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典型易错题解析

高考数学典型易错题解析

高考数学典型易错题解析
高考数学典型易错题解析

四年级上数学应用题易错题

解决问题练习 1.一只山雀6天大约能吃24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途客车4小时行了132千米。照这个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 4.小林家的果园今年收了210千克梨,收的苹果是梨的32倍。大约收了多少千克苹果 4.张爷爷买了5只小羊用了100元。他还想再买4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5.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速度的80千米/时,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1、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7. 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223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8.| 9.育英小学的24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6队,每队分成5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年队员 10.今年在我国一个湖区越冬的有11只白鹤,143只白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白鹤的几倍

, 11.学校共有198名学生,每11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12.十月是学校的环保月共收集了6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 13.春芽鸡场星期一收165千克鸡蛋,11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 14.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5千克装一箱。装好9箱后还剩10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 16.苹果15元5千克,香蕉10元5千克。妈妈打算买8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18.一辆旅游车在低速公路和高速公路各行了4小时,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速度是60千米/时,低速公路行驶的速度是40千米/时,最后到达目的地。这段路程有多长 ( 18.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速度的40千米/时,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1、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不等式》难题汇编含答案

新高考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设x ,y 满足10 2024x x y x y -≥?? -≤??+≤? ,向量()2,1a x =r ,()1,b m y =-r ,则满足a b ⊥r r 的实数m 的最小值为( ) A . 125 B .125 - C . 32 D .32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得2m y x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利用m 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2m y x =-过可行域内的点C 时,从而得到m 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因为()2,1a x =r ,()1,b m y =-r , 由a b ⊥r r 得20x m y +-=,∴当直线经过点C 时,m 有最小值, 由242x y x y +=??=?,得85 4 5x y ?=????=?? ,∴84,55C ?? ???, ∴416122555 m y x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中档题.目标函数有唯一最优解是我们最常见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分三步:画出可行域、求出关键点、定出最优解. 2.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10a ≠),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 15150a S +=,则实数d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转化条件得1 1322 a d a =--,再根据10a >、10a <两种情况分类,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 Q 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 ∴15154 55102 a d d S a ?=+ =+,∴()151********a S a a d +++==, 由10a ≠可得 1 1322 a d a =--, 当10a > 时,1111332222a a d a a ??=--=-+≤-= ??? 1a 时等号成立; 当10a < 时,1 1322a d a =--≥= 1a =立; ∴实数d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与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档题. 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 22240m x m x -+-+>得解集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是( ) A .()2,6 B .()(),26,-∞+∞U C .(](),26,-∞?+∞ D .[)2,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20m -=和20m -≠两种情况讨论,结合题意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即可解得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高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高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收集整理了数学的一些易考易错点,帮助复习到现阶段的你做一次集中排查。 在看这些易错点之前,先说一下这些易错点的具体使用步骤与方法。 下面已列出高考数学易考易错知识点,请认真逐条阅读,每读一条,请在脑海中寻找该点对 应的知识及相应题型。 第1步 如以下第一条:指数、对数函数的限制条件你注意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 于1)它们的函数值分布情况是如何的?当我们看完这一条后,脑中应该想到指、对函数的标准方程,对应的图像,可以的话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画一画!再想一想这类问题常考题型:如给出几个函数在一个图中的图像,判断字母 a,b,c,d的大小等。 第2步 逐条去看列出的易错点,将自己不清楚和确实自己易错的点记录下来。 第3步 去寻一本专题复习书,仔细查看你记录下的易错点对应的知识,给出的例题怎样避开这些错 误的,标注、总结、自我强调。 第4步 再去寻一本专题练习的书(上面那本专题复习书上也许就有哦),实战检验一下你是否真正 掌握了这些易错点。 ?高考数学易考易错点? 1.指数、对数函数的限制条件你注意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 1)它们的函数

值分布情况是如何的?

