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漪沦(yī) 漫溯(sǜ) 发酵(jiǎo) 横竖(héng)

B、分外fèn 佝偻(gōu) 罗绮(qǐ) 隽永(juàn)

C、慰藉(jiè) 流岚(lán) 跫音(qióng) 彳亍(chìchù)

D、颓圮(pǐ) 幽咽(yè) 踟蹰(chí) 挥斥方遒(qi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虹霓开疆辟土憩息锦秀灿烂

B、滞消凝神摒息攀援星辉斑斓

C、寥廓终成眷属叫嚣峥嵘岁月

D、招遥耐人咀嚼贵冠红妆素裹

3、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达和内容的角度分类,诗歌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三类,寓言诗属于叙事诗范围之内;从体裁角度分类,诗歌可分为旧体诗和新诗两大类。旧体诗指用文言和传统格律写的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现代人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B、词最初称为“曲词”、“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故有人称之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

句”。

C、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都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发现》《忆菊》《给战斗者》分别是他们的重要作品。舒婷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她的重要作品,《双桅船》是她的第一部诗集。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

5、联系语境,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鹰击长空A、冲击B、搏击C、打击D、拍击( )

②浪遏飞舟A、禁止B、制止C、阻止D、停止( )

③挥斥方遒A、强劲有力B、奔放有力C、强大有力D、坚强有力( )

④往事越千年A、超出(范围) B、跨过(阻碍) C、过去了D、跳过( )

6、《沁园春·长沙》上阕全能生动表现深秋景色的一组词语是( )

A、湘江红遍层林碧透长空苍茫

B、红遍尽染碧透长空浅底霜天

C、红遍尽染漫江自由寥廓苍茫

D、湘江万山层林碧透浅底自由

7、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错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的经过让“春帷”里的“你”把“我”当成了“归人”,让“你”感到了安慰和甜蜜。)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蝾岁月稠。”(这两句意思是:与许多年轻的战友携手同来,到这里聚会、游览,一起回忆当年那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C、“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寒潮一风雷”霹雳”三个意象象征艰难困苦等,“雾霭”“流岚”“虹霓”三个意象象征幸福美好的事物。两句诗意味“我”和“你”同甘共苦,永不分离。)

D、“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通存在的相对关系。)

8、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死水)一诗中用了不少丽词来描写丑恶事物,其用意是希望丑恶的能向美好的转化。

(2)<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在诗中既是实体,又是诗人心中的梦幻,这个梦幻象征诗人对某种生活的怀念和追寻。

(3)(死水)的节拍多为二二三二(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也许/铜的/要变成/翡翠),读来有韵律感。

(4)《再别康桥)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

(5)《死水)和《再别康桥)形式上的美再一次证明:新诗固然不同于旧体诗,但恰到好处地吸收古典诗歌的营养,必然会赋予新诗以新的形式美。

9、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完成下面各题。

水调歌头·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下面对这首词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里”和“极目”两句既写了行为,又写了空间,表现了词人雄伟的气魄和开阔的的胸怀。

B、“风樯动,龟蛇静”两句中“樯”解释为桅杆,“风樯”指代风中的帆船。

C、“不管”和“胜似”两句,表现了词人不畏风浪、激流勇进的英雄主义精神。

D、尾句中的“神女”即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句中的“无恙”即身体健康之意,“殊”是特别、特殊的意思。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写在长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

B、在这首词中,词人引用神话故事展望美好未来,对祖国巨大变化的赞美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C、词的上阕写游泳,表达情怀;下阕重点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词人的展望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两句为全词蒙上了神秘奇幻的色彩,使作品体现出浪漫主义风格。

10、阅读课文《再别康桥》(课文略),完成下面各题。

(1)对《再别康桥)诗句及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诗的开第一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来修饰动作,不仅生动地再现出诗人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更表达

