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草学概论

本草学概论

本草学概论
本草学概论

中药古典文献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问答

第一章绪论

1、【本草】在其原始文献出处是作为有关药物学知识或记载这门知识书籍的代称,而在《神农本草经》一书广泛流传后至晋唐一段时间内,“本草”则成为该书的简称,直至唐宋以降,“本草”则是指中国古代传统药物学或传统药物学著作。

【本草学】本草学是研究我国历代本草,古代药学理论与经验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药物品种延续与变迁的一门科学。

2、本草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历代中药文献、中药发展史、中药材品种考证,以及传统药物学中的炮制理论与方法、药性理论、临床效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3、本草学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作用:(大题)

①辨章学术,辨别真伪,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药学铺路架桥

将历代诸家本草的内容梗概、义理短长、价值特点、版本源流、以及诸药物学家的成就、流派和师授渊源等介绍给读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②总结药性理论,突出中药学传统特色

将历代本草各个时期所增入的药性学说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对比,探讨其演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总结药性理论的形成和特点。研究和继承历代本草传统理论。

③澄清中药材品种混乱,考证历代本草的用药品种基原

1、澄清中药材品种混乱现象

2、搞清中药材品种的历史演变规律

3、按现代植物分类系统,搞清重点古代本草的药物品种

4、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

④为当代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与炮制提供历史依据

将历代本草中的各个时期的加工炮制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系统整理,探讨其演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总结炮制理论的形成和特点。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⑤开阔药源,为筛选出更多疗效卓著的药物提供线索

对历代本草中的附方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并结合临床经验。

⑥为中药学以外的各学科提供必要资料

涉及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经验,有借鉴作用。

3、本草学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大题)

①注重版本差异,尽量选择善本:最好选择金陵本或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

②正确引用原文,避免张冠李戴:凡是《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在引用古文献方面

有出入时,以《证类本草》为准,它忠实古本草原文。

③语言文字剖析深透:把文字、音韵、训诂弄清楚,剖析深透,是整理历代本草文献和

品种考证的基本功。

④了解作者思想,把握文献宗旨:前者有助于抓住某一时期的特色;后者使各时代本草

发展的特点和总趋势就朗若列眉。

⑤重视药图,考察版本:对本草药图的考察一般能起到辅助参考作用,有图更直观、精

确一些。

⑥特产药材,查考方志: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至和

地方的州郡府县志两类,对考证中药材品种,特别是当地特产中药和道地药材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二章历代本草文献

第一节综合类本草

1、《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东汉早期)

①是我国第一部以“本草”为名的药物学著作,成书于东汉早期,作者不详;

②在篇章结构上,《神农本草经》由“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构成;

③《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分品原则: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

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2、《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①《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

②《本草经集注》由《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陶弘景注释三部分组成;

③陶弘景创用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原则。

朱:《神农本草经》墨:《名医别录》

大:大字书写药条正文小:小字注出疏解内容

3、《新修本草》(唐,苏敬)

①《新修本草》54卷,由本草正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实有药物条目850种;

②是政府组织编修并出面颁布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著作,是第一部官方药典;

③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药物资源普查。

4、《本草拾遗》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大题)

主要内容:唐代陈藏器撰,摭拾《新修》之遗逸,共10卷,三部分内容组成。

(1)“序列”部分:仍是药学总论性质。序列中又有“十剂”的说明,谓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我国早期按药物性能分类的方法。

(2)“拾遗”部分:专门拾补《新修》之遗逸。收集《新修》未载之药600余种。主要介绍了各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药方法、别名、形态、生长环境、产地、混淆品种考证等内容。

(3)“解纷”部分:主要为辨正《新修》中的错谬,解除旧本草药物品种纷乱而设,所涉及的药物以《新修》品种为主,不仅考证品种,对性味功能也有辨析。

特点:

(1)优:①是唐代仅次于《新修本草》的一部重要本草;

②明代李时珍评价此书“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

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还认为很多药物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充

分肯定了本书资料广博,考订精细两大优点;

③书中除药学外,还收录部分博物学内容。此外,书中物理、化学现象及实验

的记载也较多;

④此书广泛总结了唐代药物学成就,大量补充药物,其新增药物为《新修》六

倍。

(2)缺:添加的药物中颇有一些冷僻乃至荒诞之品。书中记载人肉“治瘵疾”,与“割骨疗亲”风尚不无关系;将“寡妇床头尘土”“自经死绳”“死人枕”等载入本

草,尤为后世诟病。

5、《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为记载外来药物和香料的专著。

6、《开宝本草》

7

①全书共收药物1746种。

②《证类本草》是我国现存的内容完整的本草书中最早的一部。它几乎囊括了我国北宋以前的本草精华。。在本草学发展中有其独特的贡献。

③贡献:(1)保存了大量的古本草资料

(2)丰富本草学内容

(3)严谨的编纂体例和科学的治学精神

8、《本草品汇精要》

幅,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彩色本草图谱。

9(明,李时珍)

