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生本教育课堂,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

通过学习生本教育理论,使我们的思想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即使所教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也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有没有让学生体验过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自我校开展生本教学实践以来,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充斥着我们头脑中已经长期建构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虽然根植于每个人头脑中的理念及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与实践,我们还是形成了诸多共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老师们在实际建构或操作中有所偏颇,甚至还缺失了一些本质的东西。下面就自己最近思考以及关注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一、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问题。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处于“帮学”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无形、超脱和得体。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那么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它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从日常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发现:我们对教学目标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学生,设计不能突出重点,问题的提出过于笼统,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影响作业完成的质量,影响了课上的探究和交流,课上展示交流得不到认识上的提升,达不到课内学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的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

1、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

2、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不能笼统,研究方向要明确,即从哪个角度去研究。

3、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要“少而精”。

4、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要开放并有价值。

5、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组合。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根本原则是简单、根本、开放。深刻领会生本教育理念,记住五个要点:

(1)着眼于“生”而不是“师”。

(2)着眼于“学”而不是“教”。

(3)着眼于“好学”,让学生容易学的进去。

(4)围绕上述三点即“学生怎么学”,进行设计。设计的原则是简单、低入、深思、高出。

(5)要服从于人的发展需要,不是表面上学生学起来。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情况而定,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多样。

1、做到简单,利于自主学习。

前置性作业要力求环节简单,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容易操作。例如: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前置性作业:

(1)看图,读题,列式计算。

(2)你是怎么计算的?(说给爸爸妈妈听。)

(3)算一算,说一说:12-9= 16-9=

(你还有其他算法吗?)

(4)我出题考大家。

2、了解学情,面向全体学生。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难度适中,照顾全体,且有层次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本班学情进行设计,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会发现的快乐。

3、立足新知,突出重点

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前置性作业,为课堂交流时突破重点、难点作好铺垫。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需要、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简单调查,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还不能给学生太多需要动笔去完成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前置性作业不是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例如: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内容是《因数和倍数》,教材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个算式同时说明“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只是略去了许多中间描述。和以前的教材相比,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过程。教材设计意图不仅仅让学生只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深入研究教材的老师会发现,教参上明确的提出教学时的四个注意:(1)在不等于零的整数情况下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3)要注意区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与本单元中的因数的区别和联系。(4)注意区分“倍数”和以前学过的“倍”的联系和区别。如果把这些问题都放到前置性作业里去研究,前置任务过多,就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设计前置性作业前,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相应的重难点和关键,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后,依据学科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的内容。

2、关注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进行设计。

新旧知识共同因素越多,知识越容易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时,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为基础的,可以这样设计前置性作业内容:

(1)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列式计算。怎样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并解答出来。

(2)100g= 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列式解答。

(3)比较: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有联系吗?你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

3、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不要面面俱到。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问题不能过多,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侧重于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在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用不着面面俱到,只需要弄清一两个或两三个主要的知识点,再加上少量的练习题就可以了,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学生结合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等。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他们的前置性作业可以把课时的教学要求比较全面具体地提出来,可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研究的内容,让他们能通过自学掌握知识要点,课堂上再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反馈,交流,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有些知识点如果学生在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在交流时适时的提出来,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有余数除法》教学内容的前置性作业:

(1)有7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几份?画一画,分一分。怎样列式计算?

(2)我的例子。(画一画、分一分、列式计算)

(3)我的发现。

(4)我的问题。

本节内容还涉及了余数的概念、算式的写法、读法等内容,在前置性作业里没有提出来,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同样也是课上同学们交流的内容之一,老师不必担心,不必把所有的问题都罗列出来,让学生一一的去研究,要相信学生,他们会有出人意料的成果呈现出来的。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教材中一些不太适合的或不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改变或替换。

例如上面提到的《有余数除法》例1:

(1)有6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几盘?

(2)有7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几盘?

前置性作业:

(1)有7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几份?画一画,分一分。怎样列式计算?

(2)我的例子。(画一画、分一分、列式计算)

(3)我的发现。

(4)我的问题。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学中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兴趣和能力的需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20以内退位减法,学生熟悉《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算理后,对于《十几减7、6》、《十几减5、4、3、2》这两节内容进行整合,可以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类似这些相关内容进行合并教学处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有效的构建知识体系。

4、旧知识尽量不放在前置性作业里完成。

例如:《有余数除法》一节,教材安排了两个内容:

(1)有6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几盘?

