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跟着课文学作文(二)

跟着课文学作文(二)

跟着课文学作文(二)
跟着课文学作文(二)

跟着课文学作文(二)

借助载体,形象说理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写作中,我们经常要进行说理,如何把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让人信服?巧妙借用载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作文。

一、课文示范:

1.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微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居所时却是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席慕容·《贝壳》人教版七年级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培根·《谈读书》苏教版九年级

3.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地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小思·《蝉》人教版七年级

二、写作指津:

阅读上面三段文字,第一段文字作者为了表达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把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这样一个道理。试想,如果直接加以说理,显然根本无法让人心悦诚服。所以,这里作者巧妙借用贝壳作为载体,贝壳中鲜贝的生命无比短暂,无比渺小、卑微,它们活着的时候,从来不会被人们所重视,但这些逝去的生命却留下了十分精致漂亮的贝壳,给它的生命画

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这里作者从贝壳出发,由物及人,由事及理,表达我们人的生命虽然也是短暂的、卑微的,但同样也应该像贝壳一样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加精致、仔细、一丝不苟。这样既升华了读者对贝壳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更让读者对作者所说的道理心悦诚服,而且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第二段文字作者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了“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的观点。但如果光这样表明观点,却没有有力的证据来支撑,显然也无法让人接受。于是,作者很巧妙地借用自然花草为载体,做了一个形象化的说明。作者将天生才干比作自然花草,将读书比作修剪移栽,自然花草只有不断的经过人工的栽培、修剪、维护,最终才能成为大自然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反之,如果得不到必要的栽培、修剪和培育,就有可能枯萎死亡,或者杂草丛生。由此,证明了读书对于人的天生才干的重要作用。这样说理,既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更让人易于接受。

第三段文字作者为了表明人应该珍爱生命,哪怕经历再多的等待,再多的苦难,都要好好地活下去的道理。这里作者巧借蝉为载体,蝉只为一个短暂夏天的歌唱,埋在泥土中默默等待17年,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生命的歌唱,哪怕是17年,90年,他们都默默地坚守,好好地活着。这样由蝉及人,蝉对生命的执著于热爱,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永不放弃,为自己的生命歌唱。

综合上面三段材料分析,“借用载体,形象说理”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要能够透彻准确地分析所借载体的特点。二是要能准确把握载体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三是要能采用适恰当的表达方式将观点和载体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写作现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象棋博弈中,将(帅)居于最靠后面的中间田字格里,一次只能走一步。卒(兵)在过河前只能向前走,过河后可以向前走,也可以横着走,但一次也只能走一步,永远不能后退。

要求:(1)能够才上面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或看法,然后围绕观点,进行论证说理。

(2)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范文引路一:

炮,楚河汉界,来去自如。可是,如要它真正发挥作用,却非得要隔着一颗棋子不可;没有了这枚棋子,炮,不过是一颗摆设着的棋子而已。人生也就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而这些“关键”,其实就像象棋中的那个隔着炮的一颗棋子,

有了它或许就能成就精彩人生,少了它纵有出众的才华,却很难达到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抓住人生中的“关键”,成就精彩人生。

——《象棋人生》

炮,是要隔着一颗棋子才能消灭对方棋子的。没有了隔着的这颗棋子,炮就永远不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人生路上,我们实际上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些“隔着的棋子”。这些棋子,是对手,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是朋友,将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所以,千万别一味地以为横亘在人生路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越过这些“隔着的棋子”,我们就会有更加绚丽的人生。

——《说炮》

炮,必须越过一颗棋子才能发挥杀敌的功效,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枚被越过的棋子,就是炮的一个跳板。我们的人生价值,不也应该借助一个又一个的跳板来实现吗—所以,千万别忘了“人生跳板”的作用。

——《棋悟》思路点拨:

阅读上面三段文字,都是巧妙借助象棋这个载体,巧妙地由物及理,由象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像第一段中,作者巧借炮架的一个看似无用实则关键的棋子,悟出要想成就精彩人生,就必须抓住看似寻常却关键的人生“关键”步骤的道理。第二段的小作者则从“隔着的棋子”悟出了越过这些“隔着的棋子”,我们就会有更加绚丽的人生。而第三段的作者则从“隔着的棋子”感悟到了搁在面前的难题或挫折,或许就是人生的一个起跳板。这样由物及理,既把道理说得生动感人,富有说服力,又对材料进行了升华,使文章立意显得更加高远。

范文引路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都是极其平凡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了一种为了目标而果敢向前的精神,我们也将是伟大的。卒和兵,是象棋中极为平凡的一种棋子。然而,小卒(兵)过河顶个车,小卒(兵)虽小,但它们的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那种纵然牺牲,也绝不回头的果敢,又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钦佩的。小卒(兵)是普通的,却又是伟大的。

——《小卒过河》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都是极其平凡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了一种为了目标而果敢向前的精神,我们也将是伟大的。士和象,够平凡了吧—象只能走田字格,中心被填上就会动弹不得;士呢—只能在老将身边沿斜线行走。可是,当老将遇到危险时,它们却挺身而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证老将的安全,绝不退缩。有谁能说象和士不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呢?

