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史复习复习过程

中国文学史复习复习过程

中国文学史复习复习过程
中国文学史复习复习过程

中国文学史复习

两宋辽金文学

一、填空

1、把自己的文集题做《小畜集》,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

2、送出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他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3、编选《唐文粹》,影响了宋初的古文创作。

4、宋末的方回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送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体”

5、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

6、相当自觉地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代表作有《畬田词》、《乌啄疮驴歌》等。

7、“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的成就比较突出。

8、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以《》而得名。

9、《西昆惆怅集》中的诗人大多师法唐人的诗。

10、西昆体是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就较高的只有、刘筠、钱惟演三人。

11、宋初此人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12、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13、在两宋词坛上,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14、柳永描绘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方面的代表作,首推

《》,篇首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15、柳永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

化得方向拓展。

16、欧阳修的诗论作品是《》,其中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17、“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是梅尧臣《》中的诗句。

18、宋代的、王安石、曾巩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齐名,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19、王安石的散文形成了被清人刘熙载称为“”的独特风貌。

20、王安石后期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这种诗被称为“”。

21、清人赵翼评的诗说:“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22、以“”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

23、苏轼提出了词须“”的创作主张。、

24、“”的手法是苏轼变革是风的主要武器,是指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25、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是个成就最为突出,他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为“苏黄”。

26、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同气应得是个流派是。

27、黄庭坚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

28、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是个流派称为“江西诗派”。

29、小山词是指的词作,他按照其父晏殊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着小令的阵地。

30、在北宋词坛上,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

31、北宋词人的咏物词成就极高,其代表作有《六丑·蔷薇谢后作》等。

3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之说。

33、宋代诗人、杨万里、范大成、尤袤四人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34、元好问为了保存金代的文献,编成《》十卷,旨在以诗存史。

35、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

36、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

二、名词解释

1,宋初三体 2,“白体”诗人 3,晚唐体 4,西昆体 5,苏、梅 6,古文运动 7,唐宋八大家 8,六一风神 9,王荆公体 10,《六一词话》 11,诗穷而后工说12,晏欧诗风 13,苏门四学士 14,豪放词派 15,婉约词派 16,易安体 17,格律派 18,苏、辛 19,二安 20,二窗 21,姜、张 22,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 23,令、引、近、慢 24,慢词、长调、中调、小令 25,苏、黄 26,江西诗派 27,山谷体 28,中兴四大诗人 29,诚斋体 30,永嘉四灵 31,江湖诗派 32,

清空说 33,《沧浪诗话》 34,《四书集注》 35,《集杜诗》 36,宋话本 37,平话 38,诸宫调 39,董西厢 40,院本 41,说话四家 42,国朝文派

三、问答题

1,试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简答宋词兴盛的原因。

3,论述欧阳修的文学理论。

4,试述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

5,试比较柳宗元与欧阳修山水游记散文诗的不同。

6,试分析欧阳修词作题材的多样性。

7,试分析比较韩愈和欧阳修的散文风格。

8,为什么张先的词被称为“古今一大转移”?

9,为什么说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一大变?

10,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11,试论述苏轼儒、道、释合一的思想。

12,为什么说苏轼是北宋诗坛上的第一大家?

13,结合作品论述苏轼的是个美学思想。

14,试论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15,论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16,简述苏轼散文赋作的散体特征。

17,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18,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那些方面?

19,试结合作品分析柳永和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不同。

20,简答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词学理论。

21,试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22,试比较李清照词和李煜词的异同。

23,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24,黄庭坚能在宋代诗坛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有何特色?

25,论述陆游诗歌的特点。

26,结合作品简答诚斋体有何特点。

27,论述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28,论述家选词的艺术成就。

29,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分析唐宋咏史怀古词有什么特征。

30,试分析辛弃疾的登临词是以怎样的艺术手法体现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

31,论述姜夔对词的贡献。

32,试分析梦窗词的艺术成就。

33,简要回答宋代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34,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于艺术风格。

元代文学

一,填空

1,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2,元人编刊的讲史话本,今存建安虞氏刊印的《》。

3,《》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作者是董解元,本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

4,元杂剧是在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5,关汉卿的喜剧《救风尘》和《》分别塑造了赵盼儿和潭记儿这两个女性英豪形象。

6,《》的故事框架,与汉代以来一直流传民间的“东海孝妇”故事颇为相似。

7,王实甫的杂剧《》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贾仲明认为其“天下夺魁”。

8,徐复祚在《曲论》中称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为“元曲四大家”。9,白朴擅词曲,其词集名《》,词语遒严,请寄高远,多颓唐凄楚之调。10,白朴《墙头马上》一剧的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一诗。

