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资料

本资料使用说明:本资料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必背资料,这一部分是结合考点对教材重点的整理,同学们需要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第二部分为任课老师总结出来的重点考试题目,用于学生考前自我检测;第三部分为真题,这一部分旨在让同学们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内容,试题还可以被用于检验学习的效果。希望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复习,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考出优异的成绩。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目录

PART1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必背资料(重点)P1-P17

PART 2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考试题目(50题)P18-P19

PART 3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练习模拟试题两套P20-P32

第一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1.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有联系或影响的各种群体。

2.利益相关者可以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利益相关者:以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

(1)雇员对企业来说永远是重要的,因为没有劳动的输入,就不可能进行生产。雇员对组织发展速度的增长最感兴趣。

(2)股东对组织利润总水平的增长最感兴趣,因为他们总是希望获得股息收入。股东也关心投资的资本价值,这意味着企业应该考虑更为长远的目标。可以考虑采取利润再投资和延期支付股息的形式。大的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是这种长期目标背后的一种因素。(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基金和保险公司这样的大型组织,它们寻找机会进行大量投资从而为其成员获得利益。)

(3)管理者将成为组织的掌控者以尽可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如果在履行职责中失败,他们必须对股东和所有者负责,因此他们对组织的销售总水平的增长最感兴趣。

(4)供应商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果他们不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原料,企业就不可能进行生产。供应商也需要企业订单,因此双方要友好合作。

(5)顾客是根本,否则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将不能出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使顾客得到礼遇和尊重,并提供相关信息协助他们购买,“顾客服务”这个概念发展起来了。顾客服务是指确保礼貌地对待顾客和向顾客提供进行购买所需相关信息的需要。

(6)本地社区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本地人口代表潜在消费者和未来劳动力,因此在竞争的市场中冒犯他们会产生失去销售额和潜在劳动力的危险。因此,组织要意识到成为本地社区中有社会责任感成员的必要性。

(7)政府在组织的运作方式上起关键作用,因为政府能够对组织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可以通过法律来赋予消费者或雇员更多权利。)

(8)环境指组织对一般公众和整个人口所负有的责任。环境与影响组织运作方式的境况或状况有关。企业必须对环境承担责任,必须调整策略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污染。

4.确保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性

⑴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群体都有自己特定的观念,有一些是有自己政策和目标的正式组织,如购买了竞争对手股份的企业,很可能对如何组织业务活动有不同的想法。

⑵另外一些是有着共同愿望的松散群体,如绿色和平组织鼓励生产者对环境更加友善。

⑶那些为了体现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需要成功修改政策和策略的企业,更有可能取得长期成功。第二章管理过程

1.管理:五个基本管理职能的运作过程,包括计划、组织、人员安排、指挥和领导、控制。★

2.权威:执行任务的法定权利或能力。

3.职权:能够使某人承担指定任务的能力。责任:是一个人确保恰当地完成任务或工作的职责。权威能够被授予而责任不能被授予。

4.领导:组织人完成工作和激励人达到目标的艺术。

5.权威的类型(P19):★

(1)法定权威。(2)个人权威。(3)名誉权威。(4)经济权威。

6.责任:一个人确保完成任务或工作的职责。

7.授权:向组织中较低层次的人传递权威和职权的过程。如任何组织的总经理需要告诉他的经理们完成特定任务的要求。★

8.有效授权的必要条件(P20):★

(1)必需清楚地传达任务,以便使下属能够理解所承担的任务性质和他们的权威限度。(2)被授权工作的人必须有能力完成所授予的任务。(3)经理必须为下属犯错误作好准备,尽管他们的表现要受到监视,必要时受到控制。(4)经理必须信任下属。评判经理将根据他的团队工作来进行,因此他必须授权以取得最好的结果。(5)经理必须平易近人,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并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6)经理必须确保把职权和权威两者都授予下属,并让其他组织成员了解所发生的授权过程。

9.直线经理:被授权管理一个特定活动领域的人,这个人直接向授权者报告。

10.直线结构的优点(P21):

(1)容易理解和操作;(2)具有能够迅速决策的清晰而直接的命令链;(3)具有清晰的责任划分和权威分配;(4)可以产生稳定的、易于控制的组织。

11.职能关系★:与专家咨询或支持服务有关,他们对外是正式的直线管理结构。另外一种职能关系由直线经理对副职或助手进行指派而产生。

12.垂直命令链:从组织层级结构顶部向底部传递的权力序列。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层级结构。在在多数组织内有多个管理层次:★

第一层次是直线管理人员,主要确保工人正确地完成任务。

第二层次是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主要关心需要做什么工作,以及如何着手实施。

第三层次是在层级结构的顶部,由总经理或最高行政长官负责,主要负责制定长期计划和政策,并确保中级或高级管理者完成这些计划。

13.水平控制幅度:向顶头上司直接汇报工作的下属人数。★

(1)控制幅度太宽,可能降低经理与下属人员的接触,这会导致以下问题:第一,直接监督困难,可能导致失去控制;第二,非正式小组产生非正式的领导角色;第三,激励、士气和产量可能受到影响。(2)控制幅度太窄,管理可能变得昂贵和浪费,因为:第一,增加管理和行政成本;第二,引起潜在的决策延迟,当然这依赖于命令链的长度;第三,意味着太多的监督,可能会抑制积极性。

14.职能管理结构:当个别管理人员隶属于组织中的专业部门的时候,职能管理结构随之产生。

15.扁平结构:组织的管理层次少但控制幅度宽。★

16.纵深结构:组织的管理层次多而且控制幅度窄。★

17.完整的管理活动包括(P26)——PODSCRB:★★

(1)P(计划,planning):一种决定组织如何利用可利用资源来达到组织目标的活动。

(2)O(组织,organizing):一种对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资源的具体组织和协调的活动。

(3)D(指挥,directing):一种为了按计划完成任务而从上级到下级传递指示的活动。

(4)S(人员安排,Staffing):一种管理者以最有效的方式分配组织内可利用人力资源的活动。

(5)C(控制,controlling):一种测量进展及纠正偏差的活动。

(6)R(报告,reporting):一种提供生产过程所涉及的有关信息,以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活动。(7)B(预算,budgeting):一种为生产过程建立财务标准,并分配合适的资金以进行生产的活动。18.管理者应该履行的七种关键角色——明茨伯格的七角色模型(P27):★★

(1)企业家:涉及计划和承担风险。(2)资源分配者:涉及组织和协调。(3)首脑/领导:涉及激励和协调。(4)联络者/传播者:涉及协调和沟通。(5)监督者:涉及控制。(6)发言人/谈判者:涉及激励和沟通。(7)麻烦处理者:涉及激励和协调。

第三章管理理论概述

1.与管理有关的六项关键活动(P33):

(1)技术活动,例如生产。(2)商业活动,例如采购和销售。(3)财务活动,例如确保充足的资本。(4)安全活动,例如确保财产安全。(5)会计活动,例如提供财务信息。(6)管理活动,例如计划和组织。

2.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P34):

(1)劳动分工:分工将有助于工作进程,因为它能增强任务的相关性并减少所需的个人努力。(2)权利:发布命令的法定权利,它必须与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3)纪律:必须有一个组织和员工共同遵守的、与现存正式和非正式协议一致的制度。(4)命令统一:每一个下级只能向一个上级汇报工作。(5)指挥统一:一组具有相同目标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和一个计划。(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应该追求集体利益,即使这样做意味着损害个人利益。(7)报酬:工资必须能够被雇员和组织双方认为是公平的。(8)集权:是所有组织的固有特征,这在一些组织中要比其他组织体现得更为明显。(9)等级链:从组织最高层领导人到最低层次人员的权利序列。(10)秩序:每件东西都有其位置,而每件东西都在其位置上,特别是恰当的人应在恰当的位置上。(11)公平:对待雇员必须做到“善意与公道的结合”。(12)人员稳定:应当给予雇员时间来适应他们的工作,特别是管理人员。(13)首创精神:只要有可能就应该鼓励所有雇员为了组织的利益而去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一个员工关系和谐的组织是高效的组织,团体协作应该受到鼓励。

3.逃避工作:工人会设法躲避工作,只愿意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

4.职能型工头:对工作过程的每个阶段实施监督的人。

5.例外管理:管理者应该把时间用来处理有问题的地方。★

6.实施科学管理所需要采取的步骤——泰罗(P35):

(1)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项操作,确保与其他操作相比这项操作是独一无二的。(2)应该研究每项操作以确定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和时间。(3)组织应当建立管理流程,将管理职责从工人身上分离,从而确保他们集中精神提升绩效。(4)有必要仔细挑选和培训工人,但是仅限于执行特殊任务。(5)为了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管理者应该做好与工人合作的准备。

7.厄威克的十项管理原理(P36):

(1)目标原则:组织的使命和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2)专业化原则:组织内部的每个群体只能履行一项职能。(3)协调原则:组织过程主要是为了确保对工作或努力的有效协调。(4)权力原则:组织内的每一群体必须有一个最高领导,组织要有清晰的权利序列。

(5)职责原则:上级对下级的行为绝对负责。(6)明确性原则:所有职位的职、权、责以及与别的职位的相互关系都应该被明确界定。(7)一致原则:授予上级的权力应该与其负有的责任相符。(8)控制幅度原则:没有一个上级应该对5-6人以上的直接下属负责。(9)平衡原则:组织中各种各样的群体和小集团应该保持均衡,以保证没有一个群体看起来要比其他的群体更强大。(10)连续原则:组织所选择的结构应该适合生产的目的,并且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

8.成功的企业要有正确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有四大关键要素——布里奇(P37):

(1)明确经营者、监督者和专业人员的地位和职责。(2)确定应该如何授予这些职权。(3)协调这些职权的履行。(4)保持高昂的士气。

9.霍桑效应:如果工人自认为是某个特殊组织(如正在被研究的组织)的一员,他们的行为就会改变。★

10.霍桑试验的结论主要有(P38):★

(1)单个工人不应该被当作个体对待,而应该被视为某个组织中的一员,无论这个组织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2)所有个体都有归属组织的需要,并且他们都认为有必要在组织成员中拥有某种地位,这种地位至少是和令人满意的工作条件、金钱刺激一样重要的。(3)非正式组织对工作方式的影响,同正式组织、命令链对工作方式的影响程度相当。(4)管理者和监督者必须能够意识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愿意迎合它的各种需要,以保证员工与正式组织合作,而不是对抗。

11.关于人性假设的分类主要有——沙因(P38):★★

(1)理性经济人:工人会去权衡由于额外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与所获得的金钱奖励。

(2)社会人:工人出于社会需要而努力工作,并通过与其他人的关系确定自己的身份。从属于一个组织的意识比追逐个人的目标更为重要。

(3)自我实现人:这种假设基于马斯洛的理论,该假设认为自我实现人需要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勇于负责并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4)复杂人:这种假设持这样一种态度,人类始终都在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方法。

12.系统理论:研究者都将组织看作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受到许多相互依存的变量的影响。这些变量是:人员、技术、组织结构、环境等。★

13.赖斯的理论(P40):

(1)组织的整个系统由两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作业系统,负责生产产品;管理系统,负责决策、控制和整个系统的沟通。(2)这两个系统各自都可能拥有子系统,因此有必要为管理系统制定新的战略,以确保整个组织内部的协调。

(3)赖斯有关工作设计和再设计的调查结果:

①员工可以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是其获得工作满意感的主要来源。②如果在所有的工作阶段都征询员工的意见,他们就更有可能与管理者合作。③如果员工被允许完成一整项任务的话,结果会更好。④一个工作组的最佳规模是八名工人。⑤社会关系是有效工作实践中的一个关键要素。⑥已经建立起自主工作小组,就不再需要监督。

14.埃莫里与特李斯特将组织环境进行了以下分类(P40):★

响。

17.准则:与角色密切相关,因为它代表组织认可的行为规范,如组织对其管理者可能会有一个着装规定。

18.价值观:组织关于工作的普遍信念,例如组织对员工抱有期望,如忠诚;员工也会对组织抱有期望,如受到公正和公平的对待。

19.权变理论: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它关注构成组织的各种社会系统内部相互依存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将取决于组织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大多数权变理论研究者指出,在组织最终确定选择的具体管理方法之前必须考虑以下变量:外部环境、科技因素、人员素质和激励措施。20.伯恩斯和司托克开发了能够被组织用来适应环境的两种“理想管理系统”,这两种是机械系统和有机系统。

21.有机系统:宽松的角色安排,工人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在外部环境是动态的和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最有可能获得成功机械系统:角色定义良好的刚性系统,工人几乎没有自治权。最适合稳定的环境。

22.机械系统的特征包括(P42):

(1)工作任务的差异性;(2)界定每个角色的权力、责任和技能方法;(3)正式的等级制度来实现控制、协调和沟通;(4)组织内部的垂直沟通;(5)工作程序由上级掌控;(6)要求下级服从和忠诚。

23.有机系统的特征包括(P42):

(1)个人的任务将会不断地被重新定义,以适应新情况;(2)角色的网络结构,使技术和商业性的任务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安排;(3)横向而非垂直沟通;(4)较少强调命令,更加重视建议和信息;(5)更加注重责任与激励,较少强调服从和忠诚。

24.走动式管理(MBWA):与员工定期接触,以确保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的一种做法。★

25.彼得斯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将呈现以下八种品质(P43):★

(1)贵在行动:认为鼓励一种非正式的、创新的、任务导向的文化很重要。(2)贴近客户:有必要推行一种倾听客户的文化,并且对提供优质的服务有一种合理的痴迷度。(3)自主创新:企业应该积极鼓励工作创新并且重用那些喜欢冒险的“产品斗士”。这可能最适合有机管理系统。(4)以人促产:工人必须对产品质量的提高负责,在一个团队中基于相互信任的协作方式必须得到加强。(5)身体力行,价值驱动: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应该被它的所有员工认可。(6)不离本行:所有层次的员工都参与到内部多样化的过程中去,企业才有可能发展。(7)精兵简政:任何复杂的组织和管理结构都不应该存在,简单的产品部门化结构将最有可能带来最好的结构。(8)宽严并济:应该推动自主权和责任的下放,但是核心价值观,例如“保证质量”就应该集中控制。

第四章领导和管理风格

1.领导:一个人有能力影响团队其他成员为实现事先约定的目标而自愿做出贡献的动态过程。★

2.对领导过程产生影响的四个关键变量(P51):★★

(1)领导者:包括他们的技能、知识和人格特点。(2)任务/目标:任务应该是可实现的,它应该得到认同并有足够的报酬,在任务开始之前必须达成一致。(3)团体成员(下属):团体成员拥有的技能水平和受到的激励程度都是重要的因素。(4)环境/情境:情境改变的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可能与所要实现目标的变化存在密切的联系。

3.领导者的类型(P52):★

(1)魅力型领导:领导者具有通过人格魅力影响他人的能力。(2)传统型领导:这些领导者的地位是通过继承获得的。(3)情景型领导:这种领导类型的出现是因为发展变化的特定情景。(4)职位型领导:有时他们被任命为领导者,这与他们在管理或监督角色中被赋予和职务相关的合法权利密不可分。(5)职能型领导:这种类型领导者的领导职责是由他们所完成的任务而不是性格特点决定的。

4.成功领导者通常可能具备以下素质(P53):★

(1)领导者拥有正面的自我形象,通常来源于真实的能力和通往成功的现实手段;(2)领导者能认清自身的优势以及与常人无异的劣势,这意味他们很少在处理眼前困难上花费过多的时间;(3)领导者有能

力确定出任何问题的核心所在,并且能够提出根本性的解决途径,通常被称为“跳出框框去思考”;(4)领导者在一些领域具有专业知识,且善于表达他们的解决途径,因此能为下属提供一个清晰的可行性方案;(5)领导者通常具有革新和创新思维;(6)领导者有能力感知并且适应变革;(7)他们通常态度很积极,反应很迅速。

5.领导理论的类型有(P54):★★★★

(1)特征领导理论:与科学管理学派密切相关,他们试图找出有效领导者所拥有的理想的个性特征。(2)风格领导理论:与人际关系学派密切相关,他们试图找出最适合领导者的风格。结果表明,对于一个领导得来说,领导方式非常重要。风格领导理论家的研究关注于能够使领导者最大可能的取得成功的一些领导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一种是从专制-民主式的角度来考虑领导,另外一种是从员工导向或任务导向的角度来考虑领导。(3)权变领导理论:与管理的权变方式密切相关,这个理论重点解释了有效的领导就是选择实用且使用的方式来处理多维度的问题。

6.16种人格因素测验★:卡特尔每个人所具有的16种主要人格特征,他发明了一个被称为16种人格因素的实验。。步骤:首先从16种主要人格特征中选择能够反映待测试人性格的分数;其次把分数与16种特征相结合,确定测试人的性。最后将结果与理想的数据图表对比。缺点(或存在的问题):一个人在测验时给出的答案是不可信的,他们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因此会得出一个关于个人性格的错误描述。

7.心理学家伊森克创立了关于性格的矩阵图(P56):

他把许多性格缩减为两个:稳定——不稳定、内向——外向。(1)稳定型:倾向于沉着。(2)不稳定型:倾向于焦虑。(3)外向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爱交际、容易冲动。(4)内向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安静、孤僻。

麦格雷戈——X理论与Y理论★★★★

8.X理论:假设一般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天生就不喜欢工作,并且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这些人也缺乏雄心壮志,也不愿承担责任,抵触工作场所中的任何改变。

9.Y理论:基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思想,并且工作场所能够带来个人满足感。这个理论假设人们喜欢工作并且参加工作能够带给他们满足感。

10.利克特的管理方式(P57):★★

(1)压榨式的集权领导:权力和指挥源于对员工进行自上而下的激励、威胁和惩罚;沟通交流倾向于一种方式,几乎没有团队合作的迹象;生产效率低。(2)仁慈式的集权领导:这种方式与上述有些类似,但是它有更多与下属交流的机会,并且对下属有更多的授权;可能有关于报酬、惩罚和威胁的一整套制度;生产效率比较高,但是会面临着高的缺勤率和高的人员流动率等问题。(3)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在这种方式中,组织的目标是与下属进行讨论之后设置的;有着更多的双向信息沟通;存在更多的团队合作;生产效率较高,缺勤率较低。(4)参与式的民主领导:这种方式一直被视为下属参与的理想方式;上级、下级、同事之间进行沟通;将提供各种方式的激励;生产效率最高,缺勤率和人员流动率低。

他们的技能、经验和态度;(3)形势:组织的文化、时间压力的存在和责任与权力的层次;(4)环境:生物群体压力的需求、教育标准的改变和工会代表的压力。

领导者还必须考虑个人需要。

15.费德勒的权变理论(P63):

(1)作为一个有效率的领导者,必须根据所面对的有利或者不利情境而采用合适的方式。(2)有利情境:是指出现良好的关系、高任务结构、领导者拥有强大的职权。不利情境:是指领导者不受欢迎、无任务结构、领导者几乎没有职权。

(3)任务导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和不利的情境下效果更好。关系导向的领导者,即关心员工的领导者,适合处于中等有利或不利的情境中。

第五章激励理论

1.激励:所涉及的是人们为什么做或不做事情。动机是人们内在的需求与驱动,它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冲动,激励的过程就是试图去满足这种冲动。★

2.激励的实施需要选择合适的行动方式,以使个体达到既定的目标或需求。目标分为两类:(1)有形目标:如更高的报酬;(2)无形目标:如同事的认可。★

3.激励理论的类型(P72):★

(1)传统理论/经济人理论:主要包括泰罗和麦克雷格的成果。(2)人际关系理论:为了形成一种劳动者的社会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机制,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社会关系和发展具有凝聚力的工作团体是必要的。(3)复杂人理论:激励理论中最为现代的,其观点是个人因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需求变化,因此正确激励员工的方法不止一种。

这些理论也可以分为两大类:(1)内容理论:包括传统理论与人际关系理论。提出来“是什么在激励人们”

的问题。这些理论因为假设所有个体都有一系列的需求与期望,而他们都可以通过工作过程中不断实施的影响加以实现,所以内容理论经常被归为需求理论。(2)过程理论:包括复杂人理论。这种理论相对于需求的实现更关注激励的过程,因此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激励人们”?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P75):★★★

(1)生理需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如食物、衣服和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秩序、安定和免受威胁侵害。(3)社交需要:包括友谊、社会关系和情感。(4)尊重需要:包括对认可与尊重的渴望。(5)自我实现需要:出现在个体满足于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其全部潜力的时候。

在此基础上,马斯洛又增加了两种需求作为社交需求的延伸:(1)问询自由:与个体在工作相关事务及工作环境的公平性方面表达意愿的能力相关。(2)求知需要:与求知和探索新环境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密切相关。

马斯洛认为,个人需求能够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因此个人的满足感可以通过工作的完成来实现。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改进工作流程,以促使个人实现自身需求,并与员工探讨工作中的感受,即员工是否因为现有的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自我需求的机会而高兴。

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P76):★★

(1)他认为有一些固定的因素使人们趋向于达到工作满意,同样也有一些固定因素是与工作不满意相联系的。他将前者称为激励因素,将后者称为保健因素。①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进步。②保健因素:包括收入、工作条件、公司政策和人际关系。

(2)为了实现个体的工作满意感,他们需要感受工作中的激励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缺失,员工在工作中不会感到不满意,但也不会感到满意。保健因素的提出是为了防止员工工作不满意的产生。正向的保健因素的存在仅仅可以抑制员工的工作不满意,但不能带来工作满意。

(3)为了提供工作满意的机会,管理者应该在工作中引进工作内容丰富化和工作扩大化作为常规行为。

①工作内容丰富化:赋予员工个体更多的责任感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②工作扩大化:增加员工个体的工作任务。此外工作轮岗也可能会让员工获得工作满意感。③工作轮岗:员工从一项工作转到另一项工作。

6.麦克莱兰的理论(P78):

(1)存在着一系列影响个体工作的关键需要,特别是对成就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以及对归属的需要。这些需要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成就的需要。

(2)具备高成就需要的个体可能表现出如下特征:①他们会寻找为最终结果承担个人责任的任务。②他们会寻找带给他们挑战的工作。③他们喜欢冒险和创新的工作。④他们需要个人绩效的细节反馈。⑤他们趋向于不太关心自己与别人的从属关系或社会需要。★★★

7.期望理论(弗鲁姆)(P79):个体对所面临的环境的感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个体有能力选择目标并通过实现目标来获得报酬。★

努力或激励行为只有在个体相信努力不仅会带来有效的工作绩效,而且可以或得与他们所付出努力相称的有吸引力的报酬时才会发生。基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而给予的报酬,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1)内在报酬:那些通过实现个人需要而享有的回报,如自尊和个人的成长。(2)外在报酬:那些由组织提供的,超出个体控制范围的报酬,包含薪酬、晋升和好的工作条件。