①全书共52卷,由序例2卷,百病主治药2卷,正文46卷及附图2卷组成;

②正文载药1892种,新增方8000多首;

③新的分类思想:“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从微至巨,从贱至贵”;

④达尔文称其为“十六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

⑤成书以后,最早由金陵胡承龙刊刻,为初版,称“金陵本”。

“金陵本”与“摄元堂本”是后来《本草纲目》各版本系统的祖本。

10、《本草纲目拾遗》主要内容及特点:(大题)

主要内容:清代赵学敏撰。是对《本草纲目》的增补和订正。共10卷,为综合性本草。

⑴卷首:包括小序、凡例、总目、正误、目录等内容;

⑵卷末:有跋和《利济十二种》之总序;

⑶“正误”篇:纠正了《本草纲目》某些药物在分类、鉴别、制法、性味、功效、主治

方面的错误,共34条;

⑷各论药物分类大致按《本草纲目》次序,仅将原金石部分分为金部、石部,又增加藤

部和花部。删除人部。各论药物正文为笔记体裁,不分项目。药名之下,径引文献,注明出处。赵氏个人见解附于最后或夹注文中。

特点:

⑴优:①作者注重实地调查,采访实物,或亲自种植观察,故对药物的产地、形态、效

用、鉴别等方面,记述详实,有重要参考价值;

②附有大量医方,其中不少是采访得来的用药经验,简便有效;

③注重草药。药品分布地区之广是历代本草中罕见的,不仅浙江一带,还收载了

边远地区,甚至国外的药品;

④是继《本草纲目》之后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备受后世重视。该书是清代新内

容最多的本草著作之一,它对清中期以前的草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为现

代药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⑵缺:①以笔记体裁撰写,繁简不一,体例不严谨,条理欠分明;

②缺乏药图,不利于正确辨识实物;

③内容上,由于受时代局限,夹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瑕不遮瑜,该书的成就代表了清代本草学的水平。

一、药物资源与地方药物类本草

1、《滇南本草》(明,兰茂撰滇南:云南)

⑴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②民间性③民族性④医药结合

2

⑴记载植物414种

⑵现代意义:野菜

⑶我国第一部以救荒为目的编写的植物学著作。

⑷开启了我国野生植物研究的先河,之后周履靖《茹草编》、鲍山《野菜博录》、王磐

《野菜谱》、姚可成《救荒野谱》、顾景星《野菜赞》都是受本书影响而作。

⑸也是我国传统本草学向应用植物学分支的重要里程碑。

二、药材鉴别类本草

1、《本草蒙筌》(明,陈嘉谟撰蒙:童蒙,即本草入门工具)

⑴共12卷,分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10部,共载药742种。

⑵是《证类本草》之后,《本草纲目》之前一部非常重要的本草著作。

⑶本书是本草入门之工具。

三、炮制类本草

1、《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雷敩撰):贡献最大,是我国古代炮制方法的第一次总结。

2、《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撰):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的第二部炮制专著。

3、《修事指南》(清代,张睿(张仲岩)撰):是我国第三部炮制专书。

四、食疗类本草

1、《千金要方·食疗》(唐,孙思邈撰)

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篇。

⑵记载了药用食物155种,分果实、菜蔬、谷木、鸟兽4门。

⑶主要著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2、《食疗本草》(唐孟诜撰)

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

种,其中用于美容的药物有47种。

3撰元朝宫廷饮膳太医)

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对传播和发展我国卫生保健知识,

起到了重要作用。

⑵全书共分为3卷:卷一记载诸般禁忌和聚珍异馔;

卷二记载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

卷三为食物本草部分,尤其注重选用无毒无相反的米谷品、兽品、

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⑶总共收载食物231种。

⑷在养生避忌中,忽氏的理论核心是“守中”。

⑸最早记载了“蒸馏酒”的制造方法。

4、《食物本草》(明,姚可成)

⑴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为丰富的古代食疗本草。

1、《本草图经》(宋,苏颂撰):是我国本草史上第二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药物普查,集

中反映了北宋时的用药实际,也吸收了部分国外药物知识,是宋代本草的精华。

2、《履巉岩本草》(南宋,王介撰)

