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2不良导体热传导率的测量(准稳态法)实验报告

B2不良导体热传导率的测量(准稳态法)实验报告

B2不良导体热传导率的测量(准稳态法)实验报告
B2不良导体热传导率的测量(准稳态法)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II)》课程实验数据记录

学院:物理学院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年级:15

实验人姓名(学号):李法翰()

日期: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上午[]下午[V ]晚上[]

室温:24 r 相对湿度:46%实验B2不良导体热传导率的测量(准稳态法)

【实验目的】

(1)了解准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和比热的原理.

(2)学习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用准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

[原理概述]

热传导是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导热系数定义为单位温度梯度下每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 / (m? K)。它表征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

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单位为J/ (kg K)。

测量导热系数和比热通常都用稳态法,使用稳态法要求温度和热流量均要稳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实现这样的条件比较困难,因而会导致测量的重复性、稳定性、一致性较差,误差也较大。为了克服稳态法测量的这些弊端,本实验使用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准稳态法,使用准稳态法只要求温差恒定和温升速率恒定,而不必通过长时间的加热达到稳态,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导热系数和比热。

1. 准稳态法测量原理

考虑如图1所示的一维无限大导热模型:一无限大不良导体平板厚度为2 R ,初始温 度为

t 。,现在平板两侧同时施加均匀的指向中心面的热流密度 q c ,则平板各处的温度

t (x,)将随加热时间而变化。

以试样中心为坐标原点,上述模型的数学描述可表达如下:

r

。心,r)

。'心,r) ---------

|; -

dr dx 2

_ *

dt(R.v)

d/(0.r)_o

A

dx

■置

q ■

q ■

J

(1)

* n ?

R*

式中a 入P c , 入为材料的导热系数,p 为材料 ffll 理想中的无限大不良导佛平板,

的密度,c 为材料的比热

可以给出此方程的解为:

考察t (x,T )的解析式(2)可以看到,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样品各处的温度将发生 变化,而且我们注意到式中的级数求和项由于指数衰减的原因,会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 逐渐变小,直至所占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定量分析表明,当

晋沁 以后,上述级数求和项可以忽略。这时式(2)可简写成:

这时,在试件中心处有x 0,因而有: 在试件加热面处有x R ,因而有:

由式(4)和(5)可见,当加热时间满足条件. 时在试件中心面和加热面处温

度和加热时间成线性关系,温升速率都为

:此值是一个和材料导热性能和实验条件

有关的常数,此时加热面和中心面间的温度差为:

2R

R 2R ? (-l)p+1

--------- + 7 丄 ----------- : UQ 号 ----- -V 亠

R

r (A\ r) = 口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热电偶的如下基本定律:

热电偶的热电势仅取决于热电偶的材料和两个接点的温度, 而与温度沿热电极的分

布以及热电极的尺寸与形状无关(热电极的材质要求均匀)。

在A 、B 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导体 C ,只要引入的第三导体两端温度 相同,则对回路的总热电势没有影响。在实际测温过程中,需要在回路中接入导线和测 量仪表,相当于接入第三导体,常采用图 2 (b )或2(c )的接法。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与温度并非线性关系。对于常用的热电偶,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 系由热电偶特性分度表给出。测量时,若冷端温度为 0C,由测得的电压,通过对应分 度表,即可查得所测的温度。若冷端温度不为零度,贝U 通过一定的修正,也可得到温度 值。在智能式测量仪表中,将有关参数输入计算程序,则可将测得的热电势直接转换为 温度显示。

并可精确控制,加热器本身的热容可忽略不计。为了在加热器两侧得到相同的热阻,采 用四个样品块的配置,可认为热流密度为功率密度的一半,如图 3所示。

TV

(a)

< :

(c)

19—螺杆旋钮:推动隔热层压紧或松动实验样品和热电偶;

