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SCI论文投稿指南

分析化学SCI论文投稿指南

分析化学SCI论文投稿指南
分析化学SCI论文投稿指南

分析化学SCI论文投稿指南,教你选最合适的杂志!

对于从事药物分析化学的同志们来说,很多时候做课题比投文章更为重要。

当然对于在读研究生来说,为了毕业,文章才是最重要的。有关药物分析化学可以投的杂志非常多,很多刚开始从事这个方向的同志都不太明白这些杂志的侧重点在哪里,往往会出现虽然自己的文章质量很不错,但是由于没有投到一个最合适的杂志而导致文章没有被录用的情况,这样就非常可惜了。

我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也偶一段时日了,文章也发了几篇,也算是积累了一点小经验,现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从事医药分析和生化分析的同志们在投文章的时候提供一点可以借鉴的东西。

有关怎么写论文,怎么组织自己的文章,怎么做实验整理数据之类的东西论坛里面已经有很多相关的帖子了,我在这里就不再罗嗦。现在重点讲讲怎么挑选一个最合适自己的杂志,顺便介绍一下药分相关的杂志有哪些。

1. 分析化学类

Anal. Chem. IF 5.646 ACS米果化学会的分析化学杂志,分析化学的No.1,对于做药分的同志,如果你的文章的创新非常大,比如说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分析手段,比之以前的分析方法有了明显的进步,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或者说你的应用体系非常的具有新意,可以考虑投AC。

The Analyst IF 3.198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的分析家杂志,文章质量非常不错,对文章的新意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要求在方法学或者体系有明显的创新,然后才有被接受的可能。不过比之AC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Anal Chim Acta IF 2.894

Talanta IF 2.81 Elsevier的两个分析化学杂志,对新意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般来说,只要有一定的新意,能说出比以前的方法的进步之处,实验数据充实,文章条理清晰,都能被接受。这个一定的新意,就是说在某些方面别人没有做过就行了,看你一张嘴怎么说啦^^而且这两个杂志每年的文章比较多,对中国人也比较宽松啦,起码我们实验室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章发表这两个杂志上,而且经常是新人练手就投这两个杂志。如果不能投AC大家可

以优先考虑投这两个杂志。影响因子也还不错。

Anal Biochem IF 2.948

Anal Bioanal Chem IF 2.591 看杂志名字就能看出来,要求体系和生物相关,当然,药代药理研究的都可以投稿的。要求有一定的新意,较容易接受。其中Anal Biochem今年来IF一直上升,看好!

J PHARMACEUT BIOMED IF 2.032 米果医药学会的药物和生物医学分析杂志,影响因子虽然不高,但是文章质量不错。创新要求不高,但是要求实验作的够漂亮^^

Anal Sci IF 1.589 日本分析化学杂志,较容易接受。

Anal Lett IF 0.986 分析快报,只要文章通顺数据合理,较容易接受。

2. 色谱分析类

Electrophoresis IF 4.101 电泳杂志,有关电泳的毛细管电泳的微芯片的分析都可以投稿,偏生化分析,但是纯粹的药物分析也会接受。要求在方法上有较大的新意。

J Chromarogr A IF 3.554 色谱A杂志,只要是色谱相关的文章都可以投稿,但是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最好是方法学上面的创新。如果是色谱理论方面的研究,或者比较完整的药物体系的分析,也可以投。由于色谱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了,我个人认为,要想发表较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一个方法是从色谱柱入手,研发新型填料的色谱柱;或者是应用到特殊的体系上去,最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生物体系,比如最近AC上面有一篇将HPLC应用到分析海洋中纺织物的文章,在体系选择上就具有很明显的新意(记得不太清楚了,见谅)。

J Chromatogr B IF 2.667 色谱B,色谱A的姊妹杂志,副标题是生物医药分析。从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JCB是最适合药分的投稿的杂志了!JCB尤其偏重于做药代方面的文章,比较容易发表。当然,其他色谱方面的文章也能被发表。总的来说,JCB上面还是有不少质量不错的文章。