11,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名声很大,有“”之称。

12,马致远的散曲作品被辑为《》传世。

13,马致远其现存的杂剧作品中,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陈传高卧》、《岳阳楼》都是这类作品。

14,《》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15,大都作家群以为领袖,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称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16,的《赵氏孤儿》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历史剧。

17,的《录鬼簿》,大致上按时间先后记录了元杂剧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18,尚仲贤的剧作以《》最为著名,它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

19,高文秀的《》与康进之的《梁山伯黑旋风负荆》,堪称元代水浒戏的双壁。

20,《》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故事处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

21,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亦称。

22,早起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23,代表南希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这出戏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24,元代南戏较著名的作品有《》、《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后人称之为四大南戏。

25,元代中期,社会逐渐稳定,民族矛盾有所缓和,诗坛上占主导低位的诗学观念是崇尚“”。

26,“元代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四人。

27,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他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

28,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包括剧曲与。

29,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初的《诚斋乐府》。

30,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31,又称“套曲”、“散套”、“大令”,其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缀而生,歌曲同押一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32,“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关汉卿的著名套数[南呂·一枝花]《》中的句子。

33,马致远的小令写的俊逸疏宕,别具情致,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为《天净沙·》。

34,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两位作家是与乔吉,前者有《苏堤渔唱》等散曲集,两人有“曲中李杜”之誉。

35,的代表作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数。

36,后人把散曲作家贯云石与徐再思两人的作品合辑称为《》

二,名词解释

1,元杂剧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3,元曲四大家 4,《东篱乐府》 5,北曲 6,南曲 7,宫调 8,楔子 9,宾白、科、介 10,元诗四大家 11,铁崖体 12,南戏 13,昆山腔 14,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15,元曲 16,散曲 17,酸甜乐府 18,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19,《录鬼簿》

三,问答题

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2,简答元杂剧的题材类型

3,元杂剧中爱情剧的特点。

4,简述元杂剧的形式特点。

5,简答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6,举例分析关汉卿杂剧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7,简述《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8,为什么说关汉卿的杂剧是“场上之曲”?

9,以剧本为例,试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10,简述董《西厢》对前代素材的改造以及董《西厢》的艺术特点。11,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莺莺故事题旨的改造及其原因。

12,试述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3,简答西厢故事中红娘形象的演变过程。

14,试分析王实甫《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

15,试以莺莺为例,分析《西厢记》是如何刻画爱情心理的。

16,试分析《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17,为什么说王实甫《西厢记》的语言“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

18,董《西厢》和王《西厢》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19,简析《墙头马上》中女主人公李千金的性格特征。

20,试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1简答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产生的原因。

22,试结合作品分析马致远剧作在内容和曲辞上的特点。

23,简答杂剧《赵氏孤儿》的内容及其悲剧性。

24,为什么说《梧桐雨》是一部诗剧?

25,试比较《汉宫秋》与《梧桐雨》。

26,试比较马致远与关汉卿在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27,试结合《倩女离魂》分析郑光祖爱情剧中的女性的矛盾心理。

28,试述南戏在元代的发展。

29,简述宋元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30,为什么说《琵琶记》是元代剧坛之殿军,明代戏曲之先声?

31,被誉为“词曲之祖”的《琵琶记》在思想内涵上有何独到之处?

32,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33,试述散曲的体裁特点。

明代文学

一、填空

1,《》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2,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代建安虞氏刊印的《》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

3,《三国志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创作的小说,在虚实结合方面比较成功,清代学者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三国志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5,《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的浅近文言。

6,编写的《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7,《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在繁本系统中,今知最早的是高儒的

《》中记载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8,明末将《水浒传》120回本“腰斩”成70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9,《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

10,明代的《》是根据南宋以来在名剑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的。

11,明初的、高启、张羽、徐贲四人均为吴人,人称“吴中四杰”。

12,明初众诗人中,是最有成就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他为“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13,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

14,刘基的《》是他在元末弃官归田后锁住的一部寓言散文集,其中的《卖柑者言》讽刺元末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15,永乐至成化年间形成的台阁体,其主要人物是“三杨”:、杨荣、杨溥。

16,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是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派。

17,前七子是以、何景明为中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延相、徐祯卿的文学群体。

18,王世贞的《》是一部受人们重视的文学批评著作。

19,后七子中创作数量最大的作家是,他的文学影响也远远高出后七子中其他人。

20,前后七子文学活动的积极意义是在的旗帜下,为文学寻求了一席独立存在的地位。

21,明朝嘉靖年间,文坛有以王慎中、唐顺之为代表的。

22,唐宋派文人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他的代表作有《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

