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_简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流变

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_简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流变

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_简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流变
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_简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流变

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

———简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流变

康长福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20世纪的乡土中国风云激荡,波澜壮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乡土小说忠实记录了近百年来乡土中国的发展变迁,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迥异的特征。本文简略梳理了20世纪乡土小说的发展流变历程,将其划分为7个阶段,并对乡土小说在各个阶段的思想内容、价值取向、表现形态、艺术特点和审美风格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把握,粗线条地勾勒出其近百年来随社会变革而显现的波峰谷底的大致轮廓。

关键词:20世纪;乡土小说;发展流变

中图分类号:I2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44(2002)01—0033—05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档案中,20世纪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丰富厚重的篇章。在这一百年里,古老的中华大地遭受了空前的劫难: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得锦绣河山千疮百孔、支离破碎;民族战争和阶级战争的战火燃烧过每一寸土地,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在战火中被付之一炬;频繁降临的自然灾害助纣为虐,使贫瘠的土地雪上加霜;狂热的乌托邦寻梦代价惨重,“十年洗劫”一度将这个古老的民族推向深渊的边缘……这是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百年,是血泪浸泡、多灾多难的百年。但是,正是在这一百年里,沉睡千年的古老中国从梦中醒来,第一次睁开眼睛打量这个星球上自己以外的世界,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落后的经济模式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陈腐的封建思想和价值观念所维系的专制庙堂开始崩溃,血亲关系和伦理道德所构筑的乡村宗法制体系开始动摇,千千万万“欲做奴隶而不得”的农民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尊严与价值,力争从专制的、阶级的枷锁

中挣脱出来获得自我的解放……这是乡土中国翻

天覆地、沧海桑田的百年,是广大农民觉醒、抗争、奋斗、新生的百年!发韧于五四时期的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历经了这百年的风雨沧桑,浸透着乡土中国这百年来的鲜血与泪水,书写着中国农民为争取“人”的地位而不断觉醒又不断陷入困惑、不断遭受苦难又不断艰难前行的曲折历程和心灵轨迹,记录着乡土中国在血污与泥泞中的挣扎和向现代化迈进的光荣与悲壮,勾画出一幅色彩斑澜的历史画卷,筑起了一座巍峨的世纪纪念碑。面对近百年来繁若星河的乡土小说作家和浩如烟海的乡土小说作品,认真梳理其发展流变过程,勾勒其波峰谷底的大致轮廓,探究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相异的思想内容、价值取向、艺术特征和美学风格,应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以时间为线索,20世纪乡土小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7个时期:

一、自五四初期至2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的

收稿日期:2001-06-06

作者简介:康长福(1964-),男,硕士,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研究。

第18卷第1期 德

州学院学报 V ol.18,N o 11

 2002年3月 Journal

of Dezhou U niversity Mar.2002

乡土小说除鲁迅的开创奠基之作外,还有师法鲁迅的青年作家和以文学研究会的部分成员为主的乡土写实派小说,以及以废名为代表的乡土抒情小说。1918年5月,《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这是鲁迅面向千年乡土中国发出的第一声“忧愤深广”的呐喊,这是新文学第一次以艺术形象揭示“狼子村”里的那些“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贫苦农民的悲惨状况,以及他们“被食”而不自觉并参与“吃人”的精神悲剧;第一次披露了几千年来封建乡土中国的“吃人”历史。随后,《孔乙已》、

《药》、

《阿Q正传》、

《故乡》、《风波》、《祝福》、

《离婚》等乡土小说一发而不可收,集中地控诉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礼教道德的罪恶,反映了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迫下,农民的生存艰难和心灵创伤,展现了曾经富饶的乡村的破败萧条。其冷峻的批判性与深刻的启蒙精神力透纸背,表现出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先行者的强烈的时代忧患意识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使乡土小说一经产生就达到了深刻的思想价值与高度的审美价值有机融合的高度,并具有了无可替代的示范性。以许钦文、王鲁彦、彭家煌、蹇先艾、台静农、裴文中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在鲁迅的精神感召和小说创作的影响下,1923年以后,竞相发表了一批反映农村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小说作品,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乡土小说的高潮和第一个乡土小说流派,一般称之为“乡土写实派小说”。他们以现代理性精神回首审视自己所熟悉的故乡村镇,审视他们所熟悉的乡亲故人,一面倾诉着内心的思乡愁绪和怀旧情感,一面以批判的眼光来展示那些残酷、野蛮、愚昧的陈规陋习和农民麻木、苟且、迷信、僵死的灵魂。残酷的“水葬”(蹇先艾《水葬》)、“村仇械斗”(许杰《惨雾》)、野蛮的“典妻”(许杰《赌徒吉顺》)、愚昧的“冲喜”(台静农《烛焰》)、荒谬的“借种”(彭家煌《活鬼》)、荒诞的“冥婚”(王鲁彦《菊花的出嫁》)……一幅幅令人惊惧的风俗图画,透出深刻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意韵。乡土抒情小说是20年代乡土小说大潮中的另一翼,主要以废名为代表,与写实派乡土小说冷峻坚实的格调不同的是,抒情派乡土小说对乡村的观照似雾里看花,用一种非写实、非浪漫的淡薄的现实主义与素雅的浪漫主义笔触,谱写了一首首清新素朴、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吟唱出对“故园旧土的隐隐深情”和对古老淳朴的民间文化的热爱。乡土抒情派小说3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京派小说中的乡村叙述可以看作是该流派的延续,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世界、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甚至萧红的童年的“呼兰河”记忆,都显现出古老乡土大地上的人性美、人情美及田园气息。

