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宗教性学

中国古代宗教性学

中国古代宗教性学
中国古代宗教性学

中国古代宗教性学

宗教史学:

出于西方宗教学界偏重宗教史的研究,许多国家的宗教学最初以宗教史学的面貌出现,因此广义的宗教史学即宗教学。狭义的宗教史学是其他宗教学分支的基础,它以各种具体宗教所经历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勾勒其历史发展线索,因此,它与历史学、语言学和考古学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它是宗教研充中的历史描述、语言考察和考古实践。荷兰学者商特皮(P.D.Chantepic)于1887年出版的《宗教史教科书》,是最早的宗教史著作。

比较宗教学:宗教史学被认为是宗教比较学的前身,是从历史的层面(纵向发展)去做比较。宗教现象学一词很早就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著作中,但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宗教学分支学科始于荷兰宗教学者商特皮。宗教现象学的现代发展则以荷兰宗教学家列欧(G.V.Leeuw)的《宗教现象学》为标志。

宗教现象学家认为,宗教比较可分为外部比较和内部比较,比较宗教学主要是强调外部比较,如对宗教形态和历史变迁的比较,对宗教礼仪、习俗、祈祷等形式的比较,而对各种宗教的内在意义和本质的比较则有所忽视;宗教现象学则强调内部比较,认为这种比较更加抽象,更具有实质性。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主要研究宗教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人类团体和社会的宗教意义、社会对宗教的需求和排斥、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以及宗教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的分布、宗教在社会中的传播状况和意义。宗教社会学在开创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杜克海姆(又译涂尔干、迪尔凯姆)(E.Durheim)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杜克海姆在其著述中将宗教社会学理论加以系统化、体系化,并且率先使用“宗教社会学”一词。宗教社会学在他那里开始形成体系。他认为,宗教乃是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因素,有着非常实在的内容。

宗教心理学

对宗教现象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由来已久,但宗教心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近代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w.Wundt)的十卷本《民族心理学》用了三卷之多的篇幅专门讨论神话和宗教问题,他的美国学生斯塔伯克于1900年第一次以《宗教心理学》为标题出版专著。留巴、詹姆士、普拉特、奥托相继而起,宗教心理研究之风吹及欧美,盛极一时。

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研究“宗教的本质”问题,是从哲学本体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来探讨“宗教的意义”,并根据宗教的历史发展、社会作用,从认识论上确定“宗教”的“概念”、阐明其“定义”,回答“什么是宗教”、“为什么有宗教”等问题。

“宗教”这个词是个外来词。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宗”和“教”这两个单字,但无“宗教”这个词组。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宗,尊祖庙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见,“宗”字在古汉语中的基本含义在于人的祖先祟拜,在于一个家族的人对自己祖先的崇拜,而“教”字则是教化的意思。

宗教”这个词是外来词,在中国出现首先源自佛教。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意指佛教的教理。“宗教”这个外来词的另一个来源则是拉丁文“religio”,它本来的意思有虔诚、对神的敬畏和景仰、敬神的礼仪、神圣性、圣地、圣物,等等。

宗教组织是社会生产和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宗教制度化发展的结果。在各种制度化宗教中,宗教组织的形态各异,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名目和形态各异的宗教组织成

为不同宗教的象征。任何宗教组织均认为自己具有“神圣性”,从组织的象征体系到其行为和活动都笼罩着神圣性的光环;其次,任何宗教组织都是宗教徒的联系纽带,起着培养、维护和实践宗教信仰的作用;再次,宗教组织以宗教信条、教义和经典为依据建立起组织的价值规范和道德约束机制,以此指导和约束其成员的行为与活动

涅槃,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译为圆寂等。

佛教寺院是佛教徒供奉佛像、僧众居住、修行和举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地方,也是信徒进香朝拜,参加宗教活动的中心。

寺:古代官署名:如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寺,在早期基本上是指外来宗教的活动场所,反映了“寺”与“鸿胪寺”的关系

庙的泛化,是将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都纳入其中,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如熟知的东岳庙、八仙庙等。

寺庙是用于宗教仪式或活动的感慨性屋花建筑。

三、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及供奉内容

1.山门殿

2.天王殿

3.大雄宝殿(1供一尊佛像主尊两侧,常有“胁侍”,即左右近侍。释迦牟尼佛的近侍,一般为“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或两菩萨:文殊、普贤(华严三圣或者是四方三圣)(2供三尊佛像三身佛”: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或“竖三世佛”:中尊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尊为过去佛燃灯佛;右尊为未来佛弥勒佛。(3罗汉“罗汉”: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多供奉十八罗汉。或“横三世佛”:中尊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尊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4)海岛观音“海岛观音”:大雄宝殿正中佛像的背后是“海岛观音”,观音像旁边是善财童子和龙女。描绘的是杉菜他那个字五十三参的故事

4.法堂“法堂”:又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建筑规模仅次于大雄宝殿。

5. 藏经阁“藏经阁”:寺院中珍藏佛教经典之处,有“寺院图书馆”之称。

道教的发展历程:

1.道教的起源

2.道教的形成

张陵是道教的创始者,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掌教。张鲁雄踞汉中近三十年,政教合一,影响极大,其后裔移居江西贵溪龙虎山,世代为教主,天师道遂绵延不绝。

