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章 单元测试题(二)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哪些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A.打开电灯开关,灯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夏天喝冰镇汽水来解暑

C.冬天搓搓手,会感觉到手变得暖和起来

D.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2.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

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

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

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

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4.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5.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类永动机与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一切自发的热现象过程都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的

C.石头里面没有能量

D.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由V膨胀到V′,如果通过压强不变的过程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1,传递热量的值为Q1,内能变化为ΔU1;如果通过温度不变的过程来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2,传递热量的值为Q2,内能变化为ΔU2,则()A.W1>W2,Q1ΔU2

B.W1>W2,Q1>Q2,ΔU1>ΔU2

C.W1ΔU2

D.W1=W2,Q1>Q2,ΔU1>ΔU2

8.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

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

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

9.空气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l05J。则在此压缩过程中,气体(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J。如果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仍为2.0×105 J,同时气体放出5.0×105 J的热量,则气体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J。

10.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 m,活塞面积10 cm2,大气压强1.0×105 Pa,物重50 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 J的热量,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________J。

三、计算题

11.如图所示,为一汽缸内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的p—V图线,当该系统从状态a沿过程a→c→b到达状态b时,有335 J的热量传入系统,系统对外界做功126 J,求:

(1)若沿a→d→b过程,系统对外做功42 J,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若系统由状态b沿曲线过程返回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做功84 J,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

12.如图所示,A、B两个汽缸中装有体积

均为10 L 、压强均为1 atm(标准大气压)、温度均为27 ℃的空气,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容积不计。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现将B 汽缸中的气体升温到127 ℃,若要使细管中的活塞仍停在原位置。(不计摩擦,A 汽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A 汽缸截面积为500 cm 2)

(1)求A 中活塞应向右移动的距离。

(2)A 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

13.某同学家新买了一台双门电冰箱,冷藏室容积107 L ,冷冻室容积118 L ,假设室内空气为理想气体。

(1)若室内空气摩尔体积为22.5×10-3 m 3/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在家中关闭冰箱密封门后,电冰箱的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大约共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2)冰箱工作时把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冰箱内部传到温度较高的冰箱外部,请分析说明这是否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D 2. C 3. BC4. B 5. D 6. BD 7. B 8. B

二、填空题

9.放出 5.0×104J 减少 3.0×105 J

10.不变 50

三、计算题

11. 答案 (1)215 J (2)放热 293 J

解析:(1)沿a →c →b 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126335)J 209J U W Q ?=+=-+=

沿a →d →b 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U W Q ?''=+,Q U W '?'=-=[209-(-42)]J =251 J ,

即有251 J 的热量传入系统。 (2)由b →a ,ΔU ′=-209J ,

ΔU ′=W ″+Q ″=84J +Q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Q ″=(-209-84)J =-293 J 。

负号说明系统放出热量。

12.答案 (1)5 cm

(2)放热,在向右推活塞过程中,A 中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可知气体应放热。

解析:(1)对空气B :由B B B B P P T T '='

得: 40043003

B B B B B B T P P P P T ''=== 对空气A :由A A A A P V P V ''=,得:A A A A

P V V P '=' 且P A =P B ,P A ′=P B ′ 解得: 43

A A V V '=

所以145cm A V l S

?==。 (2)放热,在向右推活塞过程中,A 中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可知气体应放热。

13. (1)6.0×1024 (2) 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热量不是自发的由低温向高温传递,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要消耗电能。

