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1、某企业只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3-4月份小批生产三批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所需材料均在投产时一次投入。有关资料如下:

①3-4月份的产量记录(单位:件):

②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领用材料29 800元。其中,生产301号甲产品耗用16 000元,生产302号乙产品耗用12 000元,车间机物料耗用1 000元,厂部安装设备领用800元。

(2)分配工资费用32 000元,其中车间工人工资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厂部管理人员7 000元;另按工资费用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生产车间和厂部计提折旧费分别为8 200元和2 800元。

(4)生产车间领用新专用工具5件,单位成本400元,按五五摊销法核算。

(5)间接费用按生产工时分配,本月份生产301号甲产品和302号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分别为3 000小时和2 000小时。

(6)本月完工的301号甲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550元转出,其中原材料150元,直接人工230元,制造费用170元。

③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领用材料12 600元。其中,生产403号丙产品耗用10 000元,车间安装设备领用2 600元。

(2)分配工资费用26 700元,其中车间人工工资16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4 500元,厂部管理人员6 200元;另按工资费用14%计提职工福利费。

(3)生产车间和厂部计提折旧费分别为8 200元和3 000元。

(4)银行存款支付生产车间和厂部的其他支出分别为600元和790元。

(5)间接费用按生产工时分配,本月份生产301号甲产品、302号乙产品和403号丙产品实际耗用工时分别为1 400小时、900和700小时。

(6)本月完工的302号乙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

要求:1.分配3、4月份各项费用并编制相应分录;

2.填列各批产品成本明细帐。

3.结转入库完工产品的成本。

2、某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采用简化分批法,8月投产的产品批号及产品完工情况如下:

要求:根据相关资料,计算A、B、C、D、E、F、G、H各为多少?

第七章分批法答案

1、3月份:

(1) ①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 16000

-基本生产成本-30212000

制造费用1000

在建工程800

贷:原材料29800 ②依据生产工时分配车间人工费

301号甲产品应负担达到的人工费:

22800÷(3000+2000) ×3000=13680(元)

302号乙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

22800÷(3000+2000)×2000=912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 13680

-基本生产成本-302 9120

制造费用5700

管理费用7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32480

同时,

③借:制造费用8200

管理费用2800

贷:累计折旧11000

④依据五五摊销法应摊销的低值易耗品:400×5÷2=1000(元) 借:制造费用1000

贷: 低值易耗品1000

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1000+5700+8200+1000=15900(元)

依据生产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15900÷(3000+2000)=3.18

301号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000×3.18=9540(元)

302号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00×3.18=636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 9540

-302 6360

贷:制造费用15900

⑥3月份完工的301号甲产品成本=550×15=8250(元)

其中:直接材料=15×150=2250(元)

直接人工=15×230=3450(元)

制造费用=15×170=2550(元)

3月份结转入库的甲产品:(15件甲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825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号产品8250

4月份:

①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3号产品10000

在建工程2600

贷:原材料12600 ②直接人工费的分配率=18240÷(1400+900+700)=6.08

301 号甲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1400×6.08=8512(元)

302号乙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900×6.08=5472(元)

403号丙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700×6.08=4256(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号产品8512

-302号产品5472

-403号产品4256 制造费用5130

管理费用7068

贷:应付职工薪酬30438 ③借:制造费用8200

管理费用3000

贷:累计折旧11200

④借:制造费用600

管理费用790

贷:银行存款1390

⑤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5130+8200+600=13930(元)

依据生产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13930÷(1400+900+700)=4.6433

301号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400×4.6433=6500.62(元) 302号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00×4.6433=4178.97(元) 403号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13930-6500.62-4178.97=3250.41(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号产品6500.62

-302号产品4178.97

-403号产品3250.41 贷:制造费用13930 ⑥

302号乙产品各项费用分配如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0÷(40+20)=20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40×200=8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200=4000(元)

人工费分配率=(9120+5472)÷(40+20×50%)=291.84

完工产品人工费用=40×291.84=11673.6(元)