3.道教的发展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五斗米道“天师”张鲁降曹。从此,道教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一方面积极向上层社会渗透,使道教官方化;另一方面大批道教学者对教义、教规、斋醮、法术等加以整理,使道教走向规范化。这一转变是魏晋南北时期完成的(1)葛洪与《抱朴子》:抱朴子》构建和完善了神仙道教的理论体系,证明神仙之存在、可信、可求,阐述了修炼成仙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是集神仙思想及方术之大成,蔚然形成了一个系统。葛洪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方术与神学纳为一体,将道教丹鼎、符水从理论上纳为一体,从而确定了神仙理论体系。

(2)经箓派的出现

上清派:魏存华、杨羲、许谧等共同造作而成。此派造作了大量经书,其代表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故称上清派。

灵宝派所崇奉《灵宝经》有新旧两种,古者指《灵宝五符经》,新者指《灵宝度人经》。后陆修静在此基础上增修科仪,立成仪规,灵宝之教遂大行于世。

三皇派实为鲍靓造作《三皇文》而来,其主要内容是“驱召鬼神”的符图及存思神仙“真形”

之术。

3)南北天师道

寇谦之调整、改善了道教与皇权的关系,经他“清整”后的“新天师道”一度成为北魏国教。陆修静广集道书,“总括三洞”,将上清、灵宝、三皇汇归一流,分道教经籍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使之系统化;修静还大力提倡内持斋戒、外持威仪,重视斋仪科范,道教典仪因而完备,“道教之兴,于斯为盛”。

寇谦之改造的天师道盛行于北部中国,故称北天师道。

陆修静改造的天师道盛行于南部中国,故称南天师道,

4)茅山宗

梁朝道教大师陶弘景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开创了对道教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茅山宗,提倡佛道双修,而实际上以道为主,从而使道教的义理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得到很大发展。5)全真道

北五祖::东华子王玄甫、正阳子钟离权纯阳子吕洞宾、海蟾子刘操、重阳子王喆、

南五祖: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

道教建筑简史

道教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醮等祝祷祈禳仪式的建筑物。汉称“治”。至晋或称“庐”,或称“治”,或称“靖”(又作“静”)。南北朝时,南朝称馆,北朝称观(个别称寺)。唐始不复称馆,皆以观名之。唐宋以后规模较大者称宫或观,部分主祀民俗神之建筑或称庙。道教初创时,山居修道者多栖深山茅舍或洞穴,建筑简陋。南北朝时,道教建筑随着仪礼的规范化,不仅具备相当规模,且趋于定型。唐宋两代,道教兴盛,各地广设宫观

道教建筑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中国传统之院落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神殿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处于建筑群之主要轴线上,为整个建筑群之主体。大型宫观大多为一串纵向布置,随地平面逐渐升高之院落。殿堂内设置神灵塑像或画像。膳堂建筑物包括客堂、斋堂、厨房及附属仓房。一般布置于建筑群主要轴线侧面。宿舍为道士、信徒及游人住宿用房,其布置较为灵活。常于建筑群之僻静处单独设院。有的还利用建筑群附近名胜古迹和奇异地形地物(如山泉溪流、巨石怪洞、悬岩古树等),建置楼、阁、台、榭、亭、坊等,形成建筑群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之园林。

道教建筑之总体布局、体量、装饰以及用色等,均体现其建筑思想乃承袭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此说谓天地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元素构成,万物分配五行,五者循环相生。其中季节、方位、色彩的配置与道教建筑关系尤密。

道教服饰在早期道教中没有严格规定,南朝陆修静以后,渐渐有了一些制度。

道巾种类尤多,据清闵小艮《清规玄妙》说:全真之巾,系有九种:即: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

其中除一字巾为束发时所用外,其它统称礼巾,遇有典礼时随意用之。习惯上老年道士多用冲和巾,少年用逍遥巾,寒冷时用幅巾,降雪时用浩然巾,一般天气下则用紫阳巾、一字巾等。道士曾受初真戒者用纶巾,戴偃月冠;曾受中极戒者用三教巾、戴三台冠;曾受天仙戒者用冲和巾、戴五岳冠。

冠有四种,为:月冠、五岳冠、莲花冠和三台冠等。冠多玉制或木制,服用时可任意使用之。鞋袜,道士一般多用白布袜,着云履或青鞋。

服饰配件,尚有云游七宝、蒲团、衲衣、单瓢、棕笠、棕扇、青囊、扁拐等,亦为道士必备之物

符”在早期道教中常和“箓”字连用,所以符有时也叫符箓。符箓和丹鼎又是早期道教两大

派系的名称之一。龙虎山天师道就是以传授符箓著称的主要道派。

4.

