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学校名称:

序言

工艺流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年**月

一.设计的目的

工艺流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

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如下:

①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用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传动轴、连接油口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工艺分析如下:

(1)底面,达到um

Ra3.6精度。

(2)在底面钻、粗铰、精铰2个7

Ra2.3。

的油孔,粗糙度为um

8H

并锪o 9010?φ的沉空,粗糙度为um Ra 2.3。钻3个11φ精度为um Ra 5.12的孔。

(3) 粗铣传动轴支撑圆孔两端面,要求mm L 42=,定位尺寸

mm l 2.026±=,表面精度达到um Ra 5.12的要求。钻、扩钻、铰732H φ孔,

表面精度为um Ra 2.3。

(4) 在732H φ上钻11φ表面精度为um Ra 5.12。

(5) 732H φ轴线对K 面的不平行度在100长度上不大于0.1,对M-M 面的不垂直度在100长度上不大于0.05。

(6) 其他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加工表面按Q/SB123-64,非加工表面按Q/SB124-65确定。

三、工艺规程的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果较好的铸铁。由于为中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铸造。

查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得:

各加工表面表面总余量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mm )

加工余量等

级 加工余量数值(mm) 说明

底面

250=L

5 6 加工底面 7

8H φ钻 7.8

7.8

油孔

孔 粗铰 7.96 8 0.08 0.02 精铰

Φ11 11 5.5 加工内孔 支承轴孔断

面 42

5

各4.5

加工两端面

Φ32(H7)

孔 32 5 4.5 加工内孔

Φ11

11 5.5 加工内孔

(二)、基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Ф32mm 圆柱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V 型块定位并由压板对工件进行加紧,V 形块作为主要定位,以消除四个自由度。再以一可调支撑钉限制一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um Ra 3.6底平面。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以及mm 32φ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较高,采用底面及两油孔作为精基准。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支架底面、两个78H Φ孔,三个11φ空,轴支撑孔两端面,732H φ的轴孔,以及11φ的油孔。材料为HT200,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选用卧式升降台铣床粗铣、半精铣底面,达到um Ra 3.6精度。

2.选用通用立式钻床钻、粗铰、精铰2个78H Φ的油孔,粗糙度为

um Ra 2.3。并锪o 9010?φ的沉空,粗糙度为um Ra 2.3。

3.选用通用立式钻床钻3个11φ精度为um Ra 5.12的孔。

4.选用卧式升降台铣床粗铣传动轴支撑圆孔两端面,要求mm L 42=,定位尺寸mm l 2.026±=,表面精度达到um Ra

5.12的要求。

6.选用通用立式钻床,钻、扩钻、铰732H φ孔,表面精度为um Ra 2.3。

7.选用通用立式钻床钻11φ表面精度为um Ra 5.12。 (四)、确定工艺路线 1、工艺路线方案一:

铸造 时效 机加工序:

工序Ⅰ:粗精铣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底面

工序Ⅱ:在底面上钻两个Φ8(H7)内孔使尺寸达到7.8。 工序Ⅲ:粗铣、精铣孔Ф8(H7)达到要求精度。 工序Ⅳ:倒 Φ10×900角。

工序Ⅴ:在底面钻3个 Φ11的内孔,满足要求精度。 工序Ⅵ:铣轴支撑孔两端面,满足尺寸要求级精度要求。

去毛刺,清洗。

工序Ⅶ:加工Φ32(H7)孔钻至Φ28mm 。 工序Ⅷ:加工Φ32(H7)孔钻至Φ30mm 。 工序Ⅸ:加工Φ32(H7)孔扩至Φ31.75mm 。

工序Ⅹ:铰孔Φ31.75mm达到Φ32(H7)以及满足粗糙度要求。

工序 X:钻Φ11孔。

检验入库。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备料

工序二:铸造毛坯

工序三:粗铣,半精铣K面;

工序四:钻孔、精铰28H7

工序五:铣10沉头孔;

工序六:钻、扩孔311;

工序七:铣32H7两端面;

工序八:钻、扩、精铰32H7;

工序九:钻、拉孔;

工序十:钻孔11;

工序十一:终检;

最终选定方案一。方案一比方案二更加详细、全面,更符合加工尺寸要求。

(四):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采用通用机床。工件在各级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后。

钻2×Ф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7.8mm。采用通用钻床,刀具选用D=7.8mm的直柄麻花钻,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量具。

粗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7.96mm。采用通用钻床,选择刀具为D=8mm直柄机用铰刀,使用专用夹具和专用量检具。

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采用通用钻床,选择刀具为D=8mm的直柄机用铰刀,使用专用的夹具和专用的量检具。(参考资料和文献均来自: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五)、加工工序设计

①下面是对Φ8(H7)内孔的加工设计。

各工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mm)

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余量公差等级工序尺寸

2×Φ8(H7) 钻孔0.215 —Φ7.8

2×Φ8(H7) 扩孔0.055 —Φ 7.96 2×Φ8(H7) 铰孔—H7 Φ8(H7)

1、钻2×Ф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7.8mm。

2、粗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7.96mm。

3、精铰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

这三部工序全都采用通用钻床来进行加工的,故:

(1)取钻2×Ф8(H7)孔的进给量f=0.3mm/r,用插入法求得钻2×Ф8(H7)孔的切削速度为v=0.435m/s=26.1m/min,由此算出转速为: n=1000v/ d=1000×26.1/3.14×8r/min=1039r/min 按机床实际转速取n=10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3.14×

1000/1000m/min ≈22m/min.

