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嵌入式系统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07-9-1

目录

实验一JediView调试环境及软件编程 (3)

实验二系统初始化和存储器实验 (8)

实验三键盘和中断实验 (12)

实验四S3C44B0X定时器实验 (19)

实验五LCD显示实验 (22)

实验六、uclinux文件系统实验 (26)

实验一JediView调试环境及软件编程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调试软件JediView,掌握在JediView环境中新建工程,及其编译,调试工程的方法。

2. 掌握在JediView环境下arm系统中C语言编程及调试方法

3. 掌握arm汇编语言编程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新建一个工程arm1_1,设置并编译该工程,通过JEDI仿真器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实验仪中运行。观察实验仪上的执行结果。掌握调试程序方法,为下面调试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2. 建立工程arm1_2,编写C语言程序arm1_2.c实现1+2+3+…+N(arm1_2.c写在预习报告上)。

3. 建立工程arm1_3,用arm汇编语言编写程序arm1_3.s,实现带参数的子程序调用(用程序跳转表实现),调用参数r0=0,做r1+r2=>r0;r0=1,做r1-r2=>r0(arm1_3.s写在预习报告上)。

三、预备知识

1.关于JediView调试环境基本使用方法。JediView具备一个标准调试软件的绝大部分功能,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源程序编辑器(Editor):用来完成源程序的编辑、修改等任务。

编译器(Build System):把源程序(包括C,C++,汇编)编译生成机器码和可调试代码。

调试器(Debugger):对编译成功的源程序进行调试,如走单步,设断点,全速运行等。

项目管理器(Project Manager):管理项目设置,包括运程序路径,编译选项等。

2.ARM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知识。

3.C语言编程能力。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Micetek 44B0 实验系统,PowerProbe JTAG仿真器,PC机Pentumn100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winXP,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1.学习使用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建立一个工程,添加源程序、编译、下载、调试。

①系统配置:

在桌面点击图标Configuration for ARM 打开窗口如图1所示,其中

Protocol:选择与JediView连接的仿真器协议类型:

如果调试软件没有与目标板连接,进行软件仿真选择Simulator

通过计算机并口和Powerprobe与目标板连接,选择PowerProbe

通过JDEI以太网口仿真器连接,选择JEDI

CpuCore:选择CPU内核类型

CpuName:选择具体CPU型号

Endian:选择Memory大小模式

Initial_File:选择CPU初始化文件

Semihosting:Semihosting功能开关

SWI_Vector_Address:SWI异常向量地址

Top_Memory:当使用Semihosting功能时,设置Momeory的上限地址

Cache_Memory:如果目标CPU为ARM940T/920T,设置仿真器预留Memory空间Reset_Option:选择是否采用硬件复位

请参照图1_1所示进行配置。一旦配置好后,所有在for ARM 环境下运行的工程都可沿用此配置,无需再重复配置。

图1_1 Configuration for ARM配置图

②在桌面建立一个文件夹arm1_1,将:Init.s , arm1_1.c拷贝到该文件夹中。

③双击桌面JediView图标,进入JediView,新建一个工程文件arm1_1,工程内包括两个源文件:Init.s , arm1_1.c。

④设置工程;

⑤编辑源文件,将源文件加入到工程中。

⑥编译工程。

⑦下载。

⑧运行。观察实验仪上的运行结果。

2. 按步骤1的②—⑦建立工程arm1_2,用C语言编程序arm1_2.c,实现1+2+3+…+N。下载后设置断点,连续或单步执行程序,参见附录1,设置观察点,调试程序。

3.按步骤2建立工程arm1_3,用arm汇编语言编写程序arm1_3.s,实现带参数的子程序调用(用程序跳转表实现),调用参数r0,若r0=0,做32位加法;r0=1,则做32位减法。参见附录1,设置观察点,调试程序。

六、参考程序

/*************************************************************

arm1_1.c

**************************************************************/

#define led_Address 0x6000000

void Led_Display(unsigned char data);

void Main(void)

{

int i,j;

while(1)

{

for (i=0x0a;i<=0xf;i++)

{

Led_Display(i);

for (j=0;j<=0x03ffff;j++)

j++;

}

}

}

/******************** S3C44B0X EV. BOARD LED **********************

// -g a: data0 b: data1

// a/_b/f c: data2 d: data3 dp: data4

// c/_d/e dp e: data5 f: data6 g: data7

******************************************************************/

void Led_Display(unsigned char data)

{

unsigned char * ledbuffer = (unsigned char *)led_Address;

switch(data){

case 0:

.

