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通用版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通用版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通用版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12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

术要求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

技术要求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控制与安全与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大脑指挥中心,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就是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通常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就运行工况而言,包括起动、停机、功率调解、变速控制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风力发电机组在启停过程中,机组各部件将受到剧烈的机械应力的变化,而对安全运行起决定因素是风速变化引起的转速的变化。所以转速的控制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风力发电机组组的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涉及的问题很多,如风速的变化、转速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振动等都是直接威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一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

1、风力发电机组开关出线侧相序必须与并网电网相序

一致,电压标称值相等,三相电压平衡。

2、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硬件运行正常。

3、调向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风速仪和风向标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

4、制动和控制系统液压装置的油压、油温和油位在规定范围内。

5、齿轮箱油位和油温在正常范围。

6、各项保护装置均在正常位置,且保护值均与批准设定的值相符。

7、各控制电源处于接通位置。

8、监控系统显示正常运行状态。

9、在寒冷和潮湿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月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组再投入运行前应检查绝缘,合格后才允许起动。

10、经维修的风力发电机组组控制系统在投入起动前,应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二风力发电机组组工作参数的安全运行范围

1、风速自然界风的变化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当风速在3~25m/s的规定工作范围时,只对风力发电机组组的发电有影响,当风速变化率较大且风速超过25m/s以上时,则对机组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2、转速风力发电机组组的风轮转速通常低于

40r/min,发电机的最高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30%,不同型号的机组数字不同。当风力发电机组组超速时,对机组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威胁。

3、功率在额定风速以下时,不作功率调节控制,只有在额定风速以上应作限制最大功率的控制,通常运行安全最大功率不允许超过设计值20%。

4、温度运行中风机的各部件运转将会引起温升,通常控制器环境温度应为0~30℃,齿轮箱油温小于120℃,发电机温度小于150℃,传动等环节温度小于70℃。

5、电压发电电压允许的范围在设计值的10%,当瞬间值超过额定值的30%时,视为系统故障。

6、频率机组的发电频率应限制在50Hz±1Hz,否则视为系统故障。

7、压力机组的许多执行机构由液压执行机构完成,所以各液压站系统的压力必须监控,由压力开关设计额定值确定,通常低于100Mpa

三系统的接地保护安全要求

1、配电设备接地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互感器外壳、配电柜、控制保护盘,金属构架、防雷设施及电缆头等设备必须接地。

2、塔筒与地基接地装置,接地体应水平敷设。塔内和地基的角钢基础及支架要用截面25mm×4mm的扁钢相连作接地干线,塔筒做一组,地基做一组,两者焊接相连形成接地网。

3、接地网形式以闭合换型为好。,当接地电阻不满足

要求时,克服架外引式接地体。

4、接地体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要作成圆弧形,其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埋设深度应不小于

0.6m,并敷设水平均压带。

5、变压器中线点的工作接地和保护地线,要分别与人工接地网连接。

6、避雷线宜设单独的接地装置。

7、整个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8、电缆线路的接地电缆绝缘损坏时,在电缆的外皮、铠甲及接线头盒均可带电,要求必须接地。

9、如果电缆在地下敷设,两端都应接地。低压电缆除在潮湿的环境须接地外,其它正常环境不必接地。高压电缆任何情况都应接地。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风力发电场安全、检修、运行规程》题库资料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考试题库(796/797/66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一、填空题 1、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风电场输变电设备是指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3、飞车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能转速超过(允许或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4、安全链是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5、风电场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6、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业)、(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特殊作业应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 7、风电场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有关(烧

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 8、外单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经过(考试合格)方可开展工作。 9、临时用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有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10、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11、禁止使用(破损)及(未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12、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志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筒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13、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作业危险点及安全措施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作业 危险点及安全措施 2015年7月 目录 一、登塔作业 (2)

