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及小说家台木尔简介

埃及小说家台木尔简介

迈哈穆德‘台木尔(1894—1973),埃及现代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是埃及现代
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在埃及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以
短篇小说者称.被誉为“现代阿拉伯短篇小说的前驱”。他的作品,不仅在埃及,而
且在广人阿拉伯地区都有较大影响,并被译成法、意、德、英、俄等国的语言,J—泛流
传。1949年,在阿拉伯语言协会接纳台木尔为新成员的仪式L,埃及现代著名作
家塔哈·侯赛因对他说:“说你是埃及作家,就有些贬低了你;说你是阿拉伯作家,
也限制了你的范围;用更确切、更普通、更深刻的话来说,你无愧为一位世界文学
家。”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台木尔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埃及文学处于衰落状态。188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后,
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应运而生。
1919—192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埃及历史胯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
民族解放、民主改革运动及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埃及现代文学诞生并发展了起来,
它的重要成就和巨大影响,在阿拉伯回家的现代文学中,居于首要地位。
20年代初,埃及文学还处于以侨居美洲的黎巴嫩作家雷哈尼和纪伯伦为领袖
的“叙利亚美洲派”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之和。20年代小期以后,—·大群埃及文学
青年如侯赛因、台木尔等开始立身扬名;同时还出现了几种文学定期刊物。囱这群
青年作家织成的“埃及的现代派”很快成为埃及文学的中坚力量。他们明确提出使
文学更加接近生活的口号,主张建立能够真实地反映埃及社会生活和埃及人民思
想感情的文学。从此.现实主义逐渐成了埃及文学创作中的主流。
迈哈穆德“合木尔于1894年6月16日出生于开罗萨阿德大街的一个有上耳
其血统的贵族帕夏的书香之家。父亲文哈迈德·台木尔帕夏是埃及现代收藏阿拉
伯古书珍本和抄本的一个典范,也是一位研究语言、文学和历史的著名学者。他以
自己深湛的历史、语言和文学修养来教育孩子们。他还有广泛的社会交往,他们家
曾是文艺界和学术界一些名流聚会的地方。台木尔的婶母也是一位名诗人。台木
尔和他的哥哥穆罕默德‘台木尔企这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养成了刘文
学的兴趣。在小学、中学读书期间,广泛接触阿拉伯占典文学.熟读古代著名诗人
伊姆努勒·盖斯的《悬诗》和《一千零“夜》等中古阿拉伯文学作品。进入少年酌代
后,他们办起了家庭小报,刊载家人及朋友的言行记闻。他们还成立了家庭剧团,
演出短小剧日。他们阅读弛

固越来越广,从古代到现代,从埃及到外国,从诗歌、戏
剧到小说*无所不改。2c)世纪初美洲阿拉伯侨民文学勃兴,于是纪伯伦等人的作
品也进入f他们的视野,更加激起f他们的文学激情。台木尔的哥哥同时也充当
老师的角色,向台木尔介绍国内外许多文学名著,并率先从事文学创作,写厂不少
短篇小说和戏剧,是20年代初期杰山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于1921年早逝,台木
尔决心继承研斜末竟的事业。
台木尔中学制k后,进入农业高等学校,后因伤寒病赖学,到法国和瑞士疗养
了两年。在此期间,他比较系统和广泛地钻研了法国文学、俄国文学以及整个西方
文学。西方批判现实午义大师们的作品,特别是法国的莫泊桑,对他影响很大。此
外,他对俄国的屠格涅大、契何夫等的文学作品也有浓厚兴趣。回国以后,他于20
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他吸取阿拉伯”叙美派”小说的长处,又倍鉴欧洲批判现实
于义文学特别是莫泊桑、契河夫短篇的艺术成就,对埃及和阿拉伯文学中传统的叙
事体进行改造、取新,创立f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内心刻
画十一体的现实丰义小说。他“主张阿拉伯语言埃及化和创造埃及民族文学”;强
调作家要“从埃及社会环境中的人物、气氛和城乡的各种现象中摄取小说的题材”,
广泛深入地反映社会问题;坚持革新文学的语言和形式,运用群众口语进行创作的
观点;推崇艺术的典型化原则和精练严谨的风格。台木尔的这些文艺主张以及体
现这些文学主张的创作实践.刘埃及和阿拉伯现代文学特别是短篇小说的发展产
生丁深远的影响。
1925年,台木尔的第—部短篇小说集《朱麻谢赫和其他故事》出版,即受到
国内注目,使他崭露头角,及万5‘,年代,成为埃及文坛巨匠c台木尔从20年代
开始到1973年去世.一直从事文学创作,一生著作甚丰,共完成26部短篇小说
失,包括300多篇短篇小说。较为优秀的短篇小说集有:《穆特瓦里大叔》
(1927)、《在劫艰逃》(1941)、《粗唇》、《行行善吧》(1949)、《悴棒糖》(1958)、肚p
在额间》、《恭贺新祷》等;以及11部中长篇小说、18部剧本、4部游记、4部随笔
和几部语言文学方面的专著G
台木尔短篇小说的基本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揭露封建官僚和上层人物的丑态,对各种社会痢疾进行鞭挞。这是作家写得
最深刻、最成功、因而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埃及,封建官僚
依靠帝国土义势力,钻营诈骗.骄奢涅逸,鱼肉人民。《沙良总督的姑妈》为我们塑
造了—个判建官僚、政治投机家、伪