从参考《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得知:

切削力: )(4.4381.98

.0N df F t ?=

扭矩: )(214.001.898

.02m N f d M

??=

求出钻2×Ф8(H7)孔的t F 和M 如下:

N F t 13003.084.4381.98.0=???=

m N M ?=???=53.080214.081.98.02

根据所得出数据,它们均少于机床的最大扭转力矩和最大进给力,故满足机床刚度需求。

(2)取扩孔2×Ф8(H7)的进给量f=0.3mm/r,参考文献得:扩孔的切削速度为Z V )3

1~2

1(,故取:

min /11min /222/12

1

k m m V V Z =?==,

由此算出转速:

min /438min /)814.3/(111000/1000r r d V n =??==π,

取机床实际转速n=450r/min 。

(3)取铰孔的进给量f=0.3mm/r,参考文献得:铰孔的切削速度为v=0.3m/s=18m/min 。由此算出转速:

min /717min /8/14.3/181000/1000 r r d V n =?==π, 按照机床的实际转速n=72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为:

min /1.181000/m dn V ==π。

② 工序三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

粗铣、精铣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底面 (1)粗铣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底面

刀具:高速钢锥柄立铣刀,63D mm = ,齿数6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3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3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取0.2/f a mm Z = 铣削速度30/min V m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30

151.6/min 3.1463

V n r d π?===?, 取160/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63160

31.67/min 1000

1000dn

v m π??=

=

=

进给量f V :0.26160192/min f f V a Zn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250l mm =, 刀具切入长度与切出长度mm l l 1721=+ 走刀次数为1 手动时间5.01=j t 机动时间1j t :'1217017

0.453min 192

w j m l l l t f +++=

== min 935.0435.05.0'

111=+=+=j j j t t t

(2)精铣机油泵传动轴支架底面

刀具:高速钢锥柄立铣刀,63D mm = ,齿数6Z =,此为粗齿铣刀。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0mm 铣削深度p a : 1.0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取0.05/f a mm Z = 铣削速度V :取30/min V m =

机床主轴转速n :由式(4.1)得

1000100030

151.6/min 3.1463

V n r d π?=

==?, 160/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63160

31.67/min 1000

1000

dn

v m π??=

=

=

进给量f V :0.05616048/min f f V a Zn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250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精铣时163l D 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手动时间5.02=j t 机动时间2j t :'1227020

1.875min 48

j m l l l t f +++=

== 375.2875.15.0'

222=+=+=j j j t t t

③ 工序六的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3个 φ11的内孔 选择m m 11φ直柄短麻花钻

1)确定进给量f 0.2/f mm r =

2)确定切削速度v 、轴向力F 、转矩T 及切削功率m P

查表得,1.8=v c 25.0=v z 0=v x 55.0=v y 125.0=m

min 43.210m k f

a T d c v v y x p m z

v v

v

v

==

010********.34/min

617.5/min 11v mm n r d mm

ππ?=

==? 取710/min n r =。实际切削速度为

011710/min

24.54/min 1000

1000

d n

mm r v m ππ??=

=

=

0.80420110.21274.9()F

F

z y F F F c d f k N ==??=

20.800.206110.21 6.88T T

z

y T T T c d f

k N m ==???=?

3)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m P 为 024.54 6.88

0.512303011

m TV P kw d ?=

=? 机床有效功率 '

0.5120.810.415E E m P P kW kW P η==?=>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 4)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1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11

(1~2)12013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2l :mm l 4~12= 取mm l 32= 机动时间m t :12330.127min 0.2710

m L t nf ++=

==? ④ 工序七的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铣轴支撑孔两端面

刀具:高速钢锥柄立铣刀,63D mm = ,齿数6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3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3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取0.15/f a mm Z = 铣削速度20/min V m =

010********

101.1(/min)63

c V n r

d ππ?=

==?查查 按机床选取125/min n r =机 实际切削速度:12563

24.7(/min)1000

1000

n

c n

d V m ππ??=

=

=机机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156125112.5(/min)f V f Zn mm ==??=Z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150/min f V mm =横向

基本工时:5220

0.48(min)150

t +=

= ⑤ 工序九的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扩、精铰φ32H7 工件材料为HT200铁,硬度163-229HBW 。孔的直径为32mm ,公差为H7,表面粗糙度 3.2a R m μ=。加工工序为钻、扩、铰,加工刀具分别为:钻孔—28φmm 直柄短麻花钻,扩孔—31.75mm φ标准高速钢锥柄扩孔钻;铰孔—32mm φ锥柄机用铰刀。 (1)确定钻削用量

