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差异性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差异性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差异性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差异性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差异性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环境,并改变着世界城市与区域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城市竞争力时,诸如城市公园等公共设施的现状、不同阶层公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等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公园绿地,社会空间,空间公平,社会差异,综述

引言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环境,并改变着世界城市与区域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城市竞争力时,诸如城市公园等公共设施的现状、不同阶层公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等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各国政府普遍制订了相关的公共政策和标准规范,不仅提出人均公园绿地的最低标准,还针对公园的特殊属性提出最小服务半径标准,以保障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但是,当评价这些公共政策的效果时,孤立地比较绿地的数量和只了解“平均的”人群享有这些绿地的数量和使用水平是不够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各阶层拥有和使用公共绿地的分化情况,了解享有公共绿地最大使用权的人是否包括那些最需要它的人。作为公共物品的公园绿地的供给;应体现公平兼顾效率的理念,即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服务(公平)和为真正需要的人提供服务(效率)的思想。现有政策指标用于评价公园服务能力的公平性和效率时,不能体现公园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居民使用公园的实际可达性、公园服务覆盖的实际人口数及覆盖人群的社会经济属性(经济、种族、宗教、性别、年龄等)的差异性等。

因此,本研究简要梳理了国外在城市公园绿地社会空间的供给和差异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中的城市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该界定范畴与国外的“城市开敞空间”基本相当。另外,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 status,以下简称SES)相同的人从社会中获取的需求物品大体相等,SES通过个人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等变量来度量。本研究中的“社会差异”指SES不同的人群即处于不同社会分层等级的群体拥有某种物品的空间差异性或消费某种物品的特征差异性。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差异研究包括将公园绿地与其周边邻里或社区的人口SES特征相结合,研究其空间布局的差异性和使用的分化特征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机制等。

一、公园绿地的社会空间性质

纵观公园绿地的发展历史,其主体功能与价值目标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演变,经历了景观化、生态化、人文化、社会化四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于1830年代到1900年代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整治和美化运动、1900年代到1960年代全球生态问题背景下的自然环境保护运动、1970年代到1990年代强调对个体的人(社会意义上的人和生物意义上的人)的人文关怀和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群落马赛克化背景下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公园绿地的社会文化功能自古有之,但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工业化前期和工业化时期主要表现为改善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主动和被动的休闲功能。工业化后期表现为人本

主义的社会功能,注重与人的尺度相适应的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表现为熔炉式的民主场所,意味着穷人、富人、工人、商人、文人等的差异性以完全的平等为基础,寻求一种自然文化表达混合的一致性和同一化,但同时也注意到因种族和阶层差异引起的绿地的负面社会隔离效应。后工业化时期表现为对不同种族、文化、阶层、年龄等社会群落的关注,并充分满足各种马赛克式城市文化的需求和愿望,正如托普森(Thompson)的观点:不是把公园当作“熔炉”,我们需要“色拉盘”,在这里,能够看到不同文化的个性表达。公园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它是促进社会交流融合、和谐发展的场所,是异质性社会的黏合剂。因此,公园绿地更应表现出罗杰斯(Rogers)的“邻里之间的户外房间”、托普森的“陌生人的会场”、雅各布斯的“街头芭蕾”、芒福德的“城市剧场”、怀特的“城市舞台”等社会空间的作用,并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研究阶段和内容

(一)2000年以前的个案式研究

1、“绿墙”式的社会隔离性

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简·雅各布斯等就提出公园绿地的社会隔离(排斥)功能,即公园作为分界线的功能带来许多诸如低利用率、最小的交通通行、低维护造成植被生长不佳、景观败落、垃圾遍野等负面影响。不仅如此,她还指出,纽约位于曼哈顿北部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的晨边公园将穷人、纽约黑人住宅区的主要少数族裔与白人、中产阶级隔离,具有分界公园的性质。分界公园隔离了不同SES的邻里,使邻里关系变得贫乏,因为它减少了开敞空间资源的利用,继而使之变成废弃的景观。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公园作为社会交往的可变场所,公园的实际位置和设计有助于确定它是熙熙攘攘的活动场地还是令人失望的城市真空。因而,如果公园形成的边界被周边邻里感知为绿墙而不是绿色空间,规划者和管理者理应采取策略和改变措施,处理屏障现象的真空效应。