3.利用放缩法证明或求解时,是否注意放缩的尺度及方向的统一? 4?图像变换的时候是否清楚任何变换都是对变量本身”进行的? 5.对于集合,你是否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数、点、符号、图形等)是什么及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在集合运算时是否注意空集和全集? 6?命题的否定(只否结论)与否命题(条件、结论全否)的区别你知道吗? 7.求一个函数或其反函数的解析式的时候你标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8?映射的概念你了解吗?对于映射f:A T B,是否注意到集合 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集合B中与它对应元素的唯一性(B中可有多余元素)? 9. 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取值规定大小、作差化连乘积、判断符 号下结论)? 10. 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时是否注意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了? 11. 三个二次”的关系你清楚吗?(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二次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为二次函数图像上方或下方的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含有参数的二次型你是否注意对 二次项系数、对称轴、定义域、判别式、根的大小等的讨论? 12. 数列也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你忽视了吗?是否能利用数列性质解题? 13. 你还记得三角变换化简的通性通法吗(角”的变换、名”的变换、幕”的变换、形”的变换 等)? 14.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或求最值的时候是否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如果等号 取不到经常采用哪些办法(利用单调性、配凑、图像法等)? 15. 分式不等式的一般解法是什么(移项、通分、合并同类项、分式化整式)?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2010-2016高考理科数学题型全归纳题型1、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3、集合的运算 题型4、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6、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范围 题型7、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8、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9、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题型10、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11、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12、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题型13、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14、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15、函数值域的求解 题型16、函数的奇偶性 题型17、函数的单调性(区间) 题型18、函数的周期性 题型19、函数性质的综合 题型20、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题型22、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 题型23、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 题型24、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题型25、指数函数中的恒成立的问题 题型26、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 题型27、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题型28、对数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 题型29、幂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题型30、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题型31、判断函数的图像 题型32、函数图像的应用 题型33、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 题型34、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5、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 题型36、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37、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38、函数中的创新题 题型39、导数的定义 题型40、求函数的导数 题型41、导数的几何意义 题型42、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

四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

易错应用题 一.李师傅6分钟加工了7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李师傅1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加工360个零件需要多少分钟? 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5千米,12小时到达,从异地沿原路返回用了1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三.甲乙两名同学比画片,甲同学有94张画片,乙同学有128张画片,要是两名同学的画片数相等,乙同学应该给甲同学多少张画片? 四.红星小学有男生449人,女生989人,计划乘车去科技馆参观,每辆车限乘84人,至少需要几辆车? 五.八个人一起到到商店没了2桶1升装的饮料和8个容量是240毫升的一次性筷子。 问:这2桶饮料够8个人各喝一杯吗? 六.小花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45米,她7:15从家出发,7:28到学校。小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七.王老师带领四年级一班同学去植树,一共植树148棵,已知王老师和每个同学植的树都一样多,四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好能站成三路纵队,每人植了几棵树?四年级一班多少人?

八.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汽车的速度是36千米\时,乙汽车的速度是52千米\时,经过几小时他们相距440千米? 九.红红放学回到家中后,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发现是一个整点。她又发现时针和分钟组成的角是150a,红红可能是几点回到家的?请你画出示意图。 十.张老师带600元钱到图书市场买书,已知《数学故事》29元一套,《儿童智慧丛书》42元一套,《中国历史故事》38元一套,《童话故事大全》48元一套。请你估计一 下,张老师大约可以买多少套《数学故事》?大约可以买多少套《童话故事大全》?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把问题写下来。 十一. 一位商人花70元购进一件衣服,加价12元售出。后发现购买者支付的那张一百元是假钞,商人很难过。现在请你帮那个倒霉的商人算算,他在这件衣服上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十二.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9米或者宽增加5米,面积都可以增加450平方米。球员来长方形的面积。 十三. 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243元,4件上衣和四条裤子共396元,一件上衣多少元?一条裤子多少元?