出他来去时不愿惊动自己深爱着的康桥的心情。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溢于言外。

B、“悄悄的走一悄悄的来”,诗的末节用两个“悄悄”与首节的三个“轻轻”相呼应,两个诗段不仅词语对仗,且节奏相同。整齐的诗句,铿锵的音韵,可以融入诗人更多的离愁别绪。

C、诗篇首尾二段起呼应作用的,还有“云彩”这一意象。云彩本是无情物,这里早已诗化了。“轻轻的招手”,似乎欲同它话别;然而,又“挥一挥衣袖”,决计“不带走一片云彩”,两个细节,生动地说明诗人对康桥只有留恋,而无索取。

D、“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似乎已忘记他要“再别康桥”,反倒撑起长篙随意地要到更深的青草中寻梦。这种宕开笔来,不从正面写别情的写法,更有一番情趣和魅力。

(2)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着诗人的欣喜和眷恋。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依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剑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

(3)诗篇的首节与尾节,语意基本相同,节奏一致,诗人这样布局从内容与形式上看,有什么好处?

a、从内容上看它的好处是:

b、从形式上看它的好处是: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978年)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义?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篱笆那边

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①这首诗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

一是

②简要谈谈你对“草莓”、“篱笆”、“上帝”三个意象的理解和认识。

1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9、“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1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臧克家

从磨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多角度地写出了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了大海的整体形象,表达非常生动。

D、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景象,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揭示出一定的人生哲理:既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8.27

A、诗的第—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稚的行为——折纸船写起,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倾诉作了铺垫。

B、第二节写从船中抛出的纸船的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的心愿,诗人“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表现出诗人顽强的斗志和执着的追求。

C、诗的结尾“卒章显志”,点明想象中进人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泪叠的,纸船这一意象寄托了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

D、这首诗托物寄情,构思新颖,使感情的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较长的诗行,舒缓的语调,与所表达的感情非常协调。

阅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乡愁》诗,完成16一17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6、诗人把乡愁比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7、简要说说这首诗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

18、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默写《沁园春·长沙》上阕“看”字所领起的句子:看,;

,。,,。

19、仿照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句子。

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鱼儿离开了河水,白云离开了天空。人生失去了友爱,就像

,;就像,。

20、请按照下面一首小诗的思路和形式,另外选择合适的对象,仿写两例。

竹子

每攀登一步,

都做一次小结。

仿写一:

仿写二:

【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2、C

3、C

4、C(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发现》《忆菊》是闻一多的作品,《给战斗者》是田间的作品)

5、①B ②C ③A ④C

6、B

7、B

8、①x②√③√④x⑤√

9、(1)D (2)D

10、(1)B (2)D (3)a、康桥是诗人当年求学深造的地方,诗人对自己挚爱的母较只有留恋,没有索取。首尾呼应写法,反复表达,强化了这种感情。b、具有首尾呼应、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意思对即可) 11、(1)诗人营造了“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形容思念,表达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2)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意思对即可) 12、①一是“我”想爬过篱笆去摘草莓但又有所顾虑,一是‘我’猜测上帝如果是小孩,它也

可能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②“草莓”喻指世间美好的事物,可喻指人,也可喻指物;可指具体的事物,也可指抽象的事物。“篱笆”喻指障碍,可指有形的障碍,也可指无形的障碍。“上帝”则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人们思想、行为的禁锢者。(意思对即可,学生还可以发表与此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 l3、D 14、D(“人生哲学”“人生哲理”之说错) 15、B 16、“乡愁”是抽象的、无形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使“乡愁”化为具体可感,真切动人的形象,同时,不同时期的“乡愁”用不同的事物作比.可以让读者了解到诗人不同时期“乡愁”的具体内容。17、一是结构上的重章叠词,四节诗用相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每节诗句式参差;一是内容表达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构成美的旋律;三是语言的高度浓缩和质朴通俗,近似口语。(意思对即可) 18、(l)略(2)人生易老天难老廖廓江天万里霜19--21,(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