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是一门理科,在理综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数学一样,是很多人都很惧怕的学科,高考成绩的好坏一般都与数学和物理有关。那么在热学部分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呢?这些知识点很重要,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热学》 一、知识网络 分子直径数量级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分子动理论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力的F -r 曲线 分子的动能;与物体动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 分子的势能;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E P -r 曲线 物体的内能;影响因素;与机械能的区别 单晶体——各向异性(热、光、电等) 晶体 多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 有固定的熔、沸点 非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举例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液晶 体积V 气体体积与气体分子体积的关系 温度T (或t ) 热力学温标 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压强的微观解释 压强P 影响压强的因素 求气体压强的方法 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 做功 ——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物体间(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熵——熵增加原理 能源与环境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二、考点解析 考点64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罗德罗常数 要求:Ⅰ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是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设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分 子 动 理 论 固体 液体 热力 学 气 体 热力学定律

(1)分子质量:A A ==N V N m ρμ (2)分子体积:A A 10PN N V V μ==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3)分子直径:○1球体模型.V d N =)2(343A π 303A 6=6=ππV N V d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 型)○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4)分子的数量:A 1A 1A A ====N V V N V M N V N M n ρμρμ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 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考点65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 要求:Ⅰ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请补充实验步骤C 的内容及实验步骤E 中的计算式: A .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 B .将痱子粉末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上滴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够大,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1cm 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m (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算) E .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 d = _______________ cm . 考点66 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 要求:Ⅰ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间隙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布朗运动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3)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4)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考点67 分子间的作用力 要求:Ⅰ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 2)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 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注意:这 是指 r 从小于r 0开始到增大到无穷大)。 3)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r 0(10 -10m )与10r 0。①当分子间距离为r 0(约为10-10m )时,分 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②当分子间距离r >r 0时,分子 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 减小;③当分子间距离r <r 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减小时,分子力不断增大 考点68 温度和内能 要求:Ⅰ 温度和温标:1)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一个宏观统计概念) ,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知识点总结与例题练习

热学 一、重点概念和规律 1分子运动论的三条基本理论 ⑴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 油膜法估算分子直径:S V D = 阿伏加德罗常熟估算分子直径: 固、液分子体积:3366A A N M D D N M v πρπρ=→== D :m 1010- 气体分子间距:33A A N M D D N M v ρρ=→== D :m 910- 分子质量:A N M m = kg 27261010---- ⑵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 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气体扩散速度>液体扩散速度>固体扩散速度。 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 动。 原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微小固体颗粒的碰撞不平衡。 决定布朗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a :颗粒越小越剧烈,b :温度越高越剧烈。 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 机械能 及其转化 定义: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无阻力,动能和势能之间总量不变。

力减小得快。分子力F 是它们的合力。 当r <0r 时 F 表现为斥力 当r =0r 时 F=0 当100r >r >0r 时 F 表现为引力 当r >100r 时 F=0 2 物体的内能 ⑴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由于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动能。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n E E ki k ∑ =-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 总和比分子总数。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⑵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由分子间距离决定的能量。 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的关系: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 当r >100r 时,p E =0; 当100r >r >0r 时,r 减小p E 当r =0r 时,p E 最小; 当r <0r 时,r 减小p E 增大。 ∑+=- pi k E E n U 3气体分子运动特点及内能 r E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齐全)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q (p,q 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P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V 0. 1 art ; "f 厂 工 1 [ “不是有理数; ⑵有理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 正整数 正分数 '正整 数 负有理数 J 负整数 负分数 分数 P ■正分数 I 负分数 2 .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⑵相反数的和为 0二a+b=0二a 、b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 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a (a>0) a =」0 (a =0)或 a| =*_ ,-a (a c0) (a-0) (a :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itt 的恥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0,那么a的倒数是—;若ab=1二a、 a 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加法的交换律:a+b=b+a ; (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 (b+c). 9.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 )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 )乘法的分配律: a (b+c) =ab+ac . a 12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无意义. 13. 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幕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幕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 n或(a -b)n=-(b-a)n ,当n 为正偶数时:(-a)n =a n或(a-b)n=(b-a)n . 14. 乘方的定义: (1) 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 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幕; 15.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x 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 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 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热学高中物理选修试题

热学高中物理选修-试题

————————————————————————————————作者:————————————————————————————————日期: ?

