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氧剂AT-626操作规程剖析

抗氧剂AT-626操作规程剖析

抗氧剂AT-626操作规程剖析
抗氧剂AT-626操作规程剖析

前言

由于抗氧剂车间设备的更新、某些工艺的改进、操作参数的变化,使原操作规程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生产实际、难以正确指导车间生产。本操作规程在原操作规程基础上,参照相关企业标准和产品说明书,结合生产操作实际,对部分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原料标准、产品标准的内容进行修改、更正。

本操作规程从二00一年十月十日起开始实施。

本操作规程由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抗氧剂车间提出。

本操作规程由宁波金海雅宝化工有限公司抗氧剂车间起草。

本操作规程主要起草人:。

本操作规程主要审核人:。

本操作规程审批人:。

目录

§1合成岗 1

一、本岗任务 1

二、原料及产品介绍 1

三、反应方程式 3

四、流程简述及示意图 4

五、工艺控制条件 4

六、操作叙述 5

七、操作要点8

八、异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8

九、安全注意事项9 §2离心岗10

一、本岗任务10

二、流程简述10

三、本岗原料及中间体质量标准10

四、操作要点10

五、开车操作10 §3溶剂回收岗11 §4干燥包装岗12

一、本岗任务12

二、流程简述12

三、产品质量标准12

四、工艺条件12

五、操作叙述12

§1 合成岗

一、

本岗任务

由季戊四醇、三氯化磷和2.4-二叔丁基苯酚(以下简称2.4酚)以二甲苯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AT-626,并副产浓度25%左右的盐酸。 二、

原料及产品介绍

1、 原料 1.1

2.4酚

化学名称:2.4-二叔丁基苯酚 分子式:C 14H 22

O 结构式:

分子量:206

质量要求:2.4酚含量≥98% 性状:

常温下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熔融时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甲苯等有机溶剂,见光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色泽逐渐变深。密度0.91Kg/L (60℃),熔点54℃,闪点115℃(开杯),沸点263℃(常压)、145℃(2.66KPa)。

1.2

三氯化磷

分子式:PCl 3 分子量:137.5

质量要求:三氯化磷含量≥98% 性状:

无色透明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液体。遇水、醇、酸等分解,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烟雾。烟雾有毒。反应过猛有发生爆炸、燃烧的危险。

1.3 季戊四醇

季戊四醇

分子式:C5H12O4

结构式:

分子量:136

质量要求:外观白色结晶粉末;熔程 245~263℃

性状:

白色八角形粉状结晶体,密度1.399g/cm3,熔点262℃,沸点276℃(104Pa),折光率1.54~1.56。能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苯、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

1.4 催化剂

化学名称:三乙胺

分子式:C6H15N

结构式:(C2H5)3N

分子量:101.2

性状:

有强烈氨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89~90℃,密度0.7255g/cm3,闪点-6.67℃(开杯)。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易燃,遇高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有毒,刺激皮肤、粘膜和眼睛。

2、产品

2.1 AT-626

化学名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分子式:C33H50O6P2

结构式:

分子量:604

性状:

外观为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熔点160~175℃,闪点168℃,着火点421℃,堆积密度0.4~0.5g/cm3,易溶于甲苯、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微溶于醇类,不溶于水。

2.2 盐酸(副产品)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5

性状:

盐酸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当有杂质时呈浅黄绿色。

浓盐酸在空气中发烟,其气对动植物有害。具有强酸性、强腐蚀性,接触皮肤或纤维会被腐蚀,能与很多金属起化学反应而使之溶解,与金属氧化物、碱类和大部份盐类起化学反应。

三、反应方程式

四、流程简述及示意图

1、流程简述

将二甲苯、季戊四醇、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10±5℃滴加三氯化磷,滴加完毕后在30~40℃、130~140℃保温反应,之后降温至110℃滴加2.4酚,130~140℃进行反应。真空抽除氯化氢及残余三氯化磷,将二甲苯蒸出,得到AT-626粗品。

热溶中和后,过滤至结晶釜,蒸干结晶,降温加溶剂稀释,从而得到本岗产品:含固量约30%的AT-626悬浮液。

2、流程示意图

五、工艺控制条件

1、投料配比:

季戊四醇:三氯化磷:催化剂:2.4酚:二甲苯= 400Kg:840Kg:8Kg:1330Kg:2000L

2、工艺控制条件:

六、操作叙述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1 检查季戊四醇、

2.4酚、三氯化磷、二甲苯、催化剂、甲醇(溶剂)的贮备和质量。原料要合格,贮备要充足。

1.2 检查公用工程(水、电、气、汽)要备好。

1.3 检查设备、管道、阀门、转子流量计、电器、仪表及DCS系统要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1.4 检查真空泵,真空度能达到0.09MPa以上。

1.5 检查保温管线的伴线是否打开,保持畅通状态。

2、正常开车操作

2.1 氯化氢吸收系统的准备

1)检查盐酸吸收罐液位,两吸收罐液位应在1/2左右,如不够,一级盐酸罐可从二级盐酸罐(V1051)中倒入,二级盐酸罐可从反应真空泵(P1049A、B、C、D)循环水罐中倒入,反应真空泵循环水罐由井水补充。如一级盐酸吸收罐(V1047A、B)中盐酸浓度较高(依据反应批次确定),就将浓酸泵入盐酸贮罐(V1053)待售。