(2)有7颗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几盘?

其中(1)是旧知识,是为解决有余数除法做的铺垫。老师可以用课前三分钟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完成。

二、前置性作业的实施

1、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布置前置性作业,教师不应全部放开不管,特别是低年级和刚开始生本教学的班级,有时需要在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如:如何在网上搜集资料,在社区获取信息,如何筛选资料和整理记录数据、如何在课上展示所搜集的资料,告诉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看书学习,可以请教同学或身边的人等等。特别是对完成不好的学生或小组,老师要耐心引导,想办法进行帮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2、及时评价总结。

评价的内容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技能、方法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对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促进。

3、课前检查。

特别要关注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性资料,了解学生学习的原生态。这样有利于有的放矢的调控课堂,以学定教。

4、坚持课后反思。

反思前置性学习内容的设计是否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是否开放,学生课上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反思设计里有多少不合理的成分,应该如何改进;对于作业的设计内容,老师自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想,你对这份作业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和操作。

其实,我们都知道前置性学习并不是生本教育的全部,还包括小组建设、小组学习、全班交流、评价机制等。这些教学环节也需要长期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各个环节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教出来的,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总结:如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去探索和交流问题更好,怎样合作学习、交流才到位,交流时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评价才有利于同学的成长等等。

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

2、增强探究意识。

养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工作方式。在研究的状态中工作,在工作的状态中成长。

3、要有团队精神。每个教研组就是一个团队,每位教师应打破班级界限,形成合力,共同探讨生本教育教学的精髓所在,为教学所用。

4、教师要有一个很好的心理期待,相信学生,不要心急,边坚持边学习边反思总结,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育很复杂,但有时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不只是看你对教材的把握,还要看你对学生的态度、教学艺术、处理教材的艺术和善待学生的艺术。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生本教育课堂,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 通过学习生本教育理论,使我们的思想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即使所教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也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有没有让学生体验过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自我校开展生本教学实践以来,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充斥着我们头脑中已经长期建构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虽然根植于每个人头脑中的理念及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与实践,我们还是形成了诸多共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老师们在实际建构或操作中有所偏颇,甚至还缺失了一些本质的东西。下面就自己最近思考以及关注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一、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问题。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处于“帮学”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无形、超脱和得体。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那么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它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从日常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发现:我们对教学目标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学生,设计不能突出重点,问题的提出过于笼统,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影响作业完成的质量,影响了课上的探究和交流,课上展示交流得不到认识上的提升,达不到课内学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的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 1、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 2、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不能笼统,研究方向要明确,即从哪个角度去研究。 3、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要“少而精”。 4、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要开放并有价值。 5、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组合。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根本原则是简单、根本、开放。深刻领会生本教育理念,记住五个要点: (1)着眼于“生”而不是“师”。 (2)着眼于“学”而不是“教”。 (3)着眼于“好学”,让学生容易学的进去。 (4)围绕上述三点即“学生怎么学”,进行设计。设计的原则是简单、低入、深思、高出。

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教师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 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目的和作用: 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而且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和知识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优质的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更自信,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 二、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原则:

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就不同学科层面应该是“体现学科特点”,但都指向“学的研究”。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研究容量应该是“少而精”,数学一般新授课和复习整理课比较适宜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前置性作业设计绝对不是简单问题、相应习题的堆砌,我认为数学老师应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把握住清晰、准确、合适的目标定位,它的内容不要过多或者是过于具体,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和备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只有有了问题的开放,才有可能带来探索的开放,继而形成思维的开放。科学的前置性作业的完成,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思维性、开放性、逻辑化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让学生有备而来的学,这也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 三、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举例: 前置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具体,针对不同的年级又有所不同。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侧重于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在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用不着面面具到,也不能多,只需要弄清一两个或两三个主要的知识点,再加上少量的练习题就可以