23,王九思的杂剧《》开辟了明代单折短剧的体制。

24,《南词叙录》一书,一般认为是所作,这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

25,王骥德在《曲律》中称“徐天池先生《》,故是天地间的一种奇绝文字”。

26,明代中期三大传奇剧是指李开先的《》,梁辰鱼的《浣纱记》还有据说是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

27,梁辰鱼的《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28,汤显祖所创作的“临川四梦”完整地展现了他的戏剧理论,也就是“”论。

29,汤显祖的《牡丹亭》的真正蓝本应该是话本《》。

30,汤显祖创作的第一本完整的传奇是《》,该剧主要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本事。

31,朱权的《》和相传为贾仲明所作的《录鬼薄续编》是明代前期产生的重要戏曲文献。

32,以为领头人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楷模的临川派,这两大戏剧流派的形成与竞争,是明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

33,沈璟后半生以“词隐生”自署,进行了长达20年的戏曲创作和研究,他一共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合称为《》。

34,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大致勾勒了《西游记》的基本框架,开始将取经的历史故事文学化,并且书中已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

35,《》是许仲琳、李云翔根据民间创作改编而成的,全书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的历史为框架。

36,《》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也被看做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37,关于《金瓶梅》作者,现在还是一个谜,《金瓶梅词话》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为“”所作。

38,清康熙年间,以崇祯本《金瓶梅》为底本,将正文的个别文字修改后另作详细评点,人称“第一奇书本”或“张评本”。

39,《金瓶梅》的书名,乃是由小说中的潘金莲、、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

40,《金瓶梅》在创作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欣欣子序中所说的“”。41,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明代嘉靖年间洪编刊的《》。

42,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

43,“三言”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它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标志着古代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44,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已经是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45,明末“姑苏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出佳作四十篇编程的《》是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小说的选本。

46,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对晚明文坛有着启蒙作用。

47,晚明时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他在《叙小修诗》中提到“,不拘格套”,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感情的重要性。

48,晚明时期,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派”,崛起于文坛,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9,晚明散文的最后一位大家和集大成者是,其散文的代表作品为《西湖七月半》。明末江南地区一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崇祯初年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是,与此同时陈子龙和夏允彝、徐孚远等创建,彼此呼应。

51,明代民歌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投入相当精力编辑了《童痴一弄·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两部明代民歌专集。

二、名词解释

1,吴中四杰 2,台阁体 3,临川派 4,明传奇 5,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6,吴江派 7,汤沈之争 8,折子戏 9,章回小说 10,英雄传奇小说 11,历史演义小说 12,《三国演义》 13,《三国演义》毛氏父子评改本 14,《水浒传》七十回本 15,神魔小说 16,《金瓶梅》 17,《金瓶梅词话》 18,世情小说 19,《清平山堂话本》 20,拟话本 21,三言 22二拍 23,童心说

24,公安派(公安三袁) 25,唐宋派 26,茶陵诗派 27,前七子 28,后七子29,竟陵派 30,复社和几社

三、问答题

1,简述明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概况。

2,明代的通俗文学从那几个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3,为什么人们常把小说作为明代最具时代特征的文学样式?

4,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熟过程。

5,简答《三国志演义》的版本情况。

6,分析《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7,试析《三国志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8,论述《三国志演义》中战争描写的特点。

9,试述《三国志演义》的叙事特征。

10,试述《三国志演义》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和写作技法。

11,试述《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

12,简答水浒故事的流传和发展。

13,简述《水浒传》的版本。

14,试分析《水浒传》的“忠义”思想。

15,《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那里?

16,谈谈你对《水浒传》中招安描写的认识。

17,简答《水浒传》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18,分析《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19,分析《水浒传》的艺术表现手法。

20,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说明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

21简要分析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

22论述汤显祖的至情论。

23,简述《牡丹亭》的题材来源和主题提炼。

24,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人物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25试述《牡丹亭》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26,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27,分析比较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28,回答《西游记》的成熟过程。

29,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30, 试分析孙悟空“强者为尊”思想的时代特色。

31,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

32,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33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34,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35,试述《金瓶梅》的社会意义。

36,为什么说《金瓶梅》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37,简述何为“明代四大奇书”,它们奇在何处?

