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卷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卷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卷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卷

第6章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调查中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有()

①了解一批炮弹的命中精度②调查全国中学生的上网情况

③审查某文章中的错别字④考查某种农作物的长势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要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表框统计

3.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 D.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4. 某纺织厂从1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估计该厂这1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

A. 9.5万件 B. 9万件 C. 9500件 D. 5000件

5.小欢为一组数据制作频数分布表,他了解到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40,最小值是16,准备分组时取组距为4.为了使数据不落在边界上,他应将这组数据分成的组数为() A. 6组 B. 7组 C. 8组 D. 9组

6.如图所示是某造纸厂2016年中各季度的产量统计图,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季度的产量最低

B.从二季度到四季度产量在增长

C.三季度产量增幅最大

D.四季度产量增幅最大

(第6题图)

7.某校为了解七年级14个班级学生(每班50名)对学校伙食的满意程度,下列做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了解每一名学生对学校伙食的满意程度

B.了解每一名男生对学校伙食的满意程度

C.了解每一名女生对学校伙食的满意程度

D.每班各抽取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了解他们对学校伙食的满意程度

8. 如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面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判断正确的是()

A.甲户比乙户多

B.乙户比甲户多

C.甲、乙两户一样多

D.无法确定哪一户多

9.若扇形统计图中有4组数据,其中前三组数据相应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72°、108°、144°,则这四组数据的比为()

A.2∶3∶4∶1 B.2∶3∶4∶3C.2∶3∶4∶5 D.第四组数据不确定10. 某班学生在颁奖大会上得知该班获得奖励的情况如下表:

已知该班共有28人获得奖励,其中只获得两项奖励的有13人,那么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可能获得的奖励为()

A. 3项B. 4项 C. 5项 D. 6项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为了知道一锅汤的味道,妈妈从锅里舀了一勺汤尝尝,这种调查方式是 . 12.检查一批奶粉的质量,从中抽取100包进行检查,这个样本的容量为 .

13. 已知某组数据的频率是0.35,样本容量是600. 则这组数据的频数是 .

14. 已知某组数据分组的组距是10,某组的组别显示“27.5—37.5”,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

15.一组数据经整理后分成四组,第一、二、三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1,0.3,0.4,第一

小组的频数是5,那么第四小组的频率是,这组数据共有个.

16. 扇形统计图中,占圆面积40%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17.将数据83,85,87,89,84,85,86,88,87,89分组,86.5~88.5这一组的频率是.18.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随机抽取该校七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种书籍),如图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若该年级有500名学生,估计该年级喜欢“漫画”的学生人数约是人.

(第18题图)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46分)

19.(8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

(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

(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

(第19题图)

20.(8分)统计某校七年级部分同学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得到如图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测试的总人数是;数据分组的组距是;频数最大一组的组中值是.

(2)成绩在1.50m(含1.50m)以上的为合格,求这部分同学本次测试成绩的合格率.

(第20题图)

21.(10分)某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精确到1cm)交给甲、乙两同学,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地绘制一幅频数直方图,甲绘制的图如图1所示,乙绘制的图如图2所示,经检测确定,甲绘制的频数直方图是正确的,乙在整理数据及绘图过程中均有个别错误.(1)问:该班学生有多少人?(2)某同学身高为165cm,他说:“我们班上比我高的人不超过”,他的说法正确吗?

(3)请指出乙在整理数据或绘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第21题图)

22.(10分)为了解“阳光体育”活动情况,我市教育部门在市三中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若干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每位学生只能填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将调

查的结果绘制成如图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调查的人数共有人;在扇形图中,表示“C”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度;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的m;

(3)估计该校喜欢“B”项目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第22题图)

23.(10分)701班数学课代表小张对本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作了统计分析,绘制成如下频数、频率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频率统计表中,a= ;b= ;

(2)请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701班成绩不低于80分的频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5. CCDAB 6—10. DDDAB

二、11. 抽样调查 12. 100 13. 210 14. 32.5 15. 0.2 50 16. 144°

17. 0.3 18. 100

三、19. (1) =0.4,∴x= 600.

答:本次参加抽查的居民人数为600人.

(2)如答图.

(第19题答图)

(3)8000×40%=3200.

答:爱吃D粽的人数为3200人.

