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言语交际》平时作业(3)

《言语交际》平时作业(3)

《言语交际》平时作业(3)
《言语交际》平时作业(3)

《言语交际》

第三次平时作业

一、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俗语“打破砂锅璺(问)到底”,是运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手法。

( ) 2.文学欣赏中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母雷特,在领悟修辞格时也有这样的现象。 ( )3.“小品文是投枪”,运用的是借喻修辞手法。

( )4.“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庄稼”,运用的是拟物法。

(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的是缩小夸张修辞手法。

( )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是“细浪”、“泥丸”运用的是扩大夸张修辞手法。

( )7.奇问,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只是用疑问的格式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也可以称作“虚问”。 ( )8.“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用的借喻修辞手法。

( )9.“‘大岛茂’随三千日本青年来华访问”,用的借代修辞手法。

( )10.“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 用的是借喻修辞手法。

( )11.“吹牛‘吹’来村民血汗钱”是用了拈连修辞手法。

( )12.捻连 就是利用上下文的语境关系,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用到乙事物上面。 ( )13. 别解就是故意曲解词语原来的意思,重新做出解释。

( )14.“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不难” 用的借喻修辞手法。

( )15.回环也叫回文。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里用主要运用了( )修辞格

A.拟人

B.借代

C.接喻

D.复现

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A.拟人

B.借代

C.接喻

D.双关

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枝上重霄九”(毛泽东)主要运用了()修辞手法。

A.对仗

B.语义双关

C.接喻

D.谐音双关

4.“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朱德)。诗中第三句用了《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典故,同时又表现了打败日本侵略军的决心。这是运用了()修辞手法。

A.拟人

B.借代

C.接喻

D.双关

5.中国体育博物馆——叹为观止的“豆腐渣”工程,运用了()修辞格。

A.拟人

B.借代

C.反语

D.双关

6.“朱元章出身贫寒,是道地的‘红五类’”,运用了()修辞格。

A.拟人

B.借代

C.移用

D.双关

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修辞格。

A.拟物

B.借代

C.反语

D.移觉

8.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不难”用的()修辞格。

A.拟人

B.别解

C.移用

D.双关

9.陈寅恪赠罗家伦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其中包含了罗家伦的名字,这是运用了()修辞格。

A.顶真

B.借代

C.借喻

D.嵌字

10. “风帘一烛对残花,薄雾寒笼翠袖纱。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高启)这首诗又可倒读为“鸦啼夜树井栏东,梦破惊愁别院空。纱袖翠笼寒雾薄,风残对烛一帘风。”这属于()修辞格。

. A.博喻 B.回环 C.顶真 D.拟人

1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运用了修辞手法()。

A.博喻

B.借代

C.接喻

D.双关

12.“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里用主要运用了()修辞手法。

A.拟人

B.借代

C.接喻

D.双关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本诗的流水对是()。

A.第1联

B.第2联

C.第3联

D.第4联

14.“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之二)。这首诗的流水对是()。

A.第1联

B.第2联

C.第3联

D.第4联

15.下面用了比喻修辞格的一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科学家发现了两个黑洞“流浪汉”。

D.她很文静,话很少,这一点像父亲。

16.下面用了对偶句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在我心里。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7.选出用了对仗的一项()。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电影放完后,掌声雷动,将屋顶抬高了几寸。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选出夸张的一项()。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一切都像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9.选出对比的一项()。

A.他一眨眼就爬上了树稍。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道甘为孺子牛。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选出双关的一项()。

A.他喜欢泸州,我喜欢茅台。

B.干我这一行,人称“爬格子”。在单位上“爬”,回到家里还“爬”。

C.莲(怜)子心中苦。

D.音乐教学AB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运用了()修辞手法。

A.回环

B.夸张

C.借喻

D.嵌字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这首诗包含了那些修辞手法()。

A.明喻

B.夸张

C.对比

D.嵌字

3.口头语体具有以下特点()。

A.广泛性

B.随意性

C.生动性

D.通俗性

4.书面语体应具有以下特点()。

A.针对性

B.准确性

C.生动性

D. 严密性

5.政论语体具有以下特点()。

A.鼓动性

B.逻辑性

C.适应性

D.随意性

6.文艺语语体包含()三种。

A. 韵文体

B. 散文体

C. 美术体

D.戏剧体

7. 书面语体包括()。

A. 事务语体

B. 科技语体

C. 政论语体

D.文艺语体

8. 专业语体具有以下特点()。

A. 专用语体

B. 课堂语体

C.执法语体

D.文艺语体

9.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用的是()修辞手法。

A. 回环

B.跌衬

C.反复

D.借喻

10.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包括()。

A.角色原则

B.合作原则

C.礼貌原则

D.协调原则

四、分析运用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指出下面一这首诗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5分)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指出下面句子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5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指出下面句子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叠音修辞格,有什么效果。(5分)