二、20年代末至3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盛况空前,普罗作家率先以“阶级意识”引燃了奔涌的地火,感受和记载着“咆哮了的土地”。接着左翼小说家们用犀利的手术刀深入乡村原野,剖析着农民经济破产、“丰收成灾”的根源,剥离出伦理关系、宗法制度分崩离析的原因,呼唤欲来的《山雨》(王统照)。饱尝亡国之苦、满怀去乡之愁、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群,将黑土地上的鲜血与烈火、灾难与泪水诉诸笔端,展示出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作家自觉地用阶级的目光审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国民党黑暗腐败统治下的畸形中国乡土世界,第一次表现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发动、组织和领导,预示出中国农村和农民未来的出路和前景,使乡土小说具有了高度的政治价值和社会宣传鼓动效用,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在审美风格与艺术特征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特别是普罗乡土小说,对于40年代乃至70年代中期的乡土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 这是中国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个繁荣时期,也是乡土小说与社会变革结合得最紧密的时期。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是跪着生还是站着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做出的选择。“国家不幸诗家幸”,战争为中国文学的兴盛提供了契机,激发出作家的炽热欲燃的爱国热情,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责任感,乡土小说自此走向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七?七”事变后仅两个月,《七月》就浴着抗日初起的战火而出生,形成了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硝烟炮火的七月派小说流派,成为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上意义重大、价值独特的文学存在。(就现有的

43 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8卷

乡土小说的研究论著或学术文章中,还少有人将七月派乡土小说纳入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总体框架和研究范畴中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我们认为,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上如果没有七月派乡土小说浓墨重彩的一章,无论如何都是不完整的)。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把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新文学推向辽阔的乡村大地,广大作家走出书斋,走向边远的山村边寨,和广大农民生活、战斗在一起,认识到他们在争取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自身解放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塑造了千千万万个王哑巴(姚雪垠:《差半车麦秸》)式的中国农民,是如何在战争中不断革除自己的头脑中的不良思想和身上的落后习气,勇敢投入战斗的形象,谱写了乡土大地上农民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赞歌。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辟出乡土小说创作的新天地,对乡土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使乡土小说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超越。立足乡土,关注农民不仅是作家的社会责任,而且是政治任务。主体的自觉与革命的要求高度结合起来,造成了40年代以来解放区乡土小说的新气象。一批成长于乡间的本土作家脱颖而出,大放光彩。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李家庄的变迁》,孙犁的《荷花淀》等已成为乡土小说的经典之作。此外,马烽、西戎、孙谦、柳青、于黑丁、李束为、胡正、袁静、孔厥、康濯、王林等也各有佳作。另一批是来自国统区的作家,他们本来就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功底,并且有较长时间的创作实践,一旦转变了观念,确定了方向,实力便显示出来。丁玲、欧阳山、周立波、草明等人的乡土小说,一方面变换着自己的口味和腔调,在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方向上努力,一方面保留着知识分子的思考,弥补了本土作家乐观有余、理性批判精神稍弱的不足。应当说丁玲表现的最为典型,她“没有被这种感情存在的海洋所掩没”,而“有和他们的生活内容搏斗的批判的力量”(胡风语)。活跃在解放区的两支乡土小说作家队伍,各有千秋,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40年代乡土小说的辉煌。

四、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前十七年乡土小说”。

新生的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古老的乡土中国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广大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乡土小说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题材内容。翻身后农民对精神文化的巨大需求,也极大地刺激了作家的创作热情。乡土小说从未像这个时期那样作家队伍剧增、作品数量惊人。先是一批反映农村变革新气象、农民精神新风貌的乡土小说显示出最初的实绩,如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高晓声的《解约》、马烽的《结婚》、康濯的《春种秋收》、秦兆阳的《偶然听到的故事》等,真实描绘了翻身农民挣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追求民主自由新生活的斗争和努力,展现了农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记录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歌颂了新的时代、新的生活。自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开始,反映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运动的小说成了乡土小说的主潮,表现农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两条路线、两种思想、两个阶级的斗争成了乡土小说的主题,人为夸大的变天与反变天、复辟与反复辟、反攻倒算与巩固政权的阶级斗争,让和平时期的乡土小说带有了刀光剑影的刺激性。如果说《桥》(刘澍德)、《铁木前传》(孙犁)、《三里湾》(赵树理)、

《山乡巨变》(周立波)等作品火药味还不太浓的话,到了《创业史》(柳青)、

《艳阳天》(浩然)、

《风雷》(陈登科)等作品,阶级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刺刀见红的程度了。尽管这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真实纪录了农民对土地公有制集体化道路的怀疑、观望、消极的态度,表现了他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摇摆不定、步履蹒跚和思想斗争及内心痛苦,但是,创作中观念先行、歪曲现实的痕迹十分鲜明,模式化、公式化、程序化的弊端也显而易见。这一时期乡土小说的另一个流向是对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再现。昨日的血与火时时浮现在他们的眼前,枪炮声仍频频回响于他们的耳畔,战友的英姿常常在他们的脑海中出现,使他们产生出一种难以抑制的表现冲动和创作欲望。安定的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将愿望化为现实的可能,梁斌的《红旗谱》、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冯德英的《苦菜花》、孙犁的《风云初记》、

《山地回忆》、柳青的《铜墙铁壁》等,再现了革

53

第1期 康长福: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

命战争中农民的英雄形象,歌颂了农民的崇高精神风范和美好情操,让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充盈到乡土小说的艺术殿堂中。

五、66年至76年“十年文革”时期 始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对政治的迎合和政治对文学的干预不断发展强化,终于导致了政治对文学的否定和文学对政治的屈从。“十年文革”期间,整个文坛一派荒芜调零,阴谋文学肆虐,艺术之神匿迹,乡土小说的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在“根本任务论”、

