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第二作业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作业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作业答案
物理化学第二作业答案

物理化学作业题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思考题

5.在含有氨的容器中氯化铵固体分解达平衡,43NH Cl(s)NH (g)HCl(g)+垐?噲?。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

相数和自由度?

答: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没有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相数为2,自由度为2。 习题解析

3.3CaCO (s)在高温下分解为CaO(s)和2CO (g),根据相律解释下述实验事实。

(1) 在一定压力的2CO (g)中,将3CaCO (s)加热,实验证明在加热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CaCO (s)不会分解。(2) 在3CaCO (s)的分解过程中,若保持2CO (g)的压力恒定,实验证明达分解平衡时,温度有定值。

解:(1) 该系统中有两个物种,2CO (g)和3CaCO (s),所以物种数2S =。在没有发生反应时,组分数2C =。现在是一个固相和一个气相两相共存,2P =。当2CO (g)的压力有定值时,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

*12121f C P =+-=+-=。这个自由度就是温度,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维持两相平衡共存不变,所以3CaCO (s)不会分解。

(2)该系统有三个物种,2CO (g),3CaCO (s)和CaO(s),所以物种数3S =。有一个化学平衡,1R =。没有浓度限制条件,因为产物不在同一个相,故2C =。现在有三相共存(两个固相和一个气相),3P =。若保持

2CO (g)的压力恒定,条件自由度*12130f C P =+-=+-=。也就是说,在保持2CO (g)的压力恒定时,温度

不能发生变化,即3CaCO (s)的分解温度有定值。

5.结霜后的早晨冷而干燥,在-5℃,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降至266.6 Pa 时,霜会升华变为水蒸气吗? 若要使霜不升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要有多大?已知水的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273.16 K 和611 Pa ,水的摩尔

气化焓1

vap m 45.05 kJ mol H -?=?,冰的摩尔融化焓1fus m 6.01 kJ mol H -?=?。设相变时的摩尔焓变在这个温度区

间内是常数。

解:冰的摩尔升华焓等于摩尔熔化焓与摩尔气化焓的加和,

sub m vap m fus m H H H ?=?+?11(45.05 6.01) kJ mol 51.06 kJ mol --=+?=?

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计算268.15 K (-5℃)时冰的饱和蒸气压 (268.15K)51 06011

ln

611 Pa

8.314273.16268.15p =

-

?

?

???

解得 (268.15K)401.4 Pa p =

而268.15 K (-5℃)时,水蒸气的分压为266.6 Pa ,低于霜的水蒸气分压,所以这时霜要升华。当水蒸气分压等于或大于401.4 Pa 时,霜可以存在。

9.根据2CO 的相图,回答如下问题。

(1)说出OA ,OB 和OC 三条曲线以及特殊点O 点与A 点的含义。 (2)在常温、常压下,将2CO 高压钢瓶的阀门慢慢打开一点,喷出的

2CO 呈什么相态?为什么?

(3)在常温、常压下,将2CO 高压钢瓶的阀门迅速开大,喷出的2CO 呈什么相态?为什么? (4)为什么将2CO (s)称为“干冰”?2CO (l)在怎样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能存在?

解:(1)OA 线是2CO (l)的饱和蒸气压曲线。OB 线是2CO (s)的饱和蒸气压曲线,也就是升华曲线。OC 线是2CO (s)与2CO (l)的两相平衡曲线。O 点是2CO 的三相平衡共存的点,简称三相点,这时的自由度等于零,温度和压力由系统自定。A 点是2CO 的临界点,这时气-液界面消失,只有一个相。在A 点温度以上,不能用加压的方法将2CO (g)液化。

(2)2CO 喷出时有一个膨胀做功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由于阀门是被缓慢打开的,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喷出的还是呈2CO (g)的相态。

(3)高压钢瓶的阀门迅速被打开,是一个快速减压的过程,来不及从环境吸收热量,近似为绝热膨胀过程,系统温度迅速下降,少量2CO 会转化成2CO (s),如雪花一样。实验室制备少量干冰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由于2CO 三相点的温度很低,为216.6 K ,而压力很高,为518 kPa 。我们处在常温、常压下,只能见到2CO (g),在常压低温下,可以见到2CO (s),这时2CO (s)会直接升华,看不到由2CO (s)变成2CO (l)的过程,所以称2CO (s)为干冰。只有在温度为216.6 K 至304 K ,压力为518 kPa 至7400 kPa 的范围内,2CO (l)才能存在。所以,生活在常压下的人们是见不到2CO (l)的。

12.在大气压力下,液体A 与液体B 部分互溶,互溶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体A 和B 对Raoult 定律发生很大的正偏差,在它们的B T w -的气-液相图上,在363 K 出现最低恒沸点,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为B 0.70w =。液体A 与液体B 的B T w -的气-液相图,与液体A 与B 部分互溶形成的帽形区在363 K 时重叠,在363 K 的水平线上有三相共存:液体A 中溶解了B 的溶液1l ,其B 0.10w =;液体B 中溶解了A 的溶液2l ,其B 0.85w =;以及组成为B 0.70w =的气-液组成相同的恒沸混合物。根据这些数据:

(1)画出液体A 与液体B 在等压下的B T w -的相图示意图。设液体A 的沸点为373 K ,液体B 的沸点为390 K 。

(2)在各相区中,标明平衡共存的相态和自由度。

(3)在大气压力下,将由350 g 液体A 和150 g 液体B 组成的物系缓缓加热,在加热到接近363 K (而没有到达363 K )时,分别计算1l 和2l 两个液体的质量。

解:(1)根据题意,所画的相图示意图如下,

(2)CED 线以上,是A 和B 的混合气体单相区,对于二组分系统,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

2f =;

A CF 线以左,是液体A 中溶解了

B 的溶液1l ,单相区,*2f =; CFE 线之内,是气体与溶液1l 的两相平衡共存区,*1f =; B DG 线以右,是液体B 中溶解了A 的溶液2l ,单相区,*2f =; DEG 线之内,是气体与溶液2l 的两相平衡共存区,*1f =; FEG 线以下,是溶液1l 与溶液2l 的两相平衡共存区,*1f =;

(3)在由350 g 液体A 和150 g 液体B 组成的物系中,B 150 g

0.30(150350)g

w =

=+

在B 0.30w =的物系加热到接近363 K 时,还是两个溶液组成的两相区,近似利用363 K 时两液相的组成,以

B 0.30w =为支点,利用杠杆规则,计算1l 和2l 两个液相的质量

12()(0.300.10)()(0.850.30)m l m l ?-=?- 12()()(350150)g 500 g m l m l +=+=

解得, 1()367 g m l =, 2()133 g m l = 第七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 思考题

9.已知平行反应1,a,1A B k E ????→和2,a,2

A C k E ????→,且a,2a,1E E >,为提高

B 的产量,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措施之一: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只减小活化能a,1E ,加快生成B 的速率系数;措施之二:提高反应温度,使1k 的增加量大于2k 的增加量,使B 的含量提高。 习题解析