*ledbuffer=0x12;

break;

case 1:

*ledbuffer=0x9F;

break;

case 2:

*ledbuffer=0x31;

break;

case 3:

*ledbuffer=0x15;

break;

case 4:

*ledbuffer=0x9C;

break;

case 5:

*ledbuffer=0x54;

break;

case 6:

*ledbuffer=0x50;

break;

case 7:

*ledbuffer=0x1F;

break;

case 8:

*ledbuffer=0X10;

break;

case 9:

*ledbuffer=0x14;

break;

case 0xa:

*ledbuffer=0x8;

break;

case 0xb:

*ledbuffer=0xC0;

break;

case 0xc:

*ledbuffer=0x62;

break;

case 0xd:

*ledbuffer=0x81;

break;

case 0xe:

*ledbuffer=0x60;

break;

case 0xf:

*ledbuffer=0x68;

break;

}

}

附录1 调试工具栏

调试工具栏如图1_2所示:

图1_2 调试工具栏图其中命令按钮功能如图1_3所示:

图1_3 命令按钮功能图

实验二系统初始化和存储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arm系统初始化的方法。

2. 熟悉ARM处理器存储器空间分配。

3. 掌握用arm指令配置存储空间的方法。

4. 掌握对存储区访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读懂44binit.S系统初始化程序,跟踪执行44binit.s,了解系统复位后初始化过程。(44binit.s 完成的操作内容示意图见附录2图2_1。)

2. 编写arm汇编语言程序arm2_1.s,实现字长读/写、半字读/写、字节读/写(将arm2_1.s 写在预习报告上)。

3. 编写arm汇编语言程序arm2_2.s,实现将一块字数据从源数据区复制到目的数据区(将arm2_2.s写在预习报告上)。

4. 编写C语言程序arm2_3.c,实现将一块字数据从源数据区复制到目的数据区(将arm2_3.c 写在预习报告上)。

三、预备知识

1.ARM处理器存储器空间分配,ARM用寄存器组配置存储空间的方法。

2.ARM指令系统:存储器读/写指令,基址加偏址寻址,汇编语言编程知识。

3.C语言编程能力。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Micetek 44B0 实验系统,PowerProbe JTAG仿真器,PC机Pentumn100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winXP,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1. 了解系统复位后初始化过程。

建立子目录arm2_0,将44binit.s拷贝到该目录(在44binit.s中BL Main指令处加一个标号Main:);按照JediView调试环境介绍中的步骤,新建工程arm2_0,设置工程参数,添加源文件,包含文件44binit.s,编译,下载,单步跟踪执行,观察每一步执行结果,了解系统复位后初始化过程。

2. 建立工程arm2_1,用arm汇编语言实现字长读/写、半字读/写、字节读/写。

在工程arm2_1中添加源文件44binit.s,arm2_1.s,编译、下载、调试。

3. 建立工程arm2_2,用arm汇编语言实现将一块字数据,从源数据区复制到目的数据区。编译下载后调试方法:

①在arm2_2.s 入口处设断点,全速执行程序到断点处后,单步执行程序,观察源数据区

地址指针、目的数据区地址指针,打开memery窗口找到相应地址观察数据块复制情况.

②若使用了堆栈,观察堆栈指针,找到栈底,观察堆栈变化

4. 建立工程arm2_3,用C语言编写程序arm2_3.c,实现将一块字数据,从源数据区复制到目的数据区。

六、参考程序

/********************************************************

arm2_1.s

********************************************************/

.global Main

//.text

Main:

ldr r2,=0x0c010000 //字写:0x11223344-->[0xc01000---0xc01003]

ldr r3,=0x11223344 // r2=0x0c010000

str r3,[r2]

ldr r3,=0x0 //字读

ldr r3,[r2],#4

ldrh r3,[r2] //半字读:[0x0c010004--0xc010005]-->r3

// r2=0x0c010004 ldr r3,=0x5566 // 半字写0x5566-->[0xc01004,0xc01005]

strh r3,[r2],#2 // 后变址r2=0xc01006

ldr r3,=0x7788

strh r3,[r2],#-2 // 半字写0x7788-->[0xc01006,0xc01007]

// r2=0x0c010004 ldrh r3,[r2],#2 //半字读:[0x0c010004--0xc010005]-->r3 ldrh

r3,[r2],#2 //半字读:[0x0c010006--0xc010007]-->r3

ldrb r3,=0x99

strb r3,[r2],#1 //字节写:0x99-->[0xc01008],r2=0x0c010009

ldrb r3,=0xaa

strb r3,[r2] //字节写:0xaa-->[0xc01009],r2=0x0c010009

ldrb r3,[r2,#-1] //字节读:[0x0c010008]-->r3

ldrb r3,[r2] //字节读:[0x0c010009]-->r3

stop:

nop

b stop

.end

/*******************************************************

arm2_2.s

********************************************************/

.global Main

.text

.equ num, 20 //复制字数

Main:

ldr r0,=src //源数据区指针

ldr r1,=dst //目的数据区指针

mov r2,#num

Bcopy:

movs r3,r2,lsr #3 //以8个字为单位的复制次数

beq Cword //不足8个字的数据,以字为单位拷贝

stmfd sp!,{r4-r11} //保护工作寄存器(SVCstack栈底0xc7ffb00,见44binit.s)Ocopy:

ldmia r0!,{r4-r11} //将源数据区8个字数据==>目的数据区,并更新地址指针(!) stmia r1!,{r4-r11} //

subs r3,r3,#1 //块(8个字)复制次数减一

bne Ocopy

ldmfd sp!,{r4-r11} //以8个字为一块复制结束,恢复工作寄存器

Cword:

ands r2,r2,#7 //取余下的不足8个字的字数(=>r2),为零则结束stop

beq stop

Wcopy:

ldr r3,[r0],#4 //否则,每次拷贝一个字数据,直至r2=0

str r3,[r1],#4

subs r2,r2,#1

bne Wcopy

stop:

nop

b stop

//.data

src: .word 1,2,3,4,5,6,7,8,9,0x0a,0x0b,0x0c,0x0d,0x0e,0x0f,0x010,0x011,0x012,0x013,0x014 dst: .word 0,0,0,0,0,0,0,0,0,0,0,0,0,0,0,0,0,0,0,0