2)打开二级盐酸吸收塔回流泵(P1052)进出口阀,关闭一级盐酸吸收罐(V1047A、B)进料阀,启动二级盐酸吸收塔回流泵(D1052),打开二级盐酸吸收塔(T1050)回流流量计前阀门,调节流量2000~3000L/小时;关闭浓酸采出阀,打开一级盐酸吸收塔(T1046A、B)回流泵(T1048A、B)进出口阀门,打开回流总阀,启动一级盐酸吸收塔回流泵,缓慢打开两个一级盐酸吸收塔回流阀至全开。打开盐酸吸收塔冷却水阀。

2.2 季戊四醇与三氯化磷合成中间体

1)打开2.4酚计量罐(V1002)上料阀,通知烷基酚车间启动2.4酚上料泵,待2.4酚计量罐料打足,DCS系统联锁停泵后,关闭2.4酚上料阀,待用。

2)反应釜(R1001A、B)釜温在30℃以下时,将反应二甲苯通过回流管放入釜中,启动搅拌,将釜内拉足真空后关闭真空阀门(HV3008、HV3010),分别吸入季戊四醇和催化剂,停止水喷射真空泵。

3)釜温连续降至15℃时,向釜内充入氮气至常压,打开反应冷凝器、尾冷器的上水阀门,DCS打开盐酸吸收总阀(HV3007、HV3009),设定好PCL3投料量,现场开启手动阀门,开始滴加PCL3,温度控制在10±5℃,时间为3小时左右。

4)当PCL3滴加将要结束时,DCS通加现场将5℃水切换至循环水,PCL3滴加完毕后继续用循环水给反应釜缓慢升温1小时。

5)关闭循环水进出口阀门,打开釜底排水阀门,缓慢开启蒸汽调节阀(TIC3001A、TIC —3002A),用少量蒸汽将釜温慢升至30~40℃,低温反应2小时。

6)高温段:缓慢开大蒸汽阀门,用1~1.5小时将釜温升至130℃~140℃反应3小时,此时二甲苯有较大回流。

2.3 滴加2.4酚

1)将釜温降至110℃,现场开启2.4酚下料阀门,DCS启动2.4酚投料,在约1.5~2.0

小时将2.4酚加入反应釜中。

2)滴加完毕后,将釜温升至130℃,在130~140℃继续回流反应2小时。

2.4 抽除

关闭蒸汽调节阀(TIC3001A、TIC3002A),开启夹套排尽阀(HV3003、HV3006)放尽蒸汽。关闭盐酸吸收阀门(HV3007、HV3009),停止一吸收塔回流泵,关闭盐酸吸收塔冷却水阀门。缓慢打开真空调节阀(HV3008、HV3010),待釜压力降至0.1Mpa(常压)以下时,打开放空调节阀(PIC3001、PIC3002),用放空调节阀在0.5小时左右将釜压力降至0.03Mpa左右,在100-120℃,0.03Mpa左右条件下,回流抽除氯化氢2.5小时。

2.5 蒸反应二甲苯

关闭回流阀门,逐渐提高蒸汽调节阀开度(现场压力指示不超过0.6MPa),约40分钟后,关小放空调节阀,此后物料逐渐变稠,此时现场操作员应密切注意搅拌转动状况,适时停止搅拌,关小蒸汽调节阀,继续蒸馏二甲苯约30分钟,直到二甲苯基本不出馏,停止蒸馏。

2.6 中和过滤

关闭釜上导气管阀门,向釜内充入氮气至常压,从取样口取样,取样后关闭阀门,并打开导气阀门,拉足真空,再关闭导气阀门,关闭真空调节阀,停止反应真空泵,将一定比例的中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稍后从防酸剂计量罐(V1063)加入适量防酸剂,试着点动并启动搅拌,0.5小时后,测定PH值为8.5~9,将釜温升至80~90℃,保温1小时。将适量助滤剂加入过滤机中,确认过滤管线伴线蒸汽已打开,盘动并开启釜底阀,打开釜上过滤回流阀门,启动过滤泵,至回流清澈,继续回流30分钟,打开出流阀门,打开结晶釜(S1010A、B)来料阀门(注:结晶釜进料前需要减压烘釜),并启动釜搅拌,过滤完毕后用300L中和二甲苯洗涤过滤管道。

2.7 结晶、加溶剂洗涤

关闭结晶釜(S1010A、B)进料阀门,打开中和二甲苯冷凝器(E1040A、B)、井水上水阀门,打开尾冷器(E1041A、B)、5℃水上水阀门,开启真空泵(P1044A、B、C),待压力稳定后,逐渐加大蒸汽调节阀(TIC3010A、TIC3011A)开度,至二甲苯出流很小时,关小蒸汽调节阀,继续蒸尽二甲苯至基本无出流为止。关闭釜上导气管阀门,停止真空系统,关闭蒸汽调节阀。打开夹套排尽阀(HV3012、HV3015),放尽蒸汽后关闭。打开夹套出水阀(HV3013、HV3016),打开上水调节阀(TIC3010B、TIC3011B),将釜温降至80~100℃,启动甲醇上料泵(P1038),将4000L甲醇加入釜内,在釜温降至30℃以下时,可以转入离心工序。