3.已知物质A 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当A 的起始浓度为3

0.1 mol dm -?时,分解20%的A 需时50min 。试计算

(1) 该反应的速率系数k 。(2) 该反应的半衰期12t 。

(3) 当A 的起始浓度为3

0.02 mol dm -?时,分解20%的A 所需的时间。

解:(1) 因为是一级反应,已知在50min 内A 的分解分数,可利用一级反应的定积分式,计算速率系数k 。即

11 ln 1k t y =-3111

ln 4.4610min 50min 10.2

--==?-

(2)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只要知道速率系数的值,就能计算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即1231

ln 2ln 2

155.4 min 4.4610 min t k --=

==? (3) 对于一级反应,在达到各种转化分数时,所需的时间与半衰期一样,都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所以,只要转化分数相同,所需的时间也就相同。现在A 的分解分数都是20%,所以(3)的答案与已知的条件相同,也是

50min 。

11.在298 K 时,测定乙酸乙酯皂反应的速率。反应开始时,溶液中乙酸乙酯与碱的浓度都为3

0.01 mol dm -?,每隔一定时间,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其中的碱含量,实验所得结果如下:

(1)证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并求出速率系数的值。

(2)若乙酸乙酯与碱的浓度都为3

0.002 mol dm -?,试计算该反应完成95%时所需的时间及该反应的半衰期。 解:(1) 假设反应是二级反应,代入二级反应(a b =)的定积分式,()

1x

k t a a x =

-,计算速率系数值。

已知的是剩余碱的浓度,即()a x -的数值,所以

()11x k t a a x =-33

333

1(0.017.4010)mol dm 3min 0.01mol dm 7.4010mol dm

------??=?????31111.71(mol dm )min ---=?? 332333

1(0.01 6.3410)mol dm 5min 0.01mol dm 6.3410mol dm k ------??=?????311

11.55(mol dm )min ---=?? 33

3333

1(0.01 5.5010)mol dm 7min 0.01mol dm 5.5010mol dm

k ------??=?????31111.69(mol dm )min ---=?? 同理,可以求出其他的速率系数值分别为:

311411.55(mol dm )min k ---=??,311511.70(mol dm )min k ---=??, 311611.77(mol dm )min k ---=??,311711.75(mol dm )min k ---=??。

速率常数基本为一常数,说明该反应为二级反应,其平均值为:311

11.67 (mol dm )min k ---=??。

也可以用作图法来确定反应的级数。假设反应为二级,以

1

t a x

-:作图。若得一直线,说明是二级反应。从直线的斜率计算速率系数的值。

(2)利用以转化分数表示的二级反应的定积分式,和a b =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转化95%所需的时间和半衰期。

11y t ka y =

-110.95

814.0 min (11.670.002)min 10.95

-=?=?-

121

t ka =

3113142.8 min 11.67(mol dm )min 0.002mol dm

----==????

14.某些农药的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已知在293 K 时,敌敌畏在酸性介质中的水解反应也是一级反应,测得它的半衰期为61.5 d ,试求:在此条件下,敌敌畏的水解速率系数。若在343 K 时的速率系数为0.173 h -1

,求在343 K 时的半衰期及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

解: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从293 K 时的半衰期表示式,求出该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系数 12ln 2ln 2

(293 K)61.5 d

k t =

=1410.0113 d 4.7110 h ---==? 再从343 K 时的速率系数值,求出该温度下的半衰期 112ln 20.693

(343 K) 4.01 h 0.173 h

t k -=

== 已知两个温度下的速率系数,根据Arrhenius 公式的定积分公式,就可以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a 2112()11ln

()E k T k T R T T ??=- ???a 4110.17311ln 4.7110

8.314 J K mol 293K 343K E ---??=- ?????? 解得 1

a 98.70 kJ mol E -=? 18.某一级反应,在40℃时,反应物转化20%需时15 min ,已知其活化能为1

100 kJ mol -?。若要使反应在15

min 内,反应物转化50%,问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多少?

解:对于一级反应,已知反应完成20% 所需的时间,就可以从它的积分式求出反应的速率系数

111ln 1k t y =-111

ln 0.0149min 15min 10.2

-=?=-

对于一级反应,已知半衰期(完成 50%所需的时间),就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速率系数 1212ln 20.693

()0.0462min 15min

k T t -=

== 根据Arrhenius 公式的定积分公式,T 2成了唯一的未知数

a 2112()11ln ()E k T k T R T T ??=- ??? 320.04621001011ln 0.01498.314313T ???=- ???

解得: 2323 K T = 所以,反应温度应控制在323 K 。

24.乙醛热分解反应的主要机理如下:

CH 3CHO 1k ??

→CH 3+ CHO (1) CH 3+ CH 3CHO 2

k

??→CH 4+ CH 3CO (2) CH 3CO 3k ??

→CH 3+ CO (3) CH 3+ CH 34k

??→C 2H 6 (4) 试推导:(1)用甲烷的生成速率表示的速率方程。 (2)表观活化能E a 的表达式。 解:(1) 根据反应机理中的第二步,甲烷的生成速率为

4233d[CH ]

[CH ] [CH CHO]d k t

= 但是,这个速率方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含有中间产物3[CH ]项,它的浓度无法用实验测定。利用稳态近似,将中间产物的浓度,改用反应物的浓度来代替。设反应达到稳态时,

313233d[CH ]

[CH CHO][CH ] [CH CHO]d k k t =-23343[CH CO]2[CH ]0k k +-= 323333d[CH CO][CH ] [CH CHO][CH CO]0d k k t

=-=

根据上面两个方程,解得 12

11334[CH ][CH CHO]2k k ??= ??? 代入甲烷的生成速率表示式,得

4233d[CH ]

[CH ] [CH CHO]d k t =12

33212334[CH CHO][CH CHO]2k k k k ??== ???

这就是有效的用甲烷的生成速率表示的速率方程,式中,表观速率系数k 为 12

1242k k k k ??= ???

(2)活化能的定义式为:2

a d ln d k

E RT

T

=。对表观速率系数表达式的等式双方取对数,得: []2141

ln ln ln ln 2ln 2k k k k =+

-- 然后对温度微分: 214d ln d ln 1d ln d ln d d 2d d k k k k T T T T ??=+-????

等式双方都乘以2RT 因子,得 2

222214d ln d ln 1d ln d ln d d 2d d k k k k RT

RT RT RT T T T T ??

=+-????

对照活化能的定义式,得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a a,2a,1a,41 2

E E E E ??=+-??

第八章 电化学

16.将一根均匀的铁棒,部分插入水中,部分露在空气中。经若干时间后,哪一部分腐蚀最严重?为什么? 答:在靠近水面的部分腐蚀最严重。因为在水下部分的铁棒,虽然有2CO (g)和2SO (g)等酸性氧化物溶于水中,使水略带酸性,但H + 离子的浓度还是很低的,发生析氢腐蚀的趋势不大;铁棒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无电解质溶液,构成微电池的机会较小;而在靠近水面的部分,既有氧气,又有微酸性的电解质溶液,所以很容易构成微电池,发生耗氧腐蚀,这样形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比在水中的析氢腐蚀的电动势大,因而这部分腐蚀最严重。

五.习题解析

4.在某电导池内,装有两个直径为0.04 m 并相互平行的圆形银电极,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12 m 。若在电导池内盛满浓度为3

0.1 mol dm -?的3AgNO 溶液,施以20 V 的电压,则所得电流强度为0.1976 A 。试计算该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3AgNO 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解:根据所要计算物理量的定义式,即可以进行计算,但都要严格使用SI 的基本单位(即m, kg, s ),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1

cell 220.12 m 95.54 m 3.14(0.02 m)l l A r K π-=

===? 310.1976 A 9.8810 S 20 V

I R U G -====?

