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政策法规练习题答案一

农村政策法规练习题答案一

农村政策法规练习题答案一
农村政策法规练习题答案一

北京电大《农村政策法规》练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农业基本法律制度

一、解释名词:

1、农业法: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业:

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4、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包括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5、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确立农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多种形式的以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联结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规模生产,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产品多次增值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二、问答题:

1、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

(1)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3)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4)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农村社会发展目标。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农村社会发展目标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答: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科教兴农”的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什么?

答: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农业行业协会的职能和特点是什么?

答: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

(1)为成员提供生产、产品营销、市场信息、技术、业务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2)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

(3)代表本行业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

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特点是:

(1)要认识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区别:

行业协会是非经营性的社团组织,要进行社团法人登记,其主要职能是协调自律、解决行业发展与保护行业利益。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从事经营活动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应该按照社团法人进行登记。

(2)协会是以某种农产品为纽带组织的,不是综合性的。

(3)协会一定要依法成立。

(4)协会一定是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愿依法成立的,它不是也不应当是官办的。

三、论述题:

1、试述农业法与农业政策的关系?

答:农业法与农业政策的关系是:

(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党的政策决定法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向,法律是根据党的政策制定的,是党的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具体化。

(2)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党的政策体现为法律后,就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各种组织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3)由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性,使党的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得到党的纪律保证,而且还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4)法律具有稳定性,党和国家的政策表现为法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2、农业法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有哪些?

答:农业法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有:

(1)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

(2)发展优质农产品。

(3)实行动植物防疫、检疫制度。

3、农业法关于农产品流通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答:《农业法》首先规定了农产品的购销体制,规定农产品的购销实行市场调节。(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农产品流通形式和营销主体的多元化

(3)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

(4)农产品进口预警制度和进口损害救济制度

4、农业法关于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答:农业法关于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有:

(1)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

(2)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3)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4)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5)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

(8)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

5、农业法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答:农业法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的主要制度是:

(1)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

(2)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制度有: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3)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4)农民在出售产品和购买生产资料时的利益保护

(5)农民权益的行政保护

(6)对农民权益受损时的行政和司法保护

6、农业法关于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答:农业法关于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有:

(1)建立农业资源区划和监测制度

(2)保护耕地质量

(3)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沙化土地《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4)保护森林资源《森林法》

(5)保护草原资源《草原法》

(6)保护渔业资源《渔业法》

(7)保护农业生物物种资源

(8)保护农业环境

第一章 总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概念 92.会计本来就有,只是生产发展了,会计随之而发展()。 【答案】错误 【解析】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1. .我国两种有代表性的关于会计本质的观点是()。 A.会计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 B. 会计信息系统论和工具论 C. 工具论和管理活动论 D.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答案】A 2.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 A. 单式记账法的产生 B.账簿的产生 C. 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 D.成本会计的产生 【答案】C 3、四柱清册中的“实在”相当于现在的()。 A.期初余额 B.期末余额 C.本期增加 D.本期减少 【答案】B 【解析】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旧管”相当于现在的期初余额,“新收”相当于现在的本期增加,“开除”相当于现在的本期减少,“实在”相当于现在的期末余额。 4、四柱清册中的“旧管”相当于现在的()。 A.期初余额 B.期末余额 C.本期增加 D.本期减少 【答案】A 【解析】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旧管”相当于现在的期初余额,“新收”相当于现在的本期增加,“开除”相当于现在的本期减少,“实在”相当于现在的期末余额。 6、四柱清册创建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A 【解析】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创建于唐朝,“旧管”相当于现在的期初余额,“新收”相当于现在的本期增加,“开除”相当于现在的本期减少,“实在”相当于现在的期末余额。 8.四柱清册的“旧管”与“新收”相当于现在的期初结存和期末结存()。 【答案】错误

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资料】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第一章 1.农业法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承包经营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科教兴农”的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农民或者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第二章 1.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这一规定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它规范和调整的是农村土地。但并不是全部农村土地。二是这些土地的用途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村政策法规》题库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法规 2.农村土地 3.市场准入 4.农民专业合作社 5.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共八个小题,学生任选六道小题回答) 6.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7.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8.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9.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0.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有哪些?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方式有哪些? 12.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哪些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 13.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共四个小题,学生任选二道小题回答) 14.《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15.试述其他方式承包与家庭承包的区别。 16.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确保耕地不减少的措施有哪些? 17.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法规,是农业法律、法规及国家在农业方面政策的总称。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 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市场准入,是指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对市场主体、产品、服务、资本等进入一个