1)确定进给量f 0.8/f mm r =。

2)确定切削速度v 、轴向力F 、转矩T 及切削功率m P ,由插入法得

16/min v m =表 6865F N =表 92.21T N M =?表 1.77m P kW =表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0.88Mv k =,0.75lv k =,故

'16/min 0.880.7510.56(/min)v m m =??=表

''

010********.56/min 120.1/min 28v mm n r d mm

ππ?===?表

取195/min n r =。实际切削速度为

028195/min

17.2/min 1000

1000

d n

mm r v m ππ??=

=

=

3)校验机床功率、切削功率

1.06MF MT k k ==,故 9

2.21 1.0697.74T N m N m =??=? 6865 1.067276.9()F N N =?=

097.7417.2 2.0303028

m TV P kw d ?=

==? 机床有效功率' 4.50.81 3.65E E m P P kW kW P η==?=>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

4)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4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28

(1~2)12019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2l :mm l 4~12= 取mm l 32= 机动时间2j t :242930.345min 0.8195

j L t nf ++=

==? (2)确定扩孔切削用量

1)确定进给量f f =1mm/r

2)确定切削速度v 及n 查表得,8.18=v c 2.0=v z 1.0=v x 4.0=v y 125.0=m 875.1=p a 1=v k T=60

min 13.210m k f

a T d c v v y x p m z

v v

v

v

==

010********.13/min

211.8/min 31.75v mm n r d mm

ππ?=

==? 取250/min n r = 实际切削速度为

3301031.752501024.94min v d n m ππ--=?=???=

3)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42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有:

1131.7528

(1~2)1202422

r D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2l :mm l 4~12= 取mm l 32= 机动时间2j t :24243

0.196min 1250

j L t fn ++=

==? (3)确定铰孔切削用量

1)确定进给量f 0.5/f mm r =

2)确定切削速度v 及n 取5/min v m =表。

故'

5/min 0.880.99 4.345/min v m m =??=表

''

01000/()1000 4.345(/min)/(32)43.22/min n v d m mm r ππ==??=表 取50/min n r =,实际铰孔速度

33

0103250/min 10 5.03/min v d n mm r m ππ--=?=???= 机动时间24233 1.92min 0.550

j L t fn ++===?

四、设计心得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仅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从中一方面巩固了之前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工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和结合,使自己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在各个方面上去。同时,广泛地运用设计手册,学会了在实际中运用工具书,和独立完成每一步查找工作;在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是和其他同学分工完成,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在夹具设计过程中也想同学征求了意见,是设计更加符合实际要求。这些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参考文献

1、李益民主编,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7

2、廖念钊等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2

3、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0

4、曾东健主编,汽车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5、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1、2、3,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9

氯甲烷的生产

一、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 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 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 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 氟里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二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甲醇氢氯化制甲烷流程如图10-5所示。

产品设计实例说明

産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作者:陳文龍浩漢産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開發流程: 由於一般的廠商普遍對於生産品質管制與研發技術相當地重視,加上資訊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類商品在性能與品質上的差異已逐漸地縮小,雖然工業設計的基本觀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機能",但面對市場商品的多元競爭壓力,工業設計更需從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將市場的競爭與需求轉換成産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費者的附加價值”-扮演著創造新價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臺灣在産品設計上的策略所強調的便是Inn value! 一個新産品的在設計開發,大概可分爲三個階段即“問題概念化,概念視覺化,設計商品化”。 對企業而言在展開工作時,會將內部各機能別的單位與專業人員整合起來,委外設計時,企業外部的設計公司則會扮演其中某一環節的工作角色以發揮其功能,不論是在企業內進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開,各部門,組織間的溝通與相互的專業尊重,將會是執行的重點與關鍵,現以案例-電冰箱的設計流程來加以說明。 Concept Definition 問題概念化: 首先針對將要設計發展的産品作全盤性的瞭解,透過資訊收集與市場調查的方法,去探詢市場上同類産品的競爭態勢,銷售狀況及消費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習慣,使用後的抱怨點與對新功能潛在的需求)還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評估後得加上公司發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劃出新産品的整體“概念”! 這樣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來作敍述,會將“市場定位”,“目標客層” ,“商品的訴求”,“性能的特色”與“售價定位”作定義式的條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過程是需要資訊,經驗與轉換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將資訊情報轉換産生市場上有意義的創意方向!通常我們會舉行Focus Group群體座談會,針對現有競爭的産品與及將推出市場的設計概念提案,與顧客直接面談,將消費者的需求作瞭解與澄清,並對設計方向提供建議與決策的依據! 由於網路與資訊系統的快速發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場相關的資訊,對於所有的廠商與設計公司來說,機會成本與資訊的涵蓋面都會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組成的設計開發團隊,各有其企業文化及産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決策的主管其專長,喜愛與品味也不會相同,再加上每一個設計開發團隊的創意活力不會相當,所以解讀推研出來的概念與方向必然不同! 這個階段的工作不應該是由某一個部門完全來負責與執行,而不去與其他專業別進行溝通互動;因爲從創意管理的觀點來看,有時小小的相互觸動有可能會透過反饋的作用而擴大效益,轉化成突破性的機會! 圖1:舉行市場調研,透過Focus Group群體座談會來收集消費者的資訊。