“主题先行论”、

“三突出”、

“三陪衬”等极左文艺理论指导下,出现了《金光大道》、

《百合花》、

《万年青》、

《春潮急》等带有严重思想缺陷甚至方向性错误的乡土小说,以及完全为林彪四人帮政治野心服务的“阴谋小说”———《虹南作战史》等思想扭曲、艺术失败的作品。历史不会留下空白,我们不能因它的不光彩而遮掩起来。否则,我们将无法解释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发展的历史逻辑性,也将割裂了它的完整性。

六、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 这是乡土小说恢复生机、再次繁荣的时期。1976年10月的惊雷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惨遭蹂躏、满目疮痍的乡土大地上春潮奔涌,饱尝极左之苦、倍受现代迷信奴役的中国农民开始解放思想、重获新生。乡土小说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徘徊不前之后,又一次青春焕发、饮誉文坛。“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的重新确立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使乡土小说首先在社会学层面上获得突破。《月兰》(韩少功)、

《阴影》(左建明)、

《笨人王老大》(锦云、王毅)、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贤亮)、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蔚林)、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等小说发出了血与泪的控诉,揭示了农民心灵与肉体上的“伤痕”;《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

《心香》(叶文玲)、

《李顺大造屋》、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芙蓉镇》(古华)等小说对中国农民的多灾多难进行了政治反思和文化反思;《乡场上》(何士光)、

《内当家》(王润滋)、

《黑娃照相》、

《春妞和她的小戛斯》、

《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迹》(张一弓)、

《单家桥的闲言碎语》(潮清)、

《燕赵悲歌》(蒋子龙)、

《小月前本》、

《鸡窝洼的人家》、

《腊月?正月》(贾平凹)等小说展示了在改革开放后古老乡土上升腾起的

希望;《人生》(路遥)、

《秋天的思索》、

《秋天的愤怒》、

《古船》(张炜)、

《海祭》、

《鲁班的子孙》(王润滋)、

《老霜的苦闷》、

《老人仓》(矫健)等小说对改革中出现的人性丑恶,历史进步与道德进步的二律背反等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还有一支颇有锐气和实力的生力军,那就是崛起于新时期的知青乡土小说创作。《世界》(晓剑、严亭亭)、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

《黑峻马》(张承志)、

《桑树坪纪事》、《桑塬》(朱晓平)等作品,为新时期的乡土小说画廊增添了新的景观。

七、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初步确立,商品意识不断强化,文学失去了往昔的轰动效应,进入了一个流派林立、价值多元、没有主潮的发展时期,乡土小说也进入了20世纪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历史时期。它不再风光无限地是文坛上的聚光点,也不再是创作领域中的“大哥大”,相反,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城市文学却成为文坛上新的闪光点。然而,乡土小说的相对沉寂并不等于匿迹,农村、农民从来没有在作家的视野中淡出,乡土小说创作以一种更为厚重、平稳、扎实的态势执着地前行,向纵深挺进。《爸爸爸》(韩少功)、

《小鲍庄》(王安忆)、

《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刘恒)、《厚土》(李悦)、

《黑风景》(杨争光)等乡土小说,不仅叛离了表现时代或社会主题的传统模式,进而有意识地淡化了现实功利性,淡化甚至消泯了人的阶级性、政治性等社会属性,而且深入挖掘人本身,突出表现人性、心灵、本能及其文化意义,进而把人作为类的存在而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哲学层面上的探讨,使乡土小说完成了由社会学层面到人类学、文化学、哲学层面上的飞跃。时光逼近世纪末,乡土小说的多元与无序格局更为突显,陈忠实等人对乡土历史的回顾反思与何申等人对现实农村的关注同样是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使然;曹乃谦等人对农民国民性的剖析批判并不妨碍张宇等人在那里真诚讴歌“乡村情感”;谭文峰《走过乡村》后对现存阴暗面的愤怒与迟子建在《亲亲土豆》、

《雾月牛栏》中对农村人与人之间真挚情谊与美好人性的赞叹并行不悖;刘玉堂以民间文化的目光温情脉脉地打量着“钓鱼台”与韩少功学者式地将马桥

63 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8卷

及其人物“词典”化,在揭示农民心态上殊途同归……总之,这一时期,乡土小说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多元化、复杂化局面。这是文学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是乡土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不仅是近百年来乡土小说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基础上的一次自我超越,而且预示出下一个世纪乡土小说的走向和趋势、前景与未来。

20世纪的光荣已成往昔,新世纪的梦想正在孕育。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苍茫暮霭与旭日新

辉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不禁为古老的乡土中国百年来所经历的血泪苦难、风雨沧桑而感慨,也为乡土小说近百年来苦难历程的悲壮和在苦难中铸就的辉煌而震撼。回首它踏过的泥泞与血污,考察其留下的或深或浅、或正或斜的足迹,既是为20世纪乡土中国的变迁整理文学档案,也是为20世纪中国农民的奋斗留影作传,同时也是为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和奠定基础。

G reat social changes an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cal novels in the 20th century

KAN G Chang -fu

(Chinese Department of Qufu Teachers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China )

Abstract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The local novels ,whose features were wide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that century recorded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thesis briefly analyses the course of those novels ’changes and regards the course as seven phases.Mean 2while ,it roughly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novels by dealing with their ideological contents ,val 2ues ,forms ,artistry and aesthetic styles.

K ey w ords :the 20th century ;local novel ;development

(上接第32页)

The trend and error of present Chinese poems

———Comments on “2000Chinese Poems Chosen ”

J I Gui -qi

(Chinese Department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Shandong 253023,China )

Abstract :The essay summarizes present writing condition of Chinese poems by giving an example that is ”2000Chinese Poems Chosen ”and directs six problems of the appearance in present writing of Chinese po 2ems :1\varied and secular theme.2\extreme individual expression of emotion.3\excessive philosophic flavour in poems.4\appling language as one pleases.5\prosize poetic form and retrograde music.6\lowering poetic mood and great poems disappear.These problems show the error in the artistic exploration of Chinese poems.