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五、综合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运用修辞理论分析下面这首诗的形式美。(5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

5. 指出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运用修辞格理论进行分析。(5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1)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文学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 2、文学理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其研究对象。 3、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文本有再现型文本、表现型文本、象征型文本等呈现类型。 5、文学媒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摹仿论:是关于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摹仿的看法体系.这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观念,又可称再论. 2、蕴藉 3、高雅文化 4、陌生化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从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狭义说明文学的含义。 答:文学一词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和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 文学一词的广义就是人的所有语言性符号行为及其作品的代名词。 文学一词的狭义是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 2、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第一,从学科性质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活方式、 价值、理想范式等的学科,包含哲学、历史学、伦理学、修辞学和艺术学等。第二,从学科 对象看,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的普 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当然,另一方面,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3、简析文学文本的几种文化类型的相互渗透。 4、简析文学媒介如何影响文学形象及其修辞效果。 5、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声语”现象。

言语交际第四次作业

《言语交际》作业4 建议完成时间:第18周得分: 学生姓名:学号:批改教师:批改日期:一、判断题 ()1.对仗中的流水对也叫串对。 ()2. 排比就是连续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结构一致、语气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的方法。 ()3.“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用的反问修辞法。()4. 移觉手法也叫通感。 ()5.“从此,它成为一条欢乐的街”,这句话用了借喻修辞手法。 ()6.语体就是交际的体式,它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7.语体不包含书面语体。 ()8.风格与语体有一定联系,风格与语体是同一概念。 ()9. “干这么点活,有房子住,有白面馒头吃着,还能说累?”运用的是设问修辞格。()10.言语与文化背景关系不大。 二、单项选择题 1.“劝君莫到杏花村,此处美酒能醉人。”(乔羽《题山西杏花村酒》)用的是()修辞格。 A.反语 B.跌衬 C.借喻 D.嵌字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这句中用了()修辞手法。 A.拟人 B.别解 C.移用 D.通感 3.“.书籍是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用的()修辞手法。 A.博喻 B.回环 C.暗喻 D.拟人 4.“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属于()修辞手法。 A.博喻 B.夸张 C.暗喻 D.拟人 5.“他能把这么优美动听的乐曲奏得这么难听,可真有本事”主要用了()修辞手法。 A.反语 B.跌衬 C.借喻 D.暗喻 6. 形象性、丰富性的主要是指()的特点。 A. 文艺语语体 B. 政论语体 C.科技语体 D.专业语体 7.文雅性是()语体的特点之一。 A.大众语体 B. 女性语体 C.老人语体 D.儿童语体 8.“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包含了()修辞手法。 A.博喻 B.夸张 C.暗喻 D.通感 9.巾帼不让须眉包含着()修辞格。 A.博喻 B.借代 C.暗喻 D.通感 10.“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鲁迅《风波》)”用了()修辞手法。 A.借喻 B.回环 C. 跌衬 D.拟人 三、分析运用题 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地方运用了什么修辞格?请简要分析其修辞效果。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年华,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上进啊!”

《言语交际》作业复习资料doc教学内容

《言语交际》作业复习资料d o c

《言语交际》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陈望道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 4 类 38 格。 2、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3、在下列空格填上恰当的成语。 (1)问题的奇妙之处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人深恶痛绝、,个个口诛笔伐。那把就是在公款吃喝的宴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甲会边吃边__慷慨激昂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的纠正道:“我的老甲呀,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亿呀!”说罢,有心情沉重地把一团沾满芥末的省龙虾肉放进嘴里。老话说,治病要__斩草除根。痛陈“吃喝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之徒,还不如对牛弹琴。对牛弹琴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 (2)绝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天涯海角的地方,忽然海市蜃楼似的远处一个柳暗花明的村子。 二、综合分析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但到傍晚,有一间地板便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屋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答: 精通。本有鲜明的褒义色彩,作者反用其义,化褒为贬,增强了讽刺味道。 (2)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答: 忍看。写出了作者的满腔愤恨。刀丛。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险恶斗争环境在气氛上得到了强化,表现了鲁迅的不屈的斗争精神。 2、从修辞角度评改下列有毛病的句子 (1)欢迎各位来光临我们商场。 答: “来”与“光临”词义重复,删除一个。 (2)“男牛”、“女牛”都是30元钱一双。 答: 简称用词不准确,改成“男女牛皮鞋,均卖30元钱一双”。 (3)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力。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 三及参考答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三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 1视觉偏好法: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2视觉悬崖实验:用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 “视觉悬崖”的装置是一块长方形的玻璃,下方用红白格子布铺设成一边深一边浅的两种平面。把婴儿放在玻璃板的中间,婴儿的母亲则分别诱使婴儿爬过浅的一面或深的一面,以观察婴儿的反应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3、知觉整合能力: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 4、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人们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 5、感知运动图式: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6、客体概念: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我们称之为

