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创新发展

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创新发展

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创新发展
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创新发展

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顾翰琦.酒糟高值化综合利用方式研究现状[J].科研课题,2018.[2]李建,叶翔.酒糟综合利用多元化研究[J].中国酿造,2013,32(12):121-124

[3]陶新功.黄酒糟的增值利用技术及应用前景探讨[J].生产与技术,2011,28(4):37-39

[4]李倩,裴朝曦,王之盛,等.不同类型酒糟营养成分组成差异的比较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6):2369-2376

·综述

·本栏目由

独家协办

长期以来,浓香型的主产区包括长江流域、黄淮流域等地,每个地方都盛产浓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其中老八大名酒中,浓香型白酒就占了半壁江山,而市场份额达到了70%以上。为了进一步凸显浓香型白酒价值,讲好品牌故事,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体验。本文将着重从

“新变革、新价值、新体系、新驱动、新超越”五个“新”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就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创新发展进行阐述。1

推动以健康和体验为核心的新变革

当今时代讲究体验、追求健康,消费者个体不仅是企业产品的接受者,而且是体验的核心。实践证明消费者感知白

酒主要集中在两个痛点上,一是健康,二是体验,如果切实解决了这两个痛点,白酒企业将会迎来快速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做最懂酒,最会酿酒的人,并且把“快乐和健康”作为企业使命,不断深化推进以健康与体验为核心的技术革命,追求产品的极致体验与消费者的愉悦感动。1.1

围绕健康方面

将从白酒的物质基础、健康功能因子、结构平衡等进行研究。

一是白酒物质基础研究。浓香型白酒含有丰富的酸、酯、醇、醛、酮等上千种微量风味物质,

虽然微量风味物质总量仅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创新发展

翔,张龙云,

沈晓波(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从“新变革、新价值、新体系、新驱动、新超越”五个方面,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析中国浓香型白酒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创新中图分类号:TS262.31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Strong Flavored

Type Baijiu

CHEN Xiang ,ZHANG Longyun ,SHENG Xiaobo

(Yanghe Distillery Co.Ltd.,Suqian,jiangsu 223800,China)

Abstract:From the “new changes,new values,new systems,new drivers,new beyond ”five aspects,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a brief analysis of China strong flavored type baiji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s:Strong flavored type;baijiu;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8-12-11

作者简介:陈翔(1970-),男,江苏涟水人,中国白酒工艺大师、白酒国家评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白酒酿造工艺、酿造微生物、风味物质、健康机理等技术研究工作,发表行业技术论文数十篇。

文章编号:1002-8110(2019)02-0006-03

第46卷第2期2019年3月

酿酒LIQUOR

MAKING

Vol.46.№.2Mar.,2019

6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白酒行业发展历程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白酒行业的发展盛衰轨迹与国家大的经济发展景气周期密切相关,此轮白酒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就是由于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从而引发了消费升级。从历史上看,可以将国内近代白酒产业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随着政府推动技术创新并放松对白酒生产的管制,造成供给扩张从而带动市场的同步发展,属于计划经济卖方供给扩张型市场; 1989年-199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政收入大幅提升,带动白酒产业量价齐升,这是中国近代白酒行业发展的第一轮繁荣期,主要为需求强劲拉动,是长期受压制的大众消费的一次爆炸性释放; 1997年-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引发需求持续萎缩,以及流通体制改革后渠道的转换等原因,导致白酒产能过剩,白酒行业呈现量价齐跌,许多二名酒也是在此后实现了凤凰涅槃,如张弓、洋河、宋河等。今天,多数白酒品牌的市场地位也是从这个时期重新起步,如今各品牌之间的差距也是在那个时期播下的“种”; 2004年至今:房地产、股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导致消费升级,从而促使白酒行业跨入新一轮的繁荣扩张期。白酒品牌的成长在这个阶段与经济现象出现奇迹般的吻合,显示出(品牌)两极分化的苗头。超高端品牌一再竞相刷新价格新高,而把白酒当作啤酒卖的东北酒也渐成气候,走向价格的另一极端。 价格放开后的中国白酒产业已经历经20多年的发展,总体呈现出10年左右一个大周期,平均3-5年调整一次的发展规律。历次白酒行业的繁荣均是在经济过热和持续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出现的。在经济过热期,白酒销售出现量价齐升,这时期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基本都是赢家;而在经济萧条时,出现量价齐跌,行业难免会深度洗牌。通过白酒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可以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经济体大通涨背景下的国内白酒繁荣走向,有个大致的方向性判断。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 2015年白酒行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利润总额增速有所回升。2015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酒企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558.86亿元,同比增长5.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7.04亿元,同比增长3.29%。 图表2011-2015年白酒行业利润总额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开篇:中国白酒业正在大乱与大治中前行 2005年1-11月全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3224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05%。白酒生产集中度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同时规模小、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行业问题依然存在,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白酒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竞争日渐加剧,白酒企业普遍面临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目前,营销手段的变化和终端通路的竞争,成为白酒品牌生死攸关的决定性因素。 仔细分析白酒业发展路线图,不难发现在中国白酒业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其营销节奏的变化,各家白酒企业和白酒品牌的内涵都得到了鄣显。自从白酒生产销售放开之后,白酒业就进入了营销时代,从文化营销到广告营销、概念营销再到整合营销,仿佛一夜之间,白酒业的市场开发重点就转移到了市场终端的角逐。当终端操作从深化急速发展到恶化,几乎所有营销培训课都贯穿了“得终端者得天下”思想。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商家买断品牌行为的频繁上演和愈演愈烈,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在终端竞争的硝烟战火里,市场开始了细分的步伐--强者愈强弱者不灭。这就像一场决斗中强者与弱者的对话--高端白酒拓展路线为:区域分割,高举高打,全力打造样板市场;区域性白酒则先求点胜,积点成面,尤其是部分传统名酒产地通过纷纷推出区域性强势品牌,坚守固有阵地,在市场运做中,营销手段、市场策略、整合力度各方面都不亚于全国性的品牌运做,加之品牌与当地的公共关系、地方支持,各自为王,称霸地方,其中,很多老名牌酒也被挤压

