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频测试规范

射频测试规范

射频测试规范
射频测试规范

1、目的

规范WCDMA射频测试标准,使工程师在作业时有所遵循,特制订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研发的WCDMA 产品项目。

3 、参考文件

3GPP TS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Us er Equipment(UE)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FDD)(Release 9)》

3GPP TS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Re 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DD) (Release 9)》

4 、缩略语和术语

ACLR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邻道泄漏抑制比

ACS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邻道选择性

AWGN Additive White Gaussion Noise 加性高斯白噪声

BER Bit Error Ratio 误比特率

BLER Block Error Ratio 误块率

CPICH Common Pilot Channel 公共导频信道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

CW Continuous Wave (un-modulated signal) 连续波(未调制信号)

DCH Dedicated Channel 专用信道(映射到专用物理信道)

DPC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DPCH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专用物理信道

DP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非连续发射

Ec Average energy per PN chip 每个伪随机码的平均能量

EVM Error Vector Magnitude 误差矢量幅度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复用

Fuw Frequency of unwanted signal 非有用信号频率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混合重传请求

HS-DPCCH 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HS-PDSCH 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HS-SCCH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Iblocking Blocking signal power level 阻塞信号功率电平

Io The total receive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总接收功率频谱密度

Ioac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adjacent frequency channel 邻信道功率谱密度Ioc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a band limited white noise source 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

Ior The total transmit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downlink signal at the Node B an tenna connector 基站发送的总功率谱密度

?or The receive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downlink signal as measured at the U E antenna connector 下行链路所接收的功率谱密度

Iouw Unwanted

signal power level 非有用信号功率电平

OCNS Orthogonal Channel Noise Simulator 正交信道噪声模拟器

PCCPCH 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ICH Paging Indicator Channel 寻呼指示信道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Qqualmin Minimum Required Quality Level 小区质量最小需求Qrxlevmin Minimum Required Rx Level 小区信号电平最小需求 Reference orI?

Reference sensitivity 参考灵敏度

RRC Root-Raised Cosine 根升余弦 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接收信号码功率

SCH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同步信道

SF Spreading Factor 扩频因子

TFC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传输格式集合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TRA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陆地无线接入

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5、测试环境

正常环境:15℃~35℃;湿度控制在20~75% ;常压。

极限环境:高温 55℃;低温 -10℃;三压。

三压:高压低压常压

除特别说明,各测试项均需在极限环境下进行。

6 、频带和信道配置

UTRA/FDD要求频带分配方式如下:

UTRA/FDD

表6-2 收发频率间隔

频带I~XXI信道号的划分如下:频率分配(标准)

上行:NU=5*(Ful-F) 下行:ND=5*(F-F)

表6-4 频率分配(扩展)

7 发射性能测试

最大发射功率 Maximum Output Power

定义

最大发射功率是指在无线接入模式下,至少(1+α)倍码片速率的带宽内,UE所能发射的最大功率。测量时长应该至少一个时隙。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它信道或其它系统,而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其覆盖范围。

指标要求

UE最大发射功率不应超过表7-1-1的容限值。

目前我们的UE功率等级为3,即最大输出功率+24dBm(+1/-3)

频率误差 Frequency Error

定义

频率误差是指UE已调载波频率与规定频道频率之差。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发射机载波调制的精确度。

指标要求

正常环境下,要求在一个时隙内误差小于±。

极限环境下,要求在一个时隙内误差小于±。

开环功率控制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in the Uplink

定义

开环功率控制是UE发射机设置其输出功率为一个指定值的能力。UE通过对下行CPICH的测量来估计发射链路的衰落情况,从而以尽可能小的功率发射PRACH报头,然后以预定义的步长增加发射功率直到UTRAN响应接入探测。UE开环功率定义为在一个时隙或者开环功率期间内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

验证UE开环功率控制的容限是否超出指标要求而影响到系统容量。

指标要求

开环功率控制容限的最低要求如表7-3-1。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 Inner Loop Power Control in the Uplink

定义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是指UE发射机根据在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命令(TPC_cmd)而调整UE发射机输出功率的能力。

功率控制步长(Δ)是指UE根据接收到一个功率控制命令时,UE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变化。

内环功控频率为每秒1500次,即每帧出现15次,每时隙出现1次。

测试目的

验证UE内环功率控制步长符合指标要求,考察UE是否能够正确地获取功率控制命令。

指标要求

在UE接收到功率控制命令后的下一个时隙内,发射机要具有根据Δ或者Δ的数值改变其输出功率1、2或3dB的能力,其最低要求如下:

a) 表7-4-1 列出了发射机在应用内环功率控制时的输出功率步长范围。

b) 表7-4-2列出了发射机在应用内环功率控制时的平均输出功率步长范围。其中,功率控制命令组(TPC_cmd group)是一组功率控制命令的组合,它可以根据相同时间内的一系列持续的功率控制命令而得到。

表7-4-1

表7-4-2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最小输出功率 Minimum Output Power

定义

最小输出功率是指功率控制设置为最小值时UE的输出功率。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最小输出功率是否符合指标要求,以避免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指标要求

最小输出功率定义为一个时隙的平均功率。最小输出功率的最低要求是:小于– 50dBm。

发射关功率 Transmit OFF Power

定义

发射关闭功率是指当UE发射机处于关闭状态下的RRC滤波平均功率。发射关闭状态即UE不发射时的状态。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最小输出功率是否符合指标要求,以避免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指标要求

发射关闭功率的最低要求是:小于– 56dBm。

发射开/关时间模版 Transmit ON/OFF Time mask

定义

发射开/关时间模板定义UE在发射关闭功率与发射打开功率期间所允许的跳变时间。该项测试针对PRACH进行验证。

测试目的

验证PRACH发射开/关的过程与时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超过指标的发射开/关响应误差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或自身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指标要求

PRACH报头打开/关闭时间与功率应满足图7-7-1所定义的模板。关功率需满足章节指标要求。PRACH平均开功率容限需满足章节的上限要求和章节的下限要求。

图 7-7-1

TFC变化 Change of TFC

定义

当UE改变上行TFC,即意味着上行速率发生变化,那么UE需根据速率的不同来调整其发射功率。另外,当上行暂时没有语音,用户数据或者控制信息时,为了减少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UE会关闭上行DPCH(DPDCH/DPCCH),降低UE的发射功率,这称为DTX模式。

由于测试是采用固定速率的上行 RMC,所以该项测试主要验证UE处于DTX模式时,DPDCH周期性关闭而导致发射功率改变的状况。

测试目的

验证UE DTX开/关功率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功率控制步长容限是否符合指标要求。