善者沙良总督的丑恶形象。他为了向上爬,达
到自己卑劣的目的,使用了一切卑劣的伎俩,是一个集伪善、虚荣、撒谎、骗人、阿谈
逢迎等恶习于一身的人。对权势、金钱的崇拜,使他丧失丁起码的人性。作者通过
其他人对沙良过去种种劣迹的披露以及沙良本人所说的话揭露共丑恶,讽刺深刻。
《成功》集揭露了埃及新闻界的堕落和腐化。曼苏鲁·拉菲欧丁是一个出身新
闻世家、聪明而又富省才华的新闻记者,他发表过“退还闻名的文章”.但是在世风
门下的新闻界,他却遇到非以和冷遇,成为“思想僵化”、“文章无味”的代表人物,因
此挣不到钱与妻子过体面生活。最终他反共道而行之,不讲职、Ik道德,原油加醋地
胡诌了一篇报道.却从此飞茁腾达,大获“成功”了。通过拉菲欧丁的变化,作者揭
露了埃及文坛的是非额倒和堕落,控诉了黑暗社会对人的腐蚀和毒官。
《塔瓦杜德太太》村贪得无厌而异常鄙吝的剥削吝、守财奴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在《旅行家》这个短篇里,作者嘲讽了一位不学无术的所谓‘学者”纳吉先生。《人寿
保险》写一个诈骗犯、冒险家的突然发迹,同时也巧了他的毁灭、揭露了埃及计会中
好人受欲、坏人当道的真相。《彩票》对披着“文叨娱乐”外友的赌博坑害善良人们
的揭露,批判了资本宅义病态社会的彩票赌博:
揭露宗教迷信对人们身心的毒害,抨击救权主义的罪恶和某些宗教人士虚伪
丑恶灵魂,在小说中也占有显著的地位。帝国丰义为丁麻痹埃及人民,在鼓吹西方
文明的同酌,又竭力维护并宣扬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封建糟粕,如宗教迷信、封建礼
教和忍耐安命的奴求道德等:台木尔抨击了这些毒害人们心灵的“精神鸦片”。
《去天堂》巾这种宗教迷信的毒害达到了骇人听闻、违背理性的程度。苏维至
木从小受宗教狂父亲的熏阳、教育。他对人死后灵魂升天的说法深信不疑。父亲
死后,他的老师神乎其神地描绘厂天堂里的幸福生活。就这样,来世哲学控制了他
的头脑.他整天沉醉子对天堂欢乐的幻想,产生了消极厌世、追求死亡的奇怪愿望。
最后他挖空心思花钱埃了一个强盗在树林中用木棒把自己打死,临死时口里喃喃
自语“去天堂……右天堂….”作者用苏维里木之死,控诉了宗教迷信对人的毒害,
激发人们对根深蒂囚的封建教权主义的憎恨。
《纳德日雅》也是对宗教和封建的教权主义血泪的控诉。如果说《去天堂》里苏
维里木由于中毒太深囱己走上了宗教祭坛的话,那么,纳德日雅这个纯洁的姑娘则
是为了自己的自山爱情,而被宗教伦理强

