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默写。(12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1分)

(2)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分)

(3)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1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1分)

(5)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

(6)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分)(7)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2分)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国家角度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4题。(8分)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sǎ______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他的师父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柳生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了剑术的实战本领,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莲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zào______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A (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一点也不分心。)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节选自《谈沉潜》)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题填写字母即可)(4分)

(1)sǎ_______扫(2)浮zào_______

(3)精湛_______(A.shèn B.zhàn)(4)僻静_______(A.pì B.bì)

3.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文中画线A处填上恰当的四字短语。(2分)

A.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首句“莫笑”二字,就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颔联既写出山西村曲折多变的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D.颈联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村民勤劳勇敢的品质。

6.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7—11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②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③,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①景公:齐景公。②晏子:名婴,齐国宰相。③士既事者兼月: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

7.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二处)(2分)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3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 (2)皆朝.于齐___________ (3)公被.狐白之裘___________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闻寡.人之耳者寡.人闻命矣

B.时时而间.进晏子入见,立有间.

C.皆以美于.徐公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雨雪三日而不霁。

11.通读甲乙两文,完成填空。(4分)

甲乙两文都写了臣子劝谏君王的故事。甲文中邹忌用________________设喻说理,讽劝齐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晏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词句回答)的做法暗示齐景公,使齐景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5分)

12.下面是选自《水浒传》第六回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2分)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树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却看洒家演武器械。”

……

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上面画线部分文字叙写的故事名叫什么?“墙外一个官人”指的是谁?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6题。(12分)

牛奶颜色发白是因为抗生素吗

一些朋友常常会问:为什么国内牛奶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而进口牛奶的颜色是泛黄的?人类的母乳不也是泛黄的么?可否以此类推,奶牛的乳汁也应该是泛黄的?国内奶牛是打了抗生素才这样的吗?

牛奶、羊奶、水牛奶、骆驼奶,它们整体上都是白的,为什么是白的?这是因为乳化所用所致。牛奶里有87%以上的水,还有3~4%的脂肪。水和油是不能混溶的,鸡汤里有2%的脂肪也会明显浮在汤表面一层,而且是淡黄色的鸡油。牛奶中能分离出黄色的黄油,可是为什么牛奶中的脂肪就不会分层上浮,也不会看出黄色呢?

这是因为乳化作用的缘故。乳化作用的关键,是要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有一部分特

别喜欢水,另一部分特别喜欢油。它就像“和事佬”一样,一只手拉住水,另一只手拉着油脂,让它们不能分家单过。这样,水和油就能完美融为一体。而牛奶中有一些蛋白质扮演了乳化剂的角色。这些蛋白质包裹在细小的脂肪球表面上,能让脂肪球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而且不会互相碰撞而重新聚成大油滴。牛奶的脂肪如果分离出来,就是黄油了。它的黄色来自于胡萝卜素。但是,一旦乳化之后,这种黄色就不容易看出来了,而微小脂肪球的光学散射作用使它呈现乳白色。

当然,牛奶的颜色其实和季节、饲料都有关系。牛吃的类胡萝卜素比较多,比如饲料中给很多胡萝卜和绿叶菜,牛奶的黄色就会明显一些。在牧场啃草的牛更明显,因为夏天吃青草比较多,所以牛奶在夏季颜色略黄一些,冬季就颜色淡一些。

为了漂洋过海长途运输,进口的灭菌奶就需要很长的保质期。市售巴氏奶的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十几天,不可能合乎长途运输的要求。所以,进口的牛奶通常是方盒包装的灭菌奶。灭菌奶都是长货架期产品,国内产品的保质期是6-8个月,进口产品通常是保质期12个月。延长保质期的方法并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大力度的高温灭菌处理,把活着的微生物和最耐热的细菌芽孢全部灭掉,同时无菌灌装到盒子里。既然里面的菌和芽孢都死光光了,外面的菌也进不来,自然就能在室温下放一年而不坏。