二、风机机舱内的工作 (3) 三、进入风机轮毂内的工作 (4) 四、机舱外作业 (5) 五、风机定检作业 (5) 六、电气回路上的工作 (6) 七、液压扳手使用 (7) 八、大力矩 (7) 九、液压系统上的工作 (8) 十、齿轮箱注油、取油样 (9) 十一、齿轮箱、液压站渗、漏油消缺 (10) 十二、风机变流器检修工作 (10) 十三、风机轴系上的工作 (11) 十四、发电机对中 (11) 十五、调整、更换滑环、碳刷 (12) 十六、控制系统工作 (12) 十七、现场复位操作 (12) 十八、风机通信系统上的工作 (13) 十九、风机机舱及塔筒内动火作业 (13) 二十、使用机舱升降机的工作 (14) 二十一、风机大部件更换 (14) 二十二、导电轨(或母线夹板)、电缆调整 (16) 二十三、安全工器具的使用 (17) 二十四、风机工作中中暑 (17) 二十五、风机维护时车辆停放 (18) 一、登塔作业 危险点: 1、高空坠落、落物

2、机械伤害 3、人身触电 安全措施: 1、特殊气候情况下(东汽风机风速超过 18m/s、雷电天气)严禁进行登塔检修作业。 2、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得登塔作业。 3、在接近风机时要注意从风机上坠下物体伤人,如螺栓、工具、积雪、冰块等,更不要在塔架下休息。 4、在攀爬之前,必须穿戴好合格的安保用品:工作服、安全帽、头灯、手套、安全鞋、安全带、双钩安全绳,必须仔细检查梯架、安全锁扣、安全带和双钩安全绳,确保安全合格后,方可攀爬。 5、登塔前清空口袋,确保工具包无破损零配件、油脂及工具等单独放在工具袋内,在攀登时把工具包与安全带相连或者背好。携带工具的人应后上先下。 6、登塔前必须确定风机运行方式为“手动停机”,并在转换开关上悬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标识牌。 7、手中不能有任何物品, 鞋上的泥、油污等必须清理, 爬塔时保证三点接触。 8、当进到塔筒时不要站在梯子的正下方,防止从风机上掉下螺栓、工具等物品。 9、在无法使用助爬器登塔维护检修时,不得两人在同一段塔筒内同时登塔,在一人到达上一节休息平台时将双钩安全绳挂钩挂在挂靠点上,并将平台盖板关闭后,另一人方可继续攀爬。 10、如在工作中,不需要使用吊车或出舱,安全带应放置在顶段塔筒顶部平台处,以防止安全带卷入旋转部件里。 11、登塔时,必须随身配备两种通迅工具,确保通信畅通。 12、使用助爬器登、下塔时,必须要调节到适合自己体重的档位。 13、使用助爬器登塔时,一人登至机舱后,发出准确信息,第二个人得到信息后,方可再次使用助爬器。 14、登塔时,到达爬梯尽头后,必须将双钩安全绳悬挂在固定、牢靠位置后,在拆取助爬器挂钩和安全滑块。待到达平台,确定安全后,在取下双钩安全绳。 15、用助爬器下塔时,必须先将双钩安全绳悬挂在固定、牢靠位置后,在安装安全滑块、助爬器挂钩。在下塔过程中务必使用安全滑块,双手依次紧握爬梯,双脚不得同时离开爬梯。 二、风机机舱内的工作 危险点: 1、人身触电 2、高空坠落、落物 3、机械伤害 4、高温烫伤 5、吸入有毒气体及碳粉 安全措施: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基本原则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因此,负责风电场运行维护的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指导并督促所有工作人员和能够接触到风机的其他人员执行风机的安全工作要求。 第二条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 (1)经检查鉴定没有妨碍工作的病症,能适应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 (2)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 (3)熟悉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4)维保人员应认真学习风力发电技术,提高专业水平。至少每年一次组织员工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度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继续上岗。 (5)新聘维保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

(6)所有维保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第三条安全及防护设备 为了个人的安全,所有人员在风力发电设备上面或周围工作时,都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受伤。 个人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1)安全帽:在风机现场及风机内停留或工作的每个人必须佩戴 (2)安全带、钢丝绳止跌扣、防坠连接装置:根据自己的体型调整安全带的松紧,系好所有的带扣。钢丝绳止跌扣是一种防跌落装置。按箭头朝上的方向将其固定在安全钢丝绳上,另一端挂在安全带(胸前的卡口)上 (3)安全鞋:在现场或风机内工作时,安装和服务人员都必须无条件穿戴安全鞋 (4)手套:在风机内或周围工作的每个人都必须带手套 (5)防护耳套:在产生高噪音区域工作时,如螺栓打力矩,站在发电机或燃油发电机附近或风机正在工作时的机舱内时,必须带防护耳套 (6)护目镜:野外大风工作必须佩戴护目镜