.end

七、附录2

initial.s完成的操作内容示意图见图2_1.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实验大纲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实验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实验课是该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必修的实验教学内容。 目的和任务:通过实验环节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使学生掌握MCS51单片机和AR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熟悉MCS51开发环境和ARM集成开发环境,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系统功能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的训练,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调试的一般方法和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三、考核及实验报告 (一)考核 本课程实验为非独立设课,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综合评定实验成绩。(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与要求 设计思路(如:分析、程序流程图等) 实验步骤 实验代码(含必要注释)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小结(本题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注意事项、心得体会等)注:综合型实验需写出系统功能、设计过程 实验报告的要求: 实验报告以文本形式递交,实验报告要书写规范、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图表清晰。 四、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微型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软件:Keil C51;ADT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 高锋.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自编.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参考书 [1] 王田苗.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赜.ARM9 嵌入式技术及Linux高级实践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忠民等.ARM嵌入式VxWorks实践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指导

《嵌入式系统技术》 实验指导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3.10 实验一 KEIL MDK 编程环境及实验箱使用入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DK建立工程、设置工程的方法; 2、掌握MDK编译工程、链接工程的方法; 3、掌握MDK仿真调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参考本次实验的实验步骤,完成本次实验,以及实验步骤中的几个思考题 2、参考教材66页有关MDK工具的配置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MDK提供的两种调试模式 (2)如何在工程中打开存储单元观察窗口 (3)如何在工程中设置断点 三、实验原理: Keil公司开发的ARM开发工具 MDK(Microcontroller Development Kit),是用来开发基于ARM核的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应用程序。它适合不同层次的开发者使用,包括专业的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入门者。MDK包含了工业标准的Keil C编译器、宏汇编器、调试器、实时内核等组件,支持所有基于ARM 的设备,能帮助工程师按照计划完成项目。本次实验主要熟悉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编译代码的下载过程。 四、实验步骤: (1)启动MDK; (2)建立项目; (3)设置工程 (4)建立文件并将文件添加到过程; (5)输入代码; (6)编译连接;

(7)下载代码在线调试。 五、实验要求 1. 总结软件使用过程; 1.总结CORTEXM3处理器的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 实验二数字I/O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通用I/O接口的接口和性能; 2、了解复用功能和重映射; 3、掌握通用I/O接口的程序设计方法。 2、实验原理 CORTEX 处理器的一个GPIO引脚包含以下几个寄存器: ①两个32位的配置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 ②两个32位的数据寄存器(GPIOx_IDR,GPIOx_ODR) ③一个16位的复位寄存器(GPIOx_BRR) ④一个32位的置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SRR) ⑤一个32位的锁定寄存器(GPIOx_LCKR)。 所有寄存器不允许按照半字节或字节访问,必须按32位字访问。1.1.2每一个GPIO引脚都可以在程序中配置成如下几种模式:输入悬空,输入上拉,输入下拉,模拟输入,开漏输出,推挽式输出,,推挽式复用功能,开漏复用功能。

嵌入式实验报告

课题:按键控制流水灯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01 学号:14154951 姓名:李政 指导教师:何建军 设计日期:2016.12.21—2016.12.30 成绩: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嵌入式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作用 通过编程实现对LED灯项目的改变,加深对stm32芯片的理解,对keil软件的熟悉掌握,工程的搭建以及头文件的使用。掌握外部设备的接入以及外部中断的实现。 二、设计要求 用四个按键控制8个流水灯的流水显示 (1).按键A按下时候流水灯按从左往右的流水显示。 (2).按键B按下时候流水灯按从右往左的流水显示。 (3).按键C按下时候流水灯按中心开花的方式流水显示:从中间向两边流水显示 (4).按键D按下时候流水灯按从两边到中心移动的方式流水显示。(5).(选做)引入时针中断: 默认的流水方式: (1)对时钟中断的次数进行计数 (2)当时钟中断的次数除以4的余数为0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流水显示(3)当时钟中断的次数除以4的余数为1时:按从右到左的顺序流水显示(4)当时钟中断的次数除以4的余数为2时:按中心开花的方式流水显示(5)当时钟中断的次数除以4的余数为3时:从两边到中心移动的方式流水显示。 系统启动时按默认的流水方式显示,当按下A、B、C、D四个按键时,按指定的方式流水显示,当按下按键E时恢复按默认的流水方式。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设计原理 这次使用的是stm32f103系列芯片,芯片引脚如下图

Stm32内部资源

GPIO原理及应用: 有7个16位并行I/O口:PA、PB、PC、PD、 PE、PF、PG 都是复用的,最少有2种 功能,最多有6种功能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实验指导08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电气、测控等 课程代码: 8413841 总学时: 48 总学分: 3 编写单位:电气信息学院 编写人:王平 审核人: 审批人: 批准时间:年月日

目录 实验一ADS 1.2集成开发环境练习 (3) 实验二汇编调用实验与Bootloader下载 (11) 实验三、μC/OS-II移植实验 (14) 实验四、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7)