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一、前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很多学生在学习数 学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数学前置 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 1. 目标明确 设计数学前置作业时,首先要明确作业的目标。作业的目标应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既要巩固和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要预习与即将要学的知识。通过前置作业的设计,帮 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有效准备课堂学习。 2. 简单明了 作业设计应该简单明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作业内容要求清晰,题 目简单,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点突出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将重点、难点和热点的知识点融入到前置作业中,让学生 在课前对重要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4. 多样性 作业设计要注重多样性,既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也可以是填空题和解答题,让学 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实际应用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注重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 1. 了解学生需求 在实施数学前置作业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分析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难点和问题,为作业设计提供参 考依据。

2. 老师引导 在进行前置作业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业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完成作业,让学生认识到前置作业对于课堂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补充教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前置作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教辅材料或参考书籍,让学生在课外能够查阅和学习相关知识,补充和扩展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及时反馈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5. 联系实际 为了加强前置作业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作业题目,比如通过游戏、实践活动或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的实践,我们可以对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 提前预习 通过前置作业,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预习,使学生在课堂上更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强化巩固 前置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更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激发兴趣 通过设计多样性和实际应用的前置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提高成绩 通过及时反馈和针对性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提高学习效果,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设计和实施前置作业时,我们需注意作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让学生因作业负担过重而产生逆反心理。也要注意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情绪的引导,让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知识的渗透和涉及,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宽学 生的眼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智力,提高小学生的空间 想象能力,因此,构建几何和图形课程内容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几何;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图形和几何课程对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要 重视课程构建,但是短短的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小学生的现实所需,因此教师需 要拓宽小学生的学习面,前置性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课程质量,扩宽学生的 学习面。 一、前置性作业设计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核心点是以学定教,也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情况和 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授课,前置性作业设计正是根据学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识 和内容进行设计。图形设计和几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有限的,教师将一部分内容提前让学生完成,不仅能够提 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层面上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有助于 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来展开,要 建立于课堂内容之上。 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前置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前置作业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学习图形和几何知识时,单凭在课 堂上的40分钟,学生无法理解课程内涵,教学也没有办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因 此教师设计出趣味性的前置性作业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理解 课程内容,教学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 特征,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因此作业要富有趣味,能够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课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找出 不同形状的物体,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让学生在相同坡度下让不同形状 的物体进行运动,让学生自主感受不同形状在运动的状态,而后再正式上课,正 式上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图形的特点,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内 容再上课,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图形的内涵,课程也会更加有效率[1]。 (二)严把课程内容和目标,设计前置性作业 教师要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目标,设计出带有针对性的前置性作业,作业设计要 有目的性,或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或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作业 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性,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对课程进行深入了解,严把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目标,作业设计要紧扣课程内容,且操作性要强,因为小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限,因此作业设计一定要合理,难度适中,太难可能会打击 学生的自信心,太简单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作业的不重视。例如,在学习《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前置性作业 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注意长方形和正方 形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想一想自己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有 多大?学生在自己动手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会对其面积的 计算产生疑问,在课堂中,教学就会更加具有效率。 (三)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合适的前置性作业

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前置性作业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和规划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差异,以及教学偏好。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一、前置性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前置性作业是指在课堂教学前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任务,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明确学习目标:前置性作业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达到指定的目标,从而为后续的课程奠定基础。 2.反映教学内容:前置性作业应该反映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结合紧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灵活多样:前置性作业应该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检验学习效果:前置性作业应该能够检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能够自我检验、评价和总结。 二、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针对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超前学习:前置性作业应该超前一定的课程内容,具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功能。 2.结合巩固:前置性作业应该结合课堂和已学习过的知识点,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差异化设计:前置性作业应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设计,支持个性发展。 4.积极评价:前置性作业应该有积极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验和教师反馈。 5.明确目标:前置性作业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和作业要求,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1.提高类:提高类前置性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教育者对小学初学者和新生代儿童有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在幼儿和学龄前阶段,会形成儿童的学习兴趣及态度,以及个人的学习能力、习惯和技能。因此,小学前置性作业在有效与精确定义这一阶段的任务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因家庭教育、家长态度、老师能力水平以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小学前置性作业的效果参差不齐。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论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以期对解决小学前置性作业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参考。 一、认识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是指在课程学习前由老师、教育者或教育机构布置的、以预习、学前准备为目的的、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的课前学习任务或学习内容。小学前置性作业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预习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参与、更快速地接触到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有利于教师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此外,小学前置性作业应还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规律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体现了小学前置性作业重要性质和特点。 二、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准则 在小学初三年级,数学是一个比较基础和重要的科目,课程难度较低,样式单一,从而给了教师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好的设计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因此,小学数学前置性作