到1990年代,出现了关于公园社会差异现象的定量和学术化的研究,最典型的是地理与规划学背景的索尔卡夫(Soleckiav)等人的研究。他们首次清晰地界定了分界公园(boundary park)的概念,并从人口统计数据出发,重点研究了位于波士顿两个中心SES差异显著的邻里之间的四个公园。该研究采用物理生物学方法,利用公园植被生长特征及其周边邻里的种族、收入等客观数据,判断位于SES差异显著的邻里公园,因社会隔离或社会排斥而产生“绿墙”式的负面“屏障效应”。这与雅各布斯“真空效应”的观点相似,并且承认这种绿墙现象在某些城市公园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2、“绿磁”式的社会融合性

农林专业背景的格博斯特(Gobster)以批判的眼光、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检验索尔卡夫所谓的“绿墙”现象——其是否存在、如何发生作用、其结果可能是什么;其通过芝加哥公园的案例研究表明,索尔卡夫界定的边界公园其功能更象“绿磁”而不是“绿墙”,即不是“绿墙”式的隔离和屏障功能,而是“绿磁”式的融合和催化剂的功能;并指出,美国城市居民在种族和阶层上还存在许多隔离,各种改善这种关系的目标就包括提供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儿童和青年,城市“边界公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接触场所,通过创造安全的、有吸引力的环境和机会,边界公园能够在改善人种混合和交流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通过研究过去

的问题和现在的成功,我们能够将更多的边界公园变成改善城市邻里种族交往的积极替代体——“绿磁”而不是“绿墙”。

(二)2000年以来的系统化研究

基于21世纪以来绿地价值的社会转向,关于绿地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同SES的人群对绿地使用和需求的分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2000年以来的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绿地供给和消费与人口SES有何关系?不同人群有怎样的可达性?哪些区域需要增强绿地的供给?绿地供给的差异性定量研究可以让决策者了解哪些地方和哪类人群缺乏哪些种类的绿地,从而使供给更加公平;绿地消费的差异性研究则能够了解本地不同群体居民对绿地的不同需求和感知,从而使供给更加直接和有效。

1、公园绿地供给的社会差异性

大量的研究着眼于定量描述现存绿地对不同SES人群的供给状况,针对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分别从单因子、多因子或综合性因子分析绿地对其供给的差异性。

不同收入人群的差异:公园绿地具有向高收入邻里集聚的特征。

采用最能反映经济地位差别的收入因子,研究人群享有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差异性。大部分研究结果证明,收入越高享有公园程度越高。如低收入人群对于公园、开敞空间、私人休闲设施、公共设施具有更低的可进入性和使用机会;绿地覆盖率与收入正相关,特别是居住区覆盖率数量与中等家庭收入强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政府如果不谨慎处理其在绿地方面的投资目标,绿地建设将更会使有钱人受益而不是使社会经济较差的居住区受益。

不同种族和宗教人群的差异:主流族裔比少数族裔享有更多公园。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口和文化流动的全球化,使之前以美国为主的种族和文化异质性突出的现象蔓延至包括欧洲和亚洲等更多的国家。因此,种族和宗教的差异性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

阿伯克隆比(Abercrombie)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混合种族居住的邻里有更多的公园,居住在以白人为主的街区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居住在以少数族裔为主的街区的高收入群体具有最低的公园可进入性。库伯(Alexis Comber)等选取种族和宗教指标,采用GIS网络分析的方法,以英国莱斯特市(Leicester)为案例地,对绿地在不同宗教和种族群体之间的供给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教、锡克教群体显示出比其他群体更不利的地位。以上研究为政府制订种族和宗教融合策略提供了空间上的直观判断和依据。

不同社会阶层(SES)人群的差异:多数结果是SES与公园高可达性正相关,但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

采用综合性因子,按照人口的SES指标将社会阶层分成若干等级,研究不同等级社会阶层的人群享有公园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性。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SES越高,可达性越高。马拉吉(Maraj)等对绿道进行不同阶层人口的可达性研究表明,少数族裔和穷人使用权的数量与人口数量不成比例,与绿道相邻的人口也存在社会差异性,这些结果与历史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人口迁移有关。另外,从享有公园的质量方面分析,高SES的邻里拥有更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如具有更高的宜人性(野餐桌、饮水设施)、更多的树木遮阴、水景(如池塘和小溪)、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从而更能增加儿童的户外活动。但也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社会经济状况的邻里对各类开敞空间拥有的数量和总面积基本没有差异。伊朗学者以德黑兰为例的研究表明,低SES邻里具有更高的可达性,原因在于较为贫穷的家庭通常利用最近的