指标要求

DTX开/关的平均输出功率的不同不允许超过表7-8-1要求。 DTX开/关功率与时间的关系需满足图7-8-1的要求。

增益因子功率控制步长ΔP [dB] 功率控制步长容限 [dB] βc = 0,5333, βd = 1,0 7 ±2

图7-8-1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占用带宽 OBW

定义

占用带宽是指在所分配的信道频率为中心的发射频谱内,99%的积分功率所对应的频带带宽。测试目的

验证UE的占用带宽是否符合指标要求。超过指标要求的占用带宽会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指标要求

正常环境下,占用空中接口上的带宽应小于。

极限环境下,占用空中接口上的带宽应小于5MHz。

频谱发射模版 Spectrum emission mask

定义

UE的频谱发射模板是对偏离载波频率到范围内的辐射功率做出的要求。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频谱发射模板是否符合指标要求。超过指标要求的频带外辐射功率会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指标要求

各载波频率偏置处的发射功率不应超出表7-10-1列出的值。其中:相对要求的基准是工作信道内的RRC滤波平均功率。绝对要求是基于-50dBm/的最小功率门限。

针对频段II, IV, V, X, XII, XIII ,XIV,需取表7-10-1的“最低要求”与表7-10-2,7-10-3,7-10-4的“额外要求”中的较严格值。

表7-10-1 频谱发射模板要求

Δf in MHz (Note 1)

最低要求 (Note 2)

测量带宽相对要求绝对要求

- dBm 30 kHz (Note 3)

- dBm 1 MHz (Note 4)

- dBm 1 MHz (Note 4)

- MHz -49 dBc dBm 1 MHz (Note 4)

Note 1: Δf是载波频率与测量带宽中心频率的差值。

Note 2: 通过计算相对要求或绝对要求获得,取两者中较大值。

Note 3: 用带宽为30kHz的滤波器,所以第一个点和最后一个点为 MHz、。

Note 4: 用带宽为1MHz的滤波器, 所以第一个点和最后一个点为4 MHz、12 MHz。

Δf in MHz 滤波器中心频率偏置

f_offset

额外要求测量带宽

MHz ≤Δf < MHz ≤ f_offset < -15 dBm 30 kHz MHz ≤Δf ≤ MHz ≤ f_offset < MHz -13 dBm 1 MHz

Δf in MHz 滤波器中心频率偏置

f_offset

额外要求测量带宽

MHz ≤Δf < MHz ≤ f_offset < -15 dBm 30 kHz MHz ≤Δf ≤ MHz ≤ f_offset < MHz -13 dBm 100 kHz

表7-10-4 对于频段XII XIII XIV的频谱发射模板额外要求

Δf in MHz 滤波器中心频率偏置

f_offset

额外要求测量带宽

MHz ≤Δf < MHz ≤ f_offset < -13 dBm 30 kHz

MHz ≤Δf ≤ MHz ≤ f_offset < MHz -13 dBm 100 kHz

邻道泄漏抑制比 ACLR

定义

邻道泄漏功率比指工作信道的RRC滤波平均功率与相邻信道的RRC滤波平均功率之比值。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ACLR是否符合指标要求。若泄漏到邻近信道的功率过高,会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指标要求

如果邻道功率大于-50dBm,ACLR的最低要求应该优于表7-11-1列出的限值。

功率等级邻近信道 ACLR 限值

3 UE信道±5MHz 34dB

3 UE信道±10MHz 46dB

4 UE信道±5MHz 34dB

杂散辐射 Spurious Emissions

定义

杂散辐射指必要带宽以外频率的辐射,比如谐波分量、寄生分量、互调产物和频率变换分量等。(但不包括由调制过程产生的带外辐射,即不包括偏离载波频率到范围内的辐射)。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杂散辐射是否符合指标要求。超过指标要求的杂散辐射会增加对其他系统的干扰。指标要求

杂散辐射需符合表7-12-1与表7-12-2的要求。该指标要求未考虑线损,测试过程中需另计入。

表7-12-2 附加杂散辐射要求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发射互调 Transmit Intermodulation

定义

发射互调特性是指有用信号和通过天线进入发射机的干扰信号共同存在时,发射机对由非线性器件产生的互调信号的抑制能力。

当UE相距较近时发射易产生互调产物,这些互调产物将作为有害信号进入UE或者基站的接收频带。当外来的连续波干扰信号电平小于有用信号的电平时,UE互调衰减定义为有用信号RRC滤波平均功率和互调产物的RRC滤波平均功率的比值。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发射互调是否超过指标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互调在附近有其他发射机存在时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指标要求

UE的发射互调不能超过7-13-1中的要求:

CW信号与载波信号的偏差5MHz 10MHz

干扰的CW信号的能量-40dBc

互调产物-33 dBc -43 dBc

注1: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注2:该项测试只在新平台项目上进行。

误差矢量幅度 EVM

定义

EVM定义为误差矢量信号平均功率和参考信号平均功率之间的比值,实际也就是误差矢量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均方根值之间的比值,并把这种比值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假设测量信号为Z,参考信号表示为R,则EVM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测量信号Z就是实际测到的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参考信号R是对发射机信号用理想接收机接收并经过理想的解调和理想的再调制得到的。两个调制波都通过滚降系数α=,带宽为 MHz的RRC 匹配滤波器,并且都要经过频差、绝对相位和幅度、时钟的修正。

图7-14-1 误差矢量信号定义示意图

测试目的

验证UE能否产生足够精确的波形,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EVM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指标要求

该项测试分别在UE最大输出功率和-20dBm输出功率情况下进行。正常环境下,矢量幅度误差

最低要求不超过12 %。极限环境下,矢量幅度误差最低要求不超过%。

峰值码域误差 Peak code domain error

定义

码域误差指将误差向量功率等效到特定扩频因子的码域所得到的误差,定义为被测码道的平均功率与参考波形平均功率之比,用dB表示。峰值码域误差定义为最大的码域误差。

测试目的

验证UE能否产生足够精确的波形,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峰值码域误差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指标要求

在参数定义为表7-15-1的情况下,峰值码域误差的最低要求是:不能大于-18dB。

相位不连续性 UE phase discontinuity

定义

上行内环功控每个时隙出现一次,而功率的变化会导致相邻时隙的相位存在差异。相位不连续性即指相邻的时隙间相位的变化。

测试目的

验证UE上行DPCH的相位不连续性是否超过指标要求,避免超过指标的相位不连续性引起频谱再生,产生过多的频谱杂散。

指标要求

两个相邻时隙的相位之差的绝对值Δθ应符合表7-16-1的要求:

由于DPCH每10ms帧分为15个时隙,所以表7-16-1可解释为:两个相邻时隙的相位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等于30度;

若出现一次大于30度小于等于60度情况,则接下来的四个时隙的测量值应小于等于30度;不允许出现大于60度的情况。

PRACH报头质量 PRACH preamble quality

定义

PRACH报头质量测试,是衡量UE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报头的调制质量以便基站能够正确解调这个重要的控制信道信息。

