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道岔基本知识

常用道岔基本知识

常用道岔基本知识

常用道岔基本知识

1、图号专线4257

图号专线4257,混凝土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这个图号道岔的尖轨采用A T尖轨制造。道岔全长L=37907mm,道岔前长16853mm,道岔后长21054mm,道岔容许通过速度直线≤120Km/h,侧线≤50Km/h,导曲线半径350000mm,尖轨长度13080mm(图号专线4258-6、7),基本轨长度16292mm(图号专线4258-4、5),辙叉长度5992mm(专线4259-4),护轨长度6900mm(直)、5100(侧)(图号专线4259-5、6),采用弹性扣件。总重15.8T。岔枕图号专线(01)3423。

2、图号专线CZ2209A

图号专线CZ2209A,混凝土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道岔全长L=28848mm,道岔前长13839mm,道岔后长15009mm,道岔容许通过速度直线(客)≤100Km/h,(货)≤80Km/h,侧线≤35Km/h,导曲线半径180000mm,尖轨长度6450mm(图号CB2230-03),基本轨长度11492mm(图号CB2230-01、02),护轨长度3600mm,重11.5T。弹性扣件。这个图号的单开道岔采用的是A T尖轨,是92改进型。图号CZ2209A混凝土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是现在正在大量使用的单开道岔。在新线的设计中,首先采用这个图

号。这个图号的岔枕图号是CZ2209Z。

道岔知识总结

第一节转辙机概述 一、转辙机的作用 1、转换道岔的位置,根据需要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2、道岔转换到所需的位置并密贴后,实现锁闭,防止外力转换道岔。 3、正确反映道岔的实际位置,道岔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给出相应的表示。 4、道岔被挤或因故处于“四开”位置时,及时给出报警和表示。 二、对转辙机的基本要求 1、足够的拉力,以带动尖轨作直线往返运动;当尖轨受阻不能运动到底时,应随时通过操纵使尖轨回复原位。 2、作为锁闭装置,当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不应进行锁闭,一旦锁闭,应保证道岔不因列车通过的震动而错误解锁。 3、作为监督装置,应正确反映道岔的状态。 4、道岔被挤后,在未修复之前不应再使道岔转换。 三、转辙机的分类 1、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 电动ZD、电动液压ZY、电空转辙机ZR 2、按供电电源的种类: 直流:ZD6系列直流220v,电空系列24v。由于存在换向器和电刷,易损坏,故障率高 交流:单相或三相电源,有S700K、ZYJ7系列交流380v。故障率低并控制隔离区。 3、动作速度: 普通动作:3.8s以上,大多数属于此类 快动:0.8s以下,驼峰调车场 4、按锁闭道岔的方式: 锁闭:依靠转辙机部的锁闭装置锁闭道岔的尖轨,是间接锁闭方式 外锁闭:依靠外锁闭装置直接将基本轨与尖轨密贴,将斥离轨锁于固定位置。直接锁闭方式。锁闭可靠,列车对转辙机几乎无冲击。 5、按是否可挤,可分为可挤型和不可挤型转辙机: 可挤型:设有道岔保护(挤切或挤脱)装置,道岔被挤时,动作杆解锁,保

护整机。 不可挤型:道岔被挤时,挤坏动作杆与整机的连接结构,应整机更换。 四、转辙机的设置 (一)未提速区段 1、未提速之前,每一组道岔岔尖处均设一台转辙机,称谓单机牵引。 2、12号AT 道岔,尖轨加长且有弹性,需两台转辙机 3、可动心轨道岔心轨需单独设置一台转辙机 (二)提速区段(采用S700K 及钩式外锁闭) 1、提速18号道岔,需5台(3+2),30号需9台(6+3)实现牵引。两台以上的称谓多机牵引。 2、提速12号道岔,2+2或2 第二节 ZD6系列电动转辙机 一、D ZD -6型电动转辙机 1、D ZD -6型道岔区分为1、3与 2、4闭合 ⑴若1、3闭合定位为常位: 此电路为四线制道岔,室2DQJ ↑室外在定位。此时X1、X3应有110V 交流电压。若无,可看室是否送出。若2DQJ ↓室外开通反位方向,则X2、X3应有110V 交流电压。在相应端子接入二极管,用1、3闭合二极管(注:此二极管有三个抽头10、11、12,12为共端抽头,共端抽头接二极管+的为1、3闭合二极管;共端抽头接-的为2、4闭合二极管。 接入二极管后,应有直流输出,定位X1、X3应有60V 直流输出,此时X1为正,X3为负;若道岔在反位,则X2、X3应有60V 直流输出,此时X3为正,X2为负。道岔由定位向反位转时X2与X4之间有220V 直流电压,由反位向定位转时X1与X4之间有220V 直流电压。 ⑵若此道岔常态闭合为2、4接点闭合