20. (1)40人 0.2m 1.80m (2)90%

21. (1)60人(2)说法正确,因为身高超过165cm的共有10+5=15人,15÷60=0.25 . (3)部分量之和与总量不相等,即4+8+11+17+11+8≠60.

22. (1)300 108 (2)如答图, m=20.

(第22题答图)

(3)460人

23. (1)8 0.08 (2)如图

(第23题答图)(3)20÷50=0.4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各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各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一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二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第三节、扇形统计图第四节、频数与频率 第五节、频数直方图 章节知识框图 【课本相关知识点】 1、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测量、实验和调查等手段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间接途径得到 2、将数据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当然分组、编码也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 3、人们根据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需要,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而是从所有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分析,这就是抽样调查。特别注意: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要具有相当的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各个阶层或类型对象都要具有),即样本容量要恰当,因此对象不宜太少;②调查对象应随意抽取,即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机会都相等。 5、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样本的容量是不带单位的。 6、对数据收集和整理后,就可以制作统计表。一个完整的统计表不能缺少标题(统计表的名称)、标目、数据(有单位要注明单位)以及制表日期 【典型例题】 【题型一】数据的收集方法 例1、如果就下列情况进行统计,你准备采用哪种方式来收集数据?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学校足球队队员的身高

(2)每年到杭州西湖观光旅游的人数 (3)A、B、C三种品牌电池的使用寿命 (4)明天7时~8时进入易初莲花超市的人数 【题型二】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整理 例2、某乡镇企业生产部门有技术工人10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每月的生产定额,统计了这10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如下:40,80,50,75,50,70,50,40,35,50 (1)为了使这组数据更为直观,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 (2)若生产定额能够使大多数人都能完成即为合理的生产定额,假如你是生产部负责人,你认为每月的生产定额应定为多少比较合理? 练习、(2011?南昌)以下是某省2010年教育发展情况有关数据: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000所,其中小学12500所,初中2000所,髙中450所,其它学校10050所;全省共有在校学生995万人,其中小学440万人,初中200万人,高中75万人,其它280万人;全省共有在职教师48万人,其中小学20万人,初中12万人,高中5万人,其它11万人. 请将上述资料中的数据按下列步骤进行统计分析. (1)整理数据:请设计一个统计表,将以上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整理后的相关数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师生比,最小的是哪个学段?(师生比=在职教师:在校学生数) 【题型三】利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3、(2003?安徽)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 (1 (2)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 (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 一、抽样: 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 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二、常见的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体选择用哪种统计图,要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和问题的要求而定。 1.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自独立,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3)绘制方法: ①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 ②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类,分别确定两个轴 的单位长度,在横纵、纵轴上从零开始等距离分段; ③用长短(或高低)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 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 ④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 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 2.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2)特点: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如果表示的数据是想了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 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②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画出纵、横轴; ③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 ④把各点用线段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 ⑤统计图中的数据是不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数据。 3.扇形统计图:

201x-201x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4频数与频率一练习新版浙教版

6.4 频数与频率(一) A 组 1.某校学生会成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则出现频数最多的年龄是(B ) 年龄 13 14 15 16 频数 4 5 4 3 A. 4 B. 14 C. 13或15 D. 2 2.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小值是104,用频数表描述这组数据时,若取组距为3,则应分为(B ) A. 6组 B. 7组 C. 8组 D. 9组 3.小明随机写了一串数字“123321223311”,则出现数字“3”的频数是(B ) A. 3 B. 4 C. 5 D. 6 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数是总数的1 5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B ) A. 10 B. 5 C. 15 D. 20 5.如表所示是某校七年级(8)班共50位同学身高情况的频数表,则表中的组距是__7__,身高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至少是__14__cm. 组别 (cm) 145.5~ 152.5 152.5~ 159.5 159.5~ 166.5 166.5~ 173.5 频数 9 19 14 8 3.14159265358979423846264338327950288. 试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圆周率的上述近似值中各数字出现的频数(完成下表).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划记 频数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划记 频数 1 2 5 6 4 4 3 2 5 4