氯甲烷的合成

编号:No.40 课题: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授课内容: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氯甲烷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了解甲醇为原料生产产品新技术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反应原理 ●掌握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对比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特点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影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生产氯甲烷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二节氯甲烷的生产 一、概述 1.氯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包括四种化合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它们的物理性质见表10-1。 表 10-1 氯甲烷物理性质 氯甲烷应用较广的是氯仿和四氯化碳,氯仿是一种不燃的优良溶剂,还广泛用于有机化工生产的原料。氯仿曾作过手术麻醉剂,但它对肝脏有毒,且有其它副作用,现已不在使用。四氯化碳受热蒸发时,其蒸汽可把燃烧物覆盖,隔绝空气而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四氯化碳主要用作溶剂、有机物氯化剂,纤维脱脂剂、谷物熏蒸消毒剂、药物萃取剂等,并用于制造氟里

昂和织物干洗剂,医药上用作杀钩虫剂。 2.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甲烷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四氯化碳则还可以由二硫化碳氯化制取。本节主要介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 二、甲醇氢氯化法生产氯甲烷 1、生产原理 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 (1)液相法 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 CH3OH + HCl??→CH3Cl + H2O 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 CH3OH??→(CH3)2O + H2O 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 CH3Cl + Cl2??→CH2Cl2 + 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 CHCl3 + Cl2??→CCl4 + HCl (2)气相法 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CH3Cl + H2O + HCl 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 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 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 2.工艺流程

二、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设计》学案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 ●环节和时序是流程的基本要素,流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环节和时序的配合,当环节和时 序对于流程的设计产生矛盾时,就要研究怎样调和矛盾,最终目的是在损失最小、效益最高的情况下使流程能稳定可靠地进行。另外,在环节的安排上我们应该充分结合实际选择是串行进行还是并行进行。 阅读材料1:【生活中的统筹学】华罗庚——“烧水泡茶” 生活中经常需要沏茶。如果当时的情况是:没有开水,开水壶、茶壶、茶杯都要洗,还需要准备茶叶,应该怎么安排? 甲:先做好准备工作,洗开水壶、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后,灌水,烧水,等水开了泡茶喝。 乙:洗净开水壶后,灌水,烧水。等水开了之后,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泡茶喝。 丙:洗净开水壶后,灌水,烧水。利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哪种办法节省时间?显然是办法丙。最充分地节约时间和利用时间,最充分地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这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统筹方法,是巧妙地利用时间和利用资源的艺术。统筹方法,是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运用统筹方法,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预定的目标。 ●对于工作流程,应根据目标综合考虑工作效率、质量和规范的问题。对于工艺流程应综 合考虑设备条件和工艺水平,并以安全生产、节约资源、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等为目标来进行设计。考虑每一个环节要为整个流程服务,本着简单、高效的思路尽可能地让流程的各个环节为主要目的服务,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可靠稳定的基础上再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阅读材料2:电风扇和空香皂盒的故事 上海某著名香皂生产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如果空盒子卖给顾客,肯定影响企业的声誉,于是老板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盒子。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香皂盒推走。同一时期,中国南方某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空香皂盒的问题后,命小工解决,小工想到的办法是: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香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3.1概述 ?3.2工艺流程技术设计 ?3.3工艺流程图 化工装置控制室 焦化厂中控室 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芳烃厂中央控制室?制药厂空调机组

天津开发区海光化学制药厂 制药厂废水处理全套设计图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 制药厂反渗透装置 3.1 概述 3.1.1工艺流程设计的作用 ?工艺流程设计是在确定的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整个工艺设计的核心。其可靠性、合理性及先进性决定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 ?工程设计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设计步骤,车间工艺设计的其它项目受制于工艺流程。 ?其与车间布置设计一起决定车间或装置的基本面貌。 3.1.2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 1.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 2.确定载能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流向 ?3.确定操作条件和控制方法 ?4.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及“三废”治理方法 5.绘制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 ?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尽量采用成熟、先进的的技术设备 ?满足GMP的要求 ?尽可能少的能耗 ?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 ?具备开车、停车条件,易于控制 ?具有柔韧性,(在不同条件下正常操作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确保安全生产,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3.1.3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1、工艺路线的选择 ?2、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和顺序 3、绘制工艺流程框图 ?可用方框、文字和箭头等形式定性表示出由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绘制出工艺流程框图。 ?4、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 ?分析各过程的主要工艺设备,以图例、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定性表示出由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 5、绘制物料流程图 ?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绘制出物料流程图。此时,设计已由定性转入定量。 6、绘制初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进行设备、管道的工艺计算以及仪表自控设计。绘制出初步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流程的设计2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流程的设计2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流程的设计 章节: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 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流程案例,能分析出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 了解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理解流程所蕴涵的思想与方法,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率。 (2)提高学生依据科学合理的流程处理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个内容: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2.流程设计的步骤,3.流程设计举例。 本节教材首先从人事从生活和生产中流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以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出发,在讲述流程设计应遵循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以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小铁锤的两种加工流程为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流程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和设计步骤。教学重点应放在流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和设计的一般方法上。 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设计目标是技术活动的中心关注点,同样也是流程设计的关注点,告诉学生流程设计时在注重环节和时序的同时要时刻关注目标的达成;第二设计目标的确定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教材从理论上说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分析基本因素;明确主要事项(步骤);确定时序,划分环节;画出流程图;判断优化。但重点应放在前三项,这是流程设计的基础。更要使学生知道“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要学生知道流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及学会流程设计和表达。 2. 设计理念 教师通过洗衣机的洗衣流程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明确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通过反洗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并能画出生活和生产中简单对象的流程设计框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完成等来解决问题,从而通过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

