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足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项目名称: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委托单位:大足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编制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项目负责人:万奇灵

技术负责人:吴涛

编写人:黄邦琴、李秋成

单位负责人:张孝成

提交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提交时间:2017年11月

目录

摘要 (1)

一、总则 (5)

(一)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5)

(二)规划调整原则 (7)

1.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7)

2.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 (7)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8)

4.坚持部门联动、多规衔接 (8)

5.坚持公众参与,尊重民意 (8)

(三)规划调整依据 (8)

1.法律、法规 (8)

2.政策文件 (9)

3.相关规划 (10)

4.其他成果 (12)

(四)规划调整的范围和期限 (13)

二、规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14)

三、规划目标调整 (16)

(一)约束性指标 (16)

1.耕地保有量 (16)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6)

3.城乡建设用地指标 (16)

4.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7)

(二)预期性指标 (17)

1.建设用地总规模 (17)

2.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8)

四、“三线”划定情况 (19)

(一)“三线”划定思路 (19)

1.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19)

2.生态保护红线 (19)

3.城镇开发边界 (20)

(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20)

(三)生态保护红线 (21)

(四)城镇开发边界 (21)

五、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22)

(一)耕地布局调整 (22)

(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22)

1.城镇工矿用地布局调整 (22)

2.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调整 (24)

3.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26)

(三)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 (27)

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29)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9)

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30)

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30)

(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31)

七、新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32)

(一)交通项目 (32)

(二)水利项目 (33)

(三)民生项目 (34)

(四)教育项目 (34)

(五)旅游项目 (35)

八、规划修改方案的影响评价 (36)

(一)经济影响评价 (36)

(二)社会影响评价 (36)

(三)生态影响评价 (37)

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9)

(一)行政管理措施 (39)

(二)经济调控措施 (40)

(三)执法监察措施 (41)

(四)技术保障措施 (41)

(五)公众参与措施 (42)

十、附表 (43)

摘要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加快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划定;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妥善解决当前建设用地供给压力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大、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等难题和困局。因此,亟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大足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统一管理土地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土地宏观管理的关键措施,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大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期评估深化完善报告》显示:《大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双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和大足区各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保障了大足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全面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耕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区制定了《重庆市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通过《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重庆市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报告》(渝

国土房管文〔2016〕664号)备案,得到《国土资源部关于同意<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函》(国土资函〔2016〕771号)的同意批复,我区成为了“三个试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试点区县。现行规划实施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不仅面临新的发展试点需求,同时也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不够完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情况与规划存在一定差异、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有效保障规划实施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大足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完善的必要性凸显。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要求,国家或者省级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发生时,可以依法组织修改规划,报原规划审批机关批准。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调整完善工作方案》(渝国土房管〔2016〕386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大足区人民政府在《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并编制了《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1、规划目标调整。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后,耕地保有量规划目标

调整为66993.00公顷,规划目标核减了7781.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9746.67公顷;建设用地规划目标调整为22179公顷,核减了295.0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目标调整为17704公顷,增加了492.78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调整为6193公顷,增加了461.78公顷;交通水利与其他建设用地指标为4475公顷,核减了787.81公顷;其余规划目标未作调整。

2、规划用地布局方面。(1)城镇工矿用地:大足区共调增布局城镇工矿用地项目474.79公顷,调减布局50.57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净增424.22公顷。中心城区调整新增286.21公顷城镇工矿用地,一是道路调出还原基期为城镇工矿用地,二是布局调整落实了龙水工业园区、龙水湖景区、双桥经开区、土储中心等用地单位的用地项目需求;同时布局调出33.94公顷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城镇工矿用地、海棠新城公园等部分不做建设项目布局的城镇工矿用地。其他镇街规划调整新增188.57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布局调整落实了万古工业园区、水务局、城投等用地单位的项目,主要涉及自来水厂、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及纠错的市政道路等用地项目;同时布局调出16.63公顷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城镇工矿用地、纠错道路还原基期地类涉及到的城镇工矿用地。(2)农村居民点:农村居民点新增布局调整,一是道路等原规划建设用地调出恢复基期地类(农村居民点用地),二是落实村规划引导农村居民点的布局调整,落实选址符合农户意愿的农民聚居区、镇街产业用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共布局新增581.86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本次调整完善农村居民点核减布局调整,一是调