——《平凡与伟大》

下象棋,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的。将就不能跑出中间的田字格,象就不能越过楚河汉界,卒只能一往无前不能后退,炮必须隔着一枚棋子才能消灭对方……没有规则,就没有象棋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不是吗?

——《象棋的规则》

思路点拨:

阅读上面三段文字,前面两段都是作者先摆出自己的观点:“只要我们有了一种为了目标而果敢向前的精神,我们也将是伟大的。”然后巧妙借助对棋子的阐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印证。像这种先旗帜鲜明摆出观点,然后再用一定的载体加以印证的写法,我们把它叫做“由理及物,借物印证”。而第三段文字,作者则巧妙地把要说的道理直接隐含在所叙的事物或事件之中,进行“物中蕴理,言此意彼”的方法。这些同样也是很好的说理方法。

四、佳作展台:

人生如棋

一盘象棋32枚棋子,演绎的不仅仅是楚河汉界的厮杀与博弈,更展现了大千世界与万象人生。

俯瞰棋盘,方方正正,经经纬纬,森严壁垒。落子棋盘,纵横捭阖,车来马往。几番交手,方知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才能取胜。一河隔二域,布阵排兵,各显神通。在棋盘中,32个棋子,各有所长,但又相互牵制;各有所短,但也彼此依靠。车行纵横,叱咤风云,但往往也遭困陷;马跃八方,骁勇无比,每每亦被绊蹄;炮能隔子远攻,却近而无威;兵卒资小辈微,步履缓慢,却从不后退,常常能破关擒王;士相乃将帅近臣,有时也能成为羁绊之石;将帅位高权重,却也多险难少自由。由此,观社会,看人生,人生事事大抵如斯。

棋要一步一步地走,子要一个一个地用。下棋要有谋略,先要有出世之大略,后要有入世之细谋,这样,方可保证赢棋。如果苟且于一步一地的得失而糊涂于全局,则必输无疑。下棋也要有策划,时而设陷阱,

时而布奇兵,时而诱敌深入,时而迂回作战,这些都是下棋智谋。调兵遣将,彰显个人智慧;一招一式,展现军事谋略。只有灵活掌握这些智慧技巧并在棋盘上巧妙运用,才能像诸葛孔明一样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

细想开来,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大智大慧,必定赢多输少。而单凭一时之勇或一股蛮力,虽然也能胜利一两次,但毕竟是盲人骑瞎象,夜半临深渊,谁也不能保证制胜率是多少。人生旅途中,我们不仅要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高尚情怀,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不仅要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爽大气,也要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雄心壮志,不仅要有“白日登山望风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艰辛劳苦,也要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坚定执着。只有这样,方可成就精彩人生。

象棋如人生,人生如象棋。

五、拓展延伸:

观点一:机会是均等的,竞争是公平的。

观点二:人生之路来不得彩排,请认真对待我们的人生。

从上面列举出两个观点中,任意选择一个,巧妙选择一个载体,可以用“由物及理,顺势升华”的方法,也可以运用“由理及物,借物印证”的方法,还可以运用“物中蕴理,言此意彼”的方法,来论证这个观点。

要求:围绕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写作导引:

围绕观点进行说理论证,关键是要巧妙地选好说理的载体。比如围绕第一个观点,我们可以借助象棋上的每一个棋子,虽然他们的地位、能力、作用各不相同,但在真正的博弈中,他们却是平等的,谁抓住了机会,发挥了自己能力,谁就能够笑到最后。围绕第二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下棋中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故事中,由物及理或者直接物中蕴理来说明“人生抉择需要果断,犹豫不决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人生之路来不得彩排,请认真对待我们的人生。”的人生大道理。

跟课文学写作

春色知向何处去,收获满载尽开颜 尺八镇蓝铺学校杜晶 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问其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我也不例外!每次遇到单元结束,写作文之时,我也开始犯愁,作文该怎么教? 4月10日,新教育实验学校,县教研室开展了精彩的初中语文“跟课文学写作”研讨会。嗨,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参加了这次活动,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这不就给我做了很好的典范么,以手头的语文课本为教参,写普普通通的人,写身边的生活小事,跟大师们学习表现生活的真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好的文章必然来自生活。语文教材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这次参加讲课的几位优秀教师,他们都让我受益匪浅。孙康老师缜密的课堂思维以及丰富的课堂资料;程昌娥老师和苏良明老师清晰的课堂结构,让学生清楚地获得课堂内容;熊向华老师把深奥的渲染理论知识用我们课本中的实例来阐述,深入浅出、清晰明了。课堂上除了有限的教师授课之外,更多的是学生的牛刀小试,让他们自己体验。也正是这种课堂展示出的充实、详尽的写作手法,在每堂课剩下不多的时间内,学生一个个才思敏捷,写出了让人拍手叫好的文段。 学习写作,立足于课文才是基础。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引导