解析:(1)2412A =6.010V V N N V

+=?个 (2)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热量不是自发的由低温向高温传递,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要消耗电能。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声能、()、()、()、()、()、() 等都是能量。 2、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消耗()。 3、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与()的 关系, 4、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利用(),需要通过一定的() 来实现能量的转化。像电灯泡、摩托车等都是常见的()装置。 5、能量可以通过()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 6、电磁铁通电后,();断电后,()。 7、电磁铁是一种将()转化为()的装置。 8、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 需要利用某种()或()对使用能量的() 和()进行控制。()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9、能量的单位是(),10——13岁的儿童每天约消耗() 的能量。 10、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 1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 中。 12、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 13、在食物链中,()和()在不断的流动着。 14、食物链常从()开始,到()终止。 15、人造卫星表面设计是受到了()的启发。 16、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17、电影放映机能把电能转化成()和(),让我们看 到精彩的画面,听到美妙的声音。 18、一些装置可以将能量从一种形式()成另一种形式。 二、判断。 1、能量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法控制。() 2、不同装置所转换的能量一般不同。() 3、各种能量之间通过条件可以相互转换。() 4、淀粉能燃烧证明淀粉中有能量。() 5、如果自然界没有植物,人和动物就会死亡。() 6、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 7、每种动物或植物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8、太阳能能转化为机械能。() 9、人们无法控制光能。() 10、变色眼镜是用手动来控制能量的。() 三、选择。 1、植物可以自己制造() A、淀粉 B、钾盐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下面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老鼠→小麦→蛇→鹰 B、鹰→蛇→老鼠→小麦 C、小麦→蛇→老鼠→鹰 D、小麦→老鼠→蛇→鹰 3、我们所吃的食物所含的能量来自()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4、大约在()多亿年前,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A、10 B、20 C、30 D、40 5、电扇释放的() A、声能 B、电能 C、热能 D、风能 6、人造卫星在离地球()的轨道上运行。 A、200千米——300千米 B、200米——300米 C、2000米——3000米 7、线圈缠绕匝数相同,一节电池的电磁铁磁力()两节电池的电磁铁磁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8、()能自己制造食物,是生产者。 A、植物 B、动物 C、人 9、拖拉机输入的是() A、化学能 B、电能 C、机械能 D、热能 10、植物叶片在()环境中容易产生淀粉。 A、阳光照射 B、黑暗无光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考试题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8分) (1)哺.育()(2)污秽.()(3)(ào)悔()(4)随声附(hè)()(5)屏障.()(6)哽.咽()(7)gèn古()(8)亦复如shì() 3.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1)力挽狂阑________(2)山颠________(3)讫祷_________(4)契而不舍__________ 4.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国学素养,我校将开展古诗文背诵活动。 修改意见: 5.仿写题:以某一具体事物(如:大树、小草、灯塔……)开头,仿照例子造句(字数可以不同).(3分) 例:小溪是勇敢的,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隔阻,不畏脚下道路的崎岖,勇往直前. 6、综合性学习。(4分)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请你举一个有关爱国的历史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填空。(12分) (1),;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2)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表现了战斗的持久与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成语“扑朔迷离”来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郭茂倩《木兰诗》)8.名著阅读。(4分) (1)《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一部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其他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个)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8分) ①惟.闻女叹息_________②问女何所忆._________③愿为市.鞍马_________④昨夜见军帖 .._________ ⑤策勋 ..十二转_________⑥赏赐百千强._________⑦关山度.若飞_________⑧木兰不用 ..尚书郎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说一说木兰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藩(陈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2.解释加点字词。(3分) 尝.闲处一室:__________ 甚.奇之:__________ 何不洒扫以.待宾客: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2)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4.你同意陈藩所说的吗?说说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高贵的施舍 ⑴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⑵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 “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 ·第1页(共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36÷9=4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2.在45,80,72,205,408,90中,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 3.按要求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53(),同时是2和3的倍数,这个数是( )。 6()(),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数,这个数是( )。 4()(),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4.从0、4、5、8、9中选取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 (1)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5.在90、87、84、…、12、9、6、3这列数中,每个数都是( )的倍数,第17个数是( )。 6.在2、10、13、22、39、64、57、61、73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7.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8.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9.在20以内的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25=( )+( )+( ) 二、判断题。 1.因为18÷3=6,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 2.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3.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 4.是2的倍数的数一定是4的倍数。( ) 5.一个整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三、选择题。 1.如果a×b=c(a、b、c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 )。 A.a是b的倍数B.b和c都是a的倍数 C.a和b都是c的因数D.b是a的倍数 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里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有( )种填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匀称称重称心 B. 撒腿撒手撒欢 C. 禁止严禁情不自禁 2.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jiāo ào dài biǎo gēng zhóng jiān shǒu jià zh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相提并________ ________睦相处 源源不________ 没________打采 奔________不息画________添足 ①与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面词语中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词语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A. 朴素——华贵 B. 匀称——精致 C. 懒惰——勤劳 D. 懦弱——坚强 5.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痛痛快快地喝水 B. 无忧无虑地生活 C. 翻来覆去地遗落 D. 兴奋不已地叫喊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想象人物的神态或动作,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他________:“乘坐公交车时,你们怎能相互打闹呢?” ②爷爷________:“苦苦寻找了三十年,我终于见到了老战友!”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仿写句子) ________,像________。 (3)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改为“被”字句) 7.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宋人________。________。兔走________,________而死。________耒而________,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A.动能 B.电能 C.势能 D.热能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小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确定8.比较F1和F2的大小,正确的是() A.F1>F2 B.F1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满分:120分) 班级____姓名___座号____ 一、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宛转嘹亮抖擞喜出忘外 B 茏罩澄清化妆花枝招展 C烘托粗犷莅临翻来覆去 D 决别憔悴分歧各得其所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上山赏雪。 B 春华秋实 ....,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开始向我求情。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 兰州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D 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田里的水也咕咕地起着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3分 (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6、按要求默写句子。9分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设宏伟意境,表现了诗人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明对朋友未来担忧的诗句是: 。 (3)《次北固山下》中借时序的交替来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7、综合性学习: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 成下列各题。(4分)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 (2)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任选一句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 1、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 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氧气,适当的温度。 3、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后 发育成长形成果实和种子。 4、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5、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二、判断: (√)1、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或者只有雌蕊,没有雄蕊,这种花叫两性花。 (√)3、雌蕊柱头有黏液主要是为了沾上花粉。 (√)4、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份和湿度。 (×)5、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生命。 (×)6、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7、南瓜花、冬瓜花、油菜花都是完全花。 (√)8、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9、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 (√)10、尽管种子的形状和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种皮和胚。 (√)11、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的。 (×)13、克隆羊“多利”是通过胎生繁殖出来的。 (√)14、自花传媒是一种原始的传粉方式。 (×)15、两性花一定是完全花。 三、选择:

1、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C )。A、椰子 B、蒲公英 C、鬼针草 2、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构造的是( C )。A、胚芽 B、胚根 C、胚茎 3、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C )。A、油菜花B、桃花C、南瓜花 5、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B)A、油菜花 B、南瓜花 C、凤仙花 6、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 C )提供的。A、胚根 B、胚芽C、子叶 7、下面植物中利用流水来传播种子的是( A )。A、椰子 B、蒲公英 C、鬼针草 8、蚕豆种子的( D )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C )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 A、种皮B、子叶C、胚芽D、胚根 9、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的是( B )。 A、南瓜花 B、油菜花 C、丝瓜花 10、油菜花有( C )个花瓣。 A、2 B、3 C 、 4 1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C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12、( C )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A、胚芽 B、胚根 C、胚 13、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的种子是( B )。 A、栗子B、榆钱 C 、苍耳 14、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 C )发育而来的。A、柱头B、花 柱C、子房 15、青蛙卵能在( B )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A 、3 B、 10 C 、30 D 、120 16、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 C )。A、鸭 B、乌 龟 C、牛 四、连线: 1、将种子与其相适应的传播方式连起来。 2、将图片与鸟类相应的繁殖活动用线连起来. 苍耳水流传播 莲蓬弹力传播 油菜荚风力传播 蒲公英动物传播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测试题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水平测试 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词.(每空一分) 1.this(反义词)________ 2.these(反义词)________ 3.those(单数形式)________ 4.that(复数形式)________ 5.photo(复数形式)________ 6.picture(复数形式)________ 7.watch(复数形式)________ 8.friend(复数形式)________ 9.boy(复数形式)________ 10.family(复数形式)________ 二、根据句意、首字母提示或者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每空一分) 1. Is _____ (these) your eraser? 2. _______ (that) are my brothers. 3. ______ (Her) isn’t Susan. Her name is Mary. 4. Lin Hai and Guo Peng are my ______ (friend). 5. My mo ther’s brother is my ______. 6. Helen _______ my aunt. My aunt is Lucy. 7. Nina’s father and mother are her ______. 8. These are pens and ______ are pencils. 9. Call Mike a________ 365-4639. 10. Please __________ (open) your book. 11. Look at those _________ (woman). 12. Do you like _______ (sing)? 13.Here are two (photo)of my family. Those (child)boats are on the river. 14. This is my a_____ and she my mother’s sister. 15. Lucy and Lily are twins (双胞胎).They are twin s______. 三、单项选择(每空一分) ( ) 1.________ is my aunt, Mary. A. These B. This C. look D. I ( ) 2. ________ my cousins. A. These are B. This are C. These is D. This is ( ) 3. His mother's ________is his grandmother. A. grandfather B. grandmother C. grandparents D. mother