铁路基本知识道岔及转撤设备

铁路基本知识道岔及转撤设备 一(铁路道岔及转辙设备 1(什么是道岔?道岔分几种, 答:铁路由一条线路分歧为两条线路,在分歧点上铺设的转换线路叫道岔。道岔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式、对开、单式交分和复式交分四种。 我国现有道岔按辙叉号不同可分为6#、6.5#、7#、8#、9#、12#、18#、30#和39,九种。 6#、6.5#道岔主要用在峰下溜放进路上;7#、8#道岔主要用于工矿企业内的专用线路;一般车站站内主要使用9#和12#道岔。18#和30#道岔主要用于弯股列车速度较高的地点。 铁路线路上使用的道岔绝大部分是单式道岔;对开道岔用于峰下溜放区;交分道岔的优点是占地较省,用于大型的客、货运站或编组站,现运用广泛的是复式交分道岔。 附图-1是普通单开道岔示意图,附图2是可动岔心复式交分道岔示意图。 2(道岔辙叉号是如何确定的,各种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道岔辙叉号数是根据辙叉角的大小来确定的。 如附图-1所示,N代表辙叉心顶点至叉根的距离,K代表叉根宽度,则N与K 的比值就是辙叉号。如K=1时,N=9,则辙叉号数等于9,就是常说的9号道岔;当K=1时,N=12,则辙叉号数等于12,这个道岔就是12号道岔。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则道岔弯股的曲线半经就越大,列车允许通过速度也就越高。 各种道岔的允许通过速度是这样规定的: 30号(60Kg)直股-160Km/h,弯股-140Km/h。 18号普通(50Kg)直股-120Km/h,弯股-80Km/h。

18号AT型(60Kg)直股- 160Km/h 弯股-80Km/h。 12号普通(43Kg)直股-95Km/h,弯股-45Km/h。 12号普通(50Kg)直股-110Km/h,弯股-45Km/h。 12号 AT型(50Kg)直股-120Km/h,弯股-50Km/h。 12号普通(60Kg)直股-110Km/h,弯股-45Km/h。 12号 AT型(60Kg)直股-120Km/h,弯股-50Km/h。 12号提速(60Kg)直股-160Km/h,弯股-50Km/h。 12号提速可动心(60Kg)直股-160Km/h,弯股-50Km/h。 3(站内道岔及股道是如何编号的, 答:站内的道岔及股道,应由工务,电务和车务部门共同统一顺序编号。道岔从列车到达方向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尽头线上,向线路的终点方向顺序编号。 股道编号,大站和单线一般车站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由近及远顺序编号。复线一般车站从正线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尽头线车站,向终点方向由左侧开始编号,如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由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 4(站内道岔的定位开向是如何规定的的, 答:规定道岔定位开向的原则是:(1)单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定位应开向不同的线路;(2)复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定位应开通正线;(3)区间内正线道岔及站内正线上的其它道岔(安全线及避难线除外),定位应开通正线;(4)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定位应开通安全线、避难线;(5)其它由车站负责管理 的道岔,定位开向由车站决定。 5(什么是转辙装置,我国铁路采用的转辙装置有几种, 答:转辙装置是带动道岔尖轨转换位置并能将尖轨固定在定位或反位的设备。

铁路基础知识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其中管道暂不适用于 旅客运输。 2. 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计量单位分别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统计周转量时,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3. 铁路线路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4?我国铁路线路分为三个等级:1级铁路、U级铁路和川级铁路。 5.车站线路的种类:正线,站线(到发线、牵出线、调车线、货物线、机走线和机待线 等),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 6?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7?线路纵断面是由平道和坡道所组成。 8?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物接近限界两种。 9.最常见的两种路基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10?桥隧建筑物主要包括桥梁、涵洞和隧道。 11. 轨道的组成包括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六个主要部 分。 12. 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 13. 钢轨类型是用其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的。我国现行的标准钢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 kg/m、43 kg/m和38kg/m等,后两种基本已经淘汰。 14. 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 5m和25m两种。 15. 轨枕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主要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16. 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长度为2. 5m,岔枕及桥枕长度为2.6?4.85m多种规格。 17 .每公里线路铺设轨枕的数量一般在1440?1840根之间。 18. 道岔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 19. 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顶面向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 离。 20?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与标准轨距相对应的