业是比较容易实践、调整和优化的。这里,我们来顺带说一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准则。 首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扩充、巩固老师课堂讲授的数学内容,借助数学作业任务深化数学概念,增强学生学习技能,以及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前通过预习和学习来提升学业表现和自我学习能力等。因此,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要从前置性作业目的出发,结合课程特点,做出具有意义实战性和完整性的设计。 其次,设计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要注意诱因性。诱因性是指前置性作业设计都应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量,以及有明显的指导方向,目标明确、高效实用、集思导向等特点。这样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有着必要的更正和帮助,也会对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及增强学习技能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为,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实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天然具有诱因性和鼓励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实践 小学数学作业质量是衡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小学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其数学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建议小学教育者重视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注重实践。下面为大家提供两种常用的数学前置性作业实践: 1.预习。预习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之前,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或技巧学习和了解。预习是学生掌握课本内容之前,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设 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这就是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设置前置性作业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知识迁移,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知识。“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教师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让课堂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堂的交流更具宽泛,而且教师的教是以学生已有的思考和基础知识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优质的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更自信,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知识和学习乐趣。 二、设计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设计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的基本原则 (1)低入原则。“低人”是生本教育的另一个理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优、中、差三个学生层次来精心设计或选编练习,设计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2)指导性原则。前置作业的布置必须是下一个课时内容的导航针,必须在作业中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前置作业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也可以是抛砖引玉,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让学生在完成对前置作业能预计和把握到下一节课的主要脉络。

巧设前置学习任务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巧设前置学习任务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浅谈小学数学“前 置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目前,我县正在大力推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该教育理念倡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在该理念中,前置学习任务是“生本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 在“先做” 、“先学”的具体环节中来操作,落实呢? 一、巧妙运用学习形式,以“活”引学 前置学习任务又叫前置研究或前置学习,它是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 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主 要采用了以下四种形式:批注质疑式,模拟练习式,梳理画图式和动手操作式。 形式1.批注质疑式。该形式主要运用于数学概念课。因为数学慨念是非常严谨的,如果初次 学习留下了错误的印象,后面就很难纠正,所以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做标记,画出重要的话语,批注自己的理解或疑问,既避免了概念出错,也为第二天课上的学习交流做好了准备,同时 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交换律》一课时,我让学生直接在书上以批 注的形式完成前置学习任务。 形式2.模拟练习式。如计算类,也就是数与代数这一块,还有统计与概率等类型的课例,都 可以采用此形式在前置作业本上完成。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时,给学生 巧妙安排了如下前置学习任务: (一)、自学内容:(即课题和页码) (二)、我学会了:(也可以是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要提醒大家……) (三)、我要举例:(根据书上例题再举一反三,) (四)、我想提问:(可以是自己的疑惑,也可以是自己想考考大家的相关题目)。 形式3.梳理画图式。这种形式特别适合《整理和复习》的课型。比如网络图和知识树,不仅 可以把枯燥,零乱的知识点系统化、趣味化,还可以把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形象化。如让 学生用此类方法完成整理圆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还有图形的变换时完成的前置 学习任务。特别是在整理“圆的知识点”时,学生自己绘制的网络图,脉络清晰,知识全面, 学生从中不但复习巩固了圆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提高了归纳,概括和整理的能力。 形式4.动手操作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性及探索性较强的知识,我们常常会布置学生 一边按要求实验操作,一边把自己的思考发现及时记录在前置性作业单上。如在学习《测量》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操场,学生在室外的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真正做到 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数学素养悄然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精心安排学习内容,以“精”促学 前置学习任务的容量一定要“少而精”,内容不要过于具体,只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才 能形成探索与思维的开放。例如,在学习《反比例》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前置性作业的:1.自学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样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2.列举:成反比例和不成反 比例的例子各两个,并说明理由。3.质疑:提出你的疑问或者特别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就这样三大步,学生在简单,根本,开放的问题中自学,探究与推理的能力有了提高,为第 二天课上的有效交流和提升打下了基础,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是大有裨益。 三.科学设计检测题目,以“实”固学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 计与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前置 性作业设计与实践的有效性。通过对前置性作业的概念、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进 行分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策略,并对其 进行了实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 数学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对于应对“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减、前置性作业、小学数学、设计与实践、学习效果、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双减”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 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是 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前置性作业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因此,本文旨在 探讨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为应对“双减”背景下的数学 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1前置性作业的概念和设计原则 1.1 前置性作业的概念和特点 前置性作业是一种在课前布置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它的特点在于,学生需要在课前通过阅读、思考等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和准备,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置性作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和探究兴趣,促进课程教学的有效进行。通过前置性作业,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 程内容,准备好问题和疑惑,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 和掌握。同时,前置性作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方案与实践