“单词句” 。 8 、电报句: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这种句子也被称为 “ 电 报句 ” 。 9 、 “ 妈妈语 ” : 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 有许多有趣的特征, 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被称为 “ 妈妈语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 一、填空(每空分,共分) 、文学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 、文学理论以、、为其研究对象。 、历史上的文学观念有、、、、、。 、文学文本有再现型文本、表现型文本、象征型文本等呈现类型。 、文学媒介有、、的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摹仿论:是关于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摹仿的看法体系.这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观念,又可称再论. 、蕴藉 、高雅文化 、陌生化 三、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从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狭义说明文学的含义。 答:文学一词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和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文学一词的广义就是人的所有语言性符号行为及其作品的代名词。 文学一词的狭义是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 、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第一,从学科性质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活方式、价值、理想范式等的学科,包含哲学、历史学、伦理学、修辞学和艺术学等。第二,从学科对象看,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的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当然,另一方面,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简析文学文本的几种文化类型的相互渗透。 、简析文学媒介如何影响文学形象及其修辞效果。 、为什么说文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分,共分)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举例说明“双声语”现象。

、什么是陌生化?结合例子论述其主要内涵。 《文学概论》课程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三种形态。 、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不同的审美风貌。相对而言,古代的意象偏于,今天的意象偏于。 、文学意境有、、几方面特征。 、文学体裁是由文学文本、、的类似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 、诗按其中抒情和叙事元素比重的不同,可以分为和;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暗示性 、朦胧性 、虚实相生 、感会于心 、独创性 、多义性 、抒情诗 、格律诗 三、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什么是文学形象? 、文学意象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言语交际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言语交际学》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教学内容 一、概念题: 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工具。 言语:言语是语言工具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是运用语言表达的话语。 言语交际: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的最主要行为方式,是为满足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本能行为。 语言能力: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得体地运用语言,以个行为语言恰当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交际角色:是指交际者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与交际对象相对相比从而显示出来的一种临时的身份特征。 二、填空题: 1、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 2、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3、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语言又是对(言语)的抽象。 4、区分语言与言语的目的是为了纯洁抽象(语言的结构体系)。 5、(言语交际)是人们彼此之间需求而产生的,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并维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 6、当人们每说一句话的时候,有三种不同的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7、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是由(编码、译码)过程中完成。 8、表达是由(意图+话语)两个环节构成,理解是(话语+语效)两个环节构成。 9、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应当掌握的语言能力,也就是他(“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的知识”),不应当只限于语法知识,还应该包含语音和语义方面的知识。 10、能否根据交际情境和交际对象适时调整交际角色、改变交际方式往往会影响到(交际效果)。 三、简答题: 1、简述交际环境中的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指感情上的亲近或疏远。可以表现为多种类型:从亲近的方面来说,可以是亲情、爱情或友情;从疏远的方面来说可以表现为陌生、厌恶或敌视。亲疏关系对交际对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口气上来说,双方关系越亲密,语气越亲切、和谐;关系越疏远,语气越正规、客气。 2、简要说明交际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区别。 交际者的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社会角色是相对的稳定的,交际角色是随机应变的;社会角色是一个人所固有的,交际角色则是随交际情境而定的。如作为一个人她的社会角色一个位公务员,但是她可能是一个母亲、教师、顾客等。(学生根据自己举例说明) 3、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交际能力是建立关语言能力基础上的,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必然在表达上有所讲究,但无论如何讲究,这种表达必须是正确的,是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所允许的。另一方面,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又不是完全吻合的,语言能力强交不意味着交际能力强。其原因在于一句话在语言规则上的特点,和它在言语交际上的作用不是一一对应的。 4、“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环境中的具体应用,是交际双方使用的话语。说话跟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说话是一个人对语言的运用,语言则是说话所运用的工具。一般来说,人们说的话就是言语。因此,言语跟语言,即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 5、简要说明“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 1)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因为语言在根本上就是量个通过人们的说话而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语言作为一套全民族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从使用该符号体系的全体成员的言语(话语)中抽象和概括