311cell 9.8810 S 95.54 m 0.944 S m l G GK A

κ---===??=?

1321

m

3

0.944 S m 9.4410 S m mol 100 mol m

c κ

----?===????Λ 5.在298 K 时,用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30.1 mol dm -?的KCl 水溶液的电阻为24.69 Ω,浓度为3

0.01 mol dm

-?的乙酸(HAc )水溶液的电阻为1982 Ω。试计算该HAc 水溶液的解离平衡常数。已知:298 K 时,3

0.1 mol dm -?的

KCl 水溶液的电导率为1

1.289 S m -?,2

2

1

m (HAc) 3.90710 S m mol ∞

--=???Λ。

解: 用电导测定的方法计算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常数,要使用Ostwald 稀释定律,即计算达到解离平衡时HAc 的摩尔电导率 m (HAc)Λ,将它代入Ostwald 稀释定律公式就能计算得到解离平衡常数的值。也可以用摩尔电导率 m (HAc)Λ先计算出HAc 的解离度α, m m (HAc)(HAc)

α∞

=

ΛΛ,代入解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也可以。 要计算 m (HAc)Λ,必须先计算HAc 水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的测定实际是测定电阻,但计算时要用到电导池中电极的面积和电极间的距离,这又是不容易测定的数值,因为电极的表面一般都是镀了铂黑的。常用的方法是用已知电导率的标准KCl 水溶液先测定电导池常数,然后用该电导池测定未知溶液的电阻,就可得到未知溶液的电导率数值。

用已知电导率的KCl 溶液测定电导池的电阻,主要是测定该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cell 1

l K R R A κρ

=== 相同的电导池,电导池常数也相同,则电导率之比就等于电阻的反比,即

(HAc)(KCl)(KCl)(HAc)R R κκ= (KCl)(HAc)(KCl)(HAc)R R κκ=1124.69 1.289 S m 0.016 S m 1982 --Ω

=??=?Ω

m (HAc)c k

=Λ132133

0.016 S m 1.610 S m mol 0.0110mol m ----×==醋?醋

代入Ostwald 稀释定律的公式,可得到解离平衡常数

()

2

m m m m c c c K ∞∞=-ΛΛΛΛ325223

0.01(1.610 ) 1.75103.90710(3.90710 1.610 ) -----??==???-? 也可以先计算HAc 的解离度 321 m

221

m

1.610S m mol 0.043.90710S m mol α--∞--???===???ΛΛ HAc 的解离平衡为

e HAC H AC

0 0 0 (1) t c t t c c c a a a

+-+==-垐?噲? 225/(0.04)0.01

1.6710(1)(10.04)

c c K αα-?=

==?--

11.有下列电池,写出各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1)++2++2H H Ag Pt H ()H () || Ag ()Ag(s)p a a |||(2)Ag(s)AgI(s)() ||Cl () AgCl(s)Ag(s)a a ----I Cl ||I || (3)22H Pt H ()NaOH()HgO(s)Hg(l)p a |||| (4)3212Ag Pt Fe (),Fe () || Ag ()Ag(s)a a a ++++|| 解:(1)负极 22H H H ()2H ()2e p a ++-??→+ 正极 ++Ag 2Ag ()2e 2Ag(s)a -+??→ 净反应 +2+2H Ag H H ()2Ag ()2H ()2Ag(s)p a a +++=+

(2) 负极 Ag(s)()Ag (s)e a ---+??→+I I I 正极 AgCl(s)e Ag(s)Cl () a ---+??→+Cl 净反应 AgCl(s)()AgI(s)Cl ()a a ----+=+I Cl I (3) 负极 22H 2OH H ()2OH ()2H O(l)2e p a ---+??→+

正极2OH HgO(s)H O(l)2e 2OH ()Hg(l)a --

-

++??→+

净反应 22H 2H ()HgO(s)Hg(l)H O(l)p +=+

(4) 负极 2321Fe ()Fe ()e a a ++-

??→+ 正极 Ag Ag ()e Ag(s)a ++-+??→

净反应 2321Ag Fe () Ag ()Fe ()Ag(s)a a a +++++=+ 12. 试将下述化学反应设计成合适的电池

(1)++Ag Cl AgCl(s)Ag ()Cl ()a a --=+ (2)2323Fe Ag Fe Fe ()Ag ()Fe ()Ag(s)a a a +++++++=+

(3)222H 2O 22H ()O ()2H O(l)p p += (4)++

2H OH H O(l)H ()OH ()a a --

+垐?噲?

(5)234234Sn Tl Sn Tl Sn ()Tl ()Sn ()Tl ()a a a a ++++++++

+=+

解 :(1)生成物+

Ag 是由Ag(s)氧化而来的,所以电极++

Ag Ag(s)Ag ()a |做阳极,

难溶盐电极Cl Cl ()AgCl(s)Ag(s)a --||做阴极,所设计的电池为++Ag Cl Ag(s)Ag () ||Cl ()AgCl(s)Ag(s)a a --

||| 然后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进行验证。

负极 Ag Ag(s)Ag ()e a ++

-

??→+ 正极 AgCl(s)e Ag(s)Cl () a ---

+??→+Cl 净反应 Ag AgCl(s)Ag ()Cl ()a a +-+

-

=+Cl 说明设计的电池是正确的。同理,其余设计的电池为

(2) 3232Fe Fe Ag Pt Fe (),Fe () || Ag ()Ag(s)a a a ++++

+

+|| (3) 222H 2O Pt H ()H OH )(aq)O ()Pt p p +

-

||(或|| (4) ()()()()22

H

OH Pt | H |H ||OH |H |Pt p a a p +

-

+

-

(5) 423423Tl Sn Sn Tl Pt Sn

(),Sn ()||Tl (),Tl ()Pt a a a a +++++

+++||

20.已知电极3Tl ,Tl Pt ++|的还原电极电势

3Tl ,Tl 1.250 V E ++=,电极Tl Tl(s)+

|的还原电极电势

Tl Tl 0.336 V E +=-|。试计算电极3Tl Tl(s)+|的还原电极电势3Tl Tl E +|的值。

解:首先写出电极反应,写出摩尔Gibbs 自由能变化值与标准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根据Hess 定律,电极反应相加减,r m G ?也是相加减的关系,但是电极电势不能相加减,而要从r m G ?的数值和关系式得到。

(1) 33r m,1Tl ,Tl Tl 2e Tl 2G FE +++-++=?=-

(2) r m,2Tl Tl Tl e Tl(s) G FE ++-+=?=-| (3) 33r m,3Tl Tl Tl 3e Tl(s) 3G FE ++-+=?=-| 因为(3)=(1)+(2),所以

r m,3r m,1r m,2 G G G ?=?+?33Tl Tl Tl ,Tl Tl Tl 32FE FE FE ++++-=--||

33Tl Tl Tl ,Tl Tl Tl 2133E E E ++++=

+||211.250(0.336) V 0.721 V 33??

