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芝先生文集4

隐芝先生文集4

隐芝先生文集4
隐芝先生文集4

隐芝先生文集4.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我是学易的,相信大道至简

——从善居士读隐芝先生之文

一、从养生角度,是有力的实证。

将来是否能成仙,暂且放下。单从养生角度,隐芝先生的容颜就是有力的实证。因为实际年龄与长相相差太大了。如果面相年轻十岁,这种情况的人也有不少。只要人生活无忧,对一些事情放得下,或者练功什么的,是可以达到的。隐芝先生送小辈上学,采玉药与其相遇,还有金击子与其相遇的情节,看起来还是令人相信的。如果有假,呵呵,那他们是一干人等了。不过,从后面的谈话看得出不是假的。

二、读了隐芝先生的文章,心得如下:

我把隐芝先生的文章全打印下来,进行了装订。对一些句子进行了勾划,细细品味。

(1)他是推崇古仙法的。我家有一本故事书《魏晋奇道》,是我买来的旧书,里面讲的是魏晋时代的仙鬼神卜之类的故事,里面所讲也是白日飞升。

(2)“阴功暗心修,善行常日积”几句,当然是叫人行善,功夫不间断,人人都在说,其实做起来难啊。阴功或许讲的就是阴鸷之功,阴鸷之功就是只做不说,不图报,平淡的付出。有的人做好事了,他不说且怪呢。

(3)“远离男女之色”,这一点也是很难的,家室先不算。就是喝酒、晚上娱乐,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与黄帝内经道理相同。我是很少喝酒,晚上也不愿和朋友出去,用世俗的观点来看我很孤僻,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反正我不去受罪。除非是知己,其余的都是通过喝酒拉关系,套近乎罢了。

(4)简则妙。这一点,我在上面提到。但正如隐芝先生所言,越是简单的越没人相信,越没人能坚持。比如:养生里面有叩齿一说,恐怕没人能相信有好处。也没人能坚持每日锻炼。假设出了一个有神通的人,大家肯定都争先恐后的去拜访。

(5)吕仙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当然说的是日常去做,贵在坚持,从小就做。等牙齿都掉了再去叩齿也没有意义了。当然,我只是拿叩齿举例。隐芝先生并没讲叩齿的问题。黄庭经:闲暇无事修太平,故我见缝插针。也是讲日常去做吧。而不是等孙子结婚生了个重孙子之后再去做吧?

(6)“免除九难,方能奉道”,一开始看这一句没细究。后来品了品,有内容。隐芝先生说

第一难是衣食逼迫。这句话既简单又深刻。我们多少都在为衣食发愁。当然不仅指吃穿,住也是。多少人是贷款买房还高利贷?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吃穿住不愁,但为了享受,住的更好的点,贷款买房。这种情况在我们农村比较普遍,家里有房,也要到县城去买楼,没钱就去贷款或借钱。第一难就很少有人想的开,何况还有下面的八难呢。看了隐芝言,我决心不再跟风贷款买楼。有住的就行。

(7)“上善可开陈”一句,没太懂,但应该也是让人行善的。

(8)“若无超世之心……”一句,与壮烈之士,同一个意思吧。就是有绝对的勇气,放得下,才能称之为烈士。我估计很少有人做到,一时热血沸腾或许可以。

(9)隐芝先生对金击子曾提到《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我看了一下,确实很好,总结一下,无非就是效法日月和阴阳。写的很实际,比如:知暑要避,知寒要保暖。道理很简单,但是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按着去做。冬天美女们宁可冻着也要穿裙子,以后得风湿就知道什么是幸福了。里面提到:要有节制。可是我们晚上泡酒的有多少?还提到日落而息,可是众生为了多挣钱,没办法只能加班。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