减项目建设占用的原规划农村居民点,二是缩减与实际建设需求不符的规划农村居民点,共布局调减639.6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净减少57.77公顷(3)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本次调整完善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新增布局调整,一是优化布局了成渝高速复线、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大足东西互通工程、龙棠公路、大足绕城路南段道路工程、三环高速西联线等项目用地结构,布局新增523.76公顷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核减用地布局调整:一是原来错位的道路调出,二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部分的交通水利用地调出,三是将部分未取得征转用批复的水库水面调整为河流水面和原道路调出,共布局调出1491.78公顷。原规划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净减少规模为968.02公顷。(4)建设用地管制区布局调整。本次修改对全区27个镇街进行允许建设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及城镇开发边界调整,调整后城镇允许建设区扩大,农村允许建设区缩小;以大足区城乡总规为参照,合理调整有条件建设区空间布局、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及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形态。

3、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面。根据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大足区实际发展需要,新增144项重点建设项目,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提高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其中交通项目60项、水利项目23项、民生项目7项、教育项目23项目、旅游项目15个, 环保项目1项,电力项目1项、其他项目14项。

一、总则

(一)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加快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划定;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妥善解决当前建设用地供给压力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大、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等难题和困局。因此,亟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大足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统一管理土地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土地宏观管理的关键措施,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大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大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双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和大足区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保障了大足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全面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耕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区制定了《重庆市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通过《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重庆市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报告》(渝国土房管文〔2016〕664号)备案,得到《国土资源部关于同意<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函》(国土资函〔2016〕771号)的同意批复,我区成为了“三个试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试点区县。现行规划实施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不仅面临新的发展试点需求,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不够完善。一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边界不一致;二是对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管控力度不够,导致其不符合规划的比重较大;三是农村居民点复垦力度不够,复垦规模未达规划预期;四是存在近年依法审批的征地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未及时得到变更。(2)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情况与规划存在一定差异。一是部分镇街耕地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与规划布局存在差异;二是农村居民点复垦规模小、减少速度缓慢;三是由于编制原规划时农村居民点布局未充分征求农民意愿,导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增农村居民点未能按照规划布局执行。四是“两规”的衔接上来看,新城规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与现行土规中的城镇扩展边界存在较大差异。(3)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有效保障规划实施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大足区发展战略定位的提升,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模需求和布局方向发生调整,规划实施后期城镇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需求超过预期。(4)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规划实施以来,大足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虽有提升但部分指标总体水平不高,较全市的平均水平低,

与其发展定位不相符。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调整完善工作方案》(渝国土房管〔2016〕386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大足区人民政府在《大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修改方案》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并编制了《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二)规划调整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以土地资源的现实条件为基础,根据大足区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结合“三个试点”需求——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地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2.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

坚持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确保实有耕地、基本农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逐步提高。严格贯彻“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集约高效”的要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挖掘低效用地,高效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突出发展重点,明确主要矛盾,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格局,科学合理安排各业、各类和各区域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4.坚持部门联动、多规衔接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土地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衔接,确保十三五规划发展用地需求,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各类用地合理布局。

5.坚持公众参与,尊重民意

尊重群众诉求,突出公众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公众积极性,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严格执行听证制度,充分体现公众对规划调整完善的需求与监督,促进依法规划、民主规划、科学规划。

(三)规划调整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4年7月29日修正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2017年5月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2.政策文件

(1)《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

(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41号);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工作指南》(国土资源局规划司2011年9月);

(4)《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

(5)《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

(6)《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4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同意<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函》(国土资函〔2016〕771号);

(8)《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重庆市大足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报告》(渝国土房管文〔2016〕664号);

(9)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6〕386号);

(10)《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补充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5〕244号)。

3.相关规划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2010〕54号);

(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双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2010〕61号);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足区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渝府〔2012〕544号);

(4)《大足区及27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渝府〔2014〕88号);

(5)《重庆市大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重庆市大足区城乡总体规划》(渝府〔2014〕76号);

(7)《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珠溪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2号);

(8)《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宝兴镇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3号);

(9)《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高坪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4号);

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5号);

(11)《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6号);

(12)《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7号);

(13)《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铁山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8号);

(14)《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雍溪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89号);

(15)《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智凤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90号);

(16)《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总体规划(2014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4〕91号);

(17)《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万古镇总体规划(2013-2020)的批复》(大足府〔2015〕48号);

(18)《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54号);

(19)《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高升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55号);

