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型论文模板

研究型论文模板

研究型论文模板
研究型论文模板

基于软模糊粗糙集模型的多标签文本分类

姓名:学号:

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文档很多需要被标记为多个类标签,即划分到多个类别范畴中。当前,对多标签文本分类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征的选取和分类算法。本文借鉴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软模糊粗糙集模型,将其应用于多标签文本的分类问题。通过将多标签文本语料根据文档频率进行特征提取,采用TF-IDF特征表示方法,将特征词集表示成向量空间模型的形式,使数据更加结构化。同时,基于粗糙集理论,采用了软模糊粗糙集模型,并对其加以改进,使其具有处理多标签问题的能力。然后利用这种模型对文本进行类别的划分,得到每个测试文档的类标签集合。最后采用多标签分类特有的评价标准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

关键词软模糊粗糙集,多标签,文本表示,分类算法

1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以及人们对电子文档使用的频繁性,各类论坛、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博等,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同时,各类电子文档已成为这些网络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然而,现实世界中,很多电子文档的内容都是包含多个主题类别的,从文本分类的角度来看,就是文本的多标签问题。面对各类微博网站的蓬勃发展,微博短文本内容与日俱增,更加严峻的任务需要我们来解决。由于微博内容的复杂性,主题的多样性,用户兴趣的广泛性,当我们需要对这类网络文本数据的主题进行分析处理,为得到用户的关注类型及偏好提供帮助时,首先需要研究这类多标签文本的分类问题。对于一篇微博、博客或是新闻文档,考虑它的主题类别时,可能会认为它谈论的是政治方面的内容,但它却延伸到军事或是经济方面的内容。在对这类文本进行分类时,就需要为它标定多个类别标签,然后再对它进行分析处理。文本分类技术对于大量文档的归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多标签文本分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对于多标签分类,大多数是理论算法的研究。关于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问题的转换,二是算法的适应性。大多数情况下,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都是用在英文文本语料上。现今网络上的中文电子文档等数据中也存在着大量需要被当作多标签问题来解决的文本语料。因此,能够从网络上的电子文档中抽取大量的多标签文本语料,用于对中文文本的多标签分类研究,这对自然语言的学习研究是必要的。

粗糙集理论已经在特征选择、属性约简、规则学习等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大量实验表明,基于模糊粗糙集的软模糊粗糙集模型在处理噪声和错误标记的样本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软模糊粗糙分类器的改进,使其扩展为可以处理多标签分类问题的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文多标签文本分类中,拓宽了粗糙集理论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

2 相关工作

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处理,使得计算机能够对待分类文档实现自动划分到若干个较合适的类别中的目的,从而达到便于文本组织管理、智能检索以及信息过滤等应用的结果。随着电子文本信息量的急剧增长,文本内容的多样化,只能确定文本单一类别的单标签学习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分类的需求。因此,多标签文本分类以其特有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吸引了大多数研究学者的注意力。

近年来,多标签分类作为多标记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Tsoumakas等人[1]将现有的多标签分类算法归结为两类:算法适应方法和问题转化方法。典型的算法适应方法有AdaBoost.MH算法[2]、人工神经元网络[3]、Boosting 算法[4]等。典型的问题转化方法有:LP(Label Powerset)算法[5]、BR(Binary Relevance)算法[16]、RAKEL (Random k-labelsets)算法[6]等。

一些学者已经对粗糙集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软粗糙集、软模糊粗糙集等概念。为了能够好的解决模糊粗糙集模型对噪声敏感的问题,胡清华等人[7][8]在软间隔SVM的启发下,将基于软阈值的抗噪方式引入到模糊粗糙集模型中,给出了软距离的概念,提出了软模糊粗糙集模型,并基于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设计了一种单标签的分类模型,被称为软模糊粗糙分类器。

由于软模糊粗糙分类器是通过取得待分类样本对某一类别的下近似隶属度,从中选取具有最大隶属度的类标签来标定该样本的类别,对多标签分类来说,将该模型做一定的改造,赋予隶属度合适的阈值,即可把这种针对单标签数据的分类模型改造为可以对多标签数据进行分类的有效分类模型。

当前,粗糙集理论在文本分类方面的应用,大多数是利用粗糙集在属性约简方面的优越性。卢娇丽、郑家恒等曾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属性优越的约简特性将其应用于文本分类方面[9],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只是针对单标签文本的分类,限制了粗糙集的应用范围。安爽[10]在其博士论文中,以稳健的软模糊粗糙集理论为基础,将其应用于太阳耀斑预报模型的研究。鉴于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的特殊性,同时,考虑到多标签分类的实用性,本文将软模糊粗糙集理论应用于文本分类中,给出了一种基于软模糊粗糙集模型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算法。

3 文本结构化表示

3.1 文本预处理

在文本信息处理中通常可以采用多种粒度的特征,但在文本分类中,普遍采用基于词的文本特征选择方法,其分类效果通常要好于字和短语。由于中文语言的特殊性,需要对中文文档进行分词处理,本文使用中科院ICTCLAS分词软件对全部文档进行分词。分词结果以文本形式存储。

3.2 特征提取

首先,对分词后的文本建立停用词表,去除停用词,结果仍以文本形式存储。经过去除停用词等步骤的处理后,文本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降维。然而,为了得到好的分类效果,需要从这些词集中选出具有较好区分性和代表性的词作为分类特征集,从而达到对特征集缩减降维的效果。现在需要对这些文档词集进行特征提取。