⑴是杭州地区的首部地方性本草著作,也是我国本草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图谱,

200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号4561),堪称彩绘本草的代表。

⑵全书共3卷,收药206种(实存202种)。

⑶据考证为今杭州凤凰山与玉皇山之间的慈云岭一带。

3、《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濬撰,河南固始人)

⑴共38卷,收录植物1714种,附图1800幅。

⑵附图大多数按照原株各部位的比例描绘、精致入微,能突出植物特征,学术价值很高,

是历代本草图谱中最精确者,为本书一大特色。该书附图刻绘极为精审,其精确者往往可赖以鉴定植物的科或属。

⑶是研究植物名实的最早专著。

第三章本草学(传统药物学)简史

1、宋代药学发展的几大特征:(问答题)(药学研究较为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

①高度重视药物资源与品种

药物是保障临床疗效的前提,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需要,宋代对药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特别是对药物的资源普查与品种考证更加重视。

官方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药物普查工作,考查范围广,记载详尽,图文并重;

民间个人也十分重视药物来源,并加以考证,以便保证药材质量。

②对药物加工制作多有发明

宋代对前世本草有全面总结,其中对传统的药物加工、炮制与制药技术得以全面保留;

在炮制方法上,宋代特别强调遵古炮制。大量推广应用煮散,开始有“生药饮片”的生产,出现抽泵、取露、蒸酒的方法。

③对药物的理论研究多有创新

体现在对性味的不同认识,气臭学说的产生,归经中的实质研究,用法象来解释药效等方面,只是这些药性理论不太系统,散落在不同的本草文献之中。

2、明代传统药物学的鼎盛时期具体体现在那三个方面?(问答题)

(以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为代表性著作,传统药学登上了新的高峰)

①生药学研究

从《本草纲目》“集解”“释名”中对许多药物的基原、形态描述可以看出,明代十分重视对药用植物形态的认识,详细比较一些同名异物的中药品种。明代对药物鉴别也十分重视。明代的栽培技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②药性理论方面

明代早期,王纶《本草集要》创“药性分类”,这种按病因病机对药物进行分类为检索提供了方便;《本草纲目》在其“发明”项中,进一步阐明药理、作用特点和应用要点。

③制药技术与发明

明代的制剂理论和技术水平集中反映在《本草纲目》中。

明代在制药上有很多新的发明,如“百药煎”——没食子酸的制备、乌头碱的提取及用砷、汞剂治梅毒等三项。

3、尚志钧安徽人(选择)

1947年便开始了《新修本草》的辑校工作,1958年完成初稿。其一生来共辑复亡佚本草文献著作20余部,包括《名医别录》《雷公炮炙论》《本草拾遗》《本草图经》《新修本草》《本草经集注》《食疗本草》《海药本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等。4、吴贻谷江苏人

主持编撰了《中药大辞典》。

5、谢宗万江苏人

《中华本草》编委会副总编兼品种专业编委会主任委员。把传统的本草与现代药用植物分类学和生药学三者融为一体,编撰而成《中药材品种论述》。主编《全国中药材汇编》。

6、宋立人江苏人

主持编撰了《中华本草》。

第四章本草学在中药资源、生药学方面的应用

1、【药材品种延续论】中药品种代代相传而不衰。

【药材品种变异(变迁)论】即所用同一药物的品种,可以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迁。【异物同名】药物来源不同,成分、疗效各异,但在不同地区却同叫一个药名并当一种中药使用者。

【辨状论质】根据药材的外观性状(形、色、气、味)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野生人生:“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在特定地域,通过特定生产过程所产的,较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

【地区习用品种】随品种性质的判明而逐趋分化:①向新兴品种和新品种方向分化;②未上地方药品标准的地区习用品,经过研究,凡够条件的,向收入地方标准方向分化;③不少品种在弄清本质以后,直接分化出来被列入混乱品种而淘汰。

2、中药品种延续与变迁的因素分析(问答题)

(1)时代变迁,品种变异: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的不同时期进行了变迁。

如《新修本草》以前的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收载的通草是木通科木通,与现代五加科通草不同;陶弘景所称邪蒿为伞形科属植物,《救荒本草》中的邪蒿是指菊科植物,又是我国古代草蒿(青蒿)的品种之一;明代以前的积雪草可能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但清代《植物名实图考》的积雪草均为伞形科植物;紫石英古代所用多为紫水晶,主含二氧化硅SiO2,而现代所用则为萤石(氟石),主含氟化钙CaF2 。