UE占用PRACH来发起随机接入请求消息。PRACH在发送信息时分两部分,称为Preamble报头部分和Message消息部分,其中Preamble报头部分是为了完成开环功控。

Preamble使用的是规范规定的16位比特的签名序列,重复256次形成4096chips长度的码序列。UE将试探性地以初始功率Po发送该序列,直至下行链路上有应答,才停止发送Preamble,转为

发送消息部分。

测试目的

验证UE发送的第一个PRACH Preamble的EVM,频率误差,接入时隙与签名序列是否符合各自的指标与定义,以确保PRACH能够被正确解调。

指标要求

正常环境下,EVM要求小于12%;频率误差要求小于; 极限环境下,EVM要求小于%;频率误差要求小于;

PRACH Preamble要求在正确的接入时隙被发送,且签名序列符合规定。

原点偏移 Origin Offset

定义

原点偏移是指实际星座图原点偏离理想星座图原点的程度,用dB表示。

测试目的

验证UE的调制质量,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原点偏移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指标要求

最大发射功率条件下,原点偏移最低要求不大于-19dB。

带HS-DPCCH的最大发射功率 Maximum Output Power with HS-DPCCH

定义

带HS-DPCCH的最大发射功率是指当DPCCH,DPDCH,HS-DPCCH同时存在时,UE所能发射的最大功率,即UE的总功率= PDPCCH + PDPDCH + PHS-DPCCH。测量时长应该至少一个时隙。

测试目的

见章节。

指标要求

带HS-DPCCH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应超过表7-19-1的容限值。

目前我们的UE功率等级为3。

带HS-DPCCH的频谱发射模版 Spectrum Emission Mask with HS-DPCCH

定义

该测试是验证当HS-DPCCH存在时的频谱发射模板。关于频谱发射模板的定义,见。

测试目的

见章节。

指标要求

见章节。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带HS-DPCCH的邻道泄漏抑制比 ACLR with HS-DPCCH

定义

该测试是验证当HS-DPCCH存在时的ACLR。关于ACLR的定义,见章节。

测试目的

见章节。

指标要求见章节。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带HS-DPCCH的误差矢量幅度 EVM with HS-DPCCH

定义

该测试是验证当HS-DPCCH存在时的EVM。关于EVM的定义,见章节。

测试目的

见章节。

指标要求

见章节。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HS-DPCCH功率控制 HS-DPCCH power control

定义

HSDPA在上行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信道:HS-DPCCH,用来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包括HARQ的肯定/否定应答(ACK/NACK)和信道质量信息(CQI)。对于不同的承载信息,HS-DPCCH的功率不同。所以除了内环功控,在HS-DPCCH上ACK/NACK或者CQI的发射,也将影响UE发射功率。详见图7-23-1。

图7-23-1

测试目的

验证由于ACK/NACK或者CQI的发射产生的上行功率变化是否符合指标要求。指标要求

对于图7-23-2中的各功率跳变,其变化范围必须符合表7-23-1要求。

图7-23-2

功率跳变功率变化

步长 [dB]

取整功率变化步

长 [dB]

容限 [dB]

允许的功率变化

范围 [dB]

1 6 +/- to

2 -1 +/- to

3 -5 +/- to

4 0 0 +/- to

5 5 +/- to

6 1 +/- to

7 -6 +/- to

8 0 0 +/- to

9 5 +/- to

10 -5 +/- to

11 0 0 +/- to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8 接收性能测试

参考灵敏度电平 Reference Sensitivity Level

定义

参考灵敏度电平是指在确保BER不超过某一特定值情况下,在天线端口测得的最小接收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

考察UE的参考灵敏电平,避免参考灵敏电平过高减少基站的覆盖距离。

指标要求

参考灵敏度的最低要求是:测试参数在表8-1-1所示情况下,BER不能大于。

使用频带单位

DPCH_Ec

I dBm/ MHz -118 II dBm/ MHz -116 III dBm/ MHz -115

最大输入电平 Maximum Input Level

定义

最大输入电平定义为,在确保BER不超过某一特定值情况下,在UE天线端口处接收的最大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

考察UE在给定条件下(无干扰、无多径传播)的最大输入电平,若最大输入电平过低会对UE 在基站的近距离的通信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指标要求

最大输入电平的最低要求是:测试参数在表8-2-1所示情况下,BER不能大于。

表8-2-1

注: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

邻道选择性 ACS

定义

邻道选择性是接收滤波器对载波信号的滤波衰减和对相邻信道信号的滤波衰减的比例,体现了终端在邻道有干扰信号存在时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测试目的

考察UE的邻道选择性性能,避免邻道选择性超标造成本信道解调的干扰。

指标要求

邻道选择性的最低要求是:测试参数在表8-3-1所示情况下,BER不能大于。表10-3-1的参数条件,即意味着要求ACS不小于33dB,对此解释如下:

以测试用例1为例,在无噪声时,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为DPCH-Ec= -117dBm,假如有噪声

时,DPCH-Ec = -117dBm +14dBm,也就是说功率差为14dB。由于码片速率是3. 84 Mbps, DPCH的数据率为30kbps,所以, SF=128,即处理增益=10log128 =21dB ,在系统中可以获得21dB的额外系统增益,

即对噪声的抑制程度是21dB + 14dB = 35dB。邻信道的功率是Ioac = - 52dBm,所

以,ACS = - 52dBm - (-117dBm + 35dB)=30dB。由于一般情况下,至少考虑S/N = 3dB裕量的必要性,因此, 3GPP中的指标是ACS=33dB。

表8-3-1

注1:该项测试只在正常环境下进行。注2:该项测试只在新平台项目上进行。

阻塞特性 Blocking Characteristics

定义

阻塞特性是指其它频率(除去邻道频率和杂散响应频率)存在大的干扰信号条件下,接收机接收有用信号时,控制性能下降不超过给定恶化限值的能力。

带内阻塞是指落在UE接收频段上或接受频段+/-15MHz以内的频点处出现的干扰信号;带外阻塞指落在UE接收频段+/-15MHz以外频点处出现的干扰信号。

测试目的

验证UE接收机在除杂散响应和相邻信道之外的频段上存在干扰信号时对有用信号的解调能力。指标要求

带内阻塞的最低要求是:测试参数在表8-4-1所示情况下,误比特率(BER)不能大于。带外阻塞的最低要求是:测试参数在表8-4-2所示情况下,误比特率(BER)不能大于。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 1GSM部分 (1) 1.1常用频段介绍 (1) 1.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 1.2.1发射功率 (2) 122 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 (4) 1.2.2.1调制频谱 (4) 1.2.2.2开关频谱 (5) 1.2.3 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 1.2.4 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 1.2.5 相位误差( Phase Error) (6) 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 1.2 接收(receiver) 指标 (8) 1.2.1接收误码率(BER (8) 2 WCDMA (9) 2.1常用频段介绍 (9) 2.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9) 2.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5) 3 CDMA2000 (15) 3.1常用频段介绍 (15) 3.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16) 3.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9) 4 TD-SCDMA 部分 (20) 4.1常用频段介绍 (20) 4.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0) 4.3 接收指标( Receiver) (26) 1GS M部分 1.1常用频段介绍