他们写自己最熟悉的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惟有熟悉才有可能写得真切感人,也就是这样,惟有熟悉我们的课本里巧妙的表现手法,学会合理运用,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写作的方法靠一点一滴地积累,来自于每一篇课文的积累。 课后,在评课老师和教研员的总结下,我深刻地懂得,“跟课文学写作”这个课题没有教本可参考,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多多领悟,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授课资源。所以,我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参加这类的课题研讨活动,向各位前辈取经,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在课堂上锻炼出一个能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教师,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付出自己微薄之力。 老师们的高度点评是对此次研讨会最美丽的诠释:“最美人间四月天,监语盛事又一年。群英荟萃齐研讨,景色葱茏满眼前。跟语学写非易事,渲染照应似等闲。春色知向何处去,收获满载尽开颜!”

跟着课文学作文(三)

跟着课文学作文(三) 巧用联想,丰厚内容 作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一直是语文教学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教学与训练不成体系,随机性太大,教师提供的资源有限、讲解的技法比较零碎、写作的要求大而化之,训练指导不够具体。如何帮助师生迈过作文教学这道坎?跟着课文学作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元素,实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巧妙对接不失为一个很好举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 一、课文示范: 1.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茅盾《白杨礼赞》(苏教版八年级) 2.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苏教版八年级) 二、写作指津: 阅读上面两段文字,我们发现要写好一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联想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文学与写作课程大纲

《文学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学时:54 其中实验学时: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文学与写作》是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从实践的角度,将各种文学知识运用到文学写作、文学鉴赏以及文学研究的领域。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的先修课成为大学语文、文学概论。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文学写作主体论、过程论、文本论、接受论以及文体论的学习,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培育、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专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写作实践法。 教学重点:各类文学形式的写作。 教学难点:文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 五、学时分配

六、课程考核 期末考查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作业、实践等)占5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国魏主编文学鉴赏,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 参考书:1、陈果安编文学写作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01。 2、陈果安//何纯//王定编写作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3。 八、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写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界定文学、文学写作的涵义,讲述文学写作的三大特征;通过列举文学写作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分类情形以及基本的审美功能来阐述文学写作的三大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的基本条件。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写作主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分条叙述,使学习者能从主体静态角度,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了解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知晓文学写作主体的文化素养。 3、重点、难点: 重点:文学写作主体的必备能力中的体察能力、想象能力、技巧运用能力难点:文学写作主体的智能结构的内涵,它六个方面的因素是怎样影响文学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第三章文学写作的过程 1、教学内容:文学写作与其他艺术生产不同的是,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生产,是通过创造性的话语系统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生产。

文学写作课大二上学期参考答案

文学写作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张亮想尝试着写一些文学作品,但一动笔就力不从心,所以特就教于各位中文学子。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给张亮写封回信, 简明扼要地告诉他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答:1、重视基础,从教材中掌握基本的写作原理。 2、博览精读,从范文中体会和学习各种写法。 3、多写多练,从实践中练就过硬的写作本领。 4、积极投稿,从交流中体会自我的人生价值。 5、投写读写,以发促写,以写促读,互相促进。 2、李春从小学到大学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为她老是觉得无啥可写。请从观察、感受、想像、认识能力着手,分析其原因。 答:观察能力=凝视+揣摩+默述,表现在对事物的注意力度和主观能动性。 感受能力:是指主题观客体的灵敏度和强度和力度。 想象能力:把抽象化为形象,并赋予形象以精神。 认识能力:是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评判能力即对主题的提炼能力、表达能力。它决定着文章的价值高低。 第二章散文 1、试述散文的立意。(1如何提升散文的立意等级?2如何营造散文的意境? 散文的主题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一、提升等级: 1、从人类的高度介入。 站在广大人类的立场上关照自然,评点人生,要有关爱整个人类的意识和境界。如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2、从人性的深度切入。 人性的本质:善恶兼有,环境诱发他向善向恶;人性基础:自利;人性层次: 共性、民族性,个性;文学终极目标:优化人生,完善人生。 3、从宇宙的整体着眼。 物理,渗透万物,以物明理,启迪人生。 二、营造意境 1、化理为象。 即把自我的认识思考通过具体形象表现出来。 2、象外生境。 “象”指作品中具体物象,是一种实景;“境”指具体的物象之外的艺术境界。 3、以景相融。 指靠感情的机制使意与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意境往往是心境熔化物境,以心境统摄整个文境。 三、表意方式

跟着课文写作文

描写景物,讲究层次 ——跟着课文学作文 本文转载自永远的守候《跟着课文学作文-1:描写景物,讲究层次》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文章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都是为抒情达意服务的。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很多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氛围,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跟着课文学作文,学习如何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一、课文示范: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些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