3. 接线原理图及接线说明

(1)安装样品并连接各部分联线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格式

《微分方程数值解》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1:许慧卿学号:20144329 学生姓名2:向裕学号:20144327学生姓名3:邱文林学号:20144349学生姓名4:高俊学号:20144305学生姓名5:赵禹恒学号:20144359学生姓名6:刘志刚学号: 20144346 学院:理学院 专业:1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陈红斌 2017年6 月25日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论文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格式》论文 一、《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论文的格式 1)引言:介绍研究问题的意义和现状 2)格式:给出数值格式 3)截断误差:给出数值格式的截断误差 4)数值例子:按所给数值格式给出数值例子 5)参考文献:论文所涉及的文献和教材 二、《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论文的评分标准 1)文献综述:10分; 2)课题研究方案可行性:10分; 3)数值格式:20分; 4)数值格式的算法、流程图:10分; 5)数值格式的程序:10分; 6)论文撰写的条理性和完整性:10分; 7)论文工作量的大小及课题的难度:10分; 8)课程设计态度:10分; 9)独立性和创新性:10分。 评阅人: - 2 -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格式 1 引言 考虑如下一维非齐次热传导方程Dirichlet 初边值问题 22(,),u u a f x t t x ??=+?? ,c x d << 0,t T <≤ (1.1) (,0)(),u x x ?= ,c x d ≤≤ (1.2) (,)(),u c t t α= (,)(),u d t t β= 0t T <≤ (1.3) 的有限差分方法, 其中a 为正常数,(,),(),(), ()f x t x t t ?αβ为已知常数, ()(0),c ?α= ()(0).d ?β= 称(1.2)为初值条件, (1.3)为边值条件. 本文将给出(1.1) (1.3)的向前Euler 格式, 向后Euler 格式和Crank Nicolson -格式, 并给出其截断误差和数值例子. 经对比发现, Crank Nicolson -格式误差最小, 向前 Euler 格式次之, 向后Euler 格式误差最大. 2 差分格式的建立 2.1 向前Euler 格式 将区间[,]c d 作M 等分, 将[]0,T 作N 等分, 并记 ()/h d c M =-, /T N τ=, j x c jh =+,0j M ≤≤, k t k τ=,0k N ≤≤. 分别称h 和τ为空间步长和时间步长.用 两组平行直线 j x x =, 0j M ≤≤, k t t =, 0k N ≤≤ 将Ω分割成矩形网格.记{} |0h j x j M Ω=≤≤, {}|0k t k N τΩ=≤≤, h h ττΩ=Ω?Ω. 称() ,j k x t 为结点[1] . 定义h τΩ上的网格函数 {}|0,0k j U j M k N Ω=≤≤≤≤, 其中() ,k j j k U u x t =. 在结点() ,j k x t 处考虑方程(1.1),有

(完整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数值分析抛物型方程有限差分法

抛物型方程有限差分法 1. 简单差分法 考虑一维模型热传导方程 (1.1) )(22x f x u a t u +??=??,T t ≤<0 其中a 为常数。)(x f 是给定的连续函数。(1.1)的定解问题分两类: 第一,初值问题(Cauchy 问题):求足够光滑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1)和初始条件: (1.2) ()()x x u ?=0,, ∞<<∞-x 第二,初边值问题(也称混合问题):求足够光滑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1)和初始条件: ()13.1 ()()x x u ?=0,, l x l <<- 及边值条件 ()23.1 ()()0,,0==t l u t u , T t ≤≤0 假定()x f 和()x ?在相应的区域光滑,并且于()0,0,()0,l 两点满足相容条件,则上述问题有唯一的充分光滑的解。

现在考虑边值问题(1.1),(1.3)的差分逼近 取 N l h = 为空间步长,M T = τ为时间步长,其中N ,M 是 自然数, jh x x j ==, ()N j ,,1,0Λ=; τ k y y k ==, ()M k ,,1,0Λ= 将矩形域G {}T t l x ≤≤≤≤=0;0分割成矩形网格。其中 ()j i y x ,表 示网格节点; h G 表示网格内点(位于开矩形G 中的网格节点)的集合; h G 表示位于闭矩形G 中的网格节点的集合; h Γ表示h G -h G 网格边界点的集合。 k j u 表示定义在网点()k i t x ,处的待求近似解,N j ≤≤0,M k ≤≤0。 注意到在节点()k i t x ,处的微商和差商之间的下列关系 ((,)k j k j u u x t t t ????≡ ? ????): ()() ()ττ O t u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1 ()() ()2112,,ττ O t u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 ()()()h O x u h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1 ()() ()h O x u h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1 ()() ()2112,,h O x u h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 ()()() ()2 222 11,,2,h O x u h t x u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k j +???? ????=+--+ 可得到以下几种最简差分格式

