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贵州赤水9遇害系列抢劫杀人案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贵州赤水9遇害系列抢劫杀人案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贵州赤水9遇害系列抢劫杀人案

贵州赤水9遇害系列抢劫杀人案

核心提示:2011年5月24日,赤水市警方宣布破获刘云明系列抢劫杀人案,破获4起命案,确认嫌疑人刘云明在上述案件中,共杀死5名受害人。据悉,截至目前,刘云明交代在15年时间里,一共杀害了9人。

儿子杀人

母亲报警

资料显示,今年47岁的刘云明系贵州省赤水市人。刘云明曾两次服刑共11年多,1996年8月刑满出狱。出狱当年11月份,刘云明伙同裴某、唐某,以合伙做啤酒生意为名,将赤水市村民伍某、刘某骗到一山路上杀害并掩埋后,抢走现金1.5万元。

“能迅速破获该案,得益于刘云明母亲的报案。”赤水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案民警说,刘母从裴的口中得知儿子参与杀人,劝说裴投案自首,在遭拒绝后,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11月19日,赤水市警方接到报警后,便抓获裴某和唐某,但刘云明已潜逃。

逃亡路上

杀人谋生

2010年8月,刘云明在四川省广元市落网。刘云明被移交给赤水市警方后,截至目前已确认了其逃亡期间的3起命案——

2007年3月,刘云明伙同罗某等人,在东莞市一出租房内,将一名姓章的建筑老板杀害,抢劫现金200元和手机一部后,第二天又打电话给章的妻子,试图敲诈20万元,但因被识破而未果;2009年11月,刘云明以合伙做钢材生意为名,将四川省蓬溪男子蒋某骗至重庆市江北区一租赁房内杀害,抢走17万元现金;2010年8月,刘云明化名刘兵,以合伙做钢材生意为名,把四川省某地税务局干部陈某骗到成都市金牛区考察市场,然后将其在出租房内杀害,抢走现金17万元。

警方称,刘云明逃亡期间,把诈骗和抢劫杀人作为重要“谋生”手段。据交代,逃亡期间,刘云明诈骗抢劫钱财累计达300多万元,抢劫杀害了9人。警方表示,由于时间跨度大、涉案地域宽,目前尚有4起待查。

租赁房屋

专用杀人

据了解,刘云明屡屡得逞的重要因素,是把自己扮成“大老板”,并以“合作项目”、“一起做生意”为幌子。警方称,每逃到一个新的城市后,刘云明都会泡在茶馆等场所内,看人打牌、陪人聊天。“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不用身份证就租房子。”民警说,在这种场合中,他有了更多“显示实力”、发现有钱人的机会。

被刘云明杀害的四川男子蒋某,就是在茶馆内结识。刘在获得蒋开办了一家包装袋厂后,就加强与蒋交往,寻找抢劫杀人的机会。

刘云明的反侦查意识特别强。“每次作案前,他都会在临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租套房屋,专门用于杀人。”办案民警说,比如蒋某是2009年11月12日被其杀害于出租房内,但直到第二年3月份才被发现。而此时,刘早已逃到外地,并开始实施下一次作案。

办案民警

“可能还有其他命案,他未交代”

“除了刘云明交代的那些命案外,我们怀疑他还背负着其他命案,但没找到证据。”赤水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朱波表示,刘云明的15年逃亡经历,专案组以月和年为单位,制作了一个活动轨迹图,发给他曾去过的城市警方,希望寻找线索,但收效甚微。