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请阅读上面的两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师生对话交流,教师适时归纳小结:朱自清先生以诗的笔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花在争奇斗艳,春风和煦醉人,动静结合,色彩绚丽。老舍先生为读者呈现了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薄雪覆盖下的山,不仅仅描写了雪的光、色、态等这些显性美,而且是使人深切地体悟到雪的情韵和隐性美。 二、写作指津: 阅读上面三段文字,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皆有情,通过精巧的点染,景物的描写富有层次感,构成立体的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一段中,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树上”到“花下”再到“遍地”,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符合读者的观察习惯,很自然地展现生机勃勃的春花图。在色彩的组合和映衬方面,红色、粉色、白色,色彩缤纷,艳丽而淡雅,具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由“花里带着甜味儿”打通了视觉和嗅觉联系,进而联想到果实,虚实结合,富有意蕴。“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动感十足。该段综合运用了通感、虚实、动静、高低结合等手法,层次清晰,辞格多样,富有美感。 春风是无形的,作者从人的感官的角度,分别从触觉、听觉、嗅觉分层次加以拟人描写。

阅读与写作学习总结

阅读与写作学习总结 【篇一:阅读与写作2 个人学习总结】 学习完《阅读与写作》后,是我受益匪浅,使自己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水平。经过了这个学期这门课的学习之后,让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明白许多,具体总结如下: 一、搞好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必备 前提。课文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则是课文阅读教 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书上的阅读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可以 称得上篇篇是美文,我把它们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精讲细品。在 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谈这篇阅读为什么感人、或生动?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开头、新颖的题目、意味深长的结尾??把作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去。这样一来, 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自然就合二为一了。学生循序渐进对怎样写好 作文有了初步认识,渐渐明白了怎样去写好作文。 二、明确写作是一种技能,需指导和练习 写作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但写文章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每篇文 章都具有题目、结构、中心意思、材料、语言等,写作文就是这些 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我把作文教学分解开来,进行每 一个单项的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如可以单项训练开头、结尾,练审题、练立意,进行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的刻画等等。而 这样的优美片断往往散见于课文,让学生仿着课文去写,经常这样 练习,再进行整篇文章写作就会水到渠成。 (一)开头、结尾的指导 一篇好作文,通常包括凤头(开头)、猪肚(主要内容)、豹尾 (结尾)三个大的部分。作文合格与否,通常是看“猪肚”是否实在;作文美观与否,则通常是看“凤头”是否美观直接、“豹尾”是否有力、简练。风头、豹尾,是作文的脸面,尤其重要。通常的作文要求是“凤头”要美观直接、“豹尾”要有力、简练。那么这时的流水帐作文 中开头和结尾可能只是一个词语、一个短句,或者一句很平淡的句子。如何让他们美化呢?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是 : 开头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如同交代一篇作文的中心内容),在 句式上就尽量用一两个好词语;结尾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交代 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同总结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在句式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第五章文学写作 第一节诗歌 一..概述 1.诗歌是一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流转和谐的节奏韵律、蕴含情思的意象组合,借助于联想想象书法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 2.诗歌—按内容(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形式(格律诗、自由诗) —按发展(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 —按杂交(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3.诗歌的特点:表现生活的抒情性、流转和谐的音乐性、蕴籍形象的精炼性 二.诗歌的意象、意境 1.意象组合 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指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象是具象,指表现对象的客观物态 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态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契合的产物 2.意境创造 意境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主客体统一的整体意象所显示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有大境界与小境界、所造之境与所写之境、宏伟之境与优美之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范畴(1)有我之境:诗人所描绘的具有强烈主观情感色彩的境界 (2)无我之境:诗人把主观情感含而不露地融化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营造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三.诗歌的语言锤炼 1.独特搭配 2.欧化叠句 3.提行转句 4.省略跳跃 5.想象比喻 第二节散文 一.概述 1.散文是出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样式的源头和母体,是一种在字里行间流露真情、表抒真心,述说真意、传递真思,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确有其情的心理认同的文学样式 2.散文—广义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之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章,包括经书、史书 —次义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杂文 —狭义散文-叙写“我”的经历、见闻、感受的文学作品,强调“自我亲感”的文体特征 散文分类—表达方式-记叙性、抒情性、议论性散文 —表现对象-感性、知性、审美、审智、都市、乡土、文化、旅游、闲适、纪实、网络、运动、生态、新生代散文

阅读与写作学习总结

阅读与写作学习总结 学习完《阅读与写作》后,是我受益匪浅,使自己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水平。 经过了这个学期这门课的学习之后,让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明白许多,具体总结如下: 一、搞好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课文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则是课文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书上的阅读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可以称得上篇篇是美文,我把它们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精讲细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谈这篇阅读为什么感人、或生动?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开头、新颖的题目、意味深长的结尾……把作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去。这样一来,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自然就合二为一了。学生循序渐进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了初步认识,渐渐明白了怎样去写好作文。 二、明确写作是一种技能,需指导和练习 写作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但写文章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每篇文章都具有题目、结构、中心意思、材料、语言等,写作文就是这些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我把作文教学分解开来,进行每一个单项的训练,从易到难,逐步推进,如可以单项训练开头、结尾,练审题、练立意,进行人