办公室事务管理平时作业三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110072 课程名称办公室事务管理(专)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X)1、电话铃响三声之内应该拿起话筒,即“铃响不过三”。 (√)2、印章的使用程序:申请——填写用印申请单——专人审核签名——用印——登记。 (√)3、带存根的公函或介绍信、证明信要分别盖骑缝章和文末落款章。 ( X)4、负反馈一般为决策执行中的成绩、经验方面的信息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上司临时交办事项不具有( B)特点。 A.广泛性 B.永久性 C.具体性 D.紧迫性 2、工作中,秘书以领导的角色或者假借领导名义越俎代庖,发号施令,甚至以“领导”自居,颐指气使。这是秘书角色错位中的( A)。 A.关系越位 B.工作越位 C.表态越位 D.社交越位 3、秘书必须坚定不移地、毫不走样地贯彻领导的决策,执行领导的决定,并学会对不同领导的适应和心理调节,保持心态的稳定和平衡。这是秘书的( C)。 A. 责任意识 B. 服务意识 C. 服从意识 D. 主体意识 4、按照个人时间管理的ABCD原则,每日应从( A)事情开始依轻重缓急、循序着手,方能充分利用时间,取得最佳效益。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5、下列哪种不是信息筛选的方法( D)。 看标题 C. 看正文 D. 看结尾 三、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BCD) A. 左录右听原则 B. 热情礼貌原则 C. 保密原则 D. 时间原则 2、信息工作包括( ABCD)等程序。 A、信息收集 B、信息整理 C、信息传递 D、信息存储 3、秘书接受工作任务是要弄清的“三要素”是指( ABD) A. 内容 B. 时限 C. 费用 D. 要求

文学概论函授班作业

《文学概论》函授班作业 使用教材: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高教出版社出版 要求:手写,同一个人、本人的笔迹,四万字。 最终分数形成:听课20%,作业50%,笔试30%。 第一编文学的特征和本质 第一章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文学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 1、什么是艺术形象,它有哪些基本特点? 第二节文学是语言艺术 1、艺术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一般分哪几类? 2、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文学典型 1、解释名词: 文学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环境 2.结合具体的文学典型分析其基本特点。 3.典型和形象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4.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文学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什么了经济基础是否是决定和制约文学的唯一因素? 2.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1.名词解释 真实性倾向性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2.简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索。 3.结合文学实践,论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第三节文学的阶级性、人性和人民性 第四节文学的社会作用 1.怎样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从总体上说是审美作用? 2.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 第二编文学作品的构成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1、解释名词 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 2、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有哪些构成要素? 3、为什么说文学作品的内容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统一? 4、文学作品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 第二节文学作品内容诸要素 1.解释下列名词:

言语交际作业

言语交际作业1 一.判断正误 1.所谓言语交际就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互相接触的行为× 2.语言和言语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同义词× 3.言语交际要求具备组织话语的能力,就是要求说出来的话没有语病× 4.言语交际中的互通式传播,最适宜于座谈会、日常生活中的群体聊天√ 5.言语交际中的核心要素是指交际双方,即说话人和听话人× 6.口头交际肯定就是双向交际,因为一个人不能对着墙壁说话× 7.不同表现形式的交际,对于语言运用要求是一样的√ 8.要满足交际的目的,交际双方传递的言语信息必须明确√ 9.要是交际有效,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这是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 10.言语交际注重信息传递,也注重言语艺术,注重言语表达的美感× 二.案例分析 1.下面是主人和秘书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对这段对话进行分类,并交要加以分析说明(10分) 主任:你下班前把这个材料整理出来,我要急用。 秘书:还有两个小时就下班了,来不及。 主任:这我不管,你必须完成。 秘书:这…… 答: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认识有: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单项交际与双向交际;正是交际与非正式交际;直接交际与间接交际;同级交际与非同级交际。这段话是主任对秘书下达任务,因此是双向交际和非同级交际 2.分析下面案例中的言语,看看它们符合或不符合言语交际的那一条原则(20分) 1)有一位经理,在大会上给员工们做报告。为了严肃纪律,奖勤罚懒,他坚决地说:“谁说我们杀鸡给猴看?我们还要杀猴给鸡看” 2)有一个男青年给女友发了一条短信:想念是紫色的;爱情是白色的;生活是彩色的;没有你的世界时灰色的。 3)法官:把证人带上来 法警:把犯人的老婆带上来 4)秘书按照主任指示召集各个部门经理开会 经理:这么忙,还开会,有什么事吗 秘书:不知道,这事儿别问我,是主人安排的。 答:(1)满足交际的目的;(2)适应言语环境;(3)坚持不断创新;(4)注意语言规范。 1)个案例:经理在会上给员工做报告,是一种较正式的场合,所以他的话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的原则。 2)个案例:符合坚持不断创新原则,这样更能感动人,有浪漫色彩和情调。 3)个案例:不符合适应言语环境原则。开庭审判时属于正式场合,不能说“犯人的老婆”这样的话。 4)个案例:不符合满足交际目的的原则。 3.看看下面的对话,小李对小王的话语评价是不是正确 小王: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实在太好看了,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中文本科《言语交际》网上作业参考-答案(201611月)