《上古天真论》确实写得很好,实际,朴实,易懂。我随即写了几个字在上面:知阴阳,晓寒暑。顺自然,终延年。

(10)隐芝先生给金击子的一句"静坐草庐饮清风推开长生之门, 闲居密室友赏明月把握阴阳之髓", 阴阳二字道出了核心。

最后,感谢隐芝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养生之道。我也希望采玉药、金击子等同好,能在百忙中交流一些心得。至于佛道仙的谁是谁非,大家都放下吧。有这个时间,我们大家多做点实质的东西。

隐芝之道与《参同契》

——无能子奉献给欲学长生的同志

1、论保养

隐芝先生: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不宜张扬显露,自然俗气难侵也。

<周易参同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未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

2、关于金精。

隐芝先生:吕仙有一首诗,我奉为圭臬,不知道友们是如何理解的?我感叹自己:知长生之可得而不能修,患流俗之臭鼠而不能委。所以只好采取《黄庭经》所言:闲暇无事修太平。该诗大多数仙友应该都见过:

捉得金精做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周易参同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去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大渊,乍沉乍浮。退尔分布,各守境隅。采之类白,造之则朱。炼为表卫,白里真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

3、论累积

隐芝先生:凡学道当阶浅以涉深,由易以及难,至诚坚果,无所不济。朝为夕改,疑则无功。

若欲一口吃成胖子,直欲一步登天,未之闻也。

吕仙亦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

<周易参同契>: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载,轻举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伏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光,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炁长存,积累长久,变形而仙。

4、关于肉体成仙

隐芝先生: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而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望同道深察之。王重阳曾说:“今之人欲不死而离凡世,大愚,不达道理也”,种种鄙视肉体的论调,在全真七子中也频频出现。王常月甚至说:长生非关秽质!这样就把古仙彻底否定了。倒向了佛教一边。我深切希望恢复仙家长生驻世的本来面目。

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

隐芝先生文章汇总(金击子答众录) 前一阵子,先生说欲远游,想给好道者留几句话。我就推荐该网站给他,他并不太懂上网,所以他的回帖都是他写好了,我以他的名义贴上去的。我昨天上来一看,发现该贴还在。 我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过,我们科长是1968年生的,后来考了一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辞职了。我好久没跟他联系。有一次去他家玩,他正和他爱人谈笑,他爱人是一个大学教授。那位科长说:他从来没佩服过其他人,但现在他佩服他的一个同事,佩服到五体投地。他爱人问他为什么佩服,他说:此人似乎明长生之道,懂神仙之学。他爱人说:保养有方她倒相信,神仙可不相信。我那同事就说:哪天我清他来家里做客,让你看看。 我因为身体单薄,平时也好谈性命之学,听了同事的话,我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结识这位先生。所以后来冒着鄙陋之见识,多次向其执弟子礼,始终未能如愿。现在先生已走,所以说说往事也无妨。我每次向先生请教,都作了一些笔记。各位道友不用以先生称呼我,我也是初学者,受不起。并且我并没有向那位叫“隐芝”的先生讨得半句口诀(是真话)。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把身体练好,虽然跟先生接触不是很多,又无福拜师,但看到效验,也渐渐对长生驻世蠢蠢欲动了,似

乎有些得陇望蜀。 我的邮箱是jinjizi@https://www.doczj.com/doc/e28075111.html,(我为那位先生注册发贴时,曾随手敲上了我的邮箱,为避免混淆,不想再用了),十分希望能结识一些实修实证的功夫人,能够同臻道妙,共证真仙。我取名金击子,是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一种物品名称。书中说要用金击子敲打“草还丹”(又叫人参果),这种长生果才会掉下来。我希望众位能不吝赐教:怎么培育人参果树,把长生果敲下来享用。 我的实修经验不多,入道也不久。那位先生只是教了我一招用64卦中的屯卦和蒙卦养生的方法,行持了两三年,只能达到强身健体而已,又不敢强求。而我那位以前的科长,据信什么都没教。我想再探讨一些妙理,可惜才疏学浅,不能得。“旗峰居士”若有高招,还望赐教呀 近几日到先生住所为其办理退租手续,冀有所得,故没有闲暇时间上网。桌上有一幅先生写的对联:“静坐草庐饮清风推开长生之门,闲居密室赏明月把握阴阳之髓”。徘徊良久,一无所得。黄庭经云:“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岂非先生之谓乎?而如今: 玄室未赌长生草,俯首不闻玄妙语。 物是人非事事休,令人一览泪沾衣。