(完整版)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796-2012

风机发电场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安全带测试方法 GB 7000.1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 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5284 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T 5250 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电场输变电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3.2 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出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3

风力发电场安全操作规程

风力发电场安全操作规程 版 本:A/0 编 制:虎世宏 审 核:张剑辉 批 准:汪海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 分 发 号:FF-01JSZX 2009年6月22日发布 2009年6月22日实施 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GL/CX-4.4.6-07 QES/TY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 总则 (4) 4 风电场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基本要求 (4) 5 风电机安装安全措施 (7) 6 风电机组维护、检修、调试安全措施 (9) 7 攀登风机安全注意事项 (15) 8 机组内应具备的安全设施 (17) 9 风机操作基本安全注意事项 (18) 10 机组调试、启动运行条件 (19) 11 兆瓦机组转子锁定注意事项 (20) 12 变桨系统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21) 13 变流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24) 14 水冷系统维护安全事项 (24) 15 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机械危险 (25) 16 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电气危险 (25) 17 风电机组安全运行规定 (27) 18 风电场的其它相关规定 (30) 19 提升装置的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8) 20 未经允许禁止操作项目 (39) 21 重大配备吊装的规定 (40) 22 安全用电常识 (41) 23 油液造成的危险 (41) 24 自然环境危险 (42) 25 发生火灾时的做法 (43) 26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急救和做法 (44) 27 人员发生电气设备事故时的做法 (46) 附录紧急救护法 (47)

风力发电场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权限、责任及检查考核办法。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各现场、部门风电场安全生产全部过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558—19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666—199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797—2001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796─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SD 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电业安全[1994]227号关于修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部分条款的通知》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41-15 风电机组控制安全系统安全运行的 技术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控制与安全与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大脑指挥中心,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就是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通常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就运行工况而言,包括起动、停机、功率调解、变速控制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风力发电机组在启停过程中,机组各部件将受到剧烈的机械应力的变化,而对安全运行起决定因素是风速变化引起的转速的变化。所以转速的控制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风力发电机组组的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涉及的问题很多,如风速的变化、转速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振动等都是直接威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一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 1、风力发电机组开关出线侧相序必须与并网电网相序一致,电压标称值相等,三相电压平衡。 2、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链系统硬件运行正常。 3、调向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风速仪和风向标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 4、制动和控制系统液压装置的油压、油温和油位在规定范围内。 5、齿轮箱油位和油温在正常范围。 6、各项保护装置均在正常位置,且保护值均与批准设定的值相符。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贝加莱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2009-05-18 09:24 1、蓬勃发展的风电技术 风力发电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风力发电行业仍然不断的加大投资。在2008年,风力发电仍然保持着30%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包括Vestas、Gemsa、GE、国内的金风科技、华锐、运达工程等其订单交付已经到2011年后。 国内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起步较晚,目前的控制系统均是由欧洲专用控制方案提供商提供的专用系统,价格高昂且交货周期较长。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必须要提上日程,一方面,由于缺乏差异化而使得未来竞争中的透明度过高,而造成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平台开发自主的风电控制系统将使得制造商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获得先手。 然而,风电控制系统必须满足风电行业特殊的需求和苛刻的指标要求,这一切都对风力发电的控制系统平台提出了要求,而B&R的控制系统,在软硬件上均提供了适应于风力发电行业需求的设计,在本文我们将介绍因何这些控制器能够满足风力发电的苛刻要求。 2、风力发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 2.1高级语言编程能力 由于功率控制涉及到风速变化、最佳叶尖速比的获取、机组输出功率、相位和功率因素,发电机组的转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包含了复杂的控制算法设计需求,而这些,对于控制器的高级语言编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B&R PCC产品提供了高级语言编程能力,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了以下一些关键技术: 2.1.1复杂控制算法设计能力 传统的机器控制多为顺序逻辑控制,而随着传感器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复杂控制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器,而机器控制本身即是融合了逻辑、运动、传感器、高速计数、安全、液压等一系列复杂控制的应用,PCC的设计者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发展方向而设计了PCC 产品来满足这一未来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PCC设计为基于Automation Runtime的实时操作系统(OS)上,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对于风力发电而言,变桨、主控逻辑、功率控制单元等的算法非常复杂,这需要一个强大的控制器来实现对其高效的程序设计,并且,代码安全必须事先考虑,以维护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安全。 2.1.2功能块调用 PCC支持PLCopen Motion、PLCopen Safety和PLCopenHydraulic库