3、 正常停车 3.1

停车时应将设备、管道的物料放净。冬季停车时,要将釜夹套、冷凝器、冷却器、

真空泵等设备积水排净,以免冻坏设备。

3.2 切断所有传动设备的电源,关闭不用的水、电、气等公用工程系统。 3.3

封闭催化剂、防酸剂包装桶以防吸潮。

4、 故障停车

遇停电、停水时,立即切断所有运行设备电源。关闭加热蒸汽阀门。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尽快恢复生产。 七、

操作要点

1、 抽除氯化氢初期,调节真空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冲料。

2、 开启氮气和真空阀门时,需缓慢。

3、 滴加PCL3后升温宜小心缓慢,防止升温过快导致系统超压,发生危险。

4、 过滤时,回流管线和溢流管中物料应用氮气尽快压净,防止料液结晶,阻塞管道。

5、 过滤打循环不清澈时,应即时检查过滤网板密封圈是否损坏。

6、 热溶中和过程中,PH 值要以过滤循环时测定为准,碱量不够时应适宜补加防酸剂。

7、 结晶釜内加甲醇应尽快将温度降至40℃以下,防止物料在较高温度下在甲醇中分解。 八、

异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异常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

釜温上升慢 夹套存有冷凝水 打开疏水器旁路将水放尽

真空度低

系统漏气 对漏气部分重新密封 真空泵故障

暂切换至备用泵 过滤速度慢

过滤机滤饼太厚 拆除清理过滤机 管线物料结晶堵塞 及时拆除疏通

加碱量大

三氯化磷投入量大

控制三氯化磷投料量

中和二甲苯含水及溶剂量大 注意结晶釜的溶剂不要混到中和二甲苯中,并适时给二甲苯放尽沉积水

HCL 抽除不彻底 控制抽除温度及真空度或延长抽除时间 原料水份含量大

投料前测定原料水份,使用合格原料

九、安全注意事项

1、热溶投料时,要带好手套,避免烫伤;如烫伤了皮肤,先用除酚液擦洗患处,再用水冲洗。

2、二甲苯逸出后,须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锯末吸收清扫,不能用水冲洗。

3、三氯化磷遇水、醇、酸(醋酸、盐酸等)发热冒烟,反应过猛能引起爆炸,所以要与可燃物、有机氧化物、碱性物隔离存放,不宜雨天搬运,如不慎洒料,应用干燥沙土清理,对污染地面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由三氯化磷引起的爆炸燃烧,须用CO2干粉灭火器,干沙灭火,严禁用水灭火。

4、使用三氯化磷时须戴好防毒面具与胶手套,不慎溅入眼睛须用大量水洗,皮肤接触后先用水洗,再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

5、其他安全注意事项遵照《安全生产规程》执行。

§2 离心岗

一、

本岗任务

将产品和母液分离,并用溶剂洗掉产品上的杂质,最终得到挥发份小于5%的湿产品。 二、

流程简述

AT-626悬浮液温度降到30℃以下时,用离心机分离,分离出的母液进入母液储罐,离心机中的湿产品经溶剂甩干后,进入结晶料仓。 三、

本岗原料及中间体质量标准

名称

质量标准

溶剂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中间体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160~175℃(烘干后) 挥发份:≤5%

注:溶剂可为甲醇、乙醇或两者的混合液。本操作规程中以甲醇为例进行叙述。 四、

操作要点

1. 喷扫防水剂时要均匀,高位罐内液位不够时要及时补充.

2. 结晶温品料仓要尽量少与空气接触,离心完毕后要即时将产品转入干燥机. 五、

开车操作

详见离心机操作规程。

§3 溶剂回收岗同168溶剂回收操作

§4 干燥包装岗

一、

本岗任务

将合格离心分离出的AT-626湿品干燥、包装。 二、

流程简述

将合格的湿产品自高位料斗中投入干燥机中,减压下除去挥发份,干燥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三、

产品质量标准

名称

质量标准

AT-626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无机械杂质(目测) 熔点:160~175℃

挥发份:≤0.3%(80℃、2hr ) 2.4酚:≤0.5%(内控)

有效成份:≥96%(包括:AT-626、AT-168) 主含量:≥90%

四、 工艺条件

项目

工艺条件

干燥机真空度 0.09Mpa 干燥时间 4小时左右 热水温度 60~100℃

投料量

不超过总积的60%

五、 操作叙述

1、 开车前准备工作 1.1 查看干燥机要清洁,无异物。

1.2 检查设备、管道、阀门、仪表要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1.3 未装料前,干燥机真空度要可以达到0.09MPa 。 1.4 热水循环系统要完好,热水箱中热水量要充足。 1.5

准备好包装设备,包装袋和包装桶(箱)。

2、 正常开车操作

略,(参见AT-3114操作规程,四.6干燥包装岗开车操作)

