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种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三种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加强口算训练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在数学课教学前,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通过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引起了学生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一些口算能力较低的学生,我则让他们在课后多多通过口算训练本来练习,相信只要能日积月累,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法则解题
首先在解题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先审题,观察一下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其次,一定要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注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时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不盲目“简算”;最后,还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养成验算习惯
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提倡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负责的精神,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争取使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得到提高,甚至正确率能达到100%;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同样也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所以,保持和发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四、坚持积少成多 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可以安排“天天练”,每天练5-10题计算题,既能轻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五、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同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班级中的不少困难学生往往是教师没有及时发现他们知识技能上出现的细小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等到问题越积越多,教师想消除就十分困难了。我的做法是:在教授新课时,有时可以运用以前教学获取的反馈信息,估计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预先作好防范,多指导、多强调,尽量减少问题的出现,同时我还认为改错也是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出示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分析错在那里,如果我们能多 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感知上的理解,少犯类似错误;对有困难学生我们要注意指名板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同时还要加强课间巡视,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最后,还要注意做好练习后的讲评,通过多交流、多反馈,集思广益。 六、不要光求速度 计算做到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率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相比较而言,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切实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做“直接写得数”这类题时,对那些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我还是要求他们能尽可能多地去打草稿,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当然,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还会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自身身体不适及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等等。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抓学生计算前首先应该分析清楚每个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在教学中应该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开出不同的“处方”,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计算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