炉燃烧层的分布以及层间气体成分的变化图,并说明还原层为什么一定存在?画出链条炉燃烧层结构以及层间气体成分的变化图,并说明分区送风的意义。

2、画出二元自由射流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各段名称。

五、计算题(15分)

1.已知某锅炉用煤的煤质分析如下:C ar=56.22% H ar=3.15%

S ar=4.0% O ar=2.75% N ar=0.88% M ar=7.0% A ar=26.0%

试计算燃烧的理论空气量,n=1.4时的实际空气量。

2、已知某锅炉煤质燃料如下:C ar=57.40% H ar=0.78% O ar=2.23% S ar=0.89% N ar=0.28% A ar=33.12% M ar=8.00%

试求理论烟气量?

4、已知某锅炉燃煤的空气干燥基组成为:Cad=60.5%,Had=4.20%,Sad=0.80%,

Aad=25.50%,Mad =2.10%。实验室测得该煤的外在水分Mad,wz=3.50%试计算该煤各成分收到基含量。

965.0100100,=-=

-wz ad ad ar M K Car= Cad ×Kar-ad=58.38%; Har= Had ×

Kar-ad=4.05%

Oar= Oad ×Kar-ad=36.28%; Nar= Nad ×Kar-ad=0.15%; Sar= Sad ×Kar-ad=0.772%; Aar= Aad ×Kar-ad=24.61%; Mar= Mad ×1/Kar-ad=5.21%

7、某种煤应用基含碳量为41%。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其应用基水分由15%减少到10%,应用基灰分由25%增加到35%,试求其水分和灰分变化后的应用基含碳量(要求先推导换算公式,后计算)。

解: C C C H O N S C A W r y y y y y y y y y 1

111111111100100100=++++?=--? C C C H O N S C A W r y y y y y y y y y 2

222222222100100100=++++?=--? ∴ C A W C A W y y y y y y 111222

100100--=-- 故:C AW AW y y y y y 22211100100100351010025153758=----=----=.…%?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自主复习学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记住常见化石燃料和燃烧的发生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哪些,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 2、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步骤、收集和验满的方法、检验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3、记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相应用途;记住二氧化碳和那些物质发生反应。关注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 复习重点: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促进燃烧的方法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和用途 复习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装置的选择、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 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 1、燃烧发生的条件 和 和 2、灭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爆炸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促进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他们都是由________组成,都属于_______(混合物、纯净物),是 (再生或不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6、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 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 ,可用于 。 7、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看到的现象是: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如果对它进行加热,则又会看到 ,有关反应方程式是: ; 烧杯内有燃着的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沿着烧杯慢慢地倾倒CO 2,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______,上面的蜡烛______,说明CO 2的具有:①______;②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8、二氧化碳的用途(1)、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 性质。 (2)、参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原料;(3)、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 。 9.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1)成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使全球温度 。对于这一现象的作用有两种观点:一是:导致两极 ,海平面 ,二是 (3)缓解措施:减少 的使用,使用 型能源;大量 ,严禁 等。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 收集方法: ,原因 。 验满方法: ,收集慢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 上,原因 。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应用 ,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 、 等气体。 典型示例 例1、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 A 、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 B 、力争少乘坐汽车,多骑自行车 C 、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D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例2、(1)如图,在一烧杯中注入适量的开水,水中放入一块白磷。在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少量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块干燥的白磷,过一会儿会看到(注:白 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和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____燃烧(“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片上的白磷_____燃烧(“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要想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 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__能证明可燃 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 能得到妥善处理, 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 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例3、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 2,并实验C02的性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A 的 。②A 中的药品 是 。 ③若要用装置B 鉴定CO 2,在B 中应盛放的试剂 是 ,当导管①和②连接时,B 中看到的实验 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④若要用装置C 证明CO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 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当导管①和③连接时,C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⑤烧杯D 中放有两支燃着的蜡烛,当导管①和④连接时,D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CO 2具有 的性质。 例4、今有A 、B 、C 、D 、E 五种装置如下图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 示)。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 ,收集装置常选用 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 。 (3)由此可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采用何种发生装置,取决于 _和 。采用何种收集装置,取决于 和 。 (4)硫化氢(H 2S )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固体 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请写出 硫化氢的制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__ 白磷