6中国古代宗教——佛教

中国古代宗教——佛教 与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同,佛教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于是佛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中国化了。 一、原始佛教的创立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伽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死于前485年。他面对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生老病死,进行了苦苦思索,读了不少书,但始终找不到解脱的办法,于是在他十九岁时(一说二十九岁),舍弃了王位,离开了妻子和儿子,剃发出家,经过多年苦修,后来在一棵菩提树下经过49天冥坐沉思,他终于在一天夜里睹明星而悟道。 (二)佛的含义 佛意为“觉者”或“觉悟了真理的智者或圣人”。“佛”在中国古代有“佛陀”、“浮屠”、“浮图”等多种译名。 (三)佛的三层境界 1.自觉:即领悟了佛教教义的圣人。 2.觉他:自己领悟了教义,并帮助他人觉悟的圣人。 3.觉行圆满:掌握了真理并能超越生死的圣人。 二、原始佛教的教义——“缘起论”和“四圣谛” (一)缘起论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因和缘就是关系和条件,离开因和缘,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用释迦牟尼自己的话说是“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无造物主”是否定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永恒的造物主。 佛教讲缘起有11义,其中最重要的论点是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和因果相续。 “无我”,是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的存在。就人而言,人的身体组织“四大”即地、水、火、风等要素所构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体温、风为呼吸;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由“五蕴”即色(形质)、受(感觉)、想(观念)、行(行动)、识(意识)诸要素所构成。“四大”、“五蕴”的暂时聚合便有了人。然而从本质上说,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任何要素都是刹那间依缘而生灭的,因此,世界上没有恒常自在的主体,倘若执迷于真实存在的“我”,只能导致无尽的痛苦。 “无常”是说宇宙没有恒常的存在,任何现象的性质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例如,佛教把人从生到死的一生叫做一期,一期由刹那相续所构成,表现为生、老、病、死。生死在刹那间,世间的一切事物迁流不停,绝无常住性。 “因果相续”是说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或现象既生灭无常,又相续不断,如江水长流,前逝后生。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而且因与果相符,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缘起论以“因缘”来解释世间事物生起和变化的现象;以“无我”、“无常”来说明如果将人自身认作真实的存在,执著为“我”,就会烦恼丛生;以“因果相续”引导人以善因求善果,获得功德的圆满,最终脱离苦海,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 (二)四圣谛 所谓“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谛有真理之意。 1.苦谛:佛教认为,人世间都是“苦”的,叫“苦谛”。具体说“人生有八苦”。

中国古代宗教剖析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重点难点:宗教理论,远古宗教,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原始佛教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儒学的宗教色彩和宗教功能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一、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are,有“联系”之意。故宗教本义,是指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宗教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它的前提,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把人类同自然界和动物界区别开来,这本身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因此,从这角度说,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更遑论它与各种文化现象所结下的不解之缘。 宗教就其起源而言,是人赋予的,是人想象的产物,由此可以说,凡教必本于心。我们在《绪论》中说,电闪雷鸣并非文化,但当原始人将其想象为神灵的显现(意志或命令),则为文化现象。同样,月亮不是文化现象,但当我们过中秋节,赏着月亮,想着亲人的时候,就是文化现象了。宗教也是如此。 从词源学上来说,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为“宗教”。它本指佛教的教理,现泛称对神道的信仰。 二、中国远古宗教 对中国人而言,礼与道为一种情、一种意,此情此意在人之心。西方一神,教会组织是一种法、一种力。中国不尚法,不尚力,故若中国无宗教。然而,中国多神,所亲所敬便尊为神,礼生于其中。对于神,古人既恐惧,又盼得到恩赐。 中国以自然神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这些属于自然宗教。 1、所谓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其保护和赐福。

其中,日神崇拜为最盛(日神在中国古代诸天神中享有“群神之首”的地位),也颇盛行月神崇拜(猎人昼伏夜出,捕捉猎物,需依赖于月光),另外还有山神崇拜(古代天子封禅,对泰山和嵩山多有封祭)、河神崇拜和蛇神崇拜(可扩大为生肖崇拜)。三代以后,更发展为对于至上神——天帝的崇拜。天帝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最高阶段,也是与世俗帝王的产生相对应的。 2、鬼魂崇拜。中国古代,魂指心之灵,魄指体之能。鬼魂崇拜其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肉体与灵魂的的二元论,再加上不能解释做梦与生死等现象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故灵魂或鬼魂成为崇拜对象,再进而转变为对自己祖先鬼魂或本部落首领鬼魂的崇拜。演化出祖先崇拜(民间祭祖,如清明节),这是鬼魂崇拜的最高阶段。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人为宗教。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崇奉清静无为、延年益寿)。另外可补充的是,还有:1、古代的民间巫术(沟通人神之间感情的人有巫、祝、卜。巫有男有女,男称“觋”xí,女称“巫”;祝是负责宗教祭祀的礼仪者;卜是决疑难断吉凶的人。先人们有了疾病,便请巫觋祈神画符驱鬼;要预知未来,便请卜者钻龟刻甲决断;要祈求丰收,便请巫觋以歌舞取悦鬼神;死了亲人,便请巫觋安抚亡灵,使它重新获得生命。可见,巫术的总类繁多,有祭祀、有歌舞、有诅祝、有占卜、有画符等等,这些神道巫术都被后来的道教承袭下来,成为道教特有的仪式和方法,即斋醮jiao、诅祝和符菉);2、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说早在春秋时代就已产生,当时先民们在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中,把成双成对的现象归纳为阴阳;因为日暖月寒、昼热夜冷,于是又得出了阳具有热、阴具有寒的性质。然后又把阴阳理论扩展到自然、社会领域,以阴阳来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道教吸收了阴阳思想,在其经典、教义中无处不讲阴阳,甚至道教的标志都是神秘的“阴阳鱼”。五行之说早在西周时就产生了,先民们认为是金木水火土这五材构成了世界,战国时齐人邹衍将之与仁义礼智信无常、青赤白黄黑五色等相配,用来解释人世间的变化,提出五行相生相克论,认为五行与五色、五种味道、五种音阶、人的五脏甚至王朝更替都一一对应,自然、社会、人是随着五行的交替而变化,这样,整个世界就被描绘成一幅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组合成的循环运转的大图画。道教在

