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答案

生化答案

生化答案
生化答案

DNA的复制

1. 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首先证明了下列

哪一种机制?

A DNA能被复制

B 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

C 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

D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E 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 D

2. 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若一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标记的溶

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性状况如何?

A 两个分子有放射性,两个分子无放射性

B 均有放射性

C 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

D 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

E 均无放射性 A

3. 如果缺乏下列酶之一,复制叉上一个核苷酸也加不上去。这是哪一种酶?

A DNA酶合酶Ⅰ(聚合活性)

B DNA聚合酶Ⅰ(5’→3'核酸外切酶活性)

C DNA聚合酶Ⅲ

D DNA连接酶

E DNA聚合酶Ⅱ C

4. 出现在DNA中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作为一种突变结果能产生下列哪种作用?

A 并不终止复制

B 由一组包括连接酶在内的酶系所修复

C 按移码突变阅读

D 由胸腺嘧啶二聚酶所催化

E 两股互补核苷酸链上胸腺嘧啶之间形成共价键 B

5. 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

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 连接酶

D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E 螺旋酶(heliease)、拓朴异构酶(topoisomerase)及回旋酶(gyrase) D

6. 下列关于DNA的复制的叙述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

A 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

B 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C 为半保留复制

D 以四种dNTP为原料

E 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B

7. DNA复制时,序列5'-TpApGpAp-3'将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 A 5'-TpCpTpAp--3' B 5'-ApTpCpTp--3'

C 5'-UpCpUpAp--3'

D 5'-GpCpGpAp--3'

E 3'-TpCpTpAp--3' A

8. 合成DNA的原料是 A dAMP dGMP dCMP dTMP B dATP dGTP dCTP dTTP C dADP dGDP dCDP dTGP

D ATP GTP CTP UTP

E AMP GMP CMP UMP B

9.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

B 具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

C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

D 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

E 以双股DNA为模板 A

10. 下列哪一项描述对于DNA聚合酶III是错误的?

A 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早期DNA的5'羟基末端

B 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链上

C 需四种不同的5'-三磷酸脱氧核苷

D 可以双链DNA为模板

E 焦磷酸是反应的产物 A

11. 下列关于原核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以复制叉定点复制,通常为双向等速复制

B 复制方向为5'→3'

C 前导链和随从链都是不连续复制

D 必有冈崎片断,必须切去引物

E 最后由DNA连接酶连接 C

12. DNA连接酶

A 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

B 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

C 合成RNA引物

D 将双螺旋解链

E 去除引物,填补空缺 B

13. DNA连接酶在下列哪一个过程中是不需要的?

A DNA复制

B DNA修复

C DNA断裂和修饰

D 制备重组DNA

E DNA复制、修复及重组 C

14. 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切除修复为

A 经核酸外切酶水解碱基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从而除去胸腺嘧啶二聚体

B 经核酸内切酶水解与二聚体相对的DNA链中多个磷酸二酯键

C 从两股链中各除去一段DNA, 包括二聚体

D 从有损伤的DNA链上除去一段DNA

E DNA聚合酶进入受损链的空隙中对DNA进行修复使之连接 D

15. 生物体系下列信息传递方式中哪一种还没有确实证据?

A DNA→RNA

B RNA→蛋白质

C 蛋白质→RNA

D RNA→DNA

E 以上都不是 C

16. 将DNA核苷酸顺序的信息转变成为氨基酸顺序的过程包括

A 复制

B 转录

C 反转录

D 翻译

E 转录及翻译 E

17. 需要以RNA为引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是

A 体内DNA复制

B 转录

C RNA复制

D 翻译

E 反转录 A

18. DNA复制时,以序列5'-TpApGpAp-3'为模板合成的互补结构是

A 5’-pTpCpTpA-3’

B 5’-pApTpCpT-3’

C 5’-pUpCpUpA-3’

D 5’-pGpCpGpA-3’

E 3’-pTpCpTpA-5’ A

19. 与冈崎片段的生成有关的代谢是

A 半保留复制

B 半不连续复制

C 不对称转录

D RNA的剪接

E 蛋白质的修饰 B

20. 在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

A 使DNA聚合酶Ⅲ活化

B 使DNA双链解开

C 提供5’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

D 提供3’OH作合成新DNA链起点

E 提供3’OH作合成新RNA链起点 C

21. DNA复制起始时,参与从超螺旋结构解开双股链的酶或因子是

A 解链酶

B 拓扑异构酶I

C DNA结合蛋白

D 引发前体

E 拓扑异构酶Ⅱ A

22. 端粒酶的性质是一种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DNA水解酶D 反转录酶E 连接酶 D

