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解析】A.倾泻;B.踩高跷;D.死心塌tā地。

2.C【解析】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要改成“寥若晨星”。

3.A【解析】A.“不伦不类”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4.B【解析】A.并列不当 C.成分残缺“英勇不屈”后面加“的艺术形象” D.“违背”应为“违反”,“违犯”

应为“违背”)

5.①而人类却残忍地毁坏着大自然;②到那个时候一切都为时过晚了;③人类的后代所见的都是祖

辈丑陋的痕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处可以根据第二句话推断出人类在毁坏大自然的意思。第②处根据前一句中“只有……才”和“然而”,推断出”为时过晚“的意思。第

③处根据后一句中的“对祖辈”,推断出主语应是“人类的后代”。)

6.(1)数字化红利中小企业占比。每空1分。

【解析】要善于搜索提示信息,纵轴、横轴的名称即提供了寻找答案的线索。

(2)①互联网企业在中小企业占比高、数字化红利大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中居主导地位;

②互联网企业积极与传统企业进行竞争与合作;

③互联网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对数字化进程由传统企业主导的行业施加影响。

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解析】需要克服畏难情绪,打破陌生语境的坚冰,将陌生的市场问题转化为熟悉的语文问题。

注意寻找解答关键词:数字化进程推进(而非利益争夺),主导地位,竞合,“2B”(“为企业提供产品”)。

(材料来源:《清华管理评论》2019年第4期侯宏《从消费互联网寡头格局迈向产业互联网生态共同体》)

7.D【解析】材料三指的是共情效应和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而非单指共情效应。

8.B【解析】 A.第一个“产业”指的是旅游产业;C.李白的例子说明文创IP可以提升旅游业竞争

力;D.文旅IP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而非“满足”,同时,这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感,而非游客。

9.①开发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IP;

②文旅IP与大数据、体育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IP创意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③把它和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扩大IP影响力;

④把它和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可持续利用。

(可从文化特性、产业化、服务社会生活和人工智能等四个角度答题,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10.(1)指这只蝉年老(1分),生性孤僻,孤独不被他人理解(1分)。

(2)领唱者:既指老蝉带领“众蝉”唱歌(1分),也指老蝉成为群体的领袖(1分)。

11.(1)内容上: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冷悲凉的气氛;(1分)“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暗示小说主旨,老蝉向死而生,获得了精神的永存,将为世人永远铭记。(2分)

(2)结构上:小说以热浪滚滚的夏天开始,以寒意渐浓的秋天结尾,首尾圆合,结构完整。(1分)

12.(1)运用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年轻领唱者”的“踌躇”“犹犹豫豫”,表现它的生涩、不自信;“众蝉”短暂的“沉默”,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老蝉牺牲之后众蝉微妙的变化;(2分)(2)又用比喻的修辞,以“海浪般热烈的合唱”形象地表现众蝉在老蝉死后一定程度的觉醒。(2分)(若答“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以设问来引发读者思考的可以给1分)

(3)将“年轻领唱者”的怯懦犹豫、缺乏经验和老蝉的果敢坚毅进行对比,众蝉对老蝉的回忆、仰望,突出老蝉的英雄形象。(2分)

(手法答“拟人”“象征”的不给分,因为全文都是用象征、拟人的手法来写。)

13.参考答案:

示例一:老蝉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

(1)老蝉是一个引领者、先知者,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孤独者。能力出众,思维超群,但无人理解,无法与他人沟通。(从“无人理解的英雄”角度作答)

(2)老蝉居安思危,目光敏锐,对同类相残(蜘蛛)和异族入侵(少年的弹弓)有清醒的认识,但最终也只能用与强敌同归于尽的惨烈的方式进行斗争,他是一个勇敢无畏的牺牲者。(从“壮烈牺牲的英雄”角度作答)