设施以避免交通成本,而高收入群体更喜欢旅行更远的距离,以远离拥挤的公园、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

2、公园绿地消费的社会差异性

尽管几乎所有人群都普遍认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SES的人群在使用、感知和体验自然城市景观方面存在差异性。年龄和性别特征作为人口最基本的社会特征,在对公园绿地的使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性。青少年更喜欢优美的环境、积极的活动(如运动、与景观更多互动),而成年人和老年人更喜欢在自然环境中沉思。另外,对儿童、妇女、老年人户外身体锻炼的需求及行为与公共开敞空间可达性特征关系的研究表明,开敞空间可达性越强,其使用率越高。文化背景差异也会导致绿地消费的差异性,如伯吉斯(Burgess)图示了英国亚裔妇女与其所在的自然乡村生活体验的联系;格博斯特的调查表明,芝加哥不同文化群体使用绿地的模式和偏好不同。尽管如此,这些差异性在各种文化中又存在共性,如更高SES的人比那些低SES的人更多使用更高价值的城市自然。

3、影响社会差异的因素及机制

不同群体对绿地可达性差异的影响机制是复杂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非常薄弱的领域,少量文献涉及制度和政策、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简单分析。

制度和政策因素。艾里克(Erik Lichtenberg)研究了华盛顿一巴尔的摩走廊郊区独栋住宅区的土地利用和森林保护制度对郊区居住区开敞空间供给的影响。由于森林保护制度和政策的限制,导致开发建设时占用其他类型的开敞空间;由于绿地最小规模的限制,导致开发商用私人空间代替公共开敞空间,即开发商宁愿使开敞空间愉悦性内部化也不愿使他们的邻里搭便车。大卫(David J.Lewis)等研究了开敞空间保护政策对居住开发密度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空间的保护政策可以减少居住密度的增长,这与政策调节目标是一致的。

经济因素。库伯(Alexis Comber)认为,由于在绿地增加的地方外部效应导致物业价值增加,使得较低SES的人群被逐出,这些问题的更深层面涉及迁移居民的选择和定居模式等。从经济原因来看,他们可能最初居住在老城区,那里有更多他们支付得起但绿地更少的房子。吴俊杰(JunJie Wu)通过建立模型解释环境愉悦价值反过来影响社区社会特征的现象,环境好的社区吸引高收入家庭,因而形成收入越高的邻里拥有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园绿地的结果。另外,部分学者创立的用收入表达的、以宜居为基础的区位理论也能够解释不同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空间差异性。

社会因素。由于居民个体行为受其价值观的影响,居民社会身份的认同感、居民居住偏好的差异也会影响居住环境的选择,如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愿意付出更高的通勤距离成本。

4、实现公园绿地公平配置的途径

研究公园绿地社会差异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园绿地公平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总体而言,目前有两类途径用于解决其公平配置的问题。第一类是“寻差补差法”。在以上关于公园绿地社会差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状分布和使用的差异特征评价,了解实际供给人群享有和使用情况与政府政策目标的差距,从而进一步从规划和管理的角度修正这种差距,以实现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第二类是“模型寻优法”。通过公共设施微观区位的相关理论建立模型,进行最佳区位点的搜寻和求解。有学者通过建立离散空间模型,寻求开敞空间在大都市地区的最佳供给模式(optimal provlsion Of open space)。

尽管通过模型求解的结果较为直接,但模型在参数选择中存在局限性,特别是无法考虑不同SES人群的不同需求。另外,结果的求解也是一个相当耗时和复杂的过程,

并且需要人工智能的干预才能缩短搜寻最优解的时间。因此,该类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通过传统社会地理学将人口数据、土地利用方式、需求与价值观数据等与公园绿地空间数据相结合,利用GIS强大空间数据库功能进行空间分析的“寻差补差法”,则更为:直观和灵活。

三、研究趋势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地社会性为基本视角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焦点,而相关的研究也会扩展到公共资源领域。这些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绿地社会价值的研究。在21世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新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系方式和社会关系等,将对城市绿地社会价值产生新的影响并带来绿地社会价值新的表现形式。