风电机组安全规范

13.1.1 在风电机组上工作,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及变电站部分(GB26860-2011)、热力和机械部分(GB267.94.1-2010)、电力线路部分(GB26857.9-2011)、高压试验部分(GB26861-2011)以及本规程。 13.1.2 在风电机组上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机械、电气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具备高处作业所要求的能力,并熟练掌握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的相关技能。 13.1.3 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入口处应设置“禁止烟火”、“未经允许,禁止入内”等标示牌;基础附近应设置“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等警示牌;塔架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可能触及的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13.1.4 风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定点、高空应急逃生定位点、机舱和部件起吊点应清晰标明;塔架平台、机舱顶部和机舱底部壳体、导流罩等作业人员工作时站立的承台等应标明最大承受重量。 13.1.5 塔架内照明设施应满足现场工作需要,照明灯具选用应符合《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7000.1)的规定,灯具的安装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7.9)的要求。 13.1.6 机舱和塔架底部平台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应置于便于取用的位置并可靠固定。 13.1.7 风电机组机舱内、交通运输工具上应配备急救箱、应急灯和逃生装置等应急物品,并定期检查、补充或更换。急救箱内的药品应根据风电场现场需要合理配置。 13.1.8 雷雨天气不得安装、检修、维护和巡检风电机组,发生雷雨天气后一小时内禁止靠近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叶片有结冰现象且有掉落危险时,禁止人员靠近,并应在风电场各入口处设置警戒区;塔架爬梯有冰雪覆盖时,严禁攀爬。 13.1.9 在12m/s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风速超过25m/s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 13.1.10 攀爬风电机组前,应将风电机组置于停机状态,将就地控制箱运行方式切换至“检修/维护”模式并挂警示牌,防止远程启动和就地误启动。 13.1.11 在风电机组上工作时,应不少于两人;禁止两人在同一段塔架内同时攀爬;通过塔架平台盖板后,应立即随手关闭盖板;随身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到达工作位置,应先挂好安全绳,后解防坠器;在塔架爬梯上作业,应系好安全绳和定位绳,安全绳严禁低挂高用。 13.1.12 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工作服、穿防护鞋、戴安全帽、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险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kg。 13.1.13 登塔作业时,风速不得高于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超过18m/s时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登塔作业。 13.1.14 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和其它物品应放入专用工具袋中,不得随手携带;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须传递,不得空中抛接;工器具使用完后应及时放回工具袋或箱中,工作结束后应清点。 13.1.15 登塔用安全带应按照《安全带》GB207.95-2007.9、《安全带检验方法》GB207.96-2007.9有关规定进行保管、使用、检查和试验。使用前检查安全带及其附件无开线、开裂、金属件变形、连接器开启、断股等现象。 13.1.16 登塔用防坠器、连接绳、连接器、缓冲器应按照《电力高处作业防坠器》DL/T 1147-2007.9有关规定进行保管使用、检查试验。

风电综合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风电综合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1 项目概述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电力生产也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发展可持续资源是长久之计,风能是一种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响,但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需要有水力、风力、太阳能资源,而且最主要的是投资和维护费用高、效率低,所以发出的电成本高。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随着地球资源的短缺,可再生能源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各个风电场的管理,使风电集团能够直观、动态、综合地掌握下属各风电场生产一线的情况,杜绝风电机组运行和生产经营数据的错报、迟报、漏报,同时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提供技术支持,力控科技为许继许昌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总部建设一套风电场生产数据采集、监测、储存、分析、展现系统,以便风电集团能及时获取风电场生产及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信息,为集中监测、故障分析、技术支持、经营决策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 2 系统整体拓扑结构介绍 2.1 集团调度中心系统建设 2.1.1 调度中心系统平台 调度中心信息化平台由实时服务器、历史服务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报警服务器、GIS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各种辅助系统组成。 1) 实时服务器 实时数据服务器主要为系统提供实时数据管理支撑,主要负责处理、存储、管理电站采集传送来的实时数据,并为网络中的其它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实时数据。实时数据存放在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作业-危险点及安全措施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作业危险点及安全措施目录 一、登塔作业 二、风机机舱内的工作 三、进入风机轮毂内的工作 四、机舱外作业 五、风机定检作业 六、电气回路上的工作 七、液压扳手使用 八、大力矩 九、液压系统上的工作 十、齿轮箱注油、取油样 十一、齿轮箱、液压站渗、漏油消缺 十二、风机变流器检修工作 十三、风机轴系上的工作 十四、发电机对中 十五、调整、更换滑环、碳刷 十六、控制系统工作 十七、现场复位操作 十八、风机通信系统上的工作 十九、风机机舱及塔筒内动火作业 二十、使用机舱升降机的工作