行推上宗教条坛的。她的惨死无疑是对
礼教的虚伪和残酷的有力控诉。《穆特瓦里大权》是从另’’个角度对宗教迷信的揭
露。穆特瓦里本来是在开罗卖瓜子、果仁的小贩.后来被—”些迷信的人奉为宗教的
“圣人马赫迪”,有起死回生之术。而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圣人”、“神人”,于是
在一种植钟分裂Ik发疯而死,变成了宗教迷信的牺牲者c
《捉小偷》揭露了封建买卖婚姻制度和聘金制度的不合理,展示这种婚姻制度
怎样把真心相爱的青年推向悲剧的结局,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清真寺
的长老》以辛辣的讽刺笔法,批判了宗教人士的丑恶灵魂。
众所周知,宗教势力在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普遍存在,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每个角落。齐近代阿拉伯文学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对京救表示怀疑、不敬或采
取规避态度的作家,但是正面对它进行批判的却很少见。台木尔堪称在文学领域
里向干百年来的宗教传统挑战的第一批勇土之一。
台木尔在谴责形形色色反动社会势力的同时,描写了埃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
活,颂扬了下层平民的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乞丐》写的是一个因工
伤而据掉双腿、沦为乞丐的电车公司养路工拾金小昧的故事。他与一个每天都给
他五皮阿斯特的施主相熟。有一次该施主在慌乱中失落一张五镑的大票.被他拾
得。他当时心里矛盾至极,最终他用它结常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孩子们买丁新
衣服和肉。但是他花完钱后,内心又自责、痛苦起来。经过三个月的乞讨,终于凑
齐了五镑钱,又交给丁失主。这种清廉、正直、善良的品德,与沙良总督之类的上层
人物那种巧取豪夺、贪婪凶残、伪善自私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照。《茵特’库普》
描写在医学院读书的穷学生,真诚地帮助受到妻子和义于欺骗的理发师雅占特师
傅,雅古特病死后,他又收留了其女西特‘库普.表现了穷学生的善良和雅古特师
傅的4;幸遭迢。《夏天的假口》刻画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小公务员伯利赫,与那些六
亲不认、冷酷无情的L层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二路电车》写了一个售票员对一个
穷得常要逃票的姑娘由很不客气甚至粗鲁地把她推“F电车到相互了解、相互同情、
最终相爱的故事。作者正面肯定了售票员哈纳菲。《小耗子》写了一个孤苦无靠的
小女佣受尽女主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作者在这萄作品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同
情和友爱的精神,肯定了人的蓉严和正直的生活态度。作者挑选失业者、孤儿、穷
女工甚至乞丐来充当人类理想道德的化身,作为高消人格的主要体