(20)《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石马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56号);

(21)《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古龙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57号);

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58号);

(23)《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玉龙镇总体规划(2014-2020)》的批复》(大足府〔2015〕59号);

(24)《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回龙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60号);

(25)《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季家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61号);

(26)《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邮亭镇总体规划(2015-2020)》的批复》(大足府〔2015〕62号);

(27)《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总体规划(2015年编制)》的批复》(大足府〔2015〕63号);

(28)《大足区村规划》

4.其他成果

(1)《大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计划执行情况清理审核分析报告》;

(2)《大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

(3)大足区2014年、2015年、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

(4)《大足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5)规划调整完善区域基础资料及有关职能部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规划调整的范围和期限

规划调整范围:规划调整范围为大足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43334.82公顷。包括中心城区(包括龙岗街道、棠香街道、龙水镇、龙滩子街道、双路镇、通桥镇等)及其他镇街。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调整完善基期年为2014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文案大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文案大全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省(区、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土地利用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进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目前,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规划已批准实施。从2012年4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相关工作以经批准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数据库为依据。为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事关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安排,确保各类规划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管控作用。 二、严格依据规划划定和保护基本农田 (一)及时划定基本农田。各地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保护区布局及管制规则,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之后3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基本农田划定后,实行永久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列入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定的交通廊道内,或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的民生、环保等特殊项目,在不突破多划基本农田面积额度的前提下,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中规划多划的基本农田时,按一般耕地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需另外补划基本农田,但用地单位必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按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 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具体包括: 1)组织准备 因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所以土地总体规划应由当地政府来领导,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规划办公室是具体编制规划的工作班子,应包括主要学科的科技人员,但更重要的是有适合做综合工作的专家。 2)思想准备 思想动员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因为目前规划无用论的思想还相当普遍。思想动员首先要说明规划的意义、目的和作用。 3)业务准备 包括编制和批准规划任务书(或工作方案)、业务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经费等。 ①规划任务书:要求明确规划的范围、时间期限、指导思想、目的、参与规划的部门、成果要求以及方法步骤、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等。 ②工作计划:要求在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制定,

内容包括:详细列出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及来源,明确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和业务培训,明确物资设备供应,作出费用预算,确定时间进度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等。 (2)调查研究阶段 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料、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已有资料的不足部分或不准确部分,应进行必要的补查和核实。设置专题开展研究。通过上述工作,要对全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以及今后各项事业的土地需求量作出准确的预测,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方针与对策,编写《问题报告书》,为编制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资料的质量对分析研究的结论是否准确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对比,选择其中可靠程度高者加以应用。 1)确定土地利用问题 重点开展如下几方面研究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解土地利用的演变及其规律,目前土地利用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②土地利用潜力研究。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待开发土地的潜力,以及不同投入水乎下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裁潜力。 ③各部门用地需要量预测。根据规划期间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各部门用地的需求量。 根据以上三方面调查研究,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对照,可以提出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从而确定土

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调 整 方 案 马投涧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乡域概况及《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5) 1.1乡域概况 (5) 1.2土地利用现状 (5) 1.3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6) 2规划目标 (8) 2.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8) 2.2土地节约集约目标 (8) 2.3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得到落实 (8) 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 3.1农用地结构调整 (9) 3.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0) 3.3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10) 4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1) 4.1耕地保护 (11) 4.2基本农田保护 (11) 4.3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12) 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 6土地整治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15) 6.1土地整治 (15) 6.2重点项目安排 (15) 7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6) 7.1土地用途分区调整 (16) 7.2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 (16)

8村土地利用控制 (17) 9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8) 9.1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18) 9.2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18) 9.3加快建立废弃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和有偿退出机制 (19) 9.4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19) 9.5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1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土地资源国情,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马投涧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41号)要求和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主要控制指标,结合本乡实际,马投涧镇人民政府对《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 规划调整范围:马投涧镇行政辖区的所有土地,共10595.93公顷。包括44个行政村。 规划调整期限:规划调整基准年为2014年,着重对2015~2020年期间各项用地进行调控与安排。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2020-07-05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评审办法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评审办法 为规范规划大纲的编制和审查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大纲评审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评审组织 评审工作由省、市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成立规划评审小组,对规划大纲进行审查。规划大纲评审小组分别由省、市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长沙市、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评审。其他市州和县级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由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由市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审。 二、评审原则 规划大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平衡。 三、评审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二)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四)国家、省和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 (六)省厅《关于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主要内容的通知》; (七)经批准的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规划大纲; (八)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成果的评审验收意见。 四、评审条件 送审规划大纲,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指导思想正确 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切实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导向;正确处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在土地利用上的需求与可能,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中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二)基础工作扎实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说明【模板】