成区域性品牌,汾酒、四特、西凤、洋河、宋河、宝丰等都是典型例证。区域白酒营销的成功,使白酒市场前期比较成功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小糊涂仙、金六福、浏阳河、金剑南等受到猛烈冲击,风光不再,利润降低。 乱局就是大局,乱局就是机会。 对未来3年白酒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国性强势品牌将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日渐明显,同时区域性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后,将不断更新、淘汰,向前发展,以扩大市场份额与领先优势。今后盲目发展全国性品牌的路子将很难走通,而原有强势品牌里推新品、深耕渠道则成为必然。 同时,白酒趋向“时尚化”,也是解救白酒业本身束缚的一剂良药。 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者都偏向于红酒或国际名酒,为什么没有考虑中国白酒?白酒文化虽然悠久,但不是每个酒都可以诉求“古”文化,酒文化的塑造关键是要结合自身资源与时俱进,比如从色泽、口感和包装上注重美感和艺术感的结合让白酒时尚起来可吸引最大的消费群——年轻人,同时使增长有限的白酒市场蛋糕变大。 中篇:白酒行业未来走势的“十四大猜想” 一:终端竞争将延续 在整合营销中:目标人群、公共关系、政治权力、市场细分、市场选择更加重要 全国性强势品牌很难出现,区域性品牌优势明显。并且区域品牌在同区域内受其他品牌冲击下,将不断更新、淘汰。 二:营销将会向深度营销进化,销售渠道毛细化,专业化 以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水井坊、国窖1573为主,在重点县、

中国白酒分类基础知识

传统白酒基础知识 白酒的几种主要的香型: 1.酱香型酒:所谓酱香,就是用淀粉反复发酵时发出的—种酱香味。这种酒的特征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茅台酒就属此类酒的典型代表,且具有隔夜留吞、饮后空杯香犹存的特点。 2.浓香型酒:例如泸州特曲,五粮液酒属此类之代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它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很受消费者喜爱,这种香型酒在市面上较多,贵阳大曲、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都属于浓香型白酒。江苏地方的三沟一河也都是这种酒。 3.清香型酒:这种香型的酒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两者的结合为主体香。它的主要特征是:清香醇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甘润爽口,具有传统的老白干风格。山西杏花村汾酒、河南宝丰酒是这类香型的代表。其它如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酒:如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西江贡、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乐烧等属于此类白酒,以清,甜、爽、净见长,其主要特征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如果闻香的话,有点象黄酒酿与乳酸乙酯混和组成的蜜香。 5.凤香型酒:如陕西凤翔的西凤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气为辅。 6.其它香型酒:不属以上四种香型而又没有给定香型名字的白酒,暂时统统划为其它香型白酒.如董酒(药香型)、平坝窖酒、匀酒、朱昌窖酒以及白云边、白沙液等许多好酒都属于其他香型,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香味和特殊风格。 6.董香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 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它香型。(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进而恰如其分的表达其香型名称,如董酒、西凤酒、白云边、白沙液等就是这样的酒,划归不到四个香型中去,只好暂时定为其它香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白酒香型的划分并没有最后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事实上,食品中,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酒的香味也会不断

国内外十大名酒排名

第一届:1952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 第二届:1963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八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第三届:1979年在大连举行,共评出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第四届:1984年在太原举行,共评出十三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 第五届:1989年在合肥举行,共评出十七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 1.第一名:BACARDI 2.第二名:SMIRNOFF 3.第三名:ABSOLUT 4.第四名:JOHNNIE WALKER 5.第五名:RICARD 6.第六名:JACK DANIELS 7.第七名:芝华士威士忌 8.第八名:Moet Chandon 9.第九名:人头马 NO.1第一名:BACARDI 自西班牙移民古巴的该品牌创始者首度将当时原本极粗犷强烈的Rum,成功赋予了细致、柔和的崭新风貌,因之相对使Bacardi成为Rum的代表品牌.除了最基本的light系列外,151°酒精度高达75.5%,用来调制鸡尾酒,口感格外饱满. NO.2第二名:SMIRNOFF 1818年,在莫斯科建立了**伏特加酒厂(PierreSmirnoffFils) 目前为最为普遍接受的伏特加之一,在全球170多个国家销售,堪称全球第一伏特加. NO.3第三名:ABSOLUT 享誉国际的顶级烈酒品牌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在福布斯(Forbes)商业杂志所评选的美国奢侈品牌独占鳌头.所生产的顶级伏特加不但口感圆润,而且质量无与伦比,但其品牌所体现出来的完美和无穷创造力更是为世界所首肯,从而名扬九州. NO.4第四名:JOHNNIE WALKER 以卓越酒质享誉全球的尊尼获加成立于1820年,是全世界最大的苏格兰威士忌生产商,历史悠久. 尊尼获加<红牌>威士忌JOHNNIE WALKER RED LABEL是全球销量最高的苏格兰威士忌,其销量较最近对手几乎每年多一百万箱.