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八全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二随堂演练鲁教版

燃烧与燃料 随堂演练 1.(·威海中考)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台州中考)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3.(原创)下列有关CO2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说明它具有可燃性 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4.(·淄博临淄一模)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5.(·淄博周村一模)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6.(·潍坊中考)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7.(·泰安中考)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8.(·青岛中考改编)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9.(·青岛莱西一模)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重点) 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 (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 注意: 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 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 (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 (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 (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3)楼层着火,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匍匐前进,脱离火灾区。 (4)室内火灾,不能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让火势更旺。 (5)森林火灾,应从逆风方向逃离。 三.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木炭燃烧:C+O 2(氧气充足)点燃 CO 2 ;2C+O 2(氧气不足)点燃 2CO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煤制成蜂窝煤、粉成煤粉;柴油机把柴油喷成雾状燃烧等。 四.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就产生了爆炸。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 3.爆炸的条件: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遇到高温、明火或撞击。 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可燃性气体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叫爆炸上限。 5.与燃烧、爆炸有关的消防标识 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 燃 烧 爆 炸 缓慢氧化 自 然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的燃烧 温度 达到了着火点 达到了着火点 没有达到着火点 达到了着火点 现象 发热、发光 发热、发光 只放热、不发光 发热、发光

燃烧与燃料复习教案

燃烧与燃料复习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案例信息】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序 号内容 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 知道了解理解 初步 学习 初步 学会 经历认同内化 1 2 3 4 5 6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 方法 化石燃料 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 燃烧与环境 新能源 ● ● ● ● ● ● ● ● ● ● ● ●● ● ● ● ● ● 2.过程与方法 (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 2 )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有信心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 2 )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 1.活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甲烷燃烧实验。3.认识使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具学具准备】烧杯、锥形瓶、漏斗、镊子、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石棉网;氢氧化钙溶液;煤(煤球)、汽油、润滑油、固体酒精、火柴、打火机、湿纸巾;煤气减压阀、一次性输液加温器、注射器、遥控鼠标、标签、学习单。 【教学过程】 [ 展示 ] 孔明灯 [ 解说 ] 抵达“西部之心”——成都,造访武侯祠,不经意间便获得了一个锦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专用燃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第七单元的知识《燃料及其利用》。首先,有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图片和《学习单》,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一次简短的梳理。 [ 多媒体 ] 燃烧和灭火 [ 板书 ]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 小实验 ] 三支小蜡烛的燃烧与熄灭 [ 活动与探究 ] 家中使用燃料—— [ 解说 ] 这是一块产自赣东北大山深处的煤,《山海经》中称它为“石涅”,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将煤记载为“黑石”。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图片 ] 煤的结构模型 [ 介绍 ] 四川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是矿床的共生、伴生矿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但增加了采矿和选冶工艺难度。如川南的煤矿为煤、硫共生。(摘自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 展示 ] 宜宾新维煤矿图片 [ 介绍] “我们采用的是低氮燃烧技术,除尘率 % ,并同步安装了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脱硫率达到 % ,脱硝率达到 75% 。”(四川华电宜宾分公司、珙县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华富语)。目前,华电珙县电厂是四川发电上网排序第一的火电厂,也是四川效益最好的火电厂。 [ 图片 ] 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 [ 活动与探究 ]

精选-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课时训练09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

课时训练(九)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限时:30分钟) |夯实基础| 1.[2018·威海]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2.如图Z9-1所示的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图Z9-1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Z9-2 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时的验满方法 4.[2018·湘西]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5.[2017·天津]请结合图Z9-3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Z9-3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b。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好集气瓶。 |能力提升| 1.[2017·重庆B] 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2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 ①可燃物的性质。(不可变) ②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可变) ③O2的浓度。(可变) 4、促燃方法 ①增大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 ②增大O2的浓度。(或加快空气流动) 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鼓入富O2空气 Fe在纯O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爆炸 ①原因: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②分类: 注意: 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 ①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 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③隔绝空气(或O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 注意:油锅起火还可以立刻向其中加菜。