8.Z理论:日本式管理模式。由威廉·大内提出。★★★

总结了日本工业企业中常见的若干核心观点:(1)为核心员工提供终身雇佣制。(2)晋升通常产生于在职的员工中。(3)长期成长的期望取代短期获利的目的。(4)核心员工55岁强制退休的政策。(5)鼓励雇佣临时员工。(6)在组织内部鼓励按照层级进行决策。(7)所有部门都鼓励团队合作。(8)管理层与雇员之间有高度的信任。(9)与集体责任相比,个人成就不是很重要。(10)职业路径以终身工作轮换的非特异性作为规范。(11)实施家长式的管理模式。(12)将绩效考评看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六章激励实践

支付员工工资有以下不同的报酬形式:★★

⑴计时工资;⑵计件工资;⑶佣金;⑷酬金;⑸额外福利;⑹奖励计划。

1.计时工资:(1)定义:用以支付员工在工作中所付出的时间量。可以采取周工资或者月工资的形式,并且是以标准工作周为参考来制定的。(2)优点:①简单易行,员工喜欢这种报酬方法,它可以确保员工有稳定的收入;②当进行复杂或困难的任务时,雇主也倾向于使用这种报酬方法,这样雇员不会草率急促地赶进度,因此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③在团队协作时,很难精确地衡量团队中每一名成员的贡献,这时计时工资制度便成为一种好的选择。★★

2.计件工资:(1)定义:按事先约定的单价,根据员工生产量来支付的报酬。有时它也被称为根据结果支付报酬。(2)特点:①它可能不得人心,因为当机器发生故障时员工们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这时他们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收入;②计件工资制度可能引发一种趋势,即员工们因急促地工作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③这个制度还会引发另一种趋势,即在全体员工间引起妒忌,因为能力强的员工会比能力弱的员工挣得多。★★

3.佣金:这种支付手段通常用于奖励销售人员,它与计件工资十分相似。佣金的支付是销售人员利润的分成。

4.酬金:一种在完成事先约定任务后的一次性支付报酬。酬金的数量取决于任务的工作量、完成任务的时间量以及任务的难易程度。

5.额外福利:除工资或薪金以外的报酬。它包括个人医疗保险、公司车辆、抵押借款或贷款。优点:对雇主来说,给雇员提供额外福利要比高工资更为有效,而且雇员较倾向于接受它。缺点:额外福利可能会导致员工间的嫉妒。在一些情况下,它会产生纳税责任,比如说公司车辆带来的税赋。★

6.奖励计划(P89):★

(1)定义:是一种用于奖励完成部门计划的员工的一种通用手段。奖励计划可能直接关系到员工的产出水平,也关系到诸如守时或出勤这些因素。

(2)奖励计划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①个人奖励计划:当员工个人完成设定的目标时对他发放奖金。②团体奖励计划:当工作团队完成他们的目标时对他们发放奖金。③公司全员的奖励计划:当整个公司完成产出目标时给予的奖励。

奖励计划在应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取决于生产经营平衡运行。第二,将收入与生产水平直接联系起来。第三,大多数的奖励计划适用于那些重复且墨守成规的工作情况。第四,如果在组织中不同部门的员工获得不同水平的奖金,奖励计划可能导致分歧。

(3)雇主激励雇员的各种奖励计划:①计件工资计划:当产量超出设定目标时给予奖励。奖金与超过目标的产量相联系,为超额完成的每件产品向员工支付奖金。与之相对应的是省时计划,即员工在少于标准时间内完成设定任务时给予奖励。②每日定额计划:这个计划基于每班所能完成的产量水平。如果目标被完成,员工就能获得事先约定的报酬。③利润分享:员工获得的奖金与组织利润额相联系。另一种简单的利润分享计划是同意延期的股份信托基金计划。在这个计划下,公司把一定比例的利润转化成信托基金即购买公司股份。然后,这些股份以事先约定的比率分给员工们。④绩效工资计划:将每名员工的报酬直接与他们在工作中的绩效相联系。这个计划需要审核每名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经比较后将员工划分出绩效等级。

7.许多非物质报酬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威信、独立性、晋升机会、兴趣唾挑战性工作,以及员工承担活动的责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工作设计的五项原则(P92):★★

(1)每项工作应包括完成一件产品或一种活动过程所需的全部任务。这将确保员工对工作的关注得到维持并且获得一种成就感。这一原则有时被称为封闭原则;(2)监督应保持在最小限度,尽量让员工、小组或团队对他们完成的工作质量负责;(3)采用工作形式多样化来减少员工日常工作的乏味,同时,有必要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4)员工们应该控制他们的工作速度并且选择一些工作方法;(5)工作组应得到鼓励,因为这促进了员工间的交流与协作。

8.工作设计与再设计的实现途径包括(P92):★★★

(1)工作轮换:员工从一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岗位上。(2)工作扩大化:给予员工们更多相同性质的工作。(工作扩大化也被称作水平载荷)。(3)工作丰富化:旨在为员工提供承担工作责任的机会,它垂直化地拓展了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业务。因此有时被称为工作的垂直拓展。

9.团队:由员工组成的小组,小组中的每一名成员有着共同的特定目标和达成目标所要承担的共同责任。

10.确保团队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P93):★

(1)团队必须有明确的授权范围,团队中所有成员和组织中其他团队都要了解此授权范围。(2)团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及强有力的领导。(3)团队成员必须有适当的技能、经验以及达到目标的决心。(4)组织必须提供给团队充分的资源,以便他们来完成任务。(5)组织与团队之间必须要有明确的沟通途径。(6)团队中应分享知识与信息。(7)每一个团队成员必须被分配一个团队角色。

11.团队的优点(或团队的作用)(P93):★

(1)在团队的成果面前,所有成员被视为是平等的。(2)团队成员之间有相互信任感。(3)团队成员能在内部解决任何冲突。(4)团队意味着更少的事故、缺勤、失误和抱怨。

12.质量圈:组织内存在的定期会面讨论生产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正式小组。小组中的成员关系通常是自愿的,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正式的小组领导。★★

13.目标管理:德鲁克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有必要为所有员工设定目标或指标。

14.德鲁克指出管理者的工作包含五项主要任务(P94):★

(1)管理者需要设定组织目标。(2)管理者需要建立能够有效实施的活动来对工作进行组织。(3)为了保证工作有效完成,管理者需要将工作告知员工并提供激励。(4)管理者需要建立判定每个员工表现的目标或者尺度。(5)管理者对开发员工的潜能负有责任。

15.目标管理的七个阶段(P95):★

(1)定义每个人责任和绩效的关键点。(2)定义和识别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失败的关键点。(3)定义和识别衡量的方法。(4)定义和识别几个关键的产出点,通常不超过两个。(5)确定行动计划和恰当的考评期,这需要逐项列出并且包含每个员工和管理者的行动细节。(6)

建立一个年度绩效评审机制,员工的成果将和阶段一中的绩效关键点进行比较,员工的成绩将被评估出来。(7)修订目标并且提出一系列新的目标。

第七章团体、团体行为与冲突

1.团体的共同特点(P100):★★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兴趣和目标。(2)团体成员会讨论共同感兴趣的事情。(3)团体成员会建立影响他们行为的规章和准则。(4)团体行为能对团体中的所有成员产生影响。

2.团体一般分为正式团体与非正式团体两类。(1)正式或官方团体:由管理人员建立,以完成组织内的特定任务。因此,正式或官方团体构成了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并且这些团体有管理其行为的正式法规,也将安排有关行为规范的会议。例如健康和安全委员会、预算委员会、营销战略的营销团体。(2)非正式或非官方团体:由具有相同兴趣的人组成,就像名称所体现的那样,这种类型的团体并不是组织正式结构的一部分。这些团体没有任何正式的规章条例,但是却有一系列非正式的行为规则。团体内举行的会议往往不是提前安排的,并且经常以一种非正式谈话的形式来进行。例如企业内部的篮球协会、购物联盟等。

3.非正式团体形成的原因(P101):

(1)团体的成员身份意味着某种地位,这将增强成员的自尊心。(2)团体的成员身份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感,从而降低不确定性。(3)团体归属能够使个体的某些社会需求得到满足。(4)在团体中能够集思广益,因此它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

4.非正式团体进一步分类可分为初级团体和次级团体。(1)初级团体:团体有很少的成员和很密切的接触。(2)次级团体:团体的规模相对初级团体较大,而且成员之间有较少的接触。★

5.团体准则:是指团体成员所期待的社交行为和工作行为的常用标准。

6.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团结在一起的能力和团体吸引新成员的能力。

7.图克曼的团体形成五阶段模型(P102):★★★★

(1)形成期:团体成员第一次相见并且开始逐渐相互认识。团体目标和团体结构存在不确定性。几乎还没有建立任何准则,或者如果有的话,就会根据此准则来做出团体决策。

(2)风暴期:在此阶段,当团体成员提出各自的观点时会发生频繁的分歧。而且当团体内的角色被分配时,也很有可能发生权力争夺。

(3)规范期:在此阶段,团体的工作模式已经建立起来,并且行为标准也达成了一致。

(4)表现期:团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体,并且能够集中精力去实现团体目标。

(5)调整期(散会期):当他们完成任务之后,此阶段便与临时团体的解散相关联。对于组织来说,通过组建新团体来设法保留其成员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8.伍德考克的团体发展模型(P103):★

(1)不发达团队:目标不明确,获委任的领导往往要做出所有的决策。(2)实验团队:更加公开地处理问题,团体成员往往会彼此倾听。(3)巩固团队:团队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将会达成一致的目标,一些规则也会到位。(4)成熟团队:领导风格将会起促进作用,团队成员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工作。其他团队成员的感受会被考虑到,工作关系建立在共同制定的原则的基础上。

9.麦格雷格的有效与无效团体(P104):★★★

(1)麦格雷格的有效团体相当于图克曼的阶段3和阶段4,即规范期和表现期,然而无效团体则更接近于阶段2,即风暴期。(2)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在于麦格雷格认为一个无效团体将会始终保持无效,然而图克曼则认为无效团体会逐渐发展成一个有效团体。(3)麦格雷格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了团体变成有效团体的能力,这两个因素是直接约束和团体激励与沟通。直接约束包括:①团体规模。团体规模。②任务性质。③团体成员。包括成员的个性、经历和知识。④环境因素。包括客观因素以及组织的文化和传统。

11.团队中的八种关键角色——贝尔宾(P105):★★

(1)主席(协调者):主席的角色是主持会议和协调活动。这个主席必须是一个能够与其他人共同工作的克己奉公的人。(2)实干家(贯彻者):这个角色与管理有关。这个人需要井井有条,并且能够将思想和

目标转化成个体的工作和任务。这个角色最适合一个值得信赖、有效率和不易怒的人。(3)塑造者:这个角色最适合一个性格外向的和一个有着控制性格的个体。他们应该是以任务为驱动,并且还常常被描述为“行动的力量”。(4)培养者:这个角色常由性格内向的个体来担任。他们往往智力超群并且富有想象力。他们经常是思想的来源。(5)资源调查者:团队中受欢迎的并且擅长社交的成员。他们往往外向开朗,并且很少生气。他们很少提供任何创意,但是他们是一个有益的联系源。很重要的是,这个团体使用他们的才能来获得该任务所需的资源。(6)监督评价者:这个角色要求个人擅长分析,但是不一定要有创造性。他们会因为解决问题而变得振奋鼓舞,也擅长发现缺点和错误。他们在与其他团队成员交往时一点也不圆滑。(7)协同工作者:关心整个团体的需要而不是任务。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支持其他的团体成员,但是很少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当他们不在,或者他们常常被称为“沉默的人”时,他们才会被注意到。(8)完善者:完全专注于任务,并且会推动其他团体成员如期完成目标。这个角色需要的是非常注意细节并且不介意自己在其他成员中不受欢迎的人。