中国酒类连锁经营发展之路

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的酒类连锁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就一直未间断讨论它的发展之路,这篇文章从将近十年的连锁行业分析了经营发展之势。 中国酒水行业经历了上一轮的高速发展阶段,不管是消费形态还是行业形态,酒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升级、市场容量升级、结构升级、管理升级、模式升级在酒水行业均已呈现。 近几年,伴随着渠道扁平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酒企不断调整,开发以自有品牌专卖店为主的渠道体系,同时消费形态的改变,现有渠道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自带酒水”的消费需求,特别是中高端和次高端白酒的消费需求,以专卖店营销模式为主的新型酒类连锁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并且逐渐成为酒水企业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终端渠道。 xx酒类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 从2005年到2010年酒类连锁专卖店的发展中,中国酒类连锁大致有三种形式。具体表现为: 第一种形式: 品牌商授权模式,即一品牌酒水通过特许加盟的形式构建起来的品牌专卖店。这种形式以国名酒、区域强势品牌为主,如茅台、五粮液专卖店等。但对于一二线强势品牌来说,专卖店更多地是以建立品牌形象、品牌宣传为主,不是作为他们销售的主渠道。 但在未来,专卖店的平台作用与销售功能将逐渐开发。 第二种形式: 渠道商自营模式。此种酒水连锁专卖大多为强势经销商向下产业延伸的产物,借用目前红遍中国的专卖连锁专卖业态,以国外的酒廊和酒行为蓝本,充分原有的行业操作经验、资源积累。经过多年发展,出现了商源、吉马、南浦、天驹等顶级酒商。 第三种形式:

以华致酒行为代表的上下游整合模式。华致酒行的连锁加盟主要整合了地方具有丰厚资金、资源优势的经营者,其经品项既有代理品项,更多地为自有品牌,采取直营模式和准直营模式实施连锁运营。 中国酒水行业进入发展的拐点期后,酒水连锁专卖模式的特点也伴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渠道发展的趋势在变化,酒水连锁专卖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新的形态正在形成。但总体来说,酒水经销商由于整合能力不足,酒类连锁专卖模式成为渠道销售终端的主流趋势尚需等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连”而不“锁”,缺乏系统性的运作。现阶段的酒水连锁太过于强调“连”而没有做到“锁”。也就是说,大多数的酒水连锁只注重或者只做到了店面形象的统一而已,而并没有形成品牌、产品、价格、管理、配送、服务等系统性运作。 第二,团购主导的盈利驱动制约扩张速度。酒水连锁专卖庞大的商业成本、营业成本,促使大多数酒水连锁的利润来源于中高端产品。团购是连锁专卖渠道盈利的最大支撑,过去如此,如今这个状态也并未完全改变。以此,出现了以团购主导的盈利驱动模式作为酒水连锁生存、利润的基础。酒水连锁的扩张速度更受制于软性的关系资源经营能力,复制性不强。 随着连锁专卖渠道的发展,抓住零售才能算真正在连锁专卖渠道获得了成功。 第三,行业集中度及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成为制约。受制于酒水市场的混乱,品类中主题品牌的格局尚不清晰,没有为酒水连锁专卖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另外,酒水消费具有典型的便利性选择特征,散客消费者购买白酒时多无计划性,因此购买便利成为了主要考虑因素。 第四,缺乏整合资源能力,竞争力不强。一些强势酒业在品牌、渠道、团队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自身以团购为主的渠道优势。酒水连锁专卖更多地依靠单体的孤军作战,从上游产品供应到下游管理服务等方面与众多名优酒厂家差距甚大。 xx酒类连锁经营发展之路