体道乾元观

体道乾元观 *导读:自古茅山多圣贤,志士重光续前缘。阳春三月赴玄洲,江南楼台烟雨绵。青龙岭中御路延,白虎山侧隐真仙。细竹随风舞蹁跹,油菜花黄…… 自古茅山多圣贤,志士重光续前缘。阳春三月赴玄洲,江南楼台烟雨绵。 青龙岭中御路延,白虎山侧隐真仙。细竹随风舞蹁跹,油菜花黄青草怜。 主持信慧行慈愿,南北善友聚乾元。百岁高人长寿功,秀枝拂面老树欢。 净水温热洗心房,跪忏泪洒灵霄殿。一弯新月映古观,九五同修三丰拳。 重器《道藏》护家园,金光乾坤镯非凡。灵官黄庭咒加持,步踏天罡诀通玄。 高功点亮元辰灯,称量延命紫光坛。福地洞天入幻境,只恨自伐天恩眷。 幸会引路土地公,清净随时近仙苑。一琴一剑一茶缘,歌唱道情学玉蟾。 朱剑玮作于甲午年四月初三 志士:乾元观全体道士、义工志愿者。 阳春三月:双关语,一指时间,一指自己是刚入玄门。

玄洲: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位于江苏省金坛市茅山东麓的青龙山上,是茅山道教圣地的三宫五观之一。最初为秦时李明真人炼丹之地,至今尚留一口古井,其水清澈,被人誉为仙水。秦朝时期,居金坛西面的乾元观已是一个用作炼丹的场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11年的帝王生涯中在全国范围的巡游就有5次,除了显示其威仪外,另一个目的便是亲自求仙拜神寻求灵丹妙药。各地神仙方术闻风而动。一位方士李明,他遵循始皇旨意,抛家离乡来到被群山环抱的茅山郁冈峰前建了炼丹院。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东游绍兴,归途中路过茅山,召见了李明并讨仙丹。由于李明掌握较高的金丹术并服了神丹后升入玄洲之境,被后人尊为玄洲真人。从此,乾元观光辉灿烂照九州,风韵千古泽后世,并对中华文化之根道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里的玄洲代称意境中的乾元观。至南朝,陶弘景隐居在此,与梁武帝书信来往,商讨国事,被人誉为山中宰相,这是乾元观素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称的主要来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茅山乾元观

卞之琳介绍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卞之琳生平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1933年出版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出《汉园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访问,并一度任教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2年《十年诗草》出版。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牛津从事研究。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做研究员。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 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雕虫纪历1930~1958》。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著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英国诗选》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他是莎士比亚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布莱希特印象记》; 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报》的却是杂文《漏室铭》。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铭》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牛汉先生说:"卞先生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布莱希特印象记》、《漏室铭》,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第一章古仙道与后世丹家之别时间:2005年6月1日地点:漏尽阁新社区—道友之家隐芝: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 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 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 3、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望同道深察之。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非如此不能维持世界的多样性。主张佛道一体者,不达道理也!我出此言者,非主张宗教互相攻击,而只是要说明:“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如吾门”,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何必贪心不足,佛道双修,弄得不伦不类。仙佛不同。众生有轮回之苦。为解除轮回,佛教欲灭来世之生,以期今世灭度后,来世进入不生、从而不灭的涅磐境界,可谓永死不生,从而摆脱轮回;仙家则期望今世成圣,飞入真阳圣境,可谓永生不死,从而摆脱轮回。姑且不论二者的上述宏伟目标能否达到,若存异求同,最终目标都是要违背造化,跳出轮回。不必计较二者的高下,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何必压低别人,抬高自己。但泾渭分明,不可不察。我读古仙经及各种古籍十余载,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出现养生效验:容颜如十五六岁的少年,世人每每将我认作高中生,出现尴尬之局面。而后世的丹法,愈信到后世,理论愈趋复杂,出现了所谓“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 等种种繁文缛节,可谓离仙道远矣,至多只能说是结合道、仙、佛之理论创造出来的一种新产品。葛洪曾说:秘诀不过尺素,已足以度世。仙家也说:“简则妙,妙能得道;繁必乱,乱便失德。” 望同 道深察之。