物外貌、动作、心理的刻画等等。而这样的优美片断往往散见于课文,让学生仿着课文去写,经常这样练习,再进行整篇文章写作就会水到渠成。 (一)开头、结尾的指导一篇好作文,通常包括凤头(开头)、猪肚(主要内容)、豹尾(结尾)三个大的部分。作文合格与否,通常是看“猪肚”是否实在;作文美观与否,则通常是看“凤头”是否美观直接、“豹尾”是否有力、简练。风头、豹尾,是作文的脸面,尤其重要。通常的作文要求是“凤头”要美观直接、“豹尾”要有力、简练。那么这时的流水帐作文中开头和结尾可能只是一个词语、一个短句,或者一句很平淡的句子。如何让他们美化呢?我们自己的经验就是 : 开头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如同交代一篇作文的中心内容),在句式上就尽量用一两个好词语;结尾的时候,在内容上就尽量交代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同总结一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在句式上就尽量用抒情感叹、排比、反问等有力、简练的句子。 (二 ) 审题和立意的指导凡是作文都有题目,根据题目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常常与学生讨论我们的课题,如前两日学习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谈用此诗句来做课题的好处。学生不仅查出了此句的出处,还谈到古时战场上将士们为国尽忠,无白布裹尸而用战马的皮来包裹英雄的遗体。他们谈到:用此诗句为题说明了毛岸英是

写作课程介绍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1、目标 写作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写作活动参与了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经济活动的开展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写作也是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思维训练、综合素质提高途径。因而写作课适合作为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有着其它课程不能取代的作用。 《中文写作》课针对专业特点,以实用文体为突破口,以可操作的文体学、写作思维学理论等,指导学生按科学的训练体系进行学习、练习,循序渐进地系统学习写作基础知识和目前社会上和专业工作中使用频率高的应用文体写作知识,同时,通过对例文的分析和研究,讲练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以分析综合能力为主的思维能力,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并通过一定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感力及其语言掌控能力,以适应专业学习的需要,以便将来能够鲜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信息,写出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符合格式规范及文体表达要求的各种应用文章。 2、内容 (1)总论 中文写作及其特点;学习中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学好中文写作的途径和方法。 (2)写作主体性的建构 写作能力有赖于写作感知力、写作思维里、写作审美力和写作文化吸纳力,写作主体性的建构是关键。 (3)计划、总结 计划概述;计划的内容和构成;计划的写作要求;总结概述;总结的内容及构成;总结的写法;总结的写作要求。 (4)演说类文体的写作 演讲文体。 (5)书信类文体的写作 书信的种类和特点;书信的结构和内容;书信的写作要求;求职信写作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合同的写作 合同概述;合同的基本内容;合同的一般写法;订立合同的要求。 (7)学术论文的写作 学术论文的概述;学术论文的选题;精心安排论文的结构;毕业论文的写作。 (8)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含义;市场调查与预测的重要性;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和方法;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和写法;写作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的要求。 (9)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写作格式。 (10)广告 广告的概述;广告的作用和功能;广告的种类;制作广告的艺术。 (11)公文写作 公文概述;通用公文写作示例(请示、报告、通报等)。 (12)调查报告

跟着课文学作文

跟着课文学作文 安仁县实验学校张静飞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积累少,语言积累少,写起作文来不知从何下手。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课文就是个例子。课文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它还是学习作文的样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读中悟法,写中用法,凭借教材,让学生学会写作。 一、从课文中学好词 好的作文,字词是基础,精妙的恰如其分的词语从哪儿来?多数还是从课文中来,从课堂上来。如学习二年级上册《洞庭鱼米乡》中“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这句话时,先借助课件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稻田的“一望无际”,然后再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场景也像稻田一样“一望无际”。学生马上说出“一望无际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等。接着再让学生分别用“一望无际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说一个完整的句子。课堂中常常进行这样的学习和模仿,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就能自觉用上课文中积累的好词。 二、从课文中学句子 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语言材料,它们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具有示范的

作用。学生认真学习、揣摩并领会课文中锤炼语言的一些典型范例,并进行模仿性训练,可使学生作文语言增强美感和表现力。如二年级上册《丰收的画》中“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这一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学生在《秋风吹》的习作中就模仿出来这样的好句“秋风吹,吹黄了橘子,橘子挺着个大肚子;秋风吹,吹红了石榴,石榴咧开嘴笑了……” 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可充分利用课文的典范性,指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加强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三、从课文中学段的结构 写好一段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课文出现的基本段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按顺序写话”等。这些基本段式在课文中是常见的。学习课文时,我们要有意地引导学生认识句与句的关系、总述与分述的关系,并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仿写,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二年级上册《民族小学》第四、五自然段就运用了“总分”的写法描写了上课时,外边十分安静;下课时,外边十分热闹。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习作练习,让每位学生采集四片以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仔细观察后完成习作练习题“秋天的树叶是五颜六色的,有;有;有;还有。秋天的树叶是千姿百态的,有;有;有;还