月末在产品人工费用=20×50%×291.84=2918.4(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6360+4178.97)÷(40+10)=210.7794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40×210.7794=8431.18(元)

月末未完工产品制造费用是10538.97-8431.18=2107.79(元)完工成本=8000+11673.6+8431.18=28104.78(元)

单位成本=200+291.84+210.78=702.62

(2)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别:301 开工日期:3月完工日期:4月

完工(3月份15件,4月份85件)

产品成本明细帐

批号:302 开工日期:3月完工日期4月

产品名称:乙产品批量:60件完工40件(4月份)

产品成本明细表

批号:403 开工日4月

(3)4月末结转入库完工产品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45982.62

-乙产品28104.78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批号301产品45982.62

-批号302产品28104.78 2. A=18000÷6000=3

B=24000÷6000=4

C=1200+800+3500=5500(小时)

D=6000-5500=500(小时)

E=5500×3=16500(元)

F=18000-16500=1500(元)

G=5500×4=22000(元)

H=24000-22000=2000(元)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务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地方政府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国家公务员 .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社会组织 .公民 .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行政机关 .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 .人民群众 .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 .《国家安全法》 .《宪法》 .《国防法》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条文 .规范 .原则 .精神 .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强制性 .不可违抗性 .神圣性 .国家政治性 .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法治意识 .法治观念 .法治理念 .法治精神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补充 .修改 .废止 .认可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依法治国 .公平正义 .执法为民 .党的领导 .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 .邓小平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江泽民在党十五大

第七章 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8、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0.改革的性质是()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七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中的长期投资决策是指()。 A、项目投资决策 B、证券投资决策 C、其他投资决策 D、单一投资决策 2、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固定资产原值等于()。 A、固定资产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投资之和 C、应提折旧额 D、固定资产投资与资本化利息之和 3、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种类型投资项目必备内容的是()。 A、固定资产投资 B、无形资产投资 C、开办费投资 D、流动资金投资 4、已知某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营期某年的总成本费用为100万元,当年与该项目有关的固定资产折旧为3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为10万元,上缴所得税20万元,则该年的经营成本等于()。 A、40万元 B、50万元 C、60万元 D、70万元 5、企业连续8年于每年末存款1000元,年利率8%,则在第8年末可一次取出本利和()。 A、8000元 B、8640元 C、10637元 D、5747元 6、如果某长期投资项目的原始总投资与投资总额之间存在数量差异,则意味着项目一定()。 A、存在流动资金投资 B、存在资本化利息 C、采取分次投入方式 D、采取一次投入方式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A、折旧费 B、经营成本 C、各项税款 D、建设投资

8、某企业年初存入一笔资金,从第四年年末起,每年取出1000元,至第九年末取完,年利率为10%,则该企业存入款项为()元。 A、3200.60 B、3150.50 C、3272.17 D、3279.80 9、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营业支出为60万元,其中折旧为10万元,所得税率为40%,则该的营业现金流量为()万元。 A、26 B、34 C、40 D、50 10、普通年金是指()。 A、后付年金 B、先付年金 C、永续年金 D、递延年金 1、A 2、D 3、A 4、C 5、C 6、B 7、A 8、C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长期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 A、贡献边际 B、货币的时间价值 C、贡献边际率 D、投资的风险价值 E、资金成本 2、现金流入的内容有()。 A、营业收入 B、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C、营业净利 D、回收流动资金 E、经营成本 3、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包括()。 A、该年折旧 B、该年利息费用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1. 如果要设置幻灯片“水平百叶窗”播放效果,应使用菜单“幻灯片放映”中 的(b) a. 动作设置 b. 自定义动画 c. 预设动画 2. 列方法中不能启动PowerPoint 2003的是(前提为已正常安装好PowerPoint 2003)( c) a. 选择“开始”—“程序” —“ Microsoft Office 2003 ” —“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 nt 2003 ”命令 b. 用鼠标左键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 2003快捷方式图标 c. 用鼠标右键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 2003快捷方式图标 d. 用鼠标左键双击已建立好的PowerPoint 2003文件 3. 显示和隐藏工具栏的操作是(d ) a. 隐藏“浮动工具栏”,可双击它 b. 通过“工具”菜单的“自定义”命令进行操作 c. 用鼠标右键单击此工具栏 d. 点击“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需要显示或隐藏的工具栏名称 4. powerPoint 2003 有__d ___ 中显示视图。