白玉蟾四言诗帖

白玉蟾四言诗帖——历代书法宋辽金 作者:互联网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99 更新时间:2009-10-22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后隐居著述,遍游江南名山胜地,致力于传播丹道。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金丹派南宗正式创立者,“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他先后了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等为徒。打破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单传的历史。复归武夷止止庵即传道授法。同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白玉蟾的内丹学说理论,奉南宗传统,主张独身清修,他身体力行、终身无娶。其内丹学说之风格与张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张伯端以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白玉蟾则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纯以禅理入道。又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对五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白玉蟾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尤以书法造诣为深。他擅长草书,兼善篆隶。《天朗气清诗贴》(局部,见图)是白玉蟾的传世之作,从该幅作品看,行笔气势不凡,情感淋漓尽致,大有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的墨韵。《天朗气清诗帖》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白玉蟾还是一名画家、诗人。他的画精于梅竹和人物肖像。他的诗文集自南宋至1969年的七百多年间先后刻印6次。现有《宋白真人玉蟾全集》11卷,约八十万字。白玉蟾的《道德经章句注》共八十一章,是作者对老子经典著作《道德经》的注解。有学者评之为“文简辞古,言奥绝伦,乃为千金之注,千古来唯此注堪与王弼本比纶”,是研究道家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后由元代书法家赵孟俯以楷体抄录,清时被收入《四库全书》。 《四言诗帖》是白玉蟾的草书,墨迹,纸本,纵二四·五厘米,横五二·五厘米,全诗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 释文:天朗气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宝生。天云紫盖,来映我形。玉童侍女,为求天灵。九帝高气,三光洞□,得尔飞盖,升入紫庭。玉蟾。

重读《西窗集》

重读《西窗集》 ●这很有点像中国的“文人雅集”,志同道合,却各呈其异。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瓦雷里、里尔克和乔伊斯这些名字,在20世纪后期越来越被中国的文学界推崇。 1 《西窗集》是一本薄薄的小书,现在的年轻人,读过此书的恐怕不会太多。文学界的人,也未必人人都读过。然而这却是值得一读的一本书,一本以小见大的书,一本展现了文学的真魅力,也展现了人心浩瀚的书。二十年前初读《西窗集》,曾为之痴迷。近日重读此书,感觉是在会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在他的身上没有发现衰老的迹象,看到的仍是一脸的优雅和新奇。 《西窗集》是诗人卞之琳于上世纪30年代翻译的一本书。此书体例很独特,书中选译了一批西方作家的作品,且大多是节译而非全文。将一些没有译全的作品集中在一起,似乎是一种残缺的组合。然而读这本书时,却没有残缺和不完整的感觉。书中作品,大多写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是文学创作中最初的“现

