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第4章 文化生态学

第4章文化生态学

第1节文化中的环境印记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1、概念的提出

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1955年,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2、理论的借鉴

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探讨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早先的生态学不将人类作为研究的主体,随着“人类生态系统”的提法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生态学理论被引入人类社会中,最后形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

3、概念

归结起来说,文化生态学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是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背景条件。

4、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是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主张将文化放到一定区域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究它的生长规律,特别是探讨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具有特殊形貌的文化模式。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二是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5、以哈尼族梯田文化为例的分析

云南元江位于哀牢山南部的末端,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海拔高下悬殊20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云南亚热带山区典型的气候垂直性分布特征。这是孕育梯田文化的自然环境。

哈尼族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高山地带气候寒冷阴湿,保存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既是天然的绿色水库,也是梯田农业的水源;

中半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既无高山的阴湿和多野兽,又无低谷的炎热潮湿和多毒蛇、昆虫以及瘴疠流行,是哈尼族村落的主要分布地。既方便上山打猎,又易于下山种田。

下半山位于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气候暖湿,适于稻谷生长,是梯田所在。人们还根据不同位置梯田的肥力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选取不同的谷种。

上述土地利用格局既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又反映出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规律以及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研究表明,只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地方文化,才能得到最优的持续发展道路。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源地的选择、地域文化特征的形塑、文化扩散、文化兴衰等方面。

(一)对文化源地的影响

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最初产生的地点,包括文化现象的源地和文化系统的源地。

研究表明,自然环境是制约文化源地选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世界上的宗教主要产生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而且多属于一神教。犹太教之所以产生于西奈沙漠,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是因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祈祷、期盼着神灵的眷顾与保佑;而沙漠地区单调的环境,使人们易于接受统一观念,不免倾向于一神教。

从世界文明中心的发源地看,多位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能够向早期人类提供丰富的植物和动物食品,而毗邻大江大河流域,为早期灌溉农业和捕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日益增强,才逐渐迁徙到一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生活。

(二)对地域文化特征形塑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塑造作用,表现在居住文化、饮食文化、经济类型等方面。

一是同一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域,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文化上产生分异。比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与哀牢山的花腰傣,虽属同一民族,因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在居住文化上也不一样。西双版纳的傣族居住的是“竹楼”,而哀牢山的花腰傣居住的是“土掌房”。

二是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因原生文化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比如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和侗族。苗族在历史上由楚国统治区溯沅江西迁而来,原生文化属于楚文化中的山岳文化,在迁入黔东南山区后,其聚落一般分布在山腰或山顶,依地形呈团状或不规则状,住房较离散,结构松散,反映出居住重个性,追求自由等文化特征。

侗族来源于古代岭南的西瓯、骆越地区,原生文化属于沿海型文化,在向北迁徙过程中,为适应新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河谷型文化,其聚落主要分布在依山傍水的河谷两岸,多呈环状的规则分布,有鼓楼等公共建筑,其向心而整齐的布局反映出“重集体轻个体”的理性文化特征。

三是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传统形成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建筑民俗与服饰民俗,与该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有关;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徽商文化,人地矛盾、物产的“结构性失调”是刺激徽商文化兴起的客观条件;中国饮食辛辣口味圈的分布特点也是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气候条件的差异造就了长江中上游饮食重辣区、北方微辣区、东南沿海淡食区。

(三)对文化扩散的影响

文化扩散是指某种文化事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主要通过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交流和迁移来实现。

自然环境对文化扩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通道对文化扩散的便利和自然障区对文化扩散的阻碍。历史上汉语北方方言的大范围传播,与北方地区平坦开阔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汉文化向南部边缘地区的传播中,一些地理走廊、河流通道也促进了这一过程。同时,自然障区则成为文化扩散的天然屏障,西南地区的高山深谷,对历史上汉文化的传入起到了屏障作用,而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存留区。

(四)对文化兴衰的影响

从中国历史看,凡是思想活跃、文化繁荣、朝代兴旺的时期,往往与气候温暖的时期相一致;而凡是文化发展受阻、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又总是气候变冷变干、生态环境恶化的时期。

比如仰韶—龙山文化的诞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都发生在气候温暖期;而西周王朝的崩解、东汉三国南北朝的动荡、宋室的南迁与衰微、明朝的灭亡,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候的寒冷有关。

王会昌认为,就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而论,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碰撞—融合的周期性与气候冷暖变迁的波动性之间存在着基本吻合的准同步性规律。

汤因比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他认为,过于优越或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都对文化的发展不利,而适宜的自然环境将对文化发展形成适度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并不是文化发展史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弱。

三、对文化生态学的正确认识

(一)文化生态学着眼于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自然环境。

应当全面理解文化生态学的地理环境基础,避免过分夸大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免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潭。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日趋重要。