实验一ADS 1.2集成开发环境练习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了解ADS 1.2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建立一个新的工程;建立一个汇编源文件,并添加到工程中;设置文本编辑器支持中文;设置编译链接控制选项;编译链接工程;调试工程。 二、实验设备 装有ADS 1.2集成开发环境的PC机 三、实验步骤 1.ADS环境练习。 (1) 在D:\新建一个目录,目录名为experiment。 (2) 启动ADS1.2 IDE集成开发环境,选择【File】->【New…】,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名称为ADS,目录为D:\experiment。 (3) 选择【File】->【New…】建立一个新的文件TEST1.S,设置直接添加到项目中。输入如程序代码,并保存,此时在工程窗口中可以看到TEST1.S文件。

(4) 选择【Edit】->【Perferences…】,在Font选项设置字体是Fixedsys,Script 是CHINESE_GB2312。 (5) 选择【Edit】->【DebugRel Settings…】,在DebugRel Settings对话框的左边选择ARM Linker项,设置链接地址。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 学院:信息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名称:IO接口(跑马灯) 实验时间:11.16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STM32F4 基本IO口的使用。 2.使用STM32F4 IO口的推挽输出功能,利用GPIO_Set函数来设置完成对 IO 口的配置。 3.控制STM32F4的IO口输出,实现控制ALIENTEK 探索者STM32F4开发板上的两个LED实现一个类似跑马灯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STM32F4的IO口输出。IO主要由:MODER、OTYPER、OSPEEDR、PUPDR、ODR、IDR、AFRH和AFRL等8个寄存器的控制,并且本次实验主要用到IO口的推挽输出功能,利用GPIO_Set函数来设置,即可完成对IO口的配置。所以可以通过了开发板上的两个LED灯来实现一个类似跑马灯的效果。 三、实验资源 实验器材: 探索者STM32F4开发板 硬件资源: 1.DS0(连接在PF9) 2.DS1(连接在PF10)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硬件设计 2.软件设计 (1)新建TEST工程,在该工程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 HARDWARE文件夹,用来存储以后与硬件相关的代码。然后在 HARDWARE 文件夹下新建一个LED文件夹,用来存放与LED相关的代码。 (2)打开USER文件夹下的test.uvproj工程,新建一个文件,然后保存在 LED 文件夹下面,保存为 led.c,在led.c中输入相应的代码。

(3)采用 GPIO_Set 函数实现IO配置。LED_Init 调用 GPIO_Set 函数完成对 PF9 和 PF10 ALIENTEK 探索者 STM32F407 开发板教程 119 STM32F4 开发指南(寄存器版) 的模式配置,控制 LED0 和 LED1 输出 1(LED 灭),使两个 LED 的初始化。 (4)新建一个led.h文件,保存在 LED 文件夹下,在led.h中输入相应的代码。 3.下载验证 使用 flymcu 下载(也可以通过JLINK等仿真器下载),如图 1.2所示: 图1.2 运行结果如图1.3所示:

嵌入式实验报告

嵌入式技术 实验报告 系别: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系 班级:计12-1班 姓名:刘杰 学号:12101020128 总成绩: 评语: 日期: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选择“cedevice emulator emulator kdstub”。 3.选择“Build OS”菜单的“sysgen”开始构建平台。 1.1.4连接,下载和运行平台 1.选择“Target”菜单下的“Connection option”菜单项。 2.在新的对话框中,配置连接关系 3.选择“Target”菜单下的“attach”菜单项,开始下载。 ?实验结果 操作系统定制成功,能正常运行。 ?结果截图 ?问题总结 由于对实验平台了解不够,致使操作过程中添加和删除组件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影响整个实验进度。 实验1.2: 1.打开Platform Builder,并且打开实验1的工程,在实验1的工程基础上做本实验。

进程显示 IE信息查看

报文监测 实验1.3使用Platform Builder开发应用程序 简单实验步骤 1.打开Platform Builder。 2.选择“File”菜单下的“Open Workspace…”,然后打开实验1中创建的平台,本实验要基于 上面的实验的基础上做。 3.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 Project or File…”,打开“New Project or File”对话框。 4.在“Projects”选项页中选择“WCE Application”;在“Project Name”中输入项目的名字,例 如“MyApp”。 5.在“New Project Wizard – step 1 of 1”中选择“A typical Hello World Application”,点击“Finish” 按钮。 6.选择“Build”菜单中的“Build MyApp.exe”来编译应用程序。

嵌入式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基本实验

. Word 资料搭建PXA270嵌入式LINUX开发软硬件环境;安装LINUX操 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建立宿主机端交叉编译调试开发环境;配置宿主机 PC 机端的minicom(或超级终端)、TFTP服务、NFS服务,使宿主PC机与PXA270开发板可以通过串口通讯,并开通TFTP 和NFS服务。 2.人机接口 键盘驱动;LCD控制;触摸屏数据采集与控制实验; 3.应用实验 完成VGA显示;Web服务器实验;网络文件传输实验;多线程应用实验。 4.扩展应用实验 完成USB摄像头驱动与视频采集;GPS实验;GSM/GPRS通讯;视频播放移植;USB蓝牙设备无线通讯;NFS文件服务器;蓝牙视频文件服务器。 5.QT实验 完成基本嵌入式图形开发环境搭建;“Hello world!”QT初探;创建一个窗口并添加按钮;对象通信:Signal和Slot;菜单和快捷键;工具条和状态栏;鼠标和键盘事件;对话框;QT的绘图;俄罗斯方块;基于QT的GSM手机在嵌入式LINUX下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内容 1.人机接口实验 实验十九键盘驱动实验 ?实验目的:矩阵键盘驱动的编写

