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控件的测试要点

常见控件的测试要点

常见控件的测试要点
常见控件的测试要点

常见控件的测试要点

文本框的测试

a,输入正常的字母或数字。

b,输入已存在的文件的名称;

c,输入超长字符。例如在“名称”框中输入超过允许边界个数的字符,假设最多255个字符,尝试输入256个字符,检查程序能否正确处理;

d,输入默认值,空白,空格;

e,若只允许输入字母,尝试输入数字;反之;尝试输入字母;

f,利用复制,粘贴等操作强制输入程序不允许的输入数据;

g,输入特殊字符集,例如,NUL及\n等;

h,输入超过文本框长度的字符或文本,检查所输入的内容是否正常显示;

i,输入不符合格式的数据,检查程序是否正常校验,如,程序要求输入年月日格式为yy/mm/dd,实际输入yyyy/mm/dd,程序应该给出错误提示

在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测试方法:

1,输入非法数据;

2,输入默认值;

3,输入特殊字符集;

4,输入使缓冲区溢出的数据;

5,输入相同的文件名;

命令按钮控件的测试

测试方法:

a,点击按钮正确响应操作。如,单击确定,正确执行操作;单击取消,退出窗口;

b,对非法的输入或操作给出足够的提示说明,如,输入月工作天数为32时,单击”确定“后系统应提示:天数不能大于31;

c,对可能造成数据无法恢复的操作必须给出确认信息,给用户放弃选择的机会;

单选按钮控件的测试

测试方法:

a,一组单选按钮不能同时选中,只能选中一个。

b,逐一执行每个单选按钮的功能。分别选择了“男”“女”后,保存到数据库的数据应该相应的分别为“男”“女”;

c,一组执行同一功能的单选按钮在初始状态时必须有一个被默认选中,不能同时为空;

up-down(数字微调)控件文本框的测试

测试方法:

a,直接输入数字或用上下箭头控制,如,在“数目”中直接输入10,或者单击向上的箭头,使数目变为10;

b,利用上下箭头控制数字的自动循环,如,当最多数字为253时,单击向上箭头,数目自动变为1;反之亦适用;

c,直接输入超边界值,系统应该提示重新输入;

d,输入默认值,空白。如,“插入”数目为默认值,点击“确定”;或,删除默认值,使内容为空,单击“确定”进行测试;

e,输入字符。此时系统应提示输入有误。

组合列表框的测试

测试方法:

a,条目内容正确,其详细条目内容可以根据需求说明确定;

b,逐一执行列表框中每个条目的功能;

c,检查能否向组合列表框输入数据;

复选框的测试

测试方法:

a,多个复选框可以被同时选中;

b,多个复选框可以被部分选中;

c,多个复选框可以都不被选中;

d,逐一执行每个复选框的功能;

列表框控件的测试

测试方法:

a,条目内容正确;同组合列表框类似,根据需求说明书确定列表的各项内容正确,没有丢失或错误;

b,列表框的内容较多时要使用滚动条;

c,列表框允许多选时,要分别检查shift选中条目,按ctrl选中条目和直接用鼠标选中多项条目的情况;

滚动条控件的测试

要注意一下几点:

a,滚动条的长度根据显示信息的长度或宽度及时变换,这样有利于用户了解显示信息的位置和百分比,如,word中浏览100页文档,浏览到50页时,滚动条位置应处于中间;b,拖动滚动条,检查屏幕刷新情况,并查看是否有乱码;

c,单击滚动条;

d,用滚轮控制滚动条;

e,滚动条的上下按钮。

各种控件在窗体中混和使用时的测试

a,控件间的相互作用;

b,tab键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c,热键的使用,逐一测试;

d,enter键和esc键的使用;

在测试中,应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先进行单个控件功能的测试,确保实现无误后,再进行多个控件的的功能组合的测试。

密码输入框测试时要特别注意进行字母大写输入的测试。

查找替换操作

通过测试:

1,输入内容直接查找,或查找全部

2,在组合框中寻找已经查找过的内容,再次查找并确认文档的内容正确,如,已经查找过"测试用例",再次进入不用重新输入查找内容,直接在文档中搜寻就可以.

失败测试:

1,输入过长或过短的查询字符串.如,假设查询的字符串长度为1到255,那么输入0,1,2,256,255和254进行测试;

2,输入特殊字符集,如,在word中.^g代表图片,^代表分栏符,可以输入这类特殊字符测试; 替换测试

关于编辑操作窗口的功能测试的用例:

1,关闭查找替换窗口.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退出;

2,附件和选项测试.假如,设定"精确搜寻","向后"搜索等附件选项等等来测试;

3,控件间的相互作用.如,搜寻内容为空时,按钮"搜寻全部","搜寻","全部替换","替换"都为灰色.