1.2 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2.1发射功率 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 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 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 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 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卩LEVEL5--LEVEL19共15 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功率控制: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 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 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 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测试指标: DCS1 800 Power con trol Nomi nal Output Toleranee (dB) for con diti ons

RF测试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RF 答:RF 即Radio frequency 射频,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 2. 当今世界的手机频率各是多少(CDMA,GSM、市话通、小灵通、模拟手机等) 答:EGSM RX: 925-960MHz, TX:880-915MHz; CDMA cellular(IS-95)RX: 869-894MHz, TX:824-849MHz。 3. 从事手机Rf工作没多久的新手,应怎样提高 答:首先应该对RF系统(如功能性)有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可以选择一些芯片组,研究一个它们之间的连通性(connectivities among them)。 4. RF仿真软件在手机设计调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其目的是在实施设计之前,让设计者对将要设计的产品有一些认识。 5. 在设计手机的PCB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原则是使EMC(电磁兼容性)最小化。 6. 手机的硬件构成有RF/ABB/DBB/MCU/PMU,这里的ABB、DBB和PMU等各代表何意答:ABB是Analog BaseBand, DBB是Ditital Baseband,MCU往往包括在DBB芯片中。 PMU是Power Management Unit,现在有的手机PMU和ABB在一个芯片上面。将来这些芯片(RF,ABB,DBB,MCU,PMU)都会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以节省成本和体积。 7. DSP和MCU各自主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二者有何区别

答:其实MCU和DSP都是处理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基于效率的考虑,一般是DSP处理各种算法,如信道编解码,加密等,而MCU处理信令和与大部分硬件外设(如LCD等)通信。 8. 刚开始从事RF前段设计的新手要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可以选择一个RF专题,比如PLL,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然后开始设计一些简单电路,只有在调试中才能获得一些经验,有助加深理解。 9. 推荐RF仿真软件及其特点 答:Agilent ADS仿真软件作RF仿真。这种软件支持分立RF设计和完整系统设计。详情可查看Agilent网站。 10. 哪里可以下载关于手机设计方案的相应知识,包括几大模快、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由此对硬件的性能要求等内容 答:可以看看和,或许有所帮助。关于TI的wireless solution,可以看看中的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1. 为什么GSM使用GMSK调制,而W-CDMA采用HPSK调制 答:主要是由于GSM和WCDMA标准所定。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些有关数字调制的书,了解使用不同数字调制技术的利与弊。 12. 如何解决LCD model对RF的干扰 答:PCB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单个层中进行LCD布线。 13. 手机设计过程中,在新增加的功能里,基带芯片发射数据时对FM产生噪声干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射频测试规范

1、目的 规范WCDMA射频测试标准,使工程师在作业时有所遵循,特制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研发的WCDMA产品项目。 3、参考文件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UserEquipment (UE)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 (FDD) (Release9》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Requirementsfo rsupportofradioresourcema nageme nt(FDD)(Release9》 4、缩略语和术语 ACLRAdjace ntCha nn elLeakagepowerRat 邻道泄漏抑制比 ACSAdjace ntCha nn elSelectivit邻道选择性 AWGNAdditiveWhiteGaussio nN 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 BERBitErrorRatio误比特率 BLERBIockErrorRati误块率 CPICHCommo nPilotCha nne公共导频信道 CQICha nn elQualityI 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 CWCo nti nuousWave(u n-modulatedsig nal连续波(未调制信号) DCHDedicatedCha nne专用信道(映射到专用物理信道) DPCCHDedicatedPhysicalC on trolCha nn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DPCHDedicatedPhysicalCha nn专用物理信道 DPDCHDedicatedPhysicalDataCha nn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DTXDisc ontinu ousTra nsmissior非 E 连续发射 EcAveragee nergyperPNchi每个伪随机码的平均能量 EVMErrorVectorMag nitude 误差矢量幅度 FDDFreque ncyDivisio nDupleX频分复用 FuwFreque ncyofiunwan tedsig nal 非有用信号频率 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 自动混合重传请求HS-DPCCHHighSpeedDedicatedPhysicalCo ntrolCha nift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PDSCHHighSpeedPhysicalDow nlin kSharedCha n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SCCHHighSpeedSharedCo ntrolCha nr高速共享控制信道 Iblock in gBlocki ngsig nalpowerlevel 阻塞信号功率电平loThetotalreceivedpowerspectralde nsity 总接收功率频谱密度loacThepowerspectralde nsityoftheadjace ntfreque ncycha nnel 令B信道功率谱密度locThepowerspectralde nsityofaba ndlimitedwhite noisesource 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lorThetotaltransmitpowerspectraldensityofthedownlinksignalattheNodeBantennaconnector 基站发送的总功率谱密度 orThereceivedpowerspectralde nsityofthedow nli nksig nalasmeasuredattheUEa nte nnaconn ector下行链路所接收的功率谱密度 IouwU nwan ted sig nalpowerlevel非有用信号功率电平 OCNSOrthogo nalCha nn elNoiseSimulato正交信道噪声模拟器 PCCPCHPrimaryCommo nCon trolPhysicalCha nr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ICHPagi ngl ndicatorCha nne寻呼指示信道 PRACHPhysicalRa ndomAccessCha nr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Qqualmi nMinim umRequiredQualityLevel 小区质量最小需求 Qrxlevmi nMinim umRequiredRxLevel 小区信号电平最小需求Refere nceorl Refere ncese nsitiv 参考灵敏度

射频测量指标参数

射频指标 1)频率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 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 度。频 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 定。只有信号 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 (±0.1ppm),手机将出现信 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 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 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条件参数 : GSM 频段选 1、62、124 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 最大LEVEL5 ;DCS 频段选 512、698、885 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 大LEVEL0 进行测试。 GSM 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 —— -90HZ ,频率误差小 于40HZ 时为最好,大于40HZ 小于 60HZ 时为良好,大于60HZ 小于 90HZ 时为一般,大 于90HZ 时为不合格; DCS 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 +180HZ —— -180HZ ,频率误差小于 80HZ 时为最好,大于 80HZ 小于 100HZ 时为良好,大 于100HZ 小于 180HZ 时为一般,大于180HZ 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 轨迹可 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 GMSK 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 波 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连续的1 将引起连续的 90 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 将引起连续的 90 度相位的递 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 点 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可以看出 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 、Q 数位类比转 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发射机的调制信号质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指标,才能当存在着各种外界干扰源时保持无线链路上的低误码率。 测试方法 :在业务信道( TCH )激活 PHASE ERROR 即可观测到相位误差值。测试时通过 综合测试仪 MU200 产生比特流进行调制后送给手机,并指令手机处于环回模式。然后去捕 捉 手机的一个突发信号,对其进行均匀相位抽样,抽样周期为调制信号周期的1/2,最后根据