=?+?-=????

21. 已知

3+Fe Fe 0.036 V E =-|,3+2+Fe ,Fe 0.771 V E =。试计算 (1) 2+Fe Fe E |的值。

(2) 反应32Fe(s)2Fe 3Fe +++垐?噲?

的标准平衡常数。

解:首先写出电极反应,写出摩尔Gibbs 自由能变化值与标准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根据Hess 定律,电极反应相加减,r m G ?也是相加减的关系,但是电极电势不能相加减,而要从r m G ?的数值得到。

(1) 3Fe 3e Fe(s)+

-+??→ ① 3+r m,1Fe Fe 3G E F ?=-|

32Fe e Fe +

-++??→ ② 3+2+r m,2Fe ,Fe G E F ?=-

2Fe

2e Fe(s)+

-+??→ ③ 2+r m,3Fe Fe 2G E F ?=-|

③=①-② r m,3r m,1r m,2G G G ?=?-? 2+3+3+2+Fe Fe Fe Fe Fe ,Fe 23E F E F E F -=-+|| 2+3+3+2+Fe Fe Fe Fe Fe ,Fe 3122E E E =

-||31

(0.036 V)(0.771 V)0.440 V 22

=?--?=- (2) 需要设计一个电池,使电池反应就是32Fe(s)2Fe 3Fe +++垐?噲?这个反应。这里Fe 氧化为Fe 2+

,把这个

电极作负极。Fe 3+还原为Fe 2+,把这个氧化还原电极作正极,则所设计的电池为:Fe (s)│Fe 2+(a =1)‖Fe 3+

(a =1),

Fe 2+

(a =1)│Pt 在电池反应32Fe(s)2Fe 3Fe +++垐?噲?中,有2个电子得失,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3+2+2+Fe ,Fe Fe Fe E E E =-|(0.7710.440) V 1.211 V =+=

exp zE F K RT ??= ???

40

2 1.21196500 exp 9.32108.314298????==? ????

也可将电池设计为 Fe (s)│Fe 3+

(a =1)‖Fe 3+

(a =1), Fe 2+

(a =1)│Pt 电池反应也是 Fe (s)+2 Fe 3+

=3 Fe 2+

,有3个电子得失.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3+2+3+Fe ,Fe Fe Fe E E E =-|(0.7710.036) V 0.807 V =+=

exp(

)zE F K RT =40

30.80796500 exp 8.96108.314298????==? ????

27.有电池1

2Cu(s)Cu(Ac)(0.1 mol kg ) AgAc(s)Ag(s)-?|||,已知298 K 时该电池的电动势

(298K)0.372 V E =,在308 K 时,(308K)0.374 V E =,设电动势E 随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又知298 K 时,

+Ag Ag 0.799 V E =|,2+Cu Cu 0.337 V E =|。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当电池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数为2时,求反应进度为1 mol 时的r m r m ,G H ??和r m S ?。 (3)求醋酸银AgAc(s)的活度积常数ap K (设活度因子均为1)。

解:2Cu(Ac)是可溶性盐,不要误认为是难溶盐,将电极反应写错,这样就会一错到底。 (1) 负极,氧化 22Cu Cu(s)Cu ()2e a ++

-

??→+

正极,还原 Ac 2AgAc(s)2e 2Ag(s)2Ac ()a --

-

+??→+ 净反应 22Cu Ac Cu(s)2AgAc(s)2Ag(s)Cu ()2Ac ()a a +-+

-

+??→++

(2)设电动势E 随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意味着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可以用电动势的差值除以温度的差值来求,得到的是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的是,已规定电子的得失数为2。所以

41(0.3740.372)V 2.010 V K (308298)K p p

E E T T --??-????

===?? ? ?

??-???? r m G zEF ?=-1

120.372 V 96500 C mol 71.80 kJ mol --=-???=-?

r m p

E S z

F T ????=

????141296500 C mol 2.010V K ---=?????1138.6 J K mol --=?? r m r m r m H G T S ?=?+?3

1

1(71.8029838.610)kJ mol

60.29 kJ mol ---=-+???=-?

(3)要计算AgAc(s)的活度积ap K ,一般是要设计一个电池,使电池反应恰好是AgAc(s)的解离反应。也可以将二类电极反应写成一类电极反应的形式,直接将ap K 引入计算电动势的Nernst 方程,使之成为唯一的未知数。

解法1:首先设计一个电池,使电池反应就是AgAc(s)的解离反应,这样可从所设计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计算

该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这就是AgAc(s) 的活度积。所设计的电池为:

++Ag Ac Ag(s)Ag ()|| Ac ()AgAc(s)Ag(s)a a --|||

电池反应为: ++Ag Ac AgAc(s)Ag () Ac ()a a --=+

现在要从已知电池的电动势,求出Ac AgAc Ag E

- 。已知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式为

222

Cu Ac Ac AgAc Ag

Cu Cu ln()2RT E E E a a F

+--+=--?浇? 2

Ac AgAc Ag 0.372 V 0.337 V ln 0.1(0.2)2 RT E F -??=--??

?浇 解得:Ac AgAc Ag

0.638 V E -

=浇 则所设计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Ac AgAc Ag

Ag Ag (0.6380.799)V=0.161 V E E E -+=-=--浇? AgAc(s)的活度积为:3

ap 1(0.161)96500exp exp 1.89108.314298zE F K RT -???-???===? ????????

解法2: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写成

负极,氧化 22Cu Cu(s)Cu ()2e a ++

-

??→+

正极,还原 +ap

+Ag Ac 2Ag 2e 2Ag(s)K a a --??

=

+??→ ? ??

?

净反应 +2ap +

2Ag Cu Ac Cu(s)2Ag 2Ag(s)Cu ()K a a a +-

+??

+=??→+ ? ??

?

2+22

Cu Ac 2Ag Ag

Cu Cu ap ln 2()

a a RT E E E F K +-

+=--浇 22

ap 0.1(0.2)0.372 V (0.7990.337)V ln 2()

RT F K ?=-- 解得: 3

ap 1.9010K -=? 30.在298 K 和标准压力时,电解一含2+

Zn

溶液,希望当2+

Zn

浓度降至41

110 mol kg --??时,仍不会有2H (g)

析出,试问溶液的pH 应控制在多少为好?已知2Zn Zn 0.763 V E +=-|,2H (g)在Zn(s)上的超电势为0.72 V ,并设此值与浓度无关。

解:要使2H (g)不析出,2H (g)的实际析出电势应小于2+

Zn 的析出电势。首先分别列出两个电极电势的计算

式 222Zn Zn Zn Zn Zn 1

ln 2RT E E F a +++

=-

||4

10.763 V ln 0.881 V 2110RT F -=--=-? 22

2

H H H H H H 1

ln RT E E F a η+++

=-

-||(0.05916pH 0.72) V =-?- (0.05916pH 0.72) V 0.881 V -?--< 解得 pH 2.72>

溶液的pH 应控制在2.72以上,2H (g)才不会与Zn(s)同时析出。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1.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是:()。 ? A 稳定作用 ? B 破坏作用 ? C 大分子化合物量少时起稳定作用,量多时起破坏作用 ? D 大分子化合物量少时起破坏作用,量多时起稳定作用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2.乙醇和乙酸乙酯完全互溶,当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462时,形成恒沸物。若用精馏方法分离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35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 ? A 只能得到纯乙醇 ? B 只能得到纯乙酸乙酯 ? C 能够得到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 ? D 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都不能得到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3.1 mol 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冰,该过程的()。 ?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正确答案:A ?