【文献综述】热传导方程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文献综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 热传导方程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在实际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 往往能给出问题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但是由于实际物理问题的复杂性, 它的解却一般不容易求出. 由此计算物理应运而生, 计算物理是以计算机为工具, 应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是物理、数学和计算机三者结合的交叉性学科. 它产生于二战期间美国对核武器的研究,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 计算物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计算, 而是要通过计算来解释和发现新的物理规律. 这一点它与传统的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并无差别, 所不同的只是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计算物理早已与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甚至有人提出它将成为现代物理大厦的“栋梁”. 在一个物理问题中一个数值解往往比一个式子更直观, 更有价值. 在实际求解方程时, 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求得其精确解外, 在一般情况下, 当方程或定解条件具有比较复杂的形式, 或求解区域具有比较复杂的形状时, 往往求不到, 或不易求到其精确解.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方程的近似解, 特别是数值近似解, 简称数值解. 这里主要研究的是热传导方程. 有限差分法是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点构成的网格来代替, 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 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 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 即有限差分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 然后再利用插值方法便可以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区域上的近似解. 热传导的差分法是求解热传导方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差分格式的的求解, 我们首先要关注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对于一个微分方程建立的各种差分格式, 为了有实用意义, 一个基本要求是它们能够任意逼近微分方程, 即相容性要求. 一个差分格式是否有用, 就要看差分方程的精确解能否任意逼近微分方程的解, 即收敛性的概念. 此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必须考虑, 即差分格式的稳定性. 因为差分格式的计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2)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科技楼四楼 实验日期2014年6月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Window图形编程基础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实验主要开发平台VC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图形应用程序; 3、掌握Window图形编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基本绘图函数和Window GDI对象; 三、实验内容 创建基于MFC的Single Document应用程序(Win32应用程序也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程序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绘图颜色; 2、用户点击菜单选择绘图形状时,能在视图中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四、实验要求与指导 1、建立名为“颜色”的菜单,该菜单下有四个菜单项:红、绿、蓝、黄。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菜单项,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图。 2、建立名为“绘图”的菜单,该菜单下有三个菜单项:直线、曲线、矩形 其中“曲线”项有级联菜单,包括:圆、椭圆。 3、用户通过点击“绘图”中不同的菜单项,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绘图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绘图。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主要代码 1、画直线:CClientDC *m_pDC;再在OnDraw函数里给变量初始化m_pDC=new CClientDC(this); 在OnDraw函数中添加: m_pDC=new CClientDC(this); m_pDC->MoveTo(10,10); m_pDC->LineTo(100,100); m_pDC->SetPixel(100,200,RGB(0,0,0)); m_pDC->TextOut(100,100); 2、画圆: void CMyCG::LineDDA2(int xa, int ya, int xb, int yb, CDC *pDC) { int dx = xb - xa; int dy = yb - ya; int Steps, k; float xIncrement,yIncrement; float x = xa,y= ya; if(abs(dx)>abs(dy))

【毕业设计(论文)】二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法的MATLAB实现

第1章前言 1.1问题背景 在史策教授的《一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法的MATLAB实现》和曹刚教授的《一维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解》中,对偏微分方程的解得MATLAB实现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只停留在一维中,而实际中二维和三维的应用更加广泛。诸如粒子扩散或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也可以作为某些金融现象的模型,诸如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与Ornstein-uhlenbeck过程。热方程及其非线性的推广形式也被应用与影响分析。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实验一直是两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虽然这两种科学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研究对象往往由于他们的特性(例如太大或太小,太快或太慢)不能精确的用理论描述或用实验手段来实现。自从计算机出现和发展以来,模拟那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实际应用所需要的数值结果,解释各种现象的规律和基本性质。 科学计算在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中其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很多重要领域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求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偏微分方程或方程组。 解偏微分方程已经成为科学与工程计算的核心内容,包括一些大型的计算和很多已经成为常规的计算。为什么它在当代能发挥这样大的作用呢?第一是计算机本身有了很大的发展;第二是数值求解方程的计算法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两者对人们计算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1.2问题现状 近三十年来,解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各个学科技术的领域中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在我国,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作为一门课程,不但在计算数学专业,而且也在其他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的大学生中开设。同时,求解热传导方程的数值算法也取得巨大进展,特别是有限差分法方面,此算法的特点是在内边界处设计不同于整体的格式,将全局的隐式计算化为局部的分段隐式计算。而且精度上更好。 目前,在欧美各国MATLAB的使用十分普及。在大学的数学、工程和科学系科,MATLAB