J Sep Sci IF 2.525 分离科学杂志,以前的名字叫做高分辨色谱杂志,略偏重于毛细管电泳方面的。所有与分离相关的都可以投。

Biomed Chromatogr IF 1.611 生物医学色谱色谱,也是很适合做药物分析的投稿的杂志,创新要求不高,但是尽量能够有生物体系里面的应用会比较容易接受。

Chromatographia IF 1.171 色谱家杂志,对创新要求不高,较容易发表。

3. 药物医学类

这一块的杂志我不是很熟,如果列的不全情见谅。

J Agr Food Chem IF 2.322 农业食品化学杂志,米果化学会出品,必属精品!虽然IF不高,但却是农业食品类的No.1,文章的质量很不错,创新要求不高,但是实验数据一定要做好做扎实。做药分的可以投,尤其是做中药分析的,或者是分析食品中的药物的。

J Nat Prod IF 2.418 米果化学会的天然产物化学杂志,做天然产物的都可以投,但是略偏重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合成,分析的文章不多。

4. 质谱类

J AM SOC MASS SPECTR IF 3.307 米果质谱学会杂志,水准很高的质谱杂志!

J MASS SPECTROM IF 2.945 Wiley的质谱杂志,要求一般。

RAPID COMMUN MASS SP IF 2.68 Wiley的快速质谱通讯杂志,因为是通讯类的文章,所以要求有一定的新意,文章不要太长,较容易发表,推荐。

5. 电化学分析类

Biosens Bioelectron IF 4.132 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杂志,IF几年来上升很快,用电化学传感器来进行药分的同志可以考虑,要求方法上有较大的新意。我们实验室有较多的文章在BB上发表,今年来要求有所提高。生物相关体系更受欢迎。其实现在做生物的总是要占一点点便宜咯。大家都尽量向生物上靠一靠咯!

Electroanaly IF 2.444 Wiley的电分析杂志,要求有一定创新,较容易发表。适合用电话学方法进行药物分析的文章。

SENSOR ACTUAT B-CHEM IF 2.331 传感器与激励器杂志,用电化学传感器进行

药物分析的可以投稿。创新要求一般。

O6/O7 化学/晶体学类核心期刊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催化学报

5、无机化学学报

6、物理化学学报

7、有机化学

8、分析试验室

9、色谱

10、分析测试学报

11、化学通报

12、分子科学学报

13、分析科学学报

14、中国科学.B辑,化学

15、化学进展

16、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7、分子催化

18、化学研究与应用

19、化学试剂

20、功能高分子学报

21、光谱实验室

22、合成化学

23、人工晶体学报

24、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改名为: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5、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刊名 ISSN CN 核心期刊