化学分析工安全操作规程[详细]

化学分析工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本规程是为了规范化学分析工的操作,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化学分析工岗位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 3.操作规程 3.1化验室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3.1.1使用电器设备安全规程. 3.1.1.1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事先检查电器开关接地线以及机械设备,各部分是否安全可靠. 3.1.1.2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扣严和拉下. 3.1.1.3要更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选用保险丝不准加大或以铜丝代替使用. 3.1.1.4电器开关箱内,不准放任何物品. 3.1.1.5严禁用导电器具去清洗电器和用湿布擦洗电器. 3.1.1.6凡电器动力设备超过允许温度时,应立即停止运转. 3.1.1.7定碳定硫电炉两端设安全罩.安全罩严禁随意拆掉,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1.1.8禁止水洒在电器设备和线路上,以免漏电. 3.1.1.9凡使用110伏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线. 3.1.1.10严禁湿手分、合开关或接触电器设备.

3.1.2使用毒品安全规则: 3.1.2.1凡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刺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这些气体是:一氧化碳、硫化氢、氟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碳、氯、碘、二氧化硫、氧化锰、二氧化氮等. 3.1.2.2进行有毒物质的试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或面罩、手套,试验后要洗手,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 3.1.2.3所有使用过含毒物的溶液,必须由试验的工作人员作一定安全处置合乎排放标准后再倒入下水道,然后清洗仪器和工作地点. 3.1.2.4工作人员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操作,尤其是氢化物的操作,更不允许. 3.1.2.5有毒液体、生产污水或其它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取物时,不许用口吸取,只能用抽气管吸取. 3.1.2.6处理无名药品时,不许用口尝,如嗅其味,可用手掌在药物品表面上空向脸部煽动嗅之.禁止用实验室内的任何容器盛放饮料和其它事物. 3.1.2.7使用水银注意事项: a.装水银的玻璃器皿. b.装水银的容器表面应盖一层甘油,有脏水银应盖一层脏水银. c.装水银可能与大气直接接通时,不许在表面上覆盖其它物质,应在水银和大气中间接一段内装活性二氧化锰的玻璃管. d.装水银容器应放在金属质浅盘中,当水银溅出地面时,应填死或以高锰酸钾溶液灌泡.

溶解氧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溶解氧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最 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溶解氧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1操作规程 1.1开机 接通电源,按“开/关”键打开显示屏,使该仪器处于测量状态。 1.2标定 标定流程: (1)将电极从流量池中取出。 (2)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电极。 (3)用软纸巾轻轻吸干电极体和电极膜表面的水珠。 (4)将电极在空气中放置3~5分钟。 (5)按照自动标定和零点标定提示进行标定。 (6)标定后的电极可重新放入流量池进行测量。 1.3测量

连接样品的进水管,被测量样品通过进水口流入流量池,然后通过出水口流出;显示屏的测量值开始很大,然后逐渐减小,最后达到稳定值,即测量结果。 1.4存储数据 2注意事项 (1)仪器具有防水结构,但不能浸入水中使用。 (2)仪器接头不能接触水、污物等。 (3)不要用手或硬物触及电极膜表面。 (4)当显示“电池电压低”时,要及时给电池充电。 (5)仪器不用时应确保关机。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污水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污水采样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DJCZ-ZY-02-2016 版本:第一版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2017年12月15日 1 目的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HJ 493-2009、HJ 586-2010、HJ 776-2015、HJ84-2016、HJ 637-2012、HJ 828-2017 、HJ 503-2009、HJ694-2014、HJ 505-2009、HJ484-2009、GB/T 14204-1993) 3 采样设备 4 采样程序 5 采样的安全防护 1·0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0 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 技术指导》和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3·0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 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 装。 3·1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 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4·0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4·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 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 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 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 4·3·1样品的采集: 、硫化物、油类、悬浮物、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 5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4·3·1·1 采样方法: 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 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

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进行电工操作。 二.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操作制度,贯彻岗位责任制: 1.上班时间严禁脱岗、睡岗、聚岗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不准酒后上班,更不可班中饮酒; 3.上班时穿好工作服及绝缘胶鞋,配带好电工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4.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器仪表。 三.工作中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实行二人工作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夜班一名电工修理 电器设备时,由车间派一人监护。 2.不准带电作业,断电检修时,要挂“有人工作,不准合闸”警示牌,防止他人误操作造成伤害。操作前用试电笔检验无电后才能进行工作,同时将不带电部分的线路作临时接地。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带电操作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并增加一人监护,防止触电。 3.杆上作业时,必须系好腰绳保护。 4.电线接头处或拆下的线头必须用胶布包好,防止触电或造成短路。 5.断、送电时坚持逐渐增加或减小负荷的方法:送电时先送总开关,后送分开关;断电时先断分开关,后断总开关,防止大电流造成