一维导热方程 有限差分法 matlab实现

第五次作业(前三题写在作业纸上) 一、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一维非定常热传导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见说明.pdf 文件,热扩散系数α=const , 22T T t x α??=?? 1. 用Tylaor 展开法推导出FTCS 格式的差分方程 2. 讨论该方程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并说明稳定性要求对求解差分方程的影响。 3. 说明该方程的类型和定解条件,如何在程序中实现这些定解条件。 4. 编写M 文件求解上述方程,并用适当的文字对程序做出说明。(部分由网络搜索得到,添加,修改后得到。) function rechuandaopde %以下所用数据,除了t 的范围我根据题目要求取到了20000,其余均从pdf 中得来 a=0.00001;%a 的取值 xspan=[0 1];%x 的取值范围 tspan=[0 20000];%t 的取值范围 ngrid=[100 10];%分割的份数,前面的是t 轴的,后面的是x 轴的 f=@(x)0;%初值 g1=@(t)100;%边界条件一 g2=@(t)100;%边界条件二 [T,x,t]=pdesolution(a,f,g1,g2,xspan,tspan,ngrid);%计算所调用的函数 [x,t]=meshgrid(x,t); mesh(x,t,T);%画图,并且把坐标轴名称改为x ,t ,T xlabel('x') ylabel('t') zlabel('T') T%输出温度矩阵 dt=tspan(2)/ngrid(1);%t 步长 h3000=3000/dt;

h9000=9000/dt; h15000=15000/dt;%3000,9000,15000下,温度分别在T矩阵的哪些行T3000=T(h3000,:) T9000=T(h9000,:) T15000=T(h15000,:)%输出三个时间下的温度分布 %不再对三个时间下的温度-长度曲线画图,其图像就是三维图的截面 %稳定性讨论,傅里叶级数法 dx=xspan(2)/ngrid(2);%x步长 sta=4*a*dt/(dx^2)*(sin(pi/2))^2; if sta>0,sta<2 fprintf('\n%s\n','有稳定性') else fprintf('\n%s\n','没有稳定性') error end %真实值计算 [xe,te,Te]=truesolution(a,f,g1,g2,xspan,tspan,ngrid); [xe,te]=meshgrid(xe,te); mesh(xe,te,Te);%画图,并且把坐标轴名称改为xe,te,Te xlabel('xe') ylabel('te') zlabel('Te') Te%输出温度矩阵 %误差计算 jmax=1/dx+1;%网格点数 [rms]=wuchajisuan(T,Te,jmax) rms%输出误差

Flash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制作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实验一:Flash基础操作 (3) 2. 实验二:Flash运动补间 (6) 3. 实验三: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8) 4. 实验四:Flash综合贺卡制作 (9) 5. 实验五:时间轴命令应用 (14) 6. 实验六:数字运算语句 (16) 7. 实验七:影片剪辑事件 (18) 8. 实验八:交互性鼠绘场景制作 (20) 9. 实验九: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22) 10.实验十:脚本作品综合设计 (24)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 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一、实验课程名称 Flash 二、实验项目名称 试验一: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flash软件的运用,熟悉flash的操作界面,掌握基础操作。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Flash8.0软件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8.0,观察flash操作界面,可以看到主界面为: 2、了解帧、关键帧的概念及区别,认识时间轴,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们;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DOC

欢迎共阅

目录

实验一直线的DDA算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A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 3. 1.利用 2.加强对 四 { glClearColor(1.0f,1.0f,1.0f,1.0f);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uOrtho2D(0.0,200.0,0.0,150.0); } voidDDALine(intx0,inty0,intx1,inty1) { glColor3f(1.0,0.0,0.0); intdx,dy,epsl,k; floatx,y,xIncre,yIncre; dx=x1-x0;dy=y1-y0;

x=x0;y=y0; if(abs(dx)>abs(dy))epsl=abs(dx); else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glPointSize(3); glBegin(GL_POINTS); glEnd(); } } { } { } { glutInitWindowSize(400,300); glutInitWindowPosition(100,120); glutCreateWindow("line"); Initial(); glutDisplayFunc(Display); glutReshapeFunc(winReshapeFcn); glutMainLoop(); return0; }