高中高考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总及解析

高中高考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总及解析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一直以来成为制约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成为学生挥之不去的痛,如何 解决这个问题对决定学生的高考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精心挑选学 生在考试中常见的 66 个易错,易混,易忘典型题目,这些问题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做到力避偏,怪, 难,进行精彩剖析并配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相应练习,一方面让你明确这样的问题在高考中确实存在, 另一方面通过作针对性练习帮你识破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助你在高考中乘风 破浪,实现自已的理想报负. 【易错点 1】忽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导致思维不全面. 例1, 设
A = { x | x 2 8 x + 15 = 0} , B = { x | ax 1 = 0} ,若 A ∩ B = B ,求实数 a 组成的集
合的子集有多少个? 【易错点分析】此题由条件
A ∩ B = B 易知 B A ,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但在解题中极易
忽略这种特殊情况而造成求解满足条件的 a 值产生漏解现象. 解析:集合 A 化简得
A = {3,5} ,由 A ∩ B = B 知 B A 故(Ⅰ)当 B = φ 时,即方程 ax 1 = 0 无
≠φ
时,即方程 ax 1 = 0 的解为 3 或 5,代入得 a
解,此时 a=0 符合已知条件(Ⅱ)当 B
=
1 1 或 . 3 5
综上满足条件的 a 组成的集合为 0,
1 1 , ,故其子集共有 23 = 8 个. 3 5
B时,要树立起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知识点归类点拔】 (1)在应用条件 A∪B=B A∩B=A A 将集合A是空集Φ的情况优先进行讨论.
(2)在解答集合问题时,要注意集合的性质"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特别是互异性对集合元素的限制. 有时需要进行检验求解的结果是满足集合中元素的这个性质,此外,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集合语言(数学语 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转化如:
A = {( x, y ) | x 2 + y 2 = 4} ,
2
B=
{( x, y ) | ( x 3)
2
+ ( y 4) = r 2
}
,其中 r
> 0 ,若 A ∩ B = φ 求 r 的取值范围.将集合所表达
的数学语言向自然语言进行转化就是:集合 A 表示以原点为圆心以 2 的半径的圆,集合 B 表示以(3,4) 为圆心,以 r 为半径的圆,当两圆无公共点即两圆相离或内含时,求半径 r 的取值范围.思维马上就可利 用两圆的位置关系来解答.此外如不等式的解集等也要注意集合语言的应用. 【练 1】已知集合
A = { x | x 2 + 4 x = 0} , B = { x | x 2 + 2 ( a + 1) x + a 2 1 = 0} ,若 B A ,
.答案: a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1 或 a ≤ 1 .
【易错点 2】求解函数值域或单调区间易忽视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例 2,已知
( x + 2)
2
+
y2 = 1 ,求 x 2 + y 2 的取值范围 4
【易错点分析】此题学生很容易只是利用消元的思路将问题转化为关于 x 的函数最值求解,但极易忽略 x,
y 满足
( x + 2)
2
y2 + = 1 这个条件中的两个变量的约束关系而造成定义域范围的扩大. 4
1

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含答案)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1777—1855)、著名的德国数学家。1777年4月30日出生在德国的布伦兹维克。父亲是一个砌砖工人,没有什么文化。 还在少年时代、高斯就显示出了他的数学才能。据说、一天晚上,父亲在计算工薪账目、高斯在旁边指出了其中的错误、令父亲大吃一惊。10岁那年、有一次老师让学生将1、2、3、…连续相加、一直加到100、即1+2+3+…+100。高斯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急着相加、而是仔细观察、思考、结果发现: 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一共有50个101、于是立刻得到: 1+2+3+…+98+99+100=50×101=5050 老师看着小高斯的答卷、惊讶得说不出话。其他学生过了很长时间才交卷、而且没有一个是算对的。从此、小高斯“神童”的美名不胫而走。村里一位伯爵知道后、慷慨出钱资助高斯、将他送入附近的最好的学校进行培养。 中学毕业后、高斯进入了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学习。刚进入大学时、还没立志专攻数学。后来听了数学教授卡斯特纳的讲课之后、决定研究数学。卡斯特纳本人并没有多少数学业绩、但他培养高斯的成功、足以说明一名好教师的重要作用。 从哥廷根大学毕业后、高斯一直坚持研究数学。1807年成为该校的数学教授和天文台台长、并保留这个职位一直到他逝世。 高斯18岁时就发明了最小二乘法、19岁时发现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这个欧几里得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这个发现、在他逝世后、哥廷根大学为他建立了一个底座为17边形棱柱的纪念像。