西方文化史考点剖析

古代部分: 1、种族类型:人类向各地分散的同时,逐步产生了种族上的差异,出现了各自在肤色、毛发和脸型上的显著差异。人类学家把现代人划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和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 2、原始的宗教与崇拜 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意识之一。原始社会,我们先民对自然还缺乏了解,他们笃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并对此加以敬畏和崇拜。 时间: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最早的宗教大约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标志:古人类墓葬遗址中,发现死者身旁有一些经过刻意摆放的动物遗骨,生产、生活用具。 早期宗教表现出来的形式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态之一。在早期适应自然与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出于本能对许多自然物和自然力产生依赖和畏惧的情结。于是,他们便赋予这些自然现象以生命、意志和能力,并加以崇拜。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等。 原始宗教崇拜带有很强的礼仪性质。比如祈雨。人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通过采取某些方式来影响自然界和他人,这样便产生了巫术。巫术同时也是一种原始的宗教现象。 图腾是指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图腾”一词原为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他的亲族”,“他的标记”。原始人把某种在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或者认为自己氏族的一切成员都起源于它。为了向它表示崇拜,氏族往往以它命名。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又如罗马狼。 除自然崇拜外,原始人还有祖先崇拜、死人崇拜和生殖崇拜等等宗教观念。 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它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表示。所谓生殖崇拜,就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主要部位包括:生殖器、乳房、臀部。 古代许多民族都有生殖之神,在古希腊和罗马是普里阿帕斯,其神像的最大特点是生殖器雄伟异常;中国古代的生殖之神则多为女性,如送子观音、送子娘娘等。 以祖先亡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最初始于原始人对同族死者的某种追思和怀念。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拜,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最后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不再用动植物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由此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祖先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传统中尤为突出。 3、最初的语言和文字 语言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不同的语系,我们一般将其划分为印欧语系、闪米特语系、含米特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等等 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初探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初探 姓名:尤昌荣班级:05历本学号:050731032 指导教师;陈超 【摘要】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点多面广,历史悠久。人们对民间宗教信仰与传统宗教,封建迷信甚至邪教组织等混为一谈。为了让人们能科学地认识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本人试图通过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问题的初步探讨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改革;管理 【正文】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是指源自中国社会历史,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地方神灵崇拜为核心,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和宗教经典,具有分散性、自发性、民间性、区域性和群众性的非制度化的自然宗教及其相关信仰习俗。 我国民间宗教信仰点多面广、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恢复了信仰自由,宗教信仰不再简单地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封建迷信却披着宗教的外衣,竟相粉墨登场,鱼目混珠,乌烟瘴气。于是,寺庙香火重燃,宗祠全面修复,族谱重新编写,祖先崇拜之风日盛。巫婆师公重操旧业,装神弄鬼;宗教祭祀、隆重异常;宗教小团体修筑庙宇,敛刮民财,增加了民众负担。民间宗教信仰世界的复杂多样,加之缺乏真正的宗教情感的陶冶,于是社会就给封建迷信和邪门宗教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民间宗教信仰既不属于传统宗教信仰范畴,又有别于封建迷信和邪门宗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为了让人们能科学地认识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本人试图通过对民间宗教信仰基本问题的初步探讨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 1、民间宗教信仰历史悠久、规模不一

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民间宗教信仰,而且也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的可能创建于唐代,大多数创建于明清时代。而且民间宗教信仰的庙宇数量多得惊人。有庙、宫、观、殿、堂、祠等,从繁华的城镇到偏僻的山区、海岛,无所不在,量罗棋布。庙宇的建筑规模、规格也悬殊很大,一般而言视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用地审批宽严状况而定。 2、民间宗教信仰分布零散,没有健全的制约机制 缺乏统一信仰体系的民间宗教信仰,信众各有崇拜的对象,加之民间宗教信仰的群众性基础,形成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民间宗教信仰。既使在同一地区,因家族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大多以一家一户或一个宗族为祭祀单位,没有超越家庭和家族的完整的宗教组织制度,无法构成由教主、教徒、专职宗教人员组成的宗教角色结构,行政部门未能对之进行有效的管制。 3、民间宗教信仰对象杂乱,无崇拜的主体对象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崇拜是以原始崇拜为基础,掺杂儒、道、释色彩并与当地的习俗相融合的一种混合性崇拜。大凡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虫木,都被赋予其种神性,具有某种灵力,都可以成为崇拜的对象,其中主要有:自然物崇拜,如“元帅爷”(狗)、“大将军”(老虎),榕府“王爷”(榕树)等;宗族先祖与历史人物,如闽境内陈氏崇拜“开漳圣王”陈元光,王氏崇拜“开闽王”王审知,此外还有保护神、财神、行业神崇拜等,民间宗教信仰结构庞杂,没有统一的主神,折射出民间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典型特征。 4、民间宗教信仰的地域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大多数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宫庙等,一般只作为一个或周围几个自然村的香火,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信众相互各不统属,独立开展活动,久而久之,形成民间宗教信仰的保守性、封闭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同时,民间宗教信仰在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特别是农村中95%以上的村民都具有这种传统世俗的信仰观念。每逢宫庙传统节日,组织的演戏、酬神等娱乐活动,往往是家家户户都参与,设宴请客,带有浓郁的民俗性。 二、民间宗教信仰的作用 1、民间宗教信仰的实用性与动利性并存 古语有云:“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求必应、心诚则灵”等,深刻揭示了民众信仰的心理。东南沿海渔民崇拜妈祖,经商者崇拜财神,农耕民族崇拜牛神、蛙神,患病者拜佛以求去病消灾,无子者拜佛以求得子,学子烧香以求金榜题名,无不出自直接功利之心。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避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