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3

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三) 调查报告(仅供参考,请勿照抄) 参考一: 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活动,2007年3月至5月,我们组织了司法、派出所、政府办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先后三次深入到者太乡三卡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该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现状及特点 三卡村位于者太乡西北部,地处云南、广西、贵州三省五县(广南、丘北、师宗、西林、兴义)交界处,辖20个村小组(三卡,落角、大湾)等,共769户,总人口3794人,居住着汉、壮、苗、彝四种民族,农民收入主要依靠饲养牛、猪、家禽和种植水稻,包谷、生姜、桐果等,2004年度人均纯收入为548元。该村地处边僻,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众淡薄,生活还比较困难。2004年至今一直被列为重点扶贫村。该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一)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健全。该村有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两委组织都经民主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分别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各5人组成,班子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二)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三)村干部和群众在强烈渴望上级给予项目扶贫的同时,更希望能知法懂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在调查和座谈的过程中,从干部和群众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常过程中经常吃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违法犯罪,遇到纠纷不知如何打官司等不懂依法维权的苦处。因此,村民在渴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识在农村得到普及。 (四)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该村地处三省五县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外地往来人员较多,加之长期以来很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各村村民小组建立一支巡防队伍,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全部)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 营。它以国内外市场 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同发生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 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 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 农业投入。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 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 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比较完备的 施认认真真的落实到实处。 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12 34 5 5、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 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6、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哪些途径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 村土地承包诉”。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沿革的认识 p3 四个阶段 2、你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哪些问题参考P26 四个方面1 23 4 害救济制度建设不够完备。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农民专员合作社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汽车构造习题:1第一章总论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2.发动机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进排气系统)、(润滑系统)、(冷去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3.汽车底盘主要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四部分组成。4.典型的货车车身包括(发动机舱)、(乘员室)、(货箱)等部件。 5.汽车等速行驶时,其阻力由(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等组成。 6.汽车的滚动阻力与(路面阻力)、(行驶车速)、(轮胎)以及(气压)有关。 7.汽车的空气阻力与(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相对速度)有关。 8.汽车的爬坡阻力主要取决于(车总重量)和路面的(坡度)。 9.JNl181C13汽车属于(货车),其总质量为(18吨)。 二、选择题 1.4×2型汽车的驱动轮数为(B)。 A.4 B.2 C.8 D.6 2.BJ1061型汽车属于( C )。 A.客车B.轿车 C.货车D.越野汽车 三、问答题 1.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按用途分成7类: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与挂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 按汽车燃料的不同将汽车分为:汽油车,柴油车,液化气汽车; 按驱动形式的不同分为单轴(两轮)驱动,两轴(四轮)驱动,多轴(全轮)驱动。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辆。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将汽车分为M类,N类,O类,L类,G类。 国际分类:乘用汽车,商用汽车。 2.轿车、客车、货车和越野汽车分别依据什么分类?各分为哪几个等级?

农村政策法规与法律基础知识试卷自测题附答案

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题 一、抢答题范围 1、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这表明法具有()。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B 2、不管人们主观愿望如何,人们都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将受到相应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法的()。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C 3、法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告诉人们可以怎样做、不得怎样做、必须怎样做。这体现了法的()。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A、 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与特性,这表明法具有()。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D、 5、法律与政策的稳定程度不同,比较而言,(1)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A、法律 B、政策 答:A 6、法与政策调整的范围、方式不同。二者相比,(1)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泛。 A、法律 B、政策 答:B、 7、法与道德起源的时间不同,()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阶级与国家产生后才产生的。 A、道德 B、法律 答:B 8、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就是约定俗成的,内容比较原则与抽象,没有严格的制定与修改程序。 A、道德 B、法律 答:A 9、法与道德实现的方式与手段不同,()的实施主要靠社会舆论与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 A、道德 B、法律 答:A 10、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就是( 1 )。 A、社会主义法制就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效手段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社会主义道德就是社会主义法的评价标准 D、法律以政策为指导 答:B 11、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特性反映了我国的()。 A、政体 B、国体 C、政党制度 D、国家结构形式