手机RF部分的测试项目、指标及调试方法

PHS 生产交接的内容提要(讲座部分)(注:测试线上的操作要点或内容提要遗漏处在本周完成后再形成书面报告) 一.射频部分收发信机的测试项目及指标 发射部分: 1)载频频率、载频误差及飘移: 仅测量载频误差,要求值为+/-3PPM 2)调制精度(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幅度及相位误差,初始偏移): 调制精度仅测量RMS及峰值矢量误差,即EVM,要求值为6%---7%。幅度及相位误差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一般EVM符合要求,幅度及相位误差也差不多,其具体要求为,幅度误差,3%;相位误差,4DEG(度)。 3)发射功率: PEAK POWER为10mW,标准为10mW 4)发射功率之突发模板测试: 在测试线上为提高测量速度不测,仅测发射功率即可。一般没有实际意义。但在R&D时,该项要测试。具体要求为,BURST POWER RAMP 要在TEMPLATE(模板)之内。 5)占用带宽(OBW): 占用带宽平均为288KHZ。标准为300KHZ 6)邻道泄漏功率ACP:

+/-600K失谐:200nW以下(标准为800nW及以下) +/-900K失谐:100nW以下(标准为250nW及以下) 7)带内及带外的杂散辐射: 带内(IN BAND):30nW ----300 nW (标准为250nW及以下) 带外(OUT OF BAND):(标准为2.5uW及以下) 8)天线焊接及测试: 在CABLE 测试完毕,焊接RF 板上的RF CONNECTOR 至天线的传输线短接焊盘,并焊接天线或接上天线金属触片。采用感应方式测试,主要测试发射功率POWER LEVEL 及调制精度EVM。 测试要求 接收部分: 1)接收灵敏度或误码率测试: 灵敏度或误码率条件为: TEST PATTERN: PN9 TESTED OBJECT: PS-TCH 在输入电平为15dBuV的前提下,BER 应小于或等于0.5%. 二.射频模块及基带的调试及较正方法 1)调制精度、发射功率的微调: H99: 调制精度的微调主要由SFR102(TRIMMER RES(可

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

Q/SY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XXXX–2009 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 2010-XX-X发布 2010-XX-XX实施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本标准的其它系列标准: 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它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本标准参考内容,结合我司实际制定/修订。 本标准由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试部提出。本标准由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部门:中试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辉、王文财。 本标准于2010年8月首次发布。

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范围 本规范主要规范RF单板ICT DFT 设计和FT DFT 设计,适用于产品设计中的所有成员,特别包括硬件方案设计人员,原理图项目人,RF硬件设计人员,RF 互连设计工程师、ICT 装备工程师。 本规范适用于RF单板ICT 和FT DFT 的设计。 1.2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RF单板ICT DFT 设计方法和FT DFT 设计方法,适用在RF单板方案设计阶段、PCB 布局阶段和ICT 软件编程阶段。要求开发工程师和RF CAD 设计工程师在单板方案设计、PCB 布局时遵守此规范进行ICT 测试点和FT可测试性设计,ICT 装备工程师遵守此规范进行ICT 软件编程。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之一是收集整理产品设计过程中好的射频FT DFT 设计方法并加以总结、推广,旨在从设计源头加强射频FT DFT 设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帮助DFT 设计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更好的实现产品的射频FT DFT 特性。 1.3关键词 RF,DFT,ICT,FT,ICT 测试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编号名称 1 3术语和定义

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DKBA4247-2005.8 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 2005年9月10日发布2005年9月10日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ICT可测试性设计规范》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包括了《ICT可测试性设计规范》中的《射频ICT可测试性设计规范》,并增加了《FT可测试性设计规范》内容,最后合并为统一的《射频可测试性设计规范》,以后《射频ICT可测试性设计规范》将随本规范升级。 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 本规范为最初版本。 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部门:无线装备部 无线基站开发管理部 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部门:无线装备部 总体技术部 工艺测试研究部 无线基站开发管理部 本规范历次修订情况: 规范号 主要起草专家主要评审专家Doc No. DKBA4247-2005.08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射频单板ICT DFT设计 (6) 1.1射频单板ICT测试点设计规则 (6) 1.2射频器件ICT DFT设计规则 (8) 1.2.1射频放大器和场效应管放大器 (8) 1.2.2MMIC射频开关 (9) 1.2.3MMIC射频衰减器 (10) 1.2.4射频VCO (11) 1.2.5射频锁相环 (11) 1.2.6集成频率综合器 (12) 1.2.7滤波器 (12) 1.2.8射频调制器 (12) 1.2.9隔离器 (12) 1.2.10环行器 (12) 1.2.11阻抗变换器 (12) 1.2.12射频混频器 (13) 1.2.13功分器 (13) 1.2.14耦合器 (13) 1.2.15功放过流告警电路测试 (13) 2射频单板、模块FT DFT设计 (14) 2.1射频单板连接器归一化 (14) 2.2射频单板外接电源插座归一化 (14) 2.3基站天馈系统驻波检测设计 (14) 2.4基站射频模块对外接口设计 (14) 2.5基站双工器可测试性设计 (15) 2.6基站功放模块可测试性设计 (15) 2.7基站低噪放可测试性设计 (15) 2.8基站TRX单板或模块可测试性设计 (16) 3参考文献Reference Document (16) 表目录List of Tables 表1 XX表Table 1 XX......................................................................................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典4G-TD-FDD-LTE射频测试规范报告