1 催化学报 0253-9837 21-1195/O6 ★

2 电化学 1006-3471 35-1172/06 ★

3 分析测试通报★

4 分析化学 0253-3820 22-1125/O6 ★

5 分析测试学报 1004-4957 44-1318/TH ★

6 分子催化 1001-3555 62-1039/O6 ★

7 分析试验室 1000-0720 11-2017/TF ★

8 功能高分子学报 1008-9357 31-1633/O6 ★

9 高分子学报 1000-3304 11-1857/O6 ★

1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0251-0790 22-1131/06 ★

11 化学物理学报 1003-7713 34-1295/O6 ★

12 化学通报 0441-3776 11-1804/O6 ★

13 化学研究与应用 1004-1656 51-1378/O6 ★

14 化学学报 0567-7351 31-1320/O6 ★

15 化学进展 1005-281X 11-3383/O6 ★

16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0253-9950 11-2045/TL ★

17 结构化学 0254-5861 35-1112/TQ ★

18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001-4160 11-3763/TP ★

1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01-4020 31-1337/TB ★

20 离子交换与吸附 1001-5493 12-1147/O6 ★

21 燃料化学学报 0253-2409 14-1140/TQ ★

22 色谱 1000-8713 21-1185/O6 ★

23 无机化学学报 1001-4861 32-1185/06 ★

24 物理化学学报 1000-6818 11-1892/06 ★

25 有机化学 0253-2786 31-1321/O6 ★

26 应用化学 1000-0518 22-1128/O6 ★

27 中国稀土学报 1000-4343 11-2365/TG ★

28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0256-7679 11-2015/O6

29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005-9040 22-1183/06

30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1001-8417 11-2710/O6

31 中国化学:英文版 1001-604X 31-1547/O6

32 中国反应性高分子:英文版 1004-7646 12-1146/O4

33 大学化学 1000-8438 11-1815/O6

34 分析化学译刊

35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1006-3757 62-1123/O6

36 分子科学学报:中英文版 1000-9035 22-1662/O4

37 分析科学学报 1006-6144 42-1338/O

38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1000-3231 11-2029/O6

39 广州化学 1009-220X 44-1317/O6

40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006-446X 44-1396/T

41 高分子通报 1003-3726 11-2051/O6

42 化学与生活.绿色生活 1672-5808 11-5017/TQ

43 化学计量

44 痕量分析

45 化学分析计量 1008-6145 37-1315/O6

46 合成化学 1005-1511 51-1427/O6

47 化学研究 1008-1011 41-1083/06

48 化学教育 1003-3807 11-1923/O6

49 天然气化学杂志:英文版 1003-9953 21-1484/O4

50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007-7537 32-1458/O6

51 四川稀土

(注:★为核心期刊)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效果;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来自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

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种)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埻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 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仹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 略论课埻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 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 计算机辅劣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埻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埻教学效率 35. 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 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 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 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劢手能力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 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 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 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 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 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 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 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 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高等分析化学

2010年浙大考博高等分析化学 在考场上抄的,还被监场老师警告了。说了一堆话,没听清说的什么,当时没太在意。回去后突然想到会不会给判作弊了?应该不至于…… 总共九道简答题,全是总结的,不涉及任何细节问题。建议考其他方向的考生也选择高分,的确很简单。 一、灵敏度和检测线的物理意义、两者的关系。 二、紫外可见吸收与原子吸收的区别。 三、四种表征有机物质结构的方法。 四、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应用、特点。 五、根据H=A+B/U+C*U,分析怎样提高HPLC的分离效率。 六、建立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时,怎样确定其准确性? 七、从分析化学角度,谈谈你对三聚氰胺事件的看法。 八、你从事过哪些研究?了解哪些分析化学期刊?怎样评价学术水平高低? 九、谈谈分析化学的发展。 根据往年的真题,考生只要记清各大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相互间的比较,基本上裸考就能通过。另外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敏线和检测限,几乎是每年的必考题。 05年: 浙江大学 二〇〇五年(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高等分析化学编号B-0625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定量分析中分离和富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你了解那些分离和富集的方法?简述它们分离和富集的原理。(10分) 2.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有分离功能的仪器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较,有何特点,如何测定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两组分的分离度(10分) 3. 叙述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渗流在毛细管电泳分离中起重要的作用,叙述在石英毛细管中产生电渗流的原理和影响电渗流大小的因素?(10分) 4. 溶出伏安法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试说明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根据样品的不同,可使用的溶出伏安法有那几类?(10分) 5.选择一种你熟悉的光谱分析仪器(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说明它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应用范围和发展 动向。(15分) 6.在建立了一个新分析方法时,精密度和准确度是二个重要的指标。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影响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因素。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一个新分析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高低。(15分)

分析化学论文

催化基础论文 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班级:精化1101班 学号:2011323111 姓名:申中华