2017年电大《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 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

第一章 总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税务会计以()准绳。 A.会计制度 B.会计准则 C.国家税收法令 D.财务会计 2.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 A.所得税会计为主体 B.流转税会计为主体 C.流转税会计与所得税会计并重 D.以上都不正确 3.所得税递延的前提是()。 A.货币的时间价值 B.持续经营 C.纳税年度 D.年度会计核算 4.税务筹划的内在原因()。 A.纳税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的时间价值 D.纳税年度 5.支持并规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原则()。 A.确定性原则 B.可预知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原则 6.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税收会计就是税务会计 B.税收会计的产生早于税务会计 C.税务会计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会计 D.税务会计比税收会计简单 7.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税务与会计计量依据相同 B.税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全部经济业务 C.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原则 D.税务会计是应计制 8.关于纳税主体()是正确的。 A.税务会计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相同 B.会计主体不都是纳税主体 C.纳税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D.纳税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税务会计的应计制与财务会计上的应计制存在一些区别 B.税务会计的应计制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 C.税务会计的应计制可保护政府财政税收收入 D.税务会计的应计制与财务会计上的应计制相同 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税务与会计目标不同 B.税务与会计计量所得的标准不同 C.税务与会计内含的概念不同 D.税务与会计计量的依据相同 答案:1.C 2.C 3.B 4.C 5.B 6.B 7.C 8.C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税务与会计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 A.目标不同 B.计量所得的标准不同 C.内含的概念不同 D.计量的依据不同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A.目标不同 B.对象不同 C.核算基础、处理依据不同 D.计算损益的程序不同3.税务会计的特点 ( )。 A.法定性 B.广泛性 C.统一性 D.非独立性 4.税务会计的目标是()。

(完整word版)农村政策法规历年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法(狭义): 答: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 答: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土地整理 答:是以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改善,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占用现状进行调整与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的措施与手段。 4、建设用地 答: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和军事设施用地等用地。 5、开垦土地: 答: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6、草原载畜量: 答: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7、自然资源 答: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如土、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 8、消费者: 答: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主体。 9、人生权: 答: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10、所有权: 答: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1、继承权: 答:是指公民享有的依照法律规定或遗嘱指定而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权利。 12、物权: 答:是指权利主体直接管理和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3、用益物权: 答:是指权利主体直接管理和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4、耕地: 答: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15、渔业: 答:是指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经济动植物区的水产品的产业。 16.农业 答: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17、代理 答: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18、定金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

第三模块2。《农村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红字部分为答案) 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4、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

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7、二轮承包和承包期三十年不变。 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实行。而要坚持这个经营体制,就必须要赋予农民足够长的土地承包期,更要在承包期内确保承包关系的稳定。这里我就不展开论述了,我想广大学员比我的体会可能会更深刻。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原则: 第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第二,民主管理。第三,盈余返还。9、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 (1)为成员提供生产、产品营销、市场信息、技术、业务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2)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3)代表本行业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

第一章 总论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对象是( )。 A.经营过程 B.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C.会计主体 D.社会再生产资金中的数量方面 2.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 D.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 3.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规范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会计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4.下列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核算与分析 B.反映与控制 C.预测与决策 D.分析与监督 5.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 )。 A.会计职能 B.会计本质 C.会计对象 D.会计方法 6.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的是(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确定会计要素 C.登记会计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7.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空间范 围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8.会计分期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核算 D.货币计量 9.确定会计分期的目的是( )。 A.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提供会计信息确定计量基础 C.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 D.财产物资按照历史成本计量 10.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1.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主要体现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 )。 A.可比性 B.明晰性 C.谨慎性 D.及时性 12.企业应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运用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 )。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及时性 1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可靠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14.下列会计处理中,不符合谨慎性要求的是(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计提“秘密准备” C.计提商品保修费用 D.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15.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实质重于形式 B.可靠性 C.权责发生制 D.相关性

