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②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③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④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⑤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⑥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

F

E

q

=,电容Q

C

U

=,加速度

F

a

m

=

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

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

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

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

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

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

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

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

5.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

6.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

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

7.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

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

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

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

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

8.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

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9.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11.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

12.在处理某些物理问题时,人们常常采取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运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中的抽象和想象的力量,分离事物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及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便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以下选项都属于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是()

A.①单摆②光线③质点④理想变压器

B.①匀强电场②电阻箱③系统④点电荷

C.①光滑平面②机械波③点电荷④匀强磁场

D.①轻质弹簧②天平③点光源④电场线

13.第一个准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B.C.D.

14.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100 周年。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即任何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面上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水波。引力波在空间传播的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以光速传播,携带有一定能量,并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

引力波探测是难度最大的尖端技术之一,因为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较容易探测的引力波。2016 年2 月11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是由距离地球13 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探测装置受引力波影响,激光干涉条纹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间接探测到引力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波是横波

B.引力波是电磁波

C.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能产生引力波

D.爱因斯坦由于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5.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

C.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

16.在人类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轨道是椭圆,行星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C.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研究,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

D.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17.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法拉第 D.阿基米德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D.牛顿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19.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韦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20.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顿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

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C.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1.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

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

C.伽利略、卡文迪许、法拉第

D.伽利略、牛顿、奥斯特

22.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3.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

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牛顿、卡文迪许

B.开普勒、伽利略

C.开普勒、卡文迪许

D.牛顿、伽利略

25.物理学家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法拉第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

B.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

C .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 .赫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而G 是卡文迪许测出.被称为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故①错误;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首次精确地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②错误; 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故③正确;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④正确;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⑤错误;

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的数值,故⑥正确;

故选D 。

2.D

解析:D

【解析】

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 错误.

B 、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电场强度F E q

=,电容Q C U =,加速度F a m

=.公式中a 与F 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 错误.C 、库仑用扭秤实验最早得出库仑定律,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故C 错误.D 、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放射出一个电子,原子序数增加1,故D 正确.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史(理想斜面实验、库仑定律的发现、电荷量的测定)、物理方法(比值定义法)和物理思想(衰变).

3.C

解析:C

【解析】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为定量研究电现象奠定了基础,符合史实,A 正确;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证明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符合史实, B 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C 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认为电荷间的作用是通过“场”实现的,符合史实,故D 正确.

4.D

解析:D

【详解】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A错误;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出,B错误;

C.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带电量均为一个最小单元的整数倍,把这个最小带电单元叫做元电荷,它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C错误;

D.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另外一个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他还引入了电力线(又称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这个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C

【解析】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捕捉到了雷电,C正确.

6.C

解析:C

【解析】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误;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B错误;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C正确;开普勒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D错误.7.A

解析:A

【解析】伽利略最早使用理想斜面实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最早引入场的概念,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

8.C

解析:C

【解析】

A项:开普勒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故A错误;

B项: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故B错误;

C项: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并用电场线简洁、形象的描述电场,故C正确;

D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故D错误.

9.D

解析:D

【解析】A项: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A正确;

B项: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扭秤,巧妙而准确地测量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这位科学家是库仑,故B正确;

C项: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故C正确;

D项: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磁生电”的理想,故D错误。

10.C

【解析】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项错误。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故B项错误。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故C项正确。

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D项错误。11.A

解析:A

【解析】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A不符合物理学史,B符合物理学史;

C、20世纪的2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它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故C符合物理学史;

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而来的,故D符合物理学史.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2.A

解析:A

【解析】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A、单摆在细线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用以描述光的(传播方向)的(有向)的直线,光线也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描述光的传播的有效方法,是在对细光束的抽象的基础;质点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人为引入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变压器忽略三损(磁损、铁损、铜损)就是理想变压器,故A正确。

B、变阻箱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的阻值,是测电阻的准确装置,不是理想化模型,故B错误。

C、机械波是实际存在的一种波,不是理想化模型,故C错误。

D、天平是利用杠杆称重的仪器,不是理想化模型,故D错误。故选A.

在力学中,单摆是理想化模型,在热学中,理想气体是理想化模型,在电学中,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在磁学中,匀强磁场是理想化模型

【点睛】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质点就是如此,质点是高中一开始所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对其理解要抓住“当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这一核心进行.

13.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名师点睛】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卡文迪许的扭秤试验,不仅以实践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时也让此定律有了更广泛的使用价值;卡文迪许测出的

,与现在的公认值极为接近;直到1969年G的测量精度还保持在卡文迪许的水平上.

14.A

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由于引力波有两个独立的偏振状态,因此引力波是横波,A 正确;引力波在空间传播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但并不是电磁波,B 错误;质量小的物体加速运动时也会产生引力波,只是不容易探测,C 错误;爱因斯坦是由于发现光电效应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D 错误。

考点:机械波与电磁波。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A错误;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提出用电场线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故B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故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故D错误.

16.D

解析:D

【解析】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错误;开普勒三定律最早证明了行星公转轨道是椭圆,牛顿证明了行星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B错误;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C错误;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正确.

17.C

解析:C

【解析】属于识记的内容。若没有记清楚,也可以采用排除法,除了法拉第以外,其他三个选项提到的物理学家都没有研究电场。

18.C

解析:C

【解析】A: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项错误。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故B项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故C项正确。D: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故D项错误。

点睛:要熟悉物理学史以及相应的科学思维方法。

19.D

解析:D

【解析】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打开了研究电磁学的大门,故A错误;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B错误;

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故C错误;

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0.A

解析:A

【解析】A、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错误;

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B正确;

C、伽利略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故C正确;

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故D正确;

说法中错误的故选A。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得磁效应.

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伽利略、卡文迪许、法拉第,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伽利略、牛顿、奥斯特,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

强记忆,平时注意积累.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所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这个情况是不存在的,故不能用实验验证,其他均可用实验验证.故A正确,BCD错误。

2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从斜面A上滚下,高度降低,则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会越来越大,则①正确;在斜面B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势能增大,动能则减小,故④正确。答案为C。

考点:伽利略理想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相关能量之间的转换的规律,为能量守恒做好铺垫。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牛顿根据行星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经过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巧妙的测量出了两个铁球间的引力,从而第一次较为准确的得到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安培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得出电流与其磁场方向的关系,故A错误.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体现电流周围产生磁场,故B正确.

C.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错误.

D.1800年,意大利人亚历山德罗·伏特(Alessandro Volta)才是电池的最早发明者,故D错误.

故选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