?实验内容:矩阵键盘驱动的编写 ?作业要求:完成键盘加减乘除运算 ?实验作业源码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DEVICE_NAME “/DEV/KEYBOARD” INT MAIN(VOID){ INT FD; INT RET; UNSIGNED CHAR BUF[1]; INT I,F,J; DOUBLE X; INT A[2]={0}; CHAR PRE_SCANCODE=0XFF; FD=OPEN(DEVICE_NAME,O_RDWR); IF(FD==-1)PRINTF(“OPEN DEVICE %S ERROR\N”,DEVICE_NAME); ELSE{ BUF[0]=0XFF; I=0;F=0; WHILE(1){ READ(FD,BUF,1);

南邮嵌入式系统B实验报告2016年度-2017年度-2

_*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程序设计 多线程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B 班级学号 姓名 开课学期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实验一基于ADS开发环境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ADS开发环境的使用; 2、学习和掌握ADS环境下的汇编语言及C语言程序设计; 3、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2、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 3、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及C语言的混合程序;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1、寄存器R0和R1中有两个正整数,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结果保存在R3中。 代码1:使用C内嵌汇编 #include int find_gcd(int x,int y) { int gcdnum; __asm { MOV r0, x MOV r1, y LOOP: CMP r0, r1 SUBLT r1, r1, r0 SUBGT r0, r0, r1 BNE LOOP MOV r3, r0 MOV gcdnum,r3 //stop // B stop // END } return gcdnum; } int main() { int a; a = find_gcd(18,9);

printf("gcdnum:%d\n",a); return 0; } 代码2:使用纯汇编语言 AREA example1,CODE,readonly ENTRY MOV r0, #4 MOV r1, #9 start CMP r0, r1 SUBLT r1, r1, r0 SUBGT r0, r0, r1 BNE start MOV r3, r0 stop B stop END 2、寄存器R0 、R1和R2中有三个正整数,求出其中最大的数,并将其保存在R3中。 代码1:使用纯汇编语言 AREA examp,CODE,READONL Y ENTRY MOV R0,#10 MOV R1,#30 MOV R2,#20 Start CMP R0,R1 BLE lbl_a CMP R0,R2 MOVGT R3,R0 MOVLE R3,R2 B lbl_b lbl_a CMP R1,R2 MOVGT R3,R1 MOVLE R3,R2 lbl_b B . END 代码2:使用C内嵌汇编语言 #include int find_maxnum(int a,int b,int c)

嵌入式ADS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开发环境 一、实验环境 PC机一台 软件: ADS 1.2集成开发环境一套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系统及其特点;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基本配置并能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 三、实验容 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基本配置 2.使用汇编指令完成简单的加法实验 四、实验步骤 (1)在D:\新建一个目录,目录名为experiment。 (2)点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ARM Developer Suite v1.2 |Code Warrior for ARM Developer Suite”启动Metrowerks Code Warrior,或双击“ADS 1.2”快捷方式启动。启动ADS 1.2 如图1-1所示: 图1-1启动ADS1.2 (3) 在CodeWarrior 中新建一个工程的方法有两种,可以在工具栏中单击“New”按钮, 也可以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菜单。这样就会打开一个如图1-2 所示的对话框。选择【File】->【New…】,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名称为ADS,目录为D:\experiment。 图1-2 新建文件 在这个对话框中为用户提供了7 种可选择的工程类型:

1)ARM Executabl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ELF 格式的可执行映像文件;2)ARM Object Library:用于由ARM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 3)Empty Project:用于创建一个不包含任何库或源文件的工程; 4)Makefile Importer Wizard:用于将Visual C 的nmake 或GNU make 文件转入到CodeWarrior IDE 工程文件; 5)Thumb ARM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ARM 指令和Thumb 指令的混和代码生成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 6)Thumb Executable image:用于由Thumb 指令创建一个可执行的ELF 格式的映像文件;7)Thumb Object Library:用于由Thumb 指令的代码生成一个armar 格式的目标文件库。(4)选择【File】->【New…】建立一个新的文件TEST1.S,设置直接添加到项目中。输入如程序代码,并保存,此时在工程窗口中可以看到TEST1.S文件。 图1-3 新建test1.s (5) 选择【Edit】->【Perferences…】,在Font选项设置字体是Fixedsys,Script是CHINESE_GB2312。 图1-4 设置字体 (6) 选择【Edit】->【DebugRel Settings…】,在DebugRel Settings对话框的左边选择ARM Linker项,设置地址。 点击“DebugRel Settings…”图标按钮,即可进行工程的地址设置、输出文件设置、编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实验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专业:自动化 班级: 0804 学号: 学生姓名:何韬 2011年 11月 18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电信专业:自动化班级: 0804 姓名:何韬学号:组: ___ 实验时间: 2011-11-12 实验室: d108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二ARM的串行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见预习报告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见预习报告 三、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用于ARM7TDMI 的JTAG 仿真器、PC机Pentium100 以上、串口线。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 或WinXP 、ARM SDT 或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四、实验步骤 见预习报告 五、核心代码 在主函数中实现将从串口0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串口0() int main(void) { char c1[1]; char err; ARMTargetInit(); 通过调用OSTaskCreate()或OSTaskCreateExt()创建至少一个任务; . OSStart(); /ucos-ii/" /* uC/OS interface */ #include "../ucos-ii/add/" #include "../inc/" #include "../inc/sys/" #include "../src/gui/" #include <> #include <>