(3)老蝉的生命短暂,秋天来了,再生的老蝉再也不可能让身躯发育完全,再也无法继续他的事业。这也是世间所有生命脆弱、虚幻的隐喻。(从“再生之徒劳”角度作答)

如答案只涉及“悲剧”,不涉及“英雄人物”,酌情扣分。

示例二:老蝉是一个幸福的奋斗者

(1)老蝉是一个引领者、先知者,当他听到那天地间的大合唱,竟然“差点儿晕了过去”,这种“无比的激动与欢乐”是一种幸福。(从“事业有人追随”角度作答)

(2)老蝉以自我的牺牲影响了其他生命,使得他们有了觉醒的意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尽管老蝉不能继续未竟的事业,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从“能否唤醒他人”角度作答)(3)老蝉虽然肉体消亡,但是精神永存,值得后人永远回望和铭记。自我价值的实现彰显了老蝉生命的意义,故他是一个幸福的奋斗者。(从“自我价值实现”角度作答)

如答“既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也是一个幸福的奋斗者”,有理有据的,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4分。

14.D【解析】折衷:取正,作准则。

15.A【解析】A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B前一个连词,表假设;后一个连词,表转折(或强调语气)。C我的;它。 D前一个句末语气词,不译;后一个句末表判断。

16.C【解析】“退而处”之后几句,写的是苏洵自己而不是欧阳修。

17. 今也// 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 天下乌有是哉/ 意者其失于斯言

也/ 执事于文称师鲁/ 于诗称子美圣俞/ 未闻其有此言也/ 意者其戏也。(断对两处给1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18.(1)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称”“辞”各1分,“无乃……乎”疑问句式1分,句意1分)

(2)虽然这样,天下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虽然”1分,“其”翻为“那”即可,1分,“且”1分,句意1分。)

19.比喻、对偶、象征(答对1个给1分)

20、相同点:两人均宽慰友人,不必为离别哭泣,要保重自己。(2分)

不同点:苏词认为人生如寄,无须为暂时的离别伤情,表达了苏轼旷达洒脱的情怀。(2分)辛词认为友人此行的风险并不只是自然方面的艰辛,来自小人的威胁和陷害才是最危险的,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和自己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2分)

21.闻过则喜与人为善

22.材料一告诉我们要做到忠和恕,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忠、恕的概念阐述各1分,单写“忠恕”不给分);材料二告诉我们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完善自己(1分),还要和别人一起行善。(1分)

23.(1)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3)淇则有岸言笑晏晏

(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4.参考立意:1、当下的青年人更需关注永恒功业,努力实现宏大的外部目标,而不能在“佛系”的自我陶醉中蹉跎岁月。

2、不朽的功业并非生命价值的源泉;关注常态生活,享受自我的内在和谐,本真的、纯粹的生命便是大美风景。

3、一些人关注永恒功业并实现宏大的外部目标,这是大多数人享受和谐、闲适生活的前提。

4、趁着青春韶华建功立业,在暮年可以安然享受有序、从容、和谐的生活。

角度1和角度2的写作都需要在阐明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反驳相反观点。角度3和角度4则是将两种相反的观点统一起来,前者是横向的统一,后者是纵向的统一。

要保持足够的区分度。基准分数44分。如果把两句话生硬组合起来,不超过41分;如果孤立谈给定材料中的某一句话或者对蒙田的话理解错误,不超过38分。鼓励这样的学生作文:审题精准,思路清晰,思考辩证,阅读面宽广,书写工整;这样的优秀作文可以打到52分以上。在“审题精准,思路清晰,思考辩证,阅读面宽广,书写工整”方面特别突出,且能结合现实,“我”的形象跃然纸上的可以打到54分以上。

【参考译文】

翰林学士左右:读书人能凭借他们的姓名闻名于天下后代,哪里是偶然啊?从今天看,也可以见出原因。出生后就是同乡,求学时就是同学,拿某某人的名字来问某人,大概也有说我没听说过的;而况这么大的天下,这么遥远的后世,即使想了解(某人)大概情况,哪里容易做到啊?古代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个优点被记载的人,我未曾敢忽视他们。现在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出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更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未被称道未被记载。那些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个优点被记载的人,都有超过成千上万人的地方。