38,简述“三言”、“二拍”反映了那些新的时代内容。

39结合作品说明“三言”、“二拍”的艺术追求。

40,简述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41简答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一、填空(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元杂剧是以_________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西厢记、_________ 、墙头马上、_________。 3.元杂剧在剧本体制上采用_________形式。 4.有关元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_________。 5.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_________ 一带。 6.在文学要素上,杂剧剧本包括唱词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7. 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有单刀会、_________ 、《哭存孝》等。 8.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所评的是_________。 9. 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来源于唐朝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 10. 金人董解元的_________为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12.《西厢记》是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明人鉴于它体制上的创新,称其为_________。 13.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_________。 14. 明人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评语“《牡丹亭》格调全祖此”指的是剧作家的杂剧代表作倩女离魂。 15.元前期剧作家郑廷玉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 。 16.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_________。 17.元代作家虞集的诗歌主张是_________。 18.贯云石的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散曲总集中最为著名的“杨氏二选“是指杨超英的_________和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中国文学考点整理

人物形象分析,X莺莺、林黛玉、婴宁。南北朝小说代表作。唐边塞诗人代表。屈原名句。文人诗代表作。乐府民歌代表。初唐四杰及代表作。蒲松龄作品的地位。苏轼的几篇代表作。 陶渊明,饮酒诗。李白,月下独酌。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古。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默写/鉴赏。王维,山居秋暝。默写/鉴赏。李白诗歌艺术特色。简答/论述。苏轼的词学观及对宋词的贡献。通过曹操的文学作品谈对其认识。 文学社团,成立时间、地点、代表人物、刊物、创作主X,倾向。矛盾,社会剖析小说。 激流、爱情、乡村三部曲。鲁迅代表作品,小说集。鲁迅、戴望舒、徐志摩、沈从文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写作特点。《围城》作品艺术特点。结合文学艺术手法分析电视节目。 1.新月社1923《晨报副刊》,《新月》,《诗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季刊,)、《洪水》半月刊,《创造月刊》。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X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后期创造社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XX公园来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X振铎、沈雁冰。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及《诗》。主X“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反对唯美派脱离人生的“以文学为纯艺术”的观点。 4.语丝社:于1924年成立,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X半农。《语丝》。在思想上倾向于自由主义,希望用西方的自由,XX,个人主义等观念来改变中国社会。 5.社会剖析派:成立于1928年,茅盾,沙汀,艾芜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子夜》,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 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记事本末体 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史论散文 D.时评散文 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 B.引经据典 C.崇实诚,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疾俗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A.《天子游猎赋》 B.《二京赋》 C.《校猎赋》 D.《羽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D.楚辞体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D.《善哉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 A.许穆夫人 B.蔡琰 C.左芬 D.薛涛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 B.元康诗风 C.元嘉诗风 D.永明诗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A.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7.《木兰诗》一般认为产生于( B )。 A.魏晋 B.北朝 C.南朝 D.隋唐 18.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C )。 A.反复推敲 B.呕心沥血 C.洛阳纸贵 D.韦编三绝 19.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 D )。 A.鲍照 B.陆机 C.徐陵 D.庾信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 )。 A. 《尚书?尧典》 B. 《吕氏春秋?古乐》 C. 《诗大序》 D. 《淮南子?道应训》 2. 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C )。 A. 《十五从军征》 B. 《陌上桑》 C. 《孔雀东南飞》 D. 《羽林郎》 3. 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 B )。 A. 孟起 B. 孟德 C. 子桓 D. 子建 4. 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 D )。 A. 左思 B. 刘琨 C. 孙绰 D. 郭璞 5.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B )。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4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四)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诗经》的收集,《国语·周语上》的说法是(2 )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D.作诗说 2.《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2 )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 3.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 4 ) A.《尚书》B.《逸周书》C.《论语》D.《春秋》 4.《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3 )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 5.《孟子》的文风特点是(4 )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3)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7.“楚辞”名称开始出现的时代是(3 )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8.《诗经·豳风·七月》是(3 ) 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4 )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 10.《史记》的作者是( 3 ) A.班固B.范晔C.司马迁D.司马光 11.《汉书》所记载的是(2 ) A.后汉的历史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D.两汉的历史 12.最早收录“古诗十九首”的总集是( 2 )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 13.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3 ) A.夺胎换骨说B.草蛇灰线说C.宗经征圣说D.摩罗诗力说