特征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文档频率(DF)、信息增益(IG)、统计量

法(CHI-2)和互信息法(MI)等[11]。信息增益、互信息等特征选择的方法都是与类别相

关的,而本文研究的多标签文本分类中,文本的类别是多个的而不是单一的,由于本文使用的DF 特征选择方法简单,不受类别影响,因此它比较适用于多标签文本的研究。

根据文档频率的特征选择方法,归纳所有文档的分词结果,会得到文档集中所有词的文档频率信息,将这些词按照频率大小排序,去掉在文档中出现很少次数的词。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部分词作为文本分类过程中的特征项。这样,减小了特征噪声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3.3 权重表示

特征权重通常用来界定特征项在文档表示中的代表性和重要性。文本分类中特征权值计算方法有:布尔权重、绝对词频(TF )权重、TF-IDF 权重等[12]。本文采用文本分类中常用的TF-IDF 权重表示方法对所有文档的特征词进行表示[13]。TF-IDF 权重不仅考虑特征词在一篇文本中出现的频次,也考虑了它在所有文本中的频率。其计算方法见公式(1)-(2)。

()log j j

N idf t n = (1) w ()log

ij ij j ij j N tf idf t tf n =?=? (2) 其中,w ij 是特征词t j 在文档D j 中的权重,tf ij 为特征词t j 在文本D j 中出现的频率,n j 表示包含特征项的文档在整个文档集中的频率,N 为文档总数。

3.4 文本表示

文本特征表示是文本分类的基础,指将所有文档中的不同文本以及特征项用模型进行表示。文本分类中常用的两种文本表示模型为布尔模型((Boolean Mode )和向量空间模型(VSM )[14]。由于VSM 对文本的表示形式效果好,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VSM 对文本进行表示。

整个文档集的表示见下图1:

图1 文档集表示形式

其中,矩阵D 的每一行表示一篇文档,每一列表示一个特征项,每一个值表示对应特征在相应文档中的权值,权值越大,表示该特征项在这篇文档中的相对重要程度越大。

通过文本的预处理,将非结构化的文本表示为结构化的数据,即可将这些数据用于分类器的训练。

4 软模糊粗糙集模型

4.1 软模糊粗糙集

软模糊粗糙集理论将软间隔SVM 中选取软阈值的思想引入模糊粗糙集理论中,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原有的计算样本最近距离方法的软距离的概念[8]。

定义1 给定一个样本实例x 和一个样本实体集

,x 和Y 之间的软距离被定

义为

(,)argmax{(,)},,1,2,,,i i i i

SD x Y d x y C m y Y i n =-?∈=? (3) 其中(,)j d x y 是x 与j y 之间的距离函数,C 是惩罚因子,i m 是满足条件n j y x d y x d i j ,...,2,1),,(),(=<的样本数量。

图2给出了一个确定软距离的例子。假定样本x 属于类1,其他样本属于类2,用Y 表示该样本集。如果把y 1当作一个噪声样本并忽略它,SD (x ,Y )应该是d 2。因此要有一个惩罚项来判定需要忽略多少个噪声样本。如果忽略一个样本,d(x ,y j )将会减去C 。对于所

有的候选距离d(x ,y j ),取(,)a r gm a x {(,)}k i i i

d x y d x y C m =-?作为x 和Y 之间的软距离。也就是说,距离d ‘(x ,y j )是惩罚了所有被忽略样本之后的最大值。关于参数C 的选取,参

见4.3节。

图2 软距离示意图

在软距离的基础上,软模糊粗糙集的定义如下:

定义2 把U 作为一个非空论域,R 是U 上的一个模糊等价关系,且F (U )是U 的模糊幂集。F ∈F (U )的软模糊上下近似被定义为

(4)

其中,

(5)

C 是一个惩罚因子,m 是在计算)(x F R S 时被忽略的样本的数量,n 是计算()S

R F x 时被忽略的样本的数量。

如果集合A 是一个清晰集,那么样本x 对于A 的软模糊下近似的隶属度就表示为 ()1(,)S AL R A x R x y =- (6) 其中, {}{}()()()()()1,arg sup 1(,)(),arg sup 1(,)L U S y F y F y S y F y F y R F x R x R x y C m R F x R x R x y C n ≤≥???=---?? ????????=-+? ?????{}{}arg inf max 1(,),()arg sup min (,),()L y U y U y y U y R x y F y y R x y F y ∈∈=-???=??

()0()0arg sup {1(,)}arg sup {(,)}arg (,)AL y A y y A y y

y R x y C m d x y C m SD x U A ===--?=-?=- (7) 显然,)(x A R S

等于样本x 到U-A 的软距离。

4.2 软模糊粗糙分类器

胡清华等人在上述软模糊下近似定义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稳健的分类器[8],可以用来解决单标签分类问题。

它的原理概括为:计算一个待分类样本对于每个类的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的值。给定一个具有k 个类的训练样本集和一个待分类样本x 。首先,假定x 属于每个类。计算出样本x 对于k 类的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的值,然后将x 划分到最大隶属度的类别中。用公式表示为 1()arg max{()}S

i j j k class x R class x ≤≤= (8) 其中,)(x class R i S 是x 对于类i class 的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

算法描述如下: 输入:训练样本集,测试样本集; 输出:每个测试样本x i ’的类别class i 。

Step1:计算类别个数;

Step2:对于每个测试样本x i ’∈X’,做如下处理:

(1) 对每个类class j ∈Y(Y={y 1,y 2,...,y k }),计算x i ’与其异类中每个样本的距离,得

到候选距离。

(2) 对得到的候选距离排序,再根据公式(3)计算类class j 对应的软距离。

(3) 由公式(6)-(7)可知,(1)中的得到的x i ’对异类样本的软距离的值与其对应的下近

似隶属度的值相等。于是得到样本x i ’对每个类的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

(4) 选取隶属度取最大值时对应的类标签class t 并将其返回,即可得到样本x i ’的类

别。

Step3:重复step2直到得到每个测试样本的类标签。

4.3参数设置

由4.1节中的图2可以看出,软模糊粗糙集中惩罚因子C 的值对其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参数的设置在文献[8]中给出了一种方法。

假定以一个样本x 为例,给出以该样本为球心的软超球的信任度f 。当以x 为球心计算软超球的信任度时,如果其值大于或等于f ,那么当信任度等于f 时,软超球与硬超球的半径的差比上软超球中少数几个异类样本的个数,比值即为以样本x 为球心得到的C 的值。同时,也确保了软模糊下近似的信任度。对于一个含有n 个样本的数据集,取以每个样本为球心计算的C 的平均值,即可得到这个数据集的参数C 的值。

对于本文中的多标签数据集,通过将多标签数据转化为多个二分类数据集来选取每个类的参数。BR 方法对于不同的类会有不同的参数值,可由公式(9)得出。由SFRC 改造后的算法通过取各参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它的惩罚因子C 的值,权值为每个类中的标签数占所有标签的比重,可由公式(10)得出。

计算参数C 的公式如下:

(,)(,)i SD x Y HD x Y C m

-= (9) 1

L

i i i C w C ==?∑ (10)

其中,L 为标签总数,w i 为类i 的权值。

本文实验中选取软模糊下近似的可信度大于或等于95%,即软超球中的样本错误率小于5%。

5 多标签分类模型的构建

5.1 多标签学习

现有的分类学习中,大部分是对单标签数据的研究。然而,在某些实际应用中,一个训练样本往往可以归属于多个类,即一个标签的集合

。这样的数据称为多标签(multi-label)

数据。

假定D 为一个多标签数据集,其中包含|D|个样本。

表示训练样本集,表示该样本集中的样本所属类标签的集合,其中,n 表示训练样本总数,

m 表示标签总数。那么,数据集D 可以表示为:,其中,x i ∈X ,

,x i 为一个多标签样本,Y j 为该样本对应的类标签的集合。多标签数据集在文献[16]中已给出了详细说明。

5.2 基于问题转换的多标签分类模型的构建

问题转换的分类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每一个多标签样本(x i ,Y i )处理成|Y i |个单标签数据(x i ,y i ),其中,y i ∈Y i ,然后再利用已有的分类模型对转化后的单标签数据集进行分类,将会得到每个测试样本的一个标签的集合。

本文采用Binary relevance (BR)方法对数据进行转换。它训练了|L|个二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只划分L 中的一个类别,|L|表示类标签总数。它将原有的多标签数据集转化为|L|个只存在两个类别的单标签数据集D p 。如果转化后的单标签数据样本D xi 的类标签集合Y i 中包含y i ,则将其记为“1”,否则将其记为“0”。对于一个多标签样本,BR 方法输出的集合中的标签是由|L|个基分类器输出中标签为“1”的类标签组成的。

通过对处理后的多标签文本数据进行转换,使用4.2节中给出的单标签分类算法训练学习若干二分类器,就构成了一种基于软模糊粗糙集模型的多标签分类器。

5.3 基于算法适应的多标签分类模型的构建

算法适应的分类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对已有算法的改进,使之具有直接处理多标签数据的能力,结果以一个类标签集合的形式给出,集合中的标签即为该样本所属的类别。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处理单标签数据的软模糊粗糙集模型进行改造,将其用于多标签文本的分类

处理。

对于现有的软模糊粗糙集模型,其样本的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是依据待分类样本与异类中样本之间的软距离得出的。与软模糊粗糙分类器的原理相同,需要计算一个待分类样本相对于各个类的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的值。

假定一个多标签数据集共有|L|个类标签,样本x i 是待分类样本,Y i 表示该样本所属的类标签集合。得到x i 的标签集的过程如下:

Step1:输入一个多标签数据集。对其类标签的表示形式进行处理,使得每个类标签中,“1”表示样本属于该类别,“0”表示不属于。

Step2:先假定多标签样本x i 属于每个类,根据软模糊下近似隶属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L|个样本x i 对于每个类的下近似隶属度的值。这些隶属度是对样本x i 隶属于每个类的重要性的度量。

Step3:给出一个界限,划分出对样本x i 有着较高的贡献度的类别。

Step4:输出这些类别的集合,就是样本x i 的类标签集Y i 。

Step5:对每个样本重复2~4步,即可得到所有样本的类标签集合。

公式表示如下:

()arg{()|()()}i S S

i i i class labelset x R class x R class x T x =≥ (11)

其中,()T x 表示样本x 的隶属度的界限值。

对于界限值的选取,给出两种方法。一种是给定一个固定的阈值。用μ表示类别相关度,将每个隶属度的值转换后用μ表示,01μ≤≤。首先,假定最大隶属度的相关度为1,则其他所有类的隶属度与该最大值的比值,即为每个类的相关度。然后设定一个阈值(如90%),大于这个阈值的,则判定该样本属于相应的类别,将x i 对应的标签集中的位置置“1”,否则判定为不属于,将其置“0”。考虑到每个样本的特殊性,总体阈值的选择可能对部分样本不适用。因此,给出了另一种可以考虑到每个样本特殊性的阈值选取方法。即直接取这|L|个下近似隶属度的期望值M i ,以此作为类别判定界限。如果一个样本相对于类y j 的下近似隶属度的值大于M i ,则判定该样本属于类y j ,否则判定为不属于类y j 。