(二)文化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单向作用。

一方面,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另一方面,文化对环境存在反作用,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环境从有序变成无序的工具,而且这种工具越是发达,功能越是强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三)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器物层面,对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影响是间接的,它们之间的逻辑理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文化的核缘结构说明,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只能渐次由器物层经制度层,最后达于心理层。因此,文化生态学研究环境与器物层文化现象的关系较为适宜,关于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形成,则不能完全通过环境的作用来解释。

(四)文化生态学主要是基于静态的分析,未能完全动态地分析环境与文化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因此,在关于某一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如何逐步形成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问题上,文化生态学基本上无能为力。

第2节不同文化的自然观

一、人类“自然观”演变的三个阶段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发展中作用的看法,是自然环境与各种人文现象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自然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与强度有着重大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结果。据此可将人类“自然观”的演变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人类产生到文明出现以前的“自然观”

原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以及占卜、巫术等,表明原始初民屈服于自然,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甚为被动,只能乞求自然的恩赐。但随着制造工具水平的提高和火的发现与利用,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正逐步增强,它预示着人类的“自然观”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文明产生到地理大发现以前的“自然观”

在这一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正逐步克服地理环境的阻滞,从自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道路。但是此时人类还不能跨越或打破自然环境造成的阻隔,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空间的活动也尚未全面地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地理环境在某一历史时期、对某个历史事件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三)地理大发现以后的“自然观”

随着地理大发现,整个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实现了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一大飞跃,人地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人类在摆脱自然束缚的同时,开始沉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许多人认为人类已经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完全成为自然的主宰,由此加剧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造成了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二、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

如果说原始初民的“自然观”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恐惧与依附,较少地域差别的话,那么至迟在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域、各民族自然条件、经济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差异,逐渐形成了“自然观”的地域分异。

在影响“自然观”地域分异形成的因素中,一方面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文化理念的差异相关。

在东方,习惯于将自然与人置于一个彼此关联的大系统中,进而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追求人地和谐,主张“民胞物与”,即天下民众都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都是我的同类、朋友。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将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类的、独立的认识对象,从而形成了较为发达的自然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家更是发展了精神与物质截然相分的二元论,认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各行其是,只依自身规律行事,导致近代西方文明走向与自然的对立。

近代西方的“自然观”,使人们以自然为征服和索取的对象,很少注意自然资源的养护和再生,导致经济活动规模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三、各种“自然观”解析

(一)环境决定论

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使人们只能以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导致了环境决定论的最初萌芽。

古代思想家认为,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特别是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很深远,其中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等就是气候决定论的代表。

近代启蒙思想家将环境决定论做了进一步的推演,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尤其的气候、土壤等将影响着人的性格与感情;黑格尔将地理环境看作是精神的舞台,是历史的“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指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导致不同的历史进程;拉采尔正式将地理环境决定论应用到地理学中,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与其他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都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特征决定于各国地理环境的性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历史唯物主义者也非常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普列汉诺夫充分认识到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进而影响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性,他指出:“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被地理环境的特征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可见,唯物史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其合理性。

(二)可能论(或然论)

可能论又称“或然论”,其代表人物包括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让·白吕纳、吕西安·费弗尔。

白兰士认为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人们对这些环境的适应模式则因其传统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同样的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包含了许多可能性,对环境的利用模式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白吕纳进一步指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费弗尔则将白兰士、白吕纳的观点总结为:“世界并无必然,到处都存在着或然。人类作为机遇的主人,正是利用机遇的评判员。”但“可能论”(或然论)者将人类利用、适应环境的不同模式看成是“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显然有唯心论之嫌疑。

(三)适应论

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了“适应论”的自然观。他认为,人文地理学不仅应研究特定人群对其生存区域自然环境的适应,而且应研究某一地域人群与其他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形成长期适应的关系,这种适应关系,表现为人类为应对环境的制约,产生出各种利用环境的模式。

(四)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者认为,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类的技术进步不断增强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控制,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则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由此产生了“征服自然论”,导致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的疯狂索取。

近代文化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等。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质是号召人们为了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应该努力认识自然的奥秘。洛克则指出:“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这是赤裸裸征服自然的言论。

虽然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征服自然论”如果不是用适当的观念形态来指导科学技术的指向和应用,则会导致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报复。

(五)协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和谐。人地协调论逐步摆脱了以往人地关系思想中把“人”与“地”简化为因果链的两端,纠缠于谁决定谁的怪圈。

协调论认为人地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其内涵包括:

一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

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依存,即任何要素的存在都是以其他要素的存在为前提;

三是系统内部的任何要素都不可无限制地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要素为其生存的前提,否则自己也会失去生存的条件。

协调论强调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在协调论的指导下提出来的。

第3节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与机制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