车用三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贵金属铂(Pt)、铑(Rh)、钯(Pd)因其优异的三效催化性能而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作三效催化剂的活性成分。Rh促进NO x还原,使NO x选择性地还原为N2,对CO有不亚于Pt、Pd的氧化能力;Rh有较好的抗硫中毒能力。Pt和Pd对CO、HC氧化活性高,Pd对不饱和烃的活性比Pt好,对饱和烃效果稍差,抗S、Pb中毒能力差[9],易高温烧结,与Pb 形成合金。其中Pd一般作为氧化型催化剂,但是研究表明,Pd也可作为还原型催化剂,对NO x进行净化。 【关键词】三效催化剂化学组成催化原理制备工艺改进措施 【正文】 一、三效催化剂应用领域 20世纪70年代,汽车尾气污染物已成为城市大气主要的人工污染源。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总悬浮颗粒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臭氧O3、一氧化碳CO、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其中,因汽车排放形成的污染物包括CO、NO x、碳氢化合物HC、硫氧化物SO x、铅Pb和细微颗粒物等[2]。这些污染物严重损害了人类的健康、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车用三效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1943和1954美国洛杉矶两次光化学烟雾事件后,各国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问题。20世纪60~70年代大多数的文献只集中于对尾气中CO和HC的氧化,即氧化型“二元“催化剂(第1代车用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当时汽车使用的是含铅汽油。1963年Hofer、Shultz和Feenan首次报道了铅对车用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3代的Pt/Rh/Pd组成的三效催化剂。这种三效催化剂,利用了Pd的耐高温性能和Rh优异的NO x催化还原性能(Pt可同时起协调作用),大大提高了三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到20世纪后期,各国的排放法规对三效催化剂的冷起动特性和耐高温性能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为节能及改善汽油车的排放性能,要求开发稀燃(Lean-Burn)型三效催化剂。这一时期的三效催化剂研究大都集中于:1)提高抗高温老化性能;2)降低起燃温度;3)稀燃条件下对NO x的催化还原等。 三、车用三效催化剂的组成(贵金属三效催化剂) 贵金属三效催化剂由四部分组成:载体、涂层、活性组分和助剂。 3.1载体 载体主要是用来承载有催化活性的材料。贵金属三效催化剂载体作用是:提

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方向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的化学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基本 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熟练掌握英语和必要的计算 机应用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科技 管理的综合能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适 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大中型企业、科 研机构、高校及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 二、修读课程要求(按知识层次): 课程按知识层次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分类 学分 比例 通 修 课 70.5 44.1% 学科群基础课 52.5 32.8.% 专业核心课 12 7.5% 专业方向课 9 5.6% 自由选修课程 8 5% 毕 业 论 文 8 5% 合 计 160 100% 1、通修课程设置:70.5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建议年级 军事理论 1 人文科学素养 4 英语类 8 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班上课,具体情况说明见《修订原则》中通修课设置英语类部分。 数学类16 单变量微积分 120 6 秋1年级多变量微积分 120 6 春1年级线性代数(B1) 80 4 春、秋1年级 物理类(乙型) 15 力学与热学 80 4 春1年级电磁学(A) 80 4 秋2年级光学与原子物理 80 4 春2年级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60 1.5 春1年级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60 1.5 秋2年级 政治类15 形势与政策(讲座) 1 秋1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0 2 秋1年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0 3 秋1年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 3 春1年级重要思想概论 60 3 秋2年级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120 3 秋* 2年级

分析化学论文

分析化学论文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酸碱滴定法是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其基本反应为O H OH H 2-?++,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最常用的酸标准溶液是盐酸,有时也用硝酸和硫酸。标定它们的基准物质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1、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如果以i c 表示第i 种离子的平衡浓度,i a 表示活度,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i i i c a γ= 比例系数i γ称为i 离子的活度系数,它反映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可将其视为理想溶液,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视为1 。 对于稀溶液(<0.11 mol -?L )中离子的活度系数,可以采用德拜—休克尔公式来计算,即 ???? ? ?????+=I B 1I z 512.0lg -a 2i i γ 式中,i z 为i 离子的电荷数;B 是常数,25℃时为0.00328; a 为离子体积参数,约等于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以pm 计;I 为溶液的离子强度。当离子强度较小时,可不考虑水化离 子的大小,即 I z 512.0lg -2i i =γ 在进行近似计算时也可采用此公式。 假设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 ++?+HB A B HA - 当反应物及生成物均以活度表示时,其平衡常数为 HA B HB A a a a -a K += 式中的 K 称为活度常数,又叫热力学常数,他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若各组分都用平衡常数表示,则