中国酒店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宏观经济简要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简要分析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其中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 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复合增长率为11.2%,到2015年,服务 增加值比重将增加四个百分点达到47%[1] 。数据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依然 良好,服务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二)酒店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旅游总收入29475亿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10.3% ,国内旅游收入 同比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及入境过夜旅游外汇增长3.3%[2]。 预计到“十三五”,我国旅游人数会达到35亿,入境过夜人数会达到1.5 亿。从宏观面看,酒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及政策走向分析 (一)国家政策将突破预期 根据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现状,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战 略性支柱产业,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已跻身为世界第一大入境 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由此可见,中国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 国内旅游市场。 (二)酒店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1、全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导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方向。 1)持续稳定的保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旅游酒店也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业在我国未来十年的历史发展时期内,将再一次引来历史性的大发 展,而作为旅游业基础产业之一的酒店业也将随之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酒店集团在本土的竞争。 3、连锁化、集团化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方向。 4、民营企业将在中国酒店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酒店业是竞争性较强的企业,国家的大政策是:国有资产将有选择性的退 出酒店领域,并在3—5年内减少国有资产在酒店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民 营企业将是中国未来酒店业市场的主力军,国家在政策法规,经融环境和维护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这 些因素都为民营企业介入酒店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国家相关政策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获得国务院通过,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视首次 上升到中央战略级别,国家有意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包括旅游在内的整个大消费崛起有相当的导向作用。 2010年12月29日,国家旅游局、中国银行在京签署了《支持旅游产业发

中国白酒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白酒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品牌是关键。品牌分为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区域性品牌也要力求做到区域内数一数二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市场成功了,我们才有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当然资金实力也是造就品牌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也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只要营销到位,借鸡下蛋也是有可能的。 二、理念和思路是成功的基石。有好的理念指导企业的发展,才能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这里指的理念包括:1,用人理念2,营销理念3,服务理念4,投资或者说花钱理念5,竞争理念,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三、诸侯割据、区域为王。做白酒营销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县级市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白酒市场,所以我们不应盲目的去做全国市场,而要先把企业认为的几个重点市场做好,修炼好内功,备足了干粮,再向全国进军。况且白酒业不像饮料业等低价值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不是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就能做成全国市场的,而是要有精密的筹划,和充足的资金。中国的区域大,民族多,也就造就了多元化的消费习惯,这就为我们白酒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称王称霸的机会,只要营销手段运用得当,相信企业会有一番作为。 四、消费档次趋向中、高档化。啤酒的产量增加,导致白酒产量下降,但在正式的宴请场合,真正能体现档次的还是白酒。这也

是这几年来白酒的吨酒总销量逐年减少,但销售收入却在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低档白酒是食品,中档白酒是工艺品,高档白酒是艺术品或玩具。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饮酒的重视,相信中高档白酒会成为人们饮酒的首要选择,高档酒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礼仪需求:自己的面子和对客人的尊重。本人在遂宁调查市场时发现,今年经济危机对中高档白酒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还是相信大的趋势不会改变! 五、高度酒回流。市场调查中发现,无论的消费者还是店老板,低度酒喝着没劲,买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感觉随着大家对个性的追求,和对白酒主观的判断,再加上某些企业的宣传(如市场上高档的、高度的:**酒头、**基酒、**原酒等)相信未来很长时间内,高度酒会成为特别是北方市场的主流。 六、贴牌、买断产品将继续冲击市场。企业要学会品牌规划,而不能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出卖自己的声誉。但买断品牌仍将是不少白酒企业暂时不愿舍弃的一块肥肉。但话得两头说,在中国也确实存在少量一些专业的运营良好品牌运营机构,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出好的合作方案,达到共赢目的(这里是指中小白酒企业)。 七、消费者消费越来越趋向名酒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对服务的要求,名酒企业的资金和市场的优势,三流品牌的空间会逐渐被吞食。白酒企业最终也会上演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再说用名酒宴请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完整版)中国白酒香型的来源及分类

中国白酒香型的来源及分类 一、白酒香型的来源 酒的风格是出色、香、味三大要素组成。按酒香的类别来划分乃情理之中。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酒的香型,均就白酒而言。对其它的有色酒及洋洒,为什么又不以香来划分呢?因为有色酒,如葡萄酒,西方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从原料到工艺都严加规定。井在商标上注明,消费者可以识别。因此,世界各国均采用或借鉴其办法来进行管理。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酿造工艺丰富多采,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相互学习,做好评比,结合我国国情,于60年代中期,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自此。白酒的香型遂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接受。 二、白酒香型的分类 目前,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单目前又不能拿出定性定量的数据说明其化学组分,划定成型,进而恰如其分的表达其香型名称,如董酒、西凤酒、白云边、白沙液等就是这样的酒,划归不到四个香型中去,只好暂时定为其它香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白酒香型的划分并设有最后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事实上,食品中,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酒的香味也会不断发展,不断增加,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酱香型白酒

中国白酒经典广告语全

白酒的经典广告词 白酒是我国传统历史的代表,悠悠五千年流传了各种各样的美酒,到了现代社会,广告界也百花争艳。 经典广告词: 1、茅台:国酒茅台、玉液之冠 2、五粮液: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 3、五粮春:名门之秀五粮春,香醉人间三千年 4、五粮醇:真情(欢聚、激情、团圆、幸福)时刻五粮醇 5、泸州老窖:中国荣耀,泸州老窖 中国第一窖,泸州老窖 可以品味的历史,泸州老窖 6、劲酒: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7、东方喜炮:结婚喜庆~来一炮!喜得贵子~来一炮!朋友相聚~ 来一炮! 8、国窖1573:品味中国,国窖1573 9、郎酒:神采飞扬、中国郎