以盐酸为原料合成一氯甲烷(150kta)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以盐酸为原料合成一氯甲烷(150kt/a)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指导教师:崔孝玲 一、设计原始资料 1、原料:有机硅副产质量浓度为30%的盐酸甲醇液体,纯度99.9% 含小于0.5%(质量)水蒸汽。 2、重点设计:浓盐酸提馏制氯化氢和一氯甲烷合成系统 3、生产时间:8000小时 4、设计基本数据 氯化氢提馏过程: (1)提馏塔操作压力0.16MPa(绝压,以下同); (2)原料酸常温进料,进料温度20'C; (3)原料酸质量浓度30%,稀盐酸产品质量浓度21%; (4)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 一氯甲烷合成系统给定的工艺数据为: (1)反应器温度1500C,压力0.14MPa(绝压,以下同); (2)一、二级冷凝器压力0.13MPa; (3)甲醇进料温度20℃,压力0.15MPa; (4)氯化氢进料温度20℃,压力。.15MPa; (5)甲醇汽体过热温度120 ℃,压力0.15MPa; (6)返回反应器的循环液压力0.15MPa; (7)离开二级冷凝器的气体温度40 ℃; (8)甲醇的总转化率90%(摩尔); (9)进料甲醇和氯化氢的摩尔比1;1.1; 5、建厂地点:兰州 二、设计工作内容(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文献概述 第三部分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3.1设计范围及技术方案的确定 3.2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3.2.1浓盐酸提馏制氯化氢系统 3.2.2一氯甲烷合成系统 第四部分氯化氢提馏工艺设计计算 4.1提馏系统工艺设计计算 4.1.1计算模型 4.1.2计算步骤

4.1.3计算结果 4.2提馏系统主要设备设计计算 4.2.1填料提馏塔 4.2.2一级冷凝器 4.2.3二级冷凝器 4.2.4塔底再沸器 4.2.5浓酸预热器 4.3提馏塔内件设计计算 4.3.1.进料液体分布器 第五部分氯甲烷合成系统设计计算 5.1合成系统工艺设计计算 5.2合成系统主要设备设计计算 第六部分主要参考资料 第七部分外文文献翻译(2篇) 三、绘制设计图 1. 机绘带主要控制点的氯化氢提馏工艺流程图一张(A1); 2. 手绘以盐酸为原料合成一氯甲烷的物料平衡图一张(A2); 3. 机绘提馏塔的工艺尺寸图一张(A2)。 四、设计进程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汤月明.新建甲烷氯化物装置简介.中国氯碱.2001 [2] 方源福.甲醇氢氯化技术.中国氯碱通讯1989 [3] 乐晓兵.Stauffer化学公司甲烷氯化物技术.中国氯碱.1996 [4]俞潭洋.甲醇液氯法联产氯代甲烷的工艺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上海化工.1998 [5] 艾米.日本有机硅工业发展动向.化工新型材料.1990 [6]黄立道.我国有机硅单体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中国化工信息.2000 [7] 郑建军.我国三大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发展概述.化工新型材料.1999 [8] 幸松民.加速我国的有机硅单体工业.中国化工.1997 [9]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氯碱工业理化常数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10] Gustin J L. Safety of chlorine production and chlorination processes[J]. Chemical Health and Safety, 2005, 12(1):5-16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设计开发流程:由于一般的厂商普遍对于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信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 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 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 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 念化,概念可视化,设计商品化”。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 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 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 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 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 全盘性的了解,透过信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 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后 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后 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这样的 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商 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概念的 形成的过程是需要信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信息情报转换 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一氯甲烷生产工艺设计.doc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氯甲烷生产工艺设计 系部: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化工1032 学号:G201040232 姓名:

前言 甲烷氯化物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是一类常用的化学制剂,在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氯甲烷还常常作为中间体或者是反应组分应用于多个技术领域,它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型正在日益的扩大。作为合成甲基氯硅烷的基础原料,氯甲烷成本占甲基氯硅烷成本的40%,氯甲烷生产的经济模化一直是制约我国有机硅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表明我们存在的距离。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有机硅的生产与发展已经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提高氯甲烷的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利用有机硅单体副产盐酸合成氯甲烷进一步提高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的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一氯甲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甲醇氢氯化法和甲烷氯化法。本设计经过对比国内外各使用的生产方法、经济技术上的分析及根据国内综合情况,最终选择了甲醇氢氯化法的生产方法。

