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P项目风险控制关键点

PPP项目风险控制关键点

PPP项目风险控制关键点
PPP项目风险控制关键点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东北部,是国家规划建设的9大炼油基地之一,也是《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湄洲湾石化基地先导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南山片区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园区发展的重点区域。南山片区污水处理厂是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石化产业与生态环境循环协调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项目的建设是园区改善招商环境、吸引企业入驻的基础性保障设施,对园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山片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源主要为南山片区工业企业生产废水,近期工程(2012年)建设规模为2.5万立方米/天,投资估算为1.856亿元;远期工程(2020年)建设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投资估算为4.416亿元。为促进基础设施市场化发展,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泉港区人民政府决定采用PPP方式实施本项目建设。本项目PPP实施工作自2011年底启动,园区政府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协助PPP实施。咨询团队先后对BOT、BOO、TOT等多种模式进行了方案研究和比选工作,组织园区政府相关管理人员对宁波化学工业区和大亚湾石化工业区的污水厂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确定本项目采用BOT模式。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了满足资金实力和专业实力要求的社会资本,并授予社会资本组建的项目公司30年特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负责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并向园区企事业单位收取污水处理费,特许经营期结束后无偿移交园区政府。

项目于2013年2月签署了《特许经营协议》,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由于园区入驻企业建设进度和预期有差异,目前存在水量不足的情况。

PPP项目价格形成机制是PPP项目相关主体之间利益风险分配机制的重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PPP项目价格机制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同时保证PPP项目公司有合理的收益和适当的风险。即以最低的价格和最低的风险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在保证项目生存能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同时,还应该有足够的激励效果,以促进PPP项目公司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改善服务,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泉港石化工业园南山片区污水处理厂BOT项目价格机制设计即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结合园区和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价格机制设计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包括:根据服务对象确定付费模式、为规避风险采用两部制价格结构,竞争性定价和政府限价相结合,合理设计调价机制应对未来风险以及配套相关的支持政策。

南山片区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的是,石化工业园区工业企业预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因此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为经营性单位,因此本BOT项目价格

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使用者付费,即制定的污水处理服务价格不但能够覆盖污水的实际处理成本,还要适当保证污水处理厂投资人的基本利益,实现污水厂的稳定安全运行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园区的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企业入驻进度直接影响了未来污水厂水量的多少。经测算,南山片区污水厂的水量对于污水处理服务单价最为敏感,也是项目风险控制的最关键因素。考虑到“园区发展,基础设施先行”的实际发展状态可能造成污水厂建设初期水量少、项目成本高、可持续性较差的实际情况,为降低污水厂的投资风险,保障项目的稳定运行,实现为园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的目标,本项目收费机制设计时采用了两部制价格模式,即污水处理服务单价由固定单价和计量单价两部分组成。

固定单价是指项目固定费用分摊形成的污水处理单价,计量单价是指项目和处理量相关的变动费用和项目利润等分摊形成的污水处理单价。污水处理厂按月向园区排污企业收取固定污水处理费和计量污水处理费。固定污水处理费按园区排污企业的计划排放污水量和固定单价计算收取(计划排放污水量由排污企业在入驻园区时与园区管委会签署的入园协议中确定,入驻后每半年调整一次);计量费用按园区排污企业实际排放污水量和计量单价计算收取。同时,在企业计划排放污水量低于污水厂设计处理量规模的60%时,政府按企业计划排放量和污水厂设计处理量60%的差额和固定价格给以固定费用补贴。

此价格和收费模式充分考虑了园区发展进度严重影响污水处理量、投资人对污水厂处理水量不可控的实际情况。该机制的实质是对水量预测风险在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实现合理分担,即政府方为保障园区投资发展基础条件而超前建设污水厂所产生的水量不足风险,由园区政府承担,而排污企业则需对自身企业污水排放量进行客观预测,相应的预测风险由企业承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虚报排水量的行为。

PPP项目初始定价引入竞争机制已是业内共识,通过竞争有利于减少政府或付费者负担,同时有利于发现价格,促进企业控制成本。在南山片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用定价时,我们在充分调研行业成本和项目特点的情况下,最终采用了企业竞价和政府限价相结合的定价模式。

市场定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项目投资人的选择采用了公开招标方式,标的为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二是政府方制定了统一纳入市政管网污水排放标准(简称为“纳管标准”),企业排放的污水不高于纳管标准的,按照投资人的投标报价缴纳污水处理费,企业排放的污水高于纳管标准的,不允许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但可以与污水厂协商采取单独建管接入污水厂的方案,并与污水厂协商制定污水处理计量单价。

在政府限价方面,考虑到园区污水PPP项目运营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为保护园区企业,防止污水厂随意要价,故在政府方授予污水厂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时即约定了超过纳管标准的污水处理收费办法和收费标准上限价,即超过纳管标准的污水将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