——绿地社会差异的研究。研究广度、尺度和深度方面都会加强。研究广度上,将社会科学的方法与GIS方法相结合,用于更广泛的不同阶层人群(不同年龄、职业、经济、健康、家庭结构、种族和宗教等)的供给和消费的研究,特别是大量的研究将会集中在目前相对较弱的使用分化方面;研究尺度上,从目前集中于欧美的单个城市层面扩展到世界不同尺度(国家、区域、城市)层面的研究,并随着研究案例地增多,出现纵横向的对比研究;研究深度上,目前研究相对薄弱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包括影响供给和消费差异的因素和机制分析,绿地的社会差异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和作用等,绿地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思想和方法的影响等。

——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社会差异性研究。同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将大量用于包括城市绿地在内的公共设施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中的供给、可达性、使用差异性的研究以及横向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

——公共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研究。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国外在公共资源(包括环境资源)分配的社会公平和公正方面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政府也非常重视。如1994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的12898号行政令就要求各联邦政府在评价其土地政策和计划时,要高度关注环境公正的政策和实践。因此,包括城市绿地在内的公共资源分配、供给的公平性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建标[2002]135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三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1993]699号)的要求,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85-2002,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年6月3日 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一、总则 1.0.1为统一全国城市绿地(以下简称为"绿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绿地系统(以下 简称为“绿地系统”)规划,规范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制定本标准。 1.0. 2 本标准适用于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统计等工作。 1.0.3绿地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 二、城市绿地分类 2. 0. 1绿地应按主要功能进行分类,并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 2. 0. 2绿地分类应采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2. 0. 3绿地类别应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码表示。 2. 0. 4绿地具体分类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表2.0.4绿地分类

三、城市绿地计算原则与方法 3.0.1 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的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3.0.2 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3.0.3绿地计算的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3.0.4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glm=Ag1/Np (3.0.4-1) 式中Aglm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Agl ---------- 公园绿地面积(m2); Np ------ 城市人口数量(人)。 Agm=( Ag1 + Ag2+ Ag3+ Ag4)/Np (3.0.4-2) 式中Agm——人均绿地面积(m2/人);Ag1 --------------- 公园绿地面积(m2); Ag2 ――生产绿地面积(m );Ag3防护绿地面积(m ); Ag4 ------ 附属绿地面积(m2);Np ---- 城市人口数量(人);。 入g=[( Ag1 + Ag2+ Ag3+ Ag4)/Ac] x 100 % (3.0.4-3) 式中入g ---------绿地率(%);Ag1 ----------- 公园绿地面积(m2); Ag2――生产绿地面积(m );Ag3――防护绿地面积(m ); Ag4 ---- 附属绿地面积(m2);Ac ---- 城市的用地面积(m2); 3.0.5 绿地的数据统计应按表 3.0.5的格式汇总。 3.0.5绿地的数据统计应按表 3.0.5的格式汇总。 表3.0.5 城市绿地统计表 备注: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hm2,现状人口万人; 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hm2,现状人口万人; 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hm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

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中心景观调研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调研背景及意义 (4) 1.1.1调研背景 (4) 1.1.2调研意义 (4) 1.1.3调研目的 (4) 1.2广场概况 (5) 1.2.1调研范围 (5) 1.2.2广场简介 (5) 1.3调研思路与方法 (6) 1.3.1调研思路 (6) 1.3.2调研方法 (6) 第二章调研与分析 2.1服务对象 (6) 2.2空间形态 (6) 2.2.1路网布置 (6) 2.2.2绿地及其周边空间结构分析 (7) 2.2.3景观小品节点 (7) 2.2.4植物植被 (9) 2.2.5设施方面 (10) 2.3调研问卷总结分析——绿地功能空间存在的问题 2.3.1 绿地的重要性 (11) 2.3.2社交功能方面 (11) 2.3.2景观搭配方面 (11) 2.3.2使用功能方面 (11) 2.3.2设计艺术方面 (12) 2.3.2绿地的维护 (13) 第三章解决建议 3.1 设计建 议 (13) 附录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调研背景 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还能使大学生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 也会在闲暇时给大学生带来自然享受。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环境风华绝代,校园占地面积约147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春天海棠飘香,金秋荷花绽放,四大湖掩映其间,环境优雅。 1.1.2调研意义 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本次调研希望从引导师生选择积极、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入手,强化环境管理, 使生态绿色文明理念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用良好的环境感化人、陶冶人,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1.3调研目的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里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就取决于校园这个花圃的环境质量。优质的学校环境质量, 一方面是指良好的物化条件, 即学校应建设好生态型学习场所、运动场所及休息场所; 另一个方面是要营造浓郁的生态型校园文化氛围。本文选取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中心景观为例,探讨增加城市园林绿化部分生态附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1.2广场概况 1.2.1调研范围天津大学北洋广场所在地