7.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 s跳绳的次数,并列出频数表如下: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多少? 【解】(1)全班共有2+4+21+13+8+4=52(名)学生. (2)组距是80-60=20,组数是6.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13+8=21(人). B组 8.若数据3,0,m,-1的极差是5,则m的值为(C) A. -2 B. 4 C. -2或4 D. 不确定 【解】当m为最大值时,m-(-1)=5,得m=4;当m为最小值时,3-m=5,得m =-2;当m既不是最大值,又不是最小值时,3-(-1)=4≠5,不可能.故m的值为-2或4. 9.为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每天干家务的平均时间,小颖同学在该校七年级每班随机抽查5名学生,统计这些学生xx年3月每天干家务的平均时间(单位:min),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其中A表示0~10 min,B表示11~20 min,C表示21~30 min,时间取整数): __25____12.5%____40__ (2)该校七年级共有240名学生,其中大约有__150__名学生每天干家务的平均时间是11~20 min. 【解】(1)由题意,得 c=10 25% =40,a=40×62.5%=25, b=5 40 ×100%=12.5%. (2)240×62.5%=150(名). 10.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测了60名17岁男生的身高,将数据分成7组,列出了相应的频数表如下:

七年级数学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6.4 统计图的选择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统计图的选择 1.为了反映贵州省毕节市4月20日~26日以来的气温变化情况,最好选择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频数分布直方图 D.折线统计图 2.想表示某种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糖、其他物质的含量的百分比,应该利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复式统计图 3.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中获得的奖牌情况,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获得奖牌情况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采用( ) 届数232425262728 奖牌数322854505963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对 4.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三个都可以 5.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 知识点2 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统计图 6.如图是甲、乙两家公司的利润增长情况统计图,利润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公司. 7.根据下表数据绘制的两幅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某股票的价格变化情况. 年份 2 016 股票最高 20 21 23 27 价格/元

(1)哪一幅图显示的增长幅度可能给人以误导? (2)造成误导的原因是什么? 02中档题 8.下表是某一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度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情况统计:(单位: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某商品需 3 500 1 500 2 300 4 000 求数 若你是工商局的统计员,要为商家提供关于这种商品的直观统计图,则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前三种都可以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某公司的生产总值持续较快增长,下表是2011~2015年该公司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2 2014 2015 生产总 78 345 82 067 89 442 95 933 102 398 值/万元 (1)小明根据上表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如图1所示,你认为小明绘制的这个统计图会给人们错误的感觉吗?如果会,你认为该怎么修改?

七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图(1)

5.2统计图(一) 学习目标: 1.回顾小学时所学过的三种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3.知道各种统计图的作用; 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学一学:阅读教材P151至P153“做一做”上方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7年石油消费量 (2)2017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百万吨,约是日本的倍,约是中国的倍。 (3)这是统计图, (4)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5)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条形统计图,可以。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6)左图是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74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2从图中可以看出1987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3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4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5从图中可以预计2025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2017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 (7)由左图的2017年我国几个城 市年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12017年海口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22017年广州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32017年武汉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42017年北京市年降水量大约是mm。 (8)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9)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 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10)这是统计图; (11)已知地球的水资源总量达145 000 万千米3,则地球的淡水资源约为 万千米3,咸水资源约为万千米3。 (12)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面表示总 体,圆内每个扇形表示; 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13)如左下图是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扇形统计图。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亿万千米2,则地球的海洋面 约为亿万千米2,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亿万 千米2。 (14)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从扇 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某县教育局一次对2017年初中 毕业生去向做了调查,将数据整理 后,绘制成统计图如右上。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已知上非达标高中的毕业生有1500人,求这一年初中毕业生有多少人?(2)上职业高中和赋闲在家有毕业生各有多少人?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本题有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了解全校同学喜欢课程情况,对某班男生进行调查 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从每幢居民楼随机抽若干人进行调查 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了解舟山城区空气质量,在普陀岛设点调查 2.下列调查中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有 ①一碗汤的鲜美程度 ③审查某文章中的错别字 A. 1 B . 2 个 1. A. B. C. D. () ②查全国中学生的上网情况 ④考查某种农作物的长势 .3个 D . 4个 3.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0名学生是总体 2000名学生的身高, 从中抽取 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 .每个学生是个体 D .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4.要反映舟山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 D.频数分布统计图 5.期末统考中,甲校优秀人数占20%乙校优秀人数占25%比较两校优秀人数,贝( A.乙校多于甲校 B. 甲校多于乙校 C.甲、乙两校一样多 D.不能确定 6 ?已知一个样本中, 别为 2、8、15、20、 A.0.4 B.0.3 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 5,则第四组的频率是( ) C.0.2 D.0.1 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 分组 137.5 ?147.5 147.5 ?157.5 157.5 ?167.5 167.5 ?177.5 频数 10 26 a 频率 0.3 b 8. 某班有48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检中, (横半轴表示分数,把 50.5分到100.5 5组,组距是10分,纵半轴表示频数)如图所示,从左到 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 1:3:642 ,则由图可知,其中分数 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 有 A . 9 B. 18 C. 9. 某班60名学生喜欢各类体育活动, 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频数直方图 分之间的分数分成 12 D. 6 他们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情况见扇形统计图, 现给 C.18 A.18 , 6 B.0.3 ,6 ,0.1 D.0.3 ,0.1 7?为了了解某地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 从当地某学校选取了 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 )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表中 60名男生统计身高情况,60 a 与 b 的值分别为(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用练习题