4.关于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 ? B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 ? C 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 ? D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5.晶体物质的溶解度和熔点与粒子大小的关系是()。 ? A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大,熔点越低 ? B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大,熔点越高 ? C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越低 ? D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越高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6.下列测定大分子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中,()不是独立的测定方法。 ? A 渗透压法 ? B 光散射法 ? C 粘度法 ? D 超离心沉降法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7.使一定量的某种溶胶聚沉需要1.00mol?dm-3 CaCl2溶液 20mL 或0.002mol?dm-3 Na2SO4 50mL,则该溶胶()。 ? A 带正电 ? B 带负电 ? C 不带电 ? 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8.当电解质的浓度降低时,电导率()。 ? A 增大 ? B 减小 ? C 不变 ? 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9.化学反应刚产生沉淀时,生成的沉淀颗粒大小不一,当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小颗粒变大,大颗粒变小,直至颗粒大小相同 ? B 小颗粒变小直至消失,大颗粒变得更大 ? C 小颗粒和大颗粒都变小,颗粒数增加 ? D 小颗粒和大颗粒都不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A) H1> H2(B) H1= H2 (C) H1< H2(D) 无法比较 2. 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3.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4. 已知:Zn(s)+(1/2)O2??→ZnO Δr H m=351.5 kJ·mol-1 Hg(l)+(1/2)O2??→HgO Δr H m= 90.8 kJ·mol-1 因此Zn+HgO??→ZnO+Hg 的Δr H m是:( ) (A) 442.2 kJ·mol-1(B) 260.7 kJ·mol-1 (C) -62.3 kJ·mol-1(D) -442.2 kJ·mol-1 5.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 ) (A) 升高(B) 降低 (C) 不变(D) 不一定 6. 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下述四种理解: (1) 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 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4) 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2),(4) (D) (1),(3) 7. 按下列路线循环一周,哪种情况是系统对环境做功:( ) 8. 在一定T,p下,汽化焓Δvap H,熔化焓Δfus H和升华焓Δsub H的关系为:( ) (A) Δsub H>Δvap H(B) Δsub H>Δfus H (C) Δsub H=Δvap H+Δfus H(D) Δvap H>Δsub H 上述各式中,哪一个错误?

物理化学第一章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参考答案 第一章气体 一、思考题 1. 如何使一个尚未破裂而被打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采用了什么原理 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2. 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试问,这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 答:不一定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 3. 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内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体分开。当左球的温度为273 K,右球的温度为293 K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试问: (1)若将左球温度升高10 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2)若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 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答:(1)左球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因为左边起始温度低,升高10 K所占比例比右边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比右边大。 4. 在大气压力下,将沸腾的开水迅速倒入保温瓶中,达保温瓶容积的左右,迅速盖上软木塞,防止保温瓶漏气,并迅速放开手。请估计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软木塞会崩出。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加在一起,大于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防止的方法是灌开水时不要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 5. 当某个纯物质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不断升高平衡温度,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的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 答:升高平衡温度,纯物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时,这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6. 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 答:实际气体混合物(压力不太高)和理想气体混合物。与混合气体有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力下才能使用,原则是适用理想气体混合物。

物理化学第二版作业答案6-8

物理化学作业题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思考题 5.在含有氨的容器中氯化铵固体分解达平衡,43NH Cl(s)NH (g)HCl(g)+垐?噲?。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 相数和自由度? 答: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没有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相数为2,自由度为2。 习题解析 3.3CaCO (s)在高温下分解为CaO(s)和2CO (g),根据相律解释下述实验事实。 (1) 在一定压力的2CO (g)中,将3CaCO (s)加热,实验证明在加热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CaCO (s)不会分解。(2) 在3CaCO (s)的分解过程中,若保持2CO (g)的压力恒定,实验证明达分解平衡时,温度有定值。 解:(1) 该系统中有两个物种,2CO (g)和3CaCO (s),所以物种数2S =。在没有发生反应时,组分数2C =。现在是一个固相和一个气相两相共存,2P =。当2CO (g)的压力有定值时,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 *12121f C P =+-=+-=。这个自由度就是温度,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维持两相平衡共存不变,所以3CaCO (s)不会分解。 (2)该系统有三个物种,2CO (g),3CaCO (s)和CaO(s),所以物种数3S =。有一个化学平衡,1R =。没有浓度限制条件,因为产物不在同一个相,故2C =。现在有三相共存(两个固相和一个气相),3P =。若保持 2CO (g)的压力恒定,条件自由度*12130f C P =+-=+-=。也就是说,在保持2CO (g)的压力恒定时,温度 不能发生变化,即3CaCO (s)的分解温度有定值。 5.结霜后的早晨冷而干燥,在-5℃,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降至 Pa 时,霜会升华变为水蒸气吗? 若要使霜不升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要有多大?已知水的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 K 和611 Pa ,水的摩尔气化焓 1vap m 45.05 kJ mol H -?=?,冰的摩尔融化焓1fus m 6.01 kJ mol H -?=?。设相变时的摩尔焓变在这个温度区间内是 常数。 解:冰的摩尔升华焓等于摩尔熔化焓与摩尔气化焓的加和, sub m vap m fus m H H H ?=?+?11(45.05 6.01) kJ mol 51.06 kJ mol --=+?=? 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计算 K (-5℃)时冰的饱和蒸气压 (268.15K)51 06011 ln 611 Pa 8.314273.16268.15p = - ? ? ??? 解得 (268.15K)401.4 Pa p = 而 K (-5℃)时,水蒸气的分压为 Pa ,低于霜的水蒸气分压,所以这时霜要升华。当水蒸气分压等于或大于401.4 Pa 时,霜可以存在。

《简明物理化学》第二章答案

1. 2mol 298K ,5dm 3的He(g),经过下列可逆变化: (1) 等温压缩到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2) 再等容冷却到初始的压力。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和。已知=),(,g He C m p ?K -1?mol -1。 解:体系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W=W 1+W 2=nRTln 1 2V V +0=2××298×=-3435(J) Q=Q 1+Q 2=W 1+ΔU 2=-3435+n m v C ,ΔT=-3435+n m v C ,(298-298/2) ; =-3435+(-3716)=-7151(J) ΔU=ΔU 1+ΔU 2=ΔU 2=-3716(J) 2. ΔS=ΔS 1+ΔS 2=nRln 12V V +? 21,T T m v T dT nC =2××+2××1-?K J 理想气体从40℃冷却到20℃, 同时体积从250dm 3 变化到50dm 3。已知该气体的m p C ,=?K -1?mol -1,求S ?。 解:假设体系发生如下两个可逆变化过程 250dm 3 等温 50dm 3 等容 50dm 3 40℃ ΔS 1 40℃ ΔS 2 20℃ ΔS=ΔS 1+ΔS 2=nRln 12V V +? 21,T T m v T dT nC =10Rln 250 50 +10×4015.2732015.273++ =(1-?K J ) 》 3. 2mol 某理想气体(m p C ,= J ?K -1?mol -1)在绝热条件下由,膨胀到,求该过程的 Q W U H S ???、、、和。 解: 绝热 膨胀 ∵m p C ,=11--??mol K J ∴ m v C ,=1 -?K J 且Q=0 ΔU= ? 2 1 ,T T m v dT nC =2×× W=-ΔU=2930(J) 等温压缩 等容冷却