6 数据准备与评价指标

6.1 数据准备

实验数据使用从网络上搜集的微博、博客、新闻等文档构成的1000篇文本语料,其中包含10个类别,分别为:科技、体育、经济、军事、国际、政治、健康、饮食、电子、娱乐。每篇文档至少包含两个类别信息。将所有文档平均分成4份(每份250篇文档),每次实验都从中选取三份作为训练集,一份作为测试集,做四次交叉验证,结果取四次实验的平均值。表1给出了每个训练集中文档类别的统计信息。

6.2 多标签分类的评价指标

在多标签分类中,由于每个测试样本对应的类别不再是单一的,因此,其性能评价指标与传统的单标签分类有所不同。

有效的评估方法也是文本分类的一个重要过程。多标签分类器有多种评价指标[17],本文采用常用的六种指标对所使用的多标签分类器的性能作出评价[2][15][16]。

假设S 是一个多标签测试数据集,S={(x 1,Y 1),( x 2, Y 2),…,( x s , Y s )},包含了S 个多标签样本(x i ,Y i ),i=1…s , 。把H 当作一个多标签分类器,表示由分类器H 预测的样本x i 的标签集。

(1)基于实例的精度匹配度量表示为:

11(,)()S i i i ExactMatch H S I Z

Y S ===∑ (12)

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评价方法,因为当测试样本的预测标签集中多一个标签或者少一个标签,都会被判别为错误。

(2)Schapire 和 Singer [2]在2000年提出了Hamming Loss 的评价指标,该指标重在考虑样本在单个类别中的分类误差,即原应出现在该样本的标签集中的的类不在标签集中,而不该出现的却在标签集中这样的情况,该指标取值越小表示分类器的性能越好。它的定义如下:

11min (,)S i i i Y Z Ham gLoss H S S L =?=∑ (13)

其中,Δ表示两个集合的对称差分,相当于布尔逻辑中的异或(XOR)操作。

(3)Godbole 和Sarawagi 于2004年提出了多标签精度测量标准,表示形式如下:

11(,)S i i i i i Y Z Accuracy H S S Y Z ==∑ (14)

它是通过对每个样本真实的和预测的标签集的交集与并集大小的比值的宏平均来度量的,结果越大表示分类性能越好。 下面三种指标是从传统的文本分类领域中的评价指标查准率、查全率以及F 值度量所派生出的,文献[15]曾使用过这样的评价指标。 (4)Precision 考虑了一个标签集中准确预测的标签在原始预测的标签集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11Pr (,)S i i i i Y Z ecision H S S Z ==∑ (15)

(5)Recall 考虑了一个标签集中准确预测的标签在真实标签集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11Re (,)S i i i i Y Z call H S S Y ==∑ (16)

(6)F 值的度量方式是准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的一种权衡表示,常用于信息检索领域。对于文本分类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指标。F 值度量的表示形式如下:

121(,)S i i i i i Y Z F measure H S S

Y Z =-=+∑ (17)

7 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第3节对文本预处理后得到的文本结构化表示和第5节构建的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本节通过实验,采用BR 方法构建的SVM 和SFRC 两种多标签分类器,以及由算法适应方法构建的ML_SFRC 分类器得出实验结果。所有实验结果均取四次交叉实验的平均值,以保证数据集对分类性能的稳定性。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基于软模糊粗糙集模型改造后的两种分类器进行比较分析。

7.1 特征项数目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文本分类中,特征词的选取对分类结果是有影响的。为了得到更好的分类效果,本次实验分别选取文档频率较高的前400、600、800、1000个特征词作为特征项,采用BR_SFRC 和ML_SFRC 中以期望值作为界限的ML_SFRC_Mean 两种分类器得出实验结果。分类性能仅以精度匹配度量和海明损失、F 值三个指标作为参考。

由表2-表3中结果可以看出,特征词数量为400时得到的结果最好。因此,后续的实验中我们采用文档频率统计结果中前400个特征词作为向量空间模型中的特征项。

7.2 分类算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文本分类的实验效果与分类算法的选取有关。SVM 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模型[17],文中实验采用SVM 以及5.2节中构建的BR_SFRC 多标签分类模型和5.3节中构建的ML_SFRC 多标签分类模型对多标签文本进行分类。分类性能以6.2节中给出的六种多标签分类的评价指标表示。

表4 基于问题转换的BR 方法下的多标签分类器的分类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在BR方法下,使用SVM分类器得到的分类结果中各项指标均优于SFRC。

由表5可以看出,基于算法适用得到的ML_SFRC中,界限取期望值时得到的分类结果优于给定一个固定阈值时的结果。

7.3结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特征选取方面,并不是特征词越多分类效果越好。判断特征词集合选择的是否合理,主要看所选词是否具有类别标识性。能够将文档归为某一类别,或是由于其中出现了一个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的词,或是由于一个词在它标识的类别中的频率很高。由表2-表3可以看出,选取文档频率较高的前400个特征词,使得分类结果较好,说明这些词的类别标识性相对较高。