文化转型是指由文化在空间的扩散或文化随时间的变迁而引致的文化模式的深

层次变化,是文化模式之间的根本替代。

从“文化转型”的概念可知,引起“文化转型”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接触与碰撞,二是文化随时间的变迁。

(二)文化转型的机制

1、从器物层→制度层→心理层的渐次展开

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接触时,首先是器物层面的文化具有更多与异质文化接触的机会,也率先为异质文化所感染。因此,文化的借鉴吸收和相互融合也常从物质文化层面开始。

制度层面的文化是文化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它对异质文化的反应比物质文化要缓慢一些。但随着两种文化碰撞的加强和融合的进程,将形成以外来先进的制度文化为主体、以原有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为补充的新的制度文化体系。但这个过程将相当漫长,而且可能有反复。

心理层面的文化惰性最强,对异质文化的最初反应是反抗,随着异质文化逐渐渗入人心,心理层面的变革发生,文化转型完成。但转型后的文化仍是一种以继承原有文化为基础,融入新文化的文化类型,而不是完全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2、旧瓶装新酒:文化积淀中旧文化的保存与新文化的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新文化的因素也在不断滋长,导致文化模式发生着变化。所谓文化积淀,就是对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而造成的。

新文化出现后,要想取得立足之地,必须同某种固有文化结合,使固有文化在总量上得到增加。因此,文化随时间变迁而引致的文化转型,也是文化日渐深厚的过程。

(三)文化转型的原因

1、生物因素说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他把生物因素看作是文化转型的动力。这种学说是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即将生物学领域的达尔文理论引入社会领域,把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简单地等同于生物有机体。

2、地理环境因素说

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拉采尔,他把地理环境的变化当作文化转型的根本动因。我们知道,虽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内容、形式会产生影响,但决不是导致文化转型的根本、唯一原因。

3、心理因素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沃德,他把人的心理作为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该说法虽然看到了文化转型的心理层面的因素,但是忽略了人类心理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人类心理决定社会发展。

4、文化传播因素说

英国的文化传播学派持此说,他们把外来文化的传入视为本土文化转型的原因。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转型的影响,但忽视了不同文化彼此接触时,由于文化内在结构的不同,对外来文化将有所选择,导致文化转型不一定发生。

5、技术发展因素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怀特,他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作是文化转型的根本动因,而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组织等因素则从属于技术因素。该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变迁学说有相近之处。

6、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型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与它不相适应,文化转型也就随之发生。文化转型必然伴随文化心理层面的变化,因而转型的过程不仅复杂,而且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化冲突。

二、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

(一)文化发展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逻辑内涵

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是指文化系统为维持其稳定和平衡,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由于一定时期内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存在着极限,因此,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决定着一定文化模式的发展极限。

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存在着较大的提高空间,以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不同文化模式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对应

1、采集文化

采集文化与生态环境交换的方式是采集植物果实和围猎动物,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以采集方式生活的人群只能组成比较小的群体,经常迁移,人口密度也相当低。

2、游牧文化

游牧民族以牲畜为食物来源,而饲养牲畜必须依赖牧草,由于技术落后,游牧民族无法控制大型驯养动物所需的牧草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使他们不得不采取游动、迁移的生活方式。

对游牧民族而言,雨量、植被类型与生长状况对其迁移路线有着重大影响。当然也存在不同的游牧类型,比如在有些地方实行完全游居,为寻找资源不断游移;在有些地方实行季节迁移,以配合生态循环。

3、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之所以能够征服采集或游牧文化,并迫使其转型,主要是因为农耕文化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它能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农耕文化的优势在于,它能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保证土地的长期使用和产品数量的稳定,提高生态环境的开发效率。

从历史上看,农耕文化具有一定的扩张性,但这种扩张存在一个限度,其极限就是不适宜农耕文化存在的地区边缘。中国历史上华夏农耕文化之所以对北方游牧文化采取守势,主要是因为塞外干旱苦寒,不适宜农耕。

4、工业文化

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人口持续增长和土地肥力下降使环境承载力逐渐接近极限,于是更深层次和更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工业文化取代农业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

(三)如何看待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不同文化模式,为获得足够维持社会生存和稳定的物质与能量,必须与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交换。同时我们要看到,人类为维护自身的文化模式,就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利用。

人类生产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实质,就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破坏自然界,使环境从有序变无序的工具。这种工具越是发展进化,功能越是强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从采集文化到工业文化的发展进程,实质就是人类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越来越高的层次上破坏生态环境的历程。如果人类文化的发展无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任何文化模式都会很快使环境变得越来越糟,人类也就难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文化发展的出路:“高效低耗”是文化模式的发展方向,“高效”是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低耗”则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的长期和谐稳定。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一)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挑战与适应