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课前应为孩子提供一份合理并富有针对性的“前置性研究作业”(以下简称前置作业),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查找资料、请教别人。学生通过完成前置作业,为课堂的小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从而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小组交流才活跃而有效。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前置性学习的效果影响其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置作业的质量。所以,课前为学生设计一份有效的前置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前置作业要关注知识的迁移 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有效的数学前置作业设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可以将已有认知中的有关成分,按照新的需要重新组合,并将知识与其“触发”条件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这就是结构重组性迁移。在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之间、知识与背景之间的丰富联结,实现了知识的结构重组,进一步优化了自我的认知结构。所以,前置作业应搭起旧知与新知的桥梁,关注知识的前后迁移。 《数与代数》是数学教学的重头戏。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创设与教材例题相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前置学习获得的初步经验,通过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也就是理解算理),逐步自主建构起自己的算法体系。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设置了一个与教材例题同类、学生更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前置作业:我们学校要举行健美操比

赛,咱们班共有44位同学,如果11人一队,我们班要平均分成几队去参加比赛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这道题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这样的前置作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教材上的48÷12的计算方法,还自主探究出了120÷40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和讨论:“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突破教学难点,初步完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实现知识迁移。这不但能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还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前置作业要注重学生的操作 学生学习知识,是始于感性认识的。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有些是从生活经验中取得的,有些是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有些是通过教师演示直观材料,经过观察实验而获取的。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都比较缺乏,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恰当地提示学生课前演示、观察相关直观材料,让学生获得感知,将其作为学生形成相关科学概念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前置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活动,如“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初步理解新知识,从而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类似《时、分、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等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搜集直观形象的实物学具来感知、发现,进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苏教版四年级《图形的旋转》一课,教师应让学生在前置作业的前提下,抓住“指针是怎样旋转的?”“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三个问题,借助身边的直观旋转现象,学会从多方向、多角度准确描述旋转现象;通过交流展示,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以及图形旋转的特征。如果没有课前的充分研究和提前感知,这节

生本课堂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探析——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生本课堂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探析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 [摘要]前置性作业又称为前置性学习或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而“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生本课堂操作的重要环节。基于我校教研组多年的经验,笔者提出了设计前置性作业要力求做到有目的性、低入性、根本性、可操作性、开放性等原则,总结了设计有效的前置性作业的3项操作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前置性作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我校近年来实施的“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这里有三个“先”—“先做”、“先学”、“先会”。这里的三个“先”,主要体现在前置性学习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应先认真考虑以下问题: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么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因此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前置性作业很有必要。 在我校生本实践过程之初,我们发现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把新授课的全部知识当成前置性作业,导致设计过难,学生完成有困难;设计的太笼统,没有梯度,一个前置性作业就一个问题,目标性不明确,如“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导致学生难以下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量太多,趣味性不强等等。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质量一日不如一日,学生前置性作业兴趣也没以前高。更可怕的是,在课堂上,学生那无精打采的汇报交流和与此同