【VIP专享】第十四讲 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四讲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为地位。如果说,不懂得基督教就很难对西方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要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懂中国古代宗教。 中国古代宗教所包甚广,从远古时代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夏、商、周时期的天帝崇拜、祖先崇拜;从长期以来存在于民间的尊天、祭祖、拜鬼神,到汉魏以后广为流传的佛道二教,凡此均属中国古代宗教。 一提起宗教,不少人很容易把它与求神拜佛、烧香叩头等联系起来。其实,烧香礼拜、祭祀祈祷作为一种行事仪轨,固然是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除了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之外,宗教还有其更深刻的内在蕴涵。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are。religare有“联系”之意,故“宗教”之本义,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中的佛、菩萨等。宗教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这使得它与象征人类文明之理性、理智是对立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说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呢? 在人类之初,由于智力水平极度低下.最早的原始人尚不能把自己与自然界、动物界区分开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和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始人渐渐能够把“人”作为一个“类”同自然界、动物界区分开来,进而逐渐产生了“人类”的意识。当原始人能够把“人类”同自然界、动物界区分开来并逐渐萌生自我意识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抽象出一个与“人类”相对立的

“神”,并祈求它的赐福与保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意识。”费尔巴哈这里所说的“意识”,不是指那种某些动物乃至植物也有的自我感知或感性的识别能力,而是指对自身的本质及自身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意识,用费尔巴哈的话说,是“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意识,这种意识严格地说是一种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宗教在其往后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但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痕,就连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至于宗教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的影响,就更是无处不在、难以尽说了。 以古代中国哲学为例,它所探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古代宗教“天神”观念的继续和发展。不言而喻,如果对中国古代宗教一无所知,如果对中国古代宗教中“天神”观念之内涵及源流迂变毫不了解,那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蕴涵和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向来以儒家学说为主流,而儒家学说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伦理哲学,其最核心的思想是“孝”。“孝”既包括对还活着的父母的赡养、孝敬,又包括对已故先人乃至祖宗的孝敬和祭祀。这种“慎终追远”的传统,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宗教祖先崇拜的继续和发展。如果对中国古代宗教中的图腾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内容简介 作者龚鹏程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长期任教于台湾各大学。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兼之熟悉西方文化,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本书从文化史的视角,通过中外比较,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意义。尽管作者抽取了十五个较为抽象的理论范畴作为切入点,但是就内容而言,既讨论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又触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反思。语言上,论述提纲挈领,又能深入浅出,在写作中巧妙地将述史与论辩融为一体,使阅读无乏味之感,却能引发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读书总体要求和读书目标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一书,要注意作者的思考方式。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不是用现实反观传统,更不是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拾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彻彻底底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中国自有的词汇去解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大量的中西比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精髓。是一种试图摒弃西方的视角,试图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能够平等地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文化体系。通过本书目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达到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得以对中国传统 文化保持一丝敬意与温情的终极目的。 第三部分书目基本内容 第一讲[体气:感诸万物]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了解审美取向的不同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更注重内在,所以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不能用西方标准进行说明,中国实际上是依赖主、客观两方面了解事物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

重点内容:古希腊、古印度多是以人的形体去感知人的性格,注重形体,所以才会有发达的造像艺术,而古中国则更注重从才德方面对人进行判断。所以中国既缺乏造像艺术,也认为裸体不美,中国传统文化中才会更为关注服饰文化。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忽视身体,而是采取了不同的关注方式,格外重视心,即人的内在。而心与形的关系并不是基督教文化或者佛教文化那样二元对立的,而是主从关系。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所以中国的认知方式并不是单纯依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主客观交融的一种状态。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讲人的尊贵,主要是从才德能力上说,希伯来则首先由形体上说。这就是针对人的思维有所不同。因这个思维不同、两大文明的身体思维遂也不同。(p2)依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或重点而言,中国人是重内不重外的。(p5)因此他们主张不必论形相之美恶。(p6) (2)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是不重形相之美,亦无人身形相崇拜。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p6-7) (3)心固然重要,固然也可视为内在部分,与其他的形体部分相对起来,形成“心/形”、“内/外”的关系,然而,我国并不像希伯来宗教或佛教那样,发展成重内轻外、二者对立的态度。(p10-11)中国则非“肉体/精神”、“神性/欲望”之类二元截然对立之格局,而是主从关系。心,一为五脏六腑之主,二亦为体之一部分,非能与体相对之物。(p11) (4)体会、体验、体贴、体察等到,都是以体验之、而又验之于体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故与仅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并不相同。认知性的理解及依此方法建立的认识论,只依据理性与知识。(p13) 三、思考题 .中国认识论具有那些特殊性。 第二讲[饮食:礼文肇兴] 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中国古代的宗教