(2)地区习用,异物同名:不同地区将一些药物来源不同,成分、疗效各异的药物同叫一个药名,同作一个药物使用。

如不同的地区将菊科的草本植物兰草和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同作泽兰使用;云南丽江地区将丽江山慈菇的鳞茎混称土贝母使用;华东地区以萱草根混称藜芦使用

(3)就地取材,貌似实异:药材原植物的生长,有其一定的分布区,并非每一种到处皆有。每当道地药材不能运达时,往往在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时将貌似而实异的一些植物拿来冒充。

如各地以当地所产的土元胡做中药延胡索使用;将有毒的大叶柴胡充柴胡使用;将山大黄、河套大黄和藏边大黄充正品锦纹大黄使用。

(4)弄虚作假,以伪乱真:真伪错杂,鱼目混珠,自古有之,于今为烈。

如天麻用马铃薯、紫茉莉、大丽菊根、菊芋、芭蕉芋、天花粉、慈姑等作伪;人参用紫茉莉根、商陆、山莴苣等加工制作后伪充;冬虫夏草用唇形科植物地蚕的根茎来冒充。

3、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的变迁(问答题)

(1)被淘汰

早期本草所收载的某些药物,由于疗效不甚确实或受其他因素等的影响,导致逐步被淘汰或湮没。如历代本草中“有名未用”的品种,原先在早期本草中有记载,但后世就不怎么用了。(2)被取代

①因疗效欠佳被优质品种所取代,如枳实、枳壳;

②因描述不详被新兴品种所取代,如巴戟天;

③外来药物被国产品种所取代,如荜澄茄、沉香、降香;

④因采伐过度被同属近缘品种所取代,如秦皮;

⑤由于尚未查明的原因,而为后世其他品种所取代,如威灵仙。

(3)同名异物的变迁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本草对同一品名的药物论述不同,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品种。

如紫参,《新修本草》的紫参是蓼科拳参类,《滇南本草》的紫参是茜草科小红参,《植物名实图考》另有一种紫参是唇形科鼠尾草属。

如积雪草,明代以前的积雪草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清代的积雪草是伞形科植物。

(4)同物异用的变化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本草,对同一品种作不同品名的药物处理。

如狼毒,《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早期本草记载的狼毒和《证类本草》记载的石洲狼毒都是瑞香科狼毒,即现在的紫皮狼毒,该品在《滇南本草》中称“绵大戟”“山萝卜”,现华北地区也作“绵大戟”用,而狼毒则以大戟科白狼毒为主,在明代亦有作狼毒使用者。

如前胡,古本草中传统用的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其同属植物紫花前胡在古本草中当作土当归用,但晚近则改作前胡用。

(5)品种范围的伸缩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本草文献对某些药物品种的范围、概念不同。

①早期本草将同科不同属的种类混为一谈,后世本草予以区分。

如《神农本草经》误将独活与羌活混为一谈,《新修本草》从疗效上对其加以区分。

②早期本草将同属不同种的药物混为一谈,后世本草予以区分。

如橘柚,《神农本草经》载入上品,统作橘皮入药,后世本草将橘、柚分列两条。

③早期本草将同科不同属的种类作不同药物处理,有的后世本草将其混为一谈。

如虎掌和天南星,宋以前的本草将二者分别记载为两种不同的药物,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才将其合二为一。

④不同本草,对近似药物,归类处理不同。

如桔梗、荠苨与沙参,《神农本草经》有桔梗而无荠苨,《名医别录》将荠苨与桔梗相混,但又出荠苨一条说明荠苨与桔梗有别。

(6)至今无依据的误用

冬葵子和茼麻子不同品名,不同功效,但市场上的药用冬葵子几乎全部为茼麻子。

4、药材新兴品种的形成及其意义(问答题)

(一)定义:凡一种药材,在前代本草中没有记载过,而是新近兴起,与某种传统中药的正名在药名上有一定联系,在生物来源上有一定亲缘关系;也可能截然不同,但在药材质量上或功能主治方面一般认为与之基本等同或较之更优者。新兴品种即新兴优质药材品种的简称。(二)形成:新兴品种是是经过长时期优选而形成的:

①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择优选拔而形成:

本草始载品种欠明,从异物同名中选拔新的正品,如巴戟天;

由于历史的变迁,早期正品药材为后起优秀品种所取代,如连翘、枳实、枳壳、太子参、防己、降香;

原正品产自国外,后为疗效相似的国产异物同名品所取代,如荜澄茄、血竭。

②在现代科学实验中,通过筛选而形成:新发现的近缘品种,药材质量与原正品等同或超过原正品。如紫草,阿魏,胡黄连。

(三)“新兴品种”是新的正品药材(意义):