贝尔宾又补充了另外一个角色,即专家。只有在需要专家意见时这个人才会加入团队,比如当需要财务或者法律等方面的建议时。

贝尔宾的结论是:一个理想团队由一名主席或塑造者、一名培养者、一名监督评价者以及其他每个种类的一名或多名成员组成。

12.冲突: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它产生于当一个人或团体觉察到另一个人或团体已经或者即将对这个人或团体关心的某事或某物产生负面影响时。冲突可分为两类:(1)建设性冲突:能够为组织带来好处,因为它能挑战现行的商业惯例和想法。(2)破坏性冲突:带来的后果是对组织产生损害。它很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将注意力从手头上的任务转移,瓦解团体凝聚力以及使个人和团体彼此疏远。★★

13.冲突的原因(P107):★

(1)组织内存在部门化和特殊化。(2)所涉及工作的特性。(3)管理层和员工所追求的目标与正式目标不同。(4)个人角色和团体角色不明确。(5)部门界限和个人界限不明确。(6)合同关系不明确。(7)个人同时承担不同的角色。(8)管理层隐藏目标。(9)个人对他们在组织内的地位有不同的看法。(10)个人对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有不同的看法。(11)个人对他们在组织内所承担角色的权威和权力的级别有不同的看法。

14.冲突的特点(冲突的表现形式)(P107):

(1)缺乏沟通,缺少横向沟通渠道。(2)存在部门、团队和个人层面的对抗。(3)存在部门、团队和个人层面的妒忌。(4)人际纠纷。(5)人际纠纷和争执。(6)普遍需要仲裁以及人事部的频繁干预。(7)普遍反对变革。(8)员工的士气低落。(9)员工有高度的挫败感。(10)个人似乎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11)信息将有被扭曲的趋势,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的。(12)管理层有可能会严格遵守规则和条例。(13)大量使用非正式沟通渠道,比如小道消息。(14)个人、团体或部门可能感觉受到了轻视,他们可能会制定自己的目标并且对其他隐藏。(15)由于试图保护自己的领土,各部门之间可能会建立壁垒。15.冲突的解决方法(P108):★★

管理人员往往会采取纪律措施来解决冲突。(1)纪律:可以被定义为组织的这样一种情形,即有秩序,组织成员具有理性的行为方式并且与组织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相一致。(2)积极纪律:在员工被鼓励遵守良好的商业惯例和可接受的行为标准时产生,它常常涉及到更多的培训以及用理性和一致的方式执行规则和条例的需要。(3)消极纪律:管理人员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员工符合要求标准。这些措施可以是惩罚、威慑或者改革的形式,例如员工可能会被降薪、被排除在晋升行列之外、被降职、被迫改变他们的行为、面临解雇。

第八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包括(P115):★

(1)人力资源规划。(2)招募与选择。(3)上岗引导与培训。(4)晋升与转岗。(5)雇佣的评价与终止。(6)纪律。(7)雇佣的报酬和条件。(8)包括健康和安全问题的工作条件。(9)职业发展和员工福利。

(10)工资谈判和员工代表,等等。

除了以上职能,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职能,即为应对组织中的变化,对有关人员的策略开发。有时这一职能被称作人力资源组织开发,它是开发确保组织的变化没有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方法。2.人力资源管理引起注意的原因(P116):★

(1)伴随着制造型国家数量的增多,全球经济的发展导致雇佣条件更加不确定,因此雇主和雇员都在思考如何管理这种变化的趋势。(2)开发新技术的加速意味着组织必须引进新的策略和政策,以确保变化对组织的平稳运行不会产生负面影响。(3)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进展使得组织能采用更先进的方法解决人员问题。

3.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两类(P117):★★

(1)软规划:关于如何激励员工和满足员工需求的规划,它开发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并通过培训开发员工。(2)硬规划:关于确定未来需要的员工数量、质量和类型的规划。也可将规划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是针对组织即时的劳动力需求的,长期规划是针对未来的劳动力需求的。

4.组织用于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P117):★

(1)将企业目标转化为有关员工的目标。(2)组织以外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组织业绩。监控这些因素,发现它们的近期变化是很重要的。(3)组织了解目前员工的需求很重要。(4)预测组织未来人员需求很重要。(5)对目前组织中劳动力供给的分析将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年龄、任职资格、服务年限等。确定组织正常的离职率也很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组织建立替换策略。离职率是离开组织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比。(6)预测劳动力的外部供给将如何变化同样也很重要。因为组织需要知道需求的劳动力是否能够获得。

多种因素会对规划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有:

(1)市场的变化意味着预测是不准确的,例如经济开始衰退。(2)不断增强的竞争力,因为来自很多公司的可以利用的劳动力供给进入了当地劳动力市场。(3)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有意义的变化,例如提高离校年龄以减少劳动力的供给。(4)在最初拟定规划时不可能预测到的金融问题。例如,如果利率大幅度提升以致影响了扩张计划。

5.核心员工:在组织中是多技能的,因而能够完成多种任务,他们大部分是全职员工。

6.外围员工:临时工和兼职人员。

7.招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招到的人为最佳人选是至关重要的。★

8.招募的过程中工作分析的方式(P119):★★★★

(1)工作分析:研究工作需要什么,它将包括开展工作所需具备的技能和培训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的详细情况。收集到信息后,可以按照以下五种方式进行工作分析:①任务分析:研究组成工作的所有任务。所有的工作由一系列任务组成。任务是被界定为导致目标达成的行为集合。②行为分析:对行为更为深入地研究,为如何完成任务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画面。③技能分析:找出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所有技能。④角色分析:确定能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职责、责任和行为。⑤绩效分析:确定判断员工能否完成任务的标准。(2)工作描述:描述了工作的目的、职责、工作条件以及雇主对员工的期望。工作描述的作用(优点)有:①能告知候选人工作会涉及哪些内容,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②能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定空缺岗位的任职资格。③可当作判断在职人员是否按要求开展工作的参照指标。④也经常用作编写操作手册的依据,给员工发放操作手册是上岗引导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描述的缺点,一是它包含了职责、任务和绩效要求的详细内容。二是工作描述可能被曲解。三是工作描述是对工作的简化描述,可能没有涵盖一些细节。★(3)拟定人员任职条件:人员任职条件中列出了胜任工作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特征。人员任职条件用来判断工作申请人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并且作为选择最佳人选的基础。

(4)工作评价:用于比较组织中的工作,然后判断岗位在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工作评价将每个工作分解成技能、责任、知识和任务的关键因素。

9.招募的方法(P122):★★

(1)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相比要快而且便宜,它的优点是能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感。将职位提供给内部

候选人的第一步是做技能评审。技能评审是查看所有员工的人事记录、工作评价记录和现有的工作描述。任何有潜力填补空缺的候选人能够被识别出来,然后邀请他们去申请岗位。

内部招募的优点有:第一,提供雇员职业发展通道;第二,上岗引导时间较短,因为他们对组织熟悉;第三,管理人员了解候选人,因此他们选错人的机会较少;第四,内部招募比外部招募要快且便宜。但是,内部招募也有一些问题,包括:第一,可能在员工中引发一些问题,因为一些员工认为自己被忽视;第二,内部招募限制了可以申请空缺岗位的候选人的数目;第三,内部候选人可能不具备外部候选人具有的品质;第四,如果将工作给了内部候选人,将产生新的空缺需要填补;第五,如果管理人员认为没有合适的内部候选人,他们将进行外部招募,这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六,内部候选人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他们将会被带进新的工作中。

(2)外部招募是将工作提供给组织以外的人员。外部招募方法很多,选择方法的依据是空缺职位的类型和组织寻求的候选人的类型。

具体招募方法有:第一,商业性就业机构。这些组织专门为组织提供空缺职位的候选人。第二,专业招募机构和工作中心。第三,职业服务中心。它是由政府所建立的机构,旨在为求职者提供信息和指导。第四,青年培训计划。此计划支持离校毕业生接受各种职业培训。第五,猎头(联系给工作开价的个体的机构行为。)管理人员招募代理机构搜寻人才并且向其提供工作的做法。第六,“打听巡视”。它指的是大公司访问大学,努力吸引最优秀的毕业生的行为。

10.选择的过程(P124):★★★★

(1)制作由候选人填写的申请表。申请表应提供个人详细信息,如年龄、住址和家庭背景。也提供申请者的教育信息、从业经历、目前的雇佣期、生活经历和闲暇兴趣。申请表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出与现有或以前制定的人员任职条件最吻合的人。另外,在淘汰不合适的候选人方面也有用,在面试中还可作为参考。公司收到申请表后,将它们分类,那些被认为是合适的候选人的申请表将留下,并产生一个上面列有进入下一步筛查的候选人的名单,称作短清单。短清单一般列有10到12个候选人,经过进一步筛查,减少到大约6个人左右,邀请他们参加面试。

(2)测试。测验的种类很多,包括:①能力倾向测验:用以测评申请者解决商务问题的水平。②成就测验:用以测评个体运用已掌握技能的能力。③智力测验:用以测评申请者头脑灵活性方面的整体水平。④个性测验:用以测评个体的个性特征。这种测验可能没有得出客观结果,因为它们可能对候选人产生“晕轮效应”。这是指当候选人提供的答案是他们所认为的组织的要求,而非真实的答案,晕轮效应就产生了。选择中面试的目的是选择最适宜的候选人,即能有效开展工作,与组织匹配良好的候选人。企业的面试有两种主要类型:①一对一的面试:面试中最普遍的形式。在这类面试中,申请者们由一个考官进行面试。其长处是在参加者之间建立了共识。这种面试花费经济,因为仅仅一个组织成员卷入。并且由于更人性化,申请者会感到轻松。这种面试的缺陷是选择仅仅依赖一个人的意见,很可能做的决定是主观的、有偏见的。另外,面试考官在提问时可能会有选择,对于候选人来说更易隐藏能力上的弱点或匮乏。②小组面试:面试中有两个或更多个面试考官,其中往往有一个来自组织的用人部门。其长处是允许面试小组分享建议和观点,并且这种面试提供了更为完整、连贯的方法,因此降低了决定带有偏见的可能性。当面试小组中包括一名专家,这种方法就更为适宜了,因为专家能够判断候选人的技术胜任力。这种面试的缺点是小组面试很难控制,因为它经常被强势的人所统治。另外,小组成员之间经常有分歧,作决定较慢。组建面试小组很昂贵,而且对组织具有更多的干扰。

(3)任命。一旦做出选择决定,选中的人必然被任命。这将涉及起草一个雇佣合同,它包括雇佣条件、工作期限、公司纪律和申诉程序。

(4)评估。在招聘和选择过程的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很有用。首先,组织应该通过看收到多少个申请来考查广告是否成功。其次,组织应该考查选择过程的有效性。考查的依据是看有多少被请来面试的人不适宜雇用。如果没有人被任命,可能表明系统有缺陷。