多媒体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声音录制、处理及MIDI音乐制作Array实验日期:2011.12.6 实验室:5205 试验台号: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声音的数字化原理及过程理解,了解计算机处理和存储声音方式,了解WAVE、MIDI和MP3声音数据文件的差别和用法,了解制作简单MIDI音乐方法,掌握几种常用声音处理工具软件的用法,掌握录音、编辑声音、制作MP3格式声音的方法。 二、主要软件与硬件 (1) 带有声卡、麦克风、音响(或耳机)和光驱的MPC (2)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自带声音工具“音量控制”和“录音机”。 (3) 声音处理软件Cool Edit Pro 三、实验原理 模拟声音三要素,即音高、音色和音强。数字波形声音技术指标主要包括: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编码算法等。根据这些技术指标我们把数字波形声音分为五个等级:电话音质、AM音质、FM音质、CD音质和数字录音带。 MP3是MPEG声音层3(Layer3)压缩标准,可以“无失真”的将WAVE文件压缩到原来大小的1/12。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电子乐器数字接口)是计算机特有的数字音乐格式,播放MIDI乐曲需要音乐合成器,合成器合成声音的方法有两种:FM合成法和波表合成法。MIDI文件的特点有:文件小、易编辑、可以做背景音乐。 四、实验要求 1、使用录音软件把10秒钟CD音乐录制成CD音质(44.1kHz、16位、双声道、PCM)的WAVE文件。 2、练习使用Cool Edit Pro,尝试它的各项功能。制作一段声音文件(作为实验一中设计的数字电视图像伴音文件),这段声音必须既有音乐,又有自己录制的话语,并存为无压缩的WAVE文件。 3、把前一步制作的WAVE声音转换成MP3格式,比较两种格式声音文件的数据量和试听效果。 五、实验条件 带有声卡、麦克风、音响(或耳机)和光驱的MPC、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带声音工

3D max 实验报告

文理学院 实 验 报 告 书 课程:三维动画设计姓名:江花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教育09101班 学号:200911030129 指导教师:肖芳 实验一:三维模型的创建 :江花学号:200911030129 时间:1—4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掌握利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容及要求 (1) 利用3DSMAX三维创建命令创建三维模型。 (2) 在3DSMAX利用二维平面图创建三维模型。 (3)导入其他三维软件工具创建的三维模型。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利用3DSMAX2010的造型命令和编辑功能创建三维模型。 实验步骤: 一、地面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标准基本体→平面,参数如右图图示如下 二、墙 透视图→创建几何体 →扩展基本体→L-Ext

参数如右图 与地面对齐(Alt+A): 1、首先,当前对象对目标对象XYZ三个方向中心对中心→应用 2、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应用→确定(下图) 三、天花板透视图→选择地面→镜像→Z轴方向偏移100,复制 四、床板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五、床头 1、左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圆柱体(边数24以上,一定要记得切片)参数如右图

2、床头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方向最大对最大,Y轴方向中心对中心,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 六、床头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2、床头柜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最大对最大,Y轴最大对最小 3、原地复制一个床头柜,与床板对齐:Y轴最小对最大 4、将新绘制的两个床头柜附加到床组合中:选中两个床头柜→成组→附加→选中床组合 七、将床组合移到墙角处 选择捕捉开关右键点击→点选边捕捉→打开捕捉开关(S)→顶视图或前视图将床组合移至墙角,如果此时Y轴或Z轴方向位置变动,再以Alt+A的方式对齐一下 八、将床组合隐藏 命令面板→显示→隐藏→隐藏选定对象 九、衣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Flash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制作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实验一:Flash基础操作 (3) 2. 实验二:Flash运动补间 (6) 3. 实验三: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8) 4. 实验四:Flash综合贺卡制作 (9) 5. 实验五:时间轴命令应用 (14) 6. 实验六:数字运算语句 (16) 7. 实验七:影片剪辑事件 (18) 8. 实验八:交互性鼠绘场景制作 (20) 9. 实验九: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22) 10.实验十:脚本作品综合设计 (24)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 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一、实验课程名称 Flash 二、实验项目名称 试验一: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flash软件的运用,熟悉flash的操作界面,掌握基础操作。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Flash8.0软件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8.0,观察flash操作界面,可以看到主界面为: 2、了解帧、关键帧的概念及区别,认识时间轴,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们; 3、掌握其他工具的属性、概念、和功能; 如要绘制一个小圆,先点击工具栏上的椭圆工具,

matlab实验报告

专业仿真课程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专业仿真课程设计题目 主要研究内容: 从所拍摄的多个目标物中检测三角形物,给出三角形物几何中心、三个边长以及边长的方向、面积。 设计要求: (1)提交能够实现题目要求、并通过演示验收的可执行文件。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程序清单)。 (3)通过答辩,答辩成绩满分20分,其中个人设计部分10分,非个人设计部分10分。 (4)软件设计要求:有一个人机交互界面,模块化设计,在模块之间通过BMP文件或者文本文件传送数据,可以查看中间结果。 (5)5个人一组,组长协调分工,每个组员一定要有具体任务,以便考核。预期达到的目标: 1、能够通过相关文献查阅、文献综述和总结,给出问题求解的多种可行方案。 2、能够综合运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有效的结论。 3、能够借助MATLAB仿真软件,进一步掌握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相关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结合本专业“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误差理论”等相关课程,采用MATLAB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与模拟; 4、能够与团队中其他学科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够与其他队员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意见,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相关知识综述 1.1 MATLAB相关知识叙述 1.1.1 MATLAB基本知识介绍 1.1.2 MATLAB的优势特点 1.1.3 MATLAB的发展历程 1.2 MATLAB工具箱与函数 1.2.1 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 1.2.2 课程设计所用图像处理函数介绍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2.1 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2.2 课程设计要求 2.3 课程设计预期目标 第三章设计过程 3.1 设计方案 3.2 设计步骤及流程图 3.3 程序清单及相关注释 3.4 实验结果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团队情况 第五章总结 第六章参考文献