10、红花郎:传承千年酿造工业,历经天宝洞藏,红花国色、酱香典范,红花郎 11、新郎酒:和谐和谐兼香,新郎酒(代表历史、不如创造历史) 12、剑南春:唐时宫廷酒、今日(盛世)剑南春 纯粹-虔诚匠心;优雅-与生俱来;尊贵-千年积淀; 中国白酒价值典 范 13、珍藏级剑南春:用心点滴之间、穿越时光赏鉴,传世臻品、珍稀之酿,珍藏级剑南春 14、水井坊:开创一段历史、源远流长,开拓一方文明、闪耀世界,开启一种生活、成就 高尚;水井坊,中国高尚生活元素 历经风云、本色如一、穿越历史、见证文明;水井坊,中国白酒第一坊 15、沱牌: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 16、舍得:智慧人生、品味舍得 17、西凤酒:三千年不间断传承,国脉凤香西凤酒 车同轨方能达四方,书同文方能留百世,酒同香方能传千载 18、酒鬼酒:人呐,青年必有所求,中年必有所思,而老了必有所悟,这才是人生腹郁香 ——酒鬼酒 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赘;酒鬼喝酒鬼,千杯不会醉,无上妙品, 酒鬼酒

2020年度中国最著名十大料酒品牌出炉(附全榜单)

2020年度中国最著名十大料酒品牌出炉(附全榜单) 近日,“第20届大快消TOP金品榜”发布啦!榜单由东方快消品中心同行业领先的全媒体——《快消品(网)》经过两个月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根据长三角地区超过4000家的卖场、超市、便利店及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唯品会、中粮我买网等占中国B2C零售市场规模超过80%的主要电商平台的2019年大数据零售监测,这已是连续第20年独家权威完整发布,涵盖近200个大快消品类,被誉为“行业风向标”!各快消品在2019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欢迎持续关注《快消品(网)》全媒体(fmcgchina)。 随着谷物酿造料酒新标发布及证明商标的推广,料酒细分品类在2019年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此次《快消品》特单独发布“2020年度中国最著名十大品牌——料酒类(之一)”,向业界梳理料酒大行业2020竞争格局。 此次料酒品牌榜单中,老恒和的表现较为稳定,稳居料酒细分品类2020年度TOP1,但是作为料酒行业第一股,老恒和却出现增速放缓,增长乏力的情况。表现比较亮眼的是同康料酒,从2019年的排行榜第6名跃居2020年第3名,在海天、千禾等强势品牌中突围而出,彰显出了百年老字号的鲜活生命力。此外,李锦记、鲁花、老才臣、恒顺等品牌的表现也较不错。 (附全榜单)

?百年料酒品牌占据五席,位居榜单前列 百年老字号老恒和依旧稳居冠军宝座,海天及同康酒业同样作为百年老字 号企业也紧随其后,与老恒和共同占据榜单前三甲。王致和与恒顺分列第五第六,表现也很不错。 2019年,恒顺、海天和同康酒业先后扩展了自己在料酒方面的产能,新上 马项目至少是5万吨级生产线,同康新投产的料酒生产线更是达到了10万吨级。料酒行业老字号企业纷纷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建立起新的生产质量标准,成为料酒市场中的一股强劲力量。 ?料酒品类细分,发力场景化消费 目前,在调味品领域,食用油、酱油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料酒已经成为调味品领域最后一块蛋糕,细分市场的争夺将愈演愈烈。如今,料酒细分化明显,众多企业推出多种类料酒产品。其中,光王致和料酒的种类就有10余种,王致和料酒的种类除规格不同外,还细分了葱姜料酒、红烧料酒、精制料酒、烹饪黄酒等。 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细分度增加,料酒行业竞争也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 品质竞争,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像老恒和、海天、同康这一类以黄酒为基酒的纯 粮料酒品类。与此同时,恒顺、厨邦也另辟蹊径,发展起葱姜料酒,探索场景 化消费。 ?“0添加”成趋势,酿造酒成市场标准 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三种料酒:用食用酒精添加食用盐和焦糖色的配制料酒;部分食用酒精、部分酿造黄酒添加食用盐的配制料酒;酿造黄酒添加植物香辛料和食用盐的酿造料酒。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升,在选择料酒产品时,对于产品的口感和健康属性的更为重视。 与此同时,2019年4月《谷物料酒酿造》新标实施后,行业开始更强调料 酒应以谷物作为主要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酿造酒为基酒,“纯粮酿造”“零添加”正成为市场大趋势,千禾、海天等纷纷打出了“0添加”的品牌标签。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料酒行业仍具有很大提升空间,消费升级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和落后产能在成本、政策等压力下加速淘汰,将构成未来几年龙头加速的主