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挑战—适应的关系,表现为自然环境既是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也是影响文化兴衰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环境的挑战面前,文化所作出的反应包括不能应对和有效应对。

不能应对的情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致使旧的文化模式不能适应,而新的文化模式又未产生,导致文化的消亡。

有效应对的情形是:在自然环境变化面前,旧的文化模式虽被淘汰,但新产生的文化手段能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从而实现在新的条件下文化模式与自然环境的适应。研究表明,新的环境对社会产生新的刺激,也可能导致新建立的文化创造出比以前的文化更高的成就。

(二)现实呼唤人地关系的新境界

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引发人类反思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代西方思想家也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特别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为协调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的能力”。人类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因此,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文化,正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理念。

污染生态学课后习题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 第一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1、何谓污染物?它具有什么性质?如何分类?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污染物的性质:a、一种物质称为污染物,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b、污染物会在环境中发生转化,即具有易变性。 污染物的分类: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与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水体与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液体与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物理与生物污染物;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与二次污染物。 2、简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 植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器官就是根,叶片也能吸收污染物。水溶态的污染物到达根表面,主要由两个途径:一条就是质体流途径,即污染物随蒸腾拉力,在植物吸收水分时与水一起到达植物根部;另一条就是扩散途径,即通过扩散而到达根表面。植物的细胞壁就是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在细胞壁中的果胶质成分为结合污染物提供了大量的交换位点。细胞膜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并与细胞壁一起构成了细胞的防卫体系。污染物通过植物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过程,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被动的扩散,物质顺着本身的浓度梯度或细胞膜的电化学势流动;一种就是物质的主动传递过程,这种过程需要能量。 3、简述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从根表面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进入导管后随蒸腾拉力向地上部移动。一般认为穿过根表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皮层可能有两种道路:第一条为非共质体通道,即无机离子与水在根内横向迁移,到达内皮层就是通过细胞壁与细胞间隙等质外空间;第二条就是共质体通道,即通过细胞内原生质流动与通过细胞之间向连接的细胞质通道。 污染物可以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通过叶片吸收的污染物也可从地上部向根部运输。 4、简述动物体对污染物质的主要吸收途径。

污染生态学王焕校复习思考题

污染生态学 第一章思考题: 1、试比较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种生物类型吸收、迁移污染物的途径、机制的异同。 第二章思考题 1、什么叫生物的富集作用?生物为什么能富集污染物? 2、不同污染物类型和各种污染物质在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组织内富集量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据此在不同类型污染地区农作物结构应如何合理布局,如何避免过多污染物进入人体? 3、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延伸,生物富集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 1 生物为什么会受污染物毒害?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毒害? 2 金属有哪些特性对生物产生的毒害程度起重要作用,为什么? 3 化学元素之间为什么会出现拮抗和协同关系,有哪些因索决定元素之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研究元素之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四章思考题 1、总体来讲,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通过哪些途径实现?试比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抗性作用的异同。 2、如何理解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解毒与抗性的关系? 3、如何利用生物的抗性作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第五章思考题 1、生物对污染环境的长期生态学效应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污染为什么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3、生物对污染环境适应的遗传学根源是什么?如何提高生物对污染的适应性水平? 4、污染条件下生物进化具有什么特点?你如何判断这种进化的方向?

第六章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监测? 如何处理物理监测、化学监测与生物监洲三者间的关系? 2.利用生物监测环境质量有哪些优势? 3.在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中,如何利用生物的抗性作用? 第七章思考题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什么?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用来描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氧平衡指标有哪些?各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2什么是氧化塘?简述氧化塘作用的基本原理。氧化塘可分为哪几类,备有何特点? 3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概念是什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有哪些类型? 4 比较污水上地处理系统、污水灌溉的异同点。 第八章思考题 1、简述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谈谈我国大气污染今后发展趋势,为什么? 2、什么是温室效应,为什么会形成温室效应?目前不同学者有那些不同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 3、温室效应有哪些严重后果,应采取哪些对策? 4、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的机制是什么? 5、谈谈酸雨对生态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治酸雨? 6、谈谈治理大气污染应采取何种生态工程? 第九章思考题 1、重金属对土壤的影响有哪些方面?其后果如何,如何防治? 2、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形成过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3、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在治理措施上有何异同? 4、就你所章握的污染生态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耕地可持续发展和土壤污染防治的综合对策。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污染生态学: 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的学科。 2、安全浓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未发现受害症状,这种不会产生受害症状的浓度。 3、效应浓度EC: 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 4、最高允许浓度: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或者是对污染物最敏感的时期内,该污染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和生产力没有发生明显影响的浓度。 5、生物富集: 生物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6、氧化塘:利用库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进行污水处理和利用的生物工程措施 7、抗性:生物对各种不良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8、生化耗氧量BOD:一定期间,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所耗溶解氧的数量。 9、总需氧量TOD:把水中的CNSH等元素全部氧化成所需的O2 10、总有机碳TOC:溶解于水中所有机物的含碳量 11、土壤污染:当工农业生产的“三废”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或直接向土壤中排放转移,并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降低,进而对土壤动植物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急即土壤污染。 12、环境容量:在一定范围和规定的环境目标下,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3、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14、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林、牧、卫生及仓库等害虫的药品 15、土壤自净作用:以各种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复杂作用使污染物逐渐转化、减毒、消失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来的生态功能的过程。 二、填空 1、土地处理技术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地下渗滤系统。