第九章上岗引导、培训和考评

1.上岗引导:对所有新入职员工进行最初的培训。在一个新职位上的最初几周里,新员工面临一些问题,这是新员工入职的关键期。由于上岗引导可以帮助新员工顺利渡过入职关键期,所以上岗引导是重要的。上岗引导内容很少与工作岗位相关,更多的是与整个组织有关。★

2.上岗引导包括以下内容(P134):★

(1)组织的历史概况;(2)组织的结构;(3)人事政策;(4)员工可以获得的福利和服务;(5)工作场所中的健身设施;(6)部门规划和健康安全规章;(7)新工作岗位与现有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8)介绍同事等。

3.组织培训:如果生产方式或组织目标发生了变革,就需要组织培训。也就是说,如果组织最近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将会要求所有组织员工都接受这种新的工作方法的培训。

4.部门培训:需求与部门不能达到其目标有关。

5.人事发展计划:★★★

是指促使员工将其个人培训和发展需求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以增强员工的动力和士气的发展计划。人事发展计划拟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对当前状况进行分析。确认将来的工作所需技能与员工当前的技能。(个人技能SWOT分析:显示员工个人技能和兴趣的坐标图)(见书P136图9-1)。在运用个人技能SWOT 分析时,处于喜欢且做得好的象限中,技能处于明显的优势,在此方面就不需要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了。处于喜欢但做不好和不喜欢但做得好的象限中,表示在这两方面进行培训将对个人和组织有好处。处于不喜欢且做得不好的象限中,表明任何培训计划几乎都是没有作用的,应该把这种员工调离需要这种技能的工作。

(2)根据当前职位绩效,设定目标(SMART目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和适时的),一定会发现员工的技能缺陷,发展需求将会包括这些技能缺陷的培训。然后,通过预测当前工作任务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来确定未来的培训需求是必要的。

(3)为最初确定的最重要的培训需求拟定一个行动计划。

6.系统培训的过程(培训循环)(P137 图9-2):★★

培训策略建立培训机构确定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评估培训实施培训

7.系统培训具有以下优点(P137):

(1)为组织储备熟练技工,供组织统一调配使用。(2)提高现有技能。(3)提高工作绩效,并提高全员生产率。(4)增长员工知识和经验。(5)改善顾客服务质量。(6)增强员工责任,提高员工士气。(7)提升员工个人知识和技能。(8)增加员工个人成长机会。

8.培训目的(P137):

(1)一支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会富有更高的生产率,这将使组织更容易实现其目标。(2)培训将会创造更加灵活的劳动力队伍,面对各种变化,他们将更擅于应对。(3)培训将会使引进新技术更为容易,新技术可以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4)培训有利于降低事故。(5)因为对员工持有人道主义的态度,有利于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6)培训将会增加员工晋升的机会。

9.培训成本:主要取决于培训的水平和提供培训的方式。内部培训虽然较为便宜,但重要的是组织内部提供培训的人要能够胜任这一工作。“层叠式培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常用的技术。它是指由在某一特定领域已经接受过培训的人去指导其他新手。

10.培训方法(P138):★

(1)在职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所有这些形式都要求员工在接受培训的同时继续从事他们的工作。

①坐在内尔旁边:仅仅是观察一名有经验的工人演示如何完成一项任务。②工作指导:一种一对一的培训方法,向受训者演示如何执行任务,然后允许受训人自己完成任务。③辅导法:受训者接受另一位有经验的员工的辅导。④导师制:在较多的活动领域里提供培训。它通常用于管理人员职业发展中。⑤工作轮换也是培训的一种方法。

(2)脱产培训:让受训者离开他们的工作并允许他们去参加培训。这种培训既可以由组织内部提供,也

可以由组织外部提供。①组织内部培训可能在成本上节约,但是重要的是培训者能够胜任任务。通常,这种培训是有关特定技能的短期课程,而且不可能通过这种培训获得某种资格证书。②外部培训可以由大学、学院和私营培训机构提供。这些机构往往提供组织化和结构化的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承认的资格证书。

11. 克尔伯的经验学习循环(P140):★★

(1)真实经验阶段:一个人处于学习新事物的状态。(2)观察和反馈阶段:之所以称之为观察和反馈,是因为在这一阶段人在回顾经验。(3)形成概念和归纳概括阶段:一个人在接受或拒绝经验。(4)新环境中的概念应用阶段:一个人在考虑怎样应用其所学。

12.哈尼和玛姆福特的四种学习风格(P140):★★

(1)理论主义者:对形成原理和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他们以逐步推理的方式来看原理。(2)反思者:对观察和反馈感兴趣,并且愿意花时间思考问题而后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前,他们倾向于从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3)行动主义者:对实际经验感兴趣,而且他们在新环境中感到舒适。他们很少对新思想或经验产生怀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环境中。(4)功利主义者:对审慎周密地检验新思想感兴趣,而且他们会兴致勃勃地观察新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他们总是想要获得新思想并对第一次应用新思想的机会充满期待。

13.培训评估:是培训的控制过程。培训评估会提供有关所开展的培训是否有价值以及将来应怎样做可能会带来进一步提升的信息。

14.汉姆布林提出培训评估应在不同层次进行(P141):★★

(1)以培训为中心的评估:旨在发现是否使用了合适的培训方法。例如,在哪里教授的实用性技巧?受训者有足够的机会来掌握它吗?(2)以反应为中心的评估:旨在获得和评价受训者对培训过程的反应。这通常以询问受训者的方式进行。(3)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试图测量学习的效果。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观察受训者或者通过安排一项测验来了解受训者是否能够达到事先商定的标准。(4)与工作相关的评估:试图测量那些由培训带来的工作行为的改变。(5)组织开发:注重的是培训给整个组织所带来的变化。(6)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组织目标可能发生变化的程度表明了另外一种培训效果的测量。

15.员工考评:组织人事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评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员工如何有效地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以及确定组织是否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员工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

16.员工考评的过程(P143图9-5):★

(1)填写考评表。考评表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评的中心,考评是以员工工作本身为中心的;考评的标准,为评定绩效选择考评标准;绩效等级,用于评定绩效。(2)进行考评面谈。考评人与员工之间会就将来预计要做什么达成共识。(3)达成共识的行动,并将转化成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因素,如晋升或加薪。(4)绩效评估。它是以所达成共识的行动计划为基础,来评定所取得的成功或失败。此后,考评过程可以按同样的程序重复。

17.考评方式(P143):★

(1)直接上司考评:很常用的考评方式,其优点是考评人和被考评人双方之间的关系密切。(2)管理团队的高层经理考评:这一方式摒弃考评中的个人偏见,但是绩效信息的获得可能仍不得不来自员工的直接上司。(3)自我考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其优点是使用成本较低,但是重要的是员工选择的标准是要让组织实现其目标。(4)同事考评:通常认为这种考评方式的结果会更为客观,因为员工的同事对该员工的表现了解更为全面。然而,问题是员工之间存在竞争,这会导致考评的主观结果而不是客观结果。(5)下属考评:这种方式很少使用,因为下属不可能获得员工工作表现的全部信息,因而下属只能评价员工的部分表现。为了全面均衡地描绘员工绩效,一个“理想”的考评系统应采用以上所提及的所有考评方式。

18.考评风格(P144):★★

(1)告知型:很少使用。这种方式是在不打算获得员工同意的情况下,仅仅由上司告知员工所做出的决定。(2)告知并劝说型:司向员工解释所做出的决定,然后劝说员工接受所提出的行动计划。(3)告知并倾听型:上司向员工解释所做出的决定,然后在对将要采取的行动达成最后的协议前听取员工的看法。(4)共同参与(问题—解决)型:上司暂缓做出判定,和员工一起对所取得的进步和将来可能达成共识的路径

进行共同反思。

考评中所采用的考评风格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上司的领导风格、组织的文化和管理的风格。此外,组织结构也可以影响考评的风格。在机械型组织结构中,劳动者很少参与决策的制定过程,所以可能会采用更为专制的考评风格。在更为有机的组织中,更加重视员工参与决策的制定过程,因此更有可能采用共同参与型的考评风格。

19. 员工考评的重要性。

一是员工考评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考评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员工如何有效地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以及确定组织是否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员工实现他们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三是考评可以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培训或采用工作丰富化。

20.简述可能会降低考评效果的不利因素。⑴会造成上司和员工之间的对抗。⑵评价可能会存在个人偏见。

⑶考评面谈被认为是不太正式、内容过于松散及对交谈控制太差,看起来像无意义的聊天。⑷考评过种被看作是未完成的事务,而不是被认为是持续不断的绩效管理过程。⑸考评的目的——所设立的目标很快就被废弃了。⑹考评过程被认为是组织的官僚政治活动的另一个实例。★★

PART 2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考试题目(50题)

1.简述厄威克的管理原理的内容。P36

2.简述绩效工资计划的内容。P90

3.组织选择人才时的引二阶段是测试,测试的种类有哪些?P125.

4.简述马斯洛增加的两种社会需求的内容。P75

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角度阐述培训的步骤?P135员工培训的方法有哪些?P138

6.简述额外福利的概念及其优缺点。P89

7.简述奖励计划的概念及其类型。P89

8.简述贝尔滨团队的角色特点。P105

9.简述招募过程中工作分析的方式以及工作描述的优缺点。P120

10.工作轮换的定义以及工作轮换的优缺点。P92

11.简述图克曼的五阶段发展理论。P102

12.简述工作设计的五项原则。P92

13.简述具备高成就需要个体的特征。P78

14.确保团队工作顺利进行需要注意哪些因素?P93

15.简述各种人性假设理论。P39

16.简述协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案例分析题,各种激励理论的灵活运用。P76

17.成功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P53

18.简述卡特尔16种人格特征测试的步骤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P54

19.简述有效团体以及无效团体的特点。(麦格雷戈的有效团体和无效团体)P104

20.奖励计划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P91

21.目标管理包含的主要任务。P94

22.简述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申请表包含的内容。P124

23.组织内包括哪些管理层次。水平控制幅度中对幅度控制不当会导致哪些问题?P22

24.简述布莱克和莫顿管理方格的内容。P59

25.简述瑞丁的3D管理方格的内容及其特征。P61

26.简述阿德埃尔的权变理论。P62

27.简述劳伦斯和洛希得出的结论。P42

28.简述法约尔确定的与管理有关的六项关键活动的内容。P33

29.简述麦格雷戈X理论与Y理论的假设。P56

30.克尔伯的学习循环包括哪几个阶段?P140

31.简述科学管理学派中布里奇的主要理论成果。P37

32.简述风格领导理论中利克特的管理方式以及坦南鲍姆与旋米特的领导方式。P57

33.简述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的激励方式。P79

34.简述日本式管理(Z理论)的优点(内容)。P80

35.权威的类型以及有效授权的必要条件。P19

36.领导理论有哪些?P54

37.简述外部招募的方法。P123

38.简述影响管理过程的两个因素——直线经理和职能经理的关系,以及直线结构的优点。P21

39.简述系统培训的优点和上岗培训的目的。P137

40.简述利益相关者的含义,说明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P7

41.简述伯恩斯和司托克用来适应环境的两种管理系统模型的特征。P42

42.简述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P79

43.简述考评效果的不利因素。P145

44.简述哈尼和玛姆福特提出的四种学习风格的学习模型。P140

45.简述计时工资的概念及其优点。P86

46.简述招募过程中人员的任职条件和招募过程中的工作评价。P121

47.简述团队运转是否有效的指标有哪些?P93

48.简述从“霍桑试验”中得出的结论。P38

49.简述领导者具有哪几种类型。P52

50.简述激励理论中的传统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复杂人理论之间的区别。P73

其它:

1.可能考的计算题

某销售员每天的销售目标是100件产品,每件产品以100美元出售。若完成此任务目标,他将获得5%的佣金。若超额完成任务,超额的部分将获得10%的佣金。该销售员周一销售105件,周二销售120件,周三销售130件,周四销售110件,周五销售100件,计算该销售员的佣金。

解:

销售员的总销售量为:

105+120+130+110+100=565件

前500件的佣金为:500*100美元*5%=2500美元

剩下的65件的佣金为:65*100美元*10%=650美元

该销售员全部的佣金为:2500美元+650美元=3150美元。

2.课本P95页单项选择第2题、第3题。

2012-2013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管理段证书课程考试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题(一)

(课程代码11747)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得到监考人员的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

2、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试卷上。

3、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课程名称、座位号、准考证号、课程代码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课程代码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4、全部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并在题号栏标明大题号和小题号。

5、可使用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6、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和答题卡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带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战略管理与伦理试题

注意事项:

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一、二、三题为必答题。四、五、六、七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考试时间为165分钟。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哪一项表示的是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中的乡村俱乐部管理()

A.9.1

B. 9.9 C . 1.1 D. 1.9

2. 泰罗管理理论中的“例外管理”是指()

A.管理者应把精力集中在查看没有问题的地方

B. 管理者应确保预算计划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一致致

C .管理者应更多地授权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D. 管理者应把时间用在查看有问题的地方

3. 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纵深组织结构()

A.有许多层次,且具有窄的控制幅度

B. 有较少层次,且具有宽的控制幅度

C.有许多层次,且具有宽的控制幅度

D.有较少层次,且具有窄的控制幅度

4.哪一项属于赫茨柏格所提出的激励因素()

A.地位

B. 工资

C. 奖励

D. 安全

5.哪一项是企业的外益相关者()

A.员工

B. 税务局

C. 股东

D. 管理人员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第6—8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019最新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

1.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 (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3.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基本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竟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4.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 (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 (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 5.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6.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1)必须以人为核心 (2)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5)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7.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 (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3)科学的人事管理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8.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1)人事管理学,就是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研究人事管理问题,这意味着:①要把人事管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②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③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问答题2

第四章 [案例分析] 1、简述领导的定义。 (教材P51)答:领导通常被描述为一个人有能力影响团队其他成员为实现事先约定的目标而自愿作出贡献的动态过程。 2、你认为影响领导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教材P51~52)答:影响领导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四种,分别为领导者、团体成员(下属)、任务/目标/环境/情境。 3、领导者的类型有哪些?王总经理的领导最接近哪一种领导风格? (教材P52)答:领导者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五种:魅力型领导、职能型领导、传统型领导、情景型领导、职位型领导。王总经理的领导最接近情景型领导。 4、用坦南鲍姆与施米特的领导理论来对案例中的三个领导进行分析。 (教材P58)答:坦南鲍姆与施米特把领导方式分为独裁型、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四大类。第一任的陈总经理工作事必躬亲,战略决策几乎不征求他人意见,一人说了算,明显属于独裁型的;第二任的王总经理则不同,他放权给副总经理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大的决策性问题也开会讨论征求其他领导人及员工的意见,属于民主型的领导;而第三任的李总经理“关键时刻把把关,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自己看着办”,很明显,李总经理是属于自由放任型的领导方式。 5、你认为案例中哪个领导的管理风格更可取? (教材P52)答:一般说来,每个领导的风格需要依其下属的成熟度水平而定,根据下属水平的高低,领导者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风格。本案例中,陈总经理的事必躬亲,以致最后把自己拖垮是不可取的。相对而言,王总经理的做法更为可取,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案例中的信息很少,还不能确定李总经理的领导风格是否可取。 考点题海 [问答题] 27. 简述成功领导者通常所具备的素质。 (P43)成功领导者通常可能具备以下素质: (1)领导者拥有正面的自我形象,通常来源于真实的能力和通往成功的现实手段。 (2)领导者能认清自身的优势以及与常人无异的劣势,这意味着他们很少在处理眼前困难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3)领导者有能力确定出任何问题的核心所在,并且能够提出根本性的解决途径,通常被称为“跳出框框去思考” (4)领导者在一些领域具有专业知识,且善于表达他们的解决途径,因此能为下属提供一个清晰的可行性方案。 (5)领导者通常具有革新和创新思维。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利益相关者不解释 第二章 PODSCRB计划组织指挥人员安排控制预算报告 权威类型:个人权威名誉权威法定权威经济权威 直线结构优点: 1 简单易操作 2 责任以及职权分配明确 3 清晰直接的结构使得决策迅速 4 容易控制稳定 有效授权的必要条件 1 确保充分的沟通,让被授权人理解自己的职权范围和责任限度 2 被授权人必须有能力完成被授予的任务 3 管理者提前做好被授权人犯错的准备,并且实施监督和控制 4 平易近人确保良好的思想通和反馈 5 上级对下属充分信任 6 确保职位和权威都授予下属,让组织中的其他成员都能了解授权的整个过程 层次过窄 1 层级多导致角色缓慢,信息容易失真 2 管理成本高 3 过多的监督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 层次过宽 1 人员多容易失控 2 容易形成非正式组织 3 士气低落 明茨伯格7角色模型 企业家计划和承担风险 资源分配者组织和协调 首脑领导激励和协调 联络者传播者协调和沟通 监督者控制 发言人谈判者激励和沟通 麻烦处理者激励和协调

古典行为学派 法约尔六项活动 1 技术活动 2 商业活动 3 财务活动 4 会计活动 5 安全活动 6 管理活动 泰罗车间步骤 1 科学的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每项操作,确保他们独一无二 2 研究每项操作确定正确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方法 3 建立管理流程,将管理职权与工人分离,让他们更专注于工作 4 挑选员工进行培训,执行特殊任务 5 为了完成任务,管理者要做好和工人合作的准备 厄威克十项原则 1 目标原则 2 职责原则 3 权力原则 4 协调原则 5 专业化原则 6 平衡原则 7 明确性原则 8 一致原则 9 连续原则 10 控制幅度原则 布里奇四个关键因素 1 确定经营者监督者员工的地位和职权 2 考虑如何这些职权如何授予 3 协调这些职权的旅行 4 保持时期高昂 行为科学学派 梅奥霍桑试验结论 1 每个工人不能当做单独的个体对待,应该把他们视为组织中的一员,不管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 2 每个个体都有归属组织的需要,他们认为自己拥有某种地位,并且让他们得到满足,激励他们 3 非正式组织工作过程的影响和正式组织命令连的影响程度相当 4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且迎合他们的需求,保证他们与正式组织合作,而不是对抗。

人力资源管理学

一试述社会经济变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已经由传统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经过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才能在竞争中生存,这种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大量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员工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人显得日益重要. 相比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是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增长结构,服务经济越是发展,社会就业越多。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经济以人力资本为基本增长来源,人力资本是无限的,与无限的经济增长并行,因而服务经济是持续的。参照以色列大略匡算,如果中国像以色列那样转向服务经济,人均经济效率达到以色列水平,中国经济总量按2004年同期计算,可以达到176696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1倍。人口可以承载28.989亿,增加 2.2倍。我国在空间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已经进入今天发达国家的行列。报告最后指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应及时转变经济增长结构。服务经济理论凸显出的“北京效应”——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实现结构增长,社会就业良好,生态环境改善。 2社会人口结构变动.世界人口年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缓慢向老年型转变,促使了劳动者的平均年龄显著提高,从而出现了老年人口再就业.老年人口也是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在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存量的同时,应积极大胆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通过人力资本调整,优化员工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使企业跟上最新的发展趋势,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这时,人才,创新人才就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资源已成为知识经济中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4经济不断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理性的选择.经济全球化从而导致竞争全球化,使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使中国企业把管理问题提升到关系到企业生死攸关的高度来认识. 其他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 1.远程管理 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系统功能的完善为远程管理带来了便利。到2010年,美国的工薪阶层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人每星期有超过两天的时间在办公室以外工作。就目前而言,有2800万人根据公司的规定进行远程工作,还有数百万人非正式的在办公室以外每周工作一天或多天。随着廉价的宽带互联网接入和移动无线互连接入的普及,远程工作者还会进一步增加。2.人工智能和安全保护 人工智能的威力在于它能在堆积如山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它可能被用于在数以十亿记的交易记录中发现金融舞弊行为。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用电脑网络对公司进进出出的人员进行监视的能力也会大幅提高。数据加密技术将被正式使用,公司还会利用复杂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分析模式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危险。 3.公司将无休止地运营 为了寻求位于国外的新客户和加快生产及服务越来越多的公司未来将会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会不停地运营。现在大约有2400万美国人在这种“24/7文化”下工作了。公司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真题含答案