中国古代的宗教 一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道教的内涵: 1.以老子之“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宗教。 2.道教教团组织的正式创立于东汉后期,创教人为张道陵天师。 3.教义:老子的《道德经》,倡导尊道贵德、抱朴守真、清静无为 ?“道”的内涵: 1.无形无象,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本源。 2.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宗教的内涵: 1.有特定的宗教教义, 2.有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的对象 3.有宗教的教职制度和社会组织 (一)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为道教产生提供了土壤。 2.汉代统治思想的宗教化,也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董仲舒的宗天神学与谶纬之学 黄老学派 ?“黄”,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老”,指的是春秋末期的老子; ?它是在先秦时期的一个道家派别,尊黄帝、老聃为本学派的创始人,以“黄老之言” 为学派的指导思想。 ?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崇尚无为,又推崇法治,带有很明显的道法结合的性质。 谶纬之学 ?“谶”是由巫师、方士编造的,所谓传达天意,预示吉凶的政治预言, ?纬,就是纬书,以附会儒家经典,来预言人事吉凶为内容 ?“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二)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1.道家思想 2.原始崇拜,周代形成了一个由天神、人鬼、地祗组合成的神灵系统 3.神仙信仰 如“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又如“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再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方仙道”:把神仙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相融合 ?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燕齐列国的上层社会 此外,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受到易经和墨家学说的影响;佛教比较完备的教理教义、组织形式和修持方法,也为道教提供了一个效法的样板。杂而多端 (三)古代道教的发展历程

从霍尔文化理论剖析中美文化区别

从霍尔文化理论剖析中美文化区别从霍尔文化理论剖析中美文化区别范文 历来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广义地说,文化指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地说,文化则指一个社会的精神财富,高层次的指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低层次的指人民的风俗习惯、流行观念、生活方式等。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和美国是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并且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因此,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并从文化理论角度分析差异的根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跨文化研究的鼻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Hall)的许多文化理论都有助于我们分析和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从而提高中美两国人民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最终有利于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1]21-23。 一、中美文化差异表现 (一)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依据传统的儒家学说,基于共同利益上的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重视集体主义,推崇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和个人所作出的牺牲,只有以国家,社会及人民的利益为己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至今,这种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集体主义思想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应对困难,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就表明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但是这种思想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压抑了个人的创新与实践精神,不利于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却在其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即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意指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的力量,它是美国人性格的一部分。在美国建国之初,个人独立主义思想就开始落地生根。清教徒们鼓励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取财富。只有最终获得财富的人才是上帝的“选民”。之后的“西进运动”对美国国民性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55-59。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寻求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不畏艰险,最终战胜了西部恶劣的环境。在移民过程中,移民之间互相交流比较少,一般都是自给自足。所以这更加培养了他们的个体主义倾向。他们坚信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个人主义思想激发了人的主动性,重视自主和独立,人

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概述》

中国古代主要宗教概述 内容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就是感到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们,崇拜异己力量,寻求命运依托和精神归宿的自我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行为。 主题词:宗教标志经典 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费尔巴哈 宗教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就是感到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人们,崇拜异己力量,寻求命运依托和精神归宿的自我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行为。据统计,全世界宗教徒占总人口的3/5以上。然而,中国从来没有陷入这种狂热中,始终没有被宗教化,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世界三大宗教都能在中国立足,并且经改造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佛教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创建于古印度,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广泛传播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互相排斥、互相吸纳的过程后,最终与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本土文化融合为一,并形成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佛教的创立

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社会通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它把人们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阶层为强化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各个种姓的社会地位、应有的权利以及生活方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激起了吠舍和首陀罗的仇恨,也使刹帝利不满。共同的利益使当时印度社会的后三个等级团结在一起。争夺政治权利的斗争,使他们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武器——佛教就这样产生了。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出身于刹帝利种族,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由于对人生存的各种疑惑和苦恼,29岁时释迦牟尼毅然抛弃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到深山旷野参访名师、修持学道,以求解脱人类的痛苦。35岁时他发觉苦行并不是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打坐,据说经过七天七夜冥思苦想,终于大彻大悟而成道 至此以后,为了使他的思想和学说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传教活动,其间,他陆续收下了500名大弟子,组成了传教僧团,并奠定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佛教的基本理论 佛教的基本理论,是逐渐形成的,核心是宣扬人生充满着苦,而只有信佛才能找到摆脱苦得道路 佛教的经典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又被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其中,经藏是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是对经文的解释。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远古时期,随着原始文明的出现,中国产生了以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夏商周三代出现了等级化的宗法制民族宗教,并延续至清末。秦汉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出现。道教诞生于中国本土,它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信仰的特征,但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与儒学、道教相互排斥有相互借鉴的过程中,逐渐是实现了中国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基督教在唐代、元代、明代、清代曾传入中国,但直到近代,它才在中国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唐代以来,伊斯兰教东渐,伴随着大量的阿拉伯商人进入中国,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融会了多民族文化。儒道思想是中国人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文化心理背景,它自信又从容,愿意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并加以融会,使外来文化带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色彩,能够被中国人所接受。中国社会现在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为本土宗教外,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从国外传入而后成为中国人的重要信仰,这表明,中国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具有相当宽容的社会氛围,各个宗教在中国都可以正常存在和发展。 宗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佛教道德通过佛典、书籍、绘画、戏曲等形式传播到民间,渗透到习俗中,对于净化人心、稳定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国穆斯林是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往中形成的,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沟通了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宗教、科学技术和人文学术成果,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教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在内外商贸活动中成绩显著;民族矛盾往往通过宗教问题表现出来,宗教问题处理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民族关系。 中国的传统宗教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民间对神灵的崇拜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宗教也是看中道德教化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

