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代写论文
目的介绍传统中药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 研究 进展。 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 文献 作基础,综述了枇杷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应当采用 现代 科学 手段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拓宽其 应用 前景。结果与结论 目前 已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其生理活性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和保肝等作用。 论文代写
关键词 枇杷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论文代写
枇杷叶为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的干燥叶,又名巴叶,商品有广杷叶和苏杷叶之分。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枇杷叶是传统医药学常用中草药,药用 历史 悠久,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对枇杷叶性味和归经的认识,历代医家基本相同,一般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二经。《本草纲目》曰 “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本草再新》曰 “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可见枇杷叶具有润肺止咳、降逆止呕之功效,常用于治肺热咳嗽,吐血、胃热逆呕,烦热口渴等疾病。 毕业论文网
现代药 理学 研究表明枇杷叶具有抗炎、止咳作用,临床常用于 治疗 急慢性呼吸道等疾病[1]。近年研究还发现,枇杷叶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保肝利胆、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药物化学研究表明,枇杷中主要含有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糖类、及其他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本文拟对近年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代写论文
1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论文网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枇杷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其含有挥发油、三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 毕业论文
1.1 挥发油essential oil枇杷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如橙花叔醇nerolidol、金合欢醇farnesol、α、β蒎烯α、β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烯βmyrc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芳樟醇linalool、反氧化芳樟醇translinalool oxide、α衣兰烯αylangene、αβ金合欢烯αβfarnesene、樟脑camphor、橙花醇nerol、牛儿醇geraniol、α毕澄茄醇αcadinol、顺β,γ己烯醇cisβ,γhexenol、芳樟醇氧化物。其中橙花叔醇nerolidol为挥发油含量的61%~74%,但枇杷叶中橙花叔醇nerolidol的气味极低,可能是橙花叔醇nerolidol在水蒸气蒸馏的过程中以不易挥发的结合方式经断裂后分离得到

[2,3]。 毕业论文网
1.2 三萜酸类triterpenic acid化合物 是枇杷叶主要的特征成分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集中在三萜酸类化合物。目前从枇杷叶中得到的三萜酸类化合物,大部分为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化合物 乌苏酸ursolic acid、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α羟基齐墩果酸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3β,6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2α,3αdiacetoxy12en28oicacid 、2α,3α19α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2~5]。鞠建华等[6]首次从枇杷叶中分得坡模酸系pomolic acid,Nunziatina等从于意大利的枇杷叶中分得7个乌苏烷型的游离的三萜酸类化合物图1,其中14为新化合物,其23OH或2OH与 咖啡酰或对香豆酰成酯 123 反式对香豆酰萎陵菜酸23tran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223顺式对香豆酰萎陵菜酸23ci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33O反式咖啡酰萎陵菜酸3Otranspcaffeoyltormentic acid、43O香豆酰救必应酸3Otranspcoumaroylrotundic acid[7]。Hideyuki等从枇杷叶中首次分得酰化三萜酸类化合物图2 3αtransferuloyloxy2α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及megastigmane glycosides图3 6R,9 R3oxoαionyl9Oβxylopyranosyl1→6βglucopyranoside和6R,9 R3oxoαionyl9Oαrhamnopyrano sy2α1→6βglucopyranoside[8]。 论文网
1.5 其他成分 毕业论文网
枇杷叶中还含有苦杏仁苷、绿原酸、甲基绿原酸、山奈酚、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刺梨酸、阿魏酸、紫罗兰酮、鞣质、儿茶素、表儿茶素、逆没食子酸。维生素B1、2α羟基亚油酸,维生素B1, 维生素C等 [2~13]。 论文网
2 枇杷叶的药理研究 论文代写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枇杷叶主要表现在总三萜酸的药理活性作用,其中乌苏酸、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且研究逐渐深入,因而引起了广泛。 毕业论文网
2.1 抗炎和止咳作用 毕业论文网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枇杷叶中的马斯里酸、乌苏酸对角叉菜所致小鼠足肿胀及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中马斯里酸除了对角叉菜所致小鼠足肿胀显示了很强的抑制活性外,同时也能拮抗组织胺引起的过敏性回肠收缩,并抑制释放组织胺的活性。枇杷叶中的枇杷苷、乌苏酸、总三萜酸均能明显延长二氧化硫气体及枸橼酸喷雾所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咳嗽次数[6~14]。 毕业论文网
2.2 降血糖作用 Noreen等[15]报道枇杷叶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作用,De Tommasi等[5]进一步研究报道了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的三萜酸类及倍半萜烯化合物对糖尿病小鼠C57BLKSdbdbOla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胰腺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血

糖作用,但是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没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 毕业论文网
2.3 抗癌作用日本学者Hideyuki[16]等报道,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的megastigmane glycosides 和三萜酸类化合物对佛波醋TPA诱导的Raji细胞EB病毒早期抗原表达及致癌剂亚硝酸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Kobayashi等以口腔癌细胞为对象进行了试验,结果枇杷叶中三萜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且无显著的细胞毒性,是决定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17]。枇杷叶中的乌苏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突出作用为抗肿瘤,它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且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和诱导分化作用及抗血管形成作用,其防癌抗癌作用已引起重视,有望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18,19]。 论文代写
2.4 抗氧化作用 论文代写
实验证明,枇杷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明显减少DPPH自由基转化的作用,对小鼠肝脏匀浆在 37 ℃下暴露于空气中, 使用丙二酰硫脲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枇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对采用二氯荧光素法引起的氧自由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0]。Kwon HJ报道,枇杷叶中的甲基绿原酸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抑制NFkappaB核转录因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下被激活,从而减少NFkappaB的依赖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抑制炎症的发生和抗突变的作用[20]。 代写论文
2.5 抗病毒作用 论文网
枇杷叶中的3O反式咖啡酰萎陵菜酸3Otranscaffeoyltormentic acid具有明显降低鼻病毒的感染率,但是对于人类的HIV1 和Sindbis 病毒的复制无明显抑制作用[7]。 毕业论文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