二、能源利用 1、化石燃料 (1)种类: 煤、石油、天然气 (2)形成: 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堆积起来,并被岩石层、泥浆层埋入地下后,经几亿年的时间,在地球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3)重要性: 三种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的三大支柱。 ①煤是黑色的“金子”,有“工业的粮食”之称。 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③天然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 2、是有的分馏原理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沸点不同的各个成分先后蒸发出来。 注意: ①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②无新物质生成(都是原有的),属于物理变化。 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燃烧与燃料复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促进燃烧的方法 2、明确爆炸发生的条件 3、掌握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综合利用 [基础案]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3、灭火的措施 针对燃烧条件,可采取的对应的灭火措施为: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知识点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____;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____ 2、认识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结果 不充分燃烧导致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 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 (1)_________(2)____________微观原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充分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爆炸 爆炸发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燃烧 1、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再生能源。煤和石油等燃料中往往含S、N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____、____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各组分物质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属于____变化

中考知识点总结:燃烧与燃料 沪教版

第四章燃烧与燃料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 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化石燃料) ⑴煤:“工业的粮食”,由古代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元素;石油:“工业的血液”, 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H元素; ⑵煤的燃烧,可以造成①烟尘污染②SO2大量排放引起酸雨③CO2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加剧 ④热电厂的热污染等。

⑶S的氧化物、N的氧化物污染空气会引起酸雨;空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引发温室效应;白 色污染指塑料垃圾的污染;氟里昂泄漏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温室气体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2CO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燃烧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酸雨的危害:(1)腐蚀建筑物(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3、采取怎样的防止和保护措施,防止酸雨的形成? (1)、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工厂排出的废气要处理;(3)、开发新能源;(4)、加强环境监测。……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SO2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5、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料;(4)使用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5)开发新能源等。 6、乙醇的制取:高梁、玉米薯、类经过发酵,蒸馏可得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 优点:(1)无污染(2)热效率高(3)节省汽油(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7、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8、新能源:(1)种类:如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B.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答案】D 【解析】 A、天然气泄漏时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火花,导致爆炸,错误; B、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错误;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一定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得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正确。故选D。 3.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彻底避免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D.乙醇属于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各成分保持自身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B、乙醇是有机物,故是由乙醇分子构成,故错误;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只能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故错误; D、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

燃烧与燃料复习课

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张传强 燃烧与燃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燃料燃烧的复习,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深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加深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应用;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燃烧及灭火; 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 3、二氧化碳的性质; 4、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研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 四、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复习内容是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分为四个小专题:1、燃烧及 灭火;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3、二 氧化碳的性质;4、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围绕四个专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形成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 ㈠、燃烧及灭火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这是油库着火,消防员努力灭火的一个片断,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学生思考回答与燃烧(或化石燃料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师]:投影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注意二者的对应关系)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①移走可燃物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例]: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a用火药在大火上方爆炸;b用液态氮。回答(1)a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b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a 法与b法哪种灭火快,为什么? [生](1 )利用炸药爆炸驱赶空气,使之与空气隔绝(2 )利用液态氮变为气态氮气吸热,使之温度降低,同时氮气也可隔绝空气。(3)a法快;爆炸瞬间完成。

新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或空气)(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2);(3)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4、燃烧(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变化。 1、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 。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均为物、均为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②③。 (2)石油: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甲烷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3)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收集甲烷可以用法。 (4)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发出色火焰) 3、乙醇 (1)俗称,化学式: (2)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 (3)乙醇汽油的优点①②。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反应及等。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如。 5、新能源:、、、、、等。 6、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 (2)需解决问题:①②。 7、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氢气的方法是或。 8、除杂(写出除杂方法,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H2(H2O) H2(HCl) CO2(HCl) 9、鉴别H2、CO和CH4根据进行鉴别。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空气)(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燃烧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不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化学变化。 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的空 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影响植物生长②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③腐蚀金属制品。 (2)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完整word版)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第六章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重点) 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C+2MgO;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 (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 注意: ①“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要掌握含C、H、O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 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 (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3.二氧化碳与灭火 (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 (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3)楼层着火,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匍匐前进,脱离火灾区。 (4)室内火灾,不能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让火势更旺。 (5)森林火灾,应从逆风方向逃离。 三.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木炭燃烧:C+O2(氧气充足)点燃 CO2 ;2C+O2(氧气不足)点燃 2CO;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煤制成蜂窝煤、粉成煤粉;柴油机把柴油喷成雾状燃烧等。四.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就产生了爆炸。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 3.爆炸的条件: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遇到高温、明火或撞击。 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可燃性气体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叫爆炸上限。 5.与燃烧、爆炸有关的消防标识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然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 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在有限的空间内 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 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 的自发的燃烧 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达到了着火点没有达到着火点达到了着火点 现象发热、发光发热、发光只放热、不发光发热、发光