代主义”潮流中的晶莹浪花。在上世纪20年代,这些作品曾是欧洲文学界的时髦读物。时髦读物未必能流传于世,很多鼓噪一时的时髦读物很快就被人们忘记。而《西窗集》中的文字,现在读来依然魅力四射,这不得不使人佩服卞之琳先生的眼光和品味。 2 且看此书作者的名录。法国七位:波德莱尔、普鲁斯特、马拉美、瓦雷里、保尔·福尔、纪德、阿克雷芒;英国两位:史密斯和伍尔芙;另外还有奥地利的里尔克、西班牙的阿索林、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这些名字在一起,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杂居一室,似乎不伦不类。但卞之琳先生邀集他们,自有其道理。书中的文字,都是诗意极浓的散文,或者可称之为散文诗,即便是几位小说家的小说节录,也不违其旨。这很有点像中国的“文人雅集”,志同道合,却各呈其异。波德莱尔、普鲁斯特、瓦雷里、里尔克和乔伊斯这些名字,在20世纪后期越来越被中国的文学界推崇。书中有几位作家,在中国似乎一直没有成为明星,我以为他们同样值得一读。 譬如西班牙的阿索林。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作家,写过不少小说,也写过薄薄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五).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五)第十四章金击子答众录(中)我曾问:先生容颜有别于常人,是天生的还是养生达到的?先生言:君不能审细查微言,不能承受我的学问。医道通仙道,阴阳五行是指导中医实践的哲学,中医养生乃仙学的低级运用。《黄帝内经》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描述四种异人的境界,其次才提中医。两千多年来,这套哲学体系一直在显示它的真实无妄。仙学要阴阳反覆(金击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五行颠倒。学道当皆浅以涉深。要善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据五行理论,肝属木,魂藏于此,开窍于眼。于五色对应五行,青对应于目。若夫小童,眼珠黑亮,乃生生之气盛。若年老之人,眼目浑浊,所谓“人老珠黄”,正谓此也,乃生生之气丧失殆尽。由于不懂仙术,不能还魂,行将就木也。还年之士,培养生生之气,化生灵质,日复一日,则面返童颜,鬓畔永绝斑白之色。表现于眼,则魂魄充盛,人老珠黄也将目如点漆、眼光逼人,比小童更觉超胜。功夫再进一层,因肝开窍于目,肝属木,其色青,出现古仙所谓的“碧眼方瞳”,又何必大惊小怪。黄庭经云:“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镜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疗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所言已明白无误。先生曾说:黄庭经的注解都不大尽人意。一般都用后代丹经作注,失真较多,梁丘子、务成子所注,铺之过散,极为疏谬,完全无法掌握全书大旨。又说:常人都谓黄庭经出自魏华存之手,乃睁眼说瞎话。早在汉武帝以前,黄庭经就传于世,而世人不知也。近人陈撄宁或疑黄庭经出自女真之笔,乃女真修真之总经。其实非也,黄庭经出自男仙之笔,不用质疑。陈氏《黄庭经讲义》有精妙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禁欲”一节,但言理不言法,不省何故。金击子曾问:古仙经要么不可得,要么术语和后世丹经迥异,先生对后世丹经有什么看法?回答:我对后世丹经只是有所涉猎,并未深入其中,遇有可采则采之。仙家和后世内丹家是有差别的。深叹长生之方,乃玄门隐秘之事,乃仙家千古绝学,竟被异教夸诞之利口,诬为不究竟之法,将治生之客,诬为守尸之鬼。人人以速死为荣,甘为下鬼,以为死后进了天国或极乐世界,良可哀也。遂使堂堂七尺之躯,成为蚁蝼之口粮,而残躯却与粪壤同类。古人有“死王乐为活鼠”之比喻,可不察乎?或昼夜诵读不要

宋代葛长庚念奴娇(咏雪)赏析doc格式文档

念奴娇(咏雪)赏析doc格式文档 念奴娇(咏雪) 葛长庚 宋代 念奴娇(咏雪)原文: 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 垂帘未敢掀开,狮儿初捏就,佳人偷觑。溪畔渔翁蓑又重,几点沙鸥无语。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满目都如许。问要晴,更待积痕消,须无雨。 念奴娇(咏雪)拼音解读: guǎng hán gōng lǐ,sàn tiān huā、diǎn diǎn kōng zhōng liǔ xù。shì chù lóu tái jiē sì yù,bàn yè fēng shēng bú zhù。wàn lǐ yán chéng ,qiān jiā zhū wǎ,w ú rèn péng lái chù。dàn hū tóng 、qiě qù tàn méi huā、pān nà shù。 chuí lián wèi gǎn xiān kāi ,shīér chū niē jiù,jiā rén tōu qù。xī pàn yú w ēng suō yòu zhòng ,jǐ diǎn shāōu wú yǔ。zhú shé tíng qián ,sōng jiāng lù pàn ,mǎn mù dōu rú xǔ。wèn yào qíng ,gèng dài jī hén xiāo ,xū wú y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

