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春夏秋冬》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春夏秋冬》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春夏秋冬》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教材分析:

《春夏秋冬》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太阳和月亮》中的第六课,主要内容是关于一年四季,四季交替,四季循环,不断变化的。本课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了解到什么现象说明春天来了;第二部分在认识了春天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夏秋冬三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一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举例说出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情分析:

四季的变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懂事起,他们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四季变化过程,也能够将图片与季节联系起来,但是学生对四季的顺序和春夏秋冬的交替循环还没有系统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借助有结构性的、指向概念明确的几组图片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分别描述每个季节的主要变化,举例说出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和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有关四季变化的自然想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如实讲述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能基于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5、意识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识别和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

2、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活动和动植物在四季的不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猜字谜:三人一日(春)

左边绿,右边红。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秋)

【设计意图:猜字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季节?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 一、填空题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土壤是植物的(家) 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 &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 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 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 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 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 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 &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 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 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 三、问答题 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 (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 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种皮、子叶、胚根、胚芽) 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 (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 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 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 &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 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 四、实践技能题 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 (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49594复习课程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 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1.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2.会区分不同的天气 3.知道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会区分不同的天气 教学难点: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教学方法:实验法、交流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天气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天气有那些呢? 二、探索 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 2.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 3.说说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三、研讨 阴、晴、雨、雪、风等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影响? 四、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和它们产生的后果。 板书设计板书 各种各样的天气 阴、晴、雨、雪、风

第2课天气与生活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说出应对天气变化,保护人身安全的常识。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教室外面下雨,我们不能去外面玩、跑步了。同学们想一想天气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二、探究与发现 1、课前观察上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观察近一周的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留个问题“应对不同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会做些?” 2、观察教材图片,结合近一周的观察,小组讨论“应对不同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会做些?” 3、交流生:好天气可以出去玩耍。提示从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多角度观察。提示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交流。生:刮风的时候出门要戴口罩、眼镜;夏天太热阳鼓励学生善光很强的时候容于思考,观察生易晒伤,要穿防晒活。衣、戴防晒帽下雨的时候出门要带雨伞,穿雨衣;下雪天要多穿衣服,穿防滑鞋。生;下雪天少 三、结论出门,雷雨天也少天气变化对出门。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应用与拓展师:天气变化付人类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面对一些特殊的天气,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身安全? 板书: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 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

第三课: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 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来蠕动前进。 第四课:

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蛙(保护色)、 “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负鼠(假死)。 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

等;实验过程:①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② 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③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 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

第五课: 1.不同种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 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