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一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P.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嵌入式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马永昌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综合实验一dht11和人体感应传感器 实验类型:验证型 同组学生姓名:孙凡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和开发方法 2.掌握用户空间调用设备驱动的方法 3.掌握用户和内核的交互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编写温湿度传感器DHT11驱动,传输打印温湿度信息 2.编写人体感应传感器驱动,控制LED 灯亮灭 原理: 温湿度传感器DHT11: 1.引脚图 实际使用传感器没有NC 引脚 2.数据采集 a.数据总时序 用户主机发送一次开始信号后,DHT11 从低功耗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 发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颜睿 学号:3130103850 日期:2018.4.28 地点:创客空间

装订线送响应信号,送出40bit 的数据,幵触发一次信采集。 b.主机发送起始信号 连接DHT11的DATA引脚的I/O口输出低电平,且低电平保持时间不能小于18ms,然后等待DHT11 作出应答信号。 c.检测从机应答信号 DHT11 的DATA 引脚检测到外部信号有低电平时,等待外部信号低电平结束,延迟后DHT11 的DATA引脚处于输出状态,输出80 微秒的低电平作为应答信号,紧接着输出80 微秒的高电平通知外设准备接收数据。 d.接收数据 (1)数据判定规则 位数据“0”的格式为:50 微秒的低电平和26-28 微秒的高电平,位数据“1”的格式为:50 微秒的低电平加70微秒的高电平。 接收数据时可以先等待低电平过去,即等待数据线拉高,再延时60us,因为60us大于28us且小于70us,再检测此时数据线是否为高,如果为高,则数据判定为1,否则为0。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篇一: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 XX/5/23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一、技术性总结报告 (一)题目: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二)项目概述: 1.为了实现车辆座椅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2.方便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载传感器之间的联动。 3.使车辆作为当今物联网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发挥作用。 4.通过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的熟练掌握与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知识的深化记忆。 5. 加强本组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三)技术方案及原理 本次试验分为软件、硬件两个部分。 1.软件部分。 A.智能手机部分,包括通过智能手机对座椅的控制部分、手机所携带的身份信息部分。 本部分软件使用Java编写,其程序部分为:主程序:package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onBarActivity { private Button Up = null; private Button Left = null; private Button Dowm = null; private Button Right = null;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HO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 10007;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 initControl();} private void initControl() {

2021年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实验内容及要求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实验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实验课是该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必修的实验教学内容。 目的和任务:通过实验环节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使学生掌握MCS51单片机和AR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熟悉MCS51开发环境和ARM集成开发环境,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系统功能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的训练,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调试的一般方法和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 类型 选 做 必 做 1 51基本开发环 境实验 2 内容:熟悉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Keil C51,编写简单的数据传送程 序,并进行调试,观察存储空间的使 用情况。 要求:掌握Keil C51软件开发环境 的使用,熟悉数据传送指令。 验证√ 2 加、减法实验 2 内容:编制多字节加、减以及十进制 加法程序。 要求:熟悉算术运算指令,熟练掌握 Keil C51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验证√ 3 ARM基本开发 环境 2 内容:熟悉集成开发环境,建立一个 基本的leddemo工程,设置、编译并 进行调试leddemo工程。 要求:熟悉ARM基本开发平台的软硬 件,掌握程序调试的基础知识和方 验证√

法。 4 ARM串行口实 验 2 内容:实现查询方式串口的收发功 能,接收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 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 级终端显示。 要求: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知识和实 现方法。 验证√ 5 键盘输入与I/O 实验 2 内容:编写矩阵键盘扫描程序,并将 按键键值在超级终端中显示。 要求:掌握键盘扫描的工作原理以及 实现方法。 验证√ 6 ARM综合实验 2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设计一个小系统,并在开发平台上实 现 综合√ 三、考核及实验报告 (一)考核 本课程实验为非独立设课,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与要求 设计思路(如:分析、程序流程图等) 实验步骤 实验代码(含必要注释)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小结(本题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注意事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目录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1) 目录 (1) 实验报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Linux的初步使用 (2) 实验二linux驱动程序 (5) 实验三交叉编译程序 (11) 实验四编译内核与下载 (15)