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尽管禁酒令和酒驾在国家的要求下越来越严格,但其对白酒行业的影响似乎不甚明显,继2010财年各大白酒企业交出高歌猛进的成绩单后,2011年的上半年,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仍然没有止步。有时,我们这些身处行业中的人也不禁纳闷,禁令越凶,尝试的人反而越多,这到底是人性使然还是别的什么?所谓存在即合理,拨开行业迷雾,让我们来看看目前的白酒行业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1、全国性品牌越来越难以有成功的机会; 综观白酒行业近10年的发展历程,全国性品牌的崛起和成功几乎没有,如果说洋河和郎酒这几年的发展勉强还能够与全国性品牌沾上边的话,那也是曾经的全国性品牌复苏而已,并非新打造的全国性品牌。也就是说其曾经的全国性品牌历史基因帮助其走上了全国性的品牌道路。况且,目前洋河和郎酒的成功也仅仅是局部市场的成功,与当初的金六福、浏阳河等全国性品牌横扫全国市场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更无法与真正的全国性品牌茅台、五粮液相比较,因为更是相去甚远。 回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白酒发展的鼎盛时期,每年大量冒出的风靡一时的流行性全国品牌带给行业的感觉就是全国性品牌的打造非常容易,谁的胆子够大,谁的广告投放最多,谁就能在全国市场红火起来。只不过,这些全国性品牌大都只能红火一时,有些甚至在红火过后迅速销声匿迹。相比这样的全国性品牌,目前的全国性品牌虽然打造难度越来越大,但一旦打造成功其旺盛的生命力却会让企业受惠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 正因为新推出的白酒品牌越来越难以有成为全国性品牌的机会,现有的全国性品牌就要珍惜这难得的行业发展机遇,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2、地方名酒成为全新新势力; 地方名酒的崛起就是近五年的事情,以前的地方名酒稍有业绩就忍不住全国化的冲动,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企业自身也伤了元气。当地方名酒企业清楚了自身的地位,安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时,地方名酒的快速崛起就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现如今的白酒行业不管在哪个省,曾经的地方大佬再度崛起成为地头蛇,且地头蛇的位置越来越牢固。湖北的白云边、枝江、稻花香,湖南的开口笑、酒鬼、武陵,河北的衡水、山庄等都是地方名酒崛起的典型代表。 地方名酒的崛起不但对当地中小白酒企业的生存形成了压力和挤压,也对全国性品牌的扩张制造了障碍和狙击,可以说,全国性品牌之所以越来越难以成功,就是因为地方名酒的快速崛起阻滞了其扩张化的道路。 3、消费者消费趋向多元化和名酒化,喝好酒成为一种时尚; 现在的消费者很少还像以前那样,全国人民都以喝一种酒为时尚。就像明星走红地毯,如果碰上撞衫那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咱们喝酒虽然还没到那个地步,但是白酒消费的多元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不会因为你喝的是茅台就一定跟着喝茅台,我可能选择喝五粮液、喝开口笑、喝国窖、甚至我可能就喝一支啤酒或者一支无比保健酒,我就不跟你一样。但不管喝什么酒,消费者选择喝名酒、喝好酒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带给行业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机会,让大多数的地方名酒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机遇期。 4、高端产品成为地方白酒的热点和企业未来的支柱; 如果哪个白酒企业目前没有自己的高档产品在目前的行业里面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前的许多白酒企业推高档产品还把它叫作企业的形象产品,意即卖得不多,但为了树立企业的形象,告诉别人我这里其实也能生产高档酒,所以我主打的产品酒质是有保证的,大家不用担心。现在的地方白酒企业推高档产品就不仅仅为了形象着想了,那是真刀真枪要卖给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喝掉的。 高档产品能够成为地方白酒企业的热点和嗜好,除了行业趋势和消费升级考虑外,也有企业自身对利润的追求需要以及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环境有关。地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白酒市场规模发展状况 从白酒产量看,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10.8万吨,至1996年发展到顶峰为801.3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其后开始走低。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自1999年前后白酒进入调整期,经过不断地磨合与洗礼,我国白酒产业于2003年起开始全面复苏。 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产量331.3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545.32亿元,同比增长11.79%,实现利税总额134.97亿元,同比增长8.4%,利润总额42.26亿元,同比增长31.45%。 2004年全国白酒总产量312万千升,我国白酒产量到达了10年来的最低点同时也成为了白酒产量的转折点。销售收入实现530亿元,增长了15.2%。近60亿元的利润总额不仅创下了38.9%的各行业最高增长,在酿酒行业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达到了57.6%。 2005年起,中国白酒消费出现恢复性增长,产量达到349.4万千升,同比增长5.04%;销售收入741.07亿元。 2006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970.3亿元,同比增长31.08%;产量达397.1万千升,同比增长18.18 %。 2007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242亿元;产量达491万千升。 2008年白酒产量 569.34万千升,同比增长15.79%,销售收入1574.85亿元,同比增长27.79%。其中高档酒的销售额为180亿元-200亿元。 2009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08.1亿元。 2010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661.14亿元,同比增长35.17%。 我国的白酒生产企业,在1995-1997年高峰时,数量高达4万多家,但大多是工艺技术落后、粮食能源损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截至09年底,我国白酒生气企业为1.8万家。 图一:我国白酒产量变化趋势 我国白酒产量变化趋势