[][][][] HA B A HB K - c + = 此时的平衡常数c K 成为浓度常数。 -A H B c K K γγ+≈ 可见,只有当温度和离子强度一定时,浓度常数才是一定的。 若+ HB 用活度表示,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HA B A a K - - HB mix += mix K 称为混合常数。 显然,mix K 也与温度和离子强度有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H 或-OH 的活度很容易用pH 计测得,因此它们常用活度表示,其他有关组分则多用浓度表示。在这 种情况下,用混合常数来进行有关计算较为方便。 2、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δ 酸碱平衡体系中,通常同时存在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随溶液中+ H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成为分布分数。 如一元酸醋酸 [][][][][][] +++=+== H K H Ac HAc HAc c HAc a -1 δ [][][][][] + +=+== H K K Ac HAc Ac c Ac a a --- δ 101=+δδ 多元酸如草酸,设草酸的总浓度为c ,2δ,1δ和0δ分别表示422O C H ,- 42O HC 和 -242O C 的分布分数,则 [][][]2 1 1 a a a 2 22 K K H K H H ++= + ++δ [][][]2 1 1 1 a a a 2 a 1K K H K H H K ++= +++δ [][][]2 1 1 a a a 2 22 K K H K H H ++= + ++δ 3、缓冲溶液中pH 的计算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 近代建筑、工业遗产和科技遗产类型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由于长时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都普遍存在材料老化和结构安全的问题,因此保护这些钢筋混凝土历史建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重要任务。本实验从制备混凝土样块与模拟混凝土孔隙液入手,采用双向电迁移的方法,得出有机硅季铵盐有着十分良好的阻锈效果,能够有效阻止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与劣化,并且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双向电迁移技术是一种很好的修复保护方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电渗阻锈剂、双向电迁移技术、电化学工作站

ABSTRACT Due to the long-term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factors, historical building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eritage all have the problems material aging and structural safety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a very urgent task to protect these reinforced concrete historic buildings. In this experiment, we started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concrete specimens and simulated concrete pore fluids, and used a bidirectional electromigration metho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rganosilicon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has a very good rust-proof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rros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for historical buildings, bidirectional electromigration technology is a pretty good method of repair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electroosmotic rust inhibitor, bidirectional electromigration technology,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化学系博士生培养方案(2016级)

化学系博士生培养方案(2016级) 一、培养目标 具备坚实和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某化学领域的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优良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取得创新性成果。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适应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 二、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 普博生:3-4年 直博生:4-5年 提前攻博生(含硕士阶段):4-5年 因研究工作需要延长学习年限,可以申请延期。 三、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 作的能力。 2.博士生需要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 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实行导师个别指导。 4.如论文工作特殊需要,导师可以聘任1名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担任其博士 生的副指导教师。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应成立由相关学科导师参加的指导小组,必要时可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并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5.副导师、联合指导教师须经院系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最迟在开题报告 时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 四、学科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 化学学科(学科代码0703)的培养方案适用于以下研究方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1. 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 普博生学位要求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3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直博生学位要求不少于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

水分析化学论文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 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由于水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21世纪水资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6位,约为2.81万亿m3。但是由于我国口基数巨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不足2150m3,位列世界110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最为紧缺“的13个国家之一。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开发新型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回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近些年,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方面,并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一.原理、工艺及发展 1.1原理 反渗透(ReverseOsmosis)是利用反渗透膜的选择性,以膜两侧静压差为动力,克服溶剂(通常是水)的渗透压,允许溶剂通过而截留离子物质,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进行反渗透分离过程有2个必要条件:一是外加压力必须大于溶液的渗透压力(操作压力一般为1.5~10.5MPa);二是必须有一种高透水性、高选择性的半透膜。反渗透膜表面微孔孔径一般小于1nm,对绝大部分无机盐、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固体、生物和胶体都有很高的去除率。 1.2技术工艺 反渗透膜自身对进水的pH、温度以及特定的化学物质比较敏感,进水的水质严格要求pH值范围4~10,温度<40℃,淤泥密度指数SDI<5,游离氯<0.1mg·L-1,浊度<1,含铁量<0.1mg·L-1等。为了满足反渗透膜进水要求,原水在进入反渗透膜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预处理(沉降、混凝、微滤、超滤、活性炭吸收、pH调节等),然后经加压泵加压进入膜组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原水透过反渗透膜成为产水,而无机盐、有机物及微粒等被反渗透膜截留在膜的另一侧形成浓液。根据具体工艺的需求,浓液可被回收利用或者再处理。反渗透可以与超滤、纳滤等膜装置连用,组成集成膜装置。反渗透水处理简易工艺流程见图1。 1.3发展 反渗透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表1)。目前,我国常用的反渗透膜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膜(CA膜)、芳香聚酰胺膜(PA膜)和壳聚糖膜(CS膜)这3类。CA 膜是运用最早的膜材料,无臭、无味、无毒,对光稳定,吸湿性强,但是CA膜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压密性较差,而且易降解。PA膜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反渗透膜,具有物化稳定性,耐强碱、油酯、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好等优点,但是PA膜具有带电性,水中颗粒易在膜表面沉积,形成膜污染,缩短使用寿命。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