铁路基本知识

第一章铁路基本知识 铁路由蒸汽牵引方式开始,发展到内燃牵引方式和电气牵引方式,构成铁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线路、车辆、机车、车站和信号与通信设备。 线路第一节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是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路基一、 铁路路基是为了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木构筑物。路基必须保证轨顶设计标高,并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铁路线路。 在铁路线路工程中,路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斩。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如图1-1(a)所示。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所示。b(1-1,如图这种路基称为路斩, 此外,还有半路堤,半路斩或不填不挖路基,如图1-1(c)、(d)、

(e)所示。 桥隧建筑物二、当铁路线路要通过江河、溪沟、谷地及山岭等天然障碍,或要跨越公路、铁路时,就需要修建桥隧建筑物,以便铁路线路得以继续向前延伸。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明遂、隧道等。 (一)桥梁 桥梁主要由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及基础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桥面是桥梁上铺设轨道的部分:桥墩结构是桥梁承受荷载、跨越障碍的部分;墩台是支撑桥墩结构的部分,包括桥墩和桥台,设于桥梁中部的支座称为桥墩,设于桥梁两端的支座叫做桥台。桥墩与桥台的底部为墩台的基础。 两个相邻墩台之间的空间叫做桥孔。每个桥孔在设计水位处的距离叫孔径。从桥墩结构底部到设计水位的高度以及相邻两墩台之间的界限空间,叫桥下净空。桥梁的孔径和桥下净空应能满足排泄洪水、泥石流、流水或船舶通航的要求。每一桥跨两端支座间的距离,叫做跨度。整个桥梁包括墩台在内的总长度,是桥梁的全长。 桥梁按建造材料分为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石桥等:按桥梁长度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等;按桥梁外形分为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二)涵洞

常用道岔的类型

常用道岔的类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常用道岔的类型 建国初期我国重视道岔类型的统一,形成统一标准前有53型(以年代命名类型)、55型、57型道岔,真正形成铁道部标准的是62型,后来是75型、92型、以及1996年形成的提速道岔。按行业不同,道岔类型还有工矿企业特殊类型道岔地下铁路道岔、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出口各类道岔等。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是75型、92型和提速道岔(以下简称3种类型道岔),现将这3种类型道岔的产生、结构特征及其品种介绍如下。 1 3种类型道岔的产生 1.1 75型道岔从70年代初开始设计,1975年先后以铁道部标准定型了43、50 kg/m 钢轨9、1 2号4种单开道岔(TB399-75等14个),道岔通用件(TB413—75等30个),道岔制造技术条件(TB412—75),高锰钢辙叉制造技术条件(TB447—74)。1977年5月泰安会议对43、50kg/m两种轨型9、12号的对称道岔、复式交分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工矿企业用小号码(6、7号)系列道岔进行定型审查。1979年由铁三院主持完成了渡线与交分道岔组合图集的设计及审查。7O年代末期,我国生产的道岔几乎全部是75型道岔。75型道岔满足了我国各部门铁路道岔品种的需求,道岔品种空前增多,标准化程度高。直到现在,75型道岔仍是一类不可取代的道岔类型。 8O年代初,随着50AT轨的试验成功与应用,首先将75型50~ 1 2、9号两种道岔引入50AT尖轨,修改相应的垫板及跟端结构,这两种道岔(专线4103、4105)后来被称为过渡型,这两种道岔在线路上也应用不少。1981年初,随着60 kg/m钢轨的上道,当时没有相应轨型的道岔,在这种急需的情况下,设计并制造了60-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为专线4102),这种道岔尖轨为60 kg/m 普通钢轨带补强板,长,高锰钢辙叉趾、跟端为贯通式,尖轨跟端、垫板、轨撑连接零件等都沿用75型的结构形式,后来这种道岔也被称为过渡型。由于这种道岔的尖轨、锰叉结构上的不足,以及道岔设计制造水平的提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附件17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普速线路常用单开道岔基本参数 序号道岔图号道岔类型道岔全长 (m) 道岔前 长(m) 道岔后 长(m) 直尖轨 长度(m) 曲尖轨 长度(m) 直基本轨 长度(m) 曲基本轨 长度(m) 直 护 ( 1 TB399.1-75 43-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 2 TB399.2-75 43-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36.815 16.853 19.96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 3 专线4141 50-9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200 11.200 3 4 TB399.3-7 5 50-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 5 专线(02)4151 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 6 CZ2209 (CZ2209A)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 7 TB399.4-75 50-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36.815 16.853 19.96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 8 专线4147 50-12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