去年11月份,针对刘云明在四川逗留时间长的特点,赤水警方向四川电视台发布刘云

贵州赤水旅游游记

贵州赤水旅游游记 贵州赤水的风光,这里不再多介绍,相信想去赤水旅游的驴友都知道和了解赤水的美,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瀑布。本文只将自己游赤水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汇总一下,供大家参考。 我们一行3人(一个小孩)是从成都去赤水的,在赤水整整玩了3天。赤水真的很美,值得一游。 出游前,就要对所要去的地方的风景点、交通、住宿等的情况比大部分参团旅游的人还要了解。现在的网络信息十分丰富,还及时,花点时间,游览旅游网站,或将自己想了解的用百度搜寻,记下,对旅游出行大大有益。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了解了风景点的特性,再观赏它,欣赏它,那才是真正的旅游。考虑到有小孩,我们计划的时间是3天左右的时间。 贵州赤水,虽属贵州,但在贵州的最北面,贵阳到赤水约450公里,只有一半是高速公路,路程约需7-8小时。而从成都进出,到赤水不到400公里,全部是高速公路,路程只需4-5小时。 第一天:晴天。出发,游宝源梯田,望云峰。 早上8点左右从成都出发,下午1点到达赤水旅游汽车站。联系了包车师傅,然后就在车站旁边一家家常馆吃午饭,稀饭、泡菜(2元一份)加小炒共计20元。赤水的包车,目前是300元左右一天的行情。我们联系的包车,是在网上预定住宿时联系的,当时约定,具体价格根据实际行程当面商定。吃完饭,包车司机已如约而来,我将我们3天半行程计划给他,叫他开价,略看后,他开了1100元,经合理砍价,最终双方确定为1000元。 1点半出发去宝源梯田,宝源梯田位于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宝源梯田距赤水城区约30公里。1小时到达宝源镇,又花了近半个小时到达梯田最佳观景点。梯田风光在贵州到处都有,然而集高品位且大规模壮观的却实为罕见。宝源梯田就是这样一片高质量的梯田景观,很有气势,整个梯田长4至5 公里,高(或宽)0.8至1公里,每一块梯田平均面积为3至4分,梯田总面积为1500亩左右。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梯田重重叠叠,造型美观。宝源梯田最早开垦于东汉时期,形成于明末,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梯田始终保持了原始风貌,厚积了历史文化的内涵。 这里山清水秀,常有雾和云海生成,并有数百只白鹭在此栖息,它们和当地的山民和睦相处,悠闲自在。每年阳历的三月底,灌水后的梯田,在阳光映照下,非常壮观,是很好的创作题材。每到农历五月,青绿的稻田,如碧玉般美丽,是观赏梯田最好的时节。梯田四周是成片的竹林,相映成辉,让人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每呼吸一次都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到农历七月份,水稻成熟,金黄的稻穗铺满整个梯田,稻香扑面而来,农人开始忙着收割。这时节可以来看看丰收的宝源梯田。 宝源梯田宝源梯田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通过运用不同的指标测度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各市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差异。研究发现:贵州赤水河流域的8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且极为不均衡,呈现单极增长;流域内各市县(区)的城镇化水平不高,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标签:赤水河;流域经济;贵州省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e28624999.html,ki.16723198.2017.11.004 流域经济是指依托江河,发挥流域水资源承载、航运和景观生态等功能的经济活动,以实现流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但因上下游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流域内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和经济发展整体效率不高。目前关于流域经济不平衡问题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且较多关注长江流域,关于赤水河流域的研究极少。鉴于此,本文拟从空间维度对贵州赤水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推进“赤水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创建,促进赤水河流域生态建设和区域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1贵州赤水河流域概况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是长江干流上游的一级支流,全长436.5公里,是以生态保护为主,基本上保持原生态的河流,是三峡库区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享有“美酒河”、“生态河”等美誉。整个赤水河流经云南、贵州和四川三个省,其中贵州省境内流域面积为12222平方公里,占59.8%,涉及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遵义县(播州区)、仁怀市、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等8个市县(区)。 数据来源:根据各市县(区)统计公报整理。 2.2流域各市县(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表1可以看出,贵州赤水河流域上游七星关区、大方县虽然工业化起步较早,但最近几年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缩减煤电行业等资源消耗型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42%,成为七星关区、大方县的主导产业。流域内其他市县(区)的产业发展则都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尤其是仁怀市,其第二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高达66%,其中酿酒業是仁怀市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2.3流域各市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均GDP这一指标常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贵州赤水河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仁怀市,2015年其人均GDP为91483元,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目前拥有在职员工60余人,公司总部位于赤水市复兴镇工业园区赤水河畔旁,公司总占地面积超过30亩,包括厂区、办公大楼、库房等。公司整体依山傍水,厂区天然绿化率高达80%,风景宜人,是生产保健养生品的天然圣地,公司地理位置优越,北通贵阳、成都、重庆、东临四渡赤水渡口、元厚、土城,与市区相距20公里,交通便利,是赤水4A级风景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条件得天独厚。公司主要从事金钗石斛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件,外观专利35件,产品10大品种40个系列,包括金钗石斛茶片、金钗石斛养生花、金钗石斛养生酒、养生醋、金钗石斛浸膏、纳米粉、枫斗等产品。金钗石斛位于九大仙草之首,其药用价值超过人参、灵芝、首乌、冬虫夏草等。我公司集金钗石斛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力争打造贵州草本养生第一品牌。公司近三年发展迅速,拥有独立的办公大楼、生产车间、文化展馆、旅游休闲广场、实验室等。目前公司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中心、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贵州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授权、市级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预计2020年公司总资产将超过2亿,贵州地区金钗石斛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