目录第一章一氯甲烷相关介绍 第一节一氯甲烷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一氯甲烷的应用 第三节国内外甲烷氯化物的发展概况 1.3.1国内 1.3. 2国外 第二章生产工艺设计 第一节生产方法的选择 2.1.1气—液相非催化法 2.1.2 气—液相催化法 2.1.3气—固相催化法 第二节甲醇氢氯化法生产原理 第三节物料衡算 第四节热量衡算 2.4.1.进料口 2.4.2塔顶 2.4.3塔釜

第一章一氯甲烷相关介绍 第一节一氯甲烷的基本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具有醚样的微甜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甲基化剂,还用于有机合成。 熔点: -97.7 3 沸点: -24.2 相对密度(水=1): 0.92 相对密度(空气=1): 1.78 密度 0.9159g/cm3 18C时溶解度280ml/水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22℃ 溶解性:易溶于水、氯仿、丙酮 , 能溶于乙醇等。 临界温度(℃): 143.8 临界压力(MPa): 6.68 燃烧热(kj/mol): 685.5 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潮气可分解。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 <-50 自燃温度(℃): 632 爆炸下限(V%): 7.0 爆炸上限(V%): 19.0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修订版

產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设计开发流程: 由於一般的厂商普遍对於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资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 "-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 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

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资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後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後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资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资讯情报转换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产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依据! 由於网路与资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信息,对於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资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组成的设计开发团队,各有其企业文化及产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决策的主管其专长,喜爱与品味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每一个设计开发团队的创意活力不会相当,所以解读推研出来的概念与方向必然不同!

设计的过程和内容2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设计的过程和内容(42)+5 1.判断题 1.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 2.一般的建筑设计只有两个设计阶段。() 3.建筑的设计条件包括水电供应的情况。() 4.濒临江河溪流建筑的选址,应该考虑10年一遇的洪水位。() 5.设计创作的立意和构思是一回事。() 6.技术经济指标是同一个指标。() 7.依据设计方案所做的造价称为预算。() 8.施工大样图分为三个层次,即局部大样,节点大样和构件大样。() 9.施工图的图纸会审纪要,也是施工图的一部分。() 10.施工图的基本图是指平面、立面和剖面图。() 1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重要的设计依据。() 1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有较强的时效性。() 13.《图纸会审纪要》是施工图文件的组成部分。() 14.更改施工设计图主要由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 15.从风玫瑰可以知道当地不同风向的风力大小。() 2.选择题 1.建筑总平面布置工程项目的基本依据是()。 A.基础平面图 B.地形图 C.建筑设计图 D.建筑施工图 2.在我国,对应于绝对标高零点的是()。 A.东海平均海平面 B.南海平均海平面 C.渤海平均海平面 D.黄海平均海平面 3. 初步设计的图纸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等四个部分。 A.主要设备和材料表B.工程概算书 C.工程预算书D.计算书 4. 建筑详图与其它图的联系主要是采用()。 A.详图索引符号 B.轴线编号 C.建筑剖切符号 D.设计标高 5. 局部大样常用的比例为()。 A.1:1 B.1:10 C.1:50. D.1:100 6. 施工图是()的主要依据 A.造价概算与材料采购 B.设计图报批和施工组织设计 C.预算和施工 D.图纸会审和造价估算 7. 施工图的局部大样,主要描述()一类的对象。 A.窗台大样 B.楼层高度C.主要入口处的坡道和台阶等 D.栏杆的安装固定方式 8.()等文件,须由设计单位负责提供。 A.施工组织设计 B.造价决算 C.设计更改通知 D.工程竣工图 9. 建筑设计方案,起码需经()审批。 A. 绿化部门 B. 环保部门 C . 城市规划部门 D. 文物主管部门 10. 常年风玫瑰图,主要给出了()等信息 A.常年风的方向和大小 B.常年不同方向的风出现的频率 C.朝向 D.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3.填空题 1.房屋建筑学是一门讲授有关建筑设计原理,以及()与()相关内容的课程。 2.建筑施工图是供各个工种设计配合、()和()的依据。 3.设计构思是选择为达到()的目标而采取什么手段。 4.总平面中的设计标高,均以()为主,称为()。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练习题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 —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可以看到,邮寄包裹的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C)。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2、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在这种流程中,做事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C)。 A、次序 B、先后 C、时序 D、顺序 3、在流程中,时序体现了环节之间的哪一种关系?(C) A、相互作用 B、相互制约 C、先后顺序 D、有机联系 4、关于流程、时序、环节,下列表述错误 ..的是(C)。 A、任何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B、环节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些环节还可以再细分为许多子环节。 C、任何流程中环节的先后顺序(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D、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和效率。 5、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A)。 A、流程的优化就是要使流程的环节简化。 B、流程是具有层次性的,大流程中包含小流程。 C、任何流程都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环节和时序。 D、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6、氢气燃烧实验的流程如图。小李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将试管中收集好的氢气未经验纯就直接点燃,导致试管炸裂。这个事例告诉我们(C)。 A、盛装氢气的试管太小 B、验纯环节是可有可无的 C、有些流程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D、氢气燃烧实验是危险的,不该在实验室操作 7、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由此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 错误 ..的是(A)。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8、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D)。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