自从孔子去世后,一百多年后孟子出生;孟子之后,隔了数十年而产生了荀子;荀子之后(空白期)稍稍久远,过了二百多年扬雄被世人称道;扬雄死后,有一千多年没有他的后继人,而后接续他的人是韩愈;韩愈去世已经三百年了,不知道天下将(其后继者一职)派定给谁?况且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个优点被记载的人,都是不可忽视的,那么那些受到很多方面的称道、多次被记载的人,他们为人应该更值得看重。为何数千年时间,只有四个人而没有增加其他人,这样看这个人应该怎么样呢?天下只忧虑没有这种人,天下如果有了这种人,应该怎么对待这种人呢?

我苏洵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在今世最为没啥用处,想要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个优点被记载而不可能做到。况且,(面对)这四个人的文章,确实不敢希望(达到)他们的万分之一。前不

久张益州看到我的文章,认为(我的文章)像司马迁。我不高兴,拒绝了这种说法。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确实担心天下人不信服,并且担心张大人(为我做的)不能与他说的相符,我会被世人重重地讥笑。像执事(翰林学士您),是天下读书人都想来到您身边、得到您指正评定的人。您不知道我不贤,称赞我说:“你的《六经论》,犹如荀子的文章。”我平生作文,追求在千万人之中能使自己的名字近似于后代(继任人)而未做到,现在一下子能跟那四人并列,天下哪里有这样(开心事)啊?我猜想您的话也许是一时失言。执事(翰林学士您)在文章方面称道师鲁(尹洙),在诗歌方面称赞子美(苏舜钦)、圣俞(梅尧臣),没听说您有这样(评价我文章)的话,我猜想您的话是戏言。

正因为我愚顽而不考虑(实情),每天写出自己的文章,只选择执事(翰林学士您)而把文章呈送上去。已经屡次呈上而您屡次推辞了,说:“我没有时间看。”我退回来静处,不敢再去见您,对于朋友也很觉得惭愧,说:“您的话是戏言,确实如此。”虽然这样,天下人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执事(翰林学士您)同情我平生的志向,如果认为我值得教导,也足够可以安慰我衰老的样子,只希望您不要只说(我的文章像)荀子了,我便觉得很幸运。

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1)

大庆实验中学一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卷)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②“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③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一”,而是具有弧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拉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城阙(quē)追溯(sù) B.緘默(ji?n)雾霭(?i)龟裂(jūn) C.山麓(lù)沟壑(hè)腐蚀(zhuó) D.叹惋(w?n)箬篷(ruò)荇菜(xìng) 2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④③②①⑤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3 . 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诗歌前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中,“澹澹”是动态,“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所见实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星汉”,所写之景尽是宏观、浩大之景,作者近望沧海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给人壮美之感。 D.诗歌借景抒情,以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津塘沽爆炸事故中,许多人杳无音讯,家属们备受煎熬、悲痛欲绝。 B.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在娱乐界引起轩然大波。 C.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大学,真是见异思迁。 D.泰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5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湛蓝漩涡栀子揠苗助长B.荡漾涎生摇拽津津乐到 C.狡狯决别谨慎急不遐择D.嗔怪嘈杂脉络无动于忠 二、现代文阅读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双鸭山市高三12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构建和完善制度方面没有现成的