弧光伤人或损坏电器件。 6.凡容易被人碰到的电气设备,周围应设安全罩、围栏并挂警示牌“有电止步危险”。 7.在变电所配电室,变压器室门上有高压带电设备的地方应挂上“高压。危险!”的警示牌。 8.各处运行的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保护接地,如:电机、配电室、配电柜、变压器、变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 9.为了减少触电危险,规定凡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如行灯、机床、照明灯、地下遂道照明灯等应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在金属容器部和特别潮湿的场所工作,必须采用不高于12伏的电压。 10.为了保证雨季的安全用电,变电所房屋要做好防火、防水、防鼠和通风工作。房顶窗户要防止漏水,堵塞一切可能进水、进鼠的沟洞,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11.安全用电除了预防触电事故和设备事故发生外,还必须注意电气装置的防火,火灾事故往往是由于线路负荷过载、绝缘不良漏电,使电路发生过热或烧毁电线产生火花而造成的。 12.移动式电动机械或手持电动式工具的外壳,必须重复接地,或加装漏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所以使用的导线,应是绝缘的橡胶的橡塑护套软线,其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 13.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如临时插座、风扇、电焊机等,不用时马上拆除。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新版)

奥氏气体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奥氏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 利用不同的溶液来相继吸收气体试样中的不同组分,用40%的氢氧化钠吸收试样中的二氧化碳;用焦没食子酸钾溶液吸收试样中的氧气;用氨性氯化亚铜溶液来吸收试样中的一氧化碳。然后根据吸收前后试样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CH4和H2用爆炸燃烧法测定,剩余气体为N2。 分析步骤: (1)首先检查分析仪器的密封情况。关闭所有旋塞观察三分钟,如果液面没有变化说明不漏气。 (2)将样气送入量气管然后全部排出,置换三次,确保仪器内没有空气。准确量取样气100ml为V1。读数时保持封闭液瓶内液面与量气管内液面水平。 (3)第一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吸收CO2及少量H2S等酸性气体,而其他组分对之不干扰,故排在

第一。将样气送入二氧化碳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如果两次度数一致说明气体完全吸收,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2。 (4)第二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不饱和烃。不饱和烃在硫酸银的催化下,能和浓硫酸起加成反应而被吸收。将样气送入不饱和烃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2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3。 (5)第三个吸收瓶的作用是吸收氧气。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能吸收O2,同时也能吸收酸性气体如CO2,所以应该把CO2等酸性气体排除后再吸收O2。将样气送入氧气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然后将样气送入量气管读数,再往返吸收两次后重新读数,吸收至读数不变记为V4。 (6)第四,五,六个吸收瓶作用是吸收一氧化碳。氯化亚铜氨溶液能吸收CO,但此溶液与二氧化碳,不饱和烃,氧气都能作用,因此放在最后。吸收过程中,氯化亚铜氨溶液中NH3会逸出,所以CO被吸收完毕后,需用5%的硫酸溶液除去残气中的NH3,因为煤气中CO含量高,应使用两个CO吸收瓶。将样气送入第一个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18次,再用第二个CO吸收瓶往返吸收最少8次,再送入硫酸吸收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 T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 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 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 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 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 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 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 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 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 取均匀。 b.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 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

检修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检修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检修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各车间部门检修钳工(保全工)应共同遵守执行。 2、上班前,必须穿戴好本岗位所领用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赤膊、赤脚、穿拖鞋上岗操作。 3、检修设备时,应先检查电源、气源是否切断,没有切断不准检修。必要时还需在电源切断后挂上禁止合闸警告牌和气源挂上开气安全牌,防止发生事故。 4、用扳手装卸螺栓螺母时,要缓慢旋转,防止扳手脱口伤人。 5、二人以上检修时,必须有一人负责指挥,互相配合呼应。 6、使用葫芦、滑轮等起吊装、卸机件时,必须认真检查所使用的一切工具是否完好。不完好的不准使用。 7、用三角架、马架、工字钢等吊拉架,必须固定牢固,要符合起吊重量的要求,起吊时严禁斜吊、斜拉,防止倾倒伤人。起吊用具严禁超负荷使用。 8、物件起吊后,不准悬挂在空中或放置在有可能要滚动的位置上。不准物件下面站人。 9、用人力搬动重物件时,要相互配合动作一致,严禁将手臂或脚伸入物件下面,防止压伤。 10、需肩抬物件时,要同时稳起、稳放,有喊声稳步行走。搬动大型、重型机械应严格遵守起重工、搬运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1、使用千斤顶,不准倾斜,底部要垫平垫牢,操作时要随起随垫,随落随撤垫块。不准超负荷使用。 12、上下分层检查时,严禁上下垂直检修同时工作。 13、在易燃易爆场所检修前,应事先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未经安全、 第 2 页共 5 页