目录 第一章现行规划实施简要评价 (1) 第一节行政区划调整说明 (1) 第二节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 (1) 第三节规划目标实现程度 (1) 第四节现行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第五节规划实施评估结论 (3) 第二章规划修改工作概述 (4) 第一节规划修改的目的 (4) 第二节规划修改的任务 (4) 第三节规划修改的依据 (4) 第四节规划修改工作过程 (6) 第五节规划修改基础数据 (7) 第三章土地利用重大影响因素及修改必要性 (10) 第一节土地利用重大影响因素 (10) 第二节规划修改必要性 (10) 第四章规划控制指标修改 (12) 第一节总量指标 (12) 第二节增量指标 (12) 第三节弹性目标 (13) 第四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13) 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14) 第一节农用地 (14) 第二节建设用地 (15) 第三节其他土地 (16) 第六章土地利用规模与布局调整方案 (17) 第一节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调整方案 (17) 第二节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方案 (18) 第七章其他修改 (19)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19) 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9) 第三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压覆矿产查询 (19) 第四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20) 第八章规划修改方案的衔接与协调 (21) 第一节与规委会实施评估报告审查意见的衔接 (21) 第二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 (21) 第三节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21) 第四节与易地扶贫规划的协调 (22) 第五节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协调 (22) 第六节与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 (22)

第七节与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衔接 (22) 第八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协调 (22) 第九节公众参与机制的落实 (22) 第九章规划修改方案风险评估 (24) 第一节风险识别与评估 (24) 第二节风险管理 (25) 第十章规划修改方案基本评价 (27) 第一节规划修改重点内容的基本情况 (27) 第二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评价 (27) 第三节规划修改方案的保障措施 (28) 第十一章规划框架及内容修改情况说明 (29) 第十二章规划修改成果说明 (31) 第一节文字成果 (31) 第二节图件成果 (31) 第三节数据库成果 (31) 附表 附表1XX县规划基数转换确认表 附表2玉溪镇2006-2020年地类调整平衡表 附表3玉溪镇调入区域规划调整前后对比表 附表4玉溪镇调出区域规划调整前后对比表 附表5玉溪镇主要规划控制指标修改前后对比表 附表6玉溪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7玉溪镇土地用途分区修改情况表 附表8玉溪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修改情况表附图 1、玉溪镇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示意图 2、玉溪镇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示意图 3、玉溪镇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图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3 总则 3.1 空间参照系统 正式图件的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统采用高 斯-克吕格投影;宜按3°分带。 3.2 图件比例尺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十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相继提出并实施“工业立市,园区兴市”战略。试图通过构建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然而,相当多的地方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主要是布局不合理、特色优势不明、规划建设随意变更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予以破解: 一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市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搞镇镇冒烟,四面开花。 二要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同样是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源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日本新竹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两者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地方党委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配套服务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人文关怀,使企业得以共享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使资源在园区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同时,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从而提高了落户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投入巨资完善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并强化服务功能,大力提高园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坚持依法规划,提高建设水平。工业园区规划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即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不同的园区可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应当建立由专家、领导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项目建设评审委员会,对要求进入园区的单位或企业进行严格评审,如工业项目或相关服务

产业园区的规划与理念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1、广州科学城概况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37km2,是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以形成科学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高效率投资服务软环境的多功能现代新型产业区(图1)。 广州科学城的地形主要分为丘陵台地和河涌冲积谷地。其中大部分丘陵台地高程在50m~120m,北部最高的迁岗大山为288m,其地质构成以花岗岩、混合岩为主;河涌谷地则地势平缓,高程一般为15m~20m,其地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浅覆盖区,基岩地基和硬塑粘土地基的强度和埋藏条件相对稳定。科学城中的丘陵山地生态绿化环境良好,树木茂密,枝繁叶茂,以荔枝、橄榄等果树为主,谷地以农田为主。 2、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 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都是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着全局性的工作。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或园区的环境、开发成本、效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风格和魅力,也决定着其与城市或园区其他组成元素的和谐。总体上说,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图2)。 2.1 与自然和谐统一 为了充分利用科学城现状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规划项目组与重庆建筑大学黄光宇教授合作进行了以“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与建设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科学城总体规划对用地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并以现状山体和河涌为生态系统骨架,充分尊重和利用现状山脉和谷地的走向,把建设用地安排在平坦的谷地上,并按谷地走向进行拓展形成纵向发展轴,横向拓展形成功能组团,各功能组团相对集中且有机疏散。这样的布局结构能充分利用自然山体资源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真正做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3)。 2.2 开发的经济性 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对大部分地区或城市的政府来讲,资金缺乏是制约园区开发和建设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要把降低投资、提高资金的效益作为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加以体现。 广州科学城用地规划充分尊重现状山体和生态环境,利用谷地进行开发建设,避免了对山体的大开大