一、分子动理论(微观量计算、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 1、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 ) A、摩尔质量 B 、摩尔体积 C 、体积 D 、密度 2、将1cm 3 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cm 3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溶液中有50滴。现 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后,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 测出这薄层的面积为0.2m 2,由此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A 、2×10-10m B 、5×10-10m C 、2×10-9m D、5×10-9m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质量 4、若以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 蒸气的密度,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0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 系式:(1) m V N A ρ= (2) 0V N M A =ρ (3) A N M m = (4) A N V V =0其中 ( ) A.(1)和(2)都是正确的 B.(1)和(3)都是正确的 C .(3)和(4)都是正确的 D.(1)和(4)都是正确的 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剧烈 D.在00C 的环境中, 布朗运动消失 6、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 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D.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7、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 粒的运动是( ) A.是布朗运动 ? B .空气分子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 .是由气体对流和重力引起的 运动 8、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记录的是 (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 .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9、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以被压缩表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存在 C.气体分子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 D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引力 1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 引和斥力f 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 引和f 斥是同时存在的 B.f 引总是大于f 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 C.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小,f 斥越大 D .分子间的距离越小,f 引越大,f 斥越小 11、若两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 则关于分子力、分子势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也就是说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 B.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力一定增大 C .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 D.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不管r >r0,还是r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全面很好

选修3-3热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运动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 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2)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3)阿伏伽德罗常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 设微观量为: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分子质量: 分子体积: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子直径: 球体模型: V d N =3A )2(34π 303 A 6=6=ππV N V d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A 1 A 1A A N V V N V M N V N M n ====ρμρμ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郎运动。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 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实验中画出的布朗运动路线的折线,不是微粒运动的真实轨迹。 因为图中的每一段折线,是每隔30s 时间观察到的微粒位置的连线,就是在这短短的30s 内,小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或气体)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或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5)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 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 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 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 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 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热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只知道下列那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徳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质量、体积、和摩尔质量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 C.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铜的摩尔质量为μ(kg/ mol),密度为ρ(kg/m3),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中哪个是错误 ..的 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μ B.1kg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ρN 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μ / N A)kg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μ / ρN A)m3 4.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体,升高相同温度,内能增量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减少 D.一定质量的气体吸热,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少 6.质量是18g的水,18g的水蒸气,32g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它们的内能不相同,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7.有一桶水温度是均匀的,在桶底部水中有一个小气泡缓缓浮至水面,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若不计气泡中空气分子的势能变化,则 A.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B.气泡中的空气对外做功,放出热量 C.气泡中的空气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气泡中的空气内能不变,放出热量 8.关于气体压强,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讲,气体的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器壁所受压力的大小 B.从微观上讲,气体的压强是大量的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器壁产生的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所产生的 D.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Pa=1N/m2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

选修3-3《热学》 一、知识网络 分子直径数量级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分子动理论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力的F -r 曲线 分子的动能;与物体动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 分子的势能;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E P -r 曲线 物体的内能;影响因素;与机械能的区别 单晶体——各向异性(热、光、电等) 晶体 多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 有固定的熔、沸点 非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举例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液晶 体积V 气体体积与气体分子体积的关系 温度T (或t ) 热力学温标 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压强的微观解释 压强P 影响压强的因素 求气体压强的方法 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 做功 ——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物体间(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熵——熵增加原理 能源与环境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二、考点解析 考点64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罗德罗常数 要求:Ⅰ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是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设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1)分子质量:A A ==N V N m ρμ (2)分子体积:A A 10PN N V V μ==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 子 动 理 论 热力 学 固体 热力学定律 液体 气 体