中国文学史知识点小结

一. 诗经 1.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和宴飨中的乐歌等。《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国风是地方土乐。雅指朝廷正乐,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汉代出现了今文的鲁,齐,三家诗。鲁人毛亨和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2.诗经的思想容 《诗经》中的作品,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可分为: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有其历史和文学的价值。 (2)农事 《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活动的农事诗。 (3)燕飨 《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容的燕飨诗,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但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是有政治目的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侧面。 (4)怨刺诗 产生于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揭露时艰.讽喻朝政,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5)战争徭役 《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但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而《诗经》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有丰富复杂的容和情感取向。 (5)婚姻爱情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爱相思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中。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1.赋.比.兴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直叙。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大多在诗歌的发端。兴,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但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在联系。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中国文学史专题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 3、荀子是__儒家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离忧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_吊屈原赋__》和《___服鸟赋___》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 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__郭茂倩____编的《__乐府诗集__》。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的《__世说新语__》为代表。 9、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10、《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小雅。 11、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13、《逍遥游》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5、《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18、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19、《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 绍钧、许地山等12人。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月刊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被称为"人生派"。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是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以及后来加入的彭康、朱镜我、冯乃超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强调创作"本着内心要求",崇拜天才,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宣传文学的无目的性,提倡为艺术而艺术,被称为艺术派。受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颓 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1929年2月该 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1922年4月,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在杭州西湖湖畔成立的新文 学团体。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寂寞的国》等。其创作以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坦白率真,以自由诗为主。 4、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 的追求;四、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5、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 "病状",因封建思想没有完全从人们头脑中清除,加上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彻底,因此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这种精神的病 容且时时警戒。 7、美文:即艺术性散文,通常称为"散文小品"。它不是批评的,也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艺 术性的。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家自己真实的"思想"。其风格是"真实简明"。"美文"在周作人看来,就是个人的"言志"之作。由于这种文体更能适应思想启蒙,又具有较 强的随意性,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们几乎没有不从事散文小品创作的,所以这一时期无 论从创作数量,文体品格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和成熟。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唐宋部分) 一、填空题(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上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______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2.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并称。 3.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______和谢灵运以来的______的基础之上。以______、______为代表,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4.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______四类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_。 6.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7.“以文为诗”是_________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8.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 9.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 _________。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1.长吉体是_______诗所具有的风格。 12.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______。 13.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______、______。 14.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______。 15.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_____。 16.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_____。 17.朱敦儒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_____。 18.宋初三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19.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 21.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_________。 22.《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23.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 24.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文学史试题2前三篇

中国文学史试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 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 2、《女娲补天》原载于()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 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 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 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 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 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 6、风、雅、颂的"雅"意为() 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 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①《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 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 ①《汉广》②《氓》③《将仲子》④《狡童》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 ①《东山》②《采薇》③《黍离》④《蒹葭》 10、控诉秦穆公以人殉葬暴行的诗篇是() ①《黄鸟》②《正月》③《小弁》④《雨无正》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 ①《离骚》②《远游》③《涉江》④《哀郢》 12、《东君》祭祀的是() ①天之尊神②云神③太阳神④主宰寿命之神 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 ①《九歌》②《九章》③《天问》④《招魂》 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说:"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 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知识点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是《淮南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是《治安策》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 所有考点整理

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 宋柳开(先驱)的文学主张有(2013.01多选):①反对五代浮艳风②主张文道合一③鼓吹复古④倡导质朴文风 2、穆修: 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穆修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是(2004.10单选):响应者3、王禹偁: 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简述王禹偁(chēng)的诗歌创作成就(2013.01简答):①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闲适唱和诗②贬官商州之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③兼擅各种五言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宋初王禹偁所属的诗派是(2009.10和2005.10单选):“白体”诗派 王禹傅诗歌的艺术风格是(2015.04单选):平易晓畅 4、晚唐体: 晚唐体(2014.10名解):①宋初诗歌的流派②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代表③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以请逸隐幽为旨趣。 5、杨亿与西昆体: 西昆:因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以杨亿、钱淮演、刘筠为魁首。 西昆诗派和昆体功夫:西昆体形成是个流派的标志——《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 简述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色(2013.10简答):讲究修辞的昆体功夫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①诗中大量用典,以学文为诗,是送诗的一个突出的特色,西昆体作为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或者诗歌思潮。体现了当天是的风会所趋,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②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到诗学渊源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黄庭坚就主张用昆体功夫造老杜浑成之境③西昆体流行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诗人作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甚至堕入玩弄辞章典故的泥潭。 西昆体的艺术特征是(2015.10和2012.10单选):讲究修辞 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2015.04单选):西昆体 第二章:欧阳修和北宋诗文革新 1、欧阳修:——六一风神 欧阳修文学创作以散文成就最大、影响最大 欧阳修散文的风格是(2013.01单选):平易流畅、委屈婉转。 论述欧阳修散文的基本特点及其风格(2003.10论述) 1.欧阳修摒弃了韩愈散文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欧阳修对宋代散文发展的最大贡献。 2.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他的文章着眼于具体事物,兼具情景事理,婉转流畅,富于韵致。 3.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词平而精练,富于变化而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