浙江大学远程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2016)1.【第01章】()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A C(石墨) B C(金刚石) C CO2 D CO 正确答案:A 2.【第01章】理想气体在绝热、恒定外压下膨胀的()。 A ΔU =0,W<0 B ΔH=0,W>0 C ΔU >0,△H>0 D ΔU <0,ΔH<0 正确答案:D 3.【第01章】()是状态函数。 A G B △U C W D Q 正确答案:A 4.【第01章】Q=ΔH的适用条件是()。 A 封闭系统中非体积功为零的等压过程 B 封闭系统中非体积功为零的等容过程 C 封闭系统

D 等温过程 正确答案:A 5.【第01章】()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A 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始、终态决定。 B 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 C 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 D 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正确答案:C 6.【第01章】()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A C(石墨) B C(金刚石) C CO2 D CO 正确答案:C 7.【第01章】()具有强度性质。 A S B V C G D η(粘度) 正确答案:D 8.【第01章】由于p和V都是状态函数,则(p+V)也是状态函数。()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9.【第01章】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0.【第01章】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H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11.【第01章】H2O(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2.【第01章】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13.【第01章】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H = 0。()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4.【第01章】标准状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热力学能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15.【第01章】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U = 0。()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正确否): 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3.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5.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以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7.平衡态熵最大。 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 9.理想气体经等温膨胀后,由于?U = 0,所以吸的热全部转化为功,这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吗? 10.自发过程的熵变?S > 0。 11.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 T H S ?= ?计算。 12.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 < 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 13.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14.冰在0℃,p 下转变为液态水,其熵变 T H S ?= ?>0,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7.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18.系统由V 1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19.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恒压、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基本方程可得?G = 0。 20.理想气体等温自由膨胀时,对环境没有做功,所以 -p d V = 0,此过程温度不变,?U = 0,代入热力学基本方程d U = T d S - p d V ,因而可得d S = 0,为恒熵过程。 21.是非题: ⑴“某体系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具有相同的熵值”,此话对否? ⑵“体系状态变化了,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变化”,此话对否? ⑶ 绝热可逆线与绝热不可逆线能否有两个交点? ⑷ 自然界可否存在温度降低,熵值增加的过程?举一例。 ⑸ 1mol 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 1变到V 2,能否用公式: ???? ??=?12 ln V V R S 计算该过程的熵变? 22.在100℃、p 时,1mol 水与100℃的大热源接触,使其向真空容器中蒸发成 100℃、p 的水蒸气,试计算此过程的?S 、?S (环)。 23. ? ??? ??=?12ln V V R S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 、?H 、?S 、?A 、?G 中何者为零? ⑴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⑵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⑶ 理想气体由(p 1,T 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 2,T 2)状态; ⑷ H 2和Cl 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 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⑹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25.a mol A 与b mol B 的理想气体,分别处于(T ,V ,p A )与(T ,V ,p B )的状态,等温等容混合为 (T ,V ,p )状态,那么?U 、?H 、?S 、?A 、?G 何者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 26.一个刚性密闭绝热箱中,装有H 2与Cl 2混合气体,温度为298K ,今用光引发,使其

(0129)《物理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9)《物理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7:第七次 1:[单选题]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 + S(s) = H 2 S(s) (1) K1 ; S(s)+O 2 (g)=SO 2 (2) K2 则反应:H 2(g)+SO 2 (g)=O 2 (g)+H 2 S(g) 的平衡常数为() A:K1 + K2 ; B:K1 - K2 ; C:K1·K2 ; D:K1/K2 。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15 s ; C: 30 s ; D:21.65 s 。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 ; 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 C:水的冰点温度是0℃(273.15K),压力是101325 Pa ; D: 水的三相点f = 0,而冰点f = 1 。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倒流。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 B:0.001M HCl水溶液; C:0.001M KOH水溶液; D: 0.001M KCl水溶液。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在某温度下,一密闭的刚性容器中的PCl5(g) 达到分解平衡,若往此容器中充入N2(g) 使体系压力增大二倍(此时体系仍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Cl5(g) 的离解度将:A:增大; B:减小;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 1.()不是状态函数。 ? A H ? B U ? C S ? D △G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熵不会减小 ? B 熵总是增大 ? C 孤立系统中熵不会减小 ? D 孤立系统中熵总是增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关于克-克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适用于任何两相平衡 ? B 适用于气-液平衡和气-固平衡 ? C 适用于固-液平衡和气-固平衡 ? D 适用于气-液平衡和液-固平衡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1 mol 10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水蒸气,该过程的()。 ?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 A C(石墨) ? B C(金刚石) ? C CO2 ? D CO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个过程肯定能自发进行?() ? A △H>0,△S>0 ? B △H>0,△S<0 ? C △H<0,△S>0 ? D △H<0,△S<0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7.乙醇和乙酸乙酯完全互溶,当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462时,形成恒沸物。若用精馏方法分离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35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 ? A 只能得到纯乙醇 ? B 只能得到纯乙酸乙酯 ? C 能够得到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 ? D 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都不能得到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1 mol 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冰,该过程的()。 ?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9.()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 A C(石墨) ? B C(金刚石) ? C CO2

物理化学傅献彩上册习题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1. 一封闭系统,当始终态确定后:(a )当经历一个绝热过程,则功为定值;(b )若经历一个等容过程,则Q 有定值:(c )若经历一个等温过程,则热力学能有定值:(d )若经历一个多方过程,则热和功的和有定值。 解释:始终态确定时,则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可以确定,非状态函数则不是确定的。但是热力学能U 和焓没有绝对值,只有相对值,比较的主要是变化量。 2. 从同一始态A 出发,经历三种不同途径到达不同的终态: (1)经等温可逆过程从A→B;(2)经绝热可逆过程从A→C;(3)经绝热不可逆过程从A→D。 试问: (a )若使终态的体积相同,D 点应位于BC 虚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b )若使终态的压力相同,D 点应位于BC 虚线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参见图 12p p (a) (b) 图 2.16 解释: 从同一始态出发经一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和一经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当到达相同的 终态体积V 2或相同的终态压力p 2时,绝热可逆过程比绝热不可逆过程作功大,又因为W (绝热)=C V (T 2-T 1),所以T 2(绝热不可逆)大于T 2(绝热可逆),在V 2相同时,p=nRT/V,则p 2(绝热不可逆)大于 p 2(绝热可逆)。在终态p 2相同时,V =nRT/p ,V 2(绝热不可逆)大于 V 2(绝热可逆)。 不可逆过程与等温可逆过程相比较:由于等温可逆过程温度不变,绝热膨胀温度下降,所以T 2(等温可逆)大于T 2(绝热不可逆);在V 2相同时, p 2(等温可逆)大于 p 2(绝热不可逆)。在p 2相同时,V 2(等温可逆)大于 V 2(绝热不可逆)。 综上所述,从同一始态出发经三种不同过程, 当V 2相同时,D 点在B 、C 之间,p 2(等温可逆)>p 2(绝热不可逆)> p 2(绝热可逆)当p 2相同时,D 点在B 、C 之间,V 2(等温可逆)> V 2(绝热不可逆)>V 2(绝热可逆)。 总结可知:主要切入点在温度T 上,绝热不可逆做功最小。