2012年5月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11747)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得到监考人员的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 2、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试卷上。 3、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课程名称、座位号、准考证号、课程代码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课程代码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4、全部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并在题号栏标明大题号和小题号。 5、可使用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6、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和答题卡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带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战略管理与伦理试题 注意事项: 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一、二、三题为必答题。四、五、六、七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考试时间为165分钟。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碳排放的策略是() A.雇佣较少的本地员工 B.从本地获取原材料 C.只生产出口产品 D.从海外购买新机器设备 2.控制幅度是指() A.组织运营的工厂数量 B.一个人直接监督的员工数量 C.组织的市场份额 D.组织所雇佣的总人数 3.泰罗管理理论中的“例外管理”是指() A.管理者应把精力集中在查看没有问题的地方 B.管理者应确保预算计划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一致 C.管理者应更多地授权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D.管理者应把时间用在查看有问题的地方 4.不属于Y理论特点的事() A.人们享受工作并参加工作过程中 B.人们必须受到强迫才能工作 C.人们会受到自我实现的激励 D.人们欢迎来自工作场所的挑战 5.对团队型管理风格最好的表述是() A.对人关心程度高,对任务关心程度低 B.对人关心程度低,对任务关心程度高 C.对人关心程度高,对任务关心程度高 D.对人关心程度高,对任务关心程度低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第6—8小题,共15分。 6.简述工作再设计的三项原则并说明实施工作再设计的两种途径。(5分) 7.简述组织中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的区别并举例说明。(5分) 8.对比外部招募,内部招募有哪些优点?(5分) 仔细阅读案例,并回答第9—12小题。 A2Z有限公司 A2Z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大型制造企业,25年前由明氏家族建立。现在,明氏家族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心得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从中受到了许多的启发;学会了很多知识;更明确了管理概念。 一、通过学习,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容易产生的误区: 1、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是不对的,因为,现今社会为市场经济社会,人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者有自由意愿、自由择业的权利,当企业把人培养成人才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人才时,就会给企业带来如下危机: 第一:人才带着才能离职,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第二:人才利用自己不可替代的才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为:提高员工满意度。 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企业所制定目标和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员工的待遇、公平性,则企业要拿出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员工能接受就是最完美的。 二、企业战略统称:平衡积分卡 通过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他实际上就是在保持企业与员工个人利益的平衡性,使企业拥有与工作任务相称的人力资源,企业和员工明确的知道:1、我是谁?(什么工作,能干什么,什么能干好);2、我在哪?3、我要去哪?(企业的经营战略宗旨是什么)4、我怎么去?(成本领先战略即是怎样降低成本;专一化、多元化的多种经营;差异化即与众不同的经营管理)。 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完全可以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把危险转化成机会,能实现转化战略,就是优势。 平衡积分卡的经济附加价值(企业的净利润-资本所产生的成本) 开源节流 \/ 成本结构产品客户关系客户服务品牌创新流程 客户关系流程运营社会环境流程战略能力 即:1、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持续稳定提高老客户、老产品、老市场的销售额;不断的拓展新客户、新市场、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2、精确有效的计算资产利用率和订出成本结构分析; 3、开拓和巩固市场,首先订好产品的价格,做好产品的质量,确定产品的性能,最终获得产品的利润。 4、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是建立在企业的服务或产品的质量及不断的开拓创新基础上,因为他们是盈利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创新的品牌突破型往往会造成不可靠的因素,渐进型才更稳定,企业要利用最低的成本做好自己的品牌。 6、企业的运营要卓越、精益、生产合理、库存经济。 7、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高员工的技能,发现员工的优点从而选拔出人才。 三、定岗定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1、前线岗位是企业的窗口,后线岗位是企业的灵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后线管理人才则需选择跟随企业摸爬滚打多年、与企业有深厚的感情、忠于企业,并对企业的流程、组织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一、名词解释 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有联系或影响的各种群体 内部利益相关者:以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 外部利益相关者:以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 二、简答题知识 内部利益相关者: 雇员T获得公平的待遇高水平的工作报酬雇佣期限晋升前景 管理者T达到组织目标 股东(所有者)-获得股息收入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T质量安全售后服务 供应商T货款 外部利益相关者:本地社区政府环境 第二章管理过程 一、名词解释 管理:五个基本管理职能的运作过程,包括计划、组织、人员安排、指挥和领导、控制。 责任:是一个人确保恰当地完成任务或工作的职责。 授权:是向组织中较低层次的人传递权威和职权的过程。 记住:权威能够授予而责任不能授予是非常重要的。 职能关系:与专家咨询或支持服务有关,他们对外是正式的直线管理结构。 直线经理:是被授权管理一个特定活动领域的人。 「;I ■';汽 二、简答题知识 1、权威:是执行任务的法定权利和能力。有3种类型: (1)、法定权威:来自于组织制定的内部规则。 (2)个人权威:来自于人的个性。(3)名誉权威:来自于知识。 (4)、经济权威:来自于从经济环境中获取的权利。J 2、职权与权威区别:权威涉及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权利;职权涉及一个人为了确保完成被授予了权威的工作,而指导他人完成任务的能力。职权是一个职位概 \\ 弋\ ) t Li 念,因为它来源于个人角色。 影响管理过程的2个概念:1、直线经理2、职能关系 3、直线组织结构显示特定的任务权威和责任层次,这样具有4个优点: (1)容易理解和操作。(2)具有能够迅速决策的清晰而直接的命令链。 (3)具有清晰的责任划分和权威分配。(4)可以产生稳定的、易于控制的组织。 直线经理与职能关系的差别:具有直线管理权威的经理能够直接影响工作成果,因为它包括指示下属的职权;职能关系在许多公司中非常重要,并且要经常征求专家建议,以及把这些建议融入组织的工作实践。 垂直命令链:从组织层级结构顶部向低部传递的权力序列。 4、如果控制幅度过宽,可能降低经理与下属人员的接触,从而导致: (1)直接监督困难,可能导致控制。(3)激励、士气和产量可能受到影响。 (2)非正式的小组产生非正式的领导角色。 5、控制幅度过窄,管理可能应得昂贵和浪费,会导致: (1)增加管理和行政成本。(3)意味着太多的监督,可能会抵制积极性。 (2)引起潜在的决策延迟,当然这依赖于命令链的长度。 三、案例分析知识点 1、授权可以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工具。有效授权需以下条件: (1)必需清楚地传达任务,以便使下属能够理解所承担的任务性质和他们的权威限度。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真题附答案

2012年11月《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11747)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得到监考人员的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 2、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试卷上。 3、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课程名称、座位号、准考证号、课程代码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课程代码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4、全部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并在题号栏标明大题号和小题号。 5、可使用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6、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和答题卡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带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战略管理与伦理试题 注意事项: 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一、二、三题为必答题。四、五、六、七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考试时间为165分钟。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哪一项表示的是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中的乡村俱乐部管理() A.9.1 B. 9.9 C . 1.1 D. 1.9 2. 泰罗管理理论中的“例外管理”是指() A.管理者应把精力集中在查看没有问题的地方 B. 管理者应确保预算计划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一致致 C .管理者应更多地授权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D. 管理者应把时间用在查看有问题的地方 3. 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纵深组织结构() A.有许多层次,且具有窄的控制幅度 B. 有较少层次,且具有宽的控制幅度 C.有许多层次,且具有宽的控制幅度 D.有较少层次,且具有窄的控制幅度 4.哪一项属于赫茨柏格所提出的激励因素() A.地位 B. 工资 C. 奖励 D. 安全 5.哪一项是企业的外益相关者() A.员工 B. 税务局 C. 股东 D. 管理人员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第6—8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解释Z型理论及其在员工管理方面的含义? 7.简述组织中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8.对比外部招募,内部招募有哪些优点?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学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人力资本 第二章 工作分析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第四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五章 招聘 第六章 培训 第七章 考核 第八章 薪酬 导论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原则。 第一节 学习内容 一、一大主题 要求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规律的同时,力求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去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确保组织拥有适当的人力资源完成组织使命,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两大板块 第一,人力资源论。主要明确两个概念。首先,什么是“人力”?我的理解是蕴藏在人身上的各种能力。包括体力、智力、亲和力、决断力、影响力等等。其次,什么是“资源”?我的理解是资财的来源。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论。管理的本质是提高效率。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呢?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蕴藏在人身上的各种能力作为主体性生产要素是资财的来源可

否可以这样理解:蕴藏在人身上的各种能力作为主体性生产要素是资财 以帮助我们有效率的做事。具体说人力资源管理是这样的一个流程一一首先进行工作分析,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有别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最主要方面。其次进行招聘,使用笔试、面试和测验等技术方法,确保适当的人力资源进入组织。然后,应用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的方法实施考核,结合考核的结果实施激励。软激励是给人力资源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如在职培训等:硬激励是与工资、奖金、福利等挂钩。此外,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是职业生涯设计,应使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机结合,更好地完成组织使命。 第二节 学习方法 一、学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究竟应该学什么?这是作为一门课程设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既不是一门纯理论性学科,也不是一门纯操作性学科。 这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科。知要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行要做到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知其然有四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知其所以然有一要素即为何;过程有一要素即如何;结果有二要素即何质、何量。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应围绕这八个要素做到知行合一。知的最高境界是明:明察秋毫。行的最高境界是易:易如反掌。 二、为什么要这样学 训练自己成为专家。特别是训练自己成为三个方面的专家。 第一,成为具有制胜战略意识的战略家。制胜战略即认识胜利把握胜利的总体方略。它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战胜原则即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二是全胜原则即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制胜战略还有三大特点,即面向过程的可控性、面向结果的胜利性以及面向未来的持久性。 第二,成为具有求新求变思路的理论家。无论是工作分析还是岗位培训,特别是职业生涯设计,都应该针对不同的组织和个体,制定出具有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的方案。 第三,成为具有开路搭桥做法的实干家。创造分析,手脑并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拥有行动力,才拥有竞争力。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docx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第1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1 1.1利益相关者的概念7-8 【单选、案例分析】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公司有联系或影响的各种群体。利益相关者包括:(1)雇员。(2) 股东和所有者。(3)管理者。(4)顾客。(5)供应商。(6)本地社区。(7)政府。(8)环境。 1.2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9 【单选、案例分析】内部利益相关者是以直接方式参与组织活动的个人或群体。外部利益相关者是以间接方式参与组织活动的个人或群体。表1-1显示了可能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类型。 1?3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期望10?12 【案例分析】雇员对企业來说永远是重要的,因为没有劳动的输入,就不可能进行生产,过去组织为使利润最大化常常采用低工资,但现在高工资更加常见。获得高工资的员工更有可能受到激励,从而更加努力工作。此外,许多雇员有一些技能未被认识,因此可以通过培训来开发他们的所有潜能。 【案例分析】企业必须考虑它的股东,因为他们总是希望获得股息收入。因此,创造利润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事情?股东也关心投资的资本价值,这意味着企业应该考虑更加长远的目标。 【案例分析】管理者是组织的雇员,他们的部分报酬可以以股份的形式支付。所以,作为利益相关者,他们有多种期望。他们将成为组织的掌控者以尽可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案例分析】供应商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果他们不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原料,企业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当企业企图利润最大化时,可能会出现延时付款给供应商的情况。这种情形在许多组织中仍然发生, 但有一些公司设计了承诺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付款给供应簡的政策。28天是许多组织选择的正常期限。这种做法有助于与供应商发展更好的关系,因为双方都明白他们之间所订立合同中的相应条款,双方都意识到彼此相互需要,所以要友好合作。 【案例分析】顾客是根本,否则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将不能出售,竞争如此激烈,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 组织必须积极地参与竞争。这意味着顾客总是会受到尊重。创造良好品牌形象和信誉对于开发市场并使潜在消费者转变为现实消费者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分析】本地社区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木地人口代表潜在消费者和未来劳动力, 因此在竞争的市场中冒犯他们会产生失去销售额和潜在劳动力的危险。然而,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迫使企业考虑本地社区。企业的声誉很重要。企业必须把自己看作是本地社区负责任的成员。组织应该关心自己在社区内如何运作。运送和装卸货物可以选择在对周边打扰被少的时候进行,采取错峰上下班可以使营业对社区的干扰最小化。组织要意识到成为本地社区屮有社会责任感成员的必要性。 【案例分析】政府在组织的运作方式上起关键作用,因为政府能够对组织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希望组织进行变革,并可能采取行动来确保组织履行责任以实现变革。然而,政府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控制,这些都会对组织产生影响。税收是政府提供如义务教育等服务所必须的手段,高税率可能对商品销售产生负面影响。不是所有政府活动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案例分析】企业必须对环境承担责任,必须调整策略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污染。社会公众当前的环境意识都非常强,因此组织必须重视自己的日常业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组织在社区之内的形彖卡分重要,如果适当利用,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市场工具。 1.4确保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必要性12 【案例分析】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企业必须修改许多传统政策,制定新的战略以便使企业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继续生存。当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与组织使命或目标不一致时,这就成为非常困难的事

人力资源管理整理的中文版

第一章: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影响雇员行为、态度和绩效的政策、实践和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1、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24、培训与发展5、绩效管理6、薪酬7、 员工关系8、支持组织战略公司绩效 人力资源和公司绩效: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的就是组织的员工。可以从他们所受的培训、拥有的经验、判断力、智力、关系以及洞察力等多个方面来描述员工特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力 人力资本的类型 培训、经验、判断力、智力、关系、洞察力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绩效 质量、利润率、顾客满意度 人力资本的行为 激励、努力 人力资源具备的特质: 1、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 2、拥有高水平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的人不是普遍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稀缺的 3、人力资源无法模仿 4、人力资源没有好的替代品 高绩效工作系统(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在一个组织中,技术、组织结构、人员和程序共同发挥作用,使该组织在竞争环境中获得优势。 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 工作分析(job analysis):获取有关工作的详细信息的过程。 工作设计(job design):定义一项工作如何开展以及要求完成哪些任务的过程。 招募(recruitment):组织寻找可能与之发生雇佣关系的求职者的过程。 甄选(selection):指组织从应聘者中挑选出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点,能