23. 关于DNA复制中DNA聚合酶的作用,错误的是

A 底物是dNTP

B 必须有DNA模板

C 合成方向只能是5'→3'

D 需要ATP和Mg+参与

E 使DNA双链解开 E

24. 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催化dNTP连接到DNA片段的5'羟基末端

B 催化dNTP连接到引物链上

C 需要四种不同的dNTP为作

用物 D 是由多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 E 在DNA复制中链的延长起主要作用 A

25. 下列对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pol I可分为大小两个片段

B DNApolⅡ具有3’→5’的外切酶活性

C DNApol Ⅲ在复制链延长中起主要作用

D DNApol Ⅲ由四个亚基组成

E 以四种脱氧核苷作为作用物 D

26. DNA复制引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引发过程有引发酶及引发前体参与

B 引发酶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

C 随从链的引发较前导链的引发要简单

D 引发前体含有多种蛋白质因子

E 引发前体与引发酶可联合装配成引发体并解离 C

27. 原核生物DNA复制错误率低的原因中,解释错误的是

A DNApol I具有3’→5’外切酶活性

B DNApol I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DNApol I及Ⅲ均具有内切酶活性

D DNApol Ⅲ具有3’→5’外切酶活性

E DNApol I及Ⅲ均具有3’→5’外切酶活性 C

28. 关于DNA复制中连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5’, 3’-磷酸二酯键相连

B 连接反应需要ATP或NAD+参与

C 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

D 参与随从链的生成

E 催化反应中首先与ATP生成中间体 A

29. 冈崎片段是指

A DNA模板上的DNA片段

B 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C 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D 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

E 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 B

30. 下列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的是

A DNA复制

B RNA转录

C DNA断裂和修饰

D DNA的甲基化

E DNA的乙酰化 A

31. 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何种酶的参与

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 DNA连接酶

C 拓扑异构酶

D 解链酶

E 限制性内切酶 E

32. DNA复制时,子代DNA的合成方式是

A 两条链均为不连续合成

B 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

C 两条链均为不对称转录合成

D 两条链均为3’→5’合成

E 一条链5’→3’,另一条链3’→5’合成 D

33. 辨认DNA复制起始点主要依靠的酶是

A DNA聚合酶

B DNA连接酶

C 引物酶

D 拓扑异构酶

E 解链酶 C

34. 关于DNA的半不连续合成,错误的说法是

A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

B 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

C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是冈崎片段

D 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

E 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 D

35. 前导链为连续合成,随从链为不连续合成,生命科学家习惯称这种DNA复制方式为

A 全不连续复制

B 全连续复制

C 全保留复制

D 半不连续复制

E 以上都不是 D

36. 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A 引物长度较短

B 合成方向是5’→3’

C 冈崎片段长度短

D 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E DNA复制的速度较慢(50nt/s) B

37. 参与原核DNA复制的酶是 A DNAPolα B DNAPol I C DNAPolγ D DNAPolδ E DNAPolⅢE

38. 参与原核DNA修复合成的酶是 A DNAPolαB DNAPol I C DNAPolγD DNAPolδE DNAPolⅢB

39. 大肠杆菌对紫外照射形成的损伤所进行的修复是

A 重组修复

B UvrABC

C SOS修复

D DNA甲基化修饰

E 端粒酶 B

40. 减少染色体DNA端区降解和缩短的方式是

A 重组修复

B UvrAB

C C SOS修复

D DNA甲基化修饰

E 端粒酶 E

41. 真核生物染色体中具反转录作用的是

A 反转录酶

B 端粒酶

C 末端转移酶

D 反转录病毒

E 噬菌体病毒 B

42. 在DNA复制中,催化去除引物,补充空隙的酶是

A 甲基转移酶

B 连接酶

C 引物酶

D DNA Pol I

E 末端转移酶 D

43. 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是

A 甲基转移酶

B 连接酶

C 引物酶

D DNA Pol I

E 末端转移酶B

44. 在DNA复制中,催化合成引物的酶是

A 甲基转移酶

B 连接酶

C 引物酶

D DNA Pol I

E 末端转移酶 C

RNA的转录

1.对于R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ββ’组成 C 全酶与核心酶的差别在于β亚单位的存在

A 由核心酶和σ因子构成

B 核心酶由α

2

D 全酶包括σ因子

E σ因子仅与转录起动有关 C

2.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是

A 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

B 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C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D DNA的全不连续复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