Tested by Checked by Date Model SN B41 运行商选择: Value(Flow)Value(Fmid)Value(Fhigh)Lowlimt Uplimt 40290 40740 41190 Mod=QPSK,Num-RB=12Start_NB=0,NS_Val=NS_01BW=10MHz 23.5-1.523.5+1.5dBm Pass Mod=QPSK,Num-RB=18Start_NB=0,NS_Val=NS_01BW=20MHz 23.5-1.523.5+1.5dBm 23.5-1.523.5+1.5dBm 23.5-1.523.5+1.5dBm Mod=QPSK,Num-RB=50Start_RB=0,NS_Val=NS_011dB backoff,BW=10MHz 23-2.523.5+1.5dB Mod=16QAM,Num-RB=50Start_RB=0,NS_Val=NS_012dB backoff,BW=10MHz 23-3.523.5+1.5dB -10 dBm ± 6.7dBm 10 dBm ± 5.7dBm 15 dBm ±4.7dBm 最小输出功率Min.Output Power Mod=QPSK,Num-RB=50Start_RB=0,NS_Val=NS_01BW=10MHz -40dBm 发射关功率Transmit Off Power -50.0 dBm 常规开关时间模板 General ON/OFF Time Mask Mod=QPSK,Num-RB=50Start_NB=0,NS_Val=NS_01Genernal BW=10MHz P/F P/F Absolute Power Tolerance Test Point 1 Mod=QPSK,BW=10MHz -5.6-10-5.6+10dBm Absolute Power Tolerance Test Point 2 Mod=QPSK,BW=10MHz 6.4-10 6.4+10dBm 相对功率控制容限 Power Control Relative power tolerance Relative Power Tolerance Pattern:A/B/CMod=QPSK,BW=10MHz P/F P/F /Aggregate Power ToleranceTPC=0 dB,PUCCH,RB=16,Mod=QPSK,BW=10MHz -3.2 3.2dB /Aggregate Power ToleranceTPC=0 dB,PUSCH,RB=12,Mod=QPSK,BW=10MHz -4.2 4.2dB / 频率误差 Frequency Error Mod=QPSK,Num-RB=50BW=10MHz Max. Output Power -200 200 Hz MaxPower Mod=QPSK,BW=10MHz RB=12/50; TPC=-36.8dBm Mod=QPSK,BW=10MHz RB=12/50; MaxPower Mod=QPSK,BW=5MHz RB=8/25; TPC=-36.8dBm Mod=QPSK,BW=5MHz RB=8/25;MaxPower Mod=16QAM,BW=10MHz RB=12/50; TPC=-36.8dBm Mod=16QAM,BW=10MHz RB=12/50; MaxPower Mod=16QAM ,BW=5MHz RB=8/25; TPC=-36.8dBm Mod=16QAM,BW=5MHz RB=8/25; 误差矢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17.5 % 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误差矢量幅度 (EVM ) 12.5 NA 绝对功率控制容限Power Control Absolute power tolerance NA NA 集合功率控制容限 Aggregate power control tolerance NA 最大输出功率Max.Output Power 最大输出功率Maximum Output Power @ (Mod=QPSK,Num-RB=12Start_NB=0,NS_Val=NS_01 BW=10MHz )(软件或物料对比前的测试) 最大功率降低Maximum Power Reduction (MPR) 配置终端输出功率Configured UE transmitted Output Power Mod=QPSK,Num-RB=12Start_RB=0,NS_Val=NS_01BW=10MHz(open)最大输出功率Maximum Output Power @ (Mod=QPSK,Num-RB=18Start_NB=0,NS_Val=NS_01 BW=20MHz )(软件或物料对比前的测试)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窄带20+20+60=100MHz) Test Items Tolerance Unit 备注Hardware Version:Software Version:Instruments : Input Offset : dB Output Offset: dB TDD-LTE 2600(B41) Test Report Document No. V5.1 Conducti Radiatio

射频各项测试指标.

双频段GSM/DCS移动电话射频指标分析 2003-7-14 [摘要]本文对GSM移动电话的射频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改进办法。其中一些测试及提高射频指标的方法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各射频指标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提高射频指标的设计和改进方法。 1 射频(RF)指标的定义和要求 1.1 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1)定义 接收灵敏度是指收信机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性能条件下收信机输入端需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平。衡量收信机误码性能主要有帧删除率(FER)、残余误比特率(RBER)和误比特率(BER)三个参数。这里只介绍用残余误比特率(RBER)来测量接收灵敏度。 残余误比特率(RBER)的定义为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所有发送的的数据比特之比。 (2)技术要求 ●对于GSM9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102dBm(分贝)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 -105~-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对于DCSl800MHz频段 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8~-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1.2频率误差Fe、相位误差峰值Pepeak、相位误差有效值PeRMS (1)定义 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误差是检验发信机调制信号的质量。GSM调制方案是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归一化带宽为BT=0.3。 发射信号的相位误差定义为:发信机发射信号的相位与理论上最好信号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己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

射频测试指导

第一章测试条件 手机的测试条件包括测试环境条件、测试温度、湿度条件、测试电压及震动测试等内容。 民用设备的测试一般应在正常测试条件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时,也可在极限条件下进行测试。鉴于移动站的特殊使用环境,下面将对移动站的测试条件作重点介绍。 1.1 正常测试条件 对于移动站来说,正常测试温度和湿度条件应为以下范围的任意组合: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正常测试电压应为设备的标称工作电压,其频率(测试电源)应为标称频率±lHz 范围内。对于用在车载整流铅酸电他上的无线设备,其正常测试电压应为电池标称电压的 1.1 倍。 1.2 极限测试条件 对于移动站,极限测试条件应为极限电压部极限温度的任意组。 其中对于手持机来说极限环境温度为-10~+55℃。 对于车载台和便携式移动站来说,其极限测试温度为-20~+55℃。 极限测试电压对于使用交流市电的移动站,为其标称电压的0.9~1.1 倍。 对于采用汞/镍镉电池的移动站,极限测试电压为其标称电压的0.9~1.0 倍。 对于采用整流铅酸电他的移动站来说,极限测试电压为其标称电压的0.9~1.3 倍。 在极限温度下的测试过程: 对于高温,当实现温度平衙后,移动站在发射条件下(非DTx)开机1 分钟再在空闲模式(idle mode)(非DTx)下开机4 分钟,Ms 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对于低温,当实现温度平衡后,移动站应在Ms空闲模式(非DTx)下开机1 分钟再进行测试,Ms 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1.3 震动条件 在震动条件下测试移动站,应采用随机震动,其震动频率范围和加速度频谱密度(ASD)如下: 在频率为5~20Hz范围内,其震动ASD为0.96m2/s3。 在频率为20~500Hz范围内,在20Hz时ASD为0.96m2/s3,其它频率为-3dB/倍频程。 1.4 其它测试条件及规定 1.系统模拟器(SS) 系统模拟器是一系列测试设备的总称,它是一个功能性工具,能对被测设备提供必要的输入测试信号并能分析被测设备的输出信号以实施GSM 规范中所有的测试、市场上现存的测试仪器可以实现全部或部分系统模拟器的测试功能。如HP8922B/E/G 系列、R /S 公司的CMD54、CMD52 及CRTS02、04、24 系列等可以提供对移动站和基站不同级别的测试。在测试基站时,系统模拟器可以模拟移动站和网络在A(或Abis)接口及空中接口(Um 接口)对基站进行测量。在测试移动站时,系统模拟器可以模拟基站及网络在空中接口(Um接口)对移动站进行测量。 2.衰落和多径传播棋拟器(MFs)