宗教信仰知识

1、中国宗教信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2、在各种宗教中,(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最长。 3、我国五大宗教的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 4、河南省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第一批重点寺观的是(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 5、我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是(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 6、我省经国家宗教局批准设立的宗教院校是(河南圣经专科学校)、(河南佛教学院)。 7、我国宗教的特性是“三性”,即(长期性)、(群众性)、特殊复杂性。8、(《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法律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9.我国现行的宗教事务方面的行政法规有两部,即(《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10、《宗教事务条例》经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30日颁布,于(2005年)3月1日施行。11、《宗教事务条例》内容包括总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法律责任和附则七个部分。 12、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是(C) A、真实的 B、半真半假的 C、虚幻的 2、宗教和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是(A)A、对立的B、一致的C、不相关的 3、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A) A、长期存在 B、短暂存在 C、消失 4、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C)A、理性B、感性C、信仰主义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以下场所(D)进行宗教活动。 A、寺庙 B、道观 C、教会 D、学校 6、中国本土的宗教是(B)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7、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B)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在校学生参加宗教组织和教徒在宗教场所以外的地方进行的宗教活动。 B、合法的宗教在校园内不得成立任何宗教组织。 C、合法的宗教在校园内不得举办任何宗教活动。 D、合法的宗教在校园内不得布道、传教和宣传有神论、散发宗教传单和其他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宗教书刊。9、中国基督教的“三自”原则是(C)。A.自治、自办、自传 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养、自治、自办 10、我国实行(C)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A.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B.宗教自由 C.政教分离 11、除经政府(A)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外,其他场所一律不得组织、举行宗教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中国古代史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中国古代史学 11.1复习笔记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的民族,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优良的史学传统。 1.发展历程 (1)史学的源头 文字出现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传播,依靠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远古的传说是史学的源头。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字,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 ①卜辞和金文 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 a.卜辞 殷、周奴隶主贵族占卜的记录,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b.金文 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因此也称为铭文、钟鼎文。 c.特点 卜辞和金文的记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记载的基本因素,被看做是历史记载的萌芽。负责记载的史官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②《尚书》 较早且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记载殷、周王朝的大事。 ③《诗经》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④诸侯国国史 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 a.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春秋》。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开拓了中国史学的道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b.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很大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3)秦汉时期 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本阶段史学的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 ①《史记》 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奠定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②《汉书》 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断代为史,开创皇朝史撰述的先河。此外,荀悦的《汉记》是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富,门类广泛,史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观。本阶段史学门类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

第六章中国古代宗教建筑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 掌握古代宗教建筑发展的简单脉络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 兰教建筑的发展概况 不同时期的佛教、道教、伊 斯兰教建筑的文献记载或遗 迹及实例介绍 简单分析佛教殿堂建筑的外观艺术特点和木构特征佛光寺大殿木构和外观特点; 独乐寺高山门、观音阁的木 构和外观特点;西藏布达拉 宫外观特征 山西五台佛光寺布局及其大 殿,蓟县独乐寺及其山门和 观音阁,西藏布达拉宫 能简单分析佛塔的类别和外观特征佛塔的类型与主要特征 西安大雁塔、应县释迦塔、 虎丘云岩寺塔、登封嵩岳寺 塔、安阳保山寺双石塔、北 京妙应白塔、北京碧云寺金 刚塔

6.1中国古代宗教建筑概况

6.1.1 佛教建筑发展概况 ?佛教建筑实在东汉初期,由古印度经中亚(古称西域)传到中国内地。 ?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生会于247年至建业传法,建造了建初寺和阿育王塔,为江南佛寺之开端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建造了许多佛教建筑,种类有寺院、石 窟寺、佛塔等。 ?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 ?元代时期,西藏和蒙古一带流行藏传佛教。 ?明代普遍在轴线的东西两侧建钟鼓楼,中轴线上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藏经楼等,但塔已经很少了。