(2)从多标签分类方法上看,BR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每个样本所属标签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对其泛化性能有所影响。少部分测试样本最终的分类结果可能出现没有标识的情况,因此无法判定其类别。此外,BR方法需要构建等同于标签数目的分类器个数,这无疑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然而,算法适应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如ML_SFRC考虑到各标签之前的相关性,根据隶属度的大小,每个样本被标注上各自该有的标签。

(3)单纯就BR方法转换的SVM和SFRC分类器来讲,由于BR方法是将多标签问题转化二分类问题来解决的,而SVM在二分类问题上有显著的实验效果,因此,SVM的各项指标优于SFRC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经实验验证,SVM的分类结果中,有0.8%的测试

样本被标注为无标签样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泛华性能。这对多标签分类有很大影响。

(4)对于ML_SFRC,界限的选取很重要。从表5可以看出,选取期望值作为界限值的结果相对较好。当根据类别相关度选取固定值作为界限时,由于各个样本对于类别的隶属程度不同,如果选取的阈值较大,一部分本该属于某些标签的样本被忽略,如果选取的阈值较小,一部分不该属于某些标签的样本将被标识为相关类别,最差结果为样本被标识上全部标签。因此,应该考虑到样本个体的特殊性,选取具有参照意义的期望值作为阈值。

综上所述,虽然SFRC的指标劣于SVM,但就复杂度和泛化性能来讲,ML_SFRC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通过后续的改善,软模糊粗糙集模型对多标签文本的分类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8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得到多标签文本的数据集,采用DF特征选择方法,选取词频较高的多种数量的特征词构成特征词集,选择TF-IDF权重表示方法,将文本数据表示成向量空间模型的形式。基于软模糊粗糙集模型,构建出基于问题转换方法和算法适应方法的BR_SFRC 和ML_SFRC两种分类模型,结合BR方法得到的SVM分类器,对多标签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并采用多种指标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实验表明,特征词的选择方面,选取400个特征词作为特征项较好;对于ML_SFRC,选取隶属度的期望值作为界限的结果最好;相对于BR方法,从复杂度和泛化性能等方面考虑,SFRC算法的适应更好。

DF特征选择方法在对特征词进行选择操作时可能会去掉一部分文档频率低却能很好反映类别信息的特征词,而且它只考虑了特征词是否在文档中出现过而忽略了出现次数这一信息。因此,后续工作中,对于文本特征的选择,可以参考信息增益等其他方法,通过适当的改进,使其适用于多标签文本的特征选择,对得到的数据集做出更好的简化。

由于多标签数据的独特性,多标签分类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使用的多标签数据集标签维度较低,现实中,对于标签维度较高的的多标签分类学习还是有很大困难的。标签的数量会极大地影响一个多标签分类器模型的复杂性,BR方法的复杂度就与标签的数量有很大关系。在后续工作中,需要不断扩充完善多标签文本语料库,使用已构建的分类器训练学习,改善分类算法,以期望得到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9 致谢

……

参考文献

[1]Tsoumakas G.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Mining.

2007, 3(3):12-16.

[2]Schapire R,Singer Y. BoosTexter:A boosting-based system for text categorization[J]. Machine

Learning.2000, 39 (2):135-168.

[3]M-L Zhang,Z-H Zhou. Multi-label neural net-works with applications to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ext categoriz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6,18:1338–1351.

[4]Schapire R E,Singer Y. Boostexter: A boosting-based system for text categorization [J].Machine

Learning. 2000, 39(2/3) :135–168.

[5]Dimou A, Tsoumakas G,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Multi-Label Learning Methods for Video

Annotation[C].Proc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ntent-Based Multimedia Indexing.2009.

[6]Tsoumakas G,Vlahavas I.Random k-labelsets:An ensemble method for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C]. Proc of the 1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2007: 406–417.

[7]Q.H. Hu, S. An, D.R. Y u. Soft fuzzy rough sets for robust featur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J].

Information Sciences.2010, 180:4384–4400.

[8] Qinghua Hu, Shuang An, Xiao Yu, Daren Yu. Robust fuzzy rough classifiers[J]. Fuzzy Sets and

Systems . 2011, 183: 26–43.

[9]卢娇丽,郑家恒.基于粗糙集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5,19:66-70 .

[10]安爽.稳健模糊粗糙集模型研究[D].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

[11]周茜,赵明生.中文文本分类中的特征选择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4,18(1):26-32.

[12]Salton G, Buckley C. Term-weighting approaches in automatic text retrieval[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1988: 513-523.

[13]F.Sebastiani. Machine learning in automated text categorization[J]. ACM Computing Surveys.

2002:34(1): 1-47.

[14]salton,G.The smart retrieval system: experiments in automatic document processing.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1971:115-414.

[15]Godbole S,Sarawagi S. Discriminative methods for multi-labeled classic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8th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2004:22-30. [16]Grigorios Tsoumakas, Ioannis Katakis.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 2007,3:13.

[17]Jesse Read. Scalable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2010.