精心整理甲烷氯化物 简介 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也称氯仿)、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简称CMS。是有机产品中仅次于氯乙烯的大宗氯系产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 发展历史 1847年弗雷泽用丙酮漂粉法首先小批量生产了麻醉用 甲烷氯化物 氯仿。1893年缪勒和杜波依斯提出用二硫化碳液相氯化法生产四氯化碳。1923年德国赫斯特公司采用甲烷直接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直到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装置投产后,甲烷氯化工艺才被广泛采用,成为生产氯甲烷的主要路线。一氯甲烷也可以由甲醇生产,此法到60年代末期已占有重要地位。 甲烷氯化物系列产品中,一氯甲烷作为甲基氯硅烷的原料,85%以上用于有机硅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用),作为商品销售的量很少;四氯化碳装置在发达国家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约”)要求已被关闭(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装置副产的四氯化碳除极少部分销往第三世界国家外,其余的均作为生产原料转化为其它产品予以消化);三氯甲烷大部分用作生产HCFC-22和聚四氟乙烯的原料,作为HCFC-22的原料逐年在增长;二氯甲烷主要用于脱漆剂、粘合剂溶剂、农药、气溶胶等的生产。 目前世界甲烷氯化物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产品和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其未来产量的增减也因地区而异。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将逐年减少。而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对甲烷氯化物的市场需求量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率。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除四氯化碳外,其他甲烷氯化物产品市场近几年均处于高速生长期,目前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甲烷氯化物行业调研报告》对甲烷氯化物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水平、上下游关联、进出口、项目投资、相关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甲烷氯化物行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市场格局和市场前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 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甲烷氯化生产四种氯甲烷;另一类则是采用不同的原料专门生产四氯化碳或一氯甲烷。 甲烷氯化物的相关特性 氯甲烷制法甲烷在光或热的引发下与氯反应,其过程是: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耗

氯甲烷的生产工艺及消 耗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甲烷氯化物 简介 甲烷氯化物是包括一氯甲烷(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也称氯仿)、四氯化碳四种产品的总称,简称CMS。是有机产品中仅次于氯乙烯的大宗氯系产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 发展历史 1847年弗雷泽用丙酮漂粉法首先小批量生产了麻醉用 甲烷氯化物 氯仿。1893年缪勒和杜波依斯提出用二硫化碳液相氯化法生产四氯化碳。1 923年德国赫斯特公司采用甲烷直接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直到1937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装置投产后,甲烷氯化工艺才被广泛采用,成为生产氯甲烷的主要路线。一氯甲烷也可以由甲醇生产,此法到60年代末期已占有重要地位。 甲烷氯化物系列产品中,一氯甲烷作为甲基氯硅烷的原料,85%以上用于有机硅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用),作为商品销售的量很少;四氯化碳装置在发达国家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约”)要求已被关闭(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装置副产的四氯化碳除极少部分销往第三世界国家外,其余的均作为生产原料转化为其它产品予以消化);三氯甲烷大部

分用作生产HCFC-22和聚四氟乙烯的原料,作为HCFC- 22的原料逐年在增长;二氯甲烷主要用于脱漆剂、粘合剂溶剂、农药、气溶胶等的生产。 目前世界甲烷氯化物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产品和国家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其未来产量的增减也因地区而异。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将逐年减少。而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对甲烷氯化物的市场需求量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率。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除四氯化碳外,其他甲烷氯化物产品市场近几年均处于高速生长期,目前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甲烷氯化物行业调研报告》对甲烷氯化物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水平、上下游关联、进出口、项目投资、相关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甲烷氯化物行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市场格局和市场前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 生产方法 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甲烷氯化生产四种氯甲烷;另一类则是采用不同的原料专门生产四氯化碳或一氯甲烷。 甲烷氯化物的相关特性 氯甲烷制法甲烷在光或热的引发下与氯反应,其过程是: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此过程得到的产品是上述四种氯化物的混合物,可通过精馏,分离为四种产物。适当调节甲烷与氯的分子比,可使四种氯化物分别达到很高的产率。但