寺庙的初期发展 南北朝的前期,佛寺建筑基本上 沿袭汉代的格局分布,仍以塔为 中心建造寺院,周围配以附属建 筑。 南北朝时,佛教信仰在统治阶层 中大为盛行。随着统治阶层中大 为盛行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许 多僧徒成为权势者,拥有政治影 响和经济实力。佛寺的数量和规 模大大超过前代。 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 “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这个从属于童世骏教授主持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课题的项目,做起来非常棘手。 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宗教信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着与过去相比怎样的影响?调查的难度超乎想象。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仲宇教授是这个调查项目的主要撰稿人,梳理过相关的全部数据。他说:“宗教信仰仍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 对于这个差不多是近几十年来首次正面涉足宗教信仰这一敏感领域的社会调查,年近半百的童世骏教授、几十位知名学者以及数百名一线调查员,明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困难事,却仍然投入大量精力,耗时整整三年。 宗教需要在增长 对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信仰很神秘。而以此类推,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似乎也很神秘。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一亿了。” 而现在的情况呢? 童世骏教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根据课题组在2005年暑期实施的调查,在年龄为16周岁以上的中国人里,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31.4%。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比例来推算,中国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口约3亿。这一数字大大高于以往常说的“约一亿多人信教”。 课题组不光调查了“量”,还考据了‘质’。从调查结果来看,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的信众占到总数的67.4%,占到了绝对多数,信仰世界上其他宗教的占6%。也就是说,信仰宗教者中,信仰经过合法登记并且有全国性合法组织的五大宗教的是绝大多数,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宗教徒的主体, 调查还求证了中国存在着一种非常“特殊”的宗教徒。他们信奉“民间俗神”和信仰“祖先保佑”,其人数高达26.6%。这恐怕是中国宗教独一无二的现象,学术界将之归为民间信仰,也是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人中信仰宗教者绝对数量以及在人口中比例的增长,说明宗教本身在民众精神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高。同时,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看,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复苏的阶段。到了20世纪末,中国宗教的复苏转到正常的发展。当时便有人断言:宗教的发展已是一个事实。到这时起,可以说,人们的宗教需要开始得到越来越正常的表述。”刘仲宇教授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刘教授还特别指出,在进入本世纪后。宗教的发展似乎有加速的趋势。

中国的宗教文化

专题二、宗教文化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所特有。 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消亡。 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导游人员来讲,在学习宗教文化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功用,产生、存在、消亡的原因、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理性,正确对待宗教,克服、消除宗教心理,超越宗教偏见和宗教价值体系的束缚,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熟悉和了解、尊重国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导游工作中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二、中国的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简况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宗派(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经典与制度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汉地佛教 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的,故又称“北传佛教”。 2、藏传佛教 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3、上座部佛教 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史称“南传佛教”。 1、四圣谛 (1)苦谛: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患累,所逼恼,是谓“苦”。(2)集谛:解释形成所有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3)灭谛:灭尽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理想境界。 (4)道谛:即解脱痛苦的方法。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相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生起,此果又为后果之因,生生不断。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3、三法印

反思中国古代“宗教法”

反思中国古代“宗教法” *导读: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宪法。与西方现代社会相比,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而不是法治…… 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宪法。与西方现代社会相比,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而不是法治社会。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法律,从子产铸刑鼎、邓析做刑书开始,中国就出现了明文法。但是正如当时的法被称为刑一样,所谓的法律只是治理百姓的刑法,而没有约束统治者的宪法。中国古代帝王张口为经,吐字为法,每一句话都是至高无上的金口玉言,任何法条都必须服从帝王的敕令。刑法只是敕令的解释或补充,没有任何独立意义。 表现在宗教法方面,就是只有管理宗教组织、宗教徒的刑法,没有约束政府的行政法。因此历史上不断会出现帝王将个人的信仰凌驾于国家宗教政策、法律的情况。例如三武一宗4次佛教法难,大多具有帝王崇道排佛的背景。再比如唐代宗教管理机构的几次变迁,都与当朝皇帝的信仰有关。唐高祖、太宗为了抬高皇室,以老子为朕之先宗,故将道士女冠排在僧尼之前。武则天以释氏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唐玄宗为了强调道先佛后,把原先佛、道教都归礼部祠祀私改成道教归宗正府,将道士女冠看成皇族贵胄。唐武宗会昌灭佛,为了强调佛教是夷狄之教,则把佛教归主客司。唐宣宗恢复佛教,把佛、道教通归两街功德使。这一番变化充分表现出古代中国帝王的权力至高无上,个人意志

为所欲为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还缺少有效性、可行性。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必然使其政治管理表现为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宗教管理也是如此。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统治阶级认识到,各种宗教可能成为辅助政治统治的工具,也可能对政治统治造成伤害。因此在王道所不废的大前提下,关键是找到一种将各种宗教控制在一定规模的方法。但是专制主义体制下,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故各种管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要大打折扣,效率很低或根本无效。 例如控制宗教徒人数问题,历朝政府制定了多种政策。从两晋时期就提出用沙汰沙门的办法控制僧尼的数量。那么什么样的僧尼应当沙汰呢?桓玄最早提出:沙门有能申述经诰,畅说义理,或禁行修整,足以宣寄大化。其有违于此者,悉皆罢遣。(《高僧传慧远传》)熟悉经文是检查出于虔诚信仰出家和为了逃避赋税出家的重要标准,但是又如何鉴定僧尼申述经诰,畅说义理呢?还是没有办法。到宋文帝元嘉十二年(公元436年)沙汰沙门,一次仅罢道者数百人。(《南史夷貊上》)对于全国数万僧尼之数,这区区数百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到了隋唐,区分僧尼是否熟悉经文有了更加量化的办法,开元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敕有司,试天下僧尼年六十已下者,限诵二百纸经。每一年限诵七十三纸,三年一试。落者还俗。(《唐会要》卷四十九)但是这样的办法仍然是难以贯彻的,天下哪有那么多官员去考察和尚诵经呢?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