装饰集-卞之琳

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候鸟问题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你们去分吧。我要走。 让白鸽带铃在头顶上绕三圈——可是骆驼铃远了,你听。 抽陀螺挽你,放风筝牵你, 叫纸鹰、纸燕、纸雄鸡三只四只飞上天——上天可是迎南来雁?而且我可是哪些孩子们的玩具?

且上图书馆借一本《候鸟问题》。且说你赞成呢还是反对 飞机不得经市空得新禁令? 我的思绪像小蜘蛛骑的游丝 系我适足以飘我。我要走。 等到了别处以后再管吧: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我岂能长如绝望的无线电 空在屋顶上伸着双臂 抓不到想要的远方的音波! 泪 巷中人与墙内树, 彼此岂满不相干? 岂止霑衣肩掉一滴宿雨? 人并非无泪, 而明白露水因缘。 你来画一笔切线, 我为你珍惜这空虚的一点, 象珠象泪---- 人不妨有泪。 第一盏灯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半岛 半岛是大陆的纤手, 遥指海上的三神山。 小楼已有了三面水 可看而不可饮的。 一脉泉乃涌到庭心, 人迹仍描到门前。 昨夜里一点宝石 你望见的就是这里。 用窗帘藏却大海吧 怕来客又遥望出帆。 车站 抽出来,抽出来,从我的梦深处又一列夜行车。这是现实。 古人在江边叹潮来潮去; 却像广告纸贴在车站旁。 孩子,听蜜蜂在窗内着急。 活生生钉一只蝴蝶在墙上, 装点装点我这里的现实, 曾经弹响过脆弱的钢丝床, 曾经叫我梦到过小地震, 我这串心跳,我这串心跳, 如今莫非是火车的怔忡? 我何尝愿意做梦的车站!

隐芝先生文集

隐芝先生文集4.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我是学易的,相信大道至简 ——从善居士读隐芝先生之文 一、从养生角度,是有力的实证。 将来是否能成仙,暂且放下。单从养生角度,隐芝先生的容颜就是有力的实证。因为实际年龄与长相相差太大了。如果面相年轻十岁,这种情况的人也有不少。只要人生活无忧,对一些事情放得下,或者练功什么的,是可以达到的。隐芝先生送小辈上学,采玉药与其相遇,还有金击子与其相遇的情节,看起来还是令人相信的。如果有假,呵呵,那他们是一干人等了。不过,从后面的谈话看得出不是假的。 二、读了隐芝先生的文章,心得如下: 我把隐芝先生的文章全打印下来,进行了装订。对一些句子进行了勾划,细细品味。 (1)他是推崇古仙法的。我家有一本故事书《魏晋奇道》,是我买来的旧书,里面讲的是魏晋时代的仙鬼神卜之类的故事,里面所讲也是白日飞升。 (2)“阴功暗心修,善行常日积”几句,当然是叫人行善,功夫不间断,人人都在说,其实做起来难啊。阴功或许讲的就是阴鸷之功,阴鸷之功就是只做不说,不图报,平淡的付出。有的人做好事了,他不说且怪呢。 (3)“远离男女之色”,这一点也是很难的,家室先不算。就是喝酒、晚上娱乐,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与黄帝内经道理相同。我是很少喝酒,晚上也不愿和朋友出去,用世俗的观点来看我很孤僻,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反正我不去受罪。除非是知己,其余的都是通过喝