4,热键, Tab键.回车键的使用.

插入操作

1,插入文件

测试的情况

a,插入文件;

b,插入图像;

c,在文档中插入文档本身;

d,移除插入的源文件;

e,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2,链接文件

测试方法:

a,插入链接文件;

b,在文档中链接文档本身;

c,移除插入的源文件;

d,更换插入的源文件的内容.

3,插入对象

要测试的内容

a,插入程序允许的对象,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

b,修改所插入对象的内容.插入的对象仍能正确显示;

c,卸载生成插入对象的程序,如,在word中插入excel工作表后卸载excel,工作表仍正常使用. 编辑操作

编辑操作包括剪切,复制,粘贴操作.

测试剪切操作的方法

a,对文本,文本框,图文框进行剪切;

b,剪切图像

c,文本图像混合剪切

复制操作方法与剪切类似.

测试时,主要是对粘贴操作的测试,方法是:

a,粘贴剪切的文本,文本框及图文框;

b,粘贴所剪切的图像;

c,剪切后,在不同的程序中粘贴

d,多次粘贴同一内容,如,剪切后,在程序中连续粘贴3次;

e,利用粘贴操作强制输入程序所不允许输入的数据.

软件测试技术知识点整理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 1.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 (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1)首先要锻炼自己软件测试能力,包括需求的分析能力,提取能力,逻辑化思想能力,即就是给你一个系统的时候,能够把整个业务流程很清晰的理出。 (2)学习测试理论知识并与你锻炼的能力相结合。 (3)想和做。想就是说你看到任何的系统都要有习惯性的思考;做就是把实际去做练习,然后提取经验。 总结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固然重要,但能力和思想一旦到位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1)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结构测试 (2)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性能测试 (3)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手机APP测试报告模板【完整版】

招标手机APP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测试概述 (1) 1.1.编写目的 (1) 1.2.测试范围 (1)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1) 2.1.测试类型 (1)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2) 2.3.测试人员 (3) 2.4.测试问题总结 (3) 3.测试总结 (3)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3) 3.2. 安全测试 (6) 3.2.1. 软件权限 (6) 3.2.2.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7) 3.2.2. 数据安全性 (7) 3.2.3. 通讯安全性 (9) 3.2.4. 人机接口安全性 (9) 3.3. 安装、卸载测试 (10) 3.3.1. 安装 (10) 3.3.2. 卸载 (10) 3.4. UI测试 (11) 3.4.1. 导航测试 (11) 3.4.2. 图形测试 (11) 3.4.3. 内容测试 (12)

3.5. 功能测试 (12) 3.5.1. 运行 (12) 3.5.2. 注册 (12) 3.5.3. 登录 (13) 3.5.4. 注销 (13) 3.5.5. 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4) 3.5.6. 免登入 (14) 3.5.7. 数据更新 (15) 3.5.8. 离线浏览 (15) 3.5.9. APP更新 (16) 3.5.10. 时间测试 (16) 3.5.11. 性能测试 (16) 3.5.12. 交叉性事件测试 (16) 3.6. 兼容测试 (17) 3.7. 用户体验测试 (18) 4.测试结果 (18)

1.测试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招标手机APP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情况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已达到用户预期的功能目标,并对测试质量进行分析。 测试报告参考文档提供给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阅读。 1.2.测试范围 测试主要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相应的文档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用户界面测试以及兼容性测试等,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由开发人员来执行。 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我的项目、推荐项目订阅、行业资讯、我的收藏、意见反馈、我的CA锁。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1.测试类型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 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 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 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 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 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 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 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 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 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 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 测量。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 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 =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 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 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 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十四、绝对误差;指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差值 =x—x0 十五、相对误差;仪表指示值得绝对误差与被测量值x0的比值r=(x-x0/x0)x100%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个人认为此文对于“软件常用功能测试点”总结的很好,特此摘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 登陆、添加、删除、查询模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些模块的测试点该如何考虑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 2) 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 3) 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 ⑤什么也不输入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 4)查询 精确查询:

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13章:红外气体分析 分子光谱: 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 E E E E ?=?+?+?电子振动转动 . 气体特征吸收带: 气体:1~25μ m 近、中红外 . 红外吸收的前提: 存在偶极距(对称分子无法分析)、频率满足要求 . 非分光红外(色散型)原理、特点 : 原理:课本P195 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改变组分、连续稳定、维护简单寿命长. 缺点:无法检测对称分子气体(如O 2,H 2,N 2.)、测量组分受探头限制. 烟气预处理的作用 :滤除固液杂质(3224SO H O H SO +=)、冷凝保护(1.酸露点温度达 155℃ 2.冷凝器 )、 去除水气影响(1.红外吸收干扰 2.气体溶解干扰 ). 分光红外原理: ? (三棱镜分光原理) 傅立叶分光原理(属于分光红外常用一种)、特点 : 原理:光束进入干涉仪后被一分为二:一束透射到动镜(T),另一束反射到定镜(R)。透射到动镜的红外光被反射到分束器后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透射返回光源(TT), 另一部分经反射到达样品(TR);反射到定镜的光再经过定镜的反射作用到达分束器,一部分经过分束器的反射作用返回光源(RR), 另一部分透过分束器到达样品(RT)。也就是说,在干涉仪的输出部分有两束光,这两束相干光被加和, 移动动镜可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得到干涉图,做出此干涉图函数的傅立叶余弦变化即得光谱, 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傅立叶变换. 特点:优点:测试时间短、同时测多组分、可测未知组分;而且,分辨能力高、具有极低的杂散辐射、适于微少试样的研究、研究很宽的光谱范围、辐射通量大、扫描时间极快. 第12章:色谱法 色谱法的发明和命名、色谱法原理 : P173-174 色谱系统的组成:分析对象、固定相、流动相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区别 :气相色谱法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物质或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各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优缺点:1、气相色谱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由于物质在气相中的流速比在液相中快得多,气体又比液体的渗透性强,因而相比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柱阻力小,可以采用长柱,例如毛细管柱,所以分离效率高。2、由于气相色谱毋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价格昂贵的高压泵,因此气相色谱仪的价格和运行费用较低,且不易出故障。3、能和气相色谱分离相匹配的检测器种类很多,因而可用于各种物质的分离与检测。特别是当使用质谱仪作为检测器时,气相色谱很容易把分离分析与定性鉴定结合起来,成为未知物质剖析的有力工具。4、气相色谱不能分析在柱工作温度下不汽化的组分,例如,各种离子状态的化合物和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气相色谱也不能分析在高温下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等。5、液相色谱则不能分析在色谱条件下为气体的物质,但却能分离不挥发、在某溶剂中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例如高分子化合物、各种离子型化合物以及受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及其它生化物质)。 色谱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载气、进样、温控、分离、检测 (P176) 温控的作用:P178

最新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

1、兼容性测试 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规格会有所不同。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测试目的 配置说明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外设应用软件结果 服务器Window2000(S) WindowXp Window2000(P) Window2003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orkEvaluate 项目名称LinkWorks 模块名称WorkEvaluate模块 项目承担部门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 用例作者 完成日期2005-5-27 本文档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 评审负责人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注:本文档由测试组提交,审核由测试组负责人签字,由项目负责人批准。历史版本: 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

V1.1 1.1.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 测试目的 测试说明 前提条件连续运行8小时,设置添加10用户并发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一、功能测试用例 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判断题: 滤波片的K吸收限应大于或小于Kα和Kβ。(×) 满足布拉格方程时,各晶面的散射线相互干涉加强形成衍射线。(√) 当物平面与物镜后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原子序数Z越大的原子,其对入射电子的散射的弹性散射部分越小。(×) TG曲线上基本不变的部分叫基线。(√) 有λ0的X射线光子的能量最大。(√) 衍射指数可以表示方位相同但晶面间距不同的一组晶面。() 调节中间镜的焦距,使其物平面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叫衍射方式操作。(×) 蒙脱石脱层间水后,晶格破坏,晶面间距增加。(对) 当高速电子的能量全部转换为x射线光子能量时产生λ0,此时强度最大,能量最高。(×) 弦中点法是按衍射峰的若干弦的中点连线进行外推,与衍射峰曲线相交的点。(×) 减弱中间镜的电流,增大其物距,使其物平面与物镜的后焦平面重合,叫衍射方式操作。(√) SEM一般是采用二次电子成像,这种工作方式叫发射方式。(√) 基线是ΔΤ=0的直线。(×) 连续X射谱中,随V增大,短波极限值增大。(×) 凡是符合布拉格方程的晶面族都能产生衍射线。(×) 色差是由于能量非单一性引起的。(√) 当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背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非晶质体重结晶时DTA曲线上产生放热峰。(√) 填空题: 请按波长由短到长的顺序对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进行排练: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 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相对于波长而言,障碍物的尺寸越大,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系统消光包括点阵消光和结构消光。 X射线衍射分析时,晶胞的形状和尺寸与衍射线的分布规律有关;原子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与衍射线的强度有关。X射线衍射分析时,衍射线的低角度线和高角度线中比较重要的是低角度线,强线和弱线更重要的是强线。 在扫描电镜中,可以利用会聚透镜和电磁透镜两种透镜对电子进行会聚。 在波谱仪和能谱仪中,能同时测量所有元素的是能谱仪,定量分析准确度高的是波谱仪。 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中,分辨率较高的是二次电子像,形成原序数衬度的是背散射电子像。 吸收限的应用主要是:合理的选用滤波片材料害人辐射源的波长(即选阳极靶材料)以便获得优质的花样衍射。

