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作品:三等奖工作案例】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第二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作品:三等奖工作案例】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的创新与实践——以“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重庆邮电大学

一、主题思路:搭平台,探索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创新的着力点

一直以来,学校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导下,以打造“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产品引领学生、喜闻乐见的网上活动凝聚学生、结合实际的网络栏目服务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出了一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运行机制:建队伍,坚持学校领导、教师主导、学生主建

在工作中,学校以“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一方面组建了一支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学生工作老师组成的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主力军”。另一方面,还通过成立红岩网校工作站团支部,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骨干的运营团队作为“方面军”。在政策、制度、场地、经费等各方面条件的支持下,通过学校领导、教师主导、学生主建的模式开展工作。这不仅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校老师和广大同学对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和认识到了哪些内

容是需要倡扬的,哪些东西是我们必须摒弃的。

三、实施技法:发声音,勇担清朗网络砥柱中流的时代重任

(一)找准定位,创作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特色产品

1.加强思想引领,开发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微信产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开发上线了“拼拼价值观”“夸父追日”“奔跑吧兄弟”等10余款原创微信游戏,同学们通过在玩类似于俄罗斯方块、中国象棋的网络游戏场景中,去记忆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开发上线了“我爱学党章”“学用典赞习大大”“时代先锋问问答”等线上学习产品,同学们通过在玩如智力答题的游戏场景中,去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张思德、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结合“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开发上线了“团团打卡学讲话”“学讲话问问答”等学习产品,同学们不仅可以通过每天打卡的趣味形式参与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打卡排名获得相应奖励。

2.紧跟时代步伐,推出弘扬主旋律的系列文化创意作品。围绕马克思成长经历,创作了动漫微视频《嗨!我是马克思》;根据雷锋精神,创作了微信动画表情包“励志小雷锋”;结合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创作了歌曲《点赞重庆》、动图《重庆穿越大片》、沙画《情满两江》等。

3.围绕校史校训,推出爱校荣校系列文化创意作品。围绕学校校史校训教育,创作了沙画《情系重邮》《时间都去哪了》,歌曲《南山南》《重邮欢迎你》《重邮姑娘》,影视微纪录片《重邮相册》等一系列文化创意作品,以及手绘《从大一到大四,你有哪些变化?惊呆了,看哭了!》《“四个一”,多年后从大学带走的素质和本领》《致毕业季》等。

(二)营造氛围,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向上向善微活动

学校主办的“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校园微信游戏争霸赛”主题团日活动已成为学校网络育人的品牌活动。活动以自主开发的“拼拼价值观”“夸父追日”“奔跑吧兄弟”等三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微信游戏为载体,通过设置个人赛和团体赛的形式开展。三款游戏各有侧重、层层递进、形成一体。软件学院大三学生丛广林在体验游戏后说:“如果让我死记硬背,我是没法记住这些关键词的。现在好了,通过游戏不仅可以轻松记忆这些关键词汇,同时还可以了解到12个关键词的具体含义。”在活动的推广下,游戏累计点击量已达30多万人次。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意义以及内涵随时都能从大学生口中脱口而出。

此外,结合国庆节、国家公祭日、五四青年节、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平台还通过自主开发微产品开展“庆国庆升国旗”“国家公祭重邮师生同祭”“突出重围——重走长征路”等线上活动,参与人次超过100万。其中,在2016年5月4日策划开展的“亮出团员身份——青春耀团徽”线上新媒体互动活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网友的积极响应,被重庆共青团战线全面推广,并被云南、四川等省级共青团官方微信转载推广。近年来,“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还先后组织开展微信点赞“五四之星”优秀学生、校园活动微信直播、早读签到等校园主题线上活动近100个。

(三)结合需求,打造服务学生学习生活的微栏目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通过网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却是现实的,也只有这样的网络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与喜爱。“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学生需求,在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了@微社区、“学业互帮”“重邮帮”小程序、“教务信息查询”“图书信息查询”“后勤物业服务”“失物招领”等服务学习生活的微栏目,实现

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

四、成效经验:显实效,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一)社会认同广泛,示范作用突出

“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被评为“重庆十大微信公众号”。平台综合影响力获腾讯微校2016年度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榜第二名(总榜)。被团中央评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优秀项目”。平台原创应用栏目“四六级查询”被全国5000多个微信公众号嵌入,浏览量破1000万,被腾讯公司评为微信应用“最佳人气奖”。原创微文多次被团中央、重庆市教委、重庆团市委、重庆日报等官方微信转载推广。受到中国青年报、重庆卫视新闻联播、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利用“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青年思想引领的做法和经验,分别在2014年全团网络宣传工作会和重庆市大学生“校园之春”活动中做了专题发言和推广。“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团队——红岩网校工作站团支部获评“2015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称号,团队指导教师受到时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张国清同志的肯定和亲切接见。

(二)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工作经验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长期以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开展,对“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模式和发展方向给予了具体指导。逐步形成了学校领导、教师主导、学生主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与优势。

2.坚持主流,规范管理。“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优势,通过整合全校网络资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进行平台建设,按照“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整合资源、加强监管”

的工作思路,传播主流价值,规范网络建设。

3.学生为本,服务成长。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切入点,通过网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样的网络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学校十分注重以网络服务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在“重邮小帮手”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微栏目,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

五、未来思考:扎实干,推进网络宣传思想教育路径不断创新

1.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平台持续发展。修订和完善运营管理的各项制度,形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个单位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共创、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网络新媒体平台运行机制。

2.进一步强化功能定位,融入学生发展全过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之需,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思想发展、知识获取、素质提升等方面提供强大服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全过程,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进一步促进平台融合,增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学校将进一步促进科研平台与网络文化平台的融合,将学科理论研究,以及大数据、云计算、VR等技术应用融入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中,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