公司在生产技术上不断考究,创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食品和保健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并得到赤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赤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要把赤水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金钗石斛基地。 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一直坚定以专营专卖的核心经营策略,不断科技创新,将金钗石斛独特而卓越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并陆续向相关产业延伸,努力打造贵州草本养生第一品牌。

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

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 官渡镇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位于赤水市东部,地跨东经106°04′-106°07′,北纬28°03′-28°06′。东与四川合江县天堂坝接壤,东南与习水东皇、赤水市石堡乡相连,西与葫市镇连接,北与长期镇为邻,S208省道马合公路贯穿全境。镇所在地距赤水市区72公里,东南离习水县城47公里,北距合江县城46公里。辖区面积204平方公里,辖九个行政村56个村民组,1个社区居委会3个段,人口29082人。 官渡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宋墓甚多,有不少崖刻、崖墓等浮雕石刻文物,有明代时期修建的太平寺庙宇,光绪五年在羊马溪为“邑贤侯吴大老爷”树立的“清慎勤廉”纪念碑。官渡属贵州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境内奇形怪状丹霞岩石甚多,长嵌沟、官嵌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特别是官嵌沟古老桫椤茂密,百鸟争鸣,群猴跳跃,胜景迷人。 十五年来,历届党政领导班子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按照“竹业强镇、项目兴镇、三产富镇和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建成通村公路13条,通车里程达88.4公里,开通光缆通讯电话和光缆闭路电视,建立了移动通讯台站3个。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按照“新区开发和老街改造并举,以老街改造带动新区开发,以新区开发促进老街改造”的思路,围绕习水河、官石公路、马合公路、渔湾、官渡、小叉三座大桥,即“一河二路三桥”规划建成3.5平方公里的中心集镇。建成农贸市场2个,三级停车场1个,改造新建小区3个,王爷庙新建街车水马龙、商贾云集,老街农贸市场贸易繁荣,仙鹤河滨新区如火如荼,集镇功能日趋完善。进一步美化、亮化、净化了人居环境。

赤水市基本情况

一、市情概况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赤水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文明单位(风景名胜区)等,并被评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等。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市、贵州省森林城市。 图为赤水全景 二、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遵义府划归贵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贵州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三、交通区位 赤水市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赤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陆路方面,高速公路贯穿黔川渝,距遵义225公里、贵阳377公里、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遵义-赤水-泸州-成都的城际快铁将于2016年启动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航空方面,周边分布有成都、重庆、贵阳三大国际机场和泸州、遵义等支线机场。航运方面,“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在下

贵州省河流简介

贵州省河流简介 贵州省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和珠江流域,大体以乌蒙山、苗岭为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以南属珠江流域。全省河网密布,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4条,其中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67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即:乌江、六冲河、清水江、赤水河、北盘江、红水河(包括上源南盘江)、都柳江。 长江流域分四个水系,即:乌江水系、金沙江支流上源横江牛栏江水系、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綦江水系、洞庭湖沅江水系。 珠江流域在贵州境内的河流分为四个水系,即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柳江水系。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习惯上以三岔河为乌江干流。乌江又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酉阳县、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 六冲河是乌江一级支流,干流全长273.4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老水营,流域呈西北东南走向,蘑菇状扇形水系,是毕节地区境内最大的河流,经毕节市、纳雍、大方、织金、黔西等县汇入乌江。 清水江为沅水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 以水之清纯而闻名,流经贵州黔东南全境。源自贵州锦屏县茅坪镇下的杨渡角流入天柱县境,经天柱的坌处、竹林、远口、白市、江东、瓮洞六乡镇,沿岸濒江的村寨50余个,流经河段77公里,沿河接纳三门溪、鉴江河、圭大溪、汶溪河、江东溪、瓦窑江、瓮瓦溪等诸条溪河,然后浩浩东下,于瓮洞镇的下金紫村流入湖南,称沅江,注入洞庭湖。 赤水河,古称安乐水,为长江上游右岸支流,是川、黔、滇3省界河。发源于云南省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可分为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以及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中国丹霞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名称来源)、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05:03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18:03分)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次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介绍】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