虚拟实验实验报告

虚拟实验实验报告 篇一:VR虚拟现实实验报告 《虚拟现实技术》课堂实验报告 (XX-XX学年第2学期) 班级:地信一班 姓名:冯正英 学号: 3 实验一:Sketch Up软件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Sketch Up软件的基本架构,理解利用Sketch Up进行场景制作的基本步骤,能够熟练运用Sketch Up软件的主要功能及相关工具。 2. 要求 每位学生进行Sketch Up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操作练习Sketch Up的主要功能及相关工具,理解体会各种操作的执行结果,并独立总结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二、Sketch up的主要功能: 1、独特而便捷的推拉工具:功能强大且操作简便的推拉工具,所有的造型几乎都可从推拉方式中完成。 2、可汇入导出AutoCAD的各式图面:可读取与写出各版本的AutoCAD DWG格式,并可自模型中汇出平、立、剖面

的DWG图面,让您延用原有的设计而无须重新处理。 3、精确的尺寸输入与文字注释:所有的外型不再只是大约的视觉比例,透过数值输入框可赋予精密而正确的尺寸,也能直接在立体图面上进行尺寸标注和注释,大大地增强图面解说力。 4、随贴即用的材质彩绘功能:任何的图像档均能搭配彩绘工具贴附于模型表面,无须经过彩现计算,便能直接呈现出材质的原貌,既快速又有效率。所有材质均可立即编修大小比例、角度与扭转变形,并直接调整透明度。 5、随贴即用的材质彩绘功能:任何的图像档均能搭配彩绘工具贴附于模型表面,无须经过彩现计算,便能直接呈现出材质的原貌,既快速又有效率。所有材质均可立即编修大小比例、角度与扭转变形,并直接调整透明度。 6、动态剖面:提供即时互动的剖面功能,清楚的呈现出剖切后的空间状态。透过场景功能,还可以动态模拟剖面的生成效果。 7、卓越的路径跟随建构能力:只需设计出所要的断面,便能沿着路径组合出各种复杂的造型。 8、全新的Layout布图能力:以类似于AutoCAD图纸空间的方式,将多种不同的图面角度和内容,依您的需要置放在Layout图纸上,并可直接标注尺寸、注释和加注图框,完全不需要再使用传统的2D软件即可完成图说。

实验报告模板

“小女孩动画影片”制作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Flash动画制作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年级专业:指导教师: 摘要: Flash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专业矢量图形编辑和动画创作软件,主要用于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创作。利用Flash自带的矢量图绘制功能,并结合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素材的应用,可以制作出精美、流畅的二维动画效果。通过为动画添加Action动作脚本,还能使其实现特定的交互功能。此外,Flash动画还具有以流媒体的形式进行播放,以及文件短小等特点,因此Flash制作的作品非常适合通过网络发布和传播。近年来,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升级与改进,也使Flash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是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主要途径。 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作品,风格各异、各类繁多,若将其以作品目的和应用领域来划分,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动画短片,网页广告,动态网页,交互游戏,多媒体教学等。在教学方面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教学和教学课件的制作,为教育教学创造方便条件,成为新时代教学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 本综合实验是在掌握了Flash动画网页设计的原则方法,学习Flash动画网页初步操作技能后,运用所学过的所有相关知识综合设计制作一个小女孩动画影片。通过设计与制作,了解和掌握了Flash 动画影片的设计与动画制作方法。 关键词:Flash动画影片、运动渐变、形状渐变、元件制作、引导层

动作渐变、动态遮罩层使用、按钮制作、ActionScript、音频、视频 一、“小女孩动画影片”设计要求 1、绘制动画影片层次结构图,将各层次关系用简明的图示描 述出来 2、影片时长一分钟以上。 3、页面美观,包含多种Flash动画元素,如文字、图片、按 钮、ActionScript、声音、视频等)。 4、影片制作完成后请将fla文件和本实验报告转换成压缩文 件再上传。 二、“小女孩动画影片”设计方案 ⑴网站标题:小女孩动画影片 ⑵网站内容简介:本网站通过文字按钮、ActionScript、视频等多种Flash动画元素的形式制作了一段动画影片。 ⑶影片结构图