3-3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内容2、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内容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微观量: 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分子总个数N 宏观量: 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密度ρ、物质的量n 。 分子质量m 0=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m 0= M/N A 分子质量m 0=物质密度ρ*摩尔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m 0= ρV/N A 分子质量数量级10-26kg 分子体积v 0=摩尔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v 0=V/N A 分子体积v 0=摩尔质量M/物质密度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v 0=M/ρN A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 ) ○1球体模型.V d =3)2(34π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2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 固体、液体估算直径也可)(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N=n N A =m/m 0 =v/v 0 n=m/M n=v/V ( n=ρv/M n=m/ρV ) (*对气体,v 0应理解为气体分子所占空间体积*) 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分子间平均距离、所占空间体积 油膜法测油酸分子直径 (利用宏观量求微观量) 原理: d= V/S d: 单分子油膜层厚度 v: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体积=N 滴油酸酒精溶液总体积*浓度/N s:单分子油膜面积(查格数:多于半格算一个格,少于半格不算) 二、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微观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分子的热运动) 应用举例: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宏观反映 间 接 说 明:分子间有间隙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气)体中的固体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要用显微镜来观察. 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固体小微粒受到周围微粒的 液(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布朗运动说明了(与固体小微粒接触的液体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 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 负数。 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 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②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

高中物理3-3热学知识点归纳

选修3-3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运动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2)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3)阿伏伽德罗常数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郎运动。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实验中画出的布朗运动路线的折线,不是微粒运动的真实轨迹。 因为图中的每一段折线,是每隔30s时间观察到的微粒位置的连线,就 是在这短短的30s,小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或气体)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或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5)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固体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固体微粒周围的液体分子运动越不规则,对微粒碰撞的不平衡性越强,布朗运动越激烈。 (6)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一般数量级在,这种 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 斥力的合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只与分子间距离(相对位置)有关,与分子的运动状态无 关。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的 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 (3)分子力F和距离r的关系如下图 4.物体的能 (1)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 均动能的标志。 (2)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 减小;分子力作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当r=r0即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 势能最小。不论r从r0增大还是减小,分子势能都将增大。如果以分子间距 离为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而变的图象如上图。

大学热学知识点总结

热学复习大纲 等温压缩系数 K^-1 (dV )T V d P 体膨胀系数 P p = -( dV )p p V dT p 压强系数O V =2(业)V p dT =1 ('d L)p 通常 ot v =3。 l dT 热力学第零定律 B 没有接触,它们仍然处于热平衡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1) f 选择某种测温物质,确定它的测温属性; 经验温标三要素: ) 选定固定点; 经验温标:理想气体温标、华氏温标、兰氏温标、摄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是国际实用温标不是经验温标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 0V 0 R=-— =8.31J / mol K T 0 ?M = Nm ,M m = N A m k = R 1.3^10^3 J / K n 为单位体积内的数密度 N A N A =6.02 X1023 个 /mol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线度比起分子间距小得多而可忽略不计 23 洛喜密脱常数 :n o = — m A = 2.7Xio 25 m A 22.4X10 距离: 1 1 "3 Q =( 25 )3 m =3.3X10 m 2.7X10 1 1 3 3 3M m 3 二0 r =( --- ) =(—-—)3 =2.4X10 m '4 兀 n '4 兀 PN A 2、 除碰撞一瞬间外,分子间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作自由的匀速直线 运动; 3、 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4、 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在常温下,压强在数个大气压以下的气体,一般都能 很好地满足理 3) 进行分度,即对测温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作出规定。 线膨胀系数a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 A 和B 同时与C 处于热平衡,即使 A 和 空/亘量 T pV =\RT =—RT M m p = nkT 标准状态下分子间平均 1 U)3 n o 氢分子半径

高中物理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1、V 1、T 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2、V 2、T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 =p 2,V 1=2V 2,T 1= 21T 2 B .p 1 =p 2,V 1=21 V 2,T 1= 2T 2 C .p 1 =2p 2,V 1=2V 2,T 1= 2T 2 D .p 1 =2p 2,V 1=V 2,T 1= 2T 2 2.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 质量 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内能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5.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 A .温度和体积 B .体积和压强 C .温度和压强 D .压强和温度 6.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 ,然后经过过程ab 到达状态b 或进过过程ac 到状态c ,b 、c 状态温度相同,如V-T 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 和状态c 的压强分别为Pb 、和PC ,在过程ab 和ac 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 和Qac ,则 A. Pb >Pc ,Qab>Qac B. Pb >Pc ,QabQac D. Pb