然而,经过120℃以上,甚至高达140℃的高温灭菌处理之后,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牛奶微微发生“褐变”(把面包放进炉子里面烤,它会从白色变成褐色,就是美拉德反应,只是牛奶的反应比较轻微罢了)。虽然褐变不那么明显,用“色差计”测定一下还是会发现,灭菌处理让牛奶的白度下降了。这种微微的褐色,会让牛奶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下降,也损失一些含氨基的B族维生素,所以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它也不至于有什么毒害。所以,那些能在室温存放12个月的进口灭菌牛奶,和加热温度只有80多度,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十几天的国产巴氏奶相比,颜色肯定就没那么白。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18期,有改动)

14.通读全文,概括出作者认为与“牛奶颜色”变化的有关因素。(6分)

15.文章首段文字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3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牛奶里有3~4%的脂肪,从中分离出黄色的黄油,会浮现在表面一层。

B.牛奶中有一种“表面活性剂”“拉住”了水和油脂并使之完美地融为一体。

C.延长进口产品保质期的方法,不仅有添加防腐剂,还有大力度的高温灭菌。

D.“褐变”未必会让进口灭菌奶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也不至于有什么毒害。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2分)

春天的故事

崔立

(1)

春天的时候,我在临街的路边开了一家服装店。

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心里很着急。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了。

我的门口,经常走过一对打扫卫生的老夫妇,很多的时候,他们一个人推着车,一个人打扫着马路,一路走过去。他们打扫后扬起的灰尘,常常令我厌恶。我厌恶这里的生意差,如同厌恶他们扫起的灰尘。

以至有一天,那个老头拿着一个空杯子,怯生生地走近我的门口,说:“可以让我倒杯热水吗?我老太婆她肚子有些疼。”我冷冷地看着他,冷冷地说:“对不起,没有热水。”老头无奈地看着我,无奈地走了。老头走向不远处,那个蹲在那里捂着肚子的老太婆的背影,有些沉闷,有些苍白。

我的心,隐隐地有些不忍。

(2)

老婆来店里看我。

依老婆的本意,并不希望我开什么店。她还是希望我本本分分地上一个班,而我,终是有些不甘寂寞,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把拒绝给老头提供热水的事说给她听。事实上,我是有热水的。

老婆圆瞪着眼,看我,说:“你不该这样的。一点热水,这么小的事儿。”

我叹一口气,说:“是的,我做错了。从老头离开我的店,我已生出悔意。我甚至想过喊住老头,但我终究下不了这个决心。”

其时已近中午,我看到那对老夫妇,他们坐在不远处的小板凳上,正拿出饭盒、面包,还有两只塑料杯子。看起来,他们是要吃午饭了吧。

老婆朝我努了努嘴,眼神落在了角落里的热水瓶上。我明白了。我鼓起勇气,打开门,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我到了他们跟前。他们看到我有些慌张,以为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我说:“我给你们拿来了热水。喝点热水,对胃会好。”我打开了热水瓶,热水倒在杯子里,冒出暖暖的热气,热气缓缓地上扬。

他们说:“谢谢你。”还有些诚惶诚恐,有些不相信一样。

我笑笑,说:“没关系。”

我还说:“以后,需要热水了,随时来我店里倒。”

(3)

店里,原本只有一个热水瓶。我又买了一个,现在有两个了。

有时,老头或是老太,他们会来我店里倒水。有时我会给他们倒好水。有客人在的时候,会让他们自己去倒。

老头,或是老太走出去的时候,也许是碰到了路过的需要倒热水的行人。

一天,一个男人进来,问我:“请问,这里有热水吗?”我愣了一下,刚想拒绝。男人又说:“我刚才看到一个老头,从你这里倒了热水出来。”我拍了拍脑袋,说:“对,对。”

我给男人的杯子里倒满了热水,男人连声说着:“谢谢,谢谢。”男人走出去。门口,站着一个怀孕的女人。男人把热水递给女人喝,女人缓缓地喝着水。男人女人回过头,还朝我甜甜地一笑。我也微笑,微笑地看着男人小心地搀着女人离去。

(4)