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著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世界遗产网站表示,这里的常绿森林生活着很多动植物,其中有400种被列为珍 稀或濒危物种。 【地貌特点】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形成原因】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赤水的调研报告

*****学院****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 赤水考察报告大学期间如果没有一次外出写生、考察的话,总觉得是人生一大憾事,还 好,这次我们系一行两百多人共赴赤水,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艺术考察。我们主要游览了四渡 赤水纪念馆、丙安古镇、红石野谷、四洞沟、大同古镇、竹海等几个景区。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 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风景 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 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 扬名中外。 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 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追寻红色足迹 等。 一、土城古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镇长征街, 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馆名, 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为黔北民居结构。 还未下车,我们就听见了声声红歌,在纪念馆前的亭内一角,身穿红军服的演奏者们在 向我们展示着经典的红色民歌,这让我不禁想起遵义红军街由老年人组成的演奏小团队,同 样不时地有游客被他们的演奏吸引、为他们驻足。 在纪念馆内,有两处在半圆弧度墙角的景观特别吸引我。该景观近处是一些如假山、假 树、枪支弹药等实物堆积而成,远景考察报告 则是半圆墙壁上的画作,近实远虚,把宏大、真实的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纪念馆内有一远眺台,可以远望连绵不断的群山,俯瞰青瓦、绿树、农家院。对于来自 平原地区、现代气息浓厚的山东人来说,我感觉别有一番风味儿。 出了纪念馆,沿着台阶向下走,猛地一回头,发现此处风景似曾相识,好似在某部描绘 欧洲城堡的电影中见过,古城堡的路灯、暖色调的拼接砖块、中国风的木质格子窗,总有一 种中西结合的韵味在这里。 土城镇,除了拥有与其他古镇相似的黑漆房、石板路外,有一处赤水河航运历史展览馆。 或许与喜欢注意细节有关,进入展馆,左右两旁展房柱子下的几个石墩,引起了我的注意, 仅仅是小小的装饰花纹,每个却都是不同的款式。二、十丈洞瀑布 考察的第二站,我们参观了赤水大瀑布,即十丈洞大瀑布。十丈洞大瀑布高76米,宽 80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瀑水从悬崖绝壁上 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 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 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三、丙安古镇 参观完十丈洞大瀑布的当天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丙安古镇。古镇两端朦胧古风的寨 子门保存完整。门前的高石阶是下船而上到古镇的唯一通道,远远望去,寨门悬于半空,把

贵州赤水气候

赤水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省南部接壤,历为川黔边贸纽带、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 赤水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 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 赤水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左右,1月平均气温最低仅7.9℃左右,气温年较差为20.1~20.5℃,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39℃。由于地形遮蔽大,林木茂盛,40℃以上的伤害性高温罕见。年降水量在800~1700毫米之间,降水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10月,约占全年的80%以上。夏季(6~8月)降水量最多,达383~68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0.12%~44.7%。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仅58.3~166毫米,占年雨量的6.5%~10.5%。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极端风速可达27米/秒,风力10级。平均风速1.6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常发生在3~9月,7、8月最多。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文人们赞颂它品德高尚,高风亮节,即是它的写照。在这里观竹、品竹、食竹,一切以行为为主体的竹文化,让你进入返璞归真、风骨清高之境界。 在赤水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还可以欣赏翠竹、绿树、繁花、桫椤和缓缓流淌的小溪以及千姿百态的丹霞奇石。 赤水市拥有中国侏罗纪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四洞沟、燕子岩、十

贵州100条精品旅游线路

贵州省文化旅游100条精品线路 100条线路分为10大主题,涵盖了红色游、科普游、养生游、减压游、美食游、文化游、风物游、田园游、城市游、乡愁游。 一、英雄足迹游 (一)爽游贵阳重温红色文化之旅 达德学校旧址——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息烽温泉 (二)醉美遵义,红色经典之旅 遵义播州区(苟坝会议会址)——遵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景区——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仁怀至习水段)——黄陡坡战斗遗址——习水(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土城渡口、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等)——赤水(世界丹霞自然遗产地)(三)“遵”寻初心,“我的青春正当红”研游之旅 遵义会议会址——观看《伟大转折》——绥阳十二背后景区(软探险)——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茅台段)——土城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丹霞旅游区 (四)红色圣地,“韧性”骑行之旅 遵义(遵义会议会址)——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大发渠)——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习水土城(女红军纪念馆) (五)六盘水,“三线”“三变”红色之旅