材料化学毕业论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萃取氨基酸研究 专业:材料化学

摘要 目前 ,对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都限制了离子液体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但是 ,离子液体的出现给传统的分离科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除此之外,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性质 ,使其在有机物萃取分离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的目标是设计和合成出更多的粘度低、高效、专一性好的离子液体 ,以便满足各种分离的需要;并且从离子液体结构性能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得出整套的物性和结构方面的参数 ,如综合毒性数据、热力学数据及动力学数据等[2,3]。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型溶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离子液体从水溶液萃取有机物最大的困难在于离子液体的流失,无论离子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多小,萃取过程都会造成一部分离子液体进入到水相中。由于离子液体的高昂价格及其对环境的未知毒性使萃取过程目前无法大规模工业应用。但应用离子液体对某些有机物的高萃取性,用其富集环境中的有机物用于分析化学则可以肯定的说前景是乐观的[6-7]。氨基酸的萃取分离是目前氨基酸生产环节的难题之一。故,本项目拟制备羟基功能化的离子液体,增强氨基酸和离子液体之间的亲和力,提高离子液体对氨基酸的萃取富集能力。 关键词:离子液体萃取氨基酸烷基咪唑 ABSTRACT At present, ionic liquid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se are limi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onic liquids.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ionic liquids to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of science into a new and opened up a new areas of research.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s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organic extraction separation of areas. The future goal i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lesser viscosity, high efficiency, good specificity of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微乳液体系参数的测定以及相行为的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填表时间:年月号 摘要:采用稀释法计算了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的微乳体

系的结构参数和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随ω的增大,水内核半径Rw、界面层厚L度,以及表面活性剂和醇在微乳粒子表面的平均聚集数n增加,而醇转移自由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θC→i、分散相所占总界面面积Ad和颗粒总数Nd减小,测定CTAB/正丙醇/环己烷/水三相微乳液体系的“鱼状”相图和单相微乳液体系拟三元相图从“鱼状”相图的位置考察CTAB形成单相微乳液的效能。用电导法确定单相微乳液体系的结构(W/O、B.C.、和o/w)。考察微乳液结构和温度对微乳液电导率的影响。 关键词:微乳液;结构参数;稀释法;CTAB;相行为的研究 文献概述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国内外文献查阅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有关文献综述及实验工作报告的写作方法 3.初步了解微乳液的结构与性质及研究方法 4.了解并掌握微乳液的结构参数的测定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1微乳液的类型、结构和性质 微乳液是由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和主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 系[1],由于它有很强的增容能力和超低界面张力的特性,由舒 尔曼(Schulman)在1943年首先制得,并在1959年正式命名为

“微乳液”。微乳液可分为单项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前者是一个均匀的相体系,它们有三种结构之分,O/W型微乳液型,双连续型微乳液和W/O型微乳液。后者指微乳液存在二相平衡或者三相平衡中。在某些条件下,将发生winsorI型 ,winsor Ⅲ型,winsorrⅡ型,及下相微乳液(O/W型),中相微乳液(双连续性),上相微乳液(W/O型)的变化。单相微乳液,微乳液体系经常用三元相图或三元相图表表示。影响单相微乳液的因素:Bansol碳原子数目相关性,电介质对单相微乳液影响,温度对单相微乳液的影响。单相微乳液组成,除油和水以外,对于单烃链尾巴的离子表面活性剂,还需要加上中碳链长的助表面活性剂(醇,胺,有机酸等),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双烃尾巴的表面活性剂,往往不需要助表面活性剂。多相微乳液,winsor分类:在水(或盐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可能存在许多平衡。winsor将下相微乳液和剩余水,上相微乳液和剩余油,中相微乳液和剩余水,剩余油等三类平衡体系,分别称做winsorⅠ型,winsorⅢ型和winsorⅡ型。 Lindman等人用NMR方法测定了WinsorⅠ,Ⅲ和Ⅱ型中各个组成(油,水,表面活性剂,醇等)的自扩散系数,证明中间微乳液具有双连续结构[2]。 微乳液相对于普通乳状液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形成完全是自发的,不需外界提供能量;二是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存放过不会发生聚结,且离心不分层[3],典型的被称为