我的店里,准备了5个热水瓶。每天一开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几个热水瓶给倒满。

越来越多走过的行人,会到我的店里来倒水。只因我在门口,用A4纸打印了几个大字:免费倒热水。为了让他们倒水方便,我还将5个热水瓶,都放在了门口。

店里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了。我一个人开始有些忙不过来,于是我请了一个人来帮忙。老婆来店里看我,脸上写满惊讶,连连说:“看来你这店还开对了。”

我想说:“你没看见,我这边的门口,被打扫得特别干净吗?那当然会有很多客人光顾了。”

我其实还想说:“还有,被打扫得无比干净的心灵。”

准备说话的时候,我的头看向落地玻璃窗外。那对老头老太正打扫着缓缓地走过去。

阳光下,一派春意融融。

17.根据提示,分别概括文章(1)(2)(4)小节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仅为老夫妇备好热水,还为路过的一对夫妻提供热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文章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对“我”老婆不多的言行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个热心肠的人。

B.“热水瓶”从“一个”到“五个”的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我”店里的生意好了,是因为店铺门口被打扫得特别干净。

D.文章末段意味深长,回应开头,暗示主题,引人深思。

19.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我愣了一下,刚想拒绝。……我拍了拍脑袋,说:“对,对。”

(2)每天一开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几个热水瓶给倒满。

20.“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心里很着急。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了。”这一段删去也不影响文意,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交代了“我”生意不好?(4分)

21.说说你对文章标题“春天的故事”的理解。(4分)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材料一】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是“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简称。该系统通常以城市为单位进行部署、建设,由数据中心、驻车站点、驻车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含随车锁具、车辆电子标签)及相应的通讯、监控设备组成。站点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附近,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管理单位向居民发放借车卡,用户在站点刷卡借车,到达目的地后,将车归还到就近的站点。根据使用时长和一定的计费标准收取一定的使用费。

【材料二】

(摘自《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

【材料三】

(摘自公开资料)

【材料四】三明市沙县公共自行车于2017年1月9日正式运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评价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公务员王女士:现在电子支付已经非常普遍了,对于办卡只能交付现金,无法使用信用卡和手机支付,有些不理解。

市民曾先生:办卡押金太高。沙县的公共自行车押金分本地居民300元和非本地居民800元两档,对比其他城市明显偏高,如北京公租自行车的押金分别为200元和400元两档,泉州公共自行车押金只有300一档。

市民郑大姐:公共自行车长期暴露在外,经过暴晒雨淋,很容易造成车辆损坏。看着一排排漂亮的车放在这淋雨,实在心疼。

某小区居民反映:康城国际分布点周边有几个居民小区,入住率都很高,居民多,但锁止器数量只有20个,这个“热门”站点锁止器不够,自行车经常无法停放。还有一些居民区没有设立站点,如一品江山、罗布家园等。(摘编自《三明日报》)

22.下列对公共自行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自行车与其他共享出项交通工具相比较,最主要优势在于价格低廉,环保低碳。

B.公共自行车主要由数据中心、驻车站点、驻车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及相应的通讯、监控设备组成。

C.公共自行车在解决城市交通难、“公交最后1公里”和缓解大气污染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D.公共自行车用户可以免费办理借车卡,但必须依据骑行路程和一定的计费标准收取一定的使用费。

23.请从材料二中,概括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有关信息,至少三条。(3分)

2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即将投入使用的三明市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提出两点建议。(4分)

三、作文(60分)

25.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春分刚过,某中学校园里的一株株香樟树已长出青翠的嫩叶,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春装,而香樟树上的红叶与芒果树上的黄叶则也在这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触景生情,感时而动,在该校校长的策划下,该校微信公众号发出了“未来7天,落叶不扫”的倡议,于是,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

请你以“落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017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古诗文积累(12分)

1.(12分)(本题每空1分,书写错误、涂改、错位,字迹潦草、不端正,该空不给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雉从梁上飞

(3)客路青山下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愁云惨淡万里凝

(6)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

(7)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8分)