图1 日期/日 数学: 12.2统计图的选用(2)(苏科版七年级下) 一、选择题 1、(08长沙)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 .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2、(08荆门)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1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30吨 B. 31 吨 C.32吨 D. 33吨 3、(08安徽)如图2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 .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C .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 D .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 二、填空题 4、(08 通过图表,估计这个病人下午16:00时的体温是 ℃ 5、如图4显示的是某班20人在“献爱心”活动中捐图书的情况,该班级人均捐了_________册书。 6、( 07长沙)为了改进银行的服务质量,随机抽查了30名顾客在窗口办理业务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下图5是这次调查得到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办理业务所用的时间为11分钟的人数是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 图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 5 20 25 -5 体温/℃ 6 10 14 图3

(3)这30名顾客办理业务所用时间的平均数 是 分钟. 三、解答题 7、(08深圳)某商场对今年端午节这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如图6和图 (1)哪一种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6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 品牌粽子在图7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根据上述统计信息,明年端午节期间该商场对A 、B 、C 三种品牌的粽子如何进货? 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图 7图 69 10 11 12 时间 图5 图4

初一数学数据与统计图表测试题

第十六周初一数学周周清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则这个扇形圆心角是( ) A. 108° B.60° C. 30° D.216° 2.某单位有职工100名,按他们的年龄分成8组,在40~42(岁)组内有职工32名,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 A.0.12 B.0.38 C.0.32 D.32 3.某商场为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本商场购物的100名顾客,调查结果如图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有( )人. A.70% B.7 C.70 D.7% 4.如下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行人数最少只为90人 B.步行人数为50人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少 5.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下图3,从图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 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 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 二、填空题(共13分,6-7每题2分,8-10每题3分) 6.某超市对今年前两个季度每月销售总量进行统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销售总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选用_________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7.将收集到的40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组,已知落在某一范围内的频数是5,则该组的频率是__________, 8.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 、B 、C 、D 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__. 9.已知一组数据都是整数,其中最大值是242,最小值是198,若把这组数据分成9个小组,则组距是___________. 10.有一些乒乓球,不知其数量,先取6个作了标记,把它们放回袋中,混合均匀后又取了20个,发现含有两个做标记的,可以估计这袋乒乓球有_________个. 图1 图2 图3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共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 B. 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 C. 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 D. 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 2.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3.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某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已知该校开设的体育社团有:A:篮球,B:排球C:足球;D:羽毛球,E:乒乓球.李老师对某年级同学选择体育社团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选科目E的有5人 B. 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是72° C. 选科目A的人数占体育社团人数的一半 D. 选科目B的扇形圆心角比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少° 4.下列各数:π,,cos60°,0,,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A. 20% B. 40% C. 60% D. 80%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体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B. 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C. 为了清楚地知道你的各科成绩,你可以选择制作条形统计图 D. 为了清楚地反映出全校人数同各年级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6.如图,是某商场4种品牌的商品销售情况统计图,其中甲品牌所占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A. 36° B. 108° C. 72° D. 162° 7.如图阴影部分扇形的圆心角是() A. 15° B. 23° C. 30° D. 36° 8.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 A. 50 B. 30 C. 15 D. 3 9.武汉市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五组画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5个小组的频数之比为1:3:7:6:3,则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占百分之() A. 45 B. 46 C. 47 D. 48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最新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有答案-(数学)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 A. 对“天宫一号”飞船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B. 对我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 C. 对市场上某品牌老酸奶的质量情况进行调查 D. 对某品牌彩电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2013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学生得分情况,某小组从中随机抽查了1000份进行分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上调查方式属于抽样调查 B. 总体是所有考生的数学试卷 C. 个体指每个考生的数学试卷 D. 样本容量指所有抽取的1000份试卷 3.有40个数据,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则组数应为 A. 4 B. 5 C. 6 D. 7 4.某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 A. 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B. 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C. 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D. 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5.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 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差 B. 调差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 C. 调差我国网民对某件事的看法 D. 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各零部件质量的检查 7.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B. 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 C. 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D. 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 8.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 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 C. 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D. 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9.下列调查方式中,应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调查某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B. 调查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的情况 C. 对我国首架歼15战机各个零部件的调查 D. 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 10.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 A. 了解某电视台某次“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 了解某渔场中青鱼的平均重量,采用抽样调查