道岔知识

60AT-12号单开道岔,就是采用AT尖轨制造的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60AT-12号单开道岔的主要尺寸是:全长L=37907mm,道岔前长a=16853mm,道岔后长b=21054mm,导曲线半径R=350000mm。 60AT-12号单开道岔的主要图号有:木枕的专线4190、专线4128及专线4220,混凝土枕的专线4228、专线4127及SC330 等。 60AT-12号单开道岔是正线上用的比较多的道岔型号。 50A T-12号单开道岔,就是采用AT尖轨制造的12号道岔。50A T-9号单开道岔的主要尺寸是:全长L=37907mm,道岔前长a=16853mm,道岔后长b=21054mm,导曲线半径R=350000mm。50A T-12号单开道岔的主要图号有:木枕的专线4147及专线4144,混凝土枕的专线4198,专线4257,CZ2215等。50A T-12号单开道岔是现场用的比较多的道岔型号。 单开道岔 单开道岔是由主道分向副道的道岔部分,分左开道岔和右开道岔两种。矿用道岔有2,3,4,5,6,7,8,9号辙叉,钢轨型号有15,18,22,24,30,38,43Kg/M. 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和岔枕组成,单开道岔以它的钢轨每米质量及道岔号数区分类型。目前我国的钢轨有75kg/m、60kg/m、50kg/m、45kg/m和43kg/m等类型,标准道岔号数(用辙叉号数来表示)有6、7、9、12、18、24号等,并以9号及12号最为常用。在侧线通过高速列车的地段,则需铺设18号、24号等大号码道岔。 目前我国铁路干线上大量使用着60kg/m钢轨固定型辙叉的12号单开道岔。为适应既有线提速改造的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高速道岔的雏形。 以下为安达铁路道岔配件

道岔基本知识

第4章道岔 4.1 道岔的种类 道岔是使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分支进入另一股轨道,或跨越另一股轨道的线路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线路的连接和交叉。线路连接和交叉设备总称为道岔和交叉。铁路工程界习惯称为道岔。用于铁路列车的到发、会让、越行、调车以及机车摘挂等作业的线路都必须采用道岔;道岔还用于铁路路网与厂矿、港口专用铁路的连接,以及在区间两线之间改变行驶线路的连接。 道岔(线路连接和交叉设备)包括道岔、交叉以及道岔与交叉的组合三种。并可再分为以下主要的种类。 第页

道岔(turnout, switches and crossings)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四种。

1. 单开道岔 单开道岔(simple turnout)的主线为直线,侧线由主线向左侧或右侧岔出(图1)。它由转辙器、辙叉、护轨和连接部分组成。单开道岔是线路连接中采用较多的一种道岔,约占各类道岔总数的90﹪以上。为了提高单开道岔的过岔速度,除可采用辙叉号数较大的道岔外,还可采用活动心轨辙叉,以从根本上消灭有害空间。活动心轨辙叉,以从根本上消灭有害空间。活动心轨辙叉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 图1单开道岔

图2活动心轨单开道岔 2. 对称道岔 对称道岔(equilateral turnout)(图3)由主线向两侧分为两条线路,道岔个部件均按辙叉角平分线对称排列,两条连接线路的曲线半径相同,无直向或侧向之分,因此两侧线运行条件相同。这种道岔具有增大导曲线半径的和缩短站场长度的优点。因此,对称道岔一般可在调车场头部或尾部铺设也可在到达场、机务段好货场等处的线路上铺设。必要时可将对称道岔与单开道岔混合使用。 3. 三开道岔 三开道岔(three-way turnout)(图4)是当需要连接的线路较多,而地形又受到限制,不能在主线上连续铺设两个单开道岔时铺设的一种道岔。三开道岔是将一个道岔纳入另一个道岔内构成的。这种道岔的优点是长度较短。缺点是尖轨削弱较多,转辙器使用寿命短,同时两普通辙叉在主线内侧无法设置护轨,机车车辆沿主线不能高速运行。故这种道岔只有在地形允许以及需要尽量缩短线路连接长度的地方,如调车场的头部或尽头式车站内,连接机车走行线与相邻两到发线的连接处采用。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 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基础类型进行分类。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CN系列(德国技术)和CZ 系列(法国技术)。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号码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 18号道岔线形及主要尺寸 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 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部分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行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 一.通用扣件 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相同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及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 mm调高量。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 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及橡胶垫圈 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

二.特殊零部件 (一)滑床板 (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 单辊轮双辊轮(三)弹性夹 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 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