文学与写作课程纲要

文学与写作 课 程 纲 要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01) 一、课程性质……………………………………………………………………0l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0l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0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05) 一、知识与能力 (05) 二、过程与方法 (05)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6)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07) 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原则 (08) 一、教学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08)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特点 (08) 三、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08) 四、教学内容的表达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成人化教学 (09) 五、教学内容应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 (09) 六、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09)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11) 一、36课时的安排 (11) 二、评价建议 (12)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4)

第一部分前言 文学与写作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全面的语文素养,其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写作教学既是语言运用的训练,更是思维的训练和思想的砥砺。相对于听、说、读的能力,写作能力是最高级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最困难的活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他们语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加强写作教学有利于全面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写作就是写文章,即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就是学生作文。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特殊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写作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的训练。写作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它方而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书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写作也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训练过程,它在指导学生认识社会、体验人生,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生的写作缺少真诚昀人格,鲜活的个性,独特的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写作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重建教学理念,改革写作教学。 (一)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 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中陈旧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使写作教学更具开放性、民主性,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描写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抒发自己感悟到的真情,发表独立的见解,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当

跟着课文学写作之片段仿写训练

跟着课文学写作之片段仿写训练 普丰学校周卫平跟着课文学写作 片段仿写训练系列之一 精致片段的呈现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重“点”。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经典之作,很多精彩片段值得效仿。 练习一: 片段回放:《童年的朋友》第一小节 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船舱的窗户明晃晃的,像一个太阳。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笑。 片段解析:这一段是写“我醒来时”外祖母在我身旁梳头,整个段落共四句话,层次分明,极具画面感。第一句话描写环境:轮船“噗噗地响”,“明晃晃的”窗户,动静结合。然后三句话都是写外祖母。第一句是总体勾勒:梳头时的外祖母,“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地嘟哝着”,一个“老是”进一步凸显外祖母的特点。第二句描写外祖母头发的特点:多、密、长、黑、厚。第三句有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写梳头的动作、姿态;第二个分句紧承上一个分句,梳头时头发是“兜起来提着”的、梳得“挺费劲”的,在这样状态下的“嘴唇”、“黑眼珠儿”,还有“脸”,情态描摹细致入微,逼真传神。 仿写要求:写一个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他(她)的神态写他(她)的动作。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亲人可以是你的老师,还可以是你的朋友或是同学。他(她)在专注地做某件事时的情态,你可以写他(她)的正面或侧面,也可以写背影。比如,她在厨房做菜,她的衣着,她的动作等。看到他(她)的背影,猜想她这时的眉毛,眼睛,嘴唇……因为你熟悉他(她),你自然能写出带有这个人标准性的动作或表情等。150—200字之间。 跟着课文学写作 片段仿写训练系列之二 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日常的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抓不住人物特征,千人一面;二是抓不住重点,杂乱无序;三是有形无神。必须强调的是,不能为写肖像而写肖像,人物总是在特定环境中在特定情境下活动的,肖像也应是特定情境下的。 片段回放:阿累《一面》 (一)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

写作课

1.文字出现时: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人类从此掌握了书面语言这种划时 代的传播工具,这标志人类告别了蛮荒,买入了文明时代。 2.文章写作走向自觉时期,其标志是出现了博大精深的写作学专著《文心雕龙》, 刘勰从文章形式上划分,把有韵者成为“文”,把无韵者称为“笔” 3.名词解释: ●写作: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 一种心智活动过程 ●语境性: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意和读者分析理 解文章的语言时所依据的客观环境因素。广义上的语境又称“情景语境”,包括特定的交际过程中的背景因素和语言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狭义上的 语境又叫“上下文语境”,就是上下文或更小的语言单位所构成的语言环 境。 ●想象力: 观察力:观察力指的是观察主体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保证观察活动成功进行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可以能动地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 灵感: 4.语感:即语言感觉 5.超文本的写作及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从写作习惯与阅读习惯两个方面对文本 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不管怎样变化,写作的根本规律并没有改变,作者最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文德都是不能缺少的。 6.写作的主体是作者。(一)写作主体包括写作对象的认识主体和写作成品的制作主体两 个方面;(二)写作的客体即写作的对象或写作的题材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1)生活的客观形态;(2)生活的主观形态;(3)生活的文化形态。(三)写作的载体及写作的成品,是写作活动物化形式的最终结果(四)写作受体是写作行为的接受对象,通常把读者等同于写作受体。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主体事先去假想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状态,就是读者意识。 7.整个写作过程是由“四体”“三过程”(制作过程、阅读过程、反馈过程)构成的动态系 统。 8.填空题:㈠写作的特性:①社会性;②个体性;③综合性;④实践性 ㈡写作的功能;①传播功能;②记载功能;③实用功能;④宣泄功能;⑤审美功能 ㈢写作动机类型:①缺失性写作动机;②丰富性写作动机 9.观察力指的是观察主体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保证观察活动成功进行的心理特征,是一 种可以能动地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 思维是决定观察力水平高低的关键 定向注意是观察的必要前提 宏观观察是指对事物的整体感知,从全局上把握事物的特征,而忽略局部的或细节的特征;微观观察是对事物的细部进行特写式的观察。 外向观察就是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观察,内向观察则是以自身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活动为对象所进行的自我观察。 静态观察是指对处于静止不动状态下的食物的观察,动态观察则是指对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实物的观察 10.写作是以语言为中介符号的。 11.灵感思维的成果突破了思维定式,具有独创性。