《农村政策法规》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一村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3.耕地 4.要约 5.义务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50分)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3.草原统一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4.《婚姻法》第l8条规定,为夫妻一方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5.村民自治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夯,共30分) 1.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法与农业政策的关系? 2.如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将其所向有的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与第三人的行为。 3.耕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4.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5.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El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10分) · 2.(i)适用承包地的权利,即实际利用承包地的权利。承包方有权依法适用承包地,在承包地上进行耕作,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分) (2)生产经营自主权。承包方有权在承包地上依法自主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主决定种植什么作物、种植多少作物等,不受其他组织和各人的干涉。(2分) (3)产品处置权。承包方有权自主处置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产品的数量、价格、方式等,发包方不得干涉。(2分) (4)收益权,即获得收益的权利。承包士地上产生的合法收益,包括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收益以及其他收益,归承包方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剥夺。(2分)(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2分) 3.(1)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3分) (2)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3分)(3)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2分) (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2分)4.(1)一方的婚前财产;(2分)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2分)(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父或妻一方的财产;(2分)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2分)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2分) 5.(1)民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村民权利平等、自治范围广泛、自治参与直接、自治效力有效益。(3分) (2)自治原则。内容包括自己办自己的事、各种自治权利的实现、绝大多数人自治。(2分)(3)法制原则。依法推进、依法建制、依法办事。(3分) (4)党的领导原则。(2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法律是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的本质特征。而统治阶级

最新农村政策法规作业答案资料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 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 B 9、 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 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 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 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 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 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 农民利益的原则。4 、科教兴农的原则。5 、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 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 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 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 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 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 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3 、健全农村金 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 融支持。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 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 助农业保险。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 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6 、鼓励和支 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 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 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 之间的合理比价。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9 、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 支持保护体系是比较完备的,问题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相 关职能部门能把各项措施认认真真的落实到实处。 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1)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提高农村生产 力发展水平。(2)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第 二第三产业发展。(3)统筹城乡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 余劳动力。(4)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提高农村教育;卫 生和文化水平。(5)统筹城乡投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 的支持保护力度。 5、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 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 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 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 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 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6、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哪些途径?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 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 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 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 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沿革的认识: 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均有重 大影响。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 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政策突破阶段(1978---1984):以土地的家庭承包 制度确立为核心。首先表现在过于僵化的农村土地经营 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是改 革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赋予 农民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政策过渡阶段 (1985---1991):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调整农村产业 结构政策为核心。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核心主 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农产品流通政策。国家对农 副产品价格全面放开,有长期以来的国家统一定价转向 市场定价。流通环节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上了有计划发 展经济商品经济的轨道,农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开始加 快。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以 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为核心的。 (三)政策稳定阶段(1992—2002):以稳定土地政策为 主的各项农村政策为核心。这一阶段农村经济开始全面 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农村政策的思路以稳定和完善为 出发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土地政策方面。“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列入了《宪法》范畴,成为国家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第二,乡镇企业发展政策方面。(四) 政策转型阶段(2002至今):以税费改革和惠农政策为 核心。 2、你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哪些问题? 四个方面:(1)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够完善。2)农产 品流通形式和营销主体单调,不够灵活,信息不够流畅。 (3)没有有效建立起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中间环 节多,费用高,地区封锁保护主义严重。(4)农产品进 口预警制度和进口损害救济制度建设不够完备。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 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 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2、财务会计制度: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会计工 作,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 社法》及有关规定,结合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 度。 3、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算: 农民专业合作社清算,指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后,依 照法定程序清理合作社债权债务,处理合作社剩余财产, 使合作社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 4、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指农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性和 内在价值,包括在生产、贮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形成、 合成留有和残存的营养、危害及外在特征因子,既有等 级、规格、品质等特性要求,也有对人、环境的危害等 级水平的要求。 5、市场准入: 所谓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 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 6、农产品标识 是指用来明示农产品属性的信息标志。它包括农产品 的产地、价格、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 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 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是消费者识别和选择农产品的 重要信息。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B 6、C 7、A 8、 A 9、A 10、B 三、简答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立法目的 第一,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第二,规 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第三,保护农民专 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第四,促进农业和农村 经济的发展。 2、《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 条件有哪些? (一)有五名以上符合规定的成员。(二)有符合本 法规定的章程;(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四) 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五)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条件和成员结构是怎样 的?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 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 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 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 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 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