铁路道岔基本学习知识

铁路道岔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章总论....................................................................................(1)第二章既有道岔概论 (12) 第三章道岔病害整治和养护维修 (14) 第四章提速道岔的安装、调试 (28) 附录常用铁路道岔产品对照表 (3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轨道连接及交叉设备的作用 道岔是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超越另一条线路的连接及交叉设备分支。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铁路道岔与线路的比例,随铁路运量、密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我国是铁路运量、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铁路道岔数量较多。据1997年统计,我国共有道岔近14万组,平均每公里1.1组,正线平均每公里1.8组。 在铁路道岔上,存在着一些普通轨道上没有的复杂条件。例如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尖轨、护轨和翼轨的冲击角远远大于曲线轨道,道岔区的轨道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变化远远高于普通轨道等。机车车辆在通过道岔时,轮轨间的作用力也就比普通线路高很多。所以道岔部分的养护工作量要比同等长度的一般轨道多,而道岔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也要比普通轨道短。由于这些原因,道岔始终被认为是轨道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往往是影响行车安全和限制行车速度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把道岔养护工作重点的原因。 第二节道岔和交叉分类 铁路道岔设备包括道岔、交叉、道岔与交叉的组合以及其他轨道设备等。 道岔分为单开道岔、单式对称道岔、单式同侧道岔、对称三开道岔、不对称三开道岔和套线道岔。 交叉分为直角交叉和菱形交叉两大类。 道岔与交叉的组合包括交分道岔、交叉渡线等几种。 其他轨道设备还有钢轨伸缩调节器和铁鞋脱落器等。 第三节我国铁路道岔发展概况 解放前我国铁路使用的道岔主要依靠进口。解放初期我国有300种道岔。这些道岔由100多种钢轨制造,仅单开道岔就有6、7、8、9、10、11、12、15、16、24号并10种型号,而且即使是同一轨型同一号码的道岔也可能分为多种型式,如40B钢轨8号道岔,就有“旧型”、“新型”、“暂定型”、“战时型”等多种,这就给道岔的养

铁路道岔基本知识

铁路道岔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章总论.....................................................................(1)第二章既有道岔概论 (12) 第三章道岔病害整治和养护维修 (14) 第四章提速道岔的安装、调试 (28) 附录常用铁路道岔产品对照表 (3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轨道连接及交叉设备的作用 道岔是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超越另一条线路的连接及交叉设备 分支。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铁路道岔与线路的比例,随铁路运量、密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我国是铁路运量、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铁路道岔数量较多。据 1997 年统计,我国共有道岔近 14 万组,平均每公里 1.1 组,正线平均每公里 1.8 组。 在铁路道岔上,存在着一些普通轨道上没有的复杂条件。例如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尖轨、护轨和翼轨的冲击角远远大于曲线轨道,道岔区的轨道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变化远远高于普通轨道等。机车车辆在通过道岔时,轮轨间的作用力也就比普通线路高很多。所以道岔部分的养护工作量要比同等长度的一般轨道多,而道岔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也要比普通轨道短。由于这些原因,道岔始终被认为是轨道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往往是影响行车安全和限制行车速度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把道岔养护工作重点的原因。 第二节道岔和交叉分类 铁路道岔设备包括道岔、交叉、道岔与交叉的组合以及其他轨道设备等。

道岔分为单开道岔、单式对称道岔、单式同侧道岔、对称三开道岔、不对称三开道岔和套线道岔。 交叉分为直角交叉和菱形交叉两大类。 道岔与交叉的组合包括交分道岔、交叉渡线等几种。 其他轨道设备还有钢轨伸缩调节器和铁鞋脱落器等。 第三节我国铁路道岔发展概况 解放前我国铁路使用的道岔主要依靠进口。解放初期我国有300种道岔。这些道岔由100多种钢轨制造,仅单开道岔就有6、7、8、9、10、11、12、15、16、24号并10种型号,而且即使是同一轨型同一号码的道岔也可能分为多种型式,如40B钢轨8号道岔,就有“旧型”、“新型”、“暂定型”、“战时型”等多种,这就给道岔的养护维修和更换带来极大不便。建国后我国立即着手研制适应我国铁路具体条件的道岔。现将我国五十几年来道岔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一、“50”型、“53”型、“55”型和“57”型道岔 铁道部于1950年颁发的《铁道建筑标准图集》中,规定了8号、10号和12号等三种号码,38kg/m、43kg/m和50kg/m钢轨等三种轨型共9种单开道岔的型式尺寸,简称为“50型”道岔。 1953 年至 1957 年,铁道部又先后规定了8号、9号、10号、11号和12号五种号码,38kg/m、43kg/m 和 50kg/m 三种钢轨共32种单开道岔,以及与之配套的12种型号的交叉渡线、对称道岔和复式交分道岔。按照设计年度区分,这些道岔分别简称为“53”型、“55”型和“57”型道岔。其中“53”型道岔的转辙器基本轨为“切轨底”结构,投入运用后折损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