六盘水市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米萝三变农业基地——月照养生谷——海坪千户彝寨——娘娘山风景区——岩博酒业——妥乐古银杏风景区——盘县红二、六军团会议会址陈列馆——六盘水三线广场——哒啦仙谷 (六)风情黔东南,红色传承之旅 锦屏隆里古城——龙大道故居——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历史陈列馆——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毛主席旧址——红军街(翘街)——八舟河红军桥——肇兴侗寨——“中国唯一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加榜梯田 (七)不忘初心,转折体验之旅 瓮安猴场会议会址——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贵定金海雪山景区——龙里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惠水好花红村——长顺广顺州府 (八)黔南州,“忆峥嵘”红色之旅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三都水族博物馆——荔波邓恩铭故居——独山抗日深河桥遗址——平塘掌布景区——罗甸红水河景区 (九)黔东门户,丹砂之恋红色之旅 铜仁碧江中南门古城——周逸群烈士故居——万山朱砂古镇——印江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思南旷烈士继勋故居——思南九天温泉——德江枫香溪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石阡县红二、六军团革命遗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会议旧址及陈列馆、甘溪红军战斗遗址、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遗址) (十)重走长征路,深度体验游

贵州省河流简介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贵州省河流简介 贵州省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和珠江流域,大体以乌蒙山、苗岭为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以南属珠江流域。全省河网密布,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4条,其中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67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即:乌江、六冲河、清水江、赤水河、北盘江、红水河(包括上源南盘江)、都柳江。 长江流域分四个水系,即:乌江水系、金沙江支流上源横江牛栏江水系、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綦江水系、洞庭湖沅江水系。 珠江流域在贵州境内的河流分为四个水系,即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柳江水系。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习惯上以三岔河为乌江干流。乌江又称黔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酉阳县、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 六冲河是乌江一级支流,干流全长273.4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老水营,流域呈西北东南走向,蘑菇状扇形水系,是毕节地区境内最大的河流,经毕节市、纳雍、大方、织金、黔西等县汇入乌江。 清水江为沅水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 以水之清纯而闻名,流经贵州黔东南全境。源自贵州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赤水河流域综合规划思路探讨1

赤水河流域综合规划思路探讨 流域规划(Watershed Planning)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以江河流域为范围,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中心的长远规划。主要内容为:查明河流的自然特性,确定治理开发的方针和任务,提出梯级布置方案、开发程序和近期工程项目,协调有关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关系。 目前流域规划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江河本身的治理开发为主,如较大河流的综合利用规划,多数偏重于干、支流梯级和水库群的布置以及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枢纽建筑物的配置;另一类是以流域的水利开发为目标,如较小河流的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主要包括各种水资源的利用,水土资源的平衡以及农林和水土保持等规划措施。 流域规划始于19世纪,1879年美国成立密西西比河委员会,进行流域内的测量调查、防洪和改善航道等工作,1928年提出了以防洪为主的全面治理方案。以后如美国的田纳西河、哥伦比亚河,苏联的伏尔加河,法国的罗纳河等河流,都进行了流域规划并获得成功,取得河流多目标开发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自50年代开始,对黄河、长江、珠江、海河、淮河等大河和众多中小河流先后进行了流域规划。其中一些获得成功,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但也有一些流域规划,因基础资料不够完整、可靠、系统,审查修正不够及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70年代末以来,对一些河流又分别进行了流域规划复查修正或重新编制的工。 1.流域概况 赤水河位于川江南岸,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流域处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接壤地带,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北部的两河乡花果顶梁子,海拔2000米,流域集水面积约20440平方公里,河长520余公里,天然落差1588米,平均坡降约3‰。 赤水河流域最上段处于云贵高原及其斜坡地带,属于高原、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高程200~1890米,河谷狭窄,部分地区岩溶发育。西南端与金沙江的横江水系分水,上段南侧与乌江六冲河水系分界;东南以大娄山与乌江其它支流相隔。下段和流域中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山区,河谷较宽,两岸间有台地,东侧与綦江等河流分界。赤水河下段自贵州省赤水县复兴场以下进入四川盆地,两岸丘陵起伏,沿江河谷平原十分宽阔,东南部有少量山地。 赤水河正源为北源,与南源相汇后沿镇雄县与威信县边界进入威信县境,先在左岸纳威信河、倒流河,又在右岸纳龙洞河,再沿古蔺、毕节边界至毕节县赤水河镇,再先后沿四川古蔺县、贵州省金沙县、仁怀市边界进入仁怀市茅台镇,又沿古蔺县、贵州仁怀市边界至古蔺县二郎镇,纳古蔺河后流经习水县,再进入赤水市复兴场沿赤水市与