大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课后参考答案第4章.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混合物的特点,熟悉多组分系统各种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及其应用。 3.掌握化学势的狭义定义,知道化学势在相变和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4.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了解气体标准态的含义。 5.掌握Roult定律和Henry定律的含义及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 6.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 7.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和如何描述溶质在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非理想程度。 8.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来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混合物是多组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组分平等共存,服从同一个经验规律(即Rault定律),所以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一般是先掌握对混合物的处理方法,然后再扩展到对溶剂和溶质的处理方法。先是对理想状态,然后扩展到对非理想的状态。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化学势的定义有相似之处,都是热力学的容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任一物质B的物质的量的偏微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偏微分的下标上,这一点初学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偏摩尔量的下标是等温、等压和保持除B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C B )。化学势的下标是保持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保持除B以外的其他组成不变。唯独偏摩尔ibbs自G由能与狭义化学势是一回事,因为Gibbs自由能的特征变量是,T p,偏摩尔量的下标与化学势定义式的下标刚好相同。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比以前恒定组成封闭系统的基本公式,在 d n时所引起的相应热最后多了一项,这项表示某个组成B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 B

物理化学作业答案文档

物理化学习题作业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问答题 1.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不属于系统但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状态函数是描述平衡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3. 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 4. 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能量的总和。 5.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6. 因系统的体积变化而引起的系统与环境之间交换的功。 7. 可逆过程有三个特点:(1)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过程是以无限接近平衡状态下进行的; (2)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做最大功,环境做最小功;(3) 沿与过程原来途径相反方向进 行,可使系统和环境完全恢复原来状态。 8. 可以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本身体积的气体。 9.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一摩尔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10.不能。该情况相当于一个绝热系统中作电功,电机发热只能使室温升高。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选择题(选1个答案) 1. A 2. D 3. B 4. D 5. A 6. C 7. A 8. D 9. C 10. A 四、填空题 1. 封闭 2. 封闭系统中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3. 等于 4. 等于 5. 大于

6.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的焓变 7. 小于 8. 小于 9. 强度性质 10.小于 五、计算题 1. -8.314J 2. (1)Q=0,W=0,△U=0,△H=0 (2)Q=2430J,W=-2430J,△U=0,△H=0 (3)Q=1548J,W=-1548J,△U=0,△H=0 3.Q=40.7kJ,W=-3.10kJ,△U=37.6kJ,△H=40.7kJ 4. 6 5.7kJ 5. 260.7 kJ·mol-1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问答题 1.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2.由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所组成的循环过程。 3.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4.在孤立系统中的任何过程,或封闭系统中 的绝热过程: △S>0 表示自发过程 △S=0 表示可逆过程 △S<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5.在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非体积功 为零的过程: △G<0 表示自发过程 △G=0 表示可逆过程 △G>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6.在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容非体积功 为零的过程:

东北大学16春《物理化学》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16春《物理化学》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反应 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力; B.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 C.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 2.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压力; D. 惰性组分 3.设有理想气体反应A(g)+B(g)==C(g),在温度T,体积V的容器中,三个组分的分压分别为pA、pB、pC时达到平衡,如果在T、V恒定时,注入物质的量为nD的惰性组分,则平衡将(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不能确定 4.气体被固体吸附的过程其DS、DH的变化 ( )。 A. DS<0 DH>0; B. DS<0 DH<0; C. DS>0 DH<0; D. DS>0 DH>0 5.已知反应(1)和(2)具有相同的指前因子,测得在相同的温度下升高20K时,反应(1)和(2)的反应速率分别提高2倍和3倍,说明反应(1)的活化能Ea,1( )反应(2)的活化能Ea,2。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以上都不正确

6.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初始浓度cA,0为多少,反应掉cA,0的1/2时所需时间均相同,该反应为(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以上都不正确 7.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A. 降低; B. 增大; C. 恒定; D. 无法确定。 8.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lg(p/Pa)=10.65-2560/(T/K),则其平均升华热为( )kJ·mol-1。 A. 2.128; B. 49.02; C. 9.242; D. 10.33 9.人工降雨是将AgI微细晶粒喷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 ( )。 A. 冷量; B. 湿度; C. 晶核; D. 温度 10.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 ( )。 A. Zn(s) | ZnCl2(aq) | Cl2(p) | Pt; B. Zn(s) | ZnCl2(aq)( ) KCl(aq) | AgCl(s) | Ag(s); C. Pt | H2(p1) | HCl(aq) | Cl2(p2) | Pt; D. Ag(s) | AgCl(s) | KCl(aq) | Cl2(p) | Pt 三、判断题: 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ΔrGmq?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2.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A. 错误 B. 正确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A. 错误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mol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解:理想气体n = 1mol 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 W =-p ambΔV =-p(V2-V1) =-(nRT2-nRT1) =- 1mol水蒸气(H2O,g)在100℃,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求过程的功。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 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 W =-p ambΔV =-p(V l-V g ) ≈ pVg = nRT =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水(H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2O(l) = H2(g) + 1/2O2(g)解: n = 1mol 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 W=-p ambΔV =-(p2V2-p1V1)≈-p2V2 =-n2RT=-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若途径a的Q a=,Wa=-;而途径b的Q b=-。求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ΔU a= ΔU b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Q b = - 始态为25℃,200 kPa的5 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骤的热。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 态 311106190200000 1529831485m ...P nRT V =××== 3210160100000 58 24431485m ...P nRT V V =××== = kJ .kJ )..(Q W U Δa a 85194225575=+=+=- 对于途径b ,其功为 kJ .J ..V Δp W b 93270619010160200000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ΔH-ΔU 的值。 解:根据焓的定义

简明物理化学第二版答案讲解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 1. 1mol 理想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过程:(1)恒容下从 25℃升温至 100℃,(2)绝热自由膨胀至二倍体积,(3)恒压下冷却至25℃。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W、?U及?H。 解:将三个过程中Q、?U及W的变化值列表如下: 过程Q?U W (1)C V ,m (T 1末 ?T 1初 )C V ,m (T 1末 ?T 1初 ) (2)000 (3)C p,m(T3末?T3初) C v,m (T 3末 ?T 3初 ) p(V3末?V3初) 则对整个过程: T= T=298.15K T= T= 373.15K 1初3末1末3初 Q =nC v,m(T1末-T1初)+0+ nC p,m(T3末-T3初) =nR(T3末?T3初) =[1×8.314×(-75)]J=-623.55J ?U=nC v,m(T1末-T1初)+0+nC v,m(T3末-T3初)=0 W =- p(V3末?V3初)=-nR(T3末?T3初) =-[1×8.314×(-75)]J=623.55J 因为体系的温度没有改变,所以?H=0 2.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 400K、101.325kPa,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 (1)恒温可逆膨胀到10dm3,再恒容升温至610K; (2) 绝热自由膨胀到6.56dm3,再恒压加热至610K。 分别求两途径的Q、W、?U及?H。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及?H? 解:(1)始态体积V1=nRT1/p1=(0.1×8.314×400/101325)dm3=32.8dm3 W =W恒温+W恒容=nRT ln V V2+0 1 =(0.1×8.314×400×ln3210 .8+0)J =370.7J ?U=nC V,m(T2?T1)=[0.1×3 2 ×8.314 ×(610?400) ]J=261.9J 1