中文本科《言语交际》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3 、在我国,将“修”与“辞”两字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难度系数:1.00) A、《周易》 B、《春秋》 C、《文心雕龙》 D、《庄子》 参考答案:A 8 、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难度系数:1.00) A、《文心雕龙》 B、《文则》 C、《文选》 D、《文赋》 参考答案:A 7 、《文心雕龙》主要内容包括()。(难度系数:1.00) A、强调创新 B、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C、倡导“言必近真”、“文约而事丰” D、将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 参考答案:B 5 、倡导“言必近真”、“文约而事丰”的著作是()。(难度系数:1.00) A、《文赋》 B、《文心雕龙》 C、《修辞学发凡》 D、《史通》 参考答案:D 2 、《文则》内容不包括()。(难度系数:1.00) A、文体与修辞 B、辞格十八种 C、消极修辞 D、辞格、风格

参考答案:B 9 、“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难度系数:1.00)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 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 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参考答案:C 10 、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当。(难度系数:1.00) 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 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 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参考答案:B 4 、“推敲”这一典故出自于唐代诗人( )的诗中。(难度系数:1.00) A、贾岛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参考答案:A 6 、关于叠韵的修辞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有()。(难度系数:1.00) A、语意鲜明突出 B、表情细致生动 C、语音和谐流畅 D、诙谐幽默 参考答案:D 1 、对于四音节语音片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难度系数:1.00) A、四字结构中,前面的名词性词语如果带有手段、方法含义,介词可以省去 B、“南水北调”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双音节定语和双音节中心语之间的助词“的”可以省略 D、四字结构也存在着词类的活用 参考答案:B

电工电子技术平时作业3

电工电子技术平时作业3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目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脉动电压平均值U O(AV)与输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U2之比近似为( D)。 选择一项: A. 1.4 B. 1 C. 1.2 D. 0.9 题目2稳压二极管是利用其工作在伏安特性的(D)状态,电压变化极小的特性,使两端电压得以稳定。 选择一项: A. 反向截止 B. 正向导通 C. 正向或反向 D. 反向击穿 题目3三极管放大电路中,直流通路主要用来确定电路的(D)。 选择一项: A. 波形失真 B. 输出电压 C. 放大倍数 D. 静态工作点 题目4有一只用三极管构成的放大器,测得管子的三个极对地电压为下表所示,则管脚3为(B)。 管脚 1 2 3

电压U 6 2.7 2 选择一项: A. 不确定 B. 发射极 C. 基极 D. 集电极 题目5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说明该电路(D)。 选择一项: A. 带负载能力差 B. 减轻后级负荷 C. 没有影响 D. 带负载能力强 题目6为使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路中应引入(C)。 选择一项: A. 电流反馈 B. 电压反馈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题目7即要使放大电路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又要降低其输入电阻,应采用下列()的反馈形式。 选择一项: A. 电压并联负反馈

B. 电流串联负反馈 C. 电流并联负反馈 题目8串联型稳压电路与稳压管稳压电路相比,它的最主要优点是输出电流较大,输出电压( )。 选择一项: A. 较低 B. 可调 C. 较高 D. 固定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题目9PN结反向偏置时,外加电压形成的外电场的方向和PN结内电场方向相反,相当于削弱了内电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0由于耦合电容的电容量很大,它对输入交流信号相当于开路,对直流电源相当于短路,确保了三极管直流偏置不受信号源和负载的影响。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1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较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和非线性失真小的特点。

《文学概论》作业

成绩: 文学概论 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会计学 学号: 1413001250069 姓名:张玲凤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2、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摹仿论)。 4、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 6、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文学)学科。 7、法国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文本是指(文本关联性)。 8、(语言层)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9、(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10、(网络媒介)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B)”倾向。 A 摹仿论 B 实用论C体验论D 文化论 2、文学理论的当今特征,集中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与(C)之间的矛盾。 A 大众性 B 排他性 C 零散性 D 无序性 3、美国(D)派认为文学文本是独立自主的语言系统。 A 结构主义 B 解构主义 C 存在主义 D 新批评 4、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它的特征有客观性、(B)、细节逼真性。 A 待解性 B 理智性 C 说理性 D 暗示性 5、(C)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个个体理性沉思和对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A 大众文化 B 民间文化 C 高雅文化 D 电影文学 6、(D)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A 印刷媒介 B 大众媒介 C 文字媒介 D 口语媒介 7、加拿大学者(A)提出“传播的偏斜”理论。 A 伊尼斯 B 麦克卢汉 C 麦罗维茨 D 麦克斯 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A)的情感化的语言。 A 文采 B 陌生化 C 语境 D 蕴藉 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A)、暗示性和朦胧性。 A 指意性 B 内涵性 C 象征性 D 形象性 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B)、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A 富有文采 B 结构跳跃简约 C 陌生化 D 新颖奇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学体验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或情感的表现,而是对于个体体验的传达;文学创作的任务不是忠实的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而是对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阐释,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可传达性;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所传达的体验本身的特异性或神秘性,而在于她的普遍性和可理解性;读者阅