酒拉关系,套近乎罢了。 (4)简则妙。这一点,我在上面提到。但正如隐芝先生所言,越是简单的越没人相信,越没人能坚持。比如:养生里面有叩齿一说,恐怕没人能相信有好处。也没人能坚持每日锻炼。假设出了一个有神通的人,大家肯定都争先恐后的去拜访。 (5)吕仙言:此事本然无大巧,只争逐日用功多。当然说的是日常去做,贵在坚持,从小就做。等牙齿都掉了再去叩齿也没有意义了。当然,我只是拿叩齿举例。隐芝先生并没讲叩齿的问题。黄庭经:闲暇无事修太平,故我见缝插针。也是讲日常去做吧。而不是等孙子结婚生了个重孙子之后再去做吧? (6)“免除九难,方能奉道”,一开始看这一句没细究。后来品了品,有内容。隐芝先生说第一难是衣食逼迫。这句话既简单又深刻。我们多少都在为衣食发愁。当然不仅指吃穿,住也是。多少人是贷款买房还高利贷?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吃穿住不愁,但为了享受,住的更好的点,贷款买房。这种情况在我们农村比较普遍,家里有房,也要到县城去买楼,没钱就去贷款或借钱。第一难就很少有人想的开,何况还有下面的八难呢。看了隐芝言,我决心不再跟风贷款买楼。有住的就行。 (7)“上善可开陈”一句,没太懂,但应该也是让人行善的。 (8)“若无超世之心……”一句,与壮烈之士,同一个意思吧。就是有绝对的勇气,放得下,才能称之为烈士。我估计很少有人做到,一时热血沸腾或许可以。 (9)隐芝先生对金击子曾提到《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我看了一下,确实很好,总结一下,无非就是效法日月和阴阳。写的很实际,比如:知暑要避,知寒要保暖。道理很简单,但是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按着去做。冬天美女们宁可冻着也要穿裙子,以后得风湿就知道什么是幸福了。里面提到:要有节制。可是我们晚上泡酒的有多少?还提到日落而息,可是众生为了多挣钱,没办法只能加班。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 《上古天真论》确实写得很好,实际,朴实,易懂。我随即写了几个字在上面:知阴阳,晓

宋代葛长庚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赏析DOC任意编辑版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赏析DOC任意编辑版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 葛长庚 宋代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原文: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 愁来长是朝朝醉。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__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拼音解读: shū yòu xī fēng qǐ。zhè yī nián guāng jǐng ,zǎo guò sān fèn zhīèr 。yàn qù h óng lái hé rì le ,duō shǎo shì jiān xīn shì。dài zé shèn 、gōng chéng míng su í。fēng yè dí huā dòng liáng sī,yòu xún sī、jiāng shàng pí pá lèi 。hái gǎn k ǎi ,láo mèng mèi 。 chóu lái zhǎng shì cháo cháo zuì。chǎn dì chéng 、sòng yù shāng gǎn ,sān lǘ qi áo cuì。kuàng shì qī liáng cùn xīn suì。mù duàn shuǐ cāng shān cuì。gèng sòng kè、zhǎng tíng fèn mèi 。__shān qián wú tóng yǔ,qǐ fēng qiáng 、lù bó wú qi óng yì。jun1 cǐ qù,chèn qiū j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

有相成之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的“相对”,还是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