城市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招商引资、投资合作等。 第一章总论 一、城市公园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 3.城市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城市公园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城市公园项目概况 1.城市公园项目拟建地点 2.城市公园项目建设规模与目的 3.城市公园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4.城市公园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城市公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 四、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城市公园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1.国内外城市公园市场供应现状 2.国内外城市公园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外城市公园市场需求现状 2.国内外城市公园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城市公园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城市公园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城市公园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营销策略 六、市场风险 第三章资源条件评价 一、城市公园项目资源可利用量 二、城市公园项目资源品质情况 三、城市公园项目资源赋存条件 四、城市公园项目资源开发价值 第四章城市公园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城市公园项目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二、产品方案 1.城市公园项目产品方案构成 2.城市公园项目产品方案比选 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第五章城市公园项目场址选择 一、城市公园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城市公园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 2.城市公园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城市公园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生活福利) 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条件 9.法律支持条件 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1.施工条件 三、城市公园项目场址条件比选 1.城市公园项目建设条件比选 2.城市公园项目建设投资比选 3.城市公园项目运营费用比选 4.城市公园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5.城市公园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 第六章城市公园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城市公园项目技术方案 1.城市公园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城市公园项目工艺流程 3.城市公园项目工艺技术来源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 二、城市公园项目主要设备方案 1.城市公园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2.城市公园项目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 3.城市公园项目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城市公园项目工程方案 1.城市公园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提高XX绿化水平打造XX城市品牌—— 新阶段加强绿化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加快推进城市转型的意义和目的 XX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由于煤炭资源日益枯竭,XX年以后,因煤而生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已经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XX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推进XX市经济转型,振兴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关系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XX区作为XX市党政机关驻地,要抓住新一轮大开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快交通、能源、信息、市政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使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为此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期实现XX由“塞上煤城”向“XX 新型工业城市”的转变。 二、我区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区在园林绿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人们的环境美化意识大大增强,园林建设也日新月异。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园林设计往往过分强调平面构图,轻视植物种植设计。现今园林绿化中,园林绿化设计体现本土特色不足,设计效果图做得美轮美奂,而实际施工出来的效果却与方案设计有天壤之别。有些设计轻乡土植物,重外来植物。在实际中人们对乡土植物存有偏见,不重视野生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一些外来的大树在运输途中难免树体受伤,所以栽植后常难以成活,一些树木因不适宜新的环境条件,种植后明显地生长不良,慢慢变成小老头树,直到死亡。设计中绿化比较单调、植物群落缺乏层次。植物的配置缺乏一定的艺术性,无一定的色彩对比,层次对比和质感对比,体现不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显示我区园林个性还有些不足,在我区的园林绿化中,植物配植在垂直空间缺乏层次感,在水平空间也没有前景与背景的区别,生态环境不能满足各种不同习性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缺乏多样性,其景观效果不佳。 二是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经济林树种应用少。实际应用我区园林绿化中的种植层次结构简单,树种过于单一,我区园林绿化中经济林树种应用较少。如道路两旁的绿化,可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土地价值。大树是园林植物