人教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一、全册教材分析 《科学》二年级下册由“了解天气”、“太阳月亮四季”、“观察小动物”、“从自然世界到人工世界”四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了解天所》单元以学生的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现象为线索展开,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的材料进行探究,发现自然科学的秘密;《太阳月亮四季》单元以“学生对太阳和月亮的感知”为引子,以一年四季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让学生探究感受太阳所发出的光和热,观察月相,了解春夏秋冬季节变化;《观察小动物》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搜集整理信息等手段,使学生了解动物生存需要的环境,懂得环境的重要性;《从自然世界到人工世界》单元从学生身边的动植物实例入手,使学生认识并了解我们身边的食物、衣服和动植物资源,认识到我们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以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常用工具的了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并会动手操作,从而使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方便我们的生活。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是学生们进行科学殿堂的第二学期,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很浓厚,因为科学课的材料大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准备,二年级的学生的积极性都很好,每节课都能较好的将所带的东西准备好。而这五个班又各有特点,有的班的学生所看的科普书比较多,他们的思维比其他几个班都活跃,许多在别的班不会出现的想法、做法在这个班都会出现;有的班的学生比较天真,他们会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年龄悄大的学生比年龄悄小的学生相比接受能力高一些;还有的班的学生课上很活跃,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快。这是这几个班的特点,这学期的重点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他们的表达交流和观察理解能力。 三、全册学习目标 1、本学期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科学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调查研究上,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2、需要培养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3、在本册的各个单元中,都加强了这方面活动的设计,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全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测试卷(鄂教版) (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土壤主要是由()、()、()、()、()等成分构成。 2.植物大多是由()发育来的。 3.植物“喝水”的过程中,()负责吸收水分,()负责运输水分。 4.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和()。 5.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 6.胚根会长成植物的(),胚芽会长出植物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2.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 3.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4.种子都有胚根、胚芽。() 5.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 6.向阳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向阴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 7.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 8.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9.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土壤。() 10.种子是有生命的。() 1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植物的根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肥性 D、向光性 2.植物的茎有()特性。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D、向上性 四、画一画:(共10分) 1.画一个剥开的蚕豆种子(2分),标出种子的胚根和胚芽(4分),说说胚根和胚芽的作用。(4分) 胚根和胚芽的作用: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 ,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 ;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 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拼音部分】(12分) 1、给字宝宝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对应的序号写在()里。(7分) ①hú②zǎo ③bǎng ④zhuó⑤qiáo ⑥liè⑦zèng 枣( ) 绑( ) 葫( ) 赠( ) 猎( ) 瞧( ) 茁( ) 2、用“---”划出正确的拼音。(5分) 纱布(shā sā) 兴奋(xìng xīng)倒影(dào dǎo) 转动(zhuǎn zhuàn)已经(jīn jīng) 【字词部分】(24分) 1、看拼音写汉字。(8分)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象()娃()漂()玻() 像()蛙()飘()波() 3、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吗?快试试看吧!(8分) 一()高山()的裙子弹()健康的() 一()椅子()的游戏拍()美丽的() 【句子部分】(19分) 1、展示台。写一句话送给老师。(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把句子补充完整吗?(6分) 小朋友们在教室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_ 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湖水像一面镜子。 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部分】25分 1、我会填。(5分) 清澈的()里有()小鱼在游。小男孩把香蕉皮()向小鱼,湖水里的小鱼(),()的景象不见了。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一、填空题。 1.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 2.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 (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鱼在(水里游动)、袋鼠是(跳跃)前进、蜗牛用肉足在地上(蠕动)前进、狗用四条腿(奔跑)3.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防御本领,青蛙是(保护色)、竹节虫和尺蠖是(拟态)、黄鼬是(放臭屁)4.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乌龟、蛇、青蛙等动物是用(卵)来繁殖;猫、狗、牛、马、兔等动物是(胎生)5.菜青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鸡一生要经过(卵)、(幼鸡)、(成鸡)三个阶段)6.狗尾草一生经历(发芽)、(幼苗)、(成苗)、(开花)、(结果)五个阶段 二、简答题。 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在松软、肥沃、阴暗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蚯蚓) 2.青蛙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青蛙喜欢阴暗、有水的环境) 3.蚯蚓靠什么运动?(蚯 蚓靠刚毛在地上运动)4.野兔靠什么保护自己?(野兔靠奔跑来保护自己)5.用产卵繁 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6.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多少天?(大约需要21天) 7、母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不停发出“咯咯”的叫声,四处张望。寻 找合适的产卵地方。8、母鸡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 么?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卵,因为卵只有在借助母体的温度后,才能孵化。 9、我发现鸡蛋壳:它很(脆);我怎么也捏不破。使用放大镜观察鸡蛋时,会发现蛋壳上有(小孔),我猜想是(气孔),用来(呼吸的)。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拼音王国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y óu x ì b ō l àn ɡ ɡào s ù xi à ti ān ( ) ( ) ( ) ( ) j ìn ɡ ài zh ōng h òu r óng y ì zh ǔ x í 【 】 ( ) ( ) ( ) 二、照样子.找朋友。【6分】 例;应用 y īng y ìng m ò m éi ji é ji ē 出没 淹没 没有 结果 结实 团结 d ān d àn d ào d ǎo 担子 倒影 倒立 倒车 7分】 马 驰【奔驰】 驶【驾驶】 驾 【 】 闯【 】 车 轰【轰炸】 载【载歌载舞】 ____【 】 ___【 】 【 】 ___【 】 ____【 】 ____【 】 ___【 】 四、照样子进行词语接龙。【8分】 风 → 风景 → 景色 → 色彩 → 彩虹 ①花 → 【 】 → 【 】 → 【 】→ 【 】 ②新 → 【 】 → 【 】 → 【 】→ 【 】 五、读一读.想一想.找出成语中的反义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再找样子写四个成语。【12分】