消防同意,不准使用电钻和敲击摩擦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14、钳桌台摆放工具、物件要整齐,使用照明电压不准超过36伏。划针盘用毕,要将划针落下紧好,放置适当。 15、老虎钳夹小物件时,防止手指被夹进,摇手柄脱落砸上脚。夹大或长的物件时,要考虑互相照顾,防止物件伤人。 16、使用凿子时,凿子尾部的翘要经常磨掉,防止敲击时溅出伤人。相对面有虎钳操作时,中间必须装有固定安全网,防止凿下金属碎片飞出伤人。 17、发现锤柄松动或损坏,要立即装牢或更换,不得沾有油污,防止手锤(鎯头)飞出伤人。 18、使用锉刀、刮刀、铲刀时,都必须装有木柄,严禁使用无木柄,或松动的,防止刺伤手掌。 19、锯割工件时,必须用手扶着被锯下来的部分。对较重的工件应用支架支撑,防止锯下部分落下砸上脚。 20、钻床钻孔时,必须遵守钻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1、使用移动电气设备或移动电具时,必须遵守该二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检查外表是否完好,防止触电。 22、检修、施工场地要保持清洁,油污水溢出地面,必须及时清理,防止滑跌伤人。 23、清洁另件时,不准使用汽油或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要用火油或清洗剂,清洗时不准吸烟或其他明火作业接近。 24、焊接时,必须办理动火手续,清理场地易燃物体,精加工另件必须盖好。 25、设备试车时,应有电工在场,先检查机器各部装配,润滑油情 第 3 页共 5 页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只有熟练化学分析工作及其安全操作人员,才允许 进行化学分析工作。 2.化学分析室必须保持整洁,并应设置适动的消防用 具和通风设备,同时严禁在室内吸烟或者吃东西。 3.化学分析的仪器设备都要按照专门用途使用,使用 前应检查是否良好,同时禁止用烧杯或其他试验用容器饮 水或装食物。 4.一切存放化学药品的器皿,必须有明显的标签注明 物质名称,性质或浓度等。 5.不得使用识别不明的化学药品,不可用鼻去嗅觉, 识别和直接用手拿取化学药品。配制试剂时,必须严格按 照操作顺序进行,如水和浓酸混合时,应把酸倒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严禁把水倒入酸口,以免发生飞溅或爆炸。 6.拆断玻璃玻璃管时,应先用锉刀锉一条痕迹,然后用布包好,握住玻璃管,以大拇指放在痕迹的另一边,向外用力压断,断口尖锐处应加热烧圆,以免割伤。 7.塞玻璃管棒时,应用管棒或塞孔除水或油,轻轻旋转,插入塞子用手握住,不要放在手掌上,以免割伤。 8.有毒药品操作时必进小心,防止四溅,对可能分解或形成毒性易燃性,或爆炸的物质时,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 9.观察热的反应溶液时,应站在侧面,眼睛与烧瓶距离不得小于300公里,过热之溶液,从热源上取下来时,不得立即摇动,以免产生飞溅、崩溅伤人。 10.使用有毒试验剂,必须双人操作,用后应做好解毒处理,才可排放掉。

电通量仪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02 电通量仪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电通量仪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真空饱水的操作 1.将切割好的试样块放入真空室内装好,最多一次能放置12块。并盖上真空室的上表盖,一次对角拧紧。再把真空室、真空泵、真空度控制器的各个连接程正确无误地连接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真空饱水处理了。 2.混凝土真空饱水过程总体来分成两个步骤来完成,时间为6个小时: (1)干抽,把混凝土放入真空室后,调节好真空室内的液位传感器。所有的连接正确无误了之后,就可以进行干抽。干抽时间为2个小时。 (2)湿抽,在干抽2个小时之后,进行湿抽过程。先准备好一些足够的纯净水,把接注水口阀门上的吸水管直接插入水容器中。先把抽气口的阀门关上,再打开注水口的阀门。这样一来由于真空室内是负压,所以水马上就会很快进入到真空室内。当水进入到真空室内后它会不断地进入,一旦绿灯一灭,证明水已达到所要求的位置,马上关闭注水口的阀门,再次打开抽气口的阀门。从打开抽气

COD在线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COD在线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1、在接通电源之前首先对下述内容进行确认: a)清洗水和试剂(2mol/L-HCL溶液)是否已经设置好。 b)排水罐的水位是否正常。 c)是否进行过盐酸泵的排气 2、连接氮气并且进行了压力调整,压力调整顺序: a)把氮气气瓶的2次侧压设定为0.2MPa-0.3MPa b)供应氮气给设备本体。调节减压阀直到压力计指示在 0.06±0.01MPa。(往右转压力上升,向左转压力下降)。 c)调节流量计直到其指示在100ML/min(向右转流量下 降,向左转流量上升)。 3、按如下操作顺序使用仪器进行在线TOC测量、离线TC测量、离线TOC测量。 a)在线TOC测量 ①确认在线测量用水样已经到了水样的供应口。 ②前门的右下方的切换阀已经被调整到[在线]的位置。 ③在停止画面下开电炉加热。 ④确认画面上显示出[电炉正常]后,按下[在线]。画面切 换到在线测量画面,开始测量。 b)离线TC测量 ①准备离线试样,放置在适当高度的台子上,确认不会倾 倒。插入离线试样软管。