大兴区安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大兴区安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大兴区安定镇人民政府 二零一一年八月

前言 安定镇位于大兴区东南部,北距北京城区30公里,西到大兴新城18公里,东距河北廊坊市区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资源充足。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铁路穿过境内,四通八达的地方公路分别与京开高速、104国道和京津塘高速公路连通。 近年来,安定镇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原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安定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即将到期,亟需进行修编。依据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对本轮规划工作及成果的要求,开展《大兴区安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工作。本规划将《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分解给安定镇的各项用地指标落实到具体地块,并对安定镇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优化,为安定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土地资源保障。 本规划是指导规划期内安定镇土地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镇、村发展建设,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促进各类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科学指导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等土地利用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 二、规划原则 妥善处理保障建设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利用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障生态建设用地规模,严格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为未来发展留有弹性;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管理办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发文字号】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 ?【颁布时间】 -5-8 ( 5月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经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城乡建设、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及其相关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编制 第五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和乡(镇)五级。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具体承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原则。 第七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基础调查、土地调查成果资料收集、重大问题研究等前期工作。 第八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础,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包括: (一)规划背景; (二)土地利用现状与评价;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四)土地利用战略定位和目标;

英德大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英德市大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英德市大站镇人民政府二O一O年十二月

前言 大站镇地处英德市中部,位于北江与滃江汇合处。东与东华镇相连,南与连江口镇毗邻,西与英城街道办事处一江之隔,北与望埠镇接壤。总面积245.9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2558人,其中农业人口34061人,城镇人口8497人。 《英德市大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02年经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为核心的规划体系,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规划主要指标偏紧和规划用地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土地资源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的调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大站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规划》难以适应大站镇的快速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英德市对本轮修编工作及成果的要求,开展大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本规划以耕地保护为前提,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重点,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对大站镇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优化布局,并将《英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分解给大站镇的各项用地指标落实到具体地块,为大站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土地资

源保障。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十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相继提出并实施“工业立市,园区兴市”战略。试图通过构建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平台,抢抓发展机遇,增创发展优势。然而,有些地方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走了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布局不尽合理。有些地方为了实现所谓的“筑巢引凤”,要求每一个乡镇都要规划兴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并将此列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政绩考核的范畴。不少乡镇在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也没有履行任何报批手续的情况下,盲目圈地,盲目拆迁,搞“三通(五通)一平”。 二是产业定位比较模糊,特色优势不明。不少地方的工业园区都是“小而全”的综合型工业园区。由于产业定位模糊,致使招商引资没有主攻方向,工业园区的产业趋同化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园区以许诺种种优惠条件来争抢投资者,由此造成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既损坏了政府形象,又失去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服务功能不强。工业园区理应建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对高效的配套服务体系。但由于极大多数地方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实力有限,配套服务的能力,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四是规划建设随意变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工业园区从一开始就没有经过科学而严密的规划论证,也没有履行过法定的报批程序,园区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等没有法律效力;也有一些工业园区虽然有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也通过了当地人代会的讨论并予以批准,具备了法律效力,经过了法定程序,但由于“长官意志”作怪,工业项目及其他配套工程设施的选址布局与建设规模标准,都是由当地领导说了算,有的听任客商提出种种不符合规划、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更有个别地方的党政领导随意干预和变更规划,存在“领导一动,规划重弄”的现象,使工业园区规划丧失了应有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予以破解: 一要端正建园理念,抓好统筹布局。要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要有全市乃至整个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将园区规划、产业定位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规划,盲目建设,搞镇镇冒烟,四面开花。 二要实行因势利导,搞好产业规划。同样是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的产值主要来源于原创性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日本新竹则集中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两者在产业层次和产业链分工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地方党委政府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然后因势利导,放大自身优势,与其他地方展开错位竞争。 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配套服务是园区发展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人文关怀,可使企业共享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道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和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使资源在园区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同时,优质高效的服务,能使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从而提高了落户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四要坚持依法规划,提高建设水平。规划是龙头。工业园区规划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即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不同的园区可根据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应当建立由专家、领导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项目建设评审委员会,对要求进入园