农业生态学总结.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 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 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 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基础》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的科学。 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 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

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 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 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第二节 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 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部分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 第三节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 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 第二章

第一节 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 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 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 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 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6、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问题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以及人类本身的健康状况都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密切相关。人们也更加意识到人类的行为,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行为,会对环境的状态和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如果因为人类的行为引起了环境质量的恶化,则人类社会不可能做到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们十分关心环境质量状况如何,以及人们的行为将会引起环境质量怎样的变化。这样慢慢的形成了当代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环境质量评价学。同时,环境质量评价又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项重要环境管理措施。 第一节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⒈环境质量(environment quality) 环境质量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和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环境质量一词的概念并赋以科学的定义,必须从分析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因为环境是一个系统,环境系统的内在特征表现为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的外在特征表现为环境状态。目前,我们有很多方法和手段能够对环境的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因此,对环境质量一词的定义应该是: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环境状态表示的环境质量也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的原因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 2.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例如水土大量流失,土地沙化,森林覆盖率锐减,臭氧层破坏,酸雨,大气和地表水的品质恶化等。在这些环境问题面前,人类开始感到了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在环境质量与人类需要之间客观的存在一种特定的关系环境质量的价值。所谓环境质量评价,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价值,而不是评价环境质量的本身,是对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要满足程度进行评定。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环境质量评价所探讨的是环境质量的社会意义。 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概念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3.目的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1)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2)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3)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4)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5)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4.分类环境质量评价有下述类型: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地的、区域的(如城市的)、海洋的和全球的环境质量评价。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质量评价、水质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等。就某一环境要素的质量进行评价,称为单要素评价。就诸要素综合进行评价,称为综合质量评价。按时间因素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按参数选择,有卫生学参数、生态学参数、地球化学参数、污染物参数、经济学参数、美学参数、热力学参数等质量评价。对环境质量评价分类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实践意义。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其评价重点、评价方法,对评价所需资料的要求、评价精度、评价时效等均不相同。所以,在做某一项具体的评价时,首先正确的确定评价类型是十分重要的。 5.评价内容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比较全面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供参考)

第一章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 λ=N 1 /N 0 ,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4.请各举两个例子说明两个种群可能有的相互关系? 答:一,负相互作用,1,竞争,两个生物争夺同意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直接干涉型动物(格斗)和资源利用型竞争2,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两仪个物种成员的现象。3,寄生,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中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病毒,细菌,真菌,菟丝子,等。拟寄生:是昆虫寄

环境污染生态学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在城市环境污染生态应用问题的认识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因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的理念在于连接了环境经济学与污染生态学的纽带,对于最近几年提出的绿色GOD的概念扩展了新的视角。生态足迹估计了需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它通过相同的单位比较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给,使可持续发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区域可比性,评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个时空尺度上,人类对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压及其量级,因为生态足迹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和《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近期先后公布,有专家据此提醒,如果继续以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来满足需求”——人类生态耗竭已超五成中国生态足迹量全球第二。以最新的2007年“生态足迹”计算表明,人类的生态耗竭已经超过50%,这表示地球需要1.5年的时间来产生人类所用的可再生资源和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去30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50多倍。然而,迅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集约化也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本文就生态足迹理论的在关于城市环境污染生态应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一.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应用意义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如说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它可以形象地被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它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生态足迹该指标的提出为核算某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状况提供了简明框架,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 生态足迹的计算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1)我们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费的资源以及大部分产生的废弃物;(2)这些资源以及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可提供这些功能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式明确地指出某个国家或地区使用了多少自然资源,然而,这些足迹并不是一片连续的土地;由于国际贸易的关系,人们使用的土地与水域面积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这些需要很多研究来决定其确定的位置。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四章第一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B卷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四章第一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B . 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 . 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 . 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 【考点】 2. (2分)在绿色消费的概念中,包括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一般不使用杀虫剂,若长期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原因是() A . 农药对害虫的选择作用 B . 害虫发生了基因突变 C . 农药失效了 D . 害虫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考点】 3. (2分)过早出现的漫天黄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今