③把前门右下的切换阀拨到[离线]的位置上。 ④在停止画面下开电炉加热。 ⑤等画面上显示[电炉正常]后,按下[离线]按键。画面切 换到离线测量画面,开始离线测量。 注意:离线试样需要事先经过100目左右的过滤器过滤。 c)离线TOC测量。 ①准备离线试样,放置在适当高度的台子上,确认不会倾 倒。把连接到离线泵上的软管(φ6/φ4)插入试样中。 ③把前门右下的切换阀拨到[在线/离线TOC]的位置上。 ④在停止画面下开电炉加热。 ⑤等画面上显示[电炉正常]后,按下[离线TOC]按键。画 面切换到离线TOC测量画面,开始测量。 注意:1.离线试样需要经过100目左右的过滤器过滤。 2.进行过离线TOC测量后,一定要离线泵抽取纯水 或者蒸馏水等洁净的水用于清洗泵的内部。 3.如果离线泵连续空转有可能会导致事故。应该尽 可能避免空转。 4、在线测量当中临时进行离线测量。在线测量过程中,按下[离线]键。转换到离线测量画面,开始离线测量。如果外部输出被设定为保护模式,则即使进行离线测量,外部输出仍然保持为在线的测量值。从离线测量回到在线测量时,按下[在线]。画面转换到在线测量画面,开始在线测量。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 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 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 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 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

清洗排放。 5. 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 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避免发生差错。 7. 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 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

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检修工地面安全操作规程 ㈠上岗条件 1.采掘机械检修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液压基础知识及电气维修基础知识。 3.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有关内容、《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好标准》、《矿机电设备检 修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 4.应熟练掌握所检修机械的结构、性能、传动系统、液压部分及电气部分原理。 ㈡全注意事项 1.班前不准喝酒,工作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在地面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或提前作好防护安全措施。 4.采掘机械修理工站在设备上工作时,禁止穿易滑或带钉的鞋。 5.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杜绝三违。 6.特别的生产项目要制定专项安全生产措施。 ㈢检修准备 1.根据修理内容认真检查所用工具、量具、吊装用具、材料,备件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要求。 2.检修地点应清洁,无影响修理的杂物,尤其是修理液压系统的地点必须无污染、无粉尘。 3.对机械进行外部清洗,除出煤泥,煤尘等污物。 4.检查机体外部零部件有无损坏、丢失。 ㈣检修顺序 1.检查修理场所的安全状况。 2.试机并了解故障的现象,判断故障原因,确定修理部位。 3.切断电源、打开离合器。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 4.关闭冷却水路。 5.清理机体上浮煤、矸石及阻碍物。 6.修理故障部位。先电气,后机械,先外部,后内部,先简单,后复杂,先传动系统,后液压系统。 ㈤检修过程 1.用起重机起吊拆装大件时,对悬空或不稳定的机件,必须支承牢固,垫稳后再进 行作业。安装时应先拧好连接螺栓再松绳摘钩。 2.递工件、工具时,必须等对方接妥后送件人方可松手;远距离向高处传递时,必 须将工件或工具栓在吊绳上,禁止抛掷。 3.拆卸前必须熟悉机件的构造,观察每个零部件,确认他们的用途、相互位置关系, 必要时做出标记。 4.拆卸中,根据零件的安装关系,选用适当的工具,采用合适的拆卸方法。 5.拆卸特殊零部件,如泵的柱塞、叶片等要做出标记,防止安装时装错。 6.拆卸时注意不要损坏各结合面、液压件。 7.拆下的机件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有碍作业和通行,物件放置要稳妥,不得损坏

化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785 化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785 2 / 2 化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认真学习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及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2、严格按安全规程、运行规程进行各项操作,并对本岗位的各项操作、检修工作的安全措施逐项进行检查确认,对他人违章现象提出批评并向班长、安全员汇报。 3、积极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并提出本岗位的不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意见。 4、定期检查本岗位的危险源点,发现缺陷及时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参加事故调查、分析。 5、正确使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并妥善保管。 6、做好本专业的防火、防冻、防爆、防中毒、防误操作的各项安全措施。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9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单位)

安全操作规程(化工单位) 目录 一、车间 1.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搪玻璃反应锅安全操作规程 3.离心机安全操作规程 4.烘房安全操作规程 5.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6.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二、辅助 1、机修安全操作规程 2、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4、冷冻机安全操作规程 5、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三、仓库 1、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3、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四、行政 1、食堂炊事员安全操作规程 五、分析室 1、使用电气设备安全规程 2、使用毒品安全规程 3、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 4、使用易燃品安全规程 5、使用易爆品安全规程 6、化学试验器具安全操作规程 7、分析员工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一、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2.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碰伤、砸伤、烫伤、化学灼伤等人身事故的发生。 3.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4.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5. 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二)搪玻璃反应锅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前注意事项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206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 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锅炉水质化验工。 二、上岗条件 第2条化验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工作。 第3条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 定,熟悉钠离子交换器一般构造、工作原理、 技术特征、各部性能并要做到会使用、会保 养、会排除一般故障,能独立操作。 第4条应熟知本地水源、水质情况,熟知

国际标中规定的锅炉水质标准。 三、安全规定 第5条上班前禁止喝酒,上班时不得睡觉,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工中岗位责任制,遵守本操作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5条严格遵守以安全守则和操作记律: 1、严格按本规程操作,定期进行取样化验,必须保证锅炉用水质大规定的要求。 2、在以下情况设备不得投入运行: (1)当设备存在故障时; (2)当电机、控制设备、压力表失灵; (3)水泵或管路漏水。 3、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阀门及附件是否正常。