国内红酒十大品牌

1 / 10 国内红酒十大品牌 1.xx “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最为清晰到位的红酒品牌,但品牌有老化的嫌疑,应从传奇角度去更新,比如“成就品质、浪漫品质的多角度去更新传奇的概念”。 卡斯特酒庄的作用,仅仅是为卡斯特公司在中国建立知名度做了嫁衣,并未使张裕获得多少预期的回报。 2900万打造的解百纳,面对竞品的恶意低价攻击,却也丧失了使解百纳高档起来初衷。上诉两项,算得上张裕百年成功中的两大败笔。 2.xx “地道好酒,天赋灵犀”——叫卖式的广告,并没有清晰的传达出差异化的诉求,缺乏足够量的平面媒体传播,消费者很难知道在在说什么?整合后的长城,面临着经销商网络、和重复产品精简带来得双重损失,却也给二线厂家很好的发展机会。学习长城一方面是他的OEM的定牌加工,一方面是他在终端建设上的优秀表现。最近,中粮大量进口洋酒被查获,将是个竞品打击长城的大好机会,竞品如何攻,长城如何守,也将是最进传媒的一大看点,可见红酒公关还大有作为。 3.xx “酒的王朝,王朝的酒”——有潜在危险的品牌,没有清晰的品

牌定位和产品诉求,空洞的广告语喊了20年,营销上不创新,因循守旧,新品开发不力,已经被二线品牌紧紧盯住,是最有可能退出三甲的品牌。 销售上由于过于倚重华东地区,可谓危机四伏。从视觉符号经营的角度,王朝无疑是成功的,红色的葡萄庄园的记忆已广广大消费者认同,但央视天气预报中频频出现王朝古旧的办公楼,却让人丝毫找不到“王朝”的感觉。 4.威龙干红 2 / 10 “威龙干红”——已经是行业老四的销售额了,同时也不得不接受,被消费者认为是低端红酒代表的这一看法。大力发展低端红酒,使企业快速上规模,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但消费者除了记得威龙的酒便宜,好象没有其他的概念。威龙干红葡萄酒连续四年荣获国家名牌称号,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认定为国内葡萄酒行业唯一推荐品牌的称号,却很难作为有效的葡萄酒产品宣传理由。因此,濮存晰的名人广告效果也大打折扣。现在,面临着国家开始取消半汁葡萄酒的局面,该是做品牌,提升档次的时候了。 5.新天 “葡萄故乡,四季阳光”——经历了艰苦探索的新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定位,同样在讲产地,说法却比长城的高明的多,消费者也容易认同和理解“葡萄故乡出好酒”的诉求。特别是巨资打造的“梁朝位、张曼玉”新天时尚新形象,在短时间快速更

浓香型白酒特点

浓香型白酒特点

一、浓香型 (一)工艺概述 1、原料:单粮:高粱 多粮: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 2、糖化发酵剂:中偏高温大曲 [大曲] 3、发酵设备及其型式:泥窖、固态发酵[泥窖] 4、发酵时间:45—90天 5、工艺特点:[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二)、酒质特点 浓香型白酒标准评语为:无色(微黄)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味净爽。[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香味特征:已酸乙酯为主,辅以适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 乳酸乙酯/已酸乙酯<1 乙酸乙酯/已酸乙酯<1 丁酸乙酯/已酸乙酯<1为0.1左右 (三)、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10781.1-2006 定义: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按酒精度分: 高度酒:41%vol~68%vol 低度酒:25%vol~40%vol 高度酒感官要求

高度酒理化指标要求 低度酒感官要求 低度酒理化指标

(四)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具体工艺流程为: 滴黄水 在起窖前一天用泵将所起窖池的黄水尽量抽尽,每隔2小时

抽一次。黄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酒精、淀粉、糖分、微生物菌体及活细胞等,因此黄水可入底锅串蒸以提高大曲酒的风味和香气,也可做养窖及湿润封窖泥使用。 通过黄水判断母糟发酵情况 a、黄水显酸味若黄水显酸味,而涩味少,则说明上排粮糟入窖温度过高,并受醋酸、乳酸菌等产酸细菌的感染,抑制了酵母菌的活动。这种情况一搬出酒率较低,酒质较差。 b、黄水显甜味若黄水黏性较大,显甜味,酸涩味不足,这是入窖粮糟糖化不完全,使一部分可发酵性糖残留在母糟中所致;或是糊化不彻底,还原糖利用率低。这种情况出酒率一般较低。 c、黄水显苦味若黄水显苦味,则说明用曲量过大,而用水量不足,造成入窖的干烧情况;或者窖池管理不善,窖皮破裂,粮糟霉烂,杂菌大量繁殖。这种情况会造成酒质低劣,出酒率也不高。 d、黄水显馊味若黄水显馊味,说明酿造车间卫生清洁太差,将晾堂上大量的残留酒糟扫入了窖池内发酵,造成大量杂菌感染;或是水温过低,造成粮食吸水不足,引起发酵不良。这种情况产酒的酒质极差。 e、黄水显涩味母糟发酵正常的黄水,应该有明显的涩味,酸味适中,不带甜味。这是上排粮糟配料比例适宜,操作细致,糖化发酵好的标志。这种母糟产酒质量好,出酒率高。