对代数学、高斯是严格证明代数基本定理的第一人。他的《算术研究》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该书不仅在数论上是划时代之作、就是在数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高斯还研究了复数、提出所有复数都可以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所以后人将“复平面”称为高斯平面、高斯还利用平面向量与复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阐述了复数的几何加法与乘法、为向量代数学奠定了基础。1828年高斯出版《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了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当时的所有数学领域、而且在不少方面的研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在数学历史上的影响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 高斯一生共有155篇论文。他治学严谨、把直观的概念作为入门的向导、然后试图在完整的逻辑体系上建立其数学的理论。他为人谨慎、他的许多数学思想与结果从不轻易发表、而且、他的论文很少详细写明思路。所以有的人说:“这个人、像狐狸似的、把沙土上留下的足迹、用尾巴全部扫掉。”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80以及易错点总结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结论大全 1. ,. 2.. 3. 4.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 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时,设为此式 (3)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6.解连不等式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7.方程在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根,等价于 或。 8.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 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则; ,,. (2)当a<0时,若,则, 若,则,. 9.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的条件依据 (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形如,,不同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2)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3) 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的有 解充要条件是。

(4) 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对于参数及函数.若恒成立,则;若 恒成立,则;若有解,则;若有解,则 ;若有解,则.若函数无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可以仿此推出相应结论 10.如果函数和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也 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和都是增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 也是增函数; 如果函数和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 减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函数和在其对 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函数 和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一个是减函数而另一个是增函数,则复合函数 是减函数. 11.常见函数的图像: 12.若,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若,则函数为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高考数学易错30个知识点

高考数学易错30个知识点 1.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些要求。 2.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3.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4.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5.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

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6.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wx+φ)的单调性,当w>0时,由于内层函数u=w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w<0时,内层函数u=w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 7.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8.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9.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 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an与其前n项和Sn之间存在下列关系:an=S1,n=1,Sn-Sn-1,n≥2。这个关系对任意数列都成立的但要注意

四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

一.四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 二.李师傅6分钟加工了72四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1四年级数学易错应用题工360个零件需要多少分钟? 三.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5千米;12小时到达;从异地沿原路返回用了1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四.甲乙两名同学比画片;甲同学有94张画片;乙同学有128张画片;要是两名同学的画片数相等;乙同学应该给甲同学多少张画片? 五.红星小学有男生449人;女生989人;计划乘车去科技馆参观;每辆车限乘84人;至少需要几辆车? 六.八个人一起到到商店没了2桶1升装的饮料和8个容量是240毫升的一次性筷子。问:这2桶饮料够8个人各喝一杯吗? 七.小花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45米;她7:15从家出发;7:28到学校。小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八.王老师带领四年级一班同学去植树;一共植树148棵;已知王老师和每个同学植的树都一样多;四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好能站成三路纵队;每人植了几棵树?四年级一班多少人?

九.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开出;甲汽车的速度是36千米\时; 乙汽车的速度是52千米\时;经过几小时他们相距440千米? 十.红红放学回到家中后;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发现是一个整点。她又发现时针和分钟组成的角是150a;红红可能是几点回到家的?请你画出示意图。 十一.张老师带600元钱到图书市场买书;已知《数学故事》29元一套;《儿童智慧丛书》42元一套;《中国历史故事》38元一套;《童话故事大全》48元一套。请 你估计一下;张老师大约可以买多少套《数学故事》?大约可以买多少套《童话故 事大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把问题写下来。 十一. 一位商人花70元购进一件衣服;加价12元售出。后发现购买者支付的那张一百元是假钞;商人很难过。现在请你帮那个倒霉的商人算算;他在这件衣服上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十二.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9米或者宽增加5米;面积都可以增加450平方米。球员来长方形的面积。 十三. 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243元;4件上衣和四条裤子共396元;一件上衣多少元?一条裤子多少元?

高考数学易错题7.1 多面体与球的组合体问题-2019届高三数学提分精品讲义

专题七 不等式 问题一:多面体与球的组合体问题 一、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于组合体的考查,重点放在与球相关的外接与内切问题上.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才能顺利解答.从实际教学来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掌握最为模糊,看到就头疼的题目.分析原因,除了这类题目的入手确实不易之外,主要是学生没有形成解题的模式和套路,以至于遇到类似的题目便产生畏惧心理. 二、经验分享 (1)求解球与棱柱、棱锥的接、切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接、切点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与圆的接、切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 (2)若球面上四点P ,A ,B ,C 构成的三条线段P 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 A =a ,PB =b ,PC =c ,一般把有关元素“补形”成为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利用4R 2=a 2+b 2+c 2求解. (3)研究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的外接球,可把该三棱锥补成直三棱柱 三、知识拓展 (1)正方体的棱长为a ,球的半径为R , ①若球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R =3a ; ②若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则2R =a ; ③若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则2R =2a . (2)若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R =a 2+b 2+c 2. (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 四、题型分析 (一) 球与柱体的组合体 规则的柱体,如正方体、长方体、正棱柱等能够和球进行充分的组合,以外接和内切两种形态进行结合,通过球的半径和棱柱的棱产生联系,然后考查几何体的体积或者表面积等相关问题. 1.1 球与正方体 如图1所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E F H G 为棱的中点,O 为球的球心.常见组合方式有三类:一是球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截面图为正方形EFGH 和其内切圆,则2 a OJ r == ;二是与正方