言语交际第一次作业

《言语交际》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修辞格分为类 格。 2、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 3、在下列空格填上恰当的成语。 (1)问题的奇妙之处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 人,个个口诛笔伐。那把就是在公款吃喝的宴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甲会边吃边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的纠正道:“我的老甲呀,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亿呀!”说罢,有心情沉重地把一团沾满芥末的省龙虾肉放进嘴里。老话说,治病要。痛陈“吃喝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之徒,还不如。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2)绝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的地方,忽然似的远处一个的村子。 二、综合分析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但到傍晚,有一间地板便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屋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2)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2、从修辞角度评改下列有毛病的句子 (1)欢迎各位来光临我们商场。 (2)“男牛”、“女牛”都是30元钱一双。 (3)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力。 (4)我们应该做出大贡献。 三、问答题 1.为什么修辞需要适应语言环境? 2.修辞与心理学有什么联系?3. 修辞与逻辑学有什么联系。4.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 1、陈望道 4 38 2、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3.在下列空格填上恰当的成语。 (1)深恶痛绝、慷慨激昂。斩草除根。对牛弹琴。(2)天涯海角。海市蜃楼。柳暗花明。 二、综合分析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精通。本有鲜明的褒义色彩,作者反用其义,化褒为贬,增强了讽刺味道。 (2)忍看。写出了作者的满腔愤恨。刀丛。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险恶斗争环境在气氛上得到了强化,表现了鲁迅的不屈的斗争精神。 2、从修辞角度评改下列有毛病的句子 (1)“来”与“光临”词义重复,删除一个。 (2)简称用词不准确,改成“男女牛皮鞋,均卖30元钱一双”。 (3)词语音节不协调一致,把“高分”改成“高分数”,或把“低能力”改成“低能”。 (4)词语音节不协调一致,把“大”改成“巨大”。 三、问答题 1.为什么修辞需要适应语言环境? (1)任何修辞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因而要以语境作为先决条件; (2)语境对修辞方式具有约束力量,怎样修辞由语境制约; (3)语境是评价修辞优劣的客观依据。 2.修辞与心理学有什么联系? 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一个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有时是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 第二,修辞活动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如情绪、态度、价值观、性格等会影响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的修辞的理解。 第三,修辞活动使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 3、修辞与逻辑学有什么联系。 (1)修辞活动要遵循逻辑的规律,在修辞表达的准确、严谨、生动和形象等方面尤其如此;(2)修辞可以突破逻辑的框框,采用特殊的修辞手法;(3)有的看似违反逻辑的修辞,正是建立在以逻辑为参照的基础之上的。 4.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套用(2)谐音(3)拆离(4)易序(5)曲解

应用数学基础平时作业(三)

应用数学基础平时作业(三) 成绩 概率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甲、乙两人各自独立解同一题目,用A ,B 分别表示他们解出此题的事件,则“该 题目被解出”这一事件可表示为( )。 A.A +B B.AB C.B A D.B A 2.已知事件A ,B 互不相容,3.0)(=A P ,4.0)(=B P ,则=+)(B A P ( )。 A. 0.7 B. 0.58 C. 0.12 D. 0.3 3.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设A =“第一次掷出正面”,B =“第二次掷出反面”,那么A 与B 的关系为 ( )。 A.互不相容 B.相互对立 C.相互独立 D.相等 4.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0)(,0)(>>B P A P ,下式恒成立的是 ( )。 A.)()()(B P A P B A P +=+ B.)()()(B P A P AB P = C.1)()(=+B P A P D.)()(B P A P = 5.设8.0)(=A P ,5.0)(=B P ,A ,B 相互独立,则=)(B A P ( )。 A. 0.3 B. 0.4 C. 0.8 D. 0.9 6.设),(~2σμN X ,下列随机变量中服从)1,0(N 的变量是 ( )。 A.σμ -X B.σμ +X C.2σμ -X D.2σμ +X 7.设),0(~2σN X ,)(x Φ为N (0,1)的分布函数,则=<)|(|σX P ( )。 A. )(σΦ B. )(2σΦ C. 1)1(2-Φ D. )1(21Φ- 8.电信呼叫台每分钟接收到的呼叫次数服从或近似服从( )分布。 A.二项分布 B.正台分布 C.泊松分布 D. 均匀分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设A ,B 分别表示甲、乙两个元件发生故障的事件,若两个元件组成一并联电路, 则“电路发生故障”这一事件可以表示为 ,“电路正常工作”这一事件可以表示 为 ;若两个元件组成一串联电路,则“电路发生故障”这一事件可以表示 为 “电路正常工作”这一事件可以表示为 。 2.设事件A ,B 互不相容,且5.0)(=A P ,3.0)(=B P ,则=+)(B A P ,)(AB P = 。 3.设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5.0)(=A P ,8.0)(=B P ,则=+)(B A P ,)(AB P = 。 4.10张彩票中3张有奖,甲、乙两人先后从中任取一张,A =“甲中奖”,B =“乙中奖”, 则=)|(B A P ,=)|(甲中奖乙中奖P 。 5.设X ,Y 是两个随机变量,2)(=X E ,1)(=Y E ,1)(=X D ,则=+)2(Y X E , =+)12(X D 。 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72分) 1.3个人独立地做一道数学题,他们能做出的概率分别为0.3,0.5,0.7,求该题能