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11-14T13:29:13.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付雪姣王露露蒋举星 [导读]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养护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睢县林业局睢县园林局河南睢县 476900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养护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园林绿化仍然不健全、不重视、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和资金的支持、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加强工作管理建设,在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园林养护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在新时期下公园绿地管理的对策研究,为城市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对策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的重要主城部分之一[1],绿化水平的高低成为城市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就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软实力[2],让公园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1城市公园绿地养护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意识缺乏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理念,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城市品位,而不是目前在城市绿化中的千篇一律,缺乏城市特点,广场只有草坪和喷泉,小区林木高大,城市公园必有阁,这些方式早已缺乏新意,让市民的审美产生疲劳,感觉乏味。 1.2养护管理滞后 城市中绿化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养护不到位,无法体现设计者的意图,绿化从设计到成型,都需要养护工作的持续保障。当前城市绿化养护中,介于绿化周期长、植物生长的特性,管理组织部门往往只是重视绿地初期建设,而忽视后期的养护,资金投入较少,造成许多新建绿地无法达到满意的绿化效果,甚至,在一些郊区绿化中,出现“一年绿、二年荒、三年无”的现象,国内园林绿地养护的合理成本在总建设成本中占比为20%—25%,而现实中,养护资金只有不到15%,这就导致养护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这给相关理部门敲响了警钟。 1.3养护人员素质不高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养护工作只是体力劳动,只是简单的浇浇水、剪剪枝等日常的一些措施,缺乏相应的设计理念。并且,养护工人素质较低,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缺乏对城市绿化的理念,使得养护效果不理想,无法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应有的功能。 1.4缺乏爱护绿化的全民意识 绿化,不仅仅涉及园林部门,还需要全社会形成一种爱绿、护绿的意识,许多城市绿化设施遭到破坏,许多市民经常为了拍照等个人行为,对花草进行踩踏、采摘,甚至将植物挖走,这些行为经常出现,屡见不鲜。 2当前城市公园绿地养护对策建议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的问题,有违城市设计者的初衷,并且不利于园林绿化的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2.1加大绿化养护资金保障,创新管理理念 就要加大养护管理费用的投入,同时对资金进行规范管理,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在园林绿化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确保养护经费的及时到位;并且要根据城市行政区、道路、片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掩护管理制度建设,将养护责任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养护经费进行半年核算一次,建立独立经费体系,提高经费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 2.2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绿化,注重因地制宜 根据城市的特点,聘请专业园林设计人员,对城市的绿化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要以种植本地苗木为主,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对乔木、灌木、植被以及草坪根据生态学进行合理的层次布局和布置,满足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同时要注意植物颜色搭配和生长条件。 2.3加强养护人员管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依据择优录用原则,在高校和社会中有选择地招聘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同时经常进行培训和对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进行考察,增加养护人员直观认识、理论知识储备和专业养护技能,并对园林养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在日常养护中的责任意识、培养为城市服务的意识,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效率。 2.4大力宣传绿化保护,全民参与绿化建设 城市是每个人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不仅需要养护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还需要全体市民具有较高的保绿、爱绿意识,保护园林绿化工程的健康,避免遭到破坏和损坏。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电视等途径进行大力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意识,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美化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为城市绿化奉献每个人的力量。 总之,公园绿地养护的工作是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实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实事求是,视情况而采取对应措施,完善城市绿化理念,不断完善绿化养护的管理制度,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养护资金的高效科学使用,提高全民爱绿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在生.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园艺,2014(7):107-108. [2]吴从连.浅析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258-258.

公园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年修订】

公园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某某公园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建设单位法人 1.1.4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某某新区,项目具体位置: 1.1.5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6 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建设期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 1.1.7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平整、景观绿化、硬化铺装、园内道路、给水系统、照明设施及配套的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和园林小品等。总用地面积为47000㎡,约合70.5亩。详见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指标与数据名称指标数据备注 一基础指标数据 1 项目建设期 1 年拟定 2 基本预备费率8.00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二建设规模指标及内容 1 景观绿化工程19643.4 ㎡包含项目内所有绿化及景观 2 硬化铺装工程18294 ㎡ 3 广场镜水面1915 ㎡ 4 生态停车场2230 ㎡ 5 照明工程3500 米不包含广场内布置的亮化灯带 6 给水工程1800 米含灌溉系统 7 建筑小品9 项 8 建筑工程408 ㎡咖啡厅及卫生间2座 9 场地平整47000 ㎡ 10 道路面积4509.6 ㎡ 1.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3752.71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其中企业自筹1252.7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3.38%,银行贷款25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6.62%。项目总投资费用组成如下:工程费用1831.18万元,基础配套设施费用1306.2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6.63万元,基本预备费269.92万元,建设期银行贷款利息108.75万。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以金鸡湖广场及周边绿地景观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论文 姓名 孙雨静 1120122230 史心怡 1120122209 沈 烨 1120122217 司 竹 1120122227