a. 5 b. 2 c. 3 d. 4 5. “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其快捷键是(c ) a. Ctrl+N b. Ctrl+S c. Ctrl+P d. Ctrl+X 6. 在PowerPoint 2003中,“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的快捷键是(a)a. Ctrl+O b. Ctrl+S c. Ctrl+P d. Ctrl+N 7. 计算机没有接打印机,Powerpoint2003将_______a ____ 。 a. 可以进行幻灯片的放映,但不能打印 b. 不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也不能打印 c. 按文件类型,有的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有的不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 d. 按文件大小,有的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有的不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 8. 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的默认扩展名是(c) a. DOC b. XLS c. PPT d. PTT 9. 在用PowerPoint 2003制作的幻灯片中__d ______ 。 a. 只能包含文字信息 b. 只能包含文字与图形 c.只能包含文字、图形和声音 d. 可以包含文字、图形、声音和影片等 10. 放映幻灯片时可以在幻灯片上写写画画。(b) a. 错 b. 对 11. 如果希望在演示过程中终止幻灯片的演示,则随时可按的终止键是(d)a. Delete b. Shift+C c. Ctrl+E d. ESC 12. Powerpoint2003中用以显示文件名的栏是(a ) a.标题栏 b. 菜单栏 c. 状态栏 d.常用工具栏 13. PowerPoint 2003中,屏幕上能同时观看到多张幻灯片的是:(d )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滴定分析法 习题解答 1.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 2CO 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若称取Na 2CO 30.1317g ,溶于水后用HCl 溶液滴定,共用去HCl 溶液23.83mL ,试求HCl 溶液的浓度。 解:Na 2CO 3+2HCl===2 NaCl+ CO 2+H 2O 13L mol 1043.010 83.2321061317.0--?=??=HCl c 2. 近似浓度为0.1mol·L -1的NaOH 标准溶液,用草酸(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质标定。欲使滴定时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在20~30L 范围内,则草酸的质量范围为多少? 解:2NaOH +H 2C 2O 4===Na 2C 2O 4+2H 2O g 126.01262 10.110203-1O 2H O C H 2422=????=)(m g 189.01262 10.110303-2O 2H O C H 2422=????=)(m 3. 下列数据各几位有效数字? (1)7.655 (2)6.023×1023 (3)4.8×10-10 (4)p K a =7.20 (5)0.01023 (6)51.14 答:(1)四位(2)四位(3)两位(4)两位(5)四位(6)四位 4. 应用有效数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3-0.254+789.10=791.7 =)(--34 10 34.2354.21032.44.52???? 4.2 (3)(1.276×4.17)+(1.7×10-4)-(2.176×10-3×1.30×10-2)=5.32 (4) (51.0×4.03×10-4 )+(2.512×2.034×10-3)=0.0256 5. 在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下列过失的情况,试说明每种情况下NaOH 溶液所测得的浓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1)滴定管中NaOH 溶液的初读数应为1.00mL ,误记为0.10mL 。 (2)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应为0.351g ,误记为0.357g 。 答:(1)偏小;(2)偏大。 6. 由于一级标准物质H 2C 2O 4 ·2H 2O 部分风化,若用其来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 答:偏低。 7. 测定含有Mg(OH)2 的试样时,称取1.403g 试样,在250mL 容量瓶中配成悬浮液,吸出25.00mL 置于锥形瓶中,再加入30.00mL0.07600mol ·L -1的标准硫酸溶液,待反应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07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D.要素市场 2.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④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2010年“两会”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二是优化信贷结构;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①属于经济手段②是运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 ③属于行政手段④是为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 A.①④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0年“两会”提出,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的是()。 ①提高存贷利率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③提高外汇汇率④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③④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和市场属于()。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7.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是()。 A.公有制B.现代产权制度 C.公司制 D.股份制 8.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其产权关系表现为()。 A.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B.出资者享有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相统一 C.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D.