测试用例基本通用模板

1. 登陆、添加、删除、查询模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些模块的测试点该如何考虑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2) 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3) 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书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 ⑤什么也不输入 ⑥是否指出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4)查询 精确查询: ①输入的查询条件为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得数据 ②输入正确的查询条件以前加上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地查出相应的数据 ③输入格式或范围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 ④输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数据

⑤不输入任何数据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模糊查询: 在精确查询的基础上加上以下一点 ①输入一些字符,看是否能查出数据库中所有的相关信息 2.设计功能测试用例 文本框、按钮等控件测试 文本框的测试 如何对文本框进行测试 a,输入正常的字母或数字。 b,输入已存在的文件的名称; c,输入超长字符。例如在“名称”框中输入超过允许边界个数的字符,假设最多255个字符,尝试输入 256个字符,检查程序能否正确处理; d,输入默认值,空白,空格; e,若只允许输入字母,尝试输入数字;反之;尝试输入字母; f,利用复制,粘贴等操作强制输入程序不允许的输入数据; g,输入特殊字符集,例如,NUL及等; h,输入超过文本框长度的字符或文本,检查所输入的内容是否正常显示; i,输入不符合格式的数据,检查程序是否正常校验,如,程序要求输入年月日格式为 yy/mm/dd,实际输入yyyy/mm/dd,程序应该给出错误提示 在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测试方法: 1,输入非法数据; 2,输入默认值; 3,输入特殊字符集; 4,输入使缓冲区溢出的数据; 5,输入相同的文件名; 命令按钮控件的测试 a,点击按钮正确响应操作。如,单击确定,正确执行操作;单击取消,退出窗口; b,对非法的输入或操作给出足够的提示说明,如,输入月工作天数为32时,单击”确定“后系统应提示:天数不能大于31; c,对可能造成数据无法恢复的操作必须给出确认信息,给用户放弃选择的机会; 单选按钮控件的测试 a,一组单选按钮不能同时选中,只能选中一个。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总结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检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一、传感器的组成 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①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力矩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②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电阻,电感,电容)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 ③基本转换电路是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 二、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对象分类 (1)内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内部的位置,速度,力,力矩,温度以及异常变化。(2)外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的外部环境状态,它有相对应的接触式(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压觉传感器)和非接触式(视觉传感器、超声测距、激光测距)。 2、传感器按工作机理 (1)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某种性质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主要有:光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 (2)结构型传感器是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的(主要有①电感式传感器;②电容式传感器;③光栅式传感器)。 3、按被测物理量分类 如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移,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 4、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是有利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5、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 (1)无源型:不需外加电源。而是将被测量的相关能量转换成电量输出(主要有:压电式、磁电感应式、热电式、光电式)又称能量转化型; (2)有原型:需要外加电源才能输出电量,又称能量控制型(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 6、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 (1)开关型(二值型):是“1”和“0”或开(ON)和关(OFF); (2)模拟型:输出是与输入物理量变换相对应的连续变化的电量,其输入/输出可线性,也可非线性; (3)数字型:①计数型:又称脉冲数字型,它可以是任何一种脉冲发生器所发出的脉冲数与输入量成正比;②代码型(又称编码型):输出的信号是数字代码,各码道的状态随输入量变化。其代码“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 三、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1、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是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有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当传感器的输入量为常量或随时间作缓慢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叫静态特性,简称静特性。 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有线性度,敏感度,重复性等。 3、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称为动态特性,简称动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取决于传感器的本身及输入信号的形式。传感器按其传递,转换信息的形式可分为①接触式环节;②模拟环节; ③数字环节。评定其动态特性:正弦周期信号、阶跃信号。 4、传感器的主要性能要求是:1)高精度、低成本。2)高灵敏度。3)工作可靠。4)稳定性好,应长期工作稳定,抗腐蚀性好;5)抗干扰能力强;6)动态性能良好。7)结构简单、小巧,使用维护方便等; 四、传感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传感检测技术是一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发展的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2、作用:能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等功能。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加工中心(MC)、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 五、基本特性的评价 1、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在允许误差限内,其被测量值的范围; 量程:则是指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2、过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在不引起传感器的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条件下,传感器允许超过其测量范围的能力。过载能力通常用允许超过测量上限或下限的被测量值与量程的百分比表示。 3、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Y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X之比。 4、灵敏度表示传感器或传感检测系统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越高,传感器所能感知的变化量越小,即被测量稍有微小变化,传感器就有较大输出。K值越大,对外界反应越强。 5、反映非线性误差的程度是线性度。线性度是以一定的拟合直线作基准与校准曲线作比较,用其不一致的最大偏差△Lmax与理论量程输出值Y(=ymax—ymin)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6、稳定性在相同条件,相当长时间内,其输入/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和环境。 7、温度影响其零漂,零漂是指还没输入时,输出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长期使用会产生蠕变现象。 8、重复性:是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分散范围