①新兴品种的产生,属于自然规律,为势必然。

②新兴品种是择优选拔出来的优质品种,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增添了新的防病治病的武器。

进一步对“新兴品种”的发掘研究,以便发现更多的“新兴品种”是十分必要的。

③要注意在质量上与传统正品药材作对比,阐明其特点,才有说服力。

5、道地药材的形成原因(问答题)

①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是发展道地药材的前提

历代中医药学家均将货真质优的药材作为增强临床疗效、提高健康服务水平的物质基础。

②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

道地药材的形成,首先取决于种质,药材种质不同,质量差异很大。

③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外在条件

药材的质量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土壤和气候、温度、环境因素、内生菌等对道地药材的形成也有影响。

④成熟的生产技术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可靠保证

道地药材的栽培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来对药材反复的精心培育,有点已经形成并选育出优良的栽培品种,有完备的栽培技术,有特色的采收加工技术。

6、道地药材变迁的原因(问答题)

①疆域变迁及地缘政治格局

道地药材意义上属于汉民族医药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密切相关。古代中原王朝势力圈决定了道地药材的地域分布空间。

②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导致正常的贸易受阻,使得道地药材的资源不能流通。

③气候

有史以来,我国的气候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对药物生物的分布适宜区也产生了影响。

④资源过度利用导致濒危

资源濒危导致产地区变迁的典型例子是人参,古代人参产地是上党,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上党人生逐渐绝迹。

⑤引种

像木香原产印度,由广东引进,称为广木香。

⑥品种分化

有些道地药材最初仅有一大品种名称,而后伴随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品种的分化。如药材贝母,在明代以前无川、浙之分。

7、道地药材的经验鉴别与质量评价(问答题)

①临床评价

临床疗效是道地药材的评价装准。《本草图经》记载了当时评价道地药材上党人参的临床实验: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景岳全书》记载苍术:惟茅山者,其质坚小,其味甘醇,补益功多,大胜他术。

②经验鉴别

“有诸内必形诸外”。古代医药学家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基于感官的评价来判别药材的“真伪优劣”。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独特的道地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开宝本草》记载宣黄连:医家见用宣州九节坚重,相击有声者为胜。《景岳全书》记载续断:穿者色灰黑,尖瘦多芦,形如鸡脚,皮断而皱者是。

③野生品与栽培品的评价

野生品与栽培品的药效有别,一些药材品种,尽管大面积栽培,但是中医药学家仍十分推崇野生品,如《本草蒙筌》记载芍药:山谷花单叶,根重实有力,家园花叶重,根轻虚无能。但并不是野生品一定胜过栽培品,如《本草图经》记载山药:近都人种之,极有息。

8、依据本草,如何挖掘和发展道地药材?(问答题)

①挖掘历史名药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组织调查队开展大量的野外调查,挖掘复活历史名药,如霍山石斛。

②指导道地药材生产区划

中药材生产更强调地域性对质量的影响,不可盲目引种,要顺应道地药材自身的规律。

③保护和发展道地药材优良种质、传统栽培与采收加工的技艺

在道地药材漫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有的道地药材经过长期人工选育产生特定的优良种质,有的形成了特定的栽培或采收加工技术。种质、栽培、采收加工等是道地药材品质的重要形成要素。

2006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版)