荥阳汜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荥阳市汜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调 整 方 案 汜水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 镇域概况及《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 1.1 镇域概况 (1) 1.2 《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1) 2 规划目标 (3) 2.1 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3) 2.2 保障重点区域、重点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 (3) 2.3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 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 3.1 农用地结构调整 (4) 3.2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4) 3.3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 4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6) 4.1 耕地保护 (6) 4.2 基本农田保护 (6) 5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7) 5.1 城镇用地 (7) 5.2 农村居民点用地 (7) 5.3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7) 6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8) 6.1 生态建设 (8) 6.2 环境保护 (8) 7 土地整治 (9) 8 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 8.1 土地用途分区 (10) 8.2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 9 重点项目安排 (11) I

10 村土地利用控制 (12) 1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 11.1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而下的控制 (13) 11.2 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13) 11.3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 (13) 11.4 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13) 11.5 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14) 附表 (15) II

前言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41号)要求和《荥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县级调整方案)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主要控制指标,结合本地实际,汜水镇人民政府对《汜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汜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 规划调整期限:规划调整基准年为2014年,着重对汜水镇2015-2020年期间各项用地进行调控与安排。 规划调整的范围是荥阳市汜水镇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为63.33平方公里。 III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指南(试行)

第一章 一、适用范围 总则 本指南适用于县级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县(市)规划包含中心城区规划。县级行政范围全部纳入市级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则无需编制县(市、区)和下辖乡(镇、街道)规划。县级行政范围部分纳入市级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需编制县(市、区)和市级中心城区范围外的乡(镇、街道)规划,其中县(市、区)规划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为市级中心城区范围外的规划内容,市级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规划内容符合市级规划。 二、术语和定义 附录A 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划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指导性文件。包括国土资源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规划调整完善的通知和要求等指导性文件。 技术标准。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数据库等技术标准。 相关规划。上级规划、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相关部门规划等。 四、指导思想 为了探索、建立规划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制度,提高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在“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的指导下调整完善县级规划。通过强调三个规划理念的转变,即“保障型规划”向“保护型规划”转变、“增量型规划”向“存量型规划”转变、“指标分解型规划”向“空间管控型规划”转变,达到县级规划“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的总体目标,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规划调整完善原则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根据规划中期评估结论,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下,稳 步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规划调整完善应重点突出三个规划理念转变。上下结合、统筹兼顾:注重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和对下位规划的引导,统筹安排土地利用,兼顾社会、经济和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指导原则 第二节规划目标 第三节主要任务 第三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第二节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第三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第四节强化耕地质量建设 第五节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 第四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第二节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第三节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第四节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第五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五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第一节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 第二节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第三节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第六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第一节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第二节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 第三节加强省级土地利用调控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 第五节推进规划民主决策 附表1: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附表2:建设用地指标 附表3:园地指标 附表4:林地指标 附表5:牧草地指标 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基础上,制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国家土地利用战略,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纲要》以200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末年。《纲要》的规划范围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章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到2005年底,全国农用地面积为65704.74万公顷(985571万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192.24万公顷(47884万亩),其他为未利用地。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2208.27万公顷(183124万亩),园地面积为1154.9万公顷(17323万亩),林地面积为23574.11万公顷(353612万亩),牧草地面积为26214.38万公顷(393216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553.09万公顷(38296万亩)。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2601.51万公顷(3902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30.85万公顷(346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59.87万公顷(5398万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利用和管理。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的成效日益显现: ──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得到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逐步下降。1997-2005年,全国非农建设年均占用耕地20.35万公顷(305万亩),与1991-1996年年均占用29.37万公顷(441万亩)相比降低了3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保障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用地。2005年与1996年相比,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从19.63万元/公顷(1.31万元/亩)增加到50万元/公顷(3.33万元/亩),增长了1.5倍。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加大,总体上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