高考数学易错题荟萃

高中数学易做易错题示例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部分 1.已知集合A={x x 2+(p+2)x+1=0, p ∈R },若A ∩R +=φ。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 。 2.已知集合A={x| -2≤x ≤7 }, B={x|m+1<x <2m -1},若A ∪B=A ,则函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A .-3≤m ≤4 B .-3<m <4 C .2<m <4 D . m ≤4 3.命题“若△ABC 有一内角为 3 π ,则△ABC 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的逆命题是( ) A .与原命题真值相异 B .与原命题的否命题真值相异 C .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的真值不同 D .与原命题真值相同 二、函数部分 4.函数y= 3 47 2 +++kx kx kx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5.判断函数f(x)=(x -1) x x -+11的奇偶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设函数f(x)= 1 32-+x x ,函数y=g(x)的图象与函数y=f - 1(x+1)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则g (3)=_____________ 7. 方程log 2(9 x -1-5)-log 2(3 x - 1-2)-2=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数列部分 8.x=ab 是a 、x 、b 成等比数列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9.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n -1(a 0,≠∈a R ),则数列{a n }_______________ A.一定是A ·P B.一定是G ·P C.或者是A ·P 或者是G ·P D.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 10.A ·P {a n }中, a 1=25, S 17=S 9,则该数列的前__________项之和最大,其最大值为_______。 四、三角函数部分 11.设 θ θ sin 1sin 1+-=tan θθsec -成立,则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2.函数y=sin 4x+cos 4x - 4 3 的相位____________,初相为__________ 。周期为_________,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_。 13.函数f(x)= x x x x cos sin 1cos sin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