一种高纯度一氯甲烷的生产工艺

一种高纯度一氯甲烷的生产工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 发明人: 于海涛, 何树栋, 张晶群, 申请人: 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专利申请号: CN200710113228.1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一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包括:甲醇和氯化氢经汽化过热后进入装有氧化铝催化剂的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甲烷、氯乙烷、二氯甲烷的混合物;生成的混合物进入激冷器,经激冷分离后进入酸洗塔,碱洗塔,硫酸干燥系统,压缩后制得粗一氯甲烷;粗一氯甲烷进入一氯甲烷精制塔,由塔底分离出重组分;轻组分甲烷和一氯甲烷一起蒸发至塔顶,而后经水冷和深冷,一氯甲烷液化,而未液化的甲烷则通过深冷器排空到排气洗涤塔,从而实现一氯甲烷与甲烷的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一氯甲烷。本发明采用了单塔精馏的方式,既不大量增加设备投资,又提高了一氯甲烷的含量,使其大于99.98%。 现在国内大量采用的工艺分两步: 第一步:氢氯化,甲醇与氯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一氯甲烷。 第二步:热氯化,一氯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氢的混合物,再通过深冷、精镏分离。 主要原料单位消耗: 甲醇:0.36;液氯:1.08;98%浓硫酸:0.075;31%液碱:0.002 我知道国内有几家,我原来所在的企业(自贡鸿鹤化工)的氯气主要就是生产甲烷氯化物的。生产方法包括氢氯化和热氯化。现在的国产二氯甲烷主要有海化·巨化·梅兰·东岳·金岭·自贡 天然气法由于产品消耗高,每吨甲烷氯化物需2吨氯气,所以成产成本高,而且产品质量没有甲醇法好。天然气法生产甲烷氯化物是氯气与过量的天然气反应生成一氯、二氯、三氯和四氯,再经过除去HCL、碱洗、硫酸干燥、压缩、蒸馏得到成品。 甲醇法生产甲烷氯化物,所需氯气量低,只有天然气法的一半,产品质量好,所以甲醇法现已广泛使用。甲烷法分为氢氯化和热氯化,氢氯化是甲醇和HCL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氯甲烷,经干燥、压缩后送热氯化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和三氯和少量四氯、再经蒸馏后得到成品。 呵呵, 氯甲烷主要有气相固定床法和液相法,国内都有,并且非常成熟。应该说各有优劣,优势不在别的地方,在于甲醇的利用率,因为甲醇的成本是主要的。 而公用工程消耗,主要是蒸汽和电,而电耗又和氯甲烷的液化方法有很大关系。 工艺技术:生产氯甲烷的原料路线主要有两种:以甲烷为原料的甲烷热氯化法和以甲醇为 原料的甲醇氢氯化法。采用甲醇和氯为原料氯甲烷生产工艺。以5万吨/年氯甲烷为例,主要原材料消耗:液氯0.62万吨/年,甲醇0.8万吨/年。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產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设计开发流程: 由於一般的厂商普遍对於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资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 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 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 "-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 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 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 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资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 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後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後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 品的整体"概念"!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资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资讯情 报转换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产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 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 依据! 由於网路与资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信息,对於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资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

年产50万吨甲烷氯化物的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工艺设计

年产50万吨甲烷氯化物的HCl吸收及盐酸 解吸单元工艺设计 作者姓名李树杰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姓名郭宁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项目背景简介 (3) 1.1甲烷氯化物简介 (3) 1.2甲烷氯化物生产方法简介 (3) 1.3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4) 1.3.1一氯甲烷的市场需求 (4) 1.3.2 二氯甲烷的市场需求 (5) 1.3.2三氯甲烷的市场需求 (5) 第二章生产方案的确定 (6) 2.1生产规模 (6) 2.2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7) 2.3氯甲烷的生产方法 (7) 2.3.1生产原理 (7) 2.3.2工艺流程 (7) 2.4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9) 第三章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10) 3.1工艺流程说明 (10) 3.1.1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简述 (10) 第四章工艺计算书 (11) 4.1物料衡算 (11) 4.1.1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物料计算 (11) 4.1.2对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物料衡算 (13) 4.2热量衡算 (15) 4.2.1对HCl吸收及盐酸解吸单元能量衡算 (17) 第五章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18) 5.1汽提塔的设计及选型 (18)

5.1.1筒体厚度计算 (18) 5.1.2封头厚度计算 (19) 5.1.3塔体高度计算 (19) 5.1.4塔体上各项载荷计算 (20) 5.2主要设备一览表 (22) 第六章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24) 6.1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24) 6.2公用工程消耗量 (25)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 (25) 7.1本装置的主要环境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25) 7.1.1废水 (25) 7.1.2废气 (26) 7.1.3固体废物 (26) 7.1.4噪声 (27) 7.2环境污染及污染防治措施 (27) 7.2.1水污染防治措施 (27) 7.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27) 7.2.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方案 (28) 7.2.4噪声防治措施 (28) 7.2.5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28) 第八章车间成本估算 (29) 第九章设计体会和收获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修订版

産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産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作者:陈文龙浩汉産品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流程: 由於一般的厂商普遍对於生産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资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産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産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 value! 一个新産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爲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 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産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资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産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後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後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産品的整体“概念”!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敍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资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资讯情报转换産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産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依据! 由於网路与资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资讯,对於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资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组成的设计开发团队,各有其企业文化及産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决策的主管其专长,喜爱与品味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每一个设计开发团队的创意活力不会相当,所以解读推研出来的概念与方向必然不同! 这个阶段的工作不应该是由某一个部门完全来负责与执行,而不去与其他专业别进行沟通互动;因爲从创意管理的观点来看,有时小小的相互触动有可能会透过反馈的作用而扩大效益,转化成突破性的机会! 图1:举行市场调研,透过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来收集消费者的资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