二十一、风机大部件更换 二十二、导电轨(或母线夹板)、电缆调整 二十三、安全工器具的使用 二十四、风机工作中中暑 二十五、风机维护时车辆停放 一、登塔作业 危险点: 1、高空坠落、落物 2、机械伤害 3、人身触电 安全措施: 1、特殊气候情况下(风机风速超过18m/s、雷电天气)严禁进行登塔检修作业。 2、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得登塔作业。 3、在接近风机时要注意从风机上坠下物体伤人,如螺栓、工具、积雪、冰块等,更不要在塔架下休息。 4、在攀爬之前,必须穿戴好合格的安保用品:工作服、安全帽、头灯、手套、安全鞋、安全带、双钩安全绳,必须仔细检查梯架、安全锁扣、安全带和双钩安全绳,确保安全合格后,方可攀爬。 5、登塔前清空口袋,确保工具包无破损零配件、油脂及工具等单独放在工具袋内,在攀登时把工具包与安全带相连或者背好。携带工具的人应后上先下。 6、登塔前必须确定风机运行方式为“手动停机”,并在转换开关上悬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标识牌。 7、手中不能有任何物品, 鞋上的泥、油污等必须清理, 爬塔时保证三点接触。 8、当进到塔筒时不要站在梯子的正下方,防止从风机上掉下螺栓、工具等物品。 9、在无法使用助爬器登塔维护检修时,不得两人在同一段塔筒内同时登塔,在一人到达上一节休息平台时将双钩安全绳挂钩挂在挂靠点上,并将平台盖板关闭后,另一人方可继续攀爬。 10、如在工作中,不需要使用吊车或出舱,安全带应放置在顶段塔筒顶部平台处,以防止安全带卷入旋转部件里。 11、登塔时,必须随身配备两种通迅工具,确保通信畅通。 12、使用助爬器登、下塔时,必须要调节到适合自己体重的档位。 13、使用助爬器登塔时,一人登至机舱后,发出准确信息,第二个人得到信息后,方可再次使用助爬器。 14、登塔时,到达爬梯尽头后,必须将双钩安全绳悬挂在固定、牢靠位置后,在拆取助爬器挂钩和安全滑块。待到达平台,确定安全后,在取下双钩安全绳。 15、用助爬器下塔时,必须先将双钩安全绳悬挂在固定、牢靠位置后,在安装安全滑块、助爬器挂钩。在下塔过程中务必使用安全滑块,双手依次紧握爬梯,双脚不得同时离开爬梯。 二、风机机舱内的工作 危险点: 1、人身触电 2、高空坠落、落物 3、机械伤害 4、高温烫伤 5、吸入有毒气体及碳粉 安全措施: 1、将风机停机。 2、在机舱工作时,如不锁定叶轮(片)锁,则禁止进入轮毂。 3、进行维护检修工作时,风电机零部件、检修工具必须传递,不得空中抛接。 4、在机舱里行走时要注意,尽量用手抓住固定部位,不能跳跃,有油渍时要及时擦拭干净。

2020年(安全生产)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

(安全生产)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 为进壹步规范风电安全工作,强化风电设计、建设、且网、运行和调度等全过程安全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促进风电安全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壹、风电场设计和设备选型管理 (壹)设计(咨询)单位要严格设计流程、加强设计管理。对于符合国家规划的新建风电场,要加强对风资源、建场条件的论证,预可研、可研、施工设计等各阶段的设计方案要满足关联设计深度要求且通过设计审查。项目设计方案如有重大变更,应组织开展论证,必要时要重新开展该阶段勘察设计和审查工作。 (二)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要对可能引起的系统电压稳定问题进行研究,优先考虑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合理确定风电场升压站动态无功补偿方案。电力调度机构应参和接入系统的设计审查,根据电网运行情况,提出具体审查意见。(三)分散式风电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电网壹次和二次设备情况,对风电机组选型和电网改造提出明确要求,满足电网的调压需要。 (四)风电场二次系统设计要满足国家和行业关联技术标准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且应征求电力调度机构意见。风电场监控系统设计要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关