宋代葛长庚满江红(别鹤林)赏析WORD文件格式

满江红(别鹤林)赏析WORD文件格式 满江红(别鹤林) 葛长庚 宋代 满江红(别鹤林)原文: 明日如今,我已是、天涯行客。相别后、麻姑山上,齐云亭侧。几个黄昏劳怅想,几宵皓月 遥思忆。与二仙、不但此今生,皆畴昔。 频到此,欢无极。今去也,来无的。念浪萍风絮,东西南北。七八年中想契密,三千里外 来将息。怅金丹、未就玉天辽,还_恻。 满江红(别鹤林)拼音解读: míng rì rú jīn ,wǒ yǐ shì、tiān yá háng kè。xiàng bié hòu 、má gū shān shàng ,qí yún tíng cè。jǐ gè huáng hūn láo chàng xiǎng ,jǐ xiāo hào yuè yáo sī yì。y ǔèr xiān 、bú dàn cǐ jīn shēng ,jiē chóu xī。 pín dào cǐ,huān wú jí。jīn qù yě,lái wú de 。niàn làng píng fēng xù,dōng xī nán běi 。qī bā nián zhōng xiǎng qì mì,sān qiān lǐ wài lái jiāng xī。chàng jīn dān 、wèi jiù yù tiān liáo ,hái _cè。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资料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卞之琳《断章》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简介〕卞之琳,近代诗人,生卒(1910-200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汇评〕它是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对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赏析〕《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

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1-4) 前言 隐芝先生的文章被金击子在2005年6月的漏尽阁论坛一经贴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的的半年时间内,点击量节节升高,回帖则是创了历史记录,达到了六百多篇,更被许多修真修道以至修佛的论坛跟踪转载,掀起了一场关于仙道讨论的旋风。一时之间赞成者有之,毁斥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挑衅者更有之,其独立特行的新颖观点引起了道界内外不同人士的激烈争论,原因就在于其提出的观点推翻了千余年来在道教界内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内丹学理论,给上千年来修炼界中一直高唱的“万古金丹一条路” 说法划上了终止符,并以自己的实修经历证明,修仙不只一条路,在繁复的内丹修炼的方法之外,尚有许多简易而更有效的秘传仙道可以直接引领有志者走向那逍遥之境。 文章批驳了唐宋期间发展起来的内丹学理论将外教理论引入,将古老的仙学搞得不伦不类,所以提出了“道佛分家”的主张,主张恢复魏晋以先朴素的道家和仙家传统,更是给了长期以来道界内鼓唱的“道佛同源,道佛一家”的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其震撼力之强,实可以用“文化原子弹”来形容! 本人是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爱好以释、道为代表的修炼文化,但赞同隐芝先生的关于“道佛各有各的路”的主张,余心也不希望两种文化互相混淆,因为毕竟二者根本的目的和行事的风格是不同的,各按各自方式的表述和发展反倒可以体现出文化多元的包容与和谐相处,这是本人的期望。 接触隐芝先生的文章晚了些,但看到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先是从一家论坛上看到部分转载的内容,惊于其观点之闻所未闻,好奇大起,然后四处寻找先生之完整文章。花费了不少心思,因为毕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热度已经降下去了,找完整内容还是不容易的。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一家网站找到了先生和众道友的对话,内容十分齐全,是原版复制下来,连当时语言环境下插科捣乱者的对话都在,总算被我收集齐了。

宋代葛长庚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赏析WORD范文模板

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赏析WORD范文模板 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 葛长庚 宋代 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原文: 云散雨初晴,蝉噪林逾静。古寺敲钟暮掩门,灯映琉璃影。 浩气镇长存,昨梦还重省。独倚阑干啸一声,毛发萧萧冷。 卜算子(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拼音解读: yún sàn yǔ chū qíng ,chán zào lín yú jìng 。gǔ sì qiāo zhōng mù yǎn mén ,dēng y ìng liú lí yǐng 。 hào qì zhèn zhǎng cún ,zuó mèng hái zhòng shěng 。dú yǐ lán gàn xiào yī shēng , máo fā xiāo xiāo lě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介绍: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作者生平成就: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杨慎《词品》卷二谓其《念奴娇·武昌怀古》云:「此调雄壮,有意效坡仙乎。」又称其他所作「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卷八:「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然以两家较之,仍是易安为胜。」 作者书法成就: 白玉蟾“身通三教,学贯九流”。融摄佛家与理学思想,纳《易》学以阐丹法,自称“圣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为宇宙生成论和精、气、神的修为。掺揉易学禅学的“知止”说,认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尝相返离,结成一块大无边。”白玉蟾师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