对于中国白酒各方面的介绍

对于中国白酒各方面的介绍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简介】 白酒又名烧酒,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泸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为低度酒。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四川、贵州、江苏、陕西、安徽、山西等地产品最为著名。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馏酒,据考证,是以发酵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果酒或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发展】 随着白酒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白酒企业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白酒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白酒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白酒行业中的翘楚! 据《2013-2017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2012年1-8月白酒的产量、收入,白酒行业增速分别为20.1%、28.9%,相比其他行业以及相比白酒终端消费的表现,仍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增速。但纵向比较看,这一增速回落到了相当于2009年或2006

世界知名红酒品牌排行

拉菲酒庄(法文: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是享誉世界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之一。在中国,它也是最著名的奢饰品葡萄酒品牌。 拉菲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在葡萄酒行业已经有了崇高的地位了。法国政治家黎塞留非常推崇拉菲。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访问法国时,也专门去拜访过拉菲酒庄。 拉菲目前归著名的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有。拉菲酒庄的葡萄园占地一平方公里,它使用的葡萄主要是赤霞珠和梅洛。 在众多葡萄酒杂志的专业评分中,拉菲的得分一般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优于其它著名品牌。 拉度酒庄(法文:Chateau Latour) 拉度和拉菲、玛歌等葡萄酒品牌一样,都位于法国梅多克地区,是最著名的波尔多葡萄酒之一。 拉度酒庄所使用的葡萄,主要是赤霞珠、梅洛、品丽珠。 拉度19世纪就已经是高端的波尔多葡萄酒品牌了。并在1855年获得了一等酒庄的地位。 拉度在众多葡萄酒杂志的评分中,得分都将近满分。并且在多次品酒大会的排名中名列

前茅。 百利生葡萄酒 中国的草药与葡萄酒的融酿起源于1733年。康熙末年,受罗马教廷委派,与郎世宁一同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罗怀中本康熙皇帝委以“内廷行走”的洋御医,1733年七月初六,罗怀中向雍正皇帝进献了进补的“西洋葡萄药酒”,这是记载于《雍正起居注解》中的文字,在紫禁城里中华本草与葡萄酒第一次圆融。 现代的本草干红则创制于百利生葡萄酒业。百利生葡萄酒业将灵芝红花和枸杞子按照中药组方配伍原则,经现代中药提纯工艺与进口的干红葡萄酒融酿在一起,得到了比药酒更美味,比干红更养生的新品。 百利生本草干红利用现代工艺技术,把干红葡萄酒与中药精华相融合,更加凸显了它的养生功能,既是传统的中药泡酒的一个传承和发展;同时,保留了上等干红的美妙口感,彰显了葡萄酒原有的风味。可以说,百利生本草养生干红,在发挥现代生物酿造优势的同时,避免了传统中药泡酒的诸多局限,是一款造福普通众生的滋补养生佳酿。 澳洲奔富酒庄 奔富酒庄位于澳洲的巴罗莎山谷产区,是澳洲规模最大、最著名的葡萄酒酒庄。奔富近年来一直很重视中国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澳洲葡萄酒与法国葡萄酒一样,在中国市场很受追捧。其中销量最好的澳洲葡萄酒多来自奔富酒庄。奔富葡萄酒品质出色,品类众多,适宜中国消费者从中选择。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大全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和国内市场变化,2016年是中国酒店业风起云涌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探究酒店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思考在未来变革中如何生存和发展是酒店人面临的任务。 一、当前酒店业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的酒店行业,共享经济下的Airbnb强势来袭;酒店集团间的联姻与平台联盟共谋发展;云PMS、APP、微信、支付宝等技术变革改变着酒店业的运营服务模式;经济型酒店的收益下滑与中档酒店品牌的投资热潮…… 与此同时,酒店新常态、合并与收购、互联网+、战略联盟、跨界合作、分享经济、酒店资产证券化等热词成为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酒店市场要通过变革和创新应对新常态下的增长减缓、结构调整以及动力转变等局面,首先要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了解和判断行业走势,把握未来几年的行业热点,用以指导构建能够快速决策、快速执行的战略模式。 在这一系列行业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产业的底层架构,这意味着不会再有纯粹的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的存在了。因为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将互联网化。 酒店服务业,已经从管理模式走向经营模式。

二、影响酒店集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中,制约酒店发展的因素逐渐凸显: (一)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信息变化,将影响决策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控。大数据的巨大潜力将对酒店及其管理者控制人力资源及公司运作的能力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酒店的组织和运作程序将随着全球性变化而变化,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市场上,科技智能、绿色环保、体验和分享等因素,正成为客人选择酒店的重要依据。 (三)酒店收益管理也将随着现代酒店系统的发展而变化。从数据罗列、简单分析过度到对市场进行精确的细分,并采用多种价格以满足每个细分市场的价格敏感性,开发产品价值链,持续地重新评估机会,科学地进行决策。 (四)因为需要高度熟练和专业化的劳工队伍,未来酒店业劳动力的形象将大不相同,酒店业将不得不在许多国家可雇用人员不断缩减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竞争来获取高素质的人才。 (五)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随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变化而被迫做出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人力”行业将不得不在招收、培训以及留住人才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六)新的领导方式和企业文化将出现,管理的核心更为可能的是信息管理和战略眼光的运用。 三、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