调研概述及目的:对金鸡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在对现有资料的大概了解 上进一步体会城市公园景观在城市中所发挥的的重要意义。将对公园景观总体布局的宏观把握与对景观要素的设计手法、广场道路尺度规划的微观局部相结合,展开分析调研。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化,空间尺度,植物配置,金鸡湖 正文: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而同样的,作为一个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在顺应自然,营造生态空间的同时,其总体布局和空间形式,以及尺度把握,无疑也是我们值得推敲和借鉴的。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即苏州古城区和新区以东,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苏州中心地带。(图1-1)金鸡湖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地约12平方公里,为园区的城市湖泊公园。金鸡湖具有无以伦比的风景资源,占地约7平方公里,其环湖地区可以开发成为一个临水的区域性现代休闲娱乐空间。 图0-1 园区中轴线布局 Ⅰ因地制宜环境引导下的总体布局及规划理念 金鸡湖是在苏州市东区——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心部位,其水域面积7.38km2,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还大1.88km2,定位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因而它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将中新合作的70km2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均遵循如下规划布局原则,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东西向以苏州干将路的延伸线为中轴线,而金鸡湖正像串在这根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设计师在对湖岸周围地块进行一定的分区以后,开始了“创造性保护”的规划。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

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概论 (1) 一、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 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 (5) 六、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 (6) 十、研究结论............................................................... .. (7) 十一、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 (9) 第二章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深圳市求雨岭城市公园设施完善工程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系别: 专业年级: 小组成员: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0日 1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一、引 言 (5) (一)选题背景: (5) (二)相关概念界定: (6)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6)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研究目的: (7) (六)研究方法: (8) (七)研究意义: ................................ 8 二、调查结果分析 .. (9) (一)样本基本情况 (9) (二)满意情况 (10) (三)发展障碍 ................................. 12 三、结论与建议 (14) (一) 主要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14

(二)合理化建议 ................................ 15 参考文 献 .......................................... 18 附 录 (19) 2 中文摘要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郑州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 3 Abstract Urban park green space of urban green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ffinity with the landscape features, has become a relationship to the urgent task for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完整版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 J J/T85-2017)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今天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T 85-2017,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同时废止。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绿地分类;3.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绿地大类;2.调整公园绿地的中类和小类;3.调整附属绿地中类;4.调整其他绿地的名称并增加中类内容;5.调整绿地的计算原则与方法;6.对相关条文进行补充修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

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座22层,邮政编码:100083)。 本标准主编单位: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宜兴市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徐波郭竹梅刘冬梅赵锋 李金路贾俊李梅丹 孙鸿洁 佟跃程鹏李悦何旭 宋洁郭倩梁治宇于一丁 涂胜杰傅徽楠 本标准主要审査人员: 张树林王磐岩张菁朱祥明 张晓军路林丘荣吴雪萍

浅谈城市公园调研

浅谈城市公园调研 摘要: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品味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公园,作为一个大众人群共同休憩的地方,在现在也越来越被人们利用和重视。它对人活动的作用和影响正在悄然上升。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健身,公园都拉近了与人的距离。 关键词:公园人空间建筑小品植物文化 Abstract: In the society of the developing economy,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 and culture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he city, people rise to a new height to have a feast of the life quality too. The park, as a place where the large number of people have a rest together, are also utilized and paid attention to by people now. Its function and influence to people is rising quietly. No matter the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and fitness, the park is making close to people's distance. Keywords: Park person space architectural interludes plant culture 公园的概念 公园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公园,作为公共性的活动场地,不同类型的公园给人的印象和感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来源:网络收集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9.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为项目贷款和地方财政自筹 1.1.10.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1.2. 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国家法规划法》; 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公园设计规范》; 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5、《XX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6、《XX城乡规划条例》; 7、《XX市城市总体规划》; 8、规划区地形图; 9、其他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2.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西部大开发和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以现代生态林业、景观园林建设理论和行之有效的造林、建园综合技术措施以及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以红色六盘、绿色XX、避暑胜地为指导思想,在总结区域生态恢复和林业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营造林种多样、结构稳定、功能完备、效能突出的生态公园,强调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公园的总体绿化,逐步改善XX市的生态环境,挖掘XX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园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项目建设目标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造景造园为主的建设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可以提高绿地率与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提高景观质量,使园林自然美与文学艺术有机统一;利用植物分解和合成作用,提高物质的循环能力。 XX市区内缺少大面积集中绿地及综合型公园,本地块又处于XX市的门户通道,因此我们必须打造进入XX的第一印象城市的名片,同时又要为城市市民提供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活动休闲空间,提升城市档次及人们的生活水准。另外鉴于现场已种植有大面积的绿化树木及果园苗圃,本着不破坏原有环境及地貌,因此定义为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2.3.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背景 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郑州市公园 绿地问题调查报告 系别: 专业年级: 小组成员: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0日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一、引言 (5) (一)选题背景: (5) (二)相关概念界定: (6)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6)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研究目的: (7) (六)研究方法: (8) (七)研究意义: (8) 二、调查结果分析 (9) (一)样本基本情况 (9) (二)满意情况 (10) (三)发展障碍 (12) 三、结论与建议 (14) (一) 主要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中文摘要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郑州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