出资者享有的法人所有权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所有权相统一 9.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负责管理日常具体事务的机构是()。 A.股东会B.董事会 C.经理层C.监事会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合伙制B.业主制 C.公司制D.合作制 1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或目标)是()。 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B.统一、开放、合作、有序 C.宏观、自主、法制、有序D.统一、独立、竞争、无序 12.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 A.银行 B.企业 C.政府 D.市场 13.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建设和谐社会 C.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14.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D.优抚安置 二、多项选择题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第七章字符数组与指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字符数组与字符串 【题7.29】下面是对s的初始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char s[5]={“abc”};B)char s[5]={‘a’,‘b’,‘c’}; C)char s[5]=“”;D)char s[5]=“abcdef”; 【题7.30】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char c[5]={‘a’,‘b’,‘\0’,‘c’,‘\0’}; printf(“%s”,c); A)‘a’‘b’ B)ab C)ab c 【题7.31】对两个数组a和b进行如下初始化 char a[]=“ABCDEF”; char b[]={‘A’, ‘B’,‘C’,‘D’,‘E’,‘F’};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与b数组完全相同B)a与b长度相同 C)a和b中都存放字符串D)a数组比b数组长度长 提示:‘\0’是字符串结束的标志 【题7.32】有两个字符数组a、b,则以下正确的输入格式是。 A)gets(a,b); B)scanf(“%s %s”,a,b); C)scanf(“%s %s”,&a,&b);D)gets(“a”),get(“b”); 【题7.33】有字符数组a[80]和b[80],则正确的输出形式是。 A)puts(a,b); B)printf(“%s %s”,a[],b[]); C)putchar(a,b); D)puts(a),puts(b); 【题7.34】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char a[7]=“abcdef”; char b[4]=“ABC”; strcpy(a,b); printf(“%c”,a[5]); A)空格B)\0 C)e D)f 提示:复制后a[0]=‘A’,a[1]=‘B’,a[2]=‘C’,a[3]=‘\0’, a[4]=‘e’,a[5]=‘f’, a[6]=‘\0’,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 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大学物理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 振动学基础 一、填空 1.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是 。简谐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是 。 2.简谐振动的角频率由 决定,而振幅和初相位由 决定。 3.达到稳定时,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 ,发生共振的条件 。 4.质量为10-2㎏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按20.1cos(8)3 x t ππ=-+的规律做运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则振动周期为 初相位 速度最大值 。 5.物体的简谐运动的方程为s ()x A in t ωα=-+,则其周期为 ,初相位 6.一质点同时参与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10.1cos()4x t πω=+,20.1cos()4 x t πω=-,其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相位为 。 7.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4cos(06.01π ω+=t x ,250.05cos()4 x t πω=+,其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相位为 。 8.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当两分振动相位差为0或π时,质点的轨迹是 当相位差为 2π或32π时,质点轨迹是 。 二、简答 1.简述弹簧振子模型的理想化条件。 2.简述什么是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3.用矢量图示法表示振动0.02cos(10)6 x t π =+,(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

三、计算题 7.1 质量为10×10-3㎏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按X=0.1cos (8πt+2π/3)的规律做运动,式中t 以s 为单位,x 以m 为单位,试求: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初相位及速度与加速度的最大值; (2)最大恢复力,振动能量; (3)t=1s ,2s ,5s ,10s 等时刻的相位是多少? (4)画出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图中指明t=1s ,2s ,5s ,10s 等时刻矢量的位置。 7.2 一个沿着X 轴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在t=0时刻,质点的状态分别为: (1)X 0=-A ; (2)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 (3)过X=A/2处向负向运动; (4)过X=2A 处向正向运动。 试求出相应的初相位之值,并写出振动方程。 7.3 做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0.03m ·s -1,振幅为0.02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时刻为t=0,试求: (1)振动周期; (2)加速度的最大值; (3)振动的表达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