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前置性作业是有 效实施前置性学习的载体,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前置性作业是我们一线教师 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一年多来笔者通过对前置性作业的内容选择、实施途径和 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业质量,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前置性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就感逐步形成。 一、问题的提出 (一)无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说起来简单,但是具体实施还需教师认真准备。前置性作业如果 教师只是把课后作业翻转到课前,那么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不能完成,还有一部分 学生草草完成这些作业。很多教师认为,还是布置几题课后练习题更加适合学生 的学习。 (二)伪前置性作业 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表面上能够及时完成,但学生完全处于应付 状态。学生为了交差,往往胡乱做一通;有些学生用手机搜索答案,没有进行思考,虽然有前置性作业但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三)被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的,加上部分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缺少操作性和趣味性,时间长了学生有一种厌倦感。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前置性作业不是一种作业,加上平时教师疏于管理,前置性作业往往被忽略。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开展《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试图探索、设计切实可行的作业内容和路径,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前置性作业的概念界定: 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在传统预习作业的基础上,拓展了学习内容、丰富了操作形式,使之更加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知和初浅的认识,可以带着“知之、未知或困惑”走进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更加突出精准、有效。 三、五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这就是说,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设计前置性学习作业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建构、生成新的知识。 (一)内容设计多维化,丰富作业内容 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他们,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切实可行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既是“师退生进”的尝试,更是践行生本教育理念的举措。 1.知识类作业,以旧引新 新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迁移过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前置性作业对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对方法进行温故沟通,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生本课堂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探析——以小学数学学

生本课堂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和策略探析——以小学数学学 2、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前置作业内容,重难点在书上或前置作业纸上做上记号,把自己的理解想法写在边上。不理解或有困惑的地方画个问号或把困惑写在边上。不能照抄书上的内容,对书上的方法有自己的理解。收集资料或动手操作可以请父母帮忙。早阅读时间把小组长把前置作业交给老师,组员的前置作业交给小组长可以,有下组长帮老师检查。对完成较好的组员,小组长给这位组员加分。分层要求形式多样小学数学学科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低年级学生于认知水平有限,应侧重于良好自学习惯的培养。对他们的新授课的前置性作业设计,用

不着面面具到,只需弄清一两个或两三个主要的知识点,再加上少量的练习题就可以了。因此低年级数学的前置性作业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时我们设计的前置性作业:1、填空。10+2=10+3= 10+4=10+5= 2、动脑筋想一想。9+=109+1+3=9+1+6= 9+1+5=9+1+4= 9+1+7= 3、9+3= 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算呢?4、这种方法你明白吗?明白你就把算式补充完整,我明白了:9加等于10,3能分成和,10加就等于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还有什么问题?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

巧用前置作业 实现减负增效例谈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布置

巧用前置作业实现减负增效例谈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前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育者日益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小学生作为学习者中的重要群体,如何设计前置作业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以供教育者参考和借鉴。 一、前置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前置作业是指在课程开始前布置的、与该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需要学生预先自主完成的作业。因为这些作业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完成,所以也称为“预习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设计和布置前置作业,能够起到以下作用: 1. 提前预习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程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2.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 为教师提供了检测和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手段,有助于教师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帮助节省课堂时间,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小学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数学前置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小学数学前置作业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题目难易程度,避免过难或过简单,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布置前置作业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逐步探索和解决问题。 3. 作业的设计要符合课程内容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针对性地加强弱点。 4. 作业难度不宜过大,但也不应太简单,既要考验学生的知识点理解和运

对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与应用的思考

对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与应用的思考前言 小学是孩子们的重要学习阶段,数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学科,更是需要细致的教学设计与多方面的教学策略。而其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前置性作业。本文将探讨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针对不同年级和内容,分别给出具体的事例和分析。 一、前置性作业的概念与特点 前置性作业是指在学习新的知识或技能前,先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或阅读任务,以预先准备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策略。与传统的作业不同,前置性作业的特点在于其前置性,即位于学习新知识之前完成,这是其与其他作业的区别点。 具体来说,前置性作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为了预习新的知识或技能理论 2.围绕着新的知识或技能,需要学生思考的疑难问题和细节 3.为课堂教学提供积极的准备 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二、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1.一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事例 教学内容:1~10的数的认知、加法和减法(1-10的数字之内) 前置性作业: 1.给学生出示一张数轴,数轴上有1~10所有整数,数轴上不画出在数轴上不画出减数、减数所表示的数字与相减结果所表示的结果。 请让学生自选随机选择3组数,每组数的相加之和在5以内,练习操控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自己思考减法和加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各自在纸上用图形形式表示出来。(例如:将3个苹果拆成1个和2个,表示为3=2+1) 3.用宝贝拼音3 语音帮助学生准确的朗读11~20中的每一个数字,读出已掌握的数字做到无误差。 注:该前置性作业在帮助孩子们操作数字,同时提升学生朗读数字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