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红色旅游之赤水游有感 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内一科程小静 我一直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有着特别的崇敬之心情,2011年5月份我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探访当年“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赤水市,我终于有了一个去赤水的机会,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从江津出发先经过渝合高速江津段(另外一段正在修建),再过四川合江县,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途经重庆、四川、贵州三个省(市)。终于在上午11时左右到达贵州省赤水市。赤水市区对面,经过一个小桥就是四川合江的九枝市,也算是鸡鸣两省的交界地,所以,两省的风土人情在此交汇。“赤水”名字的来由据说是元末明初,当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赤水墙,从此“赤水”就成了这里的地理名称。现在的赤水除了仍然是“市依山建,水绕市转”之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赤水市(县级市由遵义市管辖)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共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3个民族。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运动战、游击战、以少胜多的战略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在此展开。。 早上7:00我们一行16人坐中国青年旅行社的中巴车从江津德感中心医院出发,三个多小时后,高速路换成了二级路,最后一段路,汽车沿着崎岖险峻的山路前行,当走到离赤水还有大约五公里的一个叫青杠坡的地方远远就看见一座纪念碑直耸蓝天,车上的人告诉我,那就是赤水战役纪念碑,是为1935年1月在此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而立的。据说那次战斗是共和国将帅们空前绝后的一次集中大搏杀,展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罕见的场景,参加过这次战役的红军中有后来的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将近200名将军,他们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约2平方公里、狭长的山谷中激烈鏖战。 1935年1月份刚开完遵义会议取得军事领导权的毛泽东急于想打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由于寻敌心切,加上情报不准确,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在青杠坡及周围几个地方和川军、黔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激战,其中青杠坡银盘岭的战斗犹为惨烈,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几易其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亲率部队指挥战斗,连作为预备队的干部团也由时年31岁的陈庚将军带领下参加了战斗。这次战斗有1000多位红军战士牺牲(也有的资料上说2000多人),后来我专门去青杠坡凭吊时访问了一位80多岁的老农,赤水战役时他有10岁左右,清楚地记得那次战斗的惨烈程度,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连续响了一整天。他指着青杠坡下面的水田说,红军战士和敌军在这里展开过肉搏,敌我双方都打红了眼,刺刀拼弯了就抱着敌人在田里撕打,喊杀声震天,战斗的惨烈震天地,泣鬼神。战斗结束后红军组织部分老百姓掩埋烈士遗体时,抱着敌人尸体的红军烈士由于搏斗时抱的太紧,居然无法把他的手从敌人身上分开。老农又指着青杠坡下面的一条小溪说,战斗过后的半个月都不敢饮用那里的水,因为溪水全被鲜血染红。听完老人的简单叙说,我被红军战士的英勇所震撼。老人还告诉我,这座纪念碑是80年代建的,参加过赤水战役并在这场撕杀中负伤的张震将军给纪念碑题了词,碑上写着“青杠坡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红军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2011年7月29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境内赤水河流域保护,规范流域开发、利用、治理等活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赤水河流域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及流域内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赤水河流域,是指我省境内赤水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赤水河流域保护遵循统一规划、综合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与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促进流域生态环境改善。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 赤水河流域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 第五条赤水河流域保护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行政区域管理应当服从流域管理。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赤水河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赤水河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加强与邻省的沟通协调。 省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赤水河流域管理机构,负责赤水河流域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赤水河流域保护实行责任制,流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赤水河流域保护负责。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景区(又名十丈洞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离赤水城区三十余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赤水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赤水大瀑布景区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景区景观 赤水大瀑布 赤水大瀑布景区拥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转石奇观、香溪湖、百亩茶花、石笋峰、亿 美丽壮观的丹霞与瀑布(赤水大瀑布) 年灵芝、会水寺摩岩造像、红军标语等自然人文景观。 十丈洞大瀑布高76米,宽80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 瀑水从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几里之外声如雷鸣,数百米内水雾弥漫,阳光照射之下,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瀑布周围树木繁茂,四季葱茏。 附近还有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两河口瀑布,鸡飞崖瀑布,香溪湖,石笋峰,灵芝石,百亩茶花林和大片的杜鹃林,桫椤林等景观相呼应。景区内道路曲折回环,浓荫蔽日,还有观瀑台、浪琴湾、飞虹桥、疑无路、三圣殿、仙舞台、暗瀑石等景点构成一个天然的瀑布公园。画坛泰斗刘海粟老先生题誉为“空谷佳人”,中科院专家评价为“神州丹霞瀑布奇观”。 景区历史 十丈洞大瀑布长期隐藏深闺,直到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太监谢安奉皇命为皇宫采集优质楠木 赤水大瀑布 建宫殿,这才成为闯入圣洁之地初始风采的第一人。太监谢安进入风溪河谷采木的时候,十丈洞一带环境古朴,原始森林茂密,野兽出没无常,交通极为不便。因此,谢安采伐了木材却运不出去,无法向皇帝复命,只好隐居深山野林二十多年,开青播种,自耕自食。据说有人曾看见深潭里沉没有谢安当年采伐的楠木。清代仁怀直隶厅同知陈熙晋偶进十丈洞,惊叹大瀑布的雄奇壮观,有感于太监谢安的遭遇,无意间赋诗一首却成了最早发现十丈洞大瀑布的文字记载。 诗云: 洞深十丈锁云烟,谢监栖迟二五年。 采木使臣归未得,山中开青已成田。 明代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距太监谢安进风溪河谷采木230多年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雇短夫遵大道南行”考究了黄果树瀑布,却因交通梗阻未能发现十丈洞瀑布,仅只推举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华大瀑布之最。直到1986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首次向世界播放发现十丈洞大瀑布奇观的新 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https://www.doczj.com/doc/e28624999.html,提供