K ey w ords :Chinese poem ;present ;phenomenon ;exploration ;error

73第1期 康长福:百年沧桑与文学记忆

格非:为什么说《安娜卡列琳娜》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文|格非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一位小说家获得如此殊荣,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虽说常常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并列,但人们似乎更喜欢把他与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一起比较。在这方面人类的天性中确有一种固执的可笑之处:是塞尚伟大,还是梵高更了不起,莫扎特与贝多芬孰优孰劣,如果不让他们见个高低,分个胜负,决个雌雄,似乎颇不甘心。 敏感而自尊的普鲁斯特就认为,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根本没法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见《驳圣伯夫》)。他说:“巴尔扎克的作品令人不愉快、装模作样,充满可笑之处,人类受到一个想写一部巨著的文学家的裁判,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却是受到一个安详的神道的裁判。巴尔扎克给人伟大的印象,托尔斯泰身上一切自然而然地更加伟大,就像大象的排泄物比山羊的多得多一样。 与普鲁斯特持相同看法的是海明威。海明威的自负是出了名的,屠格涅夫、莫泊桑之流也许根本不入他的法眼,他自称与巴尔扎克打了个平手,但对于托尔斯泰伯爵,他还没有足够的勇气与之较量。 说到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两个人堪称一对冤家。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两位大师,彼此之间由于文人相轻的通病而导致互相鄙薄本属正常,比如前面提到的海明威与威廉·福克纳之间就很不太平。不过,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没有太多的猫腻。至少从表面来看,两位巨匠虽不能说相敬如宾,倒也相安无事。托尔斯泰曾对陀氏的妻子大为赞扬,并不无自嘲地感叹说,若是每个作家都能有那样一个贤惠的妻子,真不知道要多写多少部小说。言下之意,陀氏之所以能一部接着一部地写出那些传世之作,其中有一半是妻子的功劳。托尔斯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好像很不以为然,他说出“一个病人不可能写出健康的小说”这样的话,显然有失厚道。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显得较为谦虚一些。他不仅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欧州文学中无双的精品,而且公开承认托尔斯泰的才华在自己之上。 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捆在一起,并最终使他们互相成为对方的镜子,是后代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有意无意造成的。19世纪的俄国文坛,群星闪耀,大师层出不穷。但如果要从中选出一位对后代的文学(小说)产生最重大影响的作家,此人非陀思妥耶夫斯基莫属。相反,列夫·托尔斯泰对后世影响最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力举世公认,加缪、卡夫卡、贝尔纳诺斯皆可以看成是陀氏的传人。卡夫卡在日记中承认,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对自己日后的写作是一大发现。而在《罪与罚》与《审判》《城堡》之间,似乎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内在的联系。即使像果戈理、契诃夫一类的作家对俄国、西方乃至美洲的短篇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要在西方找到一位托尔斯泰的真正门徒则绝非易事。

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_传承与变革_李琳

MOUNTAIN FLOWERS 化”:个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与社会“妥协”,融入社会,完成自我的“社会化”历程,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主题特点则不尽然,“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英雄主义’至上,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行事,竭力表现出个人与众不同,因此,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体无法将融入社会作为成熟的最终奖赏”(孙胜忠,2005:322),也不崇尚“妥协”和“社会化”。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是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的主题之一,而这种困惑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而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反映出从世纪初的“迷惘”到战后的“垮掉”到八十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城畸人》(1919),通过乔治的成长反映出美国旧式文化的逐步瓦解,包括清教思想在现代的扭曲和传统男女关系的破裂。费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中年青主人公阿莫瑞(Amory)的成长困惑代表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个一代人的“迷惘”。美国经典成长小说《麦田守望者》则反映出战后“垮掉的一代”的成长困惑。在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少数族裔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在主题上侧重于主人公身份的寻求与确定,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例如:非裔文学中的《看不见的人》、华裔文学中的《女勇士》等。二十世纪的美国女性成长小说力图呈现女性在现代社会遭受的多型态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追寻解放与自我定位的主题,例如:《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秀拉》等。 在小说结局的处理上,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传统的欧洲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认识,在小说结尾处,主人公成长为主流社会的模范或代表,小说一般以主人公与家人团聚、与恋人喜结连理等幸福圆满的结局收尾。但是从对大量的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文本的分析来看,美国成长小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结局:主人公对社会、对人生的、对自我的这种认识也可能是不符合社会所约定俗成的那种所谓正确的理念,或者主人公最终并没有获得所谓的成长,他或她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彷徨、犹豫,或是拒绝成长,走向“反成长”,甚至死亡的道路。《麦田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最后躺在精神病院里,对未来毫无打算,至于未来要做些什么,他认为这是个可笑的问题。 四 二十世纪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也反映在二十世纪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别,成长小说不再拘泥于一种传统的模式,或者我们将这种变革称为“文类逾越”(Gen-erictransgression)。正如冯品佳(FengPin-chia)所说:“这种对传统文类的演绎、变奏并不宣示着文类的灭绝;相反地,这种‘文类逾越’又再赋予旧有文类新的契机”(1998:19)。 参考文献: [1]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M].廖鸿钧,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65-195. [2]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3]托妮?莫瑞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4]Coyle,William,ed.The young men in the American Litera-ture:The Initiation Theme.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5]Feng Pin-chia.The Female Bildungsroman by Toni Morrison and Maxine Hong Kingston:A postmodern Reading[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8. [6]Hardin,James,ed.Reflection and Action:Essaysonthe Bil-dungsroman.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1. [7]Howe,Susanne.Wilhelm Meister and His English Kinsmen [M].New York:AMS Press,1996. [8]Mullane,Janet,et al.,ed.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李琳,(1978—),女,河南安阳市人,英语语言文 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 究英美文学。 作者简介: 家园,作为风雨、寒冷、恐惧和寂寞的庇护所与食物、关心、友好和爱情的保存地,自人类诞生起一直以来是历代人们的奋斗梦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男人和女人战胜各种苦难和克服无数挫折。文学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所以追求理想家园这一主题也是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探讨和求索的话题。 英国女性小说产生于十七世纪末期,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繁荣起来。十九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女性作家尤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活跃,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作家,这一时期的女性小说也因此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蓬勃发展。女人的自然天性使其对家园和爱情的感触总是要比男人厚重得多,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及其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更是如此,寻求理想家园成为她们彼此之间的共享话题。不少英国女性作家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细腻,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婚姻问题为基点,再次对寻求理想家园这一普遍、永恒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为广大读者创造出了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本内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肖和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的玛丽?巴顿。 一、西方文学中家园情结的由来与发展 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曾经纯真快乐地生活在天堂的伊甸园中,对世事一无所知。后来,夏娃禁不住化身为蛇的魔鬼撒旦的诱惑而偷尝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还给亚当也吃了一个,他们就此变得心明眼亮,能辨善恶美丑。于是,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罪而被愤怒的上帝逐出天堂。从此,亚当和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就永远失去了水草丰沃的美好乐园,不得不在茫茫大地上为自身的家园而奋斗。 数千年以来,无论是在耶稣诞生之前的未开化时期还是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文明教化时代,西方人对理想家园的向往和追求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这一切必然会反映在作为生活写照而存在的文学之中。由此,寻找家园成为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典型主题,许多作家以不同的文学形式不遗余力地讨论和研究它。例如:《旧约?出埃及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情结分析 万永坤 Detroit:Gale Research Inc.,1989. 154 154