2006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信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6.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歼的《资豉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7.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⑦③C.⑦③④D.③④ 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一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同腰序捧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制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 1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发表时间:2019-05-08T16:02:34.23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作者:叶菌[导读] 历史教学当中,基本每堂课教师都会讲授课本内容,自然而然历史故事也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菌(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历史教学当中,基本每堂课教师都会讲授课本内容,自然而然历史故事也就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历史故事,教师会将各种有名的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添了课堂趣味,也使学生能理解性的记忆,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教学;历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67-01 如今,学生对历史枯燥的语言和形式不变的课本内容已渐渐失去兴趣,导致历史成绩也不太理想,慢慢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开始厌倦,这使多数学生处于苦恼的状态。在此时,如果教师适当的穿插历史故事,用有趣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加深和理解历史人物的话,笔者相信对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上是非常显著的。本文将从三方面来介绍关于历史故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希望有所帮助。 一、历史故事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整体特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从古至今的政治、军事、人物、文化和人类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历史的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的一切,包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对历史老师来讲,历史教学中如果少了对故事的讲解和穿插,历史教学是不成功的。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的阶段,对各方面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只讲解理论知识,教师的讲解点是不全面的,历史故事中包含了主要人物处于的社会背景,当时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所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人,人物与人物的碰撞发生了什么事等涵盖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如果缺少对故事的讲解,那么就传授的知识面是很狭隘的。对于历史故事来说,是非常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初中生心理素质发展不完善,对自己的学生生涯缺少阶段性、有目标的规划,对学科的涉猎程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喜爱,教师如若根据教材,把知识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会让学生对历史产生烦躁情绪,但教师添加故事,分阶段讲解内容,这或许对学生学习历史是有意义的。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选取的历史故事要贴近教材、贴近历史 初中历史学习阶段,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一知半解,缺少对历史史学的探究,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非常吃力,效果明显不高。在历史学习中,故事顾名思义: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做一个讲解。由于历史记载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被写入史料进行沿袭,是非常具有历史权威性和认可性的。在学生学习阶段,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透过历史,学生可以知过去、参未来。教师对历史故事的讲解的选取方面,要贴近历史教材、贴近当时的历史。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学习历史要尊重客观历史发展的角度,历史是真实性的,不能掺和任何的水分和虚假信息,这是根本的学术问题,历史故事应尽量还原历史场景,贴合当时历史史实,不然学生学习到的也是无用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二)历史故事要鲜明生动,有趣诙谐 历史故事成为了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在初中的学习和重要考核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科目,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利用历史的掌握程度,将历史运用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那么教师选取的故事内容非常要十分鲜明生动、主题诙谐,对故事的语言讲解也要适当的加以修饰,饱含语言特色,充满激情和色彩。在这种教学氛围下,课堂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条理和思路清晰、主题鲜明、立论点明确,不然在课堂上就会出现逻辑混乱、思维不清晰的现象。 (三)历史故事接近生活实际、针对性强 选取历史故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就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故事,能代表当时历史的重要时期,题材中包含当时时代背景和关联人物、事件,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巩固知识,让教师上课有问题可提,让学生有知识可学。针对性强的历史故事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准备大量的工作,如:翻阅资料、大量考证、与教师探讨等工作,得出一致意见,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再者,对故事是选择要结合现实,初中生在这个阶段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学习历史故事要帮助学生指导生活,运用于现实,而不单单就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一个故事,这样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处于一个隔离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历史故事语言的表述 教师在语言表述的时候要注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高低和知识学习程度的掌握。那么,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表达技巧:(1)教师对史料和史实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期间语言的表达程度,能对历史充分表达,则教师的语言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前提是教师拥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功力。(2)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简单、用词精准,所表达的必须是经过教师自身内化、浅显易懂的知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教师本身必须对故事具有丰富的情感,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故事当中的任务和情节,讲解出来的语言就富有感染力和色彩度,激发学生求知欲。 结束语 本文针对初中教师就如何运用历史故事将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历史成绩做出简单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要对历史了解通透、全面掌握、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成绩,完成对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若教师本身知识涵盖量不足、缺少对历史的深度解读和自身读到的见解,会造成教学质量本身的下滑,整体学科的质量下降,对学生课堂热情度的提升不仅没有任何帮助,更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富慧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4期 [2]刘丽红.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8年9期

初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是小刚在参加学校的知识竞赛中遇到的一道题:“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2.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 D、老四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 3.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自由、平等”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 4.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这朝廷已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里所说的现象应该发生在()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如果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你可以引用的论据是 ①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30 万人以上②日本在中国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③在其全面侵华期间,致使中国伤亡3500多万人④七七事变后侵占北平,烧毁了