[18]郑伟等.一种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的多标签分类算法[J] .计算机学报.2010,8:1418-1426.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模板

全文1.5倍行距 标题标题标题标题(二号宋体,居中,加粗)【说明:(标题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基于……”)。】作者11,作者22,作者31,……(四号楷体,居中) (1. 学校院、系名,省份城市邮编;2. 单位名称,省份城市邮编)(五号楷体,居中) 摘要:(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小五号楷体) 【说明: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报道”等。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摘要长度200~300字。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全角分号隔开) 【说明: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两个来自EI控词表。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 中图分类号:(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TM 344.1(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文献标志码:(小五号黑体,前空四格)A(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说明: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一般要有3位数字,如TM 344.1)】 引言(四号宋体,加粗,顶格) 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五号宋体,段前前缩进两格) 【说明: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必须要有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Tel);(E-mail)。 导师姓名(联系人),性别,职称,硕(博)士生导师,(Tel);(E-mail)。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A4纸; 正文页面设置: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 2.层次和标题 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 课程论文;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课程论文;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1课程论文; 3.摘要 摘要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居中、单列一行宋体、小四号; 4.关键词 3~5个,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 5.目录 目录标题格式要求同摘要标题,目录内容中一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为宋体、四号,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 6.正文 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 (1)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 (2)图、表、公式: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 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 公式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或连续)编号,例:如图1-1,表2-2,公式(3-10)等。 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 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加粗;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3)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7.参考文献

论文的研究综述怎么写

研究综述怎么 1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第二部分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第三部分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怎样写文献综述?形式可大可小,看8-10篇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的总和、概述、分析,从概念到理论,不要出现摘要堆积;在内容上,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写文献

论文的格式模板范文

论文格式 一、纸型、页面设置、版式和用字。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 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5mm,地脚(下)20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二、论文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组成。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占两行。上一行内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用小三号宋体;下一行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号宋体加粗。文头上下各空一行。 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作者、学校(市级电大)、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适当居中左对齐依次排列。占行格式为: 作者:XXX

学校:XXX 年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 答辩组成员: XXX(主持人) 职称:XXX XXX 职称:XXX …… 答辩日期:X年X月X日 申请学位:学士(不申请可省略此项) 由于论文副题可有可无,学位可申请可不申请,答辩组成员可以是3、5、7人,封面内容占行具有不确定性,为保持封面的整体美观,可对行距做适当调整。 三、论文 论文由论文目录(提纲)和题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目组成。 需要列目录的论文,目录要独占一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以下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及其对应页码。用小4号宋体。 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作者姓名:题目下方居中,用四号楷体。 完成时间: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样为“X年X月”,用四号楷体。 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顶头,写明“摘要”字样加粗,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论《飘》中的现实主义 文献综述 引言 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的长篇小说《飘》。该书自1936年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依然盛销不衰。小说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以战争的发展为线索,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斯嘉丽与维希礼和巴特勒之间的纠葛和恩怨。小说整体上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史为中心,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小说里还表现了对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矛盾,既是对当时南北战争中美国人的生活的生动刻画,也表现了当时战争中美国人勇敢和执着的精神。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一、国内对《飘》的相关评论 相对于西方而言,我国在《飘》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存在着接受与研究的严重脱节。即使是近年来这部小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评价,并正式进入文学史(以毛信德的《美国小说史纲》和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为代表),但对《飘》的研究也还是流于表面和简单。仅以中译本的序言水平就可见一斑:1990 年中国刮起了重译《飘》的旋风,一时出现沪本、京本、浙本三个版本的热闹场面,却没有一个本子的序言水平超过几十年前傅东华的译序。 《飘》作为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吸引了许多文学工作者的目光。目前已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飘》进行了分析和欣赏。 张玉霞在《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论》一文中认为,要对《飘》的持久魅力作出合理阐释,在整体的历史、文化的广阔视野关照下,必须回到细致的文本研究中去。张玉霞介绍了两个路径:1、把《飘》置于通俗文学发展进程中考察。从文类所属来看,它是历史小说与浪漫言情故事两个类型的交叉。偏重于形式要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在于——优秀通俗小说的特征是“模式与模式突破”,即在内容和形式层面都具有承继、超越的双重性。而通俗小说的创作及接受两方面都受之影响。可以运用小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结合通俗小说类型研究来深入剖析《飘》的叙事结构特点。2、从创作流派及本土背景考察作为南方文学的《飘》,在解构与重建南方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张淑英在《〈飘〉的流行与寂寞》一文中提到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 在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史》中提到,《飘》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他认为在人物塑造上,《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女主人公斯嘉丽实际上成了表现南方神话的理想人物。从客观上讲,米切尔美化了正在崩溃的南方庄园经济,表现出对农奴主的同情。另一方面,在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对话时,米切尔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人读起《飘》来感到真切动人。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技巧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二、撰写文献综述 三、批判地阅读—文献述评 四、文献综述的常见错误错误 五、综述的分类 六、文献综述与论文选题 七、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究成果进行评论研究成果的

简单介绍与罗列研究领域在某一阶段的进展情况际 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科研工作。文献综述的目的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目标让读者熟悉现 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是对一个研究领域的探索 够对你正在研究的问题进行定义和限制范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评估有潜力的研究方法将你的发现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 历史的延续性 确定探索的范围。文献综述告诉读者的是该学科领域中已有的研究 让他们为之后你的研究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二、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 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Word文档]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Word文档]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 直观地说,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以下是今天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完整版的论文格式模版,欢迎参考阅读! 一、论文内容要求 1.毕业论文字数根据专业及课题不同要求在8000字以上,论文内容应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不低于8000字。 2.论文撰写前应翻译完整的外文文献1,2篇(中文字数不低于3000字),要求翻译的内容与课题相关;撰写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2000字以上。 3.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制图标准。 4.论文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要求。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5.文稿中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微缩。 二、论文各部分要求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关键字,(5)目录,(6)前言,(7)论文正文, (8),(9)附录,(10)致谢。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采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姓名及完成日期。 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5个字。 2.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论文摘要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反应式、数学表达式等,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外文缩略语或代号,不得引用参考文献。写作论文摘要时应注意能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结果和结论。论文摘要一般200,400字。 设计说明书的摘要一般为1000,2000字,摘要应该包含论文中的基本信息,应说明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注意突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 3.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关键词。 5.目录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反映论文的梗概。目录页每行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英文摘要;前言;主要内容的章、条、款序号和标题;小结;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索引等。 6.前言前言是论文的第一章,是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了解论文研究背景和概况的主要篇章。主要目的是向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阐述论文中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与其有关的背景或对一