2.(4分)(1)洒(2)躁(3)B (4)A (每小题1分)

3.(2分)心无旁骛/心无杂念/心无二用/专心致志(写错字不得分)

4.(2分)本题语病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把宾语“实战本领”改为“实战经验”,把谓语动词“汲取”改为“掌握”亦可。(改变句子原意不得分)

二、阅读(70分)

(一)(5分)

5.(3分)D (“村民勤劳勇敢”有误)

6.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对游览之地的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意对即可)

(二)(16分)

7.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每处一分)

8.(3分)(1)确实,的确(2)朝见(3)通“披”,穿(每小题1分)

9.(3分)C

10.(4分)⑴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1分)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1分)

⑵夹雨带雪一连下了很多(三)天(1分)还不见晴。(1分)

11.(4分)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自身经历)(1分,意对即可)广开言路,修明政治(1分,意对即可)古之贤君(1分)作为君王要推己及人,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不可高高在上。

(1分,意对即可)

(三)(5分)

12.(2分)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冲(每空1分)

13. (3分)B (“吴用”有误,应为宋江)

(四)(12分)

14.(6分

(1)牛奶颜色和其乳化作用有关;

(2)牛奶颜色还和季节、饲料都有关;

(3)牛奶颜色与其高温灭菌处理方式有关。

(每点2分,意对即可)

15.(3分)

首段文字用一连串问题设问,(1分)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牛奶颜色是否与质量有关,点明文题,引出说明对象。(2分)(意对即可)

16. (3分)B(A“会浮现在表面一层”有误,C“不仅有添加防腐剂”有误,D“未必会让进口灭菌奶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有误)

(五)(22分)

17.(6分)

(1)因店里生意差心情不好,“我”拒绝给老头提供热水。

(2)(经老婆提醒)“我”主动倒热水给老夫妇并欢迎他们随时到店里倒水喝。

(4)“我”免费为行人提供热水,店铺的生意好了。

(每处2分,意对即可)

18. (3分) C (只是现象,不是原因)

19.(5分)

(1)示例: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1分)写出了“我”对提供热水这件事由犹豫到乐意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意对即可)

(2)示例:“一”……“就”……有立即、马上之意,(1分)写出了“我”为行人提供便利的积极心态。(1分)(意对即可)

20.(4分)

示例:这样写意在说明“我”对扫地老夫妇态度不好是有原因的——生意不好,心情不好,并非“我”本性不好。(2分)另外与后文的生意好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2分)(意对即可)

21. (4分)

一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这是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二是暗示“我”的生意越来越好,走向了春天;

三是暗指故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给人春天般温暖。(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

(六)(10分)

22. (3分) D(“依据骑行路程”计费有误)

23.(3分)(1)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共享单车整体用户数达到1886.4万;(2)其中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高出近十个百分点;(3)每周使用3-4次的用户最多,占31.3%;(4)用户群体主要是25-35岁之间的年轻人。(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

24.(4分)

(1)完善支付系统,支付形式尽可能多样。(2)统一押金标准,不宜有本地与非本地居民之分。(3)办卡押金太高,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给自行车安装雨棚等。(5)合理分布驻车站点,科学分配锁止器。(写出两点即可,其他合理建议亦可得分。)

三、写作(60分)

25.作文(60分)作文评判分“优、良、中、差、极差”五个类别。评分意见如下:

(1)优类卷(60―55):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语言顺畅,结构完整。在以上标准都符合的前提下,具备“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中的一项即可得满分。

(2)良类卷(54―45):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条理清楚。以上标准都符合评“良上”(54―50),其中一项只达到中类卷标准评“良下”(49―45)。

(3)中类卷(44―35):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较具体,语言较通顺,条理还清楚。以上标准都符合评“中上”(44―40),其中一项只达到差类卷标准评“中下”( 39―35)。

(4)差类卷(34―20):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结构紊乱。

(5)极差卷(19―0):文不对题,严重未完稿,抄袭别人的文章。

(6)错别字每字扣0.5分,扣满3分为止。

(7)漏写题目扣3分;字数不足的,每50个字扣1分。

附文言文乙段译文:

【参考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的君主却不知道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幼儿园学前班语文试卷(很全面)

幼儿园学前班2011—20XX 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读拼音,做一做。 1、给拼音找到家。(9分) zhi un j ci ie ch y en ɡ ye 声sh ēn ɡ 母m ǔ: 韵y ùn 母m ǔ: 整zh ěn ɡ体t ǐ认r èn 读d b àn ti ān 三、我能在正确的的音节后面打 “√”。(共6分) 1、 w ǒ men ( ) 2、 l ǎo sh ī ( ) w ǒ m én ( ) l ǎo s ī ( ) 3、 k āi hu ì ( ) k āi hu éi ( ) 姓名 成绩 四、比一比,组词。(16分)

自( ) 手( ) 木( ) 东( ) 白( ) 毛( ) 禾( ) 车( ) 五、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12分) 一( )牛 一( )书 一( )花 一( )鱼 一( )苹果 一( )鞋 六、我会数笔画,还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9分) 长:共( )笔,第一笔是( )。 马:共( )笔,第二笔是( )。 皮:共( )笔,第三笔是( )。 七、连一连,组成一个新字。(10分) 日 鱼 又 口 女 木 子 月 十 羊 寸 木 ( ) ( ) ( ) ( ) (对 ) ( ) 八、细细找,选一选。 1、按àn 要y āo 求qi ú 把b ǎ 序x ù 号h ào 填ti án 在z ài 括ku ò 号h ào 里l i 。(8分) ① 呢 ② 什么 ③ 吗 ④ 啊 (1)菜园里有( ) (2)你能告诉我( ) (3)我的书包( ) (4)老师真好( )! 2、连(li án )一连(li án )。(8分) 漂亮的 大海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 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 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 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 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 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 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 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 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 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

童星幼儿园学前班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童星幼儿园学前班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分数 一、按顺序将拼音字母补充完整(13.5) ɑ()()()()ü b ( ) ( ) f ɡ( ) ( ) j ( ) ( )zh ( ) ( ) r ( ) ( ) s ɑi( ) ( ) ɑo( ) ( ) ie ( ) ( ) ɑn( ) ( ) ( ) ( ) ɑnɡ( ) ( ) ( ) 二、填音节(7.5) ɡ--u--ǒ--( ) ( )--( )--( )--xiǎo j--ǎ--( ) q--iú—( ) ( )--( )--yù( )--( )--( )--diàn q--üè--( ) s--ēn--( ) ( )--( )--dōnɡ 三、连线(10) xīnɡ xinɡ tài yánɡ yuè liànɡ cǎo méi pínɡ ɡuǒ 四、我会组词(15) 来()画()开()衣()水()车()会()回()星()草() 五、我会填量词(8) 本条个头朵双匹只 一()鱼一()花一()牛一()鸟 一()苹果一()书一()手一()马 六、我会写笔画(12) 巴:()笔画马:()笔画走:()笔画花:()笔画毛:()笔画电:()笔画 七、读词语写拼音(16) ()()()()()()()()拍手姐妹奶奶北京 ()()()()()()()() 天安门好孩子耳朵 八、在整体认读音节下面划上“——”(6) inɡ zhi qi yu er yuɑn ci ie s ri w yɑ yɑnɡ yun y üe 九、补充句子(12) ()()wǔ xinɡ ()()( ) ( ) xià ( ) ( )

( ) 我爱()()红旗天空()起了雨童星幼儿园学前班下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姓名___分数 一、按顺序填空(15) 40 43 46 49 52 55 60 90 88 84 80 78 75 35的十位是,个位是;10的十位是,个位是。 二、计算(12) 13+12=28-9=6+5+13=13+3-6=20-9-7=15-7+2= 三、我会填(8) 15 ()9 11 6 () ∧∧∨∨ 8 ()9 15 ()19 ()○()=()()○()=()()○()=()()○()=() 四、找一找(7) 9、8、15、14、13、17、16、3、12、10、19、5、2、4 单数:;双数:。 五、看图列式计算(12) ☆☆☆☆☆☆☆☆☆☆☆△△△△△△△△△△ ()○()○()=()()○()○()=() ()○()=()()○()=()()○()=()()○()=() 六、填空题(10) 17-()=12 ()-7=11 ()+8=16 3+()=10 ()-8=9