圆明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一个生卒年为(1854-1938)的南京市民可能见证的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有 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⑵中华民国建立⑶南京大屠杀⑷国民政府迁都 A.⑵⑶ B.⑴⑵⑶ C.⑴⑵⑶⑷ D.⑶⑷ 8、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吗?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乐 观的高大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请指出邓小平同志参加指挥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9、下列现象和近代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马尾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 11、设想1895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镇南关大捷 B、反割台斗争 C、革命派起义 D、收复西藏的斗争 1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在中国开始设立工厂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鸦片战争之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3、抓住关键词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赔款、划定、拆毁、严禁、允许”这十个词 来 帮助记忆某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很多同学都看过反映清朝宫廷是是非非的古装剧,皇帝、格格等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使君临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 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6、在历史活动课上,李志坚同学拿来了自己课前找到的视频资料向同学们展 示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 17、被陈毅元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7 2018年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九年级历史试卷2018.1) (分。50全卷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100说明:1.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只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2.) 分。3分,共7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1. 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B.郑和下西洋C.丝绸之路开通D.新航路的开辟 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这句话节选自美国的《独立宣言》,这里的“一个文明国家”指的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 5.《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了美国的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作出的贡献有 ①颁布《民法典》②领导法国赢得独立 ③打击欧洲封建势力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8.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殖民时代D.火车时代 9. 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10.“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尝试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5 页)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设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5239995.html,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设定 作者:陈大松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3年第11期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说明历史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故事可以是现成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汇编成新的历史故事,把理性的历史知识变成感性的历史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最终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二目“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 一、故事设定的背景——教材内容及认识 “工匠们运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许多种。”教材的这段描述包含有两个内容:一是种类繁多;二是不同种类有不同用途,即实用性。课文中配备了两幅图片进行说明,并在小字部分补充两座商朝古墓中发掘的不同种类的青铜器物,都是为了说明我国青铜器物的种类繁多和不同的实用性。这个补充材料略显单薄,不能让学生对种类繁多和实用性有更感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设计进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处理,笔者通过汇编历史小故事来充实内容。 这个历史故事是这样的:姜太公坐在渭河边钓鱼,周文王来请姜太公去辅佐他,姜太公和周文王坐着青铜铸造的车马器一起去镐京。进了宫殿,卫兵拿着兵器护卫在殿前,殿堂上响起了乐器的动听声音,那是欢迎太公的声音,桌子上的食器放满了珍馐美味,酒器里盛满了美酒。太公给周文王建议,要想国力强大,最好发展农业生产,接着他推荐了青铜犁铧来耕地。文王接受了建议,大力发展生产,国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到了武王的时候,终于打败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后来周康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铸造了大盂鼎。由于故事难度不大,学生根据刚刚了解的知识很快填出正确的答案。 二、关于故事设定的思考 在进行故事设计之前,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学习即为再积累的过程。周文王邀请姜太公辅佐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歇后语中就有反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第5课内容);成王铸鼎(第5课插图《西周淳化大鼎》)。利用学生已知的生活知识和历史知识,可以引起共鸣,增强故事的亲和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分钟。全部908注意事项:①全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闭卷。②考前,考生务必准确填写学校、姓名、考号。卷面字迹要清楚,③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不能用铅笔或红笔。要整洁。 总分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得分 分。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题号13117891210123456答案 题号 201724221623141821152519答案 、右图是一枚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一幅浮雕为主题的纪念邮票,1)这一浮雕再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B 、鸦片战争 A 虎门销烟、义 D C、太平天国运动和团运动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B、清军海防空虚、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C D、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规定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割给俄3)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北《瑷珲条约》、 A中俄中俄、B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为收复新疆B、为平定叛乱C、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D、为反击阿古柏侵略军 导致北洋水师、右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5)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在( D. ③ B. ② C. A. ① ④ )曾作《宝刀歌》:“北上联军八1907、革命党人秋瑾(1877~6国众,把我江山

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南京条A、 B 约》《马关条约》、《辛丑条C、 D 约》“二 十一条”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207、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巨变,因为这次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揭开了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C D、中 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主要8)阵地有( B、《新青年》和《中外纪闻》A、《万国公报》和《新青年》《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D、C、《民报》和《每周评论》、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9)( B 、领导工人运动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10按出现的时间先 后排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列,正确顺序是(、④①②③ A、①②③④ B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11、江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革命传统教 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当年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的中国第 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右上图中A、B、C、D哪一区域() 中国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人民怀着“宁为 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决心,用他们的血肉之12躯筑就了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据此回答13小题—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 毛泽东亲自撰年412、1937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 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九一八事变爆

历史考试大题以及答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坏处: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 1、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 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3、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 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4、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好处: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新思想到来。(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西方政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 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国家重新回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共同为民族解放努力) 3、新的科学技术 2、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1、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跟第10题一样) 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作用: 积极:1、虽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消极:1、有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2、经营管理腐败

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4、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第25课成语历史故事教学设计 长海县第五中学刘影 活动目标:1、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知识。 2、利用所学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 3、培养有序竞争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合作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4、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1、教师要通过有关途径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成语习题。 2、事先向学生介绍查阅资料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教科书、课外历史读物、工具书 等来收集有关成语。 3、全班学生可分为四组,每组利用本组的序号说一个成语做为本组的名字。 4、准备好竞赛用的物品;制定好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首先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是