现代测试技术复习要点

复习重点 第一章 信号分析基础(作业题重点) ——信号的分类: (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1.确定性信号:是指可以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与准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可以重复出现的信号,满足条件()()x t x t nT =+。 非周期信号:往往具有瞬变性。 准周期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边缘。 2.非确定性信号:是指无法用明确的数学式描述,其幅值、相位变化是不可预知的,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一种随机过程,通常只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它的某些特征。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1. 能量信号:在所分析的区间里面(,)-∞+∞,能量为有限值的信号称为能量信号,满足 条件: ()2 t dt x ∞ -∞ <∞? 2. 功率信号:有许多信号,它们在区间(,)-∞+∞内能量不是有限值。在这种情况下,研 究信号的平均功率更为合适。在区间12(,)t t 内,信号的平均功率()2 2 1 21 1t t P t dt x t t -= ?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1. 连续时间信号:在所分析的时间间隔内,对于任意时间值,除若干个第一类间断点外, 都可以给出确定的函数值,此类信号称为连续时间信号或模拟信号。 2. 离散时间信号:又称时域离散信号或时间序列。它是在所分析的时间区间,在所规定的 不连续的瞬时给出函数值。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时间离散而幅值连续时,称为采样信号;时间离散而幅值量化时,称为数字信号。 ——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统计分析) 1.均值:表示集合平均或数学期望值,也即信号的静态分量。用x μ表示。 2.均方值:也称平均功率,用2 x ψ表示。 3.方差:描述信号的波动分量,用2x σ表示。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2 x ψ=2x σ+2 x μ 4.概率密度函数: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是表示幅值落在指定区间的概率。定义为 [] 0()1()lim lim lim x x x T P x x t x x T p x x x T ?→?→→∞<≤+???==?????? 5.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函数是信号幅值()x t 小于或等于某值x 的概率,其定义为:

软件测试规范一(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一(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编写说明】 以集成性功能测试为主,针对测试用例的编写规范进行说明。重点突出了各种控件、网站/软件的常用业务功能和界面及外部接口的测试。 第一章功能测试——控件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一、文本框控件 1.输入的字符类型: 根据需求/设计说明,或者当前设计程序的使用功能默认,确定输入字符要求: ①全中文; ②全英文; ③全数字; ④全其他字符`~!@#$%^&*()-=_+[]\{}|;’:”,./<>?等; ⑤中英文混合; ⑥中文和数字/其他字符混合; ⑦英文和数字/其他字符混合; ⑧包含空格。 2.输入长度测试: 根据需求/设计说明,或者当前设计程序的使用功能默认,确定输入长度要求: ①正常的长度输入; ②临界值长度输入; ③临界值范围内、紧临临界值长度输入; ④临界值范围外,紧临临界值长度输入。 3.输入格式测试: 根据需求/设计说明,或者当前设计程序的使用功能默认,确定输入内容的格式: ①正常格式、正常值范围输入; ②非正常输入格式; ③允许输入值的临界值输入(最小值,最大值); ④允许输入值的临界值范围内紧邻临界值的输入(最小值内,最大值内); ⑤允许输入值的临界值范围外紧邻临界值的输入(大于最大值、小于最小值); ⑥是否允许输入空格。 上述测试要覆盖字符类型、长度和格式的各种组合。 4.复制、粘贴: ①进行一次复制、一次粘贴操作; ②进行一次复制、多次粘贴操作。 5.普通文本框的测试用例(如:企业名称、姓名、设备名称等)

允许输入的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全中文(如姓名)、全英文、全数字(如数量)、全其他字符、中英文混合、中英文数字混合、英文数字混合、英文数字其他字符混合、数字其他字符混合。 全中文测试: 1)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中文输入; 2)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中文输入; 3)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4)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5)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中文输入; 6)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7)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中文输入; 全英文测试: 8)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英文输入; 9)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英文输入; 10)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11)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12)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英文输入; 13)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14)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英文输入; 全数字测试: 15)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数字输入; 16)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数字输入; 17)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18)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19)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数字输入; 20)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21)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数字输入; 全其他字符测试: 22)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全其他字符输入;限制禁止输入其他字符。 23)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4)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5)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6)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7)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8)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全其他字符输入; 29)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限制禁止输入其他字符。 30)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1)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多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2)考虑一个比最小长度少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3)考虑一个最大长度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4)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多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5)考虑一个比最大长度少一个的中英文混合输入; 36)考虑一个正常长度的中文和数字混合输入; 37)考虑一个最小长度的中文和数字混合输入;