联规定,实现风电场运行信息和测风信息上传电力调度机构,满足风电场有功功率、无功电压自动调节远方控制的要求,且设置统壹的时钟系统。禁止通过公共互联网络直接对风电机组进行远程监测、控制和维护。 (五)设计单位要优化风电场集电系统设计,应优先选用上出线机端升压变压器,以减少电缆终端使用数量;集电系统电缆终端应选用冷缩型或预制型,适当提高电缆终端交流耐压和雷电冲击耐压水平。集电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可靠性、保护灵敏度及短路电流情况选择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实现集电系统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快速切除。 (六)设计单位应根据风电场所于地区合理确定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等级及保护接线,多雷区风电场应适当提高设备防雷设计等级,防雷引线选型和风电场接地电阻应满足关联防雷标准要求,机组叶片引雷线及防雷引下线应优先采用铜质导线。海上、海岛、沿海地区风电场应注重差异化设计,提高风电机组的防台风、防腐蚀能力。风电机组机舱内设备及动力电缆应采用防火设计,采用阻燃材料,提高风电机组的防火能力。 (七)风电企业要加强设计(咨询)单位和风电设备的招标管理,严格设计审查,防止因低价中标导致设备质量下降。风电企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签订的设备采购合同应明确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制造原因引起的设备安全隐患,及时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 摘要: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作为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论述。本文主要介绍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风电机组在运行时不同区域的基本控制策略,以及不同厂家在风电机组主要系统的实现上对软硬件采用情况。 关键词:风电机组 控制系统 构成 一、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从实现功能的角度可以将控制系统分为:主控系统、变流控制系统、变桨距控制系统、偏航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及安全链保护。这些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主控制器只有一个,且位于地面的塔筒柜里,而从控制器有好几个,这些从控制器之间是通过光纤、工业以太网、profibus 、CANbus 等进行通信的。为了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以下将展示其结构图,具体如图1: 主控制器运行监控机组起停远程通信故障监测及保护动作电网、风况检测 人机界面 输入用户命令、变更参数 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统计 数据和故障 变桨距控制柜 桨距角调整 转速控制功率控制系统安全链系统紧急停机保护 偏航控制系统自动调向控制解缆控制液压站控制刹车机构压力控制机械刹车控制变流控制柜 交流励磁控制 并网控制 图1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二、风电机组在运行时不同区域的基本控制策略 根据风速情况以及风力机功率特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可以划分成很多区域,分别为:待机区、启动并网区、最大风能追踪区、转速限制区、功率限制区、切出保护区。 (1)待机区:控制系统的带电工作,保证所有执行机构和信号均处于正常状态。 (2)启动并网区:当风速达到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起动,通过变桨距机