实验一Linux的初步使用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linux命令的使用,linux程序的编译与调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掌握虚拟机VMWARE的基本应用; 2. 掌握虚拟机中RED hat linux 的安装; 3. 掌握基本linux命令的使用; 4. 掌握linux程序编译与调试。 实验设备: 装有VMWARE的PC机一台,RED HAT安装光盘(或ISO映像文件)。 实验步骤: 1.创建一虚拟机MYLINUX 1)从桌面上单击“VMWARE WORKSTAION”启动虚拟机软件,单击新建虚拟 机,指定保存路径“D:\MYLINUX”,选择虚拟机操作系统类型:linux,然后 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双击虚拟机中CDROM,选择将虚拟机光驱连接修改为:使用ISO映像,并指 定映像文件为共享磁盘:I:\redhat-disk-1.iso。 3)单击虚拟机中启动虚拟机,开始从光盘上启动系统并安装linux。 2.安装linux 注意: 在虚拟机和主机之间进行切换方法:鼠标单击虚拟机,可以进入;要回到主机,请用CTRL+ALT 1)输入回车,进入图形化安装;也可以linux text进入文本界面安装; 2)选择Skip(跳过CD检查),回车 3)点击NEXT(下一步) 4)安装语言,选择简体中文;或选择English 5)安装类型,选择定制:Custom 6)分区选择:自动分区

嵌入式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跑马灯实验 (1) 实验二按键输入实验 (3) 实验三串口实验 (5) 实验四外部中断实验 (8) 实验五独立看门狗实验 (11) 实验七定时器中断实验 (13) 实验十三ADC实验 (15) 实验十五DMA实验 (17) 实验十六I2C实验 (21) 实验十七SPI实验 (24) 实验二十一红外遥控实验 (27) 实验二十二DS18B20实验 (30)

实验一跑马灯实验 一.实验简介 我的第一个实验,跑马灯实验。 二.实验目的 掌握STM32开发环境,掌握从无到有的构建工程。 三.实验内容 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构建基于固件库的工程,编写代码实现跑马灯工程。通过ISP 下载代码到实验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在线调试。 四.实验设备 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亮点STM32实验板、JLINK。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ISP软件。 五.实验步骤 1.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 2.熟悉串口编程软件ISP 3.查看固件库结构和文件 4.建立工程目录,复制库文件 5.建立和配置工程

6.编写代码 7.编译代码 8.使用ISP下载到实验板 9.测试运行结果 10.使用JLINK下载到实验板 11.单步调试 12.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及测试 源代码: 两个灯LED0与LED1实现交替闪烁的类跑马灯效果,每300ms闪烁一次。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次实验我了解了STM32开发板的基本使用,初次接触这个开发板和MDK KEILC 软件,对软件操作不太了解,通过这次实验了解并熟练地使用MDK KEIL软件,用这个软件来编程和完成一些功能的实现。作为STM32 的入门第一个例子,详细介绍了STM32 的IO口操作,同时巩固了前面的学习,并进一步介绍了MDK的软件仿真功能。

嵌入式系统实验一

实验一、Bash Shell命令 一、实验目的 1.学会VMWARE虚拟机安装; 2.学会安装Linux操作系统; 3.掌握常用的Bash Shell命令的功能; 4.理解Bash Shell参数的含义; 二、实验内容 1.VMWARE虚拟机安装 2.Linux操作系统(CentOS)安装 3.常用Bash Shell命令 GUN Bash Shell是一个能提供对linux系统的交互式访问的程序。通常在用户登录时启动运行,登录时系统启动的Shell依赖于用户账户的配置。 1)查看系统用户账户列表以及对应用户的基本配置信息: $cat/etc/passwd 命令显示结果:rich:x:501:501:Rich Blum:/home/rich:/bin/bash ?用户名: ?用户密码或占位符: ?用户的系统UID(用户ID): ?用户的系统GID(组ID): ?用户全名: ?用户的默认主目录: ?用户的默认shell程序:

2)Shell 提示符 控制命令行提示符格式环境变量:?PS1:控制默认命令行提示符的格式。? PS2:控制次级命令行提示符的格式。 $echo $PS1 $echo $PS2 Shell 命令行提示符由特殊字符(以\开始)和普通字符组成,特殊字符及其对应的描述见附录表 1。 练习个性化定制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格式: 1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格式:[24时制HH:MM:SS 格式的当前时间][当前用户用户名]$ $PS1= 2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格式:[当前用户的用户名@本地主机名@当前工作目录]$ $PS1= 3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格式:[bash shell 的版本@“日月年”格式显示的日期@shell 当 前管理的任务数]$ $PS1= 3)文件和目录列表 1 ls -F 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cd /$ls -F 2 ls -a 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下的隐藏文件与普通文件 $ls -a 3 ls -l 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下文件更多相关信息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格式显示结果:次级命令行提示符格式显示结果: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显示结果: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显示结果: 默认命令行提示符显示结果: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四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嵌入式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马永昌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实验四C 语言裸机编程 实验类型:验证型 同组学生姓名:__孙凡原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初步了解C 运行库 ? 初步了解gcc arm 常用编译选项 ? 了解ARM 中断处理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 编写C 裸机代码实现跑马灯,通过控制Timer 中断实现 ? 通过控制uart 串口进行调试打印 三、主要仪器设备 树莓派、PC 机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 通过定时器产生中断,控制gpio ,实现跑马灯 2 控制uart 控制器,产生调试打印。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主程序arm.c 注释 //包含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rpi-aux.h" #include "rpi-armtimer.h" #include "rpi-gpio.h" #include "rpi-interrupts.h" #include "rpi-systimer.h" #include "rpi-led.h" /** Main function - we'll never return from here */ void kernel_main( unsigned int r0, unsigned int r1, unsigned int atags )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颜睿 学号:3130103850 日期:2018.3.28 地点:创客空间