工程测试技术知识点

信号 ω ?1.测试技术:测量技术与实验技术的综合 2. 测试技术的发展:古老测量方法——机械测量方法——非电量的电测方法——计算机测试技(CAT ) 3.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1)、 量程范围更加宽广2)、传感器向新型、微型、智能型发展3)、测量仪器向高精度和多功能发展4)、参数测量与数据处理项自动5. 要使测量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条件:1)、作比较的标准必须是精确已知的,得到公认的;2)、进行比较的测量系统必须工作稳定,经得起检验。 6. 非电量测量的基本思想:首先要将输入物理量转换成电量,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调节、转换、运算,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输出。 7.测量系统的组成: 8.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 : 将被测非电量预先变换为另一种易于变换成电量的非电量,传感元件 : 凡是能将感受到的非电度等)直接变换为电量的器件称为传感元件 10. 展成指数形式的傅里叶 1)幅度谱以成偶对称,相位1)谱线的密度只与周期T ),谐波系数An=0的点,由 τ值决定 )当τ一定时,周4)当T 一定时,脉宽 τ a 、离散性:频谱由一条条不连续的谱线组成,是离散的,相邻谱线的间距是 ;b 、谐波性:各频率分 量符合谐波关系,是基波的整数倍;c 、收敛性:谐波分量的幅值有随其阶数的增高而逐渐减小的总趋势 12. 著名的海森博格“测不准原理”。 13. dt e t x j x t j ωω-∞ ∞ -?=?)()(傅里叶变换 14. 周期信号与时限信号的异同点:1、相同点: 周期信号频谱的包络线与时限信号频谱的包络线相似2、不同点:a. 时限信号的频谱是连续谱,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谱b. 周期信号用功率谱表示;时限信号用能量谱表示。C.周期信号幅值谱纵坐标表示相应的谐波分量的幅值;时限信号幅值谱纵坐标表示幅值谱密度;d.周期信号采用傅立叶级数(FS )分析; 时限信号采用傅立叶积分分析。 15.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Rx,均值μx ) 非平稳随机过程: 16. 对于各态历经的随机过程,可以用三方面进行描述。①幅值域: 概率密度,联合概率密度。②时间域:自相关,互相关函数等。③频率域:自功率谱,互功率谱,相干函数等。 17.标定:用已知的标准校正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过程称为标定。静态标定:就是将原始基准器,或比被标定系统准确度高的各级标准器或已知输入源作用于测量系统,得出测量系统的激励-响应关系的实验操作。 18. 静态标定的主要作用:①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②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③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正确度 19.静态特性曲线的参考直线的选用方案:①端点连线 ②端点平移线 ③最小二乘直线 ④过零最小二乘直线 20.静态特性指标:灵敏度S :是仪器在静态条件下响应量的变化△y 和与之相对应的输入量变化△x 的比值。量程:测量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称为量程。测量范围:测量系统能测量的最小输入量(下限)至最大输入量(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非线性:通常也称为线性度,是指测量系统的实际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对于参考线性输入输出特性的接近或偏离程度,用实际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对参考线性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最大偏差量与满量程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100ΔFS m ax L ?=Y L δ 迟滞:亦称滞后量、滞后或回程误差,表征测量系统在全量程范围内,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或由大到小(反行程)两者静态特性不一致的程度。显然, H δ 越小,迟滞性能越好 % 100max ??= FS H y H δ 重复性:表示测量系统在同一工作条件下,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三次以上)测量时,对于同一个激励 量其测量结果的不一致程度。分辨率:是指测量系统能测量到输入量最小变化的能力,即能引起响应量发生变化的最小激励变化量,用△x 表示。漂移:外界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变化。 21. 线性时不变系统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性质,即叠加性和频率不变性。根据叠加性质,当一个系统有n 个激励同时作用时,那么它的响应就等于这n 个激励单独作用的响应之和。 频率不变性表明,当线性系统的输入为某一频率时,则系统的稳态响应也为同一频率的信号。 22. 减小动态误差的方法:1) 一阶系统:一般的讲,时间常数 τ越小越好 2)二阶系统:ξ、n ω两参数要正确、合理的选择,一般地, n ω要尽可能大,ξ选择在0.6~0.8之间 23. 无失真测试条件:理想的测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应当是常数,相频特性应当是线性关系,否则就要产生失真。幅值失真:)(ωA 不等于常数所引起的失真。相 位失真 : )(ωφ 与ω 不是线性关系所引起的失真。 24.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由五部分组成:①控制器;②程控仪器、设备;③总线与接口;连接控制器与各程控仪器④测试软件;⑤被测对象 25. IEEE-488.1是一种数字式8位并行通信接口,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ps 。采用负逻辑,任一根线上都以零逻辑代表“真”条件,这样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负逻辑方式能提高对噪声的抗御能力。 26. 1)控者: 控者指明谁是讲者,谁是听者(如PC ) 2) 讲者:产生指令及数据器件,3)听者:接收指令及 数据器件. 26. 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①工具误差:它包括试验 装置、测量仪器所带来的误差;②方法误差:方法引起的,这种误差亦称为原理误差或理论误差;③环境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④人员误差:测量者生理特性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优劣引起的误差称为人员误差。 27.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T π ω2=?τ1=f B 1=?τf B x i R t x i t μτ与无关,与无关仅与有关的随机过程x i R t x i t μτ与有关,与及均有关的随机过程 22 ,,x x x u σ?