美国文学复习大纲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殖民时期文学(The Literature of the Colonial Period)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早期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 十八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重点是独立革命前后时期文学) 3) 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4) 术语:the colonial period, 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s,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 the Great A wakening 2.主要作家作品 John Smith第一个美国作家 A True Relation of Virginia and 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 Anne Bradstreet 殖民地时期女诗人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1650) Jonathan Edwards十八世纪上半叶大觉醒时代的代表人物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十八世纪美国启蒙思想代言人。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收录格言警句)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富兰克林原意为写给儿子的家书) 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常识》Common Sense ( Paine 最知名的政论文:It was inspired by the first battle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the Battle of Lexington in Concord.)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 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诗人自己被俘,关押于英国囚船的经历)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 《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 《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 《穷苦人》[俄] 列·托尔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 《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 《陈小手》汪曾祺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 《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 《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 《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 《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 《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 《柏林之围》 [法国] 都德 《夜》 [意大利];路·皮兰德娄 《阿拉比》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羊脂球》 [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思考] 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女人购买清汤荞麦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 [参考答案] 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他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 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的发问。 推介理由 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卡夫卡也许可以称作奥匈帝国最痛苦的文人了。卡夫卡短暂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的。“孤独感”与“死亡意识”几乎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

第七章 学习的原理与策略 第一节 记忆与遗忘

第一节记忆与遗忘 名词解释:记忆、遗忘 了解有关记忆和遗忘的心理学理论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影响记忆和遗忘的主客观因素 说出几条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策略 记忆和遗忘都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了解记忆和遗忘的基本心理学基础,能够帮助人们增进记忆,减少遗忘。 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影响遗忘的因素 记忆的策略 一、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一)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二)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二、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一)关于记忆的理论

1.刺激-反应理论克拉克·赫尔(C.Hull)是刺激-反应理论的早期倡导者之一。1943年他在《行为的原理》这本著作中提出,记忆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以学习无意义音节系列表为例,如果Y A V在FID前面反复出现,以后被试看见Y A V就能说出FID。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构成了记忆的基础。 2.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记忆看成知觉的继续,认为人们在知觉一个客体后,头脑中会残存着知觉过程的痕迹,叫记忆痕迹。 如一个人注视一个物体,当目光移开后,视觉印象作为一种原始经验的直接复制品,会在人们头脑中继续存在,这就是记忆痕迹。记忆痕迹是知觉经验的复制品,它与知觉具有同样的形态,在时间组织和空间组织的法则上,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还认为遗忘可能是由于知觉空间组织一些相同的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记忆痕迹产生影响的结果。 3.信息加工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大脑看成一台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装置。在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感觉存贮器、短时存贮器和长时存贮器等。大脑可以把全部信息用模拟表象、命题表象或符号等形式贮存起来。 从一开始起,韦特墨就与他的两个学生、助手和同事苛勒和考夫卡分享他的观点。可以说,这三个人的观点和理论几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三人都毕业于相林大学,后来又一起成为柏林学派的核心人物。1921年,他们一起在德国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他们三人先后都移居美国。 详细了解请查看本课程“学习论篇”第四章第七节 (二)关于遗忘的理论 1.消退理论(decay theory)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据认为,这一过程就像拍照后印出来的相片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相片会逐渐变黄而模糊不清。现在也有人把这种遗忘理论称之为“渐退理论(fadlng theory)”,即认为,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失去。 2.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于消退。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有人用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信仰危机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宗法制乡村的贵族作家,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俄罗斯那广袤无垠的土地不但给作家提供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提供着丰富的精神资源,这里的精神资源不但包括风俗人情、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还应包括人的情感寄托和终极关怀,因而大地崇拜中的“大地”不再是物质上或物理意义上的“土地”,而是具有了形而上色彩的理想世界。总的来看,托尔斯泰对大地崇拜的主要内涵是人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原始崇拜是人和自然之间所建立的一种神秘关系,是人还没有完全脱离自然,还要依附于自然,离不开自然这根脐带的标志。关于“大地崇拜情结”弗雷泽在《金枝》中谈道了“阿多尼斯的神话”,把大地看作是一位“男神”,他主宰着大地。在林惠祥的《文学人类学教程》一书中,大地被看作是一种“地母”,生养万物。在这里不管把大地想象成“男神”还是“地母”,都体现着农耕时代对大地的崇拜,并且这种崇拜成了一种情结“遗传”下来。对于这种现象,用黑格尔的艺术理论来讲,人和自然的关系还处在一种象征型关系,属于一种自然宗教。在这种情况下大地不但是人的信仰对象,也是人存在的价值尺度,落实到社会制度层面就是宗法制度,它是古典形态的,前现代的。尽管这种状况带有原始的泛神论色彩,但由于能够形象地反映事物,因此,这无形中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性。由于托尔斯泰毕竟是一个已经文明化了的现代人,因此在上述基础上又可以引申出两层内涵:一层意思是托尔斯泰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把自然看作是人性解放的手段。自然的解放也就意味着人性的解放,在