【 )来( )往深【】浅【 ) 送【】迎【】 古今( )( ) ( )( )离合 ( )( )存亡 我发现这些所填的词都是 .我还会写这样的词呢? 六、按课文原文填空。【8分】 1、君看一叶舟.【】。 2、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 【】? 3、【】.人间能得几回闻? 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甘苦与共排忧解难平易近人以身作则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到;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为老乡【】.解决了村民缺水的问题;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共度 泼水节.是一位【】的好总理;朱德总司令【】.和战士们 【】.每天往返50千米下山挑粮。 阅读天地 八、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5分】 故乡的小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门前有一条小【河何】.上面有一座小桥。我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美丽的]童年。 小桥是用木头架成的.【映印】在清清的水中美【极急】了。岸边载满垂柳.柳丝迎风【漂飘】动.好看极了。傍晚【】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花间飞舞【】小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青草······故乡的小桥没有长江大桥那么雄伟. 它在我心中十分 高大.因为它默默无闻地躬着身躯让人们踏着它走过去.从没有怨言。 1.划去文中【】里不恰当的字。【6分】 2.划去文中[ ]里不合适的词语。【2分】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1分】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一)及答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题(一) 一、填空。 1、我们周围水域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四条: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2、一般情况,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经过()年才能彻底分解。 3、我国一年要消耗()双方便筷,大约需要()立方米木材。 4、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最高的动物是()、最大的鸟是()。 5、只吃植物不吃肉的叫()动物、只吃肉不吃草的叫()动物、既吃植物又吃肉的叫()动物。麻雀属于()动物。 6、动物繁殖方式中,除哺乳动物是()的,其它动物一般都是()的。 7、2008年8月国家批准立项的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用管道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主管道全长()米。 8、柳树能够用种子繁殖,但通常是用()繁殖。甘薯能够用()繁殖;马铃薯能够用()繁殖。 9、用茎繁殖植物的两个基本方法是()和()。 10、我们知道的动物,它们生活的环境是:鱼生活在(),蚯蚓喜欢()环境,猫一般是()出来活动。 11、老虎吃(),大熊猫爱吃(),小白兔爱吃(),猫爱

吃()和(),山羊和牛吃()。 12、下列植物是用什么繁殖的。水稻用()繁殖,油菜用()繁殖,土豆用()繁殖,红薯用()繁殖,莲藕用()繁殖,黄瓜用()繁殖。 二、选择。(填准确答案前的序号) 1、蝴蝶的一生要经过()个阶段。 A.2 B.3 C.4 D.5 2、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一次产卵最多的是()。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类 3、一般用蛋孵化小鸡需要()天左右。 A.10 B.20 C.30 D.40 4、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实行繁殖的方法叫(),直接把植物的茎 插入土壤中实行繁殖的方法叫()。 A. 压条 B. 分离 C. 扦插 D. 嫁接 5、下列不能增加水轮转动速度的因素是()。 A.轮叶增多 B.水流变大 C.水位增高 E.冲击轮叶边沿 F.冲击水轮轴 6、风车转动的速度与()无关。 A.风力大小 B.风轮大小 C.风级大小 D.风轮材料 7、荆门宝源集团生产的煤属于()。 A.无烟煤 B.褐煤 C.烟煤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全)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汇总