关于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我院在毕业生中开展学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训练,并从2年级在校生中开展学年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训练。为了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文献综述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具体格式:综述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 (一) 题目 题目限20字以内(包括副标题)。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三)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在综述的引言(或者导言、介绍)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学位论文模板样式情况说明

学位论文模板样式说明 1、页面要求 学位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60页以上的学位论文用双面打印,60页以下用单面打印;书本成品尺寸为:207×291(误差小于1mm)。 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 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论文,左对齐为“**大学博士(或硕士)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名。双面印制的论文,左页居中为“**大学博士(或硕士)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页眉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可采用罗马数字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学位论文中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西文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2、编写格式 学位论文的构成(按学位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见3.1) 封2(见3.2,必要时) 中文题名页(见3.3) 英文题名页(见3.3,必要时) 勘误页(见3.3,必要时) 致谢(见3.4) 中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见3.5) 英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见3.5) 序言或前言(见3.6,必要时) 目次页(见3.7) 图和附表清单(见3.8,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见3.9,必要时) 主体部分: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应另起页。 引言(或绪论)(见4.1) 正文(见4.2) 结论(见4.3) 参考文献(见4.4) 附录(见4.5,必要时)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

论文格式要求 (《文献检索》课程写作格式请在该课程题目要求中查看)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A4纸; 正文页面设置: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 2.层次和标题 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 课程论文;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课程论文;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1课程论文; 3.摘要 摘要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摘要内容: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居中、单列一行宋体、小四号; 4.关键词 3~5个,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 5.目录 目录标题格式要求同摘要标题,目录内容中一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为宋体、四号,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 6.正文 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 (1)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 (2)图、表、公式: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 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 公式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或连续)编号,例:如图1-1,表2-2,公式(3-10)等。 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 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加粗;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3)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

文章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怎么写 1)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和思路

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范文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怎么写 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怎么写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

关于论文模板(Ver.1.0)的使用说明

附件1 关于论文模板(Ver.1.0)的使用说明 1. 有关说明 (1) 为了方便论文写作,我们把论文规范中的一些要求插入 到模板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标注格式。在具体写作时可将其 删除或直接使用空的论文模板。 (2) 此次提供的论文模板一共有如下5个,如图2所示。 说明:前两个“含注释”文件既可以作为论文写作的简要参考,也可以将注释删除后作为模板使用,建议只做参考使用;论文写作时可以只用论文模板1.0.doc ,也可以使用封皮和内封模板__全日制.Doc +论文模板1.0(不含封皮和内封).Doc 。 2. 注意事项 (1) 本模板在Word2003下编辑完成,没有在其他版本下进行测试,不能保证在其他版本下个别格式的变化,因此,具体格式请参照论文规范的有关要求; (2) 模板中的各种版式,包括字号(字体大小)、段落间距、章节编号等都已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设置,请不要随意改动; (3)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否则会改变模板的格式; (4) 不要在论文模板中随意插入分节符,除非你确定知道它的用法; (5) 在论文正文中不要使用“分栏”操作(分栏会在文中插入分节符),否则,论文页码可能会发生改变; (6) 输入正文时,不要把带格式的文本直接复制到模板中,这样可以避免附带的格式更改模板中的格式(如要从网页中复制文本,请先将选定文本复制到纯文本文件.txt 中去掉格式,再复制到模板中); (7) 在论文排版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格式刷,格式刷的使用和Word 的一些使用技巧可参考后面的相关帮助文件; (8) 模板中没有说明的格式请参照规范中要求的执行; 3. 意见和建议 (1) 在使用本模板前,建议先把模板进行备份,以备格式变化时恢复参考; (2) 本 模板和规范还在不断完善中,如果您对规范和模板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有什么问题,请 图1 标注形式 摘要

怎样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

怎样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09.7.1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陶建生本科毕业专题要求撰写论文,这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1.综述性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综述性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一般综述性论文可以是述而不评,即只对文献的观点、数据、事实等作客观的分析和介绍,在文章中不加作者本人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2. 综述性论文的作用 2.1 综述性论文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2 综述性论文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2.3 综述性论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可为读者提供已确定课题的参考文献线索 2.4 撰写综述性论文能培养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 3.综述性论文的类型

根据写作的目的,通常可分以下4种: ①简介式综述: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 ②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 ③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 ④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 根据写作的形式,通常可分以下3种: ①专题性综述这类综述的目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 ②回顾性综述主要是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组织。 ③现状综述这是较常见的科技综述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新知识、新情况迅速进行收集、整理而写成的综述。 4.综述性论文的结构 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

毕设论文说明及参考模板..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此处写论文题目(黑体三号字体(加粗)居中) 学生: 学号: 专业: 导师: 学校代码:10248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二O年月