思想观念上往往意味着人的觉醒和人的个性解放,尽管以自然的名义,但人和自然开始产生分裂,落实到政治制度层面上,就是对自由和民 主的提倡。这一点托尔斯泰是以开拓人的主体世界来体现的。二层意思是进入现代社会,托尔斯泰开始借助自然反对文明对人的异化。对自然赞美,就是对生命的肯定和张扬。上述两种对待自然的态度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是浑然一体的,不过相来讲,对大地的原始崇拜情结,是最为基本的。大地崇拜情结在俄国知识分子身上存有普遍性,而真正脚踏大地,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对大地崇拜情结,并取得巨 大文学成就的当首推托尔斯泰。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从大地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一样,托尔斯泰也从大地崇拜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和激情四射的创作灵感,为世人创作出了一部部像《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等著名的长篇小说,和像《哥萨克》(1862)、《伊万·伊利奇之死》(1886)、《哈吉穆拉特》(1905)等一系列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但是没有离开大地并不等于就一直稳稳地站在大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大潮的渐近,现代都市生活的到来,土地似乎渐渐失去了昔日的丰厚和魅力,正日 益变得贫瘠和陌生。此时的大地也似乎不再那么坚实可靠了,作家脚下的大地开始颤动,直至摇晃不止。大地的颤动表明托尔斯泰对大地的崇拜情结已经发生危机,具体表现为作者由对大地的崇拜,开始发 生质疑,并逐渐失掉信仰,抛弃大地,转向对宗法道德的推崇。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托尔斯泰又创作出了不少中篇小说如《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等,以及长篇小说《复活》。应该说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在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_

绪论 一概念厘定和要素分析 ㈠成长小说的概念厘定 “成长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成长作为每一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原发性问题,应是文学想像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文学史上,涉及了人的成长,并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出现的“成长小说”,最初肇始于西方启蒙时期,卢梭的《新爱洛绮丝》、葛利梅豪生的《痴儿西木传》算得上最早的成长小说。到18、19世纪的德语文学,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凯勒的《绿衣亨利》等作品使成长小说在主题内涵、叙事模式上基本成熟定型。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文学由于文化语境的制约和叙事传统的拘囿,始终未能产生出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小说”。直到现代以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个人主义启蒙话语全面开启了新的文学想像,成长小说在现代中国才得以初步开端。 成长小说从上个世纪初期被介绍和引入现代中国,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理论命名上的统一。研究者和翻译家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成长小说自我发挥为“发展小说”、“教育小说”、“修养小说”等等,直到近几年,仍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只有“类成长小说”而没有成长小说。[1]在中国,最早对成长小说进行概念分析和定位的是几位翻译家。1943年,冯至翻译《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时将成长小说译为“修养小说”、“发展小说”(Entuicklungsroman),他特别指出这类小说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修养,自然是与这个字广泛的意义:即是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外边的社会怎样阻碍了或助长了个人的发展,在社会偶然与必然、命运与规律织成错综复杂的网,个人在这里边有时把握住自己生活的计划,运转自如,有时却完全变成被动的,失却独立。经过无数不能避免的奋斗、反抗、诱惑、服从、迷途……最后回顾过去的生命,有的是完成了,有的却只是无数破裂的断片。”[2] 1979年,刘半九在翻译《绿衣亨利》时将成长小说译为“教育小说”,他认为:“‘教育小说’,顾名思义,首先来源于作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人决不是所谓‘命运’的玩具,人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充分发挥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因此,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教育问题便成为这类作品内容的重

20世纪外国文学著名作家作品列表

1.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长篇小说《审判》(1925 )、《城堡》(1926 )、《美国》(1927 )、中 短篇小说集《观察》(1939 )、《变形记》(1915 )、《在流放地》(1919 )、《乡村医生》(1920 )《饥饿艺术家》(1924 )。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2.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月桂树被砍掉了》(1887 )。 3.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4.威廉·福克纳: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1929 )、《我弥留之际》(1930 )获得 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5.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 )、《尤利西斯》(1922 )、《芬尼根们 的苏醒》(1939 )。 6.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达罗卫夫人》(1925 )、《副灯塔去》(1927 )、《浪》(1931 )。 7.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1939 )、获得1964 年诺贝尔奖。长篇小说《恶心》(1938 )、 剧本《苍蝇》(1942 )、《间隔》(1945 )、《死无葬身之地》(1946 )、《肮脏的手》(1948 )、《魔鬼与上帝》(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 )、自传《词语》(1955-1964 )。 8.加缪: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鼠疫》(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 )、《随落》(1956 )、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1957 )、散文集《反与正》(1937 )、《婚礼》(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2 )《反抗者》(1951 )。