常用射频指标测试大纲

常用射频指标 测试大纲 通信对抗 2015/10/30 Ver. 1.0

目录 目录1 1.1dB压缩点(P1dB) (1) 1.1基本概念 (1) 1.2测量方法 (1) 2.三阶交调(IP3) (2) 2.1基本概念 (2) 2.2测量方法 (3) 3.三阶互调(IM3) (4) 3.1基本概念 (4) 3.2测量方法 (5) 3.2.1直接测量 (5) 3.2.2间接法 (5) 4.噪声系数(NF) (5) 4.1基本概念 (5) 4.2测量方法 (6) 4.2.1使用噪声系数测试仪 (6) 4.2.2增益法 (6) 4.2.3Y因数法 (8) 4.2.4测量方法小结 (10) 5.灵敏度 (10) 5.1基本概念 (10) 5.2测量方法 (11) 5.2.1间接法-噪声系数法测量 (11) 5.2.2直接法-临界灵敏度测量 (11) 6.镜频抑制 (11) 6.1基本概念 (11) 6.2测量方法 (12) 7.相位噪声 (13) 7.1基本概念 (13) 7.2测量方法 (13)

7.2.1基于频谱仪的相位噪声测试方法 (13)

1.1dB压缩点(P1dB) 1.1基本概念 射频电路(系统)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射频电路(系统)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即输出功率P out– P in = G,输出信号的功率步进等于输入信号的功率步进ΔP out = ΔP in,这种射频电路(系统)称之为线性射频电路(系统),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射频电路(系统)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当输出功率满足P out– P in = G – 1时,对应的P out即为输出1dB压缩点,对应的P in即为输入1dB压缩点。 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 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 压缩点,用P1dB表示(图1)。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增益将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3dB~4dB。 1dB压缩点愈大,说明射频电路(系统)线性动态范围愈大。 图 1 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的变化曲线 1.2测量方法 频谱仪直接测量。 1,DUT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源,输出端连接频谱仪; 2,将输入信号的功率由小至大缓慢增加,并记录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极其

手机射频知识

GSM手机射频测试指导

目录 序言 (2) 第一章测试条件 (3) 1.1 正常测试条件 (3) 1.2 极限测试条件 (3) 1.3 震动条件 (3) 1.4 其它测试条件及规定 (4) 1.5 附件要求 (5) 第二章发射机指标及其测试 (6) 2.1 发射载波峰值功率 (6) 2.2 发射载频包络 (11) 2.3调制频谱(Spectrum Due to Modulation) (15) 2.4开关频谱(Spectrum Due to Switching) (18) 2.5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20) 2.6相位误差(Phase Error) (22) 2.7传导杂散骚扰(Conduct Spurious Emissions) (24) 2.8发射峰值电流和平均电流 (27) 第三章接收机指标及其测试 (29) 3.1接收灵敏度(Rx Sensitivity) (29) 3.2接收信号指示电平(RX Level) (33) 3.3接收信号指示质量(RX Quality) (35) 第四章其余测试补充 (38) 4.1 RC滤波电路对PA-RAMP的影响 (38) 4.2 PA匹配调整 (42) 4.3天线开关指标测试 (42) 第五章附录 (44)

序言 目前国家对手机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手机质量的客户满意度和返修率也一致关注。其中,GSM手机的射频问题仍然是一个影响手机质量、开发进度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符合GSM规范和国家标准,需要在手机测试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测试体系。为此我们参照GSM规范欧洲标准、国家邮电部移动通信技术规范、国家信息产业部通信行业标准以及日常积累的测试经验编写了这份射频测试规程。 本规范的目的是针对研发阶段的GSM手机提供一个较全面测试和校准的指标依据,尽量保证研发阶段GSM手机的点测指标满足FTA、CTA与批量生产点测指标要求,使手机的射频问题尽可能在研发阶段暴露出来并在量产前解决,同时为评估手机的RF点测性能、指标余量、一致性、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另外为不熟悉测试的新员工提供一些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射频指标术语解释,发射机和接收机部分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测试参考标准等,最后还给出了指标超标的一般分析。 由于我们射频知识与经验有限,不足之处请指导。

常温下GSM手机射频测试规范

1测试条件 射频测试应该分别在常温,高温,低温下测试,湿度控制在20~75%之间,电源供电电压应该分别采用高压,常压和低压。 具体测试环境如下: 常温:25±2℃ 高压:4.2V 低压:3.6V 常压:3.8V 2射频指标测试参数选择 信道号的选择: 对于GSM900: ARFCN低端范围:1到5,通常选择为1 ARFCN中端范围:60到65,通常选择62 ARFCN高端范围:120到124,通常选择124 对于DCS1800: ARFCN低端范围:512~523,通常选择512 ARFCN中端范围:690到710,通常选择698或者699 ARFCN高端范围:874到885,通常选择为885 功率控制等级: 目前我们手机功率等级为4,功率控制电平为GSM 5~19,DCS 0~15,研发阶段考虑到测试的完整性,要求对所有的功率控制等级进行测试。 3发射性能测试要求以及测试方法 3.1 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 a.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和频率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得到的相位频率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值。 b.一致性要求 ≤110-7MHz GSM900频段:频差小于90Hz GSM1800频段:频差小于180Hz

≤0.510-7MHz GSM900频段:频差小于45Hz GSM1800频段:频差小于90Hz 说明:相位误差的是对手机TX burst进行取样,得到相位轨迹,和理论上的相位轨迹进行比较,从两条轨迹得出的回归线可以用来指示相位误差,而与此回归线的相位的偏差便是测量的相位误差,峰值相位误差是指偏离理想相位最大的值,RMS是所有取样的均方根平均值。 3.2 发射机输出功率以及时间包络 3.2.1输出功率测试 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传递到外接天线或者MS内部天线辐射的功率的平均值。手机与基站建立通话后,分别在GSM和DCS各四个功率等级上进行测试。GSM频段测试4个功率等级:5、10、15和19功率等级;DCS频段测试4个功率等级:0、5、10和15功率等级; 按照GSM规范,以上功率等级所对应的功率应该符合下面的限制条件: GSM频段:DCS频段: 功率等级5: 33±2dBm 功率等级0: 30±2dBm 功率等级10:23±3dBm 功率等级5: 20±3dBm 功率等级15:13±3dBm 功率等级10:10±3dBm 功率等级19:5±5dBm 功率等级15:0±5dBm