大学各专业名称英文翻译——理科SCIENCE

大学各专业名称英文翻译理科SCIENCE 理科SCIENCE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矩阵分析Matrix Analysis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Desig n Methods of Object orie nted Program 李代数Lie Algebra 代数图论Algebraic Graph Theory 代数几何(I )Algebraic Geometry (I) 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论文选读Study on Selected Papers Hoof 代数Hoof Algebra 基础代数Fundamental Algebra 交换代数Commutative Algebra 代数几何Algebraic Geometry \ /

Hoof 代数与代数群量子群Hoof Algebra , Algebraic Group and Qua numb G roup 量子群表示Representation of Quantum Groups 网络算法与复杂性Network Algorithms and Complexity 组合数学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代数学Algebra 半群理论Semigroup Theory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图的对称性Graph Symmetry 代数拓扑Algebraic Topology 代数几何(II ) Algebraic Geometry (II ) 微分几何Differential Geometry 多复变函数Analytic Functions of Several Complex Varian les 代数曲面Algebraic Surfaces 高维代数簇Algebraic Varieties of Higher Dimension 数理方程Mathematics and Physical Equation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分析化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全面了解分析化学及相关学科和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需要,既能从事分析化学和相关化学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又能从事教育和管理的高层次的开拓性应用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 1.生物分子光谱分析; 2.材料分析; 3.生物有机分析; 4.色谱分离与分析; 5.电化学分析; 6. 环境分析。

三、学习年限 全脱产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或三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教学实践、科学研究、撰写论文一年半或两年。 四、培养方式 1、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的时事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硕士生除学习马 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参加形式、时事和政策学习以及遵纪守法的教育,参加一定的公益和集体劳动。 2、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 加强实践环节、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3、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和指导教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研究生应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有关活动。 4、因材施教,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学习和要求 1、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执行学分制。每个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完成36 个学分,一般不超过42个学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课程分学位课、必选环节和任选课三类,其中学位课程24学分,一般为9门或以上。 2、招收的外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由导师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凡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6门本专业本科必修的主干课(入学考试已及格的专业课可不再补)。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六、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教学实践: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巩固和深化他们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并使他们在教学上得到一定锻炼。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120学时。具体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完成者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入学前已经担任过一年以上大学本科教学任务的研究生可以免去教学实践环节。 科研实践: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原则上应包括实验或工程等实践研究环节,通过实验或工程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实验或工程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最终写出既有实践结果,又有理论深度的研究论文。 学术报告:研究生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和作1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完成后记三个学分。要求在参加每次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相关教研室,由教研室给予考核认定。

湖南大学高等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

高等分析化学思考题(化学专业本科)2 第一章分析化学相关文献 基本概念: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技术标准、通讯作者、ISSN、DOI (1)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地去了解文献的相关知识? (2)SCI和SciFinder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3)说明如何获取一篇专利的原文。 (4)在尿样检验中,有什么手段可以降低假阳性出现的几率? 1.原始的创作,如期刊论文、技术报告、专利说明书??? 2.将一级文献经过加工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文献,便于查找一级文献, 如书目、索引和文摘。 3.对产品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所做的技术规范。如化工产品的分析 检验方法的各种标准。 4.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通讯作者也 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5.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 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6.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它是一套识别数字资源的机制,涵括的对象有视频、 报告或书籍等等。 1.了解文献,从而快速查找有价值的文献;方便自己写文献。 2.SCI是科学引文索引,内容涵盖所有自然科学,SciFinder Scholar是美国化学 学会旗下的化学文摘服务社所出版的在线版数据库学术版,只有化学的内容。 3.从各国专利管理机构获取;从各商业性数据库获取。 4.控制时间,存放时间不能太长,从收集完毕到检测完毕不能超过2小时;不 能掺杂质;要用干净的容器装;进行复检,比如镜检。 第二章分析化学的一些发展趋势 2.1单分子分析 基本概念:消失波、TIRFM、TLM、AFM 1.标准波在全内反射界面呈指数衰减由光密渗入光疏介质而形成消逝波。 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利用光线全反射后在介质另一面产生衰逝波的特性, 激发荧光分子以观察荧光标定样品的极薄区域,紫外区观测的动态范围通常在200 nm以下。 3.热透显微镜 热透显微镜采用波长不同的两种激光器。在激光束焦点附近如果有对光有吸收的物质存在就会吸收光而发热,激光焦点中心部位发热多而边缘发热少,周围的水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起到凹透镜的所用,当另一束激光通过时,会因为凹透镜的作用而发散,据此进行物质探测。 4. 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微小探针与待测物之间交互作用力,将激光束照射到微 悬臂上,再进行反射及反馈来呈现待测物的表面形貌和物理特性。 (1)为什么要发展单分子分析方法?并举例具体说明。 探测并识别单个分子,揭示基团平均所覆盖的分子特性,实时监测分子运动,具