催眠术治病原理

催眠术治病原理 一、休息(恢复)性作用(巴甫洛夫) 二、疏泄作用(精神分析) 三、直接暗示作用 摘自《百妙催眠大法》PP76-77 催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医疗技术,是因为:第一,催眠与自然睡眠一样,是大脑的保护性抑制,是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并恢复其张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有研究表明:工作一整天精疲力竭的人,只要2 0分钟的催眠性睡眠,就能大大改善他的注意、记忆的集中过程,活跃并加速他的思维过程。第二在催眠状态下给有目的地暗示创造了最佳条件,即被催眠者处于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中,施术者很容易对他施行“感应”。这时通过言语的暗示作用,可以形成新的条件联系。从而在大脑皮层的一点上形成集中的兴奋中心,借助于负诱导的作用,就能引起皮层的其他细胞( 包括参与支配某种病态器官相联系的细胞) 抑制过程的发展。这样就能成功地使大脑皮层建立新的键康状况,抑制或削弱与过去不键康的状况相联系的那些条件反射,或者复活过去的与键康状况相联系的条件反射,从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甘诺,王晨阳,催眠现象的效应与形成机制,医学与哲学2002,11(23):63】 催眠对于心理障碍中的神经症疗效明显;Ki r s c h E【K i r s c h I .Hypnosis in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 :e f f i c a c y a n d me c ha n i s ms [ J ] . C o n t e mp Hypo n ,1 9 9 6 ,1 3 ( 2 ) :1 0 9 —1 1 4 .】和Wa l t e r s【S p a n o s NP .I n s t r u c t i o n a l d e ma n d s a n d r a t i n g s o f o v e r t a n d h i d d e n p a i n d u r i n g h y p n o t i c a n a l g e s i a [ J ] .J A b n o r ma l Ps y c ho l ,1 98 6,9 2( 2):47 9 —4 8 8.】等 对实践结果的分析表明:如果联用催眠,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认知行为疗法及精神分析疗法的疗效。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协同应用催眠与各疗法可显著提高咨询效果,即催眠对心理咨询效果具有易化作用。 催眠易化心理咨询中的机制分析 3 .1 催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临床工作者们都知道,咨询关系 的好坏是咨询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关系有利于 咨询师全面、深人地了解求助者,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 咨询与治疗。就目前人们对催眠的认识程度来看,当求助者 表示愿意接受催眠治疗时,其与催眠者之间便形成了良好的 信任、合作关系。著名社会心理学家S p a n o s [ 1 认为,催眠行 为及其效果的产生是由以下两个因素造成的:①被试期望自 己对催眠者来说是个好的被催眠者;②被试会在催眠过程中 使用好的认知策略来迎合催眠者的指导语,让自己表现得是 个合格的被催眠者。不难看出,社会心理理论认为,催眠的 重要影响因素是催眠者与被催眠者之间的关系。催眠之所 以能够易化心理咨询,在于催眠状态中形成的咨询关系更有 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时精神分析也认为,催眠是通过发现并释放被压抑在潜意识 中的欲望而使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并不去关注意识层面的表

中学生必读的30部短篇小说

中学生必读的30部短篇小说 《黑奴吁天录》斯陀夫人 《飘》玛格丽特·密契儿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 《战地钟声》厄纳斯特·海明威 《红字》纳撒尼尔·霍桑 《最后的一叶》欧·亨利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马丁·伊登》杰克·伦敦《玩偶之家》易卜生(挪威)《变形记》卡夫卡(捷克)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希腊) 《女性的和平》阿里斯托芬(希腊)

《神曲》但丁·阿里及艾力(意大利) 《唐·吉诃德》米盖尔·塞万提斯(西班牙) 《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德) 《静静的顿河》米哈依尔·亚历山大·萧洛霍夫(苏联)《牛虻》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爱尔兰) 《百年孤独》加尔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当代英雄》莱蒙托夫 《安娜·卡列妮娜》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复活》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罪与罚》陀斯妥耶夫斯基

《钦差大臣》果戈理 《战争与和平》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高老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茶花女》小仲马 《包法利夫人》居斯塔夫·福楼拜 《基度山恩仇记》亚历山大·仲马 《伪君子》莫里哀 《红与黑》斯汤达 《卡门》梅里美 《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寻求失去的时代》马修·普鲁斯特

《列那狐的故事》吉罗夫人 《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狄福《呼啸山庄》爱米莉·勃朗特 《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人性的枷锁》萨乌希德·毛姆《失乐园》约翰·弥尔顿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_孙胜忠