燃烧与燃料复习课

总第__课时本单元第__课时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张传强 燃烧与燃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燃料燃烧的复习,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深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加深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应用;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燃烧及灭火; 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 3、二氧化碳的性质; 4、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研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 四、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复习内容是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分为四个小专题:1、燃烧及灭火;2、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控制;3、二氧化碳的性质;4、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中围绕四个专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形成解题的规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 ㈠、燃烧及灭火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这是油库着火,消防员努力灭火的一个片断,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学生思考回答与燃烧(或化石燃料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师]:投影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注意二者的对应关系)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①移走可燃物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例]: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a用火药在大火上方爆炸;b用液态氮。回答(1)a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b法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a法与b法哪种灭火快,为什么? [生] (1)利用炸药爆炸驱赶空气,使之与空气隔绝(2)利用液态氮变为气态氮气吸热,使之温度降低,同时氮气也可隔绝空气。(3)

燃料燃烧计算例题

计算: 一、已知某烟煤的应用基成分为(%):C y —74.31,H y —4.47, O y —4.36, N y —1.78, S y —2.75, A y —8.33, W y —4.0,煤的低位热值为:29.53(MJ/kg ) 试求: 1、理论空气需要量L 0(Nm3/kg )和理论烟气量V 0(Nm3/kg ); 2、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17×103 kW ,过剩空气系数n=1.35,求该加热炉每小时的供风量,每小时的烟气生成量以及烟气的成分比例。 解:(1) 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0和理论烟气量V 0: () kg Nm O S H C L /74.701.036.475.247.4831.743821.0429.11100 1 83821.0429.1130=??? ? ??-+?+???= ? ??? ??-+?+??= () kg Nm L N W H S C V /08.874.779.0224.02878.1184247.43275.2100 31.74100791004.2228182321230 0=?+???? ??++++=+???? ??++++= (2)加热炉每小时所需煤量为: h kg Q m /10073.2295303600 101736001017333?=??=??=低 每小时的烟气生成总量: ()) /(10237.274.7)135.1(08.82073])1[3400h Nm L n V m V m V n tol ?=?-+?=-+?=?=( 每小时需要的供风量: h Nm mnL L tol /10166.274.735.12073 340?=??==(可以据此选择鼓风机) 计算各烟气组分的小时体积量: )/(5.287520731004 .221231.741004.221232h Nm m C V co =??=?? = )/(9.392073100 4.22327 5.21004.223232h Nm m S V so =??=??=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煤的大量燃烧 B.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D.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正确; B、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错误; C、由于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制取氢气的原料丰富,可以用水来制取,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正确; D、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正确。故选B。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卫生间的大理石地面有污渍,可以用洁厕净清除 B.自来水可以不经过煮沸消毒直接用于洗涤衣物 C.油锅内的油着火可以用水灭火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炒菜 【答案】B 【解析】 A、卫生间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洁厕净显酸性,会发生化学反应,不可以用洁厕净清除,错误; B、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可以直接用于洗衣服,正确; C、油锅内的油着火不能用水灭火,要用锅盖盖灭,错误; D、因为亚硝酸钠有毒,有致癌性,故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炒菜,错误。故选B。 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降低了灯芯的着火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B、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正确; C、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不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错误; D、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不能降低灯芯的着火点,故错误。故选B。 【点睛】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隔离可燃物。选B。 考点:灭火的原理。 点评:灭火的原理有:1、隔离空气;2、隔离可燃物;3、降低可燃物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