学前班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82953

学前班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学前班姓名:总分: 一、将声母补充完整:(每个字母0.5分,共8分) 二、找出整体认读音节写在横线上:(每个2分,共10分) z ci n q ri ch zhi s k h zi m r shi b i 整体认读音节: 三、拼一拼,把图片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每小题1分,共7分 ) ˙˙˙˙˙˙˙˙˙˙˙˙˙˙ (yá)(cā)(yī)(shū)(hé)(ɡǔ)(jú) 牙齿擦车毛衣书本荷花骨头橘子

四、拼一拼并将音节写在( )里:(每小题1分,共5分) c ū j ǘ zh ā w ǒ b ǐ ( ) ( ) ( ) ( ) ( ) 五、请写出下面汉字的笔顺:(每小题2分,共10分) 六、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每小题2分,共12分) 七、找出与下面物品不同的东西,在 里打“∨”:(2分)

九、成语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心二意 牛一毛 同小异 上八下光十色 坐立 八、谜语连线:(每小题1.5分,共6分) 弯弯曲曲一棵藤, 藤上挂着串串玲, · · 房前屋后将它种, 有绿有紫亮晶晶。 有面无口, 有手无脚, · · 听人讲话, 陪人吃饭。 蓝蓝天上有只船, 船上没桨也没帆, 每日悠悠银河漂, · · 到了十五变圆盘。 头儿大大把儿细, 身体黄色点点衣, 四月开花九月果, · · 吃上一口甜如蜜。

十、判断题,请在对的 ,错的 :(每小题1分,共 4分 ) 十一、反义词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里 ( ) 有 ) 上 ( ) 大 ( ) 黑 ) 多 ( ) 十二、量词连线:(每小题2分,共12分) 一条 · · 一双 · · 一朵 · · 一棵树 · · 一把 · · 一张 · ·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A 【解析】B选项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与第二段意思相反。C选项明代应为“明初”。D选项强加因果 2.【答案】A 【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据全文尾句中“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知,作者认为,外出旅行未必能深入认识事物人情,故选项B 中“通过……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的表述曲解文意。 5.【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主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义,如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这三段细腻描写了“我”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理性审视。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7.【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D项说法的错误。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小题,9(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学前班语文试卷【精选十三套】(免费下载)

学前班语文试卷【精选十三套】(免费下载)

语文试卷 (一) 学校姓名 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按顺序填出汉语 拼音字母。(每空1分, 共29分) 1、6个单韵母: 2、23个声母 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每空1分,共16分) 亻——()()女——()() 艹——()()王——()() 口——()()扌——()() 父——()()氵——()() 2