3Dmax实验报告材料

湖南文理学院 实 验 报 告 书 课程:三维动画设计 姓名:谢江花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教育09101班 学号:200911030129 指导教师:肖芳

实验一:三维模型的创建 姓名:谢江花学号:200911030129 时间:1—4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掌握利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利用3DSMAX三维创建命令创建三维模型。 (2) 在3DSMAX利用二维平面图创建三维模型。 (3)导入其他三维软件工具创建的三维模型。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利用3DSMAX2010的造型命令和编辑功能创建三维模型。 实验步骤: 一、地面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标准基本体→平面,参数如右图图示如下 二、墙 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L-Ext 参数如右图 与地面对齐(Alt+A): 1、首先,当前对象对目标对象XYZ三个方向中心对中心→应用 2、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应用→确定(下图)

三、天花板透视图→选择地面→镜像→Z轴方向偏移100,复制 四、床板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五、床头 1、左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圆柱体(边数24以上,一定要记得切片)参数如右图 2、床头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方向最大对最大,Y轴方向中心对中心,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 六、床头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2、床头柜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最大对最大,Y轴最大对最小

3、原地复制一个床头柜,与床板对齐:Y轴最小对最大 4、将新绘制的两个床头柜附加到床组合中:选中两个床头柜→成组→附加→选中床组合 七、将床组合移到墙角处 选择捕捉开关右键点击→点选边捕捉→打开捕捉开关(S)→顶视图或前视图将床组合移至墙角,如果此时Y轴或Z轴方向位置变动,再以Alt+A的方式对齐一下 八、将床组合隐藏 命令面板→显示→隐藏→隐藏选定对象 九、衣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2、将衣柜移至墙角处:激活顶视图→打开边捕捉开关 3、将衣柜复制三组,同样以边捕捉的方式与墙对齐,将边捕捉关闭 4、选中四组衣柜,透视图中再与地面对齐一下 5、将衣柜冻结:命令面板→显示→冻结→冻结选定对象(我的电脑上将冻结颜色设成黄色,便于观察),如下图

综合实验2 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微分方程数值解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信计101 姓名学号 协作队员实验日期2013 年 4 月18 日星期四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题目 一、问题提出

二、 模型建立 三、 求解方法 使用古典显格式:)2(111n m n m n m n m n m U U U U U -+++-+=τ 其中22/h k a =γ

(k 和h 分别为时间与空间方向的步长,取k=0.005,h=0.1使得2/1/2≤h k ) 有12=a L=1,细杆各处的初始温度为)sin(x π,两端截面上的温度为0。 Matlab 程序如下: clc; k=0.005; h=0.1; r=k/h^2; t=0:k:0.1; n=length(t); x=0:h:1; Un=sin(pi*x); un=[]; for i=1:n u=[]; for p=1:11 u1=exp(-pi^2*t(i))*sin(pi*x(p)); u=[u u1]; end un1=[]; for j=2:10 Un1=r*Un(j-1)+(1-2*r)*Un(j)+r*Un(j+1); un1=[un1 Un1]; end e=abs(u-Un); un=[un;u;Un;e]; Un=[0 un1 0]; end un 四、 输出结果

五、结果分析 在同一个时间下,细杆内的温度分布为:细杆内中间的温度最高,往两边逐渐下降到0,并且温度值关于x=0.5这条直线对称。 在不同的时间下,细杆内的温度分布为: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同一点的温度逐渐减少。 模拟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

二维动画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课程二维动画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2010教育技术学 学号 姓名