第十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a卷

第十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A 卷 姓名: 」、 把下面各组数填入适当的圈内。 (1) 17 1 13 0 28 104 2 51 44 47 222 o 把630分解质因数是( ) 自然数a,它的最大约数是( ),最小倍数是( (3) 16的约数有( ),60以内16的倍数有( (4) 1841至少加上( )就是3的倍数,1027至少减去( 5整除 (1) (2) )。 )就能被 (5) 如果a=2x 3X 5, b=2x 2X 5,那么a 与b 的最大公约数是( 小公倍数是( ) (6)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选择题。 三、 (1) 下列除式中,属于整除的算式 是( A . 0.9— 0.3=3 (2) 自然数可以分为( A .奇数、偶数、合数 C 。质数、合数、1 (3) 如果a 表示自然数,那么 A .奇数 B 。偶数 C B 。8-0.5=16 )。 32-5=6.4 D 。56 - 7=8 偶数、奇数、 1、偶数、质数 2a —定是( ) 质数 D 。合数 (4) 20以内的质数中,两个质数之和还是质数的共有 )最 组。 A . 2 B 。3 C 。4 D 。5 四、 判断。 (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2)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3) 自然数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4) 一个数的倍数总是大于它的约数。( ) (5) 在自然数中,质数的约数个数最少。() (6)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 五、 把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 72 68 182 六、 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 数。 16 和 20 7 和 19 16、30 和 40 27、15 和 45 七、思考题。 (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6,最小公倍数是36, 多少? (2) 一个自然数被2除余1,被3除余2,被5除余4, 少? 1386 88 和 132 75、42 和 60 甲、乙两数可以各是 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 姓名:班别:分数: 一、填空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有没有产生了新的物质)。 4、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5、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6、根据(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大米)、(玉米)。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8、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是( A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不发生变化 2、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 )。 A、小苏打是蓝色的粉末 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 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C)。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B )。 A、缺水的沙漠 B、潮湿的海边 C、干燥的高原 5、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B )。 A、白萝卜 B、番薯 C、肥肉 6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新的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7、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B)。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C)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 9、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C)。 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10、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A)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 B、空气 C、细菌 11、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A)。 A、红色 B、蓝色 C、没有变化 12、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B)。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1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挚.zhì痛谰.làn语辔.pèi 头浊.zhuó流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亘.héng古田垄.lóng 污秽.huì啾啾.quī D、哽.gèng咽镐.gǎo头宛转.zhuàn 意蕴.yùn 2、加点字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山巅.(山顶) 狂澜.(大波浪) 哽.住(声气阻塞) 木兰当户.织(门) B、崎岖 ..(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控制) 亘.古(延续不断) 问女何所忆.(思念) C、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哺.育(喂) 宛转 ..(曲折) 关山度.若飞(过) D、懊悔 ..(侮恨) 惨.白(悲惨) 怪诞.(荒唐的) 愿为市.鞍马(买) 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老山界》是光未然创作的文章,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本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4、指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 ) (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C、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泉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以“用爱心呵护生命,让生命教育进课堂”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决赛在泉州影剧院举行并颁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教师比赛,对学生意义不大 B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要珍爱生命 C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为了安全,不应参加课外活动 D其目的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可以不关注 2.右图《跨栏》给我们的警示是() A生命史顽强的 B生命在于运动 C要珍爱生命 D人生要有冒险精神 3.“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体会到()A人的生命因自己的成就而闪烁光芒 B生命很珍贵,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C生命有长短之分 D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佛山市干部徐晓珠在援藏的两年多时间里,14次进出墨脱,察民情、访民意、解民难,为当地群众国商幸福生活托起了迹象的云彩。广东省委决定授予徐晓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据此回答4——5题 4.徐晓珠的行为是() 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行为②想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③用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④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徐晓珠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到边远山区来体现的 ②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将使人生更有意义 ③青少年要树立奉献意识,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丽 ④青少年要像徐晓珠一样到西藏去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6. 8月12日下午,济宁金乡县的李目辉正在河边温习功课,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40分) 1.油菜花有个萼片、个花瓣、个雄蕊、() 个雌蕊。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它们都是______ 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花。 3.雄蕊可以分为和花药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雌蕊可以分为、、子房三部分。用手指轻触柱头,发现柱头上有。 4.植物雄蕊的传到雌蕊上的上,使雌蕊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和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5.植物利用或者来传播花粉。 6.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传播,如油菜等;靠传播,如槭树等;靠传播,如鬼针草等;靠传播,如椰子等。 7.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它们一般都用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8.像青蛙、鸡、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 9.蚕豆的种子是由和成的。胚又包括、和。 10.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和;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 11、青蛙卵能在_____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鸡蛋孵出小鸡大约需_____要星期。 12、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它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辨(10分) ( )1.兰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 )2.不同植物的花的形态、颜色、构造等各不相同。 ( )3.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 ( )4.如果油菜花的花瓣只剩下3瓣了,它就成为不完全花了。 ( )5.油菜花的雄蕊上有许多花粉,雌蕊顶部的柱头有粘性,可以粘住花粉。 ( )6.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 )7.花生是果实,萝卜也是果实。 ( )8.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 )9.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 )10.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子叶。 三、我会选(10分) 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 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 3.世界上( )颜色的花最少。 A红 B白 C黑 D黄 4.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是( ),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轻,带翅或绒毛 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D、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5.关于油菜发育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花—结果—受精—产生种子 B、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 C、开花—传粉—结果—受精 6.( )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A、果实 B、种子 C、花 7.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 A、椰子 B、蒲公英 C、鬼针草 8.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构造的是( )。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和?i()xu…n耀()造ni?()无y?n()浩h…n()2.释词: 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 ⑵我依然看到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蹒跚: ⑶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绚丽: ⑷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汗马功劳: 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以“小巷深处”为题含义深刻,“小巷深处”究竟有什么呢? 5.海伦·凯勒是国、。 6.莎利文老师教了海伦·凯勒什么? 7.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邓稼先,那就是:他是一个的人。 8.《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9.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重音。 ⑴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是篮球) ⑵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别推托了) ⑶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有我一人知道) ⑷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不一定会做台球)