三、反义词连线。(每空1分,共11分) 东后大笑 南右多小 前下黑晚 左北哭白 上西早少 高矮 四、按正确笔顺书写下列各字。(每空2分,共24分) 门—— ________ ____共有笔。头——____________共有笔。东—— ______________共有笔。瓜——____________共有笔。北——_______________共有笔。牙——____________共有笔。 五、把下面两首诗歌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20分) 数字诗静夜思 ()去()()里,床()明()光, 烟村()()家。疑是()()霜。 亭台()()座,举()望()(), ()()()枝花。低()思()()。 语文试卷(二) 学校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抄写汉字(每空1分,共10分) 兔()写()草()欢()池() 妈()奶()电()画()树() 二、汉字笔画书写。(每空2分,共20分) 三()画子()画 日()画月()画 石()画 三、把下面的字去掉一笔,变成另一个字。(每空2分,共24分) 个()本()去()丢() 太()土()子()来() 方()天()自()玉() 四、先找朋友,再连线。(每空2分,共20) 一口书六把笔 二朵鸟七头人 三片叶八条牛 四本井九个刀 五只花十支狗 3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Ⅲ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学前班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 (全卷共四页) 一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 (全卷共四页) 前李小学幼升小期末试卷 学前班语文 一、按要求默写。(18%) 二、按要求分类。(12%) ri h iu f yun ing w b üe an zi wu 声母: 、 、 、 韵母: 、 、 、 整体认读音节: 、 、 、 三、看谁填得又对又快。(8%) b —ǎ→( ) g—( ) —( )→guā n —( )→n üè x —( ) —( ) →xióng sh —( )→shuí q—ü—àn→( ) 四、看图,给音节加上音调。(8%) 五、读一读、连一连。(9%) 六、看拼音,写笔画.(5%) di ǎn h éng sh ù pi ě n à 七、照样子,连一连。(6%) 天 机 吃 高 洗 皮球 飞 报 跳 步 看 衣服 看 桥 跑 鱼 拍 电视 八、小小魔术师。(10%) 1、给“一”加一笔是( )( )。 2、给“木”加一笔是( )。 3、给“十”加一笔是( ),给“十”加两笔是(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 分 学 校 : 班 级: 姓 名: 。。。。。。。。。。。。。。。。。。。。。。。。。。密。。。。。。。。。。。。。。。。。封。。。。。。。。。。。。。。。。。。。。。。。线。。。。。。。。。。。。。。。。。。。。。。。

九、读拼音写汉字。(8%) mùtóu shànɡxiàshuǐtǔdàshān mén kǒu rì yuè huǒ chē zuǒ yòu 十、我会组词语。(8%) 日()大()八()上()目()天()入()下()生()蛙()花()水()田()好()风()牛()十一、选字填空。(4%) 头只群棵个朵条本 一()鸡一()云一()树一()羊一()鱼一()人一()猪一()书十二、我会写笔顺。(6%) 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画十三、拼一拼,将相应的序号写在括号里。(6%) (1) mèi mei wèi xiǎo jī.(2) gēge chuīdízi.(3) wǒchīxīguā.(4) nǎi nai mǎi cài. 十四、听写音节。(10%) 一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全卷共四页)一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全卷共四页)

学前班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学前班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姓名: 分数: 一、按顺序填空.(8分) b( ) m ( ) d ( ) n ()ɡ( )k ( ) j( )( ) z( )s ( )ch( )r( ) ( )( ) a ( ) e i ( ) u 二、读一读,连一连。(8分) 太写开下回水土草月 雨阳字去门地鱼亮果三、选字填空。(8分) 头只群棵个朵条本 一()鸡一()云一()树一()羊一()鱼一()人一()猪一()书 四、看一看、连一连。( 8分)

小鸭马公鸡小兔 衣服小手小车鱼 五、我会组,我会分。(8分) 组:日+月=(明)分:星=(日)+(生)目+青=()月+月=( ) 杏=()+()手+目=()女+马=( ) 尘=()+() 六、加一笔或减一笔变另一字。(12分) 1.加一笔:大—()土—()日—() 白—()王—()人—() 2.减一笔:方—()子—()中—() 生—()鸟—()禾—() 七、照样子,连一连。(14分,连对一个0.5分) 八、1、(4分) 天机吃高洗皮球飞报跳步看衣服

看桥跑鱼拍电视2、(5分) 小本北民 雪电男孩 闪笔人京 课草头朵 铅花耳发 3、我会把图和相应的汉字宝宝用线连起来。(5分) 老虎 太阳 飞机 雨伞

兔子 小汽车 火车下雨气球月亮 4、找朋友。(5分)

mǎmù dà mǐ bā 木米马八大 九、写反义词。(6分) 大——( ) 上——( ) 前——( ) 左——( ) 开——( ) 多——( ) 十、我会照样子写一写。(10分) 十一、我真棒!我会观察我会写。(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doc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 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 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 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 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 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 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 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

201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了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秘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