贵州赤水游记作文

贵州赤水游记作文 十月二日上午九点我与父母、爷爷奶奶、同学及家长一行共十五人分乘三辆车,由成都前往贵州赤水。下午五点到达住宿地点。 第二天八点吃过早餐大家前往第一个景点:十丈洞瀑布,它有媲美黄果树大瀑布之称。停好车大家乘坐景区游览车进入景区,景区 全长九公里。在游览车上我看见沿途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瀑布和郁郁 葱葱的竹林。游览车停在一个写着“十丈洞瀑布”的巨石前,我们 下车后沿着红石台阶而下前往大瀑布。 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终于来到大瀑布前,大瀑布飞流而下溅起的水雾落在身上就像下着毛毛小雨,听妈妈说如果有太阳还能看见 美丽的彩虹。离开大瀑布大家找了一个休息地,我和同学李湘瑞、 玲玲、妍妍一起吃点心喝水休息,大人给我们照相。因为是大假景 区人特别的多,我们排队照相,坐车都用了很长的时间,这时大家 都累了,大人们都说中午去丙安古镇吃饭休息。于是我们离开大瀑 布开车前往丙安古镇。 听大人们说丙安古镇是红军打战经过的地方,很有名气,我不是很懂只是按大人的要求在红军渡的石碑前照相留了影。走过一个长 长的铁索桥就到了丙安古镇。镇上的房子很旧很破,感觉很穷很落后。我和同学们吃过午饭就与大人们来到河边玩耍,河风很大把妍 妍吹感冒了。 第三天,早饭后我们乘车前往四洞沟,四洞沟里有大小瀑布四处,到处是竹子与恐龙时期的植物——桫椤。 第四天,我们离开贵州回到成都结束了愉快的旅行。 今年五月一日,我和爸爸在贵州赤水,游览了南山的四洞沟景区。 车开出赤水市不过十公里就来到南山,公路盘曲而上,两旁开满了映山红,还有许多的树木,顿时,我的眼前一片明艳。