2020【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扇形统计图》练习(含答案)

6.3 扇形统计图 A组 (第1题) 1.某校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调查了本校150名学生各自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跑步和打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分别是(B) A. 30,40 B. 45,60 C. 30,60 D. 45,40 (第2题) 2.某校学生到校方式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步行到校的学生数有100人,则乘公共汽车到校的学生有(D) A. 75人 B. 100人 C. 125人 D. 200人 3.“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为了了解同学们

最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小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及其他等运动项目最喜爱情况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将其转化为扇形统计图,则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B) (第3题) A. 180° B. 144° C. 120° D. 72° (第4题) 4.如图是某中学七年级(3)班60名同学参加兴趣活动的扇形统计图,其中S1,S2,S3,S4分别表示四个扇形的面积,且S1∶S2∶S3∶S4=4∶3∶2∶1.那么参加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有(B) A. 24人 B. 18人 C. 12人 D. 6人 (第5题)

5.某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各月份产值占这个季度总产值的百分比如图所示,又知二月份产量是72万元,那么该企业第一季度月产值的平均数是__80__万元. 6.某商场对去年端午节当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①和图②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哪种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①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 品牌粽子在图②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解】 (1)三种品牌粽子的总销量为120050% =2400(个). ∵A 品牌的销售量为400个,C 品牌的销售量为1200个, ∴B 品牌的销售量为2400-400-1200=800(个). ∵1200>800>400, ∴C 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图如图①中斜纹所示. (3)图②中A 品牌粽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02400 ×360°=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4频数与频率二练习新版人教版

新版人教版 6.4 频数与频率(二) A 组 1.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 型血的人数是(A ) C. 4人 D. 6人 2.学习委员为调查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学生喜爱的书籍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古诗词类”的频数为12,频率为0.25,那么被调查的人数为(D ) A. 12 B. 24 C. 36 D. 48 3.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 ) A. 0.1 B. 0.2 C. 0.3 D. 0.4 4.已知样本数据的个数为30,且被分成4组,各组数据的频数之比为2∶4∶3∶1,则第二小组的频率为__0.4__. 5.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4个组内,第一、二、三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7,8,15,第四组数据的频率为__0.4__. 6.在对xx 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表中,各组频数之和与频率之和分别为xx 与__1__. 7.“尊敬的老师:因为我家里有事了,所以向老师请假了,请假2天了,请老师准假了,谢谢了.”这是小明同学向老师写的请假条.老师见后,对此请假条马上批注:“小明同学,你的请假条中‘了’字用了太多了,以后少用了,明白了没有,现在准假了,就这样了.”问:请假和批语中“了”的频数各是多少?频率各是多少?小明和老师哪个用“了”更频繁? 【解】 请假条中“了”的频数是5,频率是17;批语中“了”的频数是7,频率是7 36, 老师用“了”更频繁. 8.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如表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可知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课外书的本数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图的选择同步练习人教版

统计图的选择 同步练习47: 年份1952 1962 1970 1980 1990 2000 国内生产总值(亿 元) 679 1149.3 52.7 4517.8 18547.9 89404 (2)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某各年级的人数如下:初一:600人;初二:550人;初三:560人.画出各年级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比较. 32002年7月至10月间,哈尔滨市和南京市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月份7 8 9 10 哈尔滨23 21 14 6 南京27 29 24 18 (2)两市气温谁高?两市气温哪个月最高?哪个月最低? (3)两个市哪个月至哪个月下降得最快? (4)两个市气温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4,下表是从上海《解放日报》收集到的2002年2月8日至14日一周内的 日期2月 8日 2月 9日 2月 10 日 2月 11 日 2月 12 日 2月 13 日 2月 14 日 污染指 数 107 100 50 137 148 148 68 染”;60-104的为“良”;60以下的为“优”. (1)这一周内属于“重度污染”、“轻度污染”、“良”和“优”的天数各有几天? (2)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一周内污染指数变化情况. (3)从你画的统计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1,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得出,我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从1952年到1980年这28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但自1980年以 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在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期间, 发展速度猛增. 2,