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 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 孙胜忠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德国经典成长小说;美国成长小说;自主;社会化;差异 摘 要:从小说主题,主人公性格特征、人生遭际、行为方式和文本的结构等方面,辨析德国经典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社会、文化、存在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等视角分析成长小说变异和发展的成因。自主和社会化的矛盾构成了人的自由的宿命;思与行的脱节、洞见的消失和混沌、委琐感的弥漫,构成了成长小说的当下魅力。成长小说仍在成长中,它不会衰亡。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5)03-0319-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ican counterpart SU N Sheng-zho ng(College of Foreign L anguages,A N U,W uhu241000,China) Key words:G 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American Bildungsroman;autonomy;socializatio n;differ ences Abstract:T he paper ex plor 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 een German classical Bildungsroman and its Amer ican coun terpart and closely differentiates one fr om the other fr om the themes of the genre,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pro tag onists,their lot in life,their behav iors,and the tex tual structur e,and analyses the reaso ns for the ev olution of the genre fro m social,cultural,ex istential and psy cho-analyt ical perspectives.I t is argued that the contradict 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socialization predestinates the results o f human freedom,and that the disconnectedness of reflection and action and the alternat ion of insight w ith a sense of confusion and inconsequent iality in moder n Bil dungsroman appeal to the co ntemporary readers.It is predicted t hat Bildungsroman as a genre is still evolving, and w ill never come to its end. 成长小说 (Bildungsroman)这一术语同德国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一批作家创作的小说紧密相连。[1](P92)它的故乡无疑在德国,而歌德的杰作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Wilhelm Meisters L ehrj ahr e,)被公认为是这一文学样式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它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成长小说的一块试金石。后来,这种小说风靡欧洲,经英国传入美国,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一 成长小说的产生可追溯到德国18世纪70-8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该运动的形成受英法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启蒙思想家强调教育,但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主张依靠反抗来改变社会,其方式是通过抒发个人在社会中的主观感受来揭露社会,表达他们在社会中的体验、经历和感受。特定的社会环境部分地说明了成长小说的诞生和发展。在 维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于1795 1796年间首次出版之际,德国被分成了数以百计由统治王朝成员所控制的独立国家。统治阶级亲眼目睹了资产阶级的崛起,感受到了法国革命的威胁,认为维护和平和秩序是每个公民的首要职责。18世纪下半叶欧洲德语国家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在他们看来,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孩子们必须接受有明确教育目的的培训: 他们必须要成为自律的公民和在开明统治 第33卷第3期Vol.33 .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 nal of Anh ui N ormal Univ ersity(Hum.&Soc.Sci.) 2005年5月 M ay2005 收稿日期:2005-03-18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04xzx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五 规划课题(2002EWY004)作者简介:孙胜忠(1964-),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Henry Wor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Elle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有爱

催眠的本质及定义

专 论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9月第31卷第9期总第412期 催眠的本质及定义 李建伟 摘要:催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是很多心理过程的结合。从催眠的过程和外在表现来定义催眠 易造成混乱,从与催眠最相关的暗示、恍惚状态和催眠引导三个方面来阐述催眠的本质及其定 义。最后对催眠的定义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催眠,催眠本质,催眠定义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0)09-0012-03 The Nature and Def inition of Hypnosis L I J ian w ei.S chool o f M edical H umanities,T ianj in M edical Univer sity,T ianj in300070,China Abstract:H y pnosis is a co mplex pheno meno n,is combination of a number o f psy cho log ical pr ocesses.Definition of hy pnosis is co nfusing w ith its emphasis o n v ario us procedur es and cere monies.T his paper discusses a ppro aches t o defining hypnosis wit h refer ence to three co mpo nents:sug gestio n,t rance,and inductio n.T he paper also o ffers some proposals fo r a definition. Key Words:hy pnosis,the nature of hy pnosis,the definition of hypnosis 1 导言 催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是很多心理过程的结合,包括选择性注意、放松、设置期望以及在期望的基础上,施加暗示。想象也是催眠体验的一个特征。催眠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服从。催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催眠引导,能够使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另外一部分就是暗示体验的改变(包括自主运动,幻觉和感觉丧失)。至少现在认为,在暗示性和催眠之间的关系中单独的暗示并不等于催眠。催眠诱导本身通常就是一系列暗示组成,这些暗示强调舒适、放松,而且将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内在的体验上。当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时,就会给出暗示。 对于催眠准确的界定,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治疗师的角度、从被试的角度,还是需要把两者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是界定催眠时,暗示性和意识状态的改变,哪一个起到的作用更大。 H eap[1]从催眠师的角度定义催眠,包括了催眠师的行为和意图,而不是从被试的反应和体验。催眠的一部分界定为 催眠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被称为催眠师,另一方被称为被催眠者。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催眠师通过要求被试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观念和图像,能影响被催眠者的感觉、情感、观念和行为 。这个定义虽然没有精确地描述出催眠师的交流过程,但是能够概括出催眠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个定义,能够描述被试的反应,并进行预测,能够更科学地研究催眠。 对于这样从实践的角度界定催眠也存在着异议。例如,被试在同样的引导下,能够有不同的反应,甚至一些被试根本没有反应。所以,在催眠的界定中,应该包括被试的反应。英国心理学会(British Psy cholog ical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天津 300070Society)的催眠定义加入了被试反应的相关信息。催眠之中,最重要的三个成分就是暗示、恍惚状态和催眠引导,下面将分别进行讨论。 2 催眠和暗示性的关系 暗示是一种从催眠师到被催眠者的交流。催眠暗示能产生非常明显的效果,包括自动行为,部分功能丧失,记忆扭曲,幻觉和痛觉丧失。开始这些被认为是催眠的魔力。但是同时,有些研究者在没有催眠引导的情况下也报告了同样的反应。这些研究发现了一个公认的结论,催眠之后出现的行为只有在非催眠情况下不会发生才能归于催眠的作用。 在催眠和暗示的相关研究中,催眠和暗示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加强的。当对被试施加暗示时,这样的行为也促进了催眠。同样,先诱导催眠产生,再施加暗示,这也对催眠产生相应变化。H ull认为,催眠和正常状态之间的不同在于数量之间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这个理论正确的话,产生催眠特殊效果的是暗示本身,而不是催眠。而催眠的状态只是提高了反应程度。Spanos[2]对催眠的解释更为激进,认为催眠的效果是由于被试的动机、期望和其中扮演的角色所引起的。 对被试施加想象性的暗示时,甚至没有正规的催眠引导时,这些被试就可能被引导进入一个催眠状态[3]。Nash[4]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当告诉被试一个想象性的经验时,任何的暗示都可能构成催眠引导的一部分。并且把这种解释纳入到催眠的定义中,能够重新科学地解释催眠现象。 总之,催眠和暗示的关系是复杂的,但是有些是可以肯定的,例如,催眠引导本身就可以被称为暗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暗示都是催眠引导。催眠引导对催眠中的暗示有些特殊的作用。被催眠者完全以一种无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