报 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目录 1. flash基础操作 2. flash运动补间 3. 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4. flash综合贺卡制作 5. 时间轴命令应用 6. 数字运算语句 7. 影片剪辑事件 8. 交互性手绘场景制作 9. 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10. 脚本作品综合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 一、实验课程名称 二维动画 二、实验项目名称 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flash制作界面,掌握flash基本操作及用法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电脑 Flash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软件,出现下面的界面 点击界面上的flash文档,然后进入下面的界面 2、下面分别熟悉一下界面, 下图是时间轴界面,是Flash MX中进行动画制作和内容编排的主要场所 下面是场景,场景是指在当前动画编辑窗口中,编辑动画内容的整个区域 右图是动作面板,在操作界面的右侧,显示的是各个浮动面板的组合,如图 所示,面板用来设置不能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的功能。 3、熟悉了这些界面之后,接下来是要熟悉文件的操作: 新建文件的几种方法: ●执行【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按【Ctrl+N】组合键。 保存文件的操作步骤: 1、执行【文件】【保存(Save)】命令,打开【另存为(Save As)】对话框。 2、在【保存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路径,然后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的名称。 3、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创建的文件保存起来,此时文件的扩展名为.fla。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将文件打开以前创作或编辑的动画: ●执行【文件】【打开(Open)】命令,打开需要的文件。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按【Ctrl+O】组合键快速打开文件。 ●如果要将某文件作为元件库打开,可以执行【文件】【作为库打开(Open As Library)】命令。 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方法关闭文件: ●执行【文件】【关闭(Close)】命令或者按【Ctrl+W】组合键,将当前文件关闭。 ●单击文件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文件。 ●按【Ctrl+Q】组合键快速关闭文件并退出应用程序,执行【文件】【退出 (Exit)】命令在退出应用程序的同时关闭文件。 ●单击窗口左上角的【文件】控制图标,在弹出的文件控制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4、下面介绍一些基本工具的操作:

二维动画实验报告 (2)解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10教育技术学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flash基础操作 2. flash运动补间 3. 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4. flash综合贺卡制作 5. 时间轴命令应用 6. 数字运算语句 7. 影片剪辑事件 8. 交互性手绘场景制作 9. 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10. 脚本作品综合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 一、实验课程名称 二维动画 二、实验项目名称 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flash制作界面,掌握flash基本操作及用法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电脑 Flash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软件,出现下面的界面 点击界面上的flash文档,然后进入下面的界面 2、下面分别熟悉一下界面, 下图是时间轴界面,是Flash MX中进行动画制作和内容编排的主要场所 下面是场景,场景是指在当前动画编辑窗口中,编辑动画内容的整个区域

右图是动作面板,在操作界面的右侧,显示的是各个浮动面板的组合,如图 所示,面板用来设置不能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的功能。 3、熟悉了这些界面之后,接下来是要熟悉文件的操作: 新建文件的几种方法: ●执行【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按【Ctrl+N】组合键。 保存文件的操作步骤: 1、执行【文件】【保存(Save)】命令,打开【另存为(Save As)】对话框。 2、在【保存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路径,然后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的名称。 3、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创建的文件保存起来,此时文件的扩展名为.fla。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将文件打开以前创作或编辑的动画: ●执行【文件】【打开(Open)】命令,打开需要的文件。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按【Ctrl+O】组合键快速打开文件。 ●如果要将某文件作为元件库打开,可以执行【文件】【作为库打开(Open As Library)】命令。 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方法关闭文件: ●执行【文件】【关闭(Close)】命令或者按【Ctrl+W】组合键,将当前文件关闭。 ●单击文件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文件。 ●按【Ctrl+Q】组合键快速关闭文件并退出应用程序,执行【文件】【退出

有限差分法解偏微分方程

有限差分法解偏微分方程综述 绪论 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慢慢用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 有限差分方法(FDM)是计算机数值模拟最早采用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该方法将求解域划分为差分网格,用有限个网格节点代替连续的求解域。有限差分法以Taylor 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组。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将微分问题变为代数问题的近似数值解法,数学概念直观,表达简单,是发展较早且比较成熟的数值方法。 对于有限差分格式,从格式的精度来划分,有一阶格式、二阶格式和高阶格式。 从差分的空间形式来考虑,可分为中心格式和逆风格式。 考虑时间因子的影响,差分格式还可以分为显格式、隐格式、显隐交替格式等。 目前常见的差分格式,主要是上述几种形式的组合,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差分格式。差分方法主要适用于有结构网格,网格的步长一般根据实际地形的情况和柯朗稳定条件来决定。构造差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其基本的差分表达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阶向前差分、一阶向后差分、一阶中心差分和二阶中心差分等,其中前两种格式为一阶计算精度,后两种格式为二阶计算精度。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这几种不同差分格式的组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差分计算格式。 有限元方法的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有限差分法求解偏微分方程 在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偏微分方程时,若将每一处导数由有限差分近似公式替代,从而把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问题转换成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即所谓的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步骤如下: 1、区域离散化,即把所给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区域细分成由有限个格点组成的网格; 2、近似替代,即采用有限差分公式替代每一个格点的导数; 3、逼近求解。换而言之,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用一个插值多项式及其微分来代替偏微分方程的解的过程 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抛物型方程的差分方法 1. 简单差分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