嵌入式综合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基于STM32的GPS信息显示系统 ——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班级:0211112 姓名:褚建勤学号:021111228 班级:0211112 姓名:于心忆学号:021111216 班级:0211112 姓名:乐浩奎学号:021111232 一、产品设计要求(产品规格描述) 1 、嵌入式产品名称 GPS信息显示系统 2 、嵌入式产品目的 在学校的生活中,你经常可能需要联系不是同一间宿舍的同学,但是你不能确定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这时候全球定位系统(GPS)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但是传统的GPS系统只能提供经纬度信息,不能直观的显示你想要找到人在何处,我们的系统就在传统的GPS的基础上添加了对应位置显示的功能,方便你更方便更快捷的找到你想找的同学 3 、嵌入式产品功能 使用GPS输入用户位置信息 GPS将相关经纬度信息反馈给主处理器 主处理器处理相关位置信息并将信息转换为对应位置在LCD上显示出来 在LCD上输出用户状态信息 4 、嵌入式产品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设备:GPS系统 输出设备:LCD 二、产品方案设计(产品设计方案) 1 2 1 )处理器选择 本系统选用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RB嵌入式微控制器作为处理器。 ①选用原因 A 技术因素 工作频率: 最高72MHz。 内部和外部存储器: 128K字节的闪存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及数据;多达20K字节的内置SRAM,CPU能以0等待周期访问(读/写)。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Dais软件的操作,熟悉程序编写的操作步骤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一台,Dais-52PRO+或Dais-PRO163C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将80h~8Fh共16 个数写入单片机内部RAM 的30h~3Fh空间。 四、实验步骤 1.运行Dais软件,进入集成开发环境,软件弹出设置通信端口对话框(如图2-1-1), 请确保实验装置与PC正确连接,并已打开实验装置电源,使其进入在待命状态。 这里选择与实验装置实际相连的通信端口,并单击“确定”。如通信正确则进入Dais 软件主界面,否则弹出“通信出错”的信息框(如图2-1-2),请检查后重试。 图2-1-1设置通信端口对话框图2-1-2通信错误信息框 2.通信成功后,单击菜单栏“设置”→“仿真模式”项打开对话框,选择需要设置型 号、程序/数据空间。这里我们将型号设置为“MCS-51实验系统”,外部数据区 设置为“系统RAM”,用户程序区设置为“片外(EA=0)”,如图2-1-3所示,最 后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

图2-1-3设置工作方式对话框 3.工作方式设置完毕后,单击菜单栏“文件”→“新建”项或按Ctrl+N组合键(建 议单击工具栏“”按钮)来新建一个文件,软件会出现一个空白的文件编辑窗口。 4.在新窗口中输入程序代码(A51\2_1.ASM):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R1,#30H ;片内RAM首地址 MOV A,#80H ;写入数据初值 MOV R7,#16 ;循环变量 LOOP1: MOV @R1,A ;写数据到片内RAM INC R1 ;地址增量 INC A ;数据+1 DJNZ R7,LOOP1 ;循环变量-1,不为0继续 SJMP $ ;结束 END 5.单击菜单栏“文件”→“保存”项(建议单击工具栏“”按钮)保存文件。若 是新建的文件尚未命名,系统会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如图2-1-4),提示用户选择文件保存的路径和文件名,再单击“保存”按钮。

《单片机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短学期实验报告 (单片机系统设计) 题目: 专业: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电压表设计 目录 1系统的设计要求 (2) 2系统的硬件要求 (2) 2.1真有效值转换电路的分析 (2) 2.2放大电路的设计 (3) 2.3A/D转换电路的设计 (3) 2.4单片机电路的分析 (4) 2.5显示电路 (4) 3 软件设计 (5) 3.1 软件的总流程图 (5) 3.2 初始化定义与定时器初始化流程图 (5) 3.3 A/D转换流程图 (6) 3.4 数据处理流程图 (6) 3.5 数据显示流程图 (7) 4 调试 (7) 4.1 调试准备 (7) 4.2 关键点调试 (7) 4.3 测试结果 (8) 4.4 误差分析 (8) 5结束语 (8) 5.1 总结 (9) 5.2 展望 (9) 附录1 总原理图 (10) 附录2 程序 (10) 附录3 实物图 (14)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电压表设计 ****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1 设计要求 (1)运用单片机实现真有效值的检测和显示。 (2)数据采集使用中断方式,显示内容为有效值与峰值交替进行。 2 硬件设计 本系统是完成一个真有效值的测量和显示,利用AD737将交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用ADC0804实现模数转换,再通过单片机用数码管来显示。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系统框图由真有效值转换电路、放大电路、A/D 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五部分。 图2-1 原理框图 2.1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主要是利用AD737芯片来实现真有效值直流变换的,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的有效值,其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由于AD737最大输入电压为200mV, 所以需要接两个二极管来限制输入电压,起到限幅的作用。如图中D1、D2,由IN4148构成,电容C6是耦合电容,电阻R1是限流电阻。 2.2 放大电路设计 放大电路主要是利用运放uA741来进行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3所示。 A/D 转换 单片机 电路 显示 电路 转换 电路 交流 信号 放大 电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