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熟悉这些成语历史知识,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二、竞赛说明 1、分四个小组 一鸣惊人组两全其美组三思而行组事事如意组 2、奖励 比赛结束后,评出最佳合作奖一个小组,评出最佳表现奖四人三、比赛项目 本次比赛分为四个板块 1、必答题 规则:每题10分,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第二个人补充,但只能第二个人补充,答对加10分。答错或答不全不加分,本板块不倒扣分,共进行两轮。在参与答题的过程中,每答对一人次,送粘贴一个。第一轮: ①成语”三顾茅庐”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们历史人物有关 (答案:三国时期,刘备,诸葛亮) ②成语”负荆请罪”与哪个历史时期,哪两位历史人物有关 (答案:战国,廉颇,蔺相如) ③秦朝末年项羽为解巨鹿之围,带领一支义军渡过河后,凿沉船只,打破饭锅,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终于打败秦军.后人从中概括出哪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什么

第三章金元以前著名医家

中篇历代著名医家 第三章金元以前著名医家 第一节孙思邈的养生及临证用药经验 一、生平简介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享年102岁(亦有考证其寿为130余岁或140多岁)。 他一生中有过许多称谓,如:“神童”、“圣童”、“真人”、“药王”等。 二、主要著作 1、《备急千金要方》30卷,成书于公元625年。 孙思邈自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2、《千金翼方》30卷,成书于公元682年。 “翼”者,辅翼之意。 是孙思邈为补充其所撰《千金方》而编辑。 此二书各科兼备,理法方药俱全,是我国最早的内容丰富、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类书。 三、学术内容 ·注重养生; (一)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 “十要”;宜“十二少”;忌“十二多” 1、恬淡虚无,颐养精神(精神乐观,生活知足) 2、顺应四时,不妄作劳(衣着、饮食、情欲、情志、活动等都应居于中节) 3、常欲小劳,修道练精 (1)小劳——散步;寓运动于日常生活劳作之中。 (2)修炼——调息导引;按摩练功。 (二)食治——包括食宜、食养、食疗。 1、食宜——饮食宜忌 食宜者:*少食多餐 *淡食、少酒脂 *熟食、停冷食之 *细嚼 食忌者:*暴饮暴食、过饥过饱 *腌菜、生菜、生米、生肉、陈臭物、浊物等 *夜勿过醉饱、食勿精思为劳苦事 *服药时应注意忌口 2、食养——慎五味、不偏嗜、以养五脏。 3、食疗——以食先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 (三)养老——老年人的修养及老年病的防治

1、陶冶性情 2、生活有常 3、饮食有节 4、按摩导引 5、养老常服食的药物 ·脏腑分证; ·处方用药特点。 复习思考题: 孙思邈如何进行养生?他有何主要著作? 原文背诵: “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备急千金要方·食治》) 第二节钱乙儿科学的成就 一、生平著作 钱乙,字仲阳,东平郡人,北宋著名儿科医家。 《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上卷论脉证治法,中卷为医案,下卷为方剂。 由其学生阎季忠整理而成,是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二.学术思想 (一)阐发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1、小儿生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2.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3.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4.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 A.中程导弹 B.核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 5.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A.重庆 B.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 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在这个会议上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下面哪个不是本次会议的决定( ) A.国旗B.国歌C.首都D.国徽 7.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地区B.青海地区C.西藏地区D.云南地区 8.一位美国将军回忆1950发生的那场战争时说“……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说的“错误的战争”是指( ) A.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C.越南战争D.朝鲜内战 9.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农民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在(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10.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援朝”②“一大二公”③“造反有理”④“招商引资”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没收官僚资本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1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春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抽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A.亚历山大B.玄奘C.鉴真D.马可·波罗13.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4 页

历史教学小故事

历史教学小故事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1)、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等,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辩论会,如:“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专给学生开讲座,介绍辩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从辩论效果看,学生已入门,学会辩论。可贵的是,学生能结合社会上腐败现象进行阐述,以史为鉴。 (3)、组织讨论会。如:“你认为孙中山应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吗?”,“秦统一的利与弊”等。 (4)、讲小故事。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5)、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历年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2、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3、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4、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x疆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冯子材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6、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探索。 7、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C.实现民族独立 D.发展军事工业 8、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的发表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的建立 9、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10、以下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三民主义阐发的思想() A.民主 B.民权 C.民族 D.民生 11、“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12、中国近代,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4、中国*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统一战线 C.从事农民革命运动 D.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6、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黑龙江考题2018.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24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A.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C.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D.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25.自耕小农衰退.土地兼并缓和D.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A.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26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A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27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28术中人物的脸谱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 D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187729.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C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30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31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C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公元前32340“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B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年333.华盛顿在1787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B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1 / 8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1934.的原因在于.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C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10100年,我们应当在.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35一思想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0.(25材料一 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年到19171923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5种左右。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