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的标志 ③要以至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使防沙的最好途径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考点】 4. (2分)室内空气指标测定结果中,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细菌、霉菌、相对湿度过低和甲醛。其中的生物性污染属于() A . 动物污染 B . 植物污染 C . 微生物污染 D . 原核生物污染 【考点】 5. (2分)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胺、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下列不属于

最新整理污染生态学考题大纲知识讲解

1. 污染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 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污染的生态系统是其研究对象) 2. 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 2. 环境污染的生物防治与修复 3. 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监测和评价 3. 污染生态学的任务 1. 阐明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 寻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生态学途径 3. 建立和完善污染环境的生物监测评价体系 4. 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把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生物与受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在具体研究时常把它 分解”为各个单元进行研究,最后综合为整体。 野外调查、受控实验、多学科交叉、新技术的运用 5. 污染生态学侧重于研究污染条件下生物的生物过程和生态效应,核心是分析环境中的污染 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目的是要利用生物控制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并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提出生态规划和管理对策。 6.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 (一)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 粘附的数量决定于植物表面积的大小和粗糙程度; 吸收主要通过气孔和叶孔进入植物体,积累后并对这些部位产生伤害。 (二)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 1、水溶态污染物到达植物根(或叶)表面 两个途径: 1. 质体流(mass flow)途径:污染物随蒸腾拉力,在植物吸收水分时与水一起到达植物根部; 2. 扩散途径:通过分子扩散而到达根表面。 2、水溶态污染物进入细胞的过程 一种是被动的扩散,物质顺着本身的浓度梯度或细胞膜的电化学势流动; 一种是物质的主动传递过程,这种传递需要能量。 3. 污染物透过细胞膜过程的物理化学解释

2017年北京农学院考研参考书

2017年北京农学院考研参考书 单位代码:10020单位名称:北京农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电 话:010-******** 地 址:北京昌平回龙观北农路7号 邮政编 码:102206考试科目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初试科目 339农业知识 综合一(作物、 园艺、植物保护、种业、农业资源利用、林业) 《遗传学》(遗传学部分)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 三版) 朱军主编 《植物学》(植物学部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郑湘如,王丽主编《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六版) 潘瑞炽主编 《土壤学》(土壤学部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版 黄昌勇主编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部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版(第二版)骆世明主编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部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年版(第四版) 陈杰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部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版(第二版) 杨凤

《家畜繁殖学》(动物繁殖学部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版(第五版) 朱士恩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安全导论》(食品卫 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 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部 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版(第一 版) 谢明勇,陈绍军主编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信息化)(程序设计部分,C、C#两 种语言任选一种)以下程序 设计参考教材任选一册:1、 《C程序设计教程》;2、 《Visual C#2010大学教 程》 1、清华大学出版社; 2、电子工业出版社 1、谭浩强主编; 2、 Deitel H.M.等著,张思 宇等译 1、《数据库系统概论》 2、 《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 库技术与应用部分) 1、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5月版(第四 版);2、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8年4月 版(本科教学版) 1、王珊,萨师煊著; 2、 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杨 冬青、马秀莉、唐世渭 等译 《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 与应用部分) 电子工业出版社(第 五版) 谢希仁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村《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与法规部分)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何忠伟主编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P11环境生态学 答: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第二章 二、P33生物的协同进化 答:是指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 三、生物的协同进化方式: 答:(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3)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适应系统。 四、P35生物多样性 答:就是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分为四个层次: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景观多样性五、环境因子 答: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六、P45环境因子的分类: 答:①根据环境因子特点,将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生物类,7个并列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生物因子;②根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分类, 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性因子;③非生物环境因子的3个层次:第一层:植物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度、光、水),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如放牧、火烧地)。 七、光、温度、水、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答:1.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所必需的全部能量,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能。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强度、光质及光周期性变化等都对生物的声场发育和地理分布产生深刻影响,而生物本身对光因子的变化也有着极其多样的响应。例如:黄花现象即植物在黑暗中生长呈现黄色和其他变态特征现象,就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极为典型的例子;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迁、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例昆虫对紫外线有趋光反应,而草履虫则表现为避光反映。另外,植物在发育生长上要求不同的日照强度,了解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对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非常重要,引种前必须特别注意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需要。 2.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土壤温度的变化。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生物生长和发育有一个下限值,低于这个温度值,生物就停止生长和发育,只有高于这个温度值时,生物才开始生长发育。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低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3)温度