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1-6 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取值范围 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题型1-7 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1-8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1-9 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函数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题型2-1 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2-2 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2-3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第二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最值) 题型2-4 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2-5 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2-6 函数值域的求解 第三节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题型2-7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题型2-8 函数单调性(区间)的判断 题型2-9 函数周期性的判断 题型2-10 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四节二次函数 题型2-11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2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题型2-13 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 “定轴动区间”问题 第五节指数与指数函数 题型2-14 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题型2-15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题型2-16 指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六节对数与对数函数 题型2-17 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 题型2-18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2-19 对数函数中恒成立问题 第七节幂函数 题型2-20 求幂函数的定义域 题型2-21 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第八节函数的图象 题型2-22 判断函数的图象 题型2-23 函数图象的应用 第九节函数与方程 题型2-24 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 题型2-25 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 围 题型2-26 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问题 第十节函数综合 题型2-27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2-28 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2-29 函数中的信息题 第三章导数与定积分 第一节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题型3-1 导数的定义 题型3-2 求函数的导数 第二节导数的应用 题型3-3 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 题型3-4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 题型3-5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3-6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求 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7 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3-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图象的交点和函数 零点个数问题 题型3-9 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题型3-10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题型3-11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节定积分和微积分基本定理 题型3-12 定积分的计算 题型3-13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第四章三角函数 第一节三角函数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 诱导公式 题型4-1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 题型4-2 α 2 是第几象限角 题型4-3 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 题型4-4 三角函数定义 题型4-5 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题型4-6 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 题型4-7 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 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 题型4-8 诱导求值与变形 第二节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题型4-9 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 题型4-10 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 题型4-11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 第三节三角恒等变换 题型4-12 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 题型4-13 化简求值 第四节解三角形 题型4-14 正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4-15 余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4-16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型4-17 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 题型4-18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平面向量 第一节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5-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题型5-2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5-3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题型5-4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5-5 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题型5-6 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问题 第二节向量的坐标运算与数量积 题型5-7 向量的坐标运算 题型5-8 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 标表示 题型5-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题型5-10 平面向量的应用 第六章数列 第一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题型6-1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 解 题型6-2 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题型6-3 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 题型6-4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 题型6-5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第二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 题型6-6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 题型6-7 数列的求和 第三节数列的综合 题型6-8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 题型6-9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 第七章不等式 第一节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题型7-1 不等式的性质 题型7-2 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 等式 第二节均值不等式和不等式的应用 题型7-3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题型7-4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题型7-5 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题型7-6 不等式的证明 第三节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7-7 有理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7-8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四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 划问题 题型7-9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题型7-10 平面区域的面积 题型7-11 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7-1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 第五节不等式综合 题型7-13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 范围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易错应用题(通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应用题总汇 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如果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2、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3、学校买回一些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剩40本。学校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4、王叔叔从县城往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速度是40千米/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 (1)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现在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6.某苗圃原是一个长400米,宽200米的长方形,经过扩建,长和宽各增加了100米,现在苗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应用题总汇 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如果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2、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3、学校买回一些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剩40本。学校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4、王叔叔从县城往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速度是40千米/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 (1)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现在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6.某苗圃原是一个长400米,宽200米的长方形,经过扩建,长和宽各增加了100米,现在苗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7.东东围着一个正方形操场走6圈,一共走了1200米,此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8.长方形操场的长是60米,面积是1800平方米,扩建后,宽不变,长增加到120米,面积现在是多大? 9.小红的爸爸从济南去某地,开车要用5小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学校准备给36个班每班发180本练习本,学校还要留240本备用,应该准备多少本练习本? 11.一辆车3小时行174千米,照此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 12. 一块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土地,扩建后边长增加了300米,扩建后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公顷?13.一台压路机的作业宽度是2米,每小时前进5千米,这台压路机8小时可以轧多大的路? 7.东东围着一个正方形操场走6圈,一共走了1200米,此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8.长方形操场的长是60米,面积是1800平方米,扩建后,宽不变,长增加到120米,面积现在是多大? 9.小红的爸爸从济南去某地,开车要用5小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学校准备给36个班每班发180本练习本,学校还要留240本备用,应该准备多少本练习本? 11.一辆车3小时行174千米,照此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 12. 一块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土地,扩建后边长增加了300米,扩建后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公顷?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平面向量》全集汇编附解析

新数学《平面向量》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圆O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点D 为劣弧AC 的中点,则OD =u u u r ( ) A .2133BA AC +u u u r u u u r B .2133BA A C -u u u r u u u r C .1233BA AC +u u u r u u u r D .4233BA AC +u u u r u u u r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O ,易知B ,O ,D 三点共线,设OD 与AC 的交点为E ,列出相应式子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BO ,易知B ,O ,D 三点共线,设OD 与AC 的交点为E , 则()() 221121332333 OD BO BE BA BC BA BA AC BA AC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表示方法,结合几何特点,考查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 2.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4,点D 为边BC 的中点,点E 满足AE ED u u u r u u u r =,那么EB EC ?u u u r u u u r 的值为( ) A .8 3 - B .1- C .1 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二倍角公式得求得tan ∠BED ,即可求得cos ∠BEC ,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得直接求得结果即可. 【详解】

由已知可得:7 , 又23 tan BED 3 BD ED ∠= == 所以22 1tan 1 cos 1tan 7 BED BEC BED -∠∠==-+∠ 所以1||cos 7717EB EC EB EC BEC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及二倍角公式,属中档题. 3.若向量a b r r ,的夹角为3 π ,|2|||a b a b -=+r r r r ,若()a ta b ⊥+r r r ,则实数t =( ) A .1 2 - B . 12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2|||a b a b -=+r r r r 两边平方得22b a b =?r r r ,结合条件可得b a =r r ,又由()a ta b ⊥+r r r ,可得20t a a b ?+?=r r r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2|||a b a b -=+r r r r 两边平方得2222442a a b b a a b b -?+=+?+r r r r r r r r . 即22b a b =?r r r ,也即22cos 3 b a b π =r r r ,所以b a =r r . 又由()a ta b ⊥+r r r ,得()0a ta b ?+=r r r ,即20t a a b ?+?=r r r . 所以222 1122b a b t a b ?=-=-=-r r r r r 故选:A

熟读66个高考数学易错点

熟读66个高考数学易错点

熟读66个高考数学易错点 一、集合与函数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 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