web测试常用测试点

一、界面测试公共测试用例 界面测试一般包括页面文字,控件使用,少图,CSS,颜色等。 1. 文字 内容一致性: 1)公司要求文字的一致性,例如各种宣传文字、注册的协议条款、版权信息等; 2)各处相同含义文字的一致性,例如标题栏文字、页面主题文字、弹出窗口文字、菜单名称、功能键文字等。 样式一致性 1)(通常分类包括)各类文字字体、字号、样式、颜色、文字间距、对齐方式; 2)按钮的文字间距,按钮长度一定前提下,2个字的按钮,需要中间空一格(或者其它约定,需要统一);3)链接文字,同一类,菜单、小标题、页角文字链接,在点击时颜色变化要相同; 4)对齐方式,页面上文字的对齐,例如表单、菜单列、下拉列表中文字的对齐方式(左、右、居中等要统一) 语言习惯: 1)中文:文字简单,含义明确,无歧异,无重复,无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英文。 3)日文。 2. 按钮 1)button的样式整体要统一,例如突出、扁平、3D效果等只能选其一; 2)采用的图片表述相同功能,要采用单一图标。 3. 文本框 1)录入长度限制,根据数据库的设计,页面直接限定录入长度(特殊处屏蔽复制、粘贴); 2)文本框自身的长度限制,主要考虑页面样式。 4. 单选框

1)默认情况要统一,已选择,还是未选。 5. 日期控件 1)图标、控件颜色、样式统一; 2)点击控件、文本框均应弹出日期选择框。 6. 下拉选择框 1)默认是第一个选项,还是提示请选择一个。 7. 提示信息 1)静态文字与它的提示信息一致性,例如静态文字为…ID?,出错信息显示…用户ID?; 2)空值时,出错信息需要统一,例如可以采用“静态文字”+不能为空; 3)出现录入错误时,例如可以统一采用“静态文字”+格式不符合要求; 4)提示信息标点符号是否标识;点击上一步,返回的页面上不应残留出错信息; 5)静态提示信息,在录入框右侧,应有录入信息的相应要求的提示文字,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 6)必输项提示信息,必输项提示信息采用统一的标志。 8. 导航测试 死导航、乱导航、操作复杂等。 9. 链接测试 1)发现404错误。 2)避免死链接情况,执行完相应操作应有返回按钮,返回到相应页面;例如:操作成功后,进入成功提示信息页面,但页面没有返回按钮,无法及时进入操作之前的页面。 10. IE的后退 退出系统,无论直接关闭浏览器或点击后退键,退出都不应再返回系统。 11. 分辨率 页面文字显示、样式等要支持常见分辨率,例如CRT显示器的1024*768,LCD的1280*1024。