Abstract Urban park green space of urban green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ffinity with the landscape features, has become a relationship to the urgent task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then takes the in park green space layout analysis,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relations, park green space design and planning research, the green management Key word:Urban park green space shade park proble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公园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园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公园景观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公园景观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公园景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公园景观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公园景观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公园景观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公园景观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公园景观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公园景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公园景观项目建议书 公园景观项目申请报告 公园景观项目环评报告 公园景观项目商业计划书 公园景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公园景观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公园景观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公园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公园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

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公园景观项目总论 第一节公园景观项目背景 一、公园景观项目名称 二、公园景观项目承办单位 三、公园景观项目主管部门 四、公园景观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六、公园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3)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4) 第四节研究工作概况 (4)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6)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8)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11) 第一节建设条件 (11) 第二节用地面积的确定 (14) 第三节场址选择 (14)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6) 第一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6)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7)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方案 (18) 第一节规划设计方案 (18)

第二节设计方案 (25) 第六章环保与节能 (33) 第一节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33) 第二节环境保护 (34) 第七章节约用地 (37) 第八章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38)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39) 第二节投资估算 (41) 第三节资金筹措 (42)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市**新区湿地公园 二、项目承办单位 **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三、项目建设地点 **市**新区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山东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条例等。 二、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现行行业规划技术标准。 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城市园林绿化学习考察报告.doc

城市园林绿化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市领导指示,市市政园林局局长王向道带队,由局分管领导、局机关绿化科、技术科、园林绿化处、第一苗圃等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7人,赴济源市考察学习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经过现场考察及与济源市园林绿化部门深入交流探讨,我们深切体会到济源近些年城市绿化事业的巨大发展,对济源市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对照先进,使我们对濮阳城市绿化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为我市下步绿化改造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济源市城市绿化建设成就及特色 近年来,济源市园林绿化坚持“大气、秀气、灵气”的建设理念,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多种树、种大树,着力打造错落有致、风景秀美、四季常青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量,全力构建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绿色济源,城市面貌发生显著改观。其城市绿化具体做法和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以增加城市绿量为宗旨,按照“多树、兼花、少草”的理念,摒弃以往“大草坪”、“大模纹”等城市园林不良风气,见缝插“绿”不留缝隙,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配合,营造了复层式、密林式园林景观,有效增大了城市绿量。 道路绿化改变以前“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重复模式和城市

道路绿化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现状,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丰富道路绿化的层次感、节奏感。黄河路、济源大道等道路,两旁布满密密麻麻的绿色植物,有的街边甚至有3、4排行道树,形成道路密林,保证了充足的绿量和丰富的绿化景观层次,使得整条道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扑面而来。在抓好道路整体绿化建设的同时,从小处着手,狠抓道路两侧沿线边角空地绿化,见缝插绿,宜园则园,宜坛则坛,处处造景,使城市道路绿化上了一个大档次。 公共绿地绿化见缝插“绿”不留缝隙,对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篮球城、文化城、清趣园、新莽园等广场、公园、游园、绿地进行了全面见缝插绿,按照“草坪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的要求,加大树木和花灌木种植力度,大量栽植紫薇等开花植物,丰富了城市色彩,提高了生态效益,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二)确立“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做活水经济”的水系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城市水源,以“造绿造水造景”为重点,以湨、蟒两河为主线沿河布绿、沿河建园,建设大型带状绿地,形成了靓丽的滨河景观带,彰显了城市灵性。 (三)实施城区景区化工程,提升绿化品位。按照城区比景区漂亮的原则,连续多年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大树进城、果树进城、石头进城,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提升绿化品位。同时大规模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对沁园路、学苑路、文昌路等主干道两侧进行拆墙补绿,新建单位一律不得建设围墙,启动示范居委会建设,完善了街旁绿地及单位、居住区绿化,先后建成了25个大型广场、公园、游园和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