够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求职者过程。 培训(training):有计划地让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安排。 开发(development):涉及让员工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以提高其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新的或已有的各种工作的挑战,包括满足顾客和客户的要求。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确保员工的活动和产出符合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human resource planning):判断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所需要雇员的数量及类型。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决策技能;领导技能;技术技能 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 主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参与:涉及的基本方面 1、帮助定义工作 2、通过工资、福利和其他报酬进行激励 3、沟通政策 4、对工资增长和晋升提出建议 5、绩效评估 6、面试(和甄选)应聘者 7、预测人力资源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道德(ethics):指关于正确和错误的基本原则 员工权利:1.自主同意的权利2.隐私权3.良知自由的权利4.言论自由权5.履行正当程序的权利 道德行为的标准:1.符合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2.尊重基本人权3.公平和公正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内部劳动力(internal labor force):由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组成——它的雇员,以及签订合同为组织工作的人。 外部劳动力市场(external labor market):是由那些积极寻找工作的个体构成的。 劳动大军的变化: 1.正在趋向老龄化的劳动力 2.多元化的劳动力 3.劳动者技能的欠缺 高绩效工作系统(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组织在其社会系统(人及其互动方式)和技术系统(设备与流程)之间保持着最佳的匹配。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s):对组织的贡献主要在于专业知识,如对顾客、流程或一门专业知识的了解。 雇员授权(employee empowerment):赋予雇员责任和权利,使他们做出与产品开发或顾客服务的各个方面有关的决策。 团队工作(team work):把工作分配给一群拥有不同技能的雇员,他们之间互相合作以组装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 以战略为核心: 企业战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1、外包 2、全面质量管理 3、兼并和收购 4、流程再造:对组织的主要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修订以使其更有效,能够产生更高的 质量。 5、国际扩张 6、裁员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努力在全公司范围内不断改进人、机器和系统的工作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技术变化: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用来获取、储存、处理、分析、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考点汇总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11747 说明:1、加★的为重点掌握内容 以下资料仅供同学们参考,祝各位考试成功!加油噢! 第一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一、名词解释 1.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有联系或影响的各种群体。 2.内部利益相关者:以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如雇员为组织提供劳务 以获得工资,现实的顾客从组织购买了产品而组织则对其承担义务等。 3.外部利益相关者:以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如潜在消费者还没有承 诺从组织购买产品,但要实现销售就必须考虑他们的需要;政府本身常常不直接涉及组织 的活动,但政府法律很可能影响组织如何经营业务等等。 4.环境:组织对一般公众和整个人口所负有的责任。 5.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基金和保险公司这样的大型组织,它们寻找机会进行大量投资从 而为其成员获得利益。 6.顾客服务:确保礼貌地对待顾客和向顾客提供进行购买所需相关信息的需要。 二、简答题知识 a.利益相关者包括:1.雇员,雇员群体包括在这个类型中,如工人、管理者、兼职员工和全 日制员工等。2.股东和所有者。3.管理者。4.顾客:分为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5.供应商。 6.本地社区。 7.政府。 8.环境。以上列出,可能不完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规划一个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系统以便能够与每一个群体进行对话。 内部(雇员、管理者、股东/所有者、现实消费者、供应商) 外部(本地社区、政府、环境/公众、潜在消费者) *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有时候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界限比较模糊,如股东和投资者,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组织活动,但是通过股权与组织明显有直接联系,因此他们被归纳为内部 利益相关者。 b.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期望

如何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如何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大家好,我是西安电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责任教师王凯,首先,欢迎大家选读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现在我就将该课程向大家作一个整体性的介绍: 大家都知道,任何组织要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人、财、物,这三种生产要素。“人”指的是组织的员工,“财”指的是组织运转所需要的资金,“物”指的是组织所控制的技术、设施、设备、厂房等。把“人”这种生产要素放在第一位,说明“人”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的最重要的资源。随着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人”这种生产要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现。日本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造物之前先造人”,海尔的张瑞敏说“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IBM前总裁说“你可以把IBM的机器设备、厂房全烧掉,但只要留下IBM的员工,几年之后我可以再造就一个世界级的IBM”,从以上国内外成功的企业言论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是企业生存、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企”无“人”则“止”。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缺乏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任何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很难想象的。 然而,人毕竟不同于机器。一台机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只要没坏,你一插上电,它改转多快转多快,该有怎样的效率就表现出怎样的效率,不会偷懒,不会说,哎,我今天心情不好,我

给你少转两圈。而人不一样,人是有思想、有情绪、有情感的动物,他自己可以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等等,人有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对人的管理比对物的管理更加得复杂、更加的多变。如何管理人、如何激励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开发出人的最大得经济价值,以实现组织目标等问题是目前企事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最 大的挑战,也是本门课程所要讨论、研究的核心。 大家所用的教材是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本书共十章内容,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两个概念,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名词是本门课程的基础核心,需要大家对其进行深入理解。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主要给大家讲解以下几个理论,人性论、激励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投资理论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二章是本科的基础理论部分。从第三章开始,进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操作部分。任何组织,不论其目标、性质如何,其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基本上都包括四大步:招人、用人、留人、培养和开发人。本教材用三至七章的内容对以上四步作了具体的阐述。第三章,工作分析,在本章中,大家除了要掌握工作分析的定义、方法之外,关键是要理解工作分析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明确工作分析的作用,认识工作分析的提纲协领的作用。第四章,员工招聘,本章主要讨论组织如何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取自己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在这章中,核心是树立先进的招聘理念,其次是掌握科学的招聘技巧。第五章、员工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高速产生和更替使得任何组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考点汇总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11747) 说明:1、加★的为重点掌握内容 以下资料仅供同学们参考,祝各位考试成功!加油噢! 第一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一、名词解释 1.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有联系或影响的各种群体。 2.内部利益相关者:以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如雇员为组织提供劳务以获得工资,现实的顾客从组织购买了产品而组织则对其承担义务等。 3.外部利益相关者:以间接方式参与企业业务活动的个人或群体,如潜在消费者还没有承诺从组织购买产品,但要实现销售就必须考虑他们的需要;政府本身常常不直接涉及组织的活动,但政府法律很可能影响组织如何经营业务等等。 4.环境:组织对一般公众和整个人口所负有的责任。 5.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基金和保险公司这样的大型组织,它们寻找机会进行大量投资从而为其成员获得利益。 6.顾客服务:确保礼貌地对待顾客和向顾客提供进行购买所需相关信息的需要。 二、简答题知识 a.利益相关者包括:1.雇员,雇员群体包括在这个类型中,如工人、管理者、兼职员工和全日制员工等。2.股东和所有者。3.管理者。4.顾客:分为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5.供应商。 6.本地社区。 7.政府。 8.环境。以上列出,可能不完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规划一个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系统以便能够与每一个群体进行对话。 内部(雇员、管理者、股东/所有者、现实消费者、供应商) 外部(本地社区、政府、环境/公众、潜在消费者) *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有时候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界限比较模糊,如股东和投资者,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组织活动,但是通过股权与组织明显有直接联系,因此他们被归纳为内部利益相关者。 b.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期望 (1)雇员:①薪酬②培训③福利④雇佣期限及晋升空间⑤激励(2)股东/所有者:①股息收入②资本价值③长期增值目标④投资回报(3)管理者:①达成组织目标②雇员拥有的(所有雇员期望的他都期望)(4)供应商:相互信任与合作融洽(5)顾客:产品类型多样和价格合理、礼遇和尊重、良好的服务、商品生产信息和质量保证(6)本地社区:社区稳定和安全、噪音和干扰最小化、企业的良好声誊(7)政府:税收、配合变革和政策调整落实(8)环境:降低污染和能源消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c.确保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必要性:(1)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与组织使命或目的一致(2)协调各方利益(3)制定希望实现战略的时候,注意做好修定战略和政策(4)追求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的转变(5)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基本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模块分类 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机构的设置; 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 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 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 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招聘与配置 1、招聘需求分析; 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 3、招聘程序和策略; 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 5、招聘实施; 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 7、离职面谈; 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培训和开发 1、理论学习; 2、项目评估; 3、调查与评估; 4、培训与发展; 5、需求评估与培训; 6、培训建议的构成; 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 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 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考评阶段, 4、总结阶段, 5、应用开发阶段, 6、绩效管理的面谈, 7、绩效改进的方法, 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 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薪资福利管理 (补偿、激励和收益)1、薪酬;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劳动关系 1.就业法;2、劳动关系和社会;3、行业关系和社会;4、劳资谈判;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2、人力资源管理的法令以及环境;3、人力资源规划;4、工作分析;5、人员招聘;6、培训和发展员工; 7、员工绩效评估;8、提高生产力方案。 相互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上述六大模块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体系。其中,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起点,主要通过规划帮助组织预测预计未来的人员需求数量及基本素质构成;招聘与配置,以人力资源规划为输入之一,解决组织人员配置、人岗匹配的问题;培训与开发,其主题是“育人”;绩效管理是六大模块的核心,是其他各模块的主要输入,主旨在于帮助人、提高人,解决组织如何用人的问题;薪酬福利,旨在激励人,解决企业留人的问题;最终,劳动关系管理,旨在管理人、裁人,帮助企业形成合理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循环。 基本目的 1、人力资源规划-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2、招聘与配置-“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3、培训与开发-帮助员工胜任工作并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4、薪酬与福利-员工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5、绩效管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结局。 6、员工关系-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真题答案

2014年11月《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区 二.简单题(请标明题号) 6、解释利益相关者的含义,并举出三个利益相关者的例子。 与公司有联系或影响的各种群体。 雇员:他们代表商务过程中人的因素,没有他们就不可能进行生产活动。 股东和所有者:是为公司提供资金的人,需要支付股息是公司进行活动的主要驱动力。 管理者:他们代表股东和所有者的利益去经营企业,因此必须努力达到公司目标,同时考虑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其他亦可。 7、解释直线经理与职能关系的含义,各举一例,指出两者的区别 直线经理是被授权管理一个特定活动领域的人。例如生产主任为一个特定的工厂任命一个生产经理,生产经理将直接向生产主任报告生产过程的成败。 职能关系与专家咨询或支持服务有关,他们对外是正式的直线管理结构。另一种职能关系由直线经理对副职或助手进行指派而产生。电脑支持人员为经理就如何更好地将组织内的生产智能电脑化提供帮助和指导。

8、解释X理论与Y理论的含义,并指出两者的区别 麦格雷格的X-Y理论是两种相对的人性假设。 X理论假设一般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天生懒惰,逃避工作,不愿承担责任,抵触改变, 寻求安全,x理论中的管理者倾向于集权。 Y理论基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思想,天生勤奋,自我约束,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自我实现为动机,有高层次的需求。Y理论中的管理者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式。 三、案例分析题 9、分析福喜管理方法的四个优点和四个缺点,并得出结论。 书中无现成答案,需结合案例: 缺点:1、监督困难2、员工士气可能受到影响,不能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3、管理者精力有限,忙于具体事务,缺乏对公司长远的考虑4、管理者受到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可能决策失误。 优点:1、个人决策,决策简便、迅速2、管理人员少,可以减少管理成本和行政支出3、权责明确4、管理层次少。 随着企业扩大,付喜当前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 10、举例说明福喜现阶段采用的领导方式,以及下属能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导方式,并指出最适合福喜家具的领导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