《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4)

《文学概论》部分作业参考答案(4) 一、填空 1、“创作方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作家歌德提出的。 2、“创作方法”是指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基于一定的文学观念,处理创作与现实关系所依据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1855年,法国画家库尔贝以“现实主义绘画”为题举办画展,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术语正式登场。 4、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盛行于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创作方法。 5、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以法国的雨果的理论与创作为代表的创作方法。 6、自然主义强调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客观描述的眼光描绘人物,否定对作品人物进行艺术概括。 7、理想主义最突出的特征是富于理想主义精神,表现作家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8、真正使象征主义走向独立的是美国诗人爱伦·坡和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 9、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特别是一次大战以来在西方文学中出现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文学思潮。 10、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反思学、改革文学。 11、90年代以后,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以“冷面书写生存真实的原生态”为标榜的多元化文体。 二、选择题 1、最早提出“创作方法”这一概念的是(A) A:歌德 B:库尔贝 C:“拉普派”作家 D:席勒 2、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批判现实主义描写更真实 B:批判现实主义能够塑造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 C: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的力量更强 D:批判现实主义描写更冷静、更成熟 3、主张恪守戏剧创作的“三一律”的原则的创作方法是 (A) A:古典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4、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科学活动,要求纯客观再现生活的文学思潮是(A) A:现实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浪漫主义 5、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了下列那种创作方法(A) A:现实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象征主义 6、人文主义最早从下列哪个国家兴起(C)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7、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下列哪个国家表现最为典型(A)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意大利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在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中,所谓创作方法就是创作手法。

2019知到智慧树好好说话-言语交际与人际沟通单元测试答案完整版

彼此理解是成功沟通的前提基础。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进行解决。 “您介意降低音乐的播放声么?”是低权利话语。 作为沟通高手要有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要根据情况挑选行为?请选出以下不是挑选标准的方面?()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你的身高是高还是低”这个问句是言语沟通中容易引起误解的什么情况? 符号是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因为言语具有个人性。 语言就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一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会对他的“台词”也提出相应的要求,认为他应该说什么样的台词,这可以称作交际中的“角色期待”。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 ()认为,一个符号包括了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能指和所指。 言语沟通中的赞美技巧之一是不能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别人做得好,说得有道理,我们要毫不犹豫地给予赞扬。但是如果看到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则应当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言语问答中遇到不知道的问题不要盲目回答,应该坦率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要不懂装懂,以免闹出笑话。 为了从一个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人就需要与他人接触。 我们大多数的基本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也要依赖他人。 次级关系中的人扮演多种角色,并把许多个人利益带了进来。 本章我们学习了言语沟通的基本技巧,下面不是言语沟通的基本技巧的是 人们的关系进入到(),主要考虑是否有兴趣进一步追求这段关系。 女性喜欢通过共享的活动来创造和表达友谊中的亲密感。 在朋友圈点赞或是评论,都是一种社会理毛行为。 家庭成员也可以是没有生物学上的联系。 依附理论认为孩子不会和家人发展出亲密的联系。 家庭是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构成一个整体。 第五章单元测试 题目 即使是和工作无关的事,也要学会沟通。 如果同事的做人做事令人心生不快,要无条件的包容一切。 在职场中,一定要努力表现,不能让领导和同事不了解自己。 对同事要学会包容,以下哪种做法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 在与领导沟通之前要做什么? 工作中安排下属某项工作时要怎么做? 一个好的开场白是成功的一半,它可以有效地抓住听众的兴趣,并且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孩子说:我要看电视。妈妈说:你还是先把暑假作业做了。这个对话只是生活中常见对话,不是谈判。 演讲前的准备,在对题材的选择上应当做到 做求职准备前应该做什么? 职业的选择和个人发展有什么关联呢?