⑸我知道你会打台球。(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 ⑹我知道你会打台球。(你瞒不了我) 第二部分: (一)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0.选文直接照应课文开头的句子是,照应了开头的哪一句? 11.讳言“母亲死了”,而说“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2.“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是指。 13.将选文分成三个层次,并归纳层意。 14.从作者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就我们来讲,尽忠于我们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要作什么? 15.两个“尽忠”,其目的是什么? 16.“创造了”和“创造着”区别何在? 17.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别表现在哪里? 18.在母亲灵前写下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多项选择) A、对母亲深沉的爱 B、报答祖国和人民以报答母亲的坚强决心 C、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 D、同国民党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 (二) 母亲·儿子 满仓娘是个瞎子。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他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13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无原无故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昏黄一体鹏成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五、选词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诚恳、诚实、称赞、赞扬)2.我国自己()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慢慢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 1.填近义词: 高()远()-()二()五()四()生()活() 手()足()千()万()山()地()

2.填反义词: 大()无()大()大()口()心()天()地() 出()入()一()-()()应()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二)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

2020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0最新2020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 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计算。(23分) 1、口算我最快。(15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3、列式计算。(8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 (3)6的5倍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二、填空题。(50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三五()二十五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 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3 6 4+5 4×5 8÷2 2×2 1+1 1×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4 6 6=12 5 3=15 20 5=4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 ()个。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里画“√”。(2分) 8、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9、24÷4=()读作()除以(),表示把()平 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就是()里面有()个(). 10、加法算式: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