跟课文学写作

跟着课文学写作之《一滴水经过丽江》 1.段式仿写:比如第10小节“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以四个“看到了”进行仿写,写一处地方的特色,200字左右。 2.叙事视角仿写:本课抓住水城特色用“一滴水”的自述口吻来写,我们也可以抓住一个地方的特色然后以一个恰当的身份进入,最好这个物是“动”的。比如化作一匹马来穿越草原,化作一尾鱼来游历洞庭湖,化作一辆的车穿行老南京城……(可参考范文)题目自拟。 3.写作游记。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抓住游记写作的四个要点:交代清楚游踪、突出景物特征、交代相关知识、融入独特感受。 1、因为有你 我稳稳地架在主人的鼻梁上,和他的视线一起盯着电脑——我是一副眼镜。我的主人,是现在全中国的“偶像”——钟南山。 那天他坐在去往武汉的高铁上,不停地在网上查询着、整理着什么新冠肺炎的数据、信息…… 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吗?连续好几个小时的工作使我劳累无比,于是我不停地沿着他的鼻梁往下滑。奈何,他总是将我往回推,我仍有不甘,顽强地与他那强硬的手做斗争。终于,我在他不经意间滑到了鼻尖上。“啪”的一声,他关上了电脑。我悄悄瞅了瞅他——眼中的疲惫早已掩饰不住,随之而来的是震惊、担忧……他将我放在桌上,捏了捏鼻梁,沉沉睡去…… 这不是中国的“春节”吗?那主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眼神?环顾周围,年轻的人们都还依稀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全然没有主人眼中的神情。终究是太困了,我也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主人竟早已穿上了防护服,正在认真的分析着形势。在他回家的路上,也不见了平日春节的熙攘,人甚至比平时还要少。有在街上走的人,也是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行色匆匆。 为什么原本应热闹的节日,现在却如此冷清。从主人同其他目光急切的人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先前主人查询的肺炎,如他所担忧的一样,在全国蔓延开来,正如17年前那一场非典一样。 我听完后心酸不已,17年前的那场“战争”还历历在目。当年,主人为了研究,常常白天救死扶伤,夜晚苦心钻研。那半年时间,我见证了他眼中的红血丝成倍增长,也见证了他眼神中的坚毅与果敢。而17年过去了,主人耳鬓的青丝成了白发,他作为

跟着课文学景物的细节描写

类别:语文 跟着课文学景物的细节描写 常熟市白茆中学高振英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通过初中两年的写作训练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很多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空洞,缺乏具体、形象的描述,细节描写表面化,无法深入。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学生知道写什么内容,但不知道如何深入。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得具体、生动。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写不细致。4、缺乏想象力,不能灵活运用修辞手法。5、学生知道一些写作技巧,但不会灵活运用。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文章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都是为抒情达意服务的。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很多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氛围,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跟着课文学作文,学习如何细致地描写景物。 一、课文示范: 小溪从密林里流到空地上,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这儿的水上,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小的浅蓝色的苍蝇,贴着水面飞一会就落在水中;它们不知从哪儿飞出来,落在这儿的水中,它们的短促的生命,就好像这样一飞一落。有一只水生小甲虫,像铜一样亮闪闪,在平静的水上打转。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窜,水面却纹丝不动。一只黑星黄粉蝶,又大又鲜艳,在平静的水上翩翩飞舞。这水湾周围的小水洼里长满了花草,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茸茸的像黄毛小鸡。——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二、写作指津: 1、景中有物——写什么景物,将特征写具体,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 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姿态,要想言之有物,就要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写出它内在的韵味。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文章选取了早春有代表性的景物,如小黄花,青蛙卵,苍蝇,小甲虫,姬蜂,柳条等景物,刻画了一派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景象。 其次要使用多种修辞使描写生动形象。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选段中如:水生小甲虫,像铜一样亮闪闪,形象化地表现了小甲虫的颜色和亮度。早春柳树的枝条也已开花,茸茸的像黄毛小鸡,写尽了柳树的柔嫩可爱。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 再次动词贴切传神,使描写鲜活灵动。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