构调节桨距角使风力机升速,达到并网转速时,执行并网程序,使发电机组顺利切入电网,并带上初负荷。待发电机出口三相电压的电网电压满足同期条件时,接触器合闸,发电机并入电网。 (3)最大风能追踪区: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额定风速以下时,发电机输出功率未达到额定功率,此时控制目标为保持最佳叶尖速比,快速稳定的电机变速控制,尽可能将风能转化为输出的电能,实现风能最大捕获。 (4)转速恒定区:这一区域内发电机转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恒定,风速逐步增大,机组功率因为发电机扭矩的增大而增加。而这个阶段,为了保护机组的安全运行,不再进行最大风能追踪,该区域的转速限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实现的,功率曲线也较前一阶段平滑。 (5)功率恒定区:如果风速继续增大,发电机和变流器将达到其功率额定值,此时,只能减小风轮吸收的能量才能保障机组的安全,于是加入变桨距控制,增大桨距角,继续减小风能利用系数Cp,以维持机组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值。 (6)切出保护区:当风速继续增大,超过切出风速时,从保护机组的角度出发要将风力机叶片调至顺桨状态,风力发电机组切出电网,实现安全停机。 三、不同厂家在风电机组主要系统的实现上对软硬件采用情况 (1)关于主控系统 主控制器是电控系统的核心,要完成对机组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检测和监控,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远程通讯的功能。 在主控系统的硬件上,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选择PLC作为主控制器PLC系统因为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PID回路控制,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使用方便,编程简单,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能适应风电场恶劣的运行环境,可靠性强,所以完全适用于风电领域。 (2)关于变桨系统 变桨距是指风电机组安装在轮毂上的叶片借助控制技术和动力系统改变桨距角的大小从而改变叶片气动特性,使桨叶和整机的受力情况大为改善。 作为变桨系统,主要有两大技术路线,如下: 1.电动变桨方式:几乎所有的国内风机制造商以及GE、Enercon、Suzlon、Siemens都是采用该种变桨方式,驱动电机有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之分,传动方式有齿轮齿圈传动和齿形皮带传动(仅有金风一家)之分。 2.液压变桨方式:以Vestas和Gamesa两大国际风机巨头为代表。 两种变桨方式各有优缺点,两种系统在基本功能方面几乎是一致的,而在细节方面各有利弊,目前在电动型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3)关于变流系统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 (通用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1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第一条基本原则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因此,负责风电场运行维护的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指导并督促所有工作人员和能够接触到风机的其他人员执行风机的安全工作要求。 第二条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 (1)经检查鉴定没有妨碍工作的病症,能适应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 (2)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 (3)熟悉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4)维保人员应认真学习风力发电技术,提高专业水平。至少每年一次组织员工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度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

术考试,合格者继续上岗。 (5)新聘维保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 (6)所有维保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第三条安全及防护设备 为了个人的安全,所有人员在风力发电设备上面或周围工作时,都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受伤。 个人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1)安全帽:在风机现场及风机内停留或工作的每个人必须佩戴 (2)安全带、钢丝绳止跌扣、防坠连接装置:根据自己的体型调整安全带的松紧,系好所有的带扣。钢丝绳止跌扣是一种防跌落装置。按箭头朝上的方向将其固定在安全钢丝绳上,另一端挂在安全带(胸前的卡口)上 (3)安全鞋:在现场或风机内工作时,安装和服务人员都必须无条件穿戴安全鞋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功能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简介 风力发电机组由多个部分组成,而控制系统贯穿到每个部分,其相当于风电系统的神经。因此控制系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发电量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安全性。 自热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和退出电网、输入功率的限制、风轮的主动对封以及运行过程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必须能够自动控制。同时,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都是边远地区或是海上,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要求能够无人值班运行和远程控制,这就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一般的工业控制过程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综合性控制系统。他不仅要监视电网、风况和机组运行参,对机组进行控制。而且还要根据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对机组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控制系统的组成 风力发电机由多个部分组成,而控制系统贯穿到每个部分,相当于风电系统的神经。因此控制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发电量的多少以及设备的安全。目前风力发电亟待研究解决的的两个问题:发电效率和发电质量都和风电控制系统密切相关。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风电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这就是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获取最大能量,提供良好的电力质量。 控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变距系统、运行主控制器、功率输出单元、无功补偿单元、并网控制单元、安全保护单元、通讯接口电路、监控单元。具体控制内容有: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变桨控制、转速控制、自动最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风电-毕设论文

毕业论文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摘要 风力发电系统电气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风力发电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甚至成为风电场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尤其是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控制与检测系统中,控制系统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上的要求是不困难的。往往不是控制系统功能而是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声誉。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功能很强,但由于工作不可靠,经常出故障,而出现故障后对一般用户来说维修又十分困难,于是这样一套控制系统可能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者来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采取必要的手段使我们的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并且在出故障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系统,使之恢复正常工作。 关键词: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机的基础理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风轮机的气动特性;变桨距控制系统。