【上海市重点中学】2019-2020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1 2019-2020年位育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卷 一. 填空题 1. 已知集合{|22}A x x =-<<,{|1}B x x =≥-,则A B =I 2. 事件“对任意实数x 与y ,都有222x y xy +≥成立”的否定形式为 3. 已知U =R ,{|3}A x x =≤,{0,1,2,3,4,5}B =,则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4. 已知集合2{|20}A x x x =-->,{|40}B x x p =+<, 且B A ?,则p 的取值范围是 5. 已知全集{1,2,3,4,5,6}U =,{2,3}M =,{1,4}N =,则集合{5,6}用含,,U M N 的集合运算式可以表示为 6. 已知U =R ,{|30}A x mx =->,若1U A ∈e,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7. 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1 (,3)2 -,则不等式20cx bx a ++<的解集为 8. 若不等式210ax ax --<的解集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9. 已知集合2{|45}A x x x =+>,2{|0}B x x ax b =++≤,若A B =?I ,(1,6]A B =-U , 则a b += 10. 运动会时,高一某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人至多报两个项目,15人参加游泳,

2 8人参加田径,14人参加球类,同时参加游泳和田径的有3人,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的有3人,则只参加一个项目的有 人 11. 若x A ∈,则2x A -∈,就称A 是“对偶关系”集合,若集合{,4,2,0,2,4,6,7}a --的所有非空子集中是“对偶关系”的集合一共15个,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 1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232x kx k x -≤+≤-有唯一解,则实数k 的取值集合为 二. 选择题 13.“2m <”是“1m <”的( )条件 A. 充分非必要 B. 必要非充分 C. 充要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 14. 下列选项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a b <,则22ac bc < B. 若a b <,c d <,则a c b d -<- C. 若0a b >>,0c d <<,则ac bd > D. 若0b a <<,则11a b < 15. 已知命题“若0a b c ++≥,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非负数”,则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3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6. 定义{}x 为不小于x 的最小整数(例如:{5.5}6=,{4}4-=-),则不等式 2{}5{}60x x -+≤的解集为( ) A. [2,3] B. [2,4) C. (1,3] D. (1,4]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2Word版含答案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12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 ....的一项是() A.刀俎./沮.丧参与./给予.汰渍./沙碛. B.倜傥./倘.若糟粕./琥珀.佼.好/娇.妍 C.拔擢./着.重秕.政/仳.离哺.育/逮捕. D.妥帖./请帖.增.加/憎.恶缟.素/竹篙. 2.下列加点的成语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 ....了。 B.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 ....,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C.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 ....、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 是冰山一角 ....,大量珍宝还珍藏地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B.如皋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过如皋市体育局、如皋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 C.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4.下列按顺序排列的句子中,最适合 ...填在横线上的一组是() 这块叫垦丁的地方,陆地有1800公顷,海域1500公顷,是个生态公园。傍晚从酒店出来,到那条光怪陆离的街道觅食,听着从椰子树、棋盘脚树丛中传来的拉丁音乐,顶着从山间飘来的雾霭,于是,在天的尽头就有了一片汽车旅馆和那个架在半山腰的豪华酒店。据说,每年4月,居住在台湾的西方人喜欢下榻在这家酒店,在植物园的门口整夜跳着拉丁舞,就像它的名字——春天的呐喊。 ①路和海之间,有一条宽宽窄窄、时断时续、长达10公里长的热带雨林 ②山和海之间,最窄的地方就隔了一条路 ③一边是山的葱绿,一边是海的波涛 ④热带雨林之外,还有一个森林公园,一个植物园 ⑤人多了住不下,或嫌住的地方人群太集中 ⑥这样的一个垦丁,让多少人向往可想而知了 A.①④②③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⑥①③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⑥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元嘉二十六年,徙尚书吏部郎,

2019-2020年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许多时没有动静,把总焦急起来了,悬了二十千的赏,才有两个团丁冒了险,逾垣(hu án)进去,里应(yìnɡ)外合,一涌而入,将阿Q抓出来。 B.偌(ruò)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nìnɡ)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C.孟子开始游说(shuì)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和纵连横之际。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sī)杀。 D.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装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xiāo)像上咂(zā)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次赛场上队员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 ②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 A.鉴于曼延监测未免 B.基于蔓延观测不免 C.鉴于曼延观测不免 D.基于蔓延监测未免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去。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