污染生态学考试内容

名词解释: 1.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者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变化的物质。 2.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独立作用 3.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出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的某 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4.生物积累:同一生物个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5.生物放大:同一食物链上,生物富集系数从低位营养级到高位营养级逐级增大的现象。 6.生物活性点位是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团和物质。 7.生物的抗性:生物对各种不良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8.生物屏蔽(隔离)作用:生物将污染物运输到体内特定部位,使污染物与生物体内活性 靶分子隔离. 9.解毒作用:有毒物质通过机体内酶促反应,可以转化成低毒或无毒物质,或转化为水溶 性物质而利于排出体外。 10.前适应:生物在没有接受污染以前具有的性状特征在污染环境中也是适应的现象。 11.生态代价-指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进入到正常环境中时,它的竞争力降低;同时,还 可能伴随有对温度、水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12.生理代价-指对污染适应的植物,在某些生理性能上低于正常植物。 13.进化代价-对污染适应很好的植物在其他环境中进化发展的灵活度降低,以至于可能失 去适应其它环境的可能性。 14.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 度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15.污水灌溉:一般指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分类--纯污水 灌溉、清污混灌、间歇污水灌溉 16.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指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特别是氮、磷过多而导致 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影响水体与大气的正常的氧气交换,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加速水体衰老的进程。 17.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将污水通过土壤-生物系统,除去污水中的营 养成分和污染物,达到净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18.土壤自净作用:以各种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复杂 作用,使污染物质逐渐转化、减毒、消失,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的过程。 19.土壤容量:土壤对污染物的最大承受能力或负荷量。 20.环境容量:在一定范围和规定的环境目标下,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容量大小 与污染物的毒性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有关,也决定于环境空间大小、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的净化能力。污染物毒性越大,趋稳定,则环境容量越小;环境空间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1.基因库:种群内存在的所有基因组和等位基因。 22.氧化塘又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利用库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进行污水 处理和利用的生物工程措施。最深的氧化塘是厌氧塘;使用最多的是兼性塘;最浅的是好氧塘。氧化塘由水深浅分为好氧区,兼性区,厌氧区 简答: 1.化学元素的拮抗规律:1.两元素之间由于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颉颃○1凡两种元素 能生成难解离的稳定化合物的,他们之间便可能存在着生物的颉颃。例子:硫对铜和铁的颉颃,表现为硫化物对含Cu、Fe的呼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明显

污染生态学习题 2

绪论 污染生态学: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污染生态系统) 第一章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 1、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2、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具有①持久性②长距离运输③生物积累性④亲脂憎水性。 3、效应浓度和致死浓度的区别? 效应浓度指:在某一期限内导致某一特殊反应的毒物浓度 致死浓度指:一次染毒后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判断) 4、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过程? 吸收(uptake ):污染物可通过各种途径透过生物机体的生物膜进入生物体内的过程 迁移(transport):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空间位置和范围的相对移动过程 一、吸附到根细胞表面 二、进入细胞 三、横向迁移至导管 四、纵向迁移至各器官 5、影响植物对污染吸收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①、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物种 ★不同生态型★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同一植物的不同生育期) 、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形态差异(★元素的种类★元素的价态)③ph④氧化还原电位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⑥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⑦土壤的性质影响 ⑧根际微生物的作用 6、植物粘附气态污染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植物表面积的大小)和(叶的粗糙程度)。 7、植物主要通过(叶片气孔)和茎部皮孔来吸收气态污染物 8、植物对水溶态污染吸收的主要器官是(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使水溶态污染物到达根附近(质体流途径)和(扩散途径)。(其中哪一种方式是主要的?前者) 9、污染物穿过细胞质膜:被动扩散主动传递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章种群(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 (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 (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2)领会: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3)综合应用: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 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30-4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种重要物质的循环过程。初步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能量金字塔;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领会: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污染生态学总复习

第一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一、基本概念 1 污染物 2 安全浓度 3 最高允许浓度 4 致死浓度 5 效应浓度 6 相加作用 7 协调作用 8 拮抗作用 9 独立作用 二、填空题或选择题 1 按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2 按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 3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 4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污染物。 5 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和(二次)污染物。 6 植物粘附近污染物的数量,主要决定于植物(表面积的大小)和(粗糙程度)等。 7 水溶态的污染物到达根表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条是(质体流)途径;另一条是(扩散)途径。 8 植物吸收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于(土壤特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植物特性)。 9 (植物细胞壁)是污染物进入植物细胞的第一道屏障,在细胞壁中的果胶质成分为结合污染物提供了大量的(交换位点)。 10 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细胞壁等(质外空间)的吸收;一种是污染物透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的生物过程。 11 金属离子跨膜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顺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一是逆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 12 从根表面吸收的污染物能横穿根的中柱,被送入导管,一般认为穿过根表面的无机离子到达内皮层可能有两种通路,一是(非共质体)通道;二是(共质体)通道。 13 根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器官,大量的重金属分布在(根部);流动性大的元素可向上运输到(茎)、(叶)、(果实)中。 14 重金属的物理形态不同,植物对其(吸收)、(迁移)的方式也不同。 15 污染物通过动物细胞膜的方式有两类,即(被动运输)和(特殊运转)。 16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作用)。 17 特殊转运分为(载体转运)、(主动运输)、(吞噬)、(胞饮作用)。 18 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一般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 19 污染物经皮肤吸收一般有两个阶段,一是污染物以扩散的方式通过(表皮);二是污染物以扩散方式通过(真皮)。 20 无机离子态汞在肾内积累得最多,其次是(肝)、(脾)、(甲状腺)。 21 污染物连接到微生物细胞壁上有三种作用机制,(离子交换反应)、(沉淀作用)、(络合作用)。 22 大多数微生物都具有结合污染物的细胞壁,细胞壁固定污染物的性质和能力与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有关。