大学热学知识点总结.doc

热学复习大纲 α αααβ3 )(1 )(1 )(1 )(1 ====- =V p V V p p T T dT dl l dT dp p dT dV V dP dV V K 通常线膨胀系数压强系数体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 热力学第零定律: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A 和B 同时与C 处于热平衡,即使A 和B 没有接触,它们仍然处于热平衡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为单位体积内的数密度恒量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n K J N R k m N M Nm M K mol J T V p R nkT p RT M M RT pV T pV A A m m /1038.1,/31.823000-?===?==???? ? ???? ====νmol N A /1002.623个?=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线度比起分子间距小得多而可忽略不计 m N M n r m m n L m m n A m 10313 1 931 25 31 03 253 3 230104.2)43()43(103.3)107.21()1(:107.210 4.221002.6:-----?===?=?==?=??=πρπ氢分子半径距离标准状态下分子间平均洛喜密脱常数 2、除碰撞一瞬间外,分子间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作自由的匀速直线 运动; 3、处于平衡态的理想气体,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4、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在常温下,压强在数个大气压以下的气体,一般都能很好地满足理想气体方程。 处于平衡态的气体均具有分子混沌性 单位时间内碰在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平均分子数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梳理 一、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 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扩散现象、布朗运动说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撞击它引起的;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6.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势能是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7.分子速率是“中间多、两头少”,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率增大 8.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的排列是不规则的) 9.表面张力的方向:从微观上看表面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力,扩展到宏观上表现为指向液体表面切线方向。 10.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11.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12.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 力学基础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教学内容:热力学基础(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 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 的总和。 2. 表达式:。 3.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量Q 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取负值。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五)说明的问题 1. 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1. 能量与环境 (1)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提高,导致“温室效应”,使得地面温度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等不良影响。 (2)酸雨污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形成酸雨,酸雨进入地表、江河、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使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同时腐蚀建筑结构、工业装备、动力和通讯设备等,还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2. 能量耗散和能量降退 (1)能量耗散: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变成内能,而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高中物理热学教程

图3-4-1 3.4 液体的表面张力 3.4.1、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下厚度为分子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叫做液体的表面层。表面层内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气体分子的作用,由于这两个作用力的不同,使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的平均间距较大,所以表面层内液体分子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正是分子间的这种引力作用,使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 液体表面的各部分相互吸引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与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所研究液面和其他部分的分界线长度L 成正比,因此可写成 L f σ= 式中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N/m ,表面张力系数σ的数值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3.4.2表面能 我们再从能量角度研究张力现象,由于液面有自动收 缩的趋势,所以增大液体表面积需要克服表面张力做功,由图3-4-1可以看出,设想使AB 边向右移动距离△x ,则此过程中外界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功为 S x AB x f x F W ?=??=?=?=σσ22外 式中△S 表示AB 边移动△x 时液膜的两个表面所增加的总面积。若去掉外力,AB 边会向左运动,消耗表面自由能而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表面自由能相当于势能,凡势能都有减小的趋势,而S E ∞,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例如体

积相同的物体以球体的表面积最小,所以若无其他作用力的影响,液滴等均应为球体。 例 将端点相连的三根细线掷在水面上,如图3-4-2所示,其中1、2线各长1.5cm ,3线长1cm ,若在图中A 点滴下某种杂质,使表面张力系数减小到原来的0.4,求每根线的张力。然后又把该杂质滴在B 点,求每根线的张力:已知水的面表张力系数α=0.07N/m 。 A 滴入杂质后,形成图3-4-3形 状,取圆心角为θ的一小段圆弧,该线段在线两侧张力和表面张力共同 作用下平衡,则有 1 )4.0(2 sin R a a aT θθ -=,式中 cm R πθ θ 25 .2,2 2 sin 1= ≈ 代入后得 0,1067.11432=?===-T N T T T 。 B 中也滴入杂质后,线3松弛即03='T ,形成圆产半径 π23 2= R cm ,仿上面 解法得 N aR T T 4 2211026.0-?=='='。 3.4.3、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 表面张力的存在,造成弯曲液面的内、外的压强差,称为附加压强,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如图3-4-4所示,在半径为R 的球形液滴上任取一球冠小液块来分析(小液块与空气的分界面的面积是S ',底面积是S ,底面上的A 点极靠近球面),此球冠形小液体的受力情况为: 在S 面上处处受与球面垂直的大气压力作用,由对称性易知,大气压的合力方向垂直于S 面,大小可表示为 S p F 0=。 A B 1 2 3 图3-4-2 图3-4-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