分析化学论文

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分析 摘要:在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存在严重脱节。实践中正确定位认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践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通过高质量的习题丰富学生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以操作技能培养为核心,加强实验教学,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分析 在多年的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存在严重脱节。特别是学生到一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化工厂实习期间,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度、顶岗实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便凸显出来。如何加强《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适应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正确定位认识人才培养目标,是把握和实施高职教育理念的前提 目前“能力本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根本目的。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行动结果。 二、积极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简单地说,即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以培养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为目标,实施和谐教学。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加强与有关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适当加长实验实习的实践学时,对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习题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根本方法 演算习题,是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加深,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是提升学生创新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 如标准生成焓的的求算: 例题:已知H2(g)+S(s)→H2S(g);ΔrHmθ=-20.15KJ·mol-1. 2H2O(g)→2H2(g)+O2(g);ΔrHmθ=483.66KJ·mol-1,H2O(l)的标准摩尔气化热为45.01KJ·mol-1. 试求:(1)ΔfHmθ(H2S,g)(2)不许查表计算H2S(g)+O2(g)→H2O(l)+S↓的ΔrHmθ.

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70302 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并能从事分析化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和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并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2.掌握坚实的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 严谨的科研态度;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正确选择分析方法,熟练使用现代分析技术和仪器以及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价等能力;具有 从事分析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专业论文摘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 3.具有健康的体魄,品行端正,诚实守信。 二、学习年限 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3年。 三、研究方向 1、现代分析技术 2、资源分析化学 3、药物分析 四、培养方式 硕士课程学习与阅读专业文献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厚扎 根基与进行研究相结合。 第一学年,重点学习公共课、专业学位课及选修的非学位课,同时按指导教 师要求阅读专业文献;进入实验室熟悉工作环境及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第 二学年,重点进行专业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同时修满培养环节学分。第三学年,完成学位论文写作并通过论文答辩。在三个学年度里,必须完成培养环节所要求 的培养内容。 五、课程设置(见附一) 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总学分为27-30学分,培养环节学分不 少于4学分。学位课为15学分和非学位课为12-15学分。除数学、英语、政治外,18学时为1学分。学位课程54学时3学分,非学位课程36学时2学分。 如果选择学位课作为非学位课,则为54学时2学分。课程必须在第一学年内全 部修完。 六.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 硕士生一般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应系统阅读本学科文献并在导师指

化学工程及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授权时间:2010年 2.学科、专业简介(400字以内) 本学科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需求。通过多年的积累,在材料结构设计和控制合成方法、精细化学品绿色制备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新型化工分离技术与装备、生物催化生物质综合利用和无机非金属矿的综合开发新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学院坚持主动服务企业和社会,与省内外一大批化工及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互惠的合作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50人,近年来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几十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几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几十项,成为培养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3. 培养目标(150字以内) 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担负起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高层次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4. 主要研究方向(3-5个) 按二级学科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方向一般不超过5个。有一级学科点的培养单位,鼓励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研究方向一般不超过 6 个。 (1)化学工程 (2)化学工艺 (3)应用化学 (4)工业催化 (5)生物化工 5. 学制及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