污染生态学三、四章习题分析

污染生态学三、四章作业 1、简述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富集和污染物对生物毒害的关系。 第一,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总的来说是这样一个过程。 第二,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1)植物,叶片气孔对大气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植物的根和叶对水溶性的污染物的吸收。(2)动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将少量的污染物吸收,通过体内肺泡的吞噬,肠道粘膜的吸收等。(3)微生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是沉淀作用和络合作用,将有毒的污染物转化为微毒害或无毒化合物。 第三,在吸收的基础上,当达到一定数量无法转化时就会富集。(1)生物体内凡是能与污染物形成稳定结合的物质,都能增加生物富集,从而消除或缓解毒害作用。(2)不同器官对污染物的富集有很大差异,不同物种对污染物的吸收积累状况也不同。(3)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富集量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成正相关,同时也受作用时间的影响。(4) 生物体内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随着食物链的营养级的增加,富集量逐渐增多,污染物在体内的含量也就越来越多。 第四,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必须建立在生物体吸收和富集污染物的基础上。 2、污染物对生物的生理化毒害与遗传(特别是DNA)毒害之间有何关系? (1)对植物生理化的影响 ①.污染物影响细胞膜的透性,从而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污染物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重金属中的镉对呼吸作用干扰对呼吸酶的活性干扰 ④.污染物对蒸腾作用有明显影响

⑤.锌对吲哚乙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其活性降低 ⑥.污染物对植物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变化 (2)污染物对遗传物质的毒害 ①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影响:大麦根尖经Hg2+、Cd2+、和Pd2+处理后,在所有浓度范围内一直表现出对细胞分裂的抑制表现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重金属对根生长的抑制主要是由于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有丝分裂异常,染色体畸变:断裂、粘联含镉种子萌发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频率随着种子中镉积累的增加而下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频率降低,表现为胚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有丝分裂频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镉的积累破坏了细胞核的结构,抑制了DNA和RNA的合成。 ③对植物开花和雌雄生殖器官发育影响最大。如5.4ug/m3会使花托畸变。4.18, 4.28 ug/m3就会使雌蕊和雄蕊的74%和11%发生畸变。 之间的关系:长期的生理化污染使其的遗传物质或者是遗传方式发生改变,这是量变导致质变。 3、金属哪些特征对生物产生的毒害程度起重要作用,为什么? (1).离子化电压越高,对生物潜在的毒性就超大。因为离子化电压的值是以物质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能否通过细胞膜作为标准。如3~5v的铝、镓等3价金属进入细胞时受到细胞膜的严密调控和控制;汞、镉、锌之所以容易进入机体是由于有9~10v的高电压;贵金属气体则有11~24v高压,能自由出入机体。 (2).越是沸点低的金属越易发生弥散;同时金属沸点越低,与一般有机物的沸点差就越小,它们相互间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按照Tranton的法则,以蒸发潜力热表示化合物的凝聚力,即越是沸点低的金属,其凝聚力越小,每个分子和原子都易于分离。为了使金属进入机体或与机体发生反应,首先要使分子或原子进行弥散。 (3).离子的毒性和离子的价数有关。金属阳离子的偶数价离子对机体的亲和性高,奇数价的亲和性则相对较低,阴离子正相反。尤其是3价阳离子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易被排出体外。

农业生态学课件复习笔记

第一章 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2、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文明与支持这个文明的自然系统之间不协调,以致出现了不能持续发展的关。 3、系统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的贝塔朗菲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5、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由二个以上的组分组成;组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以整体方式完成一定的功能。 6、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7、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不仅在“ 垂直” 方向研究特定地点上的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且在“ 水平” 方向研究异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把特定地点上的同质区域称为景观元素。 8、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 ( 1 )组分上包括生物,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 2 )空间上有明显的地域性。 ( 3 )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变规律 ( 4 )系统的各组分间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各生态系统都是程度不同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性。 9、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 农业生态系统是驯化的生态系统,既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也受经济规律的制约。 10、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 11、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3)农业生态系统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的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 4)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各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 5)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规律和方法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和生态农业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