2019-2020年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

2019-2020年位育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卷 一. 填空题 1. 已知集合,,则 {|22}A x x =-<<{|1}B x x =≥-A B =I 2. 事件“对任意实数与,都有成立”的否定形式为 x y 222x y xy +≥3. 已知,,,则 U =R {|3}A x x =≤{0,1,2,3,4,5}B =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4. 已知集合,, 2{|20}A x x x =-->{|40}B x x p =+<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B A ?p 5. 已知全集,,,则集合用含的集合{1,2,3,4,5,6}U ={2,3}M ={1,4}N ={5,6},,U M N 运算式可以表示为 6. 已知,,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U =R {|30}A x mx =->1U A ∈em 7. 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20ax bx c ++>1 (,3)2 -20cx bx a ++<8.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10ax ax --2{|0}B x x ax b =++≤A B =?I ,则 (1,6]A B =-U a b +=10. 运动会时,高一某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每人至多报两个项目,15人参加游泳,8人参加田径,14人参加球类,同时参加游泳和田径的有3人,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的有3人,则只参加一个项目的有 人 11. 若,则,就称是“对偶关系”集合,若集合的x A ∈2x A -∈A {,4,2,0,2,4,6,7}a --所有非空子集中是“对偶关系”的集合一共15个,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a 12.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有唯一解,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x 22232x kx k x -≤+≤-k 二. 选择题 13.“”是“”的( )条件2m <1m >0c d <0b a <<11a b <15. 已知命题“若,则、、中至少有一个非负数”,则该命题的逆命题、0a b c ++≥a b c 否命题、逆否命题3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最新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刹那间,我感动不已. 我在(琢磨/捉摸)中再次抬起头,仰望古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遨翔 在它周围的鸟儿,我分明感觉飞鸟 .. 的根蔓提供了(必要/必须)的养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结 .... 分,使宛若蛇虬.的根茎不断(延伸/延续)。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 、依存难割难舍, .. 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鼎礼膜拜 了。 ....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裹挟.(xiá)厮守?? B.秾.丽(nóng) 鼎礼膜拜 C.蛇虬.(qiú)遨翔 D. 按捺.(nài) 盘根错结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意识 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那时的古希腊地中海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这一切。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以重新发展。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中国山水画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惟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顿悟”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高一筹。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观佛、道、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 察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禅宗无视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公式主义即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东西,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这给画家们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这

上海市位育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位育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高 一 历 史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2. 世界上保存到今天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 A. 尼罗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印度、恒河流域 3.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下列选项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 .《大藏经》、《荷马史诗》 B .《旧约全书》、《古兰经》 C .《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 .《古兰经》、《荷马史诗》 4. 右图为考古学家对一种古老文字的破译,这种古文字应是 A. 甲骨文 B. 象形文字 C. 拉丁文字 D. 希腊字母 5. 在早期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的作用不可小觑。以下地图中,哪张地图所反映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民主政治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

6.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的诞生地在 A. 南亚次大陆 B.两河流域地区 C.小亚细亚 D.黄河流域地区 7.古代雅典民主制的开创者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希罗多德 D .伯里克利 8.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中以上的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 鼓励同态复仇 B. 实行有罪推定 C. 宽恕暴力行径 D. 保护公民私产 9.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终结的时间和事件是 A.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 B.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 C.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0.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11.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如下图所反映的新权力结构。这一结构当是: A .封建等级制 B .等级君主制 C .君主专制 D .君主立宪制 12. “任何伯爵或男爵……等直接领有采邑之人身故时,如已有达成年之继承者,于按照旧时数额缴纳继承税后,即可享有其遗产。”——1215年《自由大宪章》 教皇 国王 城市市民 教会 贵族 世俗贵族