【以下红色字体内容在撰写论文时请删除】 常见问题说明: 1.请大家去学习论文系统中“欢迎页”中的“动员课件”,明确写作要求,注意时间节点;并请查看学院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e414541717.html,-“论文园地”中的文档,明确学院论文写作管理办法。 2.论文选题:结合专业情况与自身工作情况来拟定,一般我们建议题目与自己工作相关,这样大家撰写论文会得心应手一些,尽量避免盲目地任意选题。 1)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同学,对于答辩的要求实现软件系统(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对于申请免答辩的要求适当降低,如果实在缺乏编程经验,不一定要实现软件系统,但论文题目还是应该和专业一致。 2)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同学,可不撰写软件系统实现方面的论文,论文选题与电子信息专业相关。论文选题由大家自拟,也可以向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帮助你选择题目。请大家抓紧时间拟题,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尽早准备论文。 3.论文提纲:按章节描述论文研究的内容,可以认为是论文的目录,但希望大家在提纲中对各个部分用适当的文字阐述思路,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章节内容,以便于我们把关,尤其是参加答辩的同学。 4.论文初稿、定稿撰写过程中,注意论文格式要符合要求,请仔细阅读论文园地上有关规定。可参考本论文模板撰写,会看文档结构图,会用格式刷。 5.章节请用标题格式,这样可以在word中插入自动生成目录,不用自己写目录。在word2003中查看“视图”->“文档结构图”,以看到非常清晰的章节结构为准。在Word2007中查看“视图”,勾选“文档结构图”,以看到非常清晰的章节结构为准。各章之间应该分页显示。论文撰写过程中,如需更新目录,将鼠标移至目录下方任意内容位置,右键“更新域”,可以更新目录。 6.论文要规范化,不要出现“我们”、“我”等字样,可以用“本文”、“作者”代替或者删除。 7.论文字数是指论文正文字数,不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等,是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8.图形标注。对图、表格进行标注,如第三章中第一副图“图3-1 XXXX”,图形标注用5号字体。图的标注标在图下方,表的标注标在表格上方。不能只写“图: XXXX”。图形、表格居中显示。 9.论文中不能大量任意粘贴代码,但可以适当针对核心功能实现结合部分核心代码进行描述(类似于代码注释)。 10.论文中不要出现自己感想的写法,如“我觉得…”,不要出现疑问句。论文最后一章总结,不要写成感想,应该总结论文的主要成果,论文的得失,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11.除了最后一章,每章后增加本章小结简要介绍该章主要内容。 12.论文初稿完成后请先发给我,修改后一定要在网上提交,不要发给我修改后就以为完成了。 13.中文摘要300-500字,摘要中增加论文的题目。 14.论文撰写过程中,请用论文系统检查抄袭情况并作必要修改。 15.请大家注意论文写作时间节点。 16.注意不要抄袭,用自己的语言规范表达,学院对论文抄袭审查很严格。 17.学院规定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论文直接不及格: 论文正文字数少于5000;正文中单篇文献引用字数(含中、英文)大于1500;正文中累计文献引用比例(含中、英文)超过40%。 注意:正文字数是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的中文字数,不计程序代码、西文字符和空格。并

大学论文标准格式

标准论文格式 一:包含内容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3、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5、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6、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7、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8、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9、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ieee论文格式模板

ieee论文格式模板 下面是由整理的ieee论文格式模板,谢谢你的阅读。 ieee论文格式模板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关于ieee的论文范文基于ATmega128的IEEE标准电脑鼠硬件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电脑鼠;ATmega128 红外传感器迷宫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76-01引言“IEEE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竞赛(IEEE Micromouse ComPetition),采用微控制器制作电脑鼠,设计相应的算法和程序,按照IEEE国际竞赛标准进行竞赛[1]。 该竞赛在国际上已开展了30多年,不少高校还开设了相应课程。 它可以在“迷宫中自动感知并记忆迷宫地图,通过一定的算法寻找一条最佳路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迷宫由256个方块(单元)组成,每个方块的大小为18cm*18cm,排成16行16列。 迷宫的隔墙板沿方块的四周布设,形成迷宫通道。 隔墙板的两个侧面是白色的,顶部是红色的[2]。 竞赛的目的是设计制作一个电脑鼠,并按IEEE标准迷宫设计电脑

综述性论文格式

怎样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 1.综述性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综述性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一般综述性论文可以是述而不评,即只对文献的观点、数据、事实等作客观的分析和介绍,在文章中不加作者本人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2. 综述性论文的作用 2.1综述性论文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2综述性论文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2.3 综述性论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可为读者提供已确定课题的参考文献线索 2.4撰写综述性论文能培养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 3.综述性论文的类型 根据写作的目的,通常可分以下4种: ①简介式综述: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 ②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 ③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 ④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 根据写作的形式,通常可分以下3种: ①专题性综述这类综述的目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 ②回顾性综述主要是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组织。 ③现状综述这是较常见的科技综述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

新知识、新情况迅速进行收集、整理而写成的综述。 4.综述性论文的结构 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4.1 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4.3 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 5.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步骤 5.1 选题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选题都是近年进展较大而切合实际将要的课题。文献以近3—5年学术性期刊的论文为主。 5.2收集和阅读文献主题确定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阅读后,根据需要和内容,决定材料和取舍。 5.3拟写提纲文献综述涉及的内容多而广,所以在写作前应拟写一个写作提纲,以便将主题与材料加以安排和组织。 5.4成文和修改(定稿)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对写好的文章草稿要进行多次修改,才能定稿。 6.综述性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6.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可靠 6.2 选题范围不能过于宽泛 6.3 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对知识缺乏再创造和概括 6.4不能随意添枝加叶、各取所需 6.5详略把握不够,重点难以突出 6.6引文资料跨度太长 6.7间接和转引文献资料多 6.8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 7.范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