语文《如何跟着课文学作文》教学案例

如何跟着课文学作文 案例背景:提到作文,让教师、学生都感到烦恼。学生不知道怎样学,教师不知怎样教效果好,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一个死角,作文教学困惑着教师,这也是我从 教二十年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那么,如何走出困境,让我沉思,我也在不断做着各种 尝试,最终我选择了跟着课文学作文这一条途径。 案例过程:教材始终是语文教学的蓝本,课文永远是语文学习最生动的例子。所以,认真阅读好教材,充分运用好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比如写人,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让学生学习有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写人物,这样使人们真实可感,有血有肉。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学生学习运用环境描 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以物喻人,使人们更有内涵耐人寻味。《俗世奇人》可让学生 跟着学用夸张的手法突现人物的一个特点。跟着《变色龙》学用漫画笔法不动声色的 塑造人。跟着《范进中举》学用对比手法刻画人。 比如写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写事文的典型结构:“事十理”,事中富理,理从事来,忌事,理两张皮;《谁是最可爱的人》又是典型的“事 十情”的结构,事中蕴情,情由事生,忌无病呻吟;如何把事写得感人?学《背影》, 给事一个典型的背景,描写时不断深入与强化感人感受的描写。如何把事写得生动 吸引人?学《社戏》,一波三折遇波澜。如何把事写得生动感人?学《蜡烛》,把最 感动的片段,放大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 再比如写景,学透一篇《春》复用不尽,《春》每段都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 要写景,一定要先抓住特征、时空特点、地域特点、景物特点;要构成景一般得有 多个物,这就涉及到物与物的组合,那写景的层次,或由高到低,或有远及近,或由 实到虚,或由物及人,有了整体把握后才能多角度细致描写,或正面侧面,或动态静 态,或调动试听嗅味感官,或联想想象;着笔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技巧,描摹力求新象, 刻画力求精准,修辞力求妥帖,词句力求含情。这都是朱自清的《春》做得非常成 功的。《春》是一篇写景范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这个片段 的描写,也是描写景物的片段经典,让学生学会写景要层次,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 等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学完这些经典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些课文的写作技 巧,这样学生写景就能手到擒来了。 案例反思:通过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着课文的技巧、跟着课文学作文,作文写作有一定的收获。比如学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们班的王瑜成同学也模仿这篇课文 的结构、环境描写以及以景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作文。他写道:叔叔婶婶病了,爸爸妈 妈照料叔叔、婶婶,他负责照料叔叔家的小妹妹,在文章中穿插了对叔叔婶婶家一盆 花败落的描写,用来预示着家庭的变故在文章的结尾处,也学用课文“我不再是小孩 子”写自己在照顾妹妹的过程中懂事了、成熟了,长大了的感受。 学习比较用心的同学,跟着课文写作文,有一定的收获,但是大部分学生课文的写作仍然脱解,收获不大。通过反思,我认为主要责任在老师,我在讲写法时,缺少

复旦大学中文课程(文学写作)

复旦大学 文学写作 招生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院系说明:本系拟招收70%左右推免生。 专业代码050126 专业名称文学写作招生人数 2 研究方向01 小说写作研究与实践 02 散文、传记写作研究与实践 03 大学写作研究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06写作④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 复试科目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二考试方式笔试 文学语言基础知识一考试方式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招生院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院系说明:本中心拟招收30%左右推免生,欢迎跨学科申请推免生。 专业代码060103 专业名称历史地理学招生人数17 研究方向01 历史人文地理 02 历史自然地理 03 边疆历史地理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 复试科目历史地理综合知识考试方式口试和笔试 历史地理文献阅读能力考试方式笔试 专业外语考试方式口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古代史考试方式笔试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方式笔试 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权重50% 备注 1.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中文专业基础课程 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 3 3 54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各个方面——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程一个学期上完,每周三课时。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 现代汉语(上)Modern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修辞有一个较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变化、发展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程分两个学期上,第一学期的内容是现代汉语绪论、语音、词汇、文字,第二学期的内容是语法和修辞。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 现代汉语(下)Modern Chinese 2 2 36 本课程是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如何从经典课文中学习写作

如何从经典课文中学习写作 林楠楠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要“慧眼识珠”,从经典文章中发现作者最成功、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地方,找准仿写练习的突破口,提高写作能力。 一、以小见大选材,突出中心 “以小见大”选材,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写具体个例,以点代面,避免大而空。 1.小中感悟——思考点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写自己一次冒险爬崖最终在父亲鼓励下成功脱险的经历,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写事小,但作者却能从中悟出人生道理,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2.小中有情——动情点 《背影》中选取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这一件生活小事,抓住“背影”这一细微之处,将深沉的父爱强烈地凸显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震撼力。 二、写人要抓住特点 经典课文中刻画的某些人物形象,不但没有被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所淹没,反而愈发清晰,似珍珠般熠熠生辉。 1.细节描写摹状貌 如《背影》中:“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笔功深厚,善于把描写的笔触停放在背影这一点上精雕细琢,塑造了“父亲”这一鲜活生动的形象。 2.典型事例显特点 要把人物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件中写,写他与別人的交往,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如《再塑生命的人》,围绕莎莉文老师展开的几件事,突出了她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三、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如《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借景抒情,用景物描写突出了作者去看社戏的喜悦与急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