很快,车到了景区大门口,我一进大门,便看见一条溪流,沿着石板路上山,一路上看见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很快,我们到了半山腰,忽然,我眼前 一亮,一个大瀑布出现在我眼前,很雄伟,就像诗人李白的诗中写 的那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的源头是上 面的一个大湖,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躺着,一到陡崖,突然下跌,顿时抛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水雾弥漫,声闻数里,壮观极了。 瀑布旁边还有一些景物,有佛像、小瀑布、泉水、奇石等景物,看得我眼花僚乱,真是美不胜收。 时间过得真快,夕阳西下,游客渐渐散去我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四洞沟景区。 春节期间,我们一大家人去了神秘的赤水游玩。一路上,清莹明澈、绿带似的赤水河陪伴着我们,让我想起了那首动听的歌:美丽的 赤水河,天天在流淌……我的心情好极了。 到了赤水市的第二天清晨,我们便朝着第一个目标“四洞沟风景区”前进。听大人们说,洞在当地就是指瀑布的意思,四洞沟有四 大瀑布,可壮观了,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哩。进了风景区,只见 里面林木葱郁,还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总是那一条清澈的小河在小 路左边,河两岸竹荫掩映,时不时有株大桫椤出现在眼前,红色的 石径曲折延展在翠竹、绿树、桫椤、小河之间。清鲜的空气和泥土 的芳香迎面扑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路上,妈妈和大姨发现了一 棵长在悬岩边一块大石头上的茂盛的树,一部分树根把石头牢牢地 抱着,另一些则去寻找水源来供养这棵大树,正因为它会为自己争 得的每一缕阳光和一滴雨露奋力向上生长,所以它长得十分高大、 茂盛。大概走了八百多米,就到了第一洞:水帘洞瀑布。我仔细的观 察水帘洞瀑布,发现瀑布内有个洞,我顺着石阶,飞快地跑到洞里,向洞外看,可视线被瀑布挡住了,我抬起头望着我面前的瀑布,恰 似一条条白色链子挂在我眼前。 看了第一洞,我迫不急待往前走,我和弟弟找了许多石子,一路玩弹弓,姨爹还教我和弟弟用竹子做哨子,做出的哨子吹出来的声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旅游管理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杨丽 本文通过对赤水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目前赤水丹霞关于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分析现有旅游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资源开发的理念、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问题、旅游硬件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引进等对策和建议。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旅游这一产业的兴起正在逐步加深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呈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旅游类型,但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互矛盾作用的情况下,生态旅游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的发展。在贵州旅游大发展的今天,赤水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新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一张王牌,特别是赤水丹霞申遗的成功,给赤水的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赤水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要用科学的合理的开发理念对生态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打造,构建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品牌,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贵州旅游。 一、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赤水自然资源 赤水市海拔220m—1700m左右,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279毫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居全省第一,由于赤水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也特别丰富,

植被类型大致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四个纲群,市内具有多姿多采的瀑布类型、千姿百态的竹林景观、丰富繁多的生物种类以及典型的丹霞地貌,这些构成了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而赤水又被誉为镶嵌在中国西部的“宝石”,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二)赤水人文资源 赤水市在贵州省的西北部,与四川南部的泸州等市接壤,是川黔边贸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全市仅“省保”文物单位就有十余处,在省内并不多见。赤水还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使赤水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赤水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第一,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表现在受巴蜀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以及荆湘文化影响至深;第二,特色文化内容丰富,包括桫椤、竹子、丹霞、瀑布、盐运等地域文化;第三,红军长征文化成为经典,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震惊中外,威名远扬,除三渡赤水外其余都在赤水境内完成。 (三)赤水旅游市场发展统计 赤水市旅游局最初成立于1988年,1988年到1999年期间赤水旅游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旅游市场格局单一而薄弱,国内旅游仅有小规模的差旅和公务活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出境旅游。1988年年接待游客不足5000人次,游客来源主要为周边地区的商务、探亲访友游客,不过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客源市场扩大到四川、重庆、长三角、珠三角、西北等地,游客增长近500倍,年均增幅达30%以上。2011年,赤水市游客人数达253.62万人次,同比增长44.4%,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 (2011年7月29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境赤水河流域保护,规流域开发、利用、治理等活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赤水河流域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及流域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赤水河流域,是指我省境赤水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汇水面积的水域和陆域,具体围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赤水河流域保护遵循统一规划、综合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与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促进流域生态环境改善。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 赤水河流域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 第五条赤水河流域保护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行政区域管理应当服从流域管理。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赤水河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赤水河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加强与邻省的沟通协调。 省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赤水河流域管理机构,负责赤水河流域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赤水河流域保护实行责任制,流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赤水河流域保护负责。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赤水河流域保护规划和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制定赤水河流域水质控制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等流域保护目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逐级分解落实到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纳入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容。乡镇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流域保护目标,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