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只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word完整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答案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7语文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提出了气候正义”无中生有,原文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没有说“气候正义”是由非政府组织提出的。B.“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错,原文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限制排放”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文章第二段也仅是拿“限制排放”举了个例子。C.“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文中说“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错,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 3.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推断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 4.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救助精神的神奇力量。 5.【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解析】文本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可从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1/7 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来思考。既然是以“渴”为中心,就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使情节更紧凑。同时,“渴”作为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了人的生命意志的顽强。在主题上,突出了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的难能可贵。6.【答案】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应从小说主题、结构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去分析。主题上表现了人情的美好,结构上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意味隽永。 7.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中“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国家地理频道”不准确,原文是“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 8.BC 【答案】A.“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系D.“随着目标观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错,材料一原文是“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65众年龄的增加”“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不准确,由材料二中的统计图可知,E.“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说法武断。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观众集中度的比值是下降的。9.【答案】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关信息集中在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对这两则材料进行比较

学前班语文试卷汇总30套

学前班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 分数: 一、默写韵母。(46分) 单: 复: 二、 抄写汉字(25分) 妈( ) 中( ) 下( ) 上( ) 火( ) 王( ) 天( ) 左( ) 右( ) 水( ) 人( ) 口( ) 三( ) 月( ) 日( ) 山( ) 石( ) 田( ) 土( ) 九( ) 大( ) 小( ) 多( ) 少( ) 了( ) 三、填空。(19分) j —( )→j ūn l —ǘ→( ) q —( )→q ún t —( )→t ún x —ün →( ) sh —ùn →( ) 四、看谁写得最漂亮。(10分) 天 长

六、看图说话(14分)

语文试卷(三) 一、我会连。(10分) yéye nǎi n a i bàb a mām a 奶奶爷爷妈妈爸爸 二、我给韵母找个家。(30分) ing an a en ai ang ao u eng er ie ue o un ue 单韵母()前鼻韵母()复韵母()后鼻韵母() 三、找出下列拼音中的整体认读音节。(10分) eng yin ao zhi ou yue ing ong wu yuan 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拼。(6分) 例:q---í→ (qí) b---ō→( ) p---ō→( ) d---à→( ) x---ǘ→( ) d---u→( ) n---ǎi→( )

五、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并填空。(12分) 例:大:ーナ大,共 3 画,读作:dà。小:,共画,读作:。人:,共画,读作:。口:,共画,读作:。 六、连出下列字的结构。(12分) 认 左右结构:整 音 结 上下结构:件 节 七、看谁写得最漂亮。(20分) 天 高长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II)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学前班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学前班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姓名:分数: 一、按顺序填空.(8分) b()m()d()n()ɡ()k()j()()z()s ()ch()r()()() a()e i()u 二、读一读,连一连。(8分) 太写开下回水土草月 雨阳字去门地鱼亮果三、选字填空。(8分) 头只群棵个朵条本 一()鸡一()云一()树一()羊一()鱼一()人一()猪一()书 四、看一看、连一连。(8分)

小鸭马公鸡小兔 衣服小手小车鱼 五、我会组,我会分。(8分) 组:日+月=(明)分:星=(日)+(生)目+青=()月+月=()杏=()+()手+目=()女+马=()尘=()+() 六、加一笔或减一笔变另一字。(12分) 1.加一笔:大—()土—()日—() 白—()王—()人—() 2.减一笔:方—()子—()中—() 生—()鸟—()禾—() 七、照样子,连一连。(14分,连对一个0.5分) 八、1、(4分) 天机吃高洗皮球飞报跳步看衣服

看桥跑鱼拍电视2、(5分) 小本北民 雪电男孩 闪笔人京 课草头朵 铅花耳发 3、我会把图和相应的汉字宝宝用线连起来。(5分) 老虎 太阳 飞机 雨伞

兔子下雨 气球 小汽车 月亮 火车 4、找朋友。(5分)

mǎmùdàmǐbā 木米马八大 九、写反义词。(6分) 大——()上——()前——()左——()开——()多——() 十、我会照样子写一写。(10分) 日上月火山大水牛马羊 十一、我真棒!我会观察我会写。(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