射频测试

您需要什么样的射频仪器以满足您的测试需求? 低频测试仪器正不断丰富普及,射频测试仪器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从信号源和功率计,到频谱和网络分析仪等各种仪器。这些仪器用于产生射频信号,以及测量大量信号参数。 射频功率计——射频领域的数字万用表 功率是射频领域中最经常被测量的一个量。测量功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功率计,它实际上是用来功率计是所有测量功率的射频仪器中最准确的。高端功率计(通常需要一个外部功率传感器)可以实现或更高的测量精度。功率计最低可以测量- 70dBm(100pW)的功率。传感器有各种模型,从高功率模型、高频率(40GHz)模型,到峰值功率测量的高带宽模型等。功率计有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每个通道都需要配置自己的传感器。两个通道的功率计就能够测量出一个器件、电路或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率,并计算出增益或损耗。某些功率计能够达到每秒200到1500次读数的测量速度。而有些功率计能够测量多种信号的峰值功率特性,包括通信和某些应用中使用的调制信号和脉冲射频信号。双通道的功率计还能够准确测量出相对功率。功率计还可以针对便携式应用的需要设计成尺寸精巧的外形,使其更适合于现场测试的需要。功率计的主要局限在于其幅值测量范围。频率范围是与测量量程之间进行折衷的。此外,功率计虽然能够非常准确地测量出功率,但是无法表示信号的频率分量。 射频频谱或射频信号分析仪——射频工程师的示波器 频谱或矢量信号分析仪利用窄带检测技术在频域内测量射频信号。其主要的输出显示是功率频谱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包括绝对功率和相对功率。这种分析仪还可以输出解调信号。频谱分析仪和矢量信号分析仪没有像功率计那样的精确性,但是,射频分析仪中使用的窄带检测技术使其能够测量低达 -150dBm的功率。射频分析仪的精度一般在±以上。频谱和矢量信号分析仪可以测量的信号频率从1kHz 到40GHz(甚至以上)。频率范围越宽,分析仪的成本就越大。最常见的分析仪的频率达到3GHz。工作在频率范围的新通信标准就需要带宽为6GHz以上的分析仪。 矢量信号分析仪是增加了信号处理功能的频谱分析仪,它不仅能够测量信号的幅值,而且能够将信号分解成它的同相和正交分量。矢量信号分析仪可以将某些调制信号进行解调,例如一些由移动电话、无线LAN设备和基于其他一些新通信标准的设备所产生的调制信号。矢量信号分析仪可以显示星座图、码域图和调制质量(例如误差矢量幅度)的计算度量。 传统的频谱分析仪是扫描-调谐式设备,因为其中的局部振荡器要扫描一个频率范围,窄带滤波器就可以获取该频率范围内每个单位频率上的功率分量。矢量信号分析仪也扫描一部分频谱,但是它们捕捉一定宽带内的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单位频率上的功率分量。因此矢量信号分析仪扫描频谱的速度比频谱分析仪快得多。 评价矢量信号分析仪性能的关键指标在于它的测量带宽。一些新的高带宽通信标准,例如WLAN和WiMax,需要捕捉带宽为20MHz的信号。要想捕捉并分析这些信号,分析仪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带宽才能捕捉到整个信号。如果测试高带宽、数字调制的信号,那么要确保分析仪的测量带宽能够充分捕捉到所测的信号。 频谱分析仪可以用于检验待测发射机是否产生了正确的功率频谱。如果设计工程要求测试某些失真分量,例如谐波或寄生信号,那么就需要采用频谱分析仪或矢量信号分析仪。类似的,如果设计者关注器件的噪声功率,那么也需要使用这样的射频分析仪。其他一些需要频谱分析仪或矢量信号分析仪的例子包括:测试互调失真、三阶截断、功率放大器或功率晶体管的1dB增益压缩、器件的频率响应等。 测试那些涉及数字调制信号的发射机或放大器就需要使用矢量信号分析仪,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矢量信号分析仪能够测量出某个器件产生了多大的调制失真。解调过程是一个复杂、计算密集的过程。能够快速进行解调和测量计算操作的矢量信号分析仪就可以大大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

蓝牙射频测试项

蓝牙一致性测试,(蓝牙射频测试),验证蓝牙产品的射频性能是否符合蓝牙射频规范。许多OEM厂家直接购买已经获得蓝牙认证的蓝牙芯片或模块,进而开发蓝牙产品,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电脑、打印机、MP3播放器等。由于不同类型产品的需要,可能需要更换天线,或者由于其它无线模块或时钟模块的影响,以及电源的变化,这些都会导致蓝牙最终产品的射频性能发生变化,因此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必须对该产品的射频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其无线指标符合蓝牙射频规范的要求。 1 蓝牙射频测试方法和指标 蓝牙无线测试规范的版本定义了蓝牙无线测试指标及其测试方法。蓝牙无线测试配置包括一台测试仪和被测设备(EUT,Equipment Under Test),其中测试仪作为主单元,EUT作为从单元。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射频电缆相连也可以通过天线经空中传输相连(需要可靠的耦合以及屏蔽箱)。测试仪发送LMP指令,激活EUT进入测试模式,并对测试仪与EUT之间的蓝牙链路的一些参数进行配置。如测试方式是环回还是发送方式,是否需要进行跳频,分组是单时隙分组还是多时隙分组。 下面介绍蓝牙无线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1.1发射测试 (1)输出功率 测试仪在低、中、高三个频点,对整个突发范围内测量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规范要求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各小于23dBm和20dBm,并且满足以下要求:如果EUT的功率等级为1,平均功率> 0dBm;如果EUT的功率等级为2,-6dBm<平均功率<4dBm;如果EUT的功率等级为3,平均功率<0dBm。 (2)功率密度 测试仪通过扫频,在240MHz频带范围内找到对应最大功率的频点,然后以此频点进行时域扫描(扫描时间为1分钟),测出最大值,要求小于20dBm/100kHz。 (3)功率控制 初始状态为环回,非跳频。EUT分别工作在低、中、高三个频点,回送调制信号为DH1分组。测试仪通过LMP信令控制EUT输出功率,并测试功率控制步长的范围,规范要求在2dB和8dB之间。 (4)频率范围 测试仪对EUT回送的DH1分组扫频测量。当EUT工作在最低频点时,测试仪找到功率密度下降为-80dBm/Hz(-30dBm 100KHz带宽)时的频点fL;当EUT工作在最高频点时,测试仪找到功率密度下降为-80dBm/Hz(-30dBm 100KHz带宽)时的频点fH。要求fL、fH位于2.4~2.4835GHz 范围内。 (5)20dB带宽 EUT分别工作在低、中、高三个频点,回送调制信号DH1分组。测试仪扫频找到对应最大功率的频点,并且找到其左右两侧对应功率下降20dB时的fL和fH,20dB带宽Df = | fH - fL |,要求Df 小于1MHz。 (6)相邻信道功率 EUT工作频点分别为第0信道、第39信道和第78信道,回送净荷为PN9的DH1分组。测试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