第一单元 1、《村居》作者(),草长莺飞()()(),拂堤()() 醉()()。儿童()()()()(),()()东风放纸鸢。 2、《咏柳》作者(),()()()()一树高,()()()()绿丝绦。不知()()()()(),二月春风()()() 3、我们几个孩子()()棉袄,()()家门,奔向()(), 去()()春天。 4、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 们()()地找哇。 5、小草从地下()()()(),那是春天的()()吧?早开的()()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树木()()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吧?解冻的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6、春天来了!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她在柳枝上()()(),在风筝()()()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在桃花、()()()()…… 7、刺猬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的鲜花, 她()()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8、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的鲜花,她()()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9、1987年4月5日,是个()()()()的日子。 10、一棵()()()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11、这一天,()()()(),()()()()。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只见他手握铁锹,()()()()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仍不肯()()。 12、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地()()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移入树坑,又挥楸填了几楸土。他站到几步之外()()看看,()()不很(),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 13、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了,成了天坛公园()()()()()()()。 14、《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离离()()(),一岁()()()。野火()()(),()()()()()。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期末基础知识练习

一、正确的读音下画“”。 招领(lin ling)透过(tu tou)卖泥塘(mai mai) 引用(yin ying)泉水(qian quan)尽情(jin ji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Ying gai cai ji jie shao que dian ni tang ()()()()() Bang zhu ke lian cun zhuang 三、比一比,再组词。 饮()往()敌()玩() 引()住()乱()完() 四、去掉字的部首,看看是什么字,再组词。 透秀(秀丽) 伸——_____()卖——_____()往——____()领——_____()烂——_____()绍——____() 五、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青蛙想卖掉泥塘。 青蛙想把泥塘卖掉。 1.爸爸治好了受伤的小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吹乱了我的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蛙在泥塘边种上花、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放小鸟 姑姑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也不动。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来找孩子了。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放它回家去。

我打开笼子,小鸟对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的近义词。 焦急---()肯定---()决定---() 2.把写小鸟样子的句子画上“”,再抄写下来。 3.读一读,评一评“我”的做法怎么样。 字谜猜猜猜。 1、擦去汗水。(打一字) 2、砍掉了石头。(打一字) 3、两只狗,草底走。(打一字) 4、五口人说话。(打一字) 5、外面能说话,里面飘雪花,里外合起来,大家爱看它。(打一字) 6.右看它是马,左看马靠它。像马不是马,它比马儿大。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5.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1.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如保护色、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引导学生分类。 二、新授 1.出示第二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 2.让学生将情况后记录下来。 动物名称 生活的环境

… … … … 3.学生分小组汇报。 4.学生阅读P4小资料。 三、课外及延伸。 1.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特点 动物名称 最大的动物

最高的动物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 夜间活动的动物 3.搜集资料、图片。办一期"有趣的动物"展览。 教学后记: 动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知道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收集证据。 4.知道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5.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写成一份"生活中常见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 1.学生出示"生活中觉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2.点部分学生汇报。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记录学生汇报的情况。 4.学生看黑板,分小组交流。按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 5.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6.教师小结: 按食性动物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友谊桥》 教案及反思 2 友谊桥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的是一群有着不同肤色的蜡笔娃娃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因此而争吵。后来通过紫娃娃的劝说,蜡笔娃娃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共同描绘出了令他们惊叹不已的美丽画卷。课文文字优美,情节富于变化,人物对话真实生动,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通过朗读从中能感悟到集体的力量大。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出示课题,指名认读“谊”字。 2、全班读题,设疑而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友谊桥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谁架起了友谊桥?) 二、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翻课后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2、学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田字格中的“会写字”用圆圈圈画,横线上的“会认字”用横线画,边画边读。 3、出示会认会写的字,指名认生字。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5、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娃、肤、吵、厚”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