2020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7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当然,喜欢读书与做个好官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清朝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喜欢读书不全是好官,但赃官劣官则大多是不喜欢读书的草包,因为此类官员的兴致根本不在读书上,而是钟情于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读书与做官也构成中国文人士子复杂性格和模糊意绪的两面心态。在他们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字典籍的同时,也演绎着一幕幕数不清看不完的人生悲喜剧。例如北宋寇准被罢免丞相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1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5.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下列几个句子划线词语()项是错 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2 分)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

湖北省仙桃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毛嘴高中高三十二月月考试卷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蒙.古 / 蒙.骗咋.舌 / 惭怍.集腋成裘. / 遒.劲挺拔 B、责难. / 空难.作.揖 / 作.坊首当.其冲 / 长歌当.哭 C、信笺. / 缄.口提.防 / 河堤.针砭.时弊 / 鞭.辟入里 D、炽.热 / 整饬.花圃. / 果脯.头晕目眩. / 烜.赫一时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辩名信片在所不惜好景不长 B、矫健泊来品山青水秀各行其是 C、传诵挖墙角平心而论满腹经纶 D、胁迫照相机若即若离举步维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张丽莉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 ..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塑造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勇于担当的光辉形象。 B、交警对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校车,可以在消除 ..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先予放行,待其完成接送学生任务后再处罚。 C、社会转型期,一些人道德滑坡、私欲膨胀,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舍生取义 ....的精神显得格外珍贵! D、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徐忱亚,在婚姻上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妻子蕊珠因承受不住婆婆的苛酷,最终抑郁而亡。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贾平凹的获奖小说《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表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价值观念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B、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业市场,促进旅游业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全市日前开始了规范旅游业市场的执法行动。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是来自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排放的残留物。 D、瑞典沃纳什堡地方法院19日下午宣布,批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提出的破产,至此,拥有六十年辉煌历史的萨博汽车公司走到了尽头,这让很多车迷黯然神伤。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宝玉前身为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而为贾宝玉。绛珠草投胎为林黛玉后要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 C、雨果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96部长篇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郎台》《高老头》,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D、副主教把爱斯梅拉达从圣母院里骗出来,把她拉到广场上,指着绞刑架让她选择。爱斯梅拉达挣脱了副主教的手,一下子扑倒在绞刑架下,说绞刑架让她厌恶的程度还远不如他。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人教版语文(12月)月考试题

通渭县榜罗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钧《望江南》) 2、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3、力尽不知热,。(白居易《观刈麦》)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之情的词句是_____ ___,_ _________。 5、由王维《使至寒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武陵春》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的诗句是, ,。 8、一个国家都要不断学习,学别国的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来提升自己。《诗经》中早就有“他山之石,”之说。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 9、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 (1)再接再lì()——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指桑骂huái()——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3)邯dān ()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4)囊 yíng ()映雪——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5)心无旁wù()——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东施效 pín()——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1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静谧.(mì) 峰峦.(nuán) 骸.(hái)骨锲而不舍.(qiè) B. 收敛.liǎn)菡萏.(dàn)叱咤chà)毛骨悚.然(sǒng) C. 门楣.(méi) 糍粑.(bā)蝉蜕.(tuì)吹毛求疵.(cī) D. 砭骨(biān)鲑.鱼(guì)倜傥.(tǎng)销声匿.迹(nì) 1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2021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创.痛(chuāng) 畏葸.(xǐ) 横.肉(héng) 跑马卖解.(xiè) B.饮.马(yìn) 封禅.(shàn) 铜臭.(chòu) 长吁.短叹(xū) C.吐蕃.(fān) 纤.细(qiān) 笑靥.(yè) 安步当.车(dāng) D.秘.鲁(mì) 碑帖.(tiè) 噱.头(xué) 量.体裁衣(liáng)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饮鸠止渴张慌失措自暴自弃英才倍出 B.再接再励如法炮制改弦更章脍炙人口 C.方枘圆凿通宵达旦蟾宫折桂积腋成裘 D.食不果腹物富民丰走头无路融会贯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_____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2)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在那种场合说那种话,应该是__________的。 (3)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__________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A.坦陈无可厚非无坚不摧 B.坦承无可非议坚不可摧 C.坦承无可厚非坚不可摧 D.坦陈无可非议无坚不摧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的一句是() A.警察反复观察了目击者提供的两个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的英语广播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远在异国的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思念家乡。D.世界的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可以说如今已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