2018年电大言语交际平时考核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全【完整版】 (4)

电大言语交际平时考核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小抄 电大《言语交际》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言语: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包括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和实现这些组合所必需的同样是与意志 有关的发音行为,即话语和言语行为。 2.交际主体: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或团体。特指言语交际参与者中的表达一方。 3.语言能力:说话人(听话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语言(母语)的知识。 4.角色:是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 5.交际能力:交际主体恰当地应用语言开展交际活动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索绪尔关于“言语活动”过程的几个环节。(参见《言语交际学》P3) 2.简述言语交际学的主要任务。(参见《言语交际学》P37)3.简述角色的主要类型。(参见《言语交际学》P60)4.简述如何消除交际主体的角色冲突。(参见《言语交际学》P73-74) 三、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2.顾客对营业员说:“请给我拿点盐来。”这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人际功能。(×,是行为功能) 3.语用学与语义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某一语言实例时是否考虑语境。(√) 4.当面对自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 5.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只有活跃性角色起作用,潜隐性角色不会对交际产生影响。(×,潜隐性角色有时也会影响到言语交际活动) 6.交际主体只有按照经常性角色实施言语行为,才有可能与交际对象达成角色共视,保证言语交际的成功。(×,经常性角色改为交际角色) 四、材料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母亲对儿子说:“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老师在课堂上说:“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言语交际的学者之一。” 老张和老王相遇。老张:“早上好!今天天气不错啊。”(1)母亲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行为功能 (2)老师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认知功能 (3)老张说的话反映了言语交际的何种功能?——人际功能2.一位顾客买了一瓶桔子汁,回家后发现买重复了,到商店退货。 售货员:“不能退!” 顾客:“为什么不能退?” 售货员:“不能退就是不能退,不服气找我们头儿去!” 顾客:“你怎么这种态度?” 售货员:“这态度怎么了?买的时候不琢磨好了,还怨别人!” 顾客:“……”。 (1)结合“角色期望”的涵义,说明售货员的语言行为做得如何?(参见《言语交际学》P61-62) (2)结合“角色共视”的涵义,说明售货员与顾客发生矛盾的原因。(参见《言语交际学》P62) (3)要避免售货员与顾客发生“角色冲突”,请为售货员设计一段合适有效的对话。(参见《言语交际学》P73) 电大《言语交际》平时作业二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语境:是交际主体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环境。 2.社会文化语境: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 3.话语:是语言运用实例的统称,是由一次交际行为而产生的语言。 4.话语语境意义:话语在特定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所指意义,或者说是一段话语在一个特定场合,在此时此地是什么意思。 5.话语语用意义:交际主体说出这一话语的意图。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语义上下文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94-101) 2.举例说明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108-109) 3.举例说明文化习俗对言语交际的制约作用。(参见《言语交际学》P114-115) 4.简述话语语言意义的主要特征。(参见《言语交际学》P132-133) 5.举例说明言外行为的五种主要类型。(参见《言语交际学》P139) 三、辨析题(辨别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语境只有在被交际主体认识和选择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2.情景语境中的“地点”因素,主要是指交际主体在开展言语交际活动时的地理位置。(×,是社会位置) 3.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位卑者改为位尊者) 4.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意义。(×,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需要依赖语境才能够获得明确而具体的解释,有些话语在任何语境中其意义都是明确而具体的。)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三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 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 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 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 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 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 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 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 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 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 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 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 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黑格尔所说的“掌握”一词的内涵就是掌握创作规律。(正确) 2、很多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它和政治、道德教育没什么两样。(错误)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1、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他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2、文学的形象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的基本特点是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生活,这就是说的文学的形象性。 3、文学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审美表现领域.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意识与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当它把作家的心灵世界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形象、情感和意境,以审美方式来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评价并作用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对读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 4、文学审美教育功能: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的艺术的反映,文学作品一旦从作家手里脱胎出来而进入社会系统之后,必然会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甚至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改造。在文学理论史上,历来的思想家和文艺评论家,都非常重视文学的广泛的社会作用,总结这些理论遗产,根据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我们把文学的这种社会功能称之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5、文学审美愉悦功能:在文学欣赏中,文学作品能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愉悦,这就是文学的美悦作用。 五、问答题 1、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总是有意识地、自觉自由地要通过种种对象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实现其生命和精神理想的价值,这正是美的本质所在。 2、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里坤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