现者,这就鲜明
地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与对F层人民的同惰联系在一起的,从正面或侧面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人压迫人等黑暗现象。
台木尔小说中反映埃及人民觉醒和爱国土义感情以及对乡土的热爱的作品,
真实动人,令人喜爱。《游行示威》描写了1g 52年埃及人民为争取废除“英埃条
约”、驱逐外因占领军而举行游行示威,是一篇直接描写埃及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
争的小说。这一题材在作家以前的创作中比较少见。故事主人公退休公务员冶赛
内尼,年轻时曾参加反英总罢工,事后遭到英国监督官的训斥和报复。年老退休
后,他只超过安闲于静、勺世无争的生活,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又冲击着他,震
撼着他,终十喷醒了他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他感到了民族危机的严重,自己5F能
置身串外,义一次参加了示威游行,由于年迈,他在发表演说时激动地倒下,与世长
辞厂*成为令人尊重的英雄。哈赛内尼对爱国运动由反感、同情、支持到积极参加
的变化,反映了埃及人民的觉醒,说明了维护独立主权、反对侵略奴役的浪潮是不
可阻捎的,必将冲刷一切外因反动势力c台木尔正面描写了这一斗争,从而鲜明地
显示/其反对外因统治、捍卫埃及民族独立和尊严的坚强信念。
台木尔的乡土之情寄寓在《归来》和《思乡》等作品中,他带着无比深厚真挚的
感情,描写f埃及农村生活的可爱;在《归采》中,作者把主人公、女佣艾麦宰雅写
成一个有着伟大深沉的爱的入。她没有文化,但她的灵魂异常纯净.温柔善良t没
有丝毫利己主义的污秽。是什么东西造就了这一淳厚朴实的心灵呢?是土地,是
劳动牛活。小说为厂强调这—点,还写了她的小外孙“小宝贝”的变化过程。“小宝
贝”白幼企她膝厂抚有成长,童年时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是她一切希望和幸福之所
系。但后来他被他父亲带到开罗,到阔人家去当佣人。等过了十来年,“小宝贝”重
新回到她身边时,她发现他已变得判苦两人,冷浸、粗鲁、滑头滑脑,对于她的慈爱
表示,他只报以轻蔑的鄙视,致使她伤心落泪,悲叹“小宝贝”早已死了。“小宝贝”
的变化,是城市里庸俗腐化生活方式侵蚀的结果,这里又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观
点;纯真的人类品德往往同那些热爱乡土的劳动者联系在一·起,而那种畸形的“现
代物质文明”.常常导致人的善良本性归于泥灭。
台木尔的这种意识,在《思乡》,lJ表现得更加直接而强烈。 一个劳动了一辈子
的农民卡萨布先生,因病被发迹的儿了接到开罗治病,病好后“托靠儿子的能干和
声誉,

受入摹敬,坐享清福”:但是他想念家乡而同新的环境格格不入,经常发呆、
发愁。他躺在官丽堂皇的房间,被一大群人侍候着,却想着自己的村舍和土坑,他
置身于姥紫娟红的花园里,却想着自己的小园子和土地。最后他装扮成农民在一
天夜里从医生家逃出来,乘火车回农村去了。“—到者家,他似乎又恢复了活力,对
一切都感到堰原、舒适,M农民们立即陕复了亲密关系。台木尔写了这些,不是说
他反对现代物质文nq,友张回到虚幻的中世纪的田园牧歌式社会,他所强调的不是
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是要保持人的精神境界的纯洁,这种境界最完整地体现在
埃及劳动农民身上;他的批判也不是城nJ本身,而是集小于城命中的那种虚伪丑怂
的社会关系。可以认为,台木尔是在歌颂尼罗河乡土文明,赞美具有悠久历史的埃
及传统美德。
台木尔小说中的爱国精神,既是深沉的,有着对乡土的亲切感情作依托;又是
鲜明的,与民族民宅革命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
台木尔不仅蝎短篇小说,也写了许多中长篇小说.如《无名氏的心声》(1939)、
《塞勒娃访惶歧途》(U44)、《革命者》(1958)、《再见吧,爱情》(1959)、《蓝灯》
(1960)、(泥菩萨》、《哈里利大商场中的克娄巴特拉》等。
《无名氏的心声》描结了东方箱神。这部小说和古代欧兹里部落的精神恋爱故
事相似,故事发生在黎巴嫩。故事中空想主义倾向很明显,同时客观地分析了周围
环境、人物和他们的感情。在小说中虚构和现实是互相对内的,同时还有一种谈谐
的精神,表现在傲慢的假学者凯纳阿先生身上。
《哈里利大商场的克娄巴持拉》是一部幻想故事。作者设想在开罗召开和平台
议,世界的哲学家认某在一起,他们中有一人认为应该和前世的灵魂相联系。于是
克娄巴特拉来了,挞超人的统帅拐脚铁木耳出来了,两人都与大家所熟知的形象大
不相同。会议并没有从他俩身上达到预期希望,于是开始讨论次要问题。台木尔
在小说中对会议和人类的愚蠢幼稚进行了辛辣讽刺,同时贯穿着幽默恢谐的精神。
《赛勒效仿惶歧途》是描写贵族阶级荒淫无耻生活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主人
公安勒姓是一个贫穷的姑娘,她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漂泊不定,环境和遗传的因素
造成了她的堕落。中篇《革命者》(1958)一个以大学生日记的形式,退出厂埃及青
年对腐败社会制度的强烈革命愿望。
台木尔还用优美的小说语言来写剧本,他的剧本分历史剧和现代剧两种。
历史剧取材阿拉伯历史事件.因而都较长,不适于演出,如《被拯救有的戏》、《伊