1绪论 1.1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的特点。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两大紧迫问题使风能的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潜能很大,大力发展风、水电是我国长期的能源政策。而其中风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商业开发价值的能源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现代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只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已有近50个国家开发建设了风电场(是前期总数的3倍),2002年底,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31128兆瓦(是前期总数的300倍)。 2005年以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3%,新增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6.1%,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能源的地位。2010年全球装机容量达196630MW,新装机容量37642MW,比去年同期增长23.6%。 目前,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国的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约占到欧洲总量的65%。近年来,在欧洲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国家还有法国、英国、葡萄牙、丹麦、荷兰、奥地利、瑞典、爱尔兰。欧洲之外,发展风电的主要国家有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和日本。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在积极开发和应用风能资源。 海上风力资源条件优于陆地,将风电场从陆地向近海发展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有人把风电的发展规划为3步曲,陆上风电技术(当前技术)一近海风电技术(正研发技术)一海上风电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2010年北美的装机容量有显著下降,美国年度装机容量首度不及中国;多数西欧国家风能发展处于饱和阶段,但风能产业在东欧国家得到显著发展;非洲风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北非。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单机容量为3 -6MW的风电机组已经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行。美国7MW风电机组已经研制成功,正在研制10MW机组;英国10MW机组也正在进行设计,挪威正在研制14MW的机组,欧盟正在考虑研制20MW的风电机组,全球各主要风电机组制造厂家都在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做前期开发。 1.1.1世界上风力发电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风电发展持续升温,速度加快。现主要以德国、西班牙、丹麦和美国的一些公司为代表,大规模地促进了风电产业化和风机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经过四、五年时间的整合,国际上风机制造业大约有十几家比较好的大企业。2003年底,全世界风电是3800万千瓦左右,而2003年一年就增加了400多万千瓦,仅德国到2003年底的装机容量就有1600万千瓦,其次是西班牙、美国、丹麦等国。国外风电的发展趋势,一是发展速度加快,二是风机机组从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厂是下一步发展的主流。

DLT796-2012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试题答案

风力风电场安全规程试题答案 1.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2.坠落悬挂安全带:高处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飞车: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能转速超过允许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4.安全链: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5.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识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架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6.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定点、高空应急逃生定位点、机舱和部件起吊点应清晰标明;塔架平台、机舱的顶部和机舱的底部壳体、导流罩等作业人员工作时站立的承台等应标明最大承受重量。 7.风电场现场作业使用交通运输工具上应配备急救箱、应急灯、缓降器等应急用品,并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8.作业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带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作业人员体重及负重不宜超过100KG。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9.风速超过25m/s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攀爬风力机组时,风速不应高压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超过18m/s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攀爬机组。 10.雷雨天气不应安装、检修、维护和巡视机组,发生雷雨天气后一小时禁止靠近风力发电机组; 11.攀爬机组前,应将机组置停机状态,禁止两人在同一塔筒同时攀爬;随身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到达塔架顶部平台或工作位置,应先挂好安全绳,后解防坠器;在塔架爬梯上作业,应系好安全绳和定位绳,安全绳严禁低挂高用。 12.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和其它物品应放入专用工具袋中,不应随手携带;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须传递,不应空中抛接;工器具使用完后应及时放

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

. 密级:公司秘密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2.0MW108C型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 说明书 编号KF20-001000DSM 版本号 A 2014年7 月

. 编制 <**设计签字**> <**设计签字日期**> 校对 <**校对签字**> <**校对签字日期**> 审核 <**审核签字**> <**审核签字日期**> 会签 <**标准化签字**> <**标准化签字日期**> <**会二签字**> <**会二签字日期**> <**会三签字**> <**会三签字日期**> <**会四签字**> <**会四签字日期**> <**会五签字**> <**会五签字日期**> <**会六签字**> <**会六签字日期**> <**会七签字**> <**会七签字日期**> <**会八签字**> <**会八签字日期**> <**会九签字**> <**会九签字日期**> 审定 <**审批签字**> <**审批签字日期**> 批准 <**批准签字**> <**批准签字日期**> 编号

换版记录

目录 序号章 节名称页数备注 1 0-1 概述 1 2 0-2 系统简介 1 3 0-3 系统硬件11 4 0-4 系统功能 5 5 0-5 主控制系统软件说明12 6 0-6 故障及其处理说明64

0-1概述 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地球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风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风力发电机就是利用风能产生电能,水平轴3叶片风力发电机是目前最成熟的机型,它主要是由叶片、轮毂、齿轮箱、发电机、机舱、变频器、偏航装置、刹车装置、控制系统、塔架等组成。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是其核心和关键技术,这与一般工业控制方式不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机舱主控系统、变桨系统、变频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现场总线以及以太网连接在一起,各个模块都有独立的控制单元,可独立完成与自身相关的功能(图0-1-1)。目的是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获取最大风能和向电网提供优质的电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