上海位育中学六年级上学期英语10月抽考

上海位育中学六年级上学期英语10月抽考 1.The students are_______about their future in the classr oom. A.talking B.telling C.saying 2.Alice was born_________2019. A.in B.on C.at 3.__________Shanghai is___________biggest city in Chin a. A.The,the B./,the C./,a 4.I was so hungry that I ate two_________. A.bowls of noodle B.bowls of noodles C.bowl of noodles 5.Sophie went to the gym________Wednesday evening. A.in B.on C.at 6.The boys sometimes play_________basketball after school. A./ B.with C.the 7.His ice-cream is as__________as yours. A.big B.bigger C.biggest 8.They enjoyed_________at the party. A.themselves B.them C.theirselves 9.-----_________I do it now? -----No,you__________. A.Must,mustn’t B.Must,can’t C.Must,needn’t 10.Mom read a story for me__________I went to sleep. A.after B.before C.behind 11.This room is__________. A.Tom and Tim B.Tom’s and Tim’s C.Tom and Tim’s 12.There’s_________milk in the fridge.I’ll go and buy s ome.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制度自信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人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的赞成、支持、拥护,以及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谋事干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制度自信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体系的积极认同和评价。制度自信虽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但建立这种自信却不只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需要坚实的客观基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正是源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是符合中国实际、能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好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好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人类其他社会制度和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能有效解决我国现实问题、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这是我们拥有制度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既支持改革试点、鼓励基层创新,又注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将其上升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巩固和保障改革成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不是某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改革的系统推进;不止步于改革体制机制,而是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为制度自信奠定了顶层设计反面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不断变化发展,制度则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一些具体制度总会存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对制度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

第一学期12月考语文试题 (2)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表现,相信你一定能行。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展示厅 1、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dǐcháng gòu zhùmiáo huìgōng jìng ( ) ( ) ( ) ( ) ( ) càn làn bìmiǎn fēn fu róu měi jǐn shèn ( ) ()()()() 2、小小调音师。(用“——”选出正确的读音) 残.缺(cán chán)蒙.古(měng méng)开辟.(bìpì) 恩.情(ēn ēng )间.隔(jiān jiàn )俊.秀(jùn jǜn )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千( ) 一()()()动听和()()色()()月()()一夫()(),万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发”组词填空,使前后词语恰当搭配。 ( ) 特长 ( )意外()意见 ()导弹()传统()新闻 5、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语?换后读一读,比一比。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 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 (2)罗斯福不间断( )地把自己重复的邮票捐献( )给伤员,一直到他去世。 6 、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子贡聪明( ),但他不够谦虚( )。 (2)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 7、句子百花园。1 敌人把桥上的木板抽掉了,只剩下铁链。(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过努力,李明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她怎会放弃这一唯一的给家里增加一点吃的机会呢?(改为称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描绘的主要内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越下越猛,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课内知识大回放: 1、填空。 (1)、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天涯碧草话斜阳!”,我体会到了 。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4)、当你远在他乡,思念家乡时,你会吟诵“, ”这样的古诗句来寄托你的思乡之情。 (5)、你最喜欢的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法官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爱我中华》这首歌反映了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人。() (2)、《拾穗》是19世纪德国画家米勒的作品。() (3)《落花生》一课借物喻人,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4)大龙邮票是明朝政府印制发行的。() (5)、“黄叶从头顶飘落,它好像在安慰主人,明年,我还会满枝绿叶硕果。”是比喻句,比喻词是好像。() 第三部分:快乐阅读我能行: (一)课内阅读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