3 (1)如图 (2)两市南京的气温较高。8月的气温最高,10月的气温最低 (3)两市9月至10月气温下降得最快(4)哈尔滨的气温温差比较大,而南京气温温差较小 4,(1)这一周内属于“轻度污染”的有4天,属于“良”的有2天,属于“优”的有1天. (2) (3)这一周的空气总的说来不是很好.

七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七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6.3扇形统计图 一、教材、学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小黑板制作一个简单课件;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2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题含答案初一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 表》检测题含答案初一数 第6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B ) A.调查 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情况 B.调查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C.调查某市初 中学生每天锻炼所用的时间情况 D.调查某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 2.为了考察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了10台 进行实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D ) A.抽取的10台电视机 B.这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C.10 D.抽取的1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3.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 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 题中,下列说法:①这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正确的有( C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下列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 C ) A.条形图B.扇形图 C.折线图 D.直方图 5.对某中学70名女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69 cm,最小值是143 cm,对这组数据整理时取组距为5 cm,则应分( B ) A.5组 B.6组 C.7组 D.8组 6.某个样本的频数直方图中,一组数据的频数为50,频率为0.5,则抽查样本的样本容量是( A ) A.100 B.75 C.25 D.无法确定 7.某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对他们喜欢的图书类型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喜欢文学类书籍的人数是( A ) A.800 B.600 C.400 D.200 ,第7题图) ,第9题图) 8.某学校将为七年级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不完整). A B C D E F 选修课 40 60 100 人数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 B. 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 C. 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 D. 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 2.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3.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某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已知该校开设的体育社团有:A:篮球,B:排球C:足球;D:羽毛球,E:乒乓球.李老师对某年级同学选择体育社团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选科目E的有5人 B. 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是72° C. 选科目A的人数占体育社团人数的一半 D. 选科目B的扇形圆心角比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少21.6° 4.下列各数:π,,cos60°,0,,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A. 20% B. 40% C. 60% D. 80%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体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B. 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C. 为了清楚地知道你的各科成绩,你可以选择制作条形统计图 D. 为了清楚地反映出全校人数同各年级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6.如图,是某商场4种品牌的商品销售情况统计图,其中甲品牌所占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A. 36° B. 108° C. 72° D. 162° 7.如图阴影部分扇形的圆心角是() A. 15° B. 23° C. 30° D. 36° 8.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 A. 50 B. 30 C. 15 D. 3 9.武汉市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五组画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5个小组的频数之比为1:3:7:6:3,则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占百分之() A. 45 B. 46 C. 47 D. 48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 表和统计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图题 [ 初一数学] 题型:解答题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中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利用乘法计算 求老师解答 ? [ 初三数学] ?题型:其它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难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1)用总人数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圆心角就是用圆周角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 (2)(2)用总人数乘以持感恩观点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选择感恩观点的学生数; (3)(3)列出统计图或树状图将所有可能结果列举出来即可求的概率. 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所属知识点: [数据与图表] 包含次级知识点: 统计表 知识点总结 一、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分布直方图: (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浙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练习教学内容

浙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练习

数据与统计图表 数据的收集,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即抽查)两种调查方式。 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 在抽样调查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统计图表类型: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 各类统计图的优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常见考法 (1)列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完成题目设计的问题;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4)统计图的绘制和转化。 频数与频率: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组数>极差/组距 的最小整数 例题:其中最大值为5.4,最小值为2.4。若组距定为0.3则列频数分布表时应把数据分为_____组. 为了使数据不落在各组的边界上,在组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边界值取的比实际数据多一位小数 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也称为频数 频率=) 样本容量(频数数据总据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2)决定组数与组距;组距 就是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3)确定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归纳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理解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学会制作频数分布表;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二、重点 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 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三、难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 样本的抽取;

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确定组距和组数。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概念 1.数据的整理:我们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如下图所示, 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如下图所示: 收 集 描 述 整 理 分 析 得 出

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