检修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检修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车间或工作现场,必须按如下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严重扬尘场所要戴防尘口罩。有特殊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不得穿凉鞋、高跟鞋,不得穿大衣、风衣,围围巾,不得披头散发;留有长发的女工,必须将头发放到帽子内。要掌握所操作设备、设施和工具的技术性能和安全要求,具备应有的操作技能。检修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工作场地的油垢、油污、积雪和冰等,要事先处理,防止滑倒;分配工作时,每个场地都必须有人负责安全。场地上必须有良好的照明。高温加工时,要注意工件必须干净、无水垢,防止爆裂。检修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在开关或按钮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并有人监护。对于球磨机、大型皮带运输机、破碎机等大型设备,检修前还必须到配电室办理停电手续。在检修皮带运输机时,中部的事故开关还必须断开。在重点消防部位工作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在申请的时间内开始和结束;同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如消防安全规定等。使用的工具、仪器等要完整无损,禁止使用有裂纹、缺陷和损伤的工具;打大锤时不得戴手套,活动范围内不得站人,并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在多层或交叉作业时,要有统一的指挥。设备有连锁装置的,连锁装置必须完好。工作时要注意上、下、左、右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特别是多层作业时更要注意,工具要放稳,以免滑落;传递工具严禁抛掷。检修工禁止从事非本工种的工作。特种作业必须由持有效证件的人员进行,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周围10米内禁止用火、吸烟。乙炔、氧气瓶周围严禁用火和围坐。使用各种工具时,必须遵守《钳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属于高空作业的,必须遵守《登高作业安全规程》。检修主体设备时,同时必须确保安全装置和除尘设备的完好无缺。未经相关技术部门的批准,严禁拆除或私自改变防护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以免降低防护性能。要保持警示牌的完好,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检修、更换球磨机衬板前,应首先确认机体内无脱落物;机内温度适宜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严禁吊车的吊钩进入机体内。检修完后,封闭球磨机人孔盖时,必须确认球磨机内无人,方可封闭。到地板下检查或作业时,至少要有两人相伴,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严禁单人到地板下检查或从事任何作业。检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274-14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使岗位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2 适应范围 质量控制处化学分析岗位 3 引用 《质量控制处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评价表》 4 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每一项岗位工作内容都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本岗位存在: 触电、灼烫、割伤、中毒、火灾、爆炸 5 安全操作规程

5.1 化学分析岗位 5.1.1 使用电器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电炉、电热板与周围物品距离必须大于30厘米以上;取加热的烧杯时,只能使用烧杯夹。 5.1.2 腐蚀性液体试剂的放置高度不准超过80厘米;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氨水溶液时必须戴橡胶手套,以免烧伤;如不慎将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药品或就医;易燃化学试剂不准溅到电炉、电热板等加热设备上;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火焰光度计前检查液化气管道是否损害,使用后检查液化气储罐阀门是否关严,防止漏气。 5.1.3 使用玻璃器皿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破碎割伤,并注意烫伤。 5.2 钾钠,全硫烧失量水泥组分测定岗位 5.2.1 使用各种电器设备前,应检查电线是否完好。 5.2.2 进行钾钠测量时不要靠近燃烧室与烟囱罩,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1.系统工作条件要求: 1.2室内环境条件:注意防潮、防尘、温度5—35?、湿度〈85%; 1.3供 电:220V、380V、50Hz(?10%), 仪器供电需经稳压电源,数据采集器、工控机需经UPS供电; 1.4仪器间禁止吸烟。 2.系统开机操作步骤: 2.1检查整个系统的配电、配水管路、各仪器和供气(空压机)是否正常; 2.2查看所用试剂种类和试剂量是否符合仪器运转要求; 2.3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给系统供水,然后分别接通各仪器电源,观察各仪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其中: 2.3.1蓝星LXW-0型COD快速分析仪、Aqualab多参数分析仪、ANT-? TOC分析仪开机后即进入测量状态,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3.2 7976五参数测量仪、SERES 2000 COD分析仪,开机后即进入测量状态,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3.3 8232氨氮分析仪开机后进入标定状态,可令其停止标定(按Cal键),待仪器工作状态稳定后(测量室温度为35?时)再标定。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3.4 SERES 2000 TOC分析仪开机后进入预热状态,5-20分钟后(因停机时间长短而不同)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4打开工控机及调制解调器电源开关,通过移动电话或中心站拨通子站电话确认拨号线路工作正常; 2.5待仪器工作状态稳定后,进行仪器标定。 3.系统关机操作步骤:

3.1 Aqualab多参数分析仪、ANT-? TOC分析仪、SERES 2000 COD分析仪最好 不在测量期间停机; 3.2切断各仪器电源,清洗管路及电极,取出各蠕动泵泵管,清洗过滤装置, 关断采样泵电源; 3.3 pH电极应浸泡在中性缓冲液中; 3.4氨气敏电极短期保存浸泡在0.1M NHCL溶液中,长期保存应将电极拆开洗 4 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insp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legal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stric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ttract injec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the industry group, to achieve leveraging the development, ensure that the value o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