物理化学第二章课后答案完整版.docx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mol 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n = 1mol 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 2.2.3) W =- p amb V -=p(V2-V1) =-(nRT2-nRT1) =- 1mol 水蒸气 (H2O,g)在 100℃,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求过程的功。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 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n = 1mol 恒温恒压相变过程 ,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 应用式( 2.2.3) W =- p amb V =-p(V l -V g ) ≈ pVg = nRT =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 1mol 水(H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2O(l)= H2(g) + 1/2O2(g) 解: n = 1mol 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 2.2.3) W=-p amb V =- (p2V2-p1V1)≈- p2V2 =-n2RT=- 若途径 a 的 Q a=,Wa=-;而途径 b 的Q b=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 -。求 W b. 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 ,故ΔU a=ΔU b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Qa + Wa = Q b + W b ∴ W b = Q a + W a-Q b = -

始态为 25℃,200 kPa 的 5 mol 某理想气体,经途径 a ,b 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 经 a 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 100 kPa ,步骤的功 ;再恒容加热到压力 200 kPa 的末态,步骤的热 。途径 b 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 b 的 及 。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V 1 = nRT 1 =5 ×8.314 ×298.15 3 P 1 = 0.0619 m 200000 V 2 = V = nRT = 5 ×8.314 ×244.58 = 0.1016 m 3 P 100000 U = W a + Q a = (-5.57 + 25.42 )kJ = 19.85kJ 对于途径 b ,其功为 W b = - p 1 V = -200000(0.1016-0.0619) J = -7.932k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4mol 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20℃ , 求 ΔH-ΔU 的值。 解:根据焓的定义 -3 水 (H 2 在 ℃ 下:( )压力从 增 已知水在 25℃ 的密度 ρ =997.04kg ·m。求 1mol 100kPa O,l) 25 1 加至 200kPa 时的 H;(2)压力从 100kPa 增加至 1Mpa 时的 ΔH。假设水的密度不随压力改 变,在此压力范围内水的摩尔热力学能近似认为与压力无关。 -3 -3 -1 解 : 已知 ρ= 997.04kg ·m H2O = × 10 kg mol · M

简明物理化学第二版标准答案-杜凤沛-高丕英-沈明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 1. 1mol理想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过程:(1)恒容下从 25℃升温至 100℃,(2)绝热自由膨胀 至二倍体积,(3)恒压下冷却至25℃。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W、?U及?H。解:将三个过程中Q、?U及W的变化值列表如下: 过程Q?UW (1)C V ,m (T 1末 ?T 1初 ) C V ,m (T 1末 ?T 1 初 ) (2)000 (3)C p,m(T3末?T3初) C v,m (T 3末 ?T 3 初 ) p(V3末?V3初) 则对整个过程: T = T=298.1 5KT= T = 37 3.15K 1初3末1末3初 Q=nCv,m(T1末-T1初)+0+ nC p,m(T3末-T3初) =nR(T3末?T3初) =[1×8.314×(-75)]J=-623.55J ?U=nCv,m(T1末-T1初)+0+nC v,m(T3末-T3初)=0 W =-p(V3末?V3初)=-nR(T3末?T3初) =-[1×8.314×(-75)]J=623.55J 因为体系的温度没有改变,所以?H=0 2.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 400K、101.325kPa,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 (1)恒温可逆膨胀到10dm3,再恒容升温至610K; (2) 绝热自由膨胀到6.56dm3,再恒压加热至610K。 分别求两途径的Q、W、?U及?H。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及?H? 解:(1)始态体积V1=nRT1/p1=(0.1×8.314×400/101325)dm3=32.8dm3 W =W恒温+W恒容=nRT ln V V2+0 1 =(0.1×8.314×400×ln3210 .8+0)J =370.7J

2015 平台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1.()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 A C(石墨) ? B C(金刚石) ? C CO2 ? D CO 2.()是溶胶的光学性质。 ? A 沉降平衡 ? B 布朗运动 ? C 电泳 ? D 丁达尔现象 3.分散相粒子半径在()的分散系统称为胶体分散系统。? A 1~10nm ? B 10~100nm ? C 1~100nm ? D 1~1000nm

4.关于活化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 B 只有活化分子的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 C 活化分子数与反应温度有关 ? D 活化分子数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5. 在电导滴定中,用强酸滴定强碱时,终点以后溶液的电导()。? A 不变 ? B 减小 ? C 不规则改变 ? D 增加 6.1 mol 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冰,该过程的()。?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7.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个过程肯定能自发进行? () ? A △H>0,△S>0 ? B △H>0,△S<0 ? C △H<0,△S>0 ? D △H<0,△S<0 8.化学反应刚产生沉淀时,生成的沉淀颗粒大小不一,当放置一段时间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小颗粒变大,大颗粒变小,直至颗粒大小相同 ? B 小颗粒变小直至消失,大颗粒变得更大 ? C 小颗粒和大颗粒都变小,颗粒数增加 ? D 小颗粒和大颗粒都不发生变化 9.()是物理吸附的特点。 ? A 吸附热大 ? B 稳定性高 ? C 多分子层吸附

简明物理化学第二章答案

1. 2m o l 298K ,5d m 3的H e (g ),经过下列可逆变化: (1) 等温压缩到体积为原来的一半; (2) 再等容冷却到初始的压力。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和。已知=),(,g He C m p ?K -1?mol -1。 解:体系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W=W 1+W 2=nRTln 1 2V V +0=2××298×=-3435(J) Q=Q 1+Q 2=W 1+ΔU 2=-3435+n m v C ,ΔT=-3435+n m v C ,(298-298/2) =-3435+(-3716)=-7151(J) ΔU=ΔU 1+ΔU 2=ΔU 2=-3716(J) 2. ΔS=ΔS 1+ΔS 2=nRln 12 V V +?21,T T m v T dT nC =2××+2××1-?K J 理想气体从40℃冷却到20℃,同时体积从250dm 3 变化到50dm 3。已知该气体的m p C ,=?K -1?mol -1,求S ?。 解:假设体系发生如下两个可逆变化过程 250dm 3 等温 50dm 3 等容 50dm 3 40℃ ΔS 1 40℃ ΔS 2 20℃ ΔS=ΔS 1+ΔS 2=nRln 12V V +?21,T T m v T dT nC =10Rln 250 50+10×4015.2732015.273++ =(1-?K J ) 3. 2mol 某理想气体(m p C ,= J ?K -1?mol -1)在绝热条件下由,膨胀到,求该过程的 Q W U H S ???、、、和。 解: 绝热 膨胀 ∵m p C ,=11--??mol K J ∴ m v C ,=1-?K J 且Q=0 ΔU=?2 1,T T m v dT nC =2×× W=-ΔU=2930(J) 等温压缩 等容冷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