工程测试技术知识点总结

1 信号调理的内容和目的 ? 答: 信号调理的内容是:(1)传感器输出地电信号很微弱,需要进一步放大,有的还要进行阻抗变换。(2)有些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中混杂有干扰噪声,需要去掉噪声,提高信噪比。 (3)为了便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需要对传感器测量信号进行调制调解处理。信号调理的目的是便于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2 信号放大电路的种类,如何根据传感器输出特性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 ? 答:信号放大电路的种类有基本放大电路(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三种)和仪器放大器;传感器的输入如果是毫伏信号,最好选用仪器放大器,如果信号比较大,选用一般的放大器就行了。 3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种类 ? 答:调制种类:调幅、调频、调相,目的:解决信号的放大及传输问题调幅(AM):)2cos()](*[)(φπ+=ft t x A t y 调频(FM): )*)]([2cos()(0φπ++=t t x f A t y 调相(PM):)])([2cos()(0t x ft A t y ++=φπ 信号解调的种类:幅度解调、频率解调、相位解调。 4 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 答: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幅值调制是将一个高频载波信号与被测信号相乘,使高频信号的幅值随被测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幅值解调是只运用各种解调方法(同步解调、整流检波解调或相敏检波解调)从调幅波中将原测量信号恢复出来。 5 调幅波的失真,如何消除 ? 过调失真:对于非抑制调节调幅,要求其直流偏置必须足够大,否则 x(t)的相位将偏差 180 消除:加入足够大的直流偏置。 重叠失真:调幅波是由一对每边为 fm 的双边带信号组成的,当载波信号的频率较低时,正频端的上边带将与正频端的下边带重叠(类似于频率混迭效应) 消除:载波信号的频率要高于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一般都至少是数倍甚至十倍于信号中的最高频率。 6 信号滤波器的种类 ?答:信号滤波器的种类有: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四类。 7 如何根据测试信号中有用成分和干扰成分的频谱来选择滤波器种类和设定其参数 ? 答:如果测试信号中有用的信号是低频信号,或者其干扰信号是高频信号,则要使用低通滤波器;如果测试信号中有用的信号是高频信号,混有低频干扰信号,则要使用高通滤波器;如果测试信号中的干扰信号是某个频段的信号则要使用带阻滤波器;如果测试信号中有用的信号是某个频度的信号则要使用带通滤波器。 1、A/D,D/A 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A/D,D/A 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分辨率与量化误差、转换速度、转换精度、模拟信号的输入范围。 2、信号量化误差与A/D,D/A 转换器位数的关系? 答:把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模-数(A/D )转换过程;反之,则称为数-模(D/A )转换过程。A/D 转换过程包括了采样、量化,编码。采样也称为抽样,是利用采样脉冲序列p(t),从连续时间信号x(t)中抽取一系列离散样值,使之成为采样信号的过程。量化也称为幅值量化,是把采样信号经过舍入的方法变为只有有限个有效数字的数的过程。编码是将离散幅值经过量化以后变为二进制数字的过程。若取信号x(t)可能出现的最大值为A ,令其分为D 个间隔,则每个间隔长度为R=A/D ,R 称为量化增量或量化步长。当采样信号落在某一小间隔内,经过舍入方法而变为有限值时,则产生量化误差。量化误差呈等概率均匀分布,若量化增量为R ,则最大量化误差应是正负(1/2)R ,显然,量化增量R 愈大,则量化误差愈大,量化增量R 大小一般取决于A/D 、D/A 转换器位数N ,R 等于2的N 次方之倒数,由此可知,转换器位数愈大,则信号量化误差愈小。 3、采样定理的含义,当不满足采样定理时如何计算混叠频率? 答:采样定理的含义如下:为了保证采样后信号能真实地保留原始模拟信号信息,信号采样频率必须至少为原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两倍,这是采样的基本法则,即Fs>2Fmax 。当不满足采样定理时计算混叠频率:折叠频率为采样频率的一半,即 fd=fs/2,大于fd 的频率以fd 为中心向回折叠,产生频率低端混叠,而且无法消除,当某频率fx 大于fd ,则:混迭频

软件测试中UI测试及其测试用例设计

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第一印象。而且设计良好的界面能够引导用户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起到向导的作用。同时界面如同人的面孔,具有吸引用户的直接优势。设计合理的界面能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和成功的感觉,相反由于界面设计的失败,让用户有挫败感,再实用强大的功能都可能在用户的畏惧与放弃中付诸东流。目前界面的设计引起软件设计人员的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直到最近网页制作的兴起,才受到专家的青睐。而且设计良好的界面由于需要具有艺术美的天赋而遭拒绝。 目前流行的界面风格有三种方式:多窗体、单窗体以及资源管理器风格,无论那种风格,以下规则是应该被重视的。 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准确,屏弃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易用性细则: 1) 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2) 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 3) 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框括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4) 界面要支持键盘自动浏览按钮功能,即按Tab键的自动切换功能。 5) 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6) 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10个,多于10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 7)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常用组合快捷键Ct r l+Tab 8) 默认按钮要支持Ent er及选操作,即按Ent er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操作。 9) 可写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10) Tab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列顺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11) 复选框和选项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12) 复选框和选项框要有默认选项,并支持Tab选择。 13) 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14) 界面空间较小时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选项框。 15) 选项数叫少时使用选项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