本‘吉拉》、《水佰的夏娃》、《今R饮酒,明口复仇》、《古菜氏部落之雄鹰》等;现
代剧或取材于二战后的里大家件.或取材干1952年革命前的埃及社会生活,现
实感较强.较为引入注意,如《茶会》、《第十三号防空洞》(1943)、《比魔鬼还狡
猾》(1943)、《伪君子女等。
《第十三号Pj空洞》取材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家件.反映人们对战争的感受
和恐惧心理。作者用充满讽刺的笔触,描写了各种贪生伯死的人物形象。小说有
两种版本,”是阿她伯文学语言.—’足方言。独幕剧《茶会》刻画了各种令人捧腹大
笑的、喜欢出风头的人物c《比魔鬼还狡猾》描写1952年革命前的埃及社会,分析
了人类善勺忍的出家。《伊本·吉拉》描写了萨卡菲部落的哈伽基,但描写的不是
他的历史形象,而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的新形象。《永恒的夏娃》描写昂泰拉和阿
布莱的爱情故事:《今日饮酒,明日复仇》描写伊姆鲁勒·盖斯的一生。《古莱氏部
落之雄鹰》描写安达鲁两亚伍麦叶王朝的开国元勋阿k杜勒·拉赫曼·达赫里。
这些剧本都充满了心理分析和理智勺本性之间的斗争,以及潜意识等。
台木尔也是优秀的游记文学作家,他的《狮身人面兽在Y翔》是游历法国、瑞士
和美国的记录。《太阳与夜晚》是游历北欧诸国的写实。他的游记作品记述各地山
川宏肿、人情风物,是一篇篇优美的抒情敌文:他的杂文集有《容貌勺皱纹》、《香气
“列目雾》等。此外,他还有诗集《灵魂的闪光》、研究专集《埃及戏剧》和语言文学方
向的专著《阿拉伯语问题》、《小说芭术》、《小说戏剧研究》等。
冉才能的作家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手法来丰富世界文学
艺术宝库:台木尔的小说虽借鉴了欧洲小说家如莫泊桑的艺术技巧,但并不生硬
棋仿.因而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了阿拉伯各国读者的欢迎。他强调小说创作一
定要重视艺术性,他特别痛恨那种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浅薄趣味而去制造文化服
品的现象。他曾批评说:“不讲究艺术性的小说作者.他们走着一条偷懒取巧的捷
径,只要达到日的.他们不惜粗制滥造。”台木尔的小说则充分显示了他在艺术上的
逼求,他毕生致力于小说艺术精益求精。他的写作态度十分认真,一篇作品常要经
过无数次地修改才能定稿,有的在出版后还安修改才冉版。经过他的稿雕细刻,他
的作品往往显得晶莹可爱,故事俏节集中,表现手法朴实自然fLl理描写细腻深刻,
文字优雅,语言通俗明快。
台木尔留多次代表埃及出席国际性会议,并获得一些国家颁发的荣誉奖o
1949

年被委任为阿拉伯语言科学院委员,以后又担任埃及政府关注文学和社会科
学最高委员会委员和埃及作家协会理事。他曾多次获国家颁发的文学表彰奖。曾
获得1947年阿拉伯语言学会小说头等奖、1950年国家文学奖、1962年国家表彰
奖clg 63年埃及政府为了表彰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授予他国家奖。1973年
8月15日台木尔于洛桑逝世,逝世前是埃及作协的理事。
台木尔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埃及作家。中国从50年代开始介绍他的作品,
1963年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二路电车》,1